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6年高考 语文一轮复习研讨 河北省石家庄第一中学 李凌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6年高考 语文一轮复习研讨 河北省石家庄第一中学 李凌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6年高考 语文一轮复习研讨 河北省石家庄第一中学 李凌起

2 关于高考复习安排 一轮全面覆盖无遗漏(全面,8-12) 二轮突出重点有侧重(重点,1-3) 三轮强化综合抓提升(综合,4-5)

3 考纲与高考 连续几年考纲无变化,意味着稳定的总基调不变,可以大胆根据高考试题的发展变化做复习上的抉择。 考纲是体,高考是用;
考纲是指导,高考是落实; 考纲划范围,高考定考点; 考纲求全面,高考求具体。 考纲求稳定,高考做微调。 连续几年考纲无变化,意味着稳定的总基调不变,可以大胆根据高考试题的发展变化做复习上的抉择。

4 指导思想 夯实基础,全面提高。 以考纲为依据,以高考为指导, 抓紧必考点,放手非必考点, 强化高效点,淡化低效点。

5 必考点,指高考中实际考到的考点。 非必考点,指见于考纲不见于高考的考点。
必考点与非必考点 必考点,指高考中实际考到的考点。 非必考点,指见于考纲不见于高考的考点。 非必考点的处理策略 (1)强化意识,平时渗透 (2)兼及旁顾,略作点拨

6 高效点,指经过训练可以在考场上有效得分的点。 低效点,指训练中耗时多,考场上成效差的点。
高效点与低效点 高效点,指经过训练可以在考场上有效得分的点。 低效点,指训练中耗时多,考场上成效差的点。 高效点与低效点的判断 (1)同类相比,难度更大,付出更多,而成效最低的。小说阅读——低效点;实用文本阅读——高效点 (2)高考中出现频率低,要求难度小,而对学生而言属于难点的考点。如诗歌的风格。 (3)高考中不单独命题,而是融合在其他考点之中,不必深研的考点。如修辞。 注意:有时认识或操作不当,高效点会变成低效点;有时操作方法合适,看似低效点会成为高效点。

7 关于高效点与低效点的处理策略 (1)低效点,把握分寸,或适可而止,或融合兼顾,极端情况下可以大胆舍弃。 诗歌语言风格——适可而止
修辞——与诗歌鉴赏、仿句融合 小说阅读——对于部分同学可以大胆舍弃 (2)高效点,“度”的把握是关键,有的需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有的要得法,否则会事倍功半。 作文审题——往往过度 书写训练——往往不得法

8 低效点处理方法示例 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

9 试题研究 三个特点 1、01年以来此考点仅在全国卷中出现两次(01、05),新课标卷中未曾涉及,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在上海卷中。
2 、题材上以写景抒情、咏史怀古类诗歌为主,偶有其他类诗歌。 3、诗作语言风格与特色均非常鲜明,极易判断。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作者是耳熟能详,风格鲜明的著名诗人 (2)作者是与著名诗人风格相近的诗人 (3)作品所属的风格流派非常明确 (4)作品语言以清新自然、平易质朴者为主。

10 有代表性的诗人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质朴凝练,清新自然 李白——豪放飘逸、清新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清新淡远 白居易——平白清新
李煜——伤感细腻 苏轼——雄健豪放、旷达豪迈 辛弃疾——豪放雄壮、气势雄壮 柳永——缠绵悱恻 李清照——婉约凄切

11 不同类别诗歌的语言风格 写景抒情诗——明快、清新、简洁、质朴、含蓄 边塞诗——豪迈雄浑 宫(闺)怨诗——缠绵哀怨 送别诗——缠绵哀怨
田园诗——清新、明丽、自然 咏史(怀古诗)——含蓄深沉

12 词的流派与语言特色 曲的语言特色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婉约含蓄,婉转缠绵,语言清丽
平易质朴、明快直露、通俗、诙谐 、口语化

13 方法(诀窍) (1)比—— 与同类诗人、同类诗歌、相同流派比 (2)套—— 套用适合的风格用词 (3)析—— 一看用词,二看画面,
三品感情,四联常识。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9北京)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 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 派? 陶渊明——质朴凝练,清新自然 李白——豪放飘逸、清新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清新淡远 白居易——平白清新 李煜——伤感细腻 苏轼——雄健豪放、旷达豪迈 辛弃疾——豪放雄壮、气势雄壮 柳永——缠绵悱恻 李清照——婉约凄切

