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词语(成语) 的理解与运用 真 题 例 析 方 法 总 结 1
2
近年来全国中考试题中,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由原来直接考查词语的释义变为以考查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为主。
《新课程标准》对词语教学的规定十分明确:“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材也以课文为背景,通过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作了具体安排。 近年来全国中考试题中,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由原来直接考查词语的释义变为以考查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为主。 2.对同义词的考查,重在比较辨析。 3.加大成语考查的力度。
3
对词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选择题:(1)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或解释不当的一项;(2)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中的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3)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成语、熟语使用有误或不当的一项。
4
2016年,中考试题对词语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词语的理解。主要有如下一些考向:(1)正确理解课内外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2)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4)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5
2.词语的运用。主要有如下一些考向:(1)判断词语(主要是成语)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的正误;(2)在一定的语境中能正确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词语(包括关联词语).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同学们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同学们所学的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6
真 题 例 析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南充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________,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________是触犯了党纪国法,________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D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6
7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思路分析] 如何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词语(包括关联词语)运用类的题型,要求根据句意做出正确的选择。
前面两个题空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出选择;关联词语的选择要注意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代入法,看前后句是否通顺。 如何答题 答题 依据 “熏陶”多指好的影响;“熏染”多指坏的影响。“五彩缤纷”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对照。“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要条件。 正确 答案 D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8
2. 2014·武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武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__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_______。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 干涸 堕落 B.枯黄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A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9
本题是近义词辨析类的题型,要求辨析近义词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思路分析] 如何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近义词辨析类的题型,要求辨析近义词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做出正确的选择。 分析 思路 解答这类试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注意题干表明测试要求的关键性词语;(2)快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3)把备选词语进行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4)根据提供的语境推敲备选词语,以确定恰当的选项。 如何答题 答题 依据 “枯萎”用于表现植物干枯萎缩的状态,“枯黄”则偏重于形容枝叶颜色的干枯焦黄,根据句子的主语“树木”很容易能选出“枯萎”;“干涸”用于形容河道、池塘等没有水,而“干旱”则是指因降水不足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根据主语“河流”很易选出“干涸”;“堕落”用于形容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倾斜,而“陨落”一般用来形容物体从高空坠落,或作为伟人去世的婉称,根据主语“灵魂”,偏重于形容精神上的状态,所以应该选“堕落”。 正确 答案 A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0
3. 2014·白银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白银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现在看来,有些楼房的质量是不过关的。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C.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期间,搜寻工作可谓周而复始,此起彼伏。 D.由于经营亏损原因停业的兰州古籍书店引经据典,遍稽群籍,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又开门营业了。 A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1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思路分析] 如何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词语运用类的题型,要求辨明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然后选出运用正确的一项。 分析 思路 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把握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然后具体了解词语的意思,分析该词用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是否合适。 如何答题 答题 依据 A项中“鳞次栉比”的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B项中“身临其境”是指亲身感受当时的情境或气氛, 或亲自来到那个境地。此处应该使用“设身处地”。C项中“周而复始”一词使用错误,其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循环。马航的搜寻工作并不是循环,而是在不同的地方搜索。D项中“引经据典”指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遍稽群籍”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此处运用明显不恰当。 正确 答案 A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2
4. 2014·盐城 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盐城 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B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3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用在此句中明显错误。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思路分析] 如何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词语解释类的题型,要求准确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做出判断和选择。 分析 思路 首先结合自己的积累,弄清词语的本义;然后仔细阅读句子,把握句子的意思,分析词语使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或比喻义;最后准确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如何答题 答题 依据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用在此句中明显错误。 正确 答案 B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4
方 法 总 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辨析近义词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