1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05全国2)
陶渊明——质朴凝练,清新自然 李白——豪放飘逸、清新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清新淡远 白居易——平白清新 李煜——伤感细腻 苏轼——雄健豪放、旷达豪迈 辛弃疾——豪放雄壮、气势雄壮 柳永——缠绵悱恻 李清照——婉约凄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05全国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16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写景抒情诗——明快、清新、简洁、质朴、含蓄 边塞诗——豪迈雄浑 宫(闺)怨诗——缠绵哀怨 送别诗——缠绵哀怨 田园诗——清新、明丽、自然 咏史(怀古诗)——含蓄深沉 (2012年上海)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7 (07上海)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豪放派: 气势豪放 意境雄浑 婉约派: 婉约含蓄 婉转缠绵 语言清丽

18 一看用词, 二看画面, 三品感情, 四联常识。
(09上海)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 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 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背景资料】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五十九岁的叶梦得卸任归居吴兴。此词为他独登卞山绝顶亭时北望中原的抒怀之作。 简析作品的语言特色。 一看用词, 二看画面, 三品感情, 四联常识。

19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联常识 看感情 陶渊明——质朴凝练,清新自然 李白——豪放飘逸、清新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清新淡远 白居易——平白清新 李煜——伤感细腻 苏轼——雄健豪放、旷达豪迈 辛弃疾——豪放雄壮、气势雄壮 柳永——缠绵悱恻 李清照——婉约凄切 (08北京)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20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07浙江)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联常识 看感情 咏史(怀古诗)——含蓄深沉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婉约含蓄,婉转缠绵,语言清丽 平易质朴、明快直露、通俗、诙谐 、口语化

21 高效点处理方法示例 书写训练 (1)合理的范本选择。目标仅限于整齐、美观、有体。一要易练易成,二要学生喜欢。即有统一的范本,又有自主的选择。
(2)循序渐进的过程设计。第一步,15分钟100字(三周);第二步,15分钟150字(三周);第三步15分钟分钟200字(三周);第四步,15分钟250字(三周);第五步,15分钟300字,坚持下去。 (3)要建立激励机制。一是张榜观摩,让学生有成就感;二是学生拜师,让优秀生有自豪感;三是阶段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把每个阶段的成果装订成册,加上封面,老师题词。 (4)严格的设计与要求。设计统一练字卡,严格按高考作文纸设计,A4纸横排,两列,18行,每行16字,格大小与高考相同,左侧是范本,右侧供练习。有姓名,有日期,必须保留,定期装订。每天中午15分。 (5)具体可行的指导。“横平竖直,大小均匀”——对于书写功底差的学生的硬性要求;“起笔看上不看下”——让学生用足空间,展开字形;“小偏旁,大结构”——让笔画清晰,结构有形。

22

23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建议 阅读训练的四个入手点 第一:文本速读训练——中线贯通训练法 第二:选项精读训练 第三:综合辨析与推理训练
(1)强化速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2)强化选项认知能力,提高解题效率 (3)强化辨析推理能力,提高正答率 阅读训练的四个入手点 第一:文本速读训练——中线贯通训练法 第二:选项精读训练 第三:综合辨析与推理训练 第四:答题程序训练

24 文本速读训练——中线贯通法 具体操作: 指定第一行中间,垂直逐行下移,禁止左右逐行移动,眼球快速转动扫瞄每行文字。 训练步骤:
(1)逐段扫描,回顾总结,可反复多次,直到明白文本大意。 (2)提出任意信息,中线贯通,要求迅速找到所属区间。 (3)提出文本中多次出现信息,中线贯通,要求迅速找全。

25 “中线贯通法”示例    中国在古代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革命?这个被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持续至今的关注。我认为,对这类问题的探究还应持“向前看”的心态,既然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今天,在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学习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将中国古代科技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借鉴、移植到当代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    例如,近代科学建立起了庞大的分析型学科体系,在很多方面精确地研究了自然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近代科学有长处也有不足:重分析,轻综合;重结构,轻功能;长于线性研究,短于非线性研究;习惯于封闭系统研究,不善于开放系统研究。而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方式在当代和今后科技整体化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耗散结构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合,现代新科学的发展,近些年物理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正化群、分支点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科学思想。”    又如,中国古代的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强调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学说,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内省自身”,强调生物界的和谐和“各得其养以成”,这对当代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日本人依据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所谓“科学农法”,经过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再如,中国传统科技方法创造了古代光辉的科技成就。吸收和应用传统科技基因,开发现代科技,往往可以有大的创新。    中国传统数学,不发展演绎几何学,但充分发展程序性算法,寓证于算,不证自明,在电子计算机出现后的今天,二者巧妙结合,若合符节,中国学者吴文俊创造了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法,并崛起了崭新的机械化数学。用现代科技原理和方法去研究龙洗、编钟、透光镜、“越王剑”等,已引发出若干有价值的科学前沿问题。