一、辨析近义词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 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5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 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6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7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近年来考查的比较多,一般考查成语中同音字的改错、形近字的改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恰当使用,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有: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二、辨析成语的六个方法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近年来考查的比较多,一般考查成语中同音字的改错、形近字的改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恰当使用,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有: 1.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我们不能理解为美好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第一个”;“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号”。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8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弄清表述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有的只能用于人,如“眉飞色舞”;有的只能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用于事,如“左右逢源”;有的只能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玉”“敝帚自珍”等。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罄竹难书”特指罪行极多。 3.辨清感情色彩。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还可以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去明辨,看看有没有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我们不能当褒义词用;“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贬义词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9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4.分析词句重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等。 5.辨析形似神异。 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粗一看似乎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而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再如:“漫不经心”与“漠不关心”,“改天换日”与“移天易日”,“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20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6.弄清双重语义。
有的成语还具有双重含义,我们要全面分析成语的双重身份,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如:“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处之泰然”既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以指对事物无动于衷;“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胆、新奇,也可以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21
1.所填关联词语要符合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三、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1.所填关联词语要符合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22
附录四 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 22
23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 并列 关系 单用 也 又 另外 同时 一面 一边 另一方面 配对 使用 既……,又…… 既……,也……
既……,又…… 既……,也…… 又……,又…… 也……,也…… 一边(一面)……,一边(一面)…… 一方面……,另一方面…… 递进 不但 不仅 不光 而且 并且 并 甚至 更 以至 何况 况且 还 甚至于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 尚且(况且)……,何况…… 23
24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 选择 关系 单用 或者 或是 还是 配对 使用 或者……,或者…… 是……,还是……
或者……,或者…… 是……,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与其……,宁可(宁肯、宁愿)…… 宁可……,也不(也要)…… 转折 虽然 虽说是 但是 可是 但 却 而 然而 不过 就是 只是 反而尽管 固然 只不过 虽然(尽管、虽说是、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但、却)……
25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 因果 关系 单用 由于 因为 因此 所以 因而 从而 以致 致使 可见 配对 使用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 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 如果 假如 假若 倘若 要是 不然 否则 要不然 要不是 假使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 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 再……,也…… 如果说……,那么…… 条件 只要 只有 除非 一旦 只要(一旦)……,就(便)…… 只有……,才…… 除非……,才…… 除非……,不…… 除非……,否则…… 不……,不…… 没有……,就没有…… 无论(不管、不论)……,都……
26
附录五 常见易混词辨析 26
27
[必须 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必须 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包含 包涵]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的意思,如:请多包涵。 [篡改 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27
28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出生 出身] “出生”,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甲子年出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出身。 [度过 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遏止 遏制] “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29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尔后 而后] “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反应 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 [分辨 分辩] “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
30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富余 富裕] “富余”,动词,指把东西剩下来。“富裕”,多用作形容词,指财物富足充裕。 [抚养 扶养] “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说来,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扶养”,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肤浅 浮浅] “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不透等。“浮浅”,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
31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分子 份子] “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份子”,合伙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竿子 杆子] “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如:钓竿、百尺竿头等。“杆子”,有一定用处的细长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电线杆子。 [化装 化妆] “化装”,本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演的角色,也指从容貌、衣着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不断化装,敌人无法发觉。“化妆”,专指用脂粉等修饰容貌,使美丽,有时用于比喻美化。
32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坚苦 艰苦] “坚苦”,指坚忍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艰苦”,是艰难困苦的意思,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 [截止 截至] “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如:报名已截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如:截至8月中旬。 [界限 界线] “界限”,着重于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抽象。“界线”,着重于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意义较具体。
33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及时 即时] “及时”,①正赶上时候,如:及时雨;②不拖延,如:及时解决问题。“即时”,立即,如:即时投入战斗。 [交待 交代] “交待”,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交待了。“交代”,移交,嘱咐。如:交代工作。 [利害 厉害] “利害”,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厉害”,难以对付和忍受;剧烈;凶猛。如:天热得厉害。