26 选项精读训练 必要性: 学生通病是不通读原文,不细读选项,急于将选项与原文对比,而选项到底在说什么,有时到了都不清楚,而有些问题只要精读选项就可一目了然。 训练方法: (1)结构分析:读出对象,读出层次,读出内容重点 (2)内容分析:读出选项核心内容,读出相关限定 (3)特征分析:有无敏感词值得注意 (4)逻辑分析:是否符合逻辑 (5)事理分析:是否符合常识常理

27 选项精读训练示例 2014全国1卷第1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8 综合辨析与推理训练 训练方法: (1)精读选项找疑点 (2)速读文本证疑点 (3)无疑可证比细节

29 综合辨析与推理训练需要的四种能力 1、常识常理推断能力。有些选项可以通过精读直接根据常识与常理推断出其错误。
2012新课标卷一2题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神童不断出一的根本原因。 2、敏感词推断能力。有些选项中会出一些敏感词,这些词或表程度,或表范围,或表因果,或表已然未然、偶然必然等,要能根据句意判断其是否可疑。 如一卷3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30 综合辨析与推理训练需要的四种能力 3、逻辑分析与推断能力。有些选项本身在逻辑上就存在错误,如强加因果,因果倒置等。要善于从文句和文章中去进行推断分析。 2014课标1第2题C 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因果分析或依据分析类的题型

31 综合辨析与推理训练需要的四种能力 4、细节对比分析能力。如果精读选项,不能发现任何问题,就要从细节对比分析入手,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看准细节
2013新课标一2D “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 那种只比对原文的解题思路已经不合乎当下要求

32 建立思维模型 答题程序训练 第一步:速读文本,整体感知,联想相关知识。 第二步:精读选项,能精确认知选项所表达内容,并进行如下判断:
1、是否符合常识常理? 2、是否有敏感词? 3、是否在逻辑上成立,包括选项内在逻辑和选项与题干之间的逻辑? 4、是否有可疑细节? 第三步:通过推断做出结论。凡不合常识常理,不合逻辑,必错;敏感词,要回归原文,加以分析;细节,要与原文认真对比分析。 建立思维模型

33 文言文阅读 复习目标: 1、夯实基础,具备扎实的古文知识功底和充足的知识储备 2、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具备相当的推断与分析能力

34 一、通过序列化的强化阅读整理、积累,强化基础能力和认知能力。
序列1:短文阅读60篇。精选文言短文60篇,做为第一阶段的阅读内容。题目上打破高考题型限制,以实词、虚词的理解,翻译为重点,辅以必要的古汉语知识的补充。 目的: (1)减轻学生阅读负担,强化其阅读信心,从而实现由易到难,由短及长的的过渡。 (2)强化积累,尤其是对于典型实词与虚词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打好阅读基础。 序列2:24史选读。依二十四史顺序,每朝代选两三篇文章,做为第二阶段的阅读内容。打破题型限制,分两栏,左侧是原文,右侧是针对性的练习,重点放在相关背景知识,实词、翻译上。 (1)每一个朝代有其具体的朝代背景和相关的典章制度等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有所了解,丰富其知识背景。 (2)每一部史书,作者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用语上都会有该朝代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认知。 (3)更适合高考要求,在面上更能打开,对于提高学生史传文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

35 示例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质厚少文 :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明年: 将: 裹创: 椎牛飨士: 勉: 激怒: 人倍其气: 旦日: 守长: 冒: 移檄: 谢: 相率: 即: 突击:

36 二、提高三种意识,强化答题技巧,提高正答率和答题速度
1、提高文言意识 文言实词必然具有文言特征,不能以今解古。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古今异义、通假、活用。 2013浙江卷 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选项必错

37 2、提高语境意识 在新课标卷中,对于语境的要求更高,主要特点是:在考查实词时,错误项的含义代入句中似乎能说通,不联系语境难以做出判断;翻译时往往会有一些词语是在课本之外的,需要根据语境进行推断。 2013新课标(一) 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使。 2014年新课标(一)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38 3、提高生活意识 许多学生读古文感觉吃力,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积累不够,但还有一方面也是必须注意的,那就是很多同学是在读文字,翻译文字,不能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因此,他们读不出文中鲜活的生活、人情、场景等。当然这也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教成了文字训诂有关。要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突破,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生活意识。要让他们联系已有的文史知识,联系生活和人情,这样文章才能真正读活、读通。这种意识,不仅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对于提高翻译成绩也至为重要。 2013新课标(一)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39 三、突破三个难点,提高得分率 1、如何断句 (1)分析句子结构,把握核心动词,前推主语、修饰语,后推宾语。
(2)把握标志性词语,如提示语“曰”“言”,如句末语气词“也”、“乎”、“焉”、“尔”等。 (3)把握文言文的一般规律——句式整齐,多用短语。