34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年轻 年青] “年轻”,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六十岁的人比七十岁的人年轻。“年青”,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而“年轻”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品味 品位] “品味”,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品位”,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35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启用 起用] “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起用”,多指退职、免职人员的任用,支配对象一般是某类人物。 [清净 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启事 启示] “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如:征稿启事。“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词)
36
[声明 申明] “声明”,①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情景 情境] “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景象,对象多是感人场面、动人景色等。“情境”指境地、境况,如:欢乐陶醉的情境。 [权利 权力]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对象指公民、法人,也指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权力”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声明 申明] “声明”,①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37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统率 统帅] “统率”,统辖率领,动词,如:统率三军。“统帅”,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名词,如:三军统帅。 [统治 统制] “统治”,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如:封建统治。“统制”,统一控制,如:统制军用物资。 [违反 违犯] “违反”,指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等的违背,程度较轻。“违犯”,指对宪法、刑法、社会秩序等的不遵守,程度较重。
38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污辱 侮辱] “污辱”,指玷污,可指当面的,也指背后的。“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一般是当面的。 [委曲 委屈] “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如:告知委曲。“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如:受委屈。
39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消失 消逝 消释] “消失”,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变化时间可长可短,还要注意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失去,要用“消逝”。“消释”多用于疑虑、嫌隙、痛苦等消失、解除,它还有消融的意思。 [形式 形势] “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内容和形式。“形势”,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国际形势。
40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学力 学历]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一齐 一起] “一齐”,副词,指同时,如:一齐动手,一齐研究。“一起”,副词,多指在同一处所或同一时间,如:在一起工作。 [纵容 怂恿] “纵容”,指对别人干坏事故意不管,只用于贬义。“怂恿”,指使、撺掇别人干某事,有时不带贬义。
41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制订 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重在“订”,用于一般的具体事项,如:制订工作计划。“制定”,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重在“定”,用于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如:制定宪法。 [中止 终止]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终止”,结束,停止,如:演奏终止。
42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征候 症候] “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迹象,如:病人有好转的征候。“症候”,病症,病状,如:感冒后有发烧、咳嗽的症候。 [自愿 志愿] “自愿”,指没有丝毫勉强,不是被迫,而是自己愿意。“志愿”,指志向和愿望,也指出于自愿。
43
附录六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43
44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中考中有些题目要求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备考时必须注意。下面列举部分重要的易混成语。 [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 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如:水在流淌时是不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所以它们是快乐的。 44
45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半斤八两 伯仲之间]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当,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伯仲,古时兄弟排行的次序,分别指老大、老二,比喻二者相当,不分上下。 [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弄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如:作文训练中忽略语言训练而大谈审题或技巧,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46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 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前者偏重于“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强调无法挽救。如: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者手下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 [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前者偏重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于“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如:有关我国有可能今年年底开征奢侈品消费税的说法,是无中生有的事。
47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修改);后者重在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如:在遵守了眼下比较合乎理智的规则之后,我们是否就应当奉之为不刊之论呢?不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当规则不合乎真理的时候,制定新的规则将不可避免。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 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速;后者多形容东西突然消失。如:前天,市民江某进超市购完物品后,发现自己放在存包柜里的东西不翼而飞。警方提醒,节前类似案件较多,购物市民需加强防范。
48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 二者都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则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如:她那恬淡的面孔上,满刻着饱经沧桑的皱纹。 [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 二者都有“不能想象”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所运用的高超技艺,至今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49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如:改革开放初期,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者不但不制止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反而为虎添翼,给了他许多帮助。
50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 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如:小红这丫头竟敢只身斗小偷,不能不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变化无常 变化多端] 前者侧重于变化没有规律,常用于天气、性情等;后者形容善变,变化方式多,常用于手段、方法等。
51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多指无意,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或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往往出于某种险恶用心。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但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指惊人的、卑劣的坏事。 [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 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之多。
52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 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景等;后者则偏重对景物的留恋。 [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于拘泥于成规,不敢稍做变通。 [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 都有“包办”之意。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53
[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后者偏重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前者表示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私情。
54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前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高;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 [阿谀逢迎 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前者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投靠依附有权势的人(炎、势:比喻权势)。
55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前者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染)。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 [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 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尽所有力量做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于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56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固执己见 一意孤行] 都有“坚持自己的意思”之意。前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后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行为。 [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 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满不在乎;坦然)。 [回味无穷 耐人寻味] 都形容意味深长。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在回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57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都指技艺高超巧妙。但前者侧重于人工;后者侧重于天然。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前者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于形容平时谈话;后者表示不改常态,多用于形容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的谈笑。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58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 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偏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愈:越,更加);后者偏重于指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偏重于优点;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销声匿迹 偃旗息鼓] 前者多形容不公开露面,或故意隐藏自己的踪迹;后者多用于中止正在进行的事情。
59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斑驳陆离 光怪陆离] 适用对象有区别。前者只指具体东西的色彩;后者除形容色彩外,还可以用于形容形状怪异以及社会现象。 [触目皆是 比比皆是] 前者着眼于视觉,满眼都是;后者着眼于空间,到处都是。 [置若罔闻 置之度外] 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后者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
60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前者形容书法、绘画或写作熟练敏捷;后者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还可以用来比喻做事时不间断、不松懈。 [闻风而逃 闻风丧胆] 都含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害怕”的意思。“而逃”偏重在吓得连忙逃跑;“丧胆”重在吓破了胆,丧失了勇气。 [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 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前者偏重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说话办事十分恰当合适,正合分寸。
61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形容吸引人的东西很多,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指景物很多,顾不上观赏,后形容太繁忙,应付不过来。都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但“应接不暇”有被动接受、应付的意思,“目不暇接”则是主动地去看,只是忙不过来。 [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前者偏重在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后者偏重在满眼都是。再就是前者强调的是“美”多,后者强调的是珍贵的东西多(多指精美物品很多)。
62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爱财如命 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一些。 [爱憎分明 泾渭分明] 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前者专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进行;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63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比“含沙射影”重;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周到”的意思,有时可通用。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4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都有“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前者含有由于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既可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妻子对丈夫,也可用于带有一定强制性的非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奴仆对主子;后者强调绝对服从对方的命令,只用于强制性的下对上的人际关系方面,其语义程度较重,语义范围不如“百依百顺”宽,含有贬义。 [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 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
65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停顿,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规矩办事。 [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66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不闻不问 漠不关心] 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陈词滥调 老生常谈] 都指讲听厌的话。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不切合实际(滥:不切实际),含贬义;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词。 [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前者强调相互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67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大庭广众 众目睽睽] 都可以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改过自新 痛改前非] 都有“改正错误”的意思。前者偏重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偏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程度。 [苟且偷安 得过且过] 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苟且:敷衍马虎,得过且过;偷安:只求眼下过得去);后者偏重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68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截然不同 天壤之别] 前者形容两者界限分明,后者形容两者差别非常之大。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不存在的东西好像真的存在一样。“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好像真的一样。
69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 前者意为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后者意为对不应视作有差别的人和事不分厚薄,同等看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前者表示对某种稀奇的事物因经常看到而感到不足为奇;后者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就成了常规或习惯,觉得很平常了。前者强调因经常见而感到不稀奇,后者常用于强调因经常做而形成了习惯。两者在对某种现象或事情感到平常这点上有相通之处,但“司空见惯”涉及的对象多为确实稀奇的现象或事物,“习以为常”多为生活中不应出现的现象或事物。
70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如虎添翼] “锦上添花”意为好上加好;“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常言“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虎添翼”比喻强者得到了有力的帮助而更加强大。 [分崩离析 土崩瓦解] 前者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后者比喻完全崩溃,不可收拾,好像土的崩塌、瓦的分解一样。 [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前者形容物资供应连续不断;后者形容来往的人或车马连续不断。