40 三、突破三个难点,提高得分率 命题特点: (1)总说+分说,错在分说
1、文意理解 命题特点: (1)总说+分说,错在分说 (2)错误在细节,注意“六个一”——一词、一句、一时、一地、一人、一关系 训练方法:拆分法 打破学生不能深入阅读,只凭印象判断的旧习,强迫关注细节

41 拆分法示例 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总说)/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分说)

42 2、文言文翻译 命题特点: 以推断能力为核心 训练方法:填空法 让学生从字词胶着中解放出来,真正去从语境和生活推断

43 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填空法示例 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如今贤能( )不贤能( )混杂,社会风气( )浮躁,军力不强大,财物不富裕,应当卧薪尝胆来( )国内的治理。 的人 的人 轻薄

44 诗歌鉴赏

45 近年诗歌命题的一般特点与规律 1、选诗不避名家,著名诗人纷纷登场。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欧阳修等。以名家命题,学生易上手,思路更易打开,同时,对于这些诗人可以不加注释,要靠学生积累,其实是对学生文学文化知识积累的一种隐性考查,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2014年考陆游即为一例,今后的训练应在这方面有所侧重。

46 2、诗歌年代以唐宋为主。一方面唐宋为我国诗歌之高峰,佳作更多,也更典型;另一方面,从考纲要求的“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来讲,唐宋诗可供选择的余地更大,也更符合中学生的口味 。我们的训练也不能忽视这一点,可以不一定选唐宋,但一定要注意“浅易”二字,至于如何界定“浅易”二字,我想可以从“词不甚深,语不甚俗,典不冷僻”这一标准来思考。这一点唐宋诗确比后世诗歌做得更好。不妨可以品品今年的诗歌。

47 3、诗歌类型以抒情咏怀类诗歌为主,其次送别类、怀古类、思亲类、边塞类、咏物类。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来看,这类诗感情表达更为显豁,中学生更易理解,更符合“浅易”要求;另一方面,从命题角度来说,难易程度更易把握,考查的面也更宽,更易命题。

48 4、考点按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 情感分析类(10/16;5/7) 手法分析类(10/16;3/7) 诗句理解赏析类(4/16;3/7) 意象鉴赏分析类(4/16;1/7) 情景关系分析类(2/16;3/7) 炼字类(3/16;0/7) 意境分析类(0/16;2/7) 风格鉴赏类(3/16;0/7)

49 5、诗句理解类题目渐成考试热点。新课标试题连续两年从诗句理解的角度命题,12年试题:“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3年则干脆问:“上阕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对于诗句理解的考查可以说是回归本源,返璞归真,体现了重在考查对诗句内容理解的命题思路。这说明一味靠套路答题已吃不开,没有对诗歌的准确理解,就不可能得分。这无疑告诉我们在诗歌复习中,指导学生读懂诗,已成为当下第一位的任务。

50 6、艺术手法类命题更清晰,考查更灵活。如2015第8题“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51 一轮复习指导思想 紧抓阅读这一根本,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对答题模型灵活运用的能力。

52 阅读指导策略 1、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读通诗歌,读出意境 3、把握关系,整体理解

53 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1)以类定调 所谓以类定调,即让学生明常见诗歌类型所表达的基本情感,使其知类而明其调。
古代诗歌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别,每一类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有其共性特征,把握了这种共性特征,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去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54 高考重点诗歌类型的情感基调 1、山水田园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热爱自然,对宁静、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对劳动生活的歌颂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5 高考重点诗歌类型的情感基调 2、送别怀人诗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天津) 辛弃疾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祝福和勉励,自己对人生的感慨等。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天津)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去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56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高考重点诗歌类型的情感基调 3、怀古咏史诗 表达物是人非、世事变迁、人事沧桑之感。 借古讽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或对当朝廷的劝谏和不满 表达个人的抱负或豪情壮志。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11)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57 高考重点诗歌类型的情感基调 4、边塞军旅诗 写壮士之豪,表达报效国、建功立业的斗志雄心。 写征人之怨,表达思乡思亲或战争带来的痛苦。
对朝廷穷兵黩武的不满 前者如唐代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后者如唐代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58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高考重点诗歌类型的情感基调 5、羁旅思乡诗 表达羁旅飘泊的孤凄,思乡怀人之情,怀才不遇之苦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鹧鸪天 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59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主题 6、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志。根据所咏之物所表达情感也有不同,可以表达诗人高洁的品行、傲岸的情怀 ,或者寄寓诗人美好的愿望,还可以用来表达某种人生哲理等。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60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高考重点诗歌类型的情感基调 7、即事抒怀诗 因事而感发,表达的情感是多样的,可以是怀亲,可以是别友,可以是思乡,可以是言志,也可以是人生哲理等。 小斋