71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相得益彰 相映成趣] 前者意为两者相互配合协助,双方的优点和长处就更能显现出来;后者意为互相对照映衬着就显得更有趣味。前者强调相互作用后两者都更好,后者强调相互作用后的整体效果。 [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前者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后者指精力不集中,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前者强调态度冷漠、不关心;后者强调精力分散、不用心。
72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前者指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后者比喻坏人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前者意为呼吸时进出的气息相互关联,形容关系或联系非常密切;后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前者涉及的双方不存在利益上的关系,但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涉及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利害福祸,存在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73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一蹴而就 一举成功] 前者本意为踏一步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后者意为一次就成功,形容事情进展顺利。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前者意为不认为对,不赞同;后者意为不需介意,表示轻视,不放在心上。 [不知所云 不知所以] 前者形容说话颠三倒四、语言混乱,令人莫名其妙;后者意为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前者指说话人说不清楚;后者(如用于听话)指听话人自己听不清楚。
74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前者意为由不得自己做主,指自己无法控制住自己;后者指感情自然流露而无法控制自己。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这两个成语都形容“紧迫”。“刻不容缓”重在不许拖延,多指情势紧迫;“迫不及待”重在不及等待,指心情迫切。
75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寥寥可数 屈指可数] 这两个成语都形容数目很少。“寥寥可数”多形容某一方的“人”少,或者某种可数的“物”少,但不能形容具体的“日子”少;“屈指可数”可以形容具体的“人”“物”少,也可形容具体的“日子”少。值得注意的是,握在手里的或出现在眼前的“物”形容其量少,一般用“寥寥可数”,或用“寥寥无几”,不用“屈指可数”。
76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流言蜚语 无稽之谈] 二者都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险恶的、诬蔑的、挑拨性的、无中生有的话,常跟“制造”“散布”等动词搭配,“流言蜚语”者往往出自险恶用心,躲在背后,不出头露面。“无稽之谈”多指荒唐的、怪诞的、无可查考的、经不起检验的话,它往往出自迷信、愚昧无知或别有用心,发表者有时可以露面。 [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77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望尘莫及”本指望见前面人马扬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后多用来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相差甚远。“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不能打在马腹上,比喻力量达不到。前者意为“有差距,赶不上”;后者意为“能力有限,管不着”。
78
附录:成语误用类型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5、逻辑脱节,自相矛盾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7、夸大其词,不知轻重
79
一、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即只根据字面的意思,就做出想当然的错误的解释。 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褒义。
80
望文生义 学只能望其项背。 “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 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他跑步每次都能拿满分,让其他同 学只能望其项背。 “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 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这个成语会用错的原因是人们会错意,认为 只看见前面人的“项背”,表示已经落后很远, 其实它的意思是已经看见前面人的项背了, 表示可以赶上他了。 “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 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望文生义
81
慧眼识词 1、不刊之论: [A ]不能刊登、发表的言论或文章[ B ]不可修改的言论。刊,削除
82
7、目无全牛[A]技术熟练到得心应手的地步。[B]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83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缩小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84
适用范围不当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 品,上面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 生,美轮美奂。
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 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 炙手可热的商品。 “美轮美奂”只用来形容建筑物等高大华 美,上句中用来形容石刻作品,是不合 适的。 同样“炙手可热”用来比喻气焰很 盛,权势很大,上句中用来形容家用电 器,当然也是不对的。 适用范围不当
85
※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86
【推荐关注】 ◎适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秦晋之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比翼双飞、破镜重圆……
◎适用于女性——豆蔻年华、楚楚动人、亭亭玉立、秀外慧中、风韵犹存、人老珠黄…… ◎还有“穿云裂石”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汗牛充栋是形容藏书多;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巧夺天工:形容人工胜过自然;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信笔涂鸦”是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87
例题赏析 1、王小海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 2、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3、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4、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老张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88
三、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子: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首开恶例的人,贬义词。
89
【备考指津】 有些词语褒贬色彩鲜明(或显示出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人物的行为的褒奖的感情,或显示出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人物的行为的贬斥的感情),我们需要注意它们的感情色彩与语境是否相符。 需要注意,有些词语是褒贬两用的。
90
1、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倾巢出动,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小偷,钱包如数追回。
2、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4、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5、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91
6、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7、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8、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9、他,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是个小人。 10、据悉、到2015年,中学语文课本又将改头换面,将有更多新版教材。
92
四、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一些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它们特定的使用条件,尤其是它们适用的对象之间的种种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主客颠倒、关系混乱的错误
93
通过称呼学尊重 1、对自己的父亲 ——对别人的父亲 2、对自己的母亲——对别人的母亲 3、对自己的儿女——对别人的儿女
4、对自己的房子——对别人的房子
94
谦敬错位 【经典范例】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我只不过比你多一些经验,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倒是可以来问,我会鼎力相助的。 ※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是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95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熟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用于谦辞,有的用于敬语。在积累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熟语约定俗成的用法。
【备考指津】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熟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用于谦辞,有的用于敬语。在积累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熟语约定俗成的用法。 【推荐关注】 谦辞:不情之请、一孔之见、绵薄之力、敬谢不敏、雕虫小技、东涂西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 聊尽绵薄、才疏学浅 …… 敬语:不吝赐教、屈尊求教、洗耳恭听、高抬贵手……
96
1、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判断下列句子中谦辞、敬辞使用正误。 1、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2、这群年轻人这么虚心的求教于我,我定会不吝赐教的。 3、难得您老能来我这里,这杯薄酒,聊表寸心而已。 4、我才疏学浅,怎么能当学习委员? 5、今天是奶奶的八十大寿,家里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6、先生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
97
五、逻辑脱节,自相矛盾 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不期”即是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例句——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不期”即是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98
1、他对工作拈轻拍重,勇挑重担。 2、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最后功亏一篑,只获得第八名。 3、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4、她的讲话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99
六、搭配不当,不合习惯(形近误用、义近混用)
【经典范例】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如:不以为然地一笑/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00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 ※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了坏事。 “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用范围小,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
101
无所不至——无微不至——无所不为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不可理喻——不可思议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罪不容诛——罚不当罪 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102
1、他拐卖妇女儿童,丧尽天良,真是( ) A罪不容诛 B 罚不当罪 2、在大家的鼓励下,他果然(),多次破门得分 A不负众望 B不孚众望 3、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 )A 处心积虑 B殚精竭虑 4、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 A 不以为意 B 不以为然 A A B B
103
七、夸大其辞,不分轻重 句中的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词,轻重失调,大词小用,言过其实。
例子——刚一起跑,初三(1)班的谢安就滑到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者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大词小用。
104
1、作为初三学生,我们的学习任务很重,每天要做大量的练习,真是日理万机
2、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3、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4、这几名杀人犯如今伏法,人们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
105
八、语义重复 与成语相同的意思在句子的上下文中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例句——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造成重复。
106
【推荐关注】 还记忆犹新、正方兴未艾、浑身遍体鳞伤、独自孑然一身、被人贻笑大方、更加变本加厉、难言之隐的苦衷、群众民怨沸腾、百姓民不聊生、妄自菲薄自己、显得相形见绌、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迩、生活安居乐业、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日臻完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基本上差强人意、居室蓬荜生辉、许多莘莘学子、 一场南柯一梦、好像如芒在背 、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的问题)……
107
1、 80年代中期,他独自孓然一身来到深圳闯天下
2、你看他双眉紧锁,恐怕真是有难言之隐的苦衷吧 3、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 4、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5、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抓好学习任务。 6、对于这次任务的失败,她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108
中考实战演练
109
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连日来,暴雨袭击邕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A(B 项中“虚张声势”指假装出强大的气势吓唬或迷惑对方。属于不合语境。C项中“味同嚼蜡”比喻文章或说话枯燥乏味。属于望文生义。D项中“海誓山盟”指像高山大海一样永不改变的盟约誓言。属于对象误用。)
110
A 忘乎所以:指因兴奋、得意 等而忘掉了一切,含贬义,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对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D.四川爱乐交响乐团每月举办的免费音乐会,将音乐无与伦比的美,带给了成都的广大市民。 忘乎所以:指因兴奋、得意 等而忘掉了一切,含贬义,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对
111
D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 是触犯了党纪国法, 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熏陶”表示好的影响,“熏染”表示不好的影响;“五彩缤纷”才能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对照,“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要条件) D
112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_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______。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 干涸 堕落 B.枯黄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答案】A 【难度】易 【解析】考察近义词辨析。“枯萎”用于表现植物的干枯萎谢的状态,“枯黄”则偏重于形容枝叶颜色的干枯发黄,根据句子的主语“树木”很容易能选出“枯萎”;“干涸”用于形容河流池塘水量枯尽,而“干旱”则是指的因缺水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根据主语“河流”很易选出“干涸”;“堕落”用于形容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倾斜,而“陨落”一般用来形容物体从高空坠落,或作为伟人去世的婉称,根据主语“灵魂”,偏重于形容精神上的状态,所以应该选“堕落”。
113
C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114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茶是故乡浓》这部电视 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由于司机的快速反应,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C.所有正直的人都会对一次次的暴力事件义愤填膺,希望早日制止这种行为。 D.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内心世界表演的惟妙惟肖。 C
115
7、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B、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时间才做完,真是小题大做。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A
116
8、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C
117
9、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帆竞选班长成功,就职演说那天,他精心准备后粉墨登场。 B、某厅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C、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D、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应该怎样写。 D
118
10、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栩栩如生的报告,赢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B、面对着重重困难,她和奶奶相依为命,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C、时间风驰电掣,转眼间我们初中要毕业了。 D、临近期末,各种考试接踵而至,我都快麻木了。 A
119
11、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提到运河近几年的治理变化,管委会的老李夸夸其谈,喜形于色,充满了建设的自豪。 B、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不断出现,有如雨后春笋。 C、厦门鼓浪屿海滩的美景,使游客们留恋忘返,望洋兴叹。 D、由于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B
120
12、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B、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弟弟对什么都好奇,一有不明白的事,总要问个水落石出。 D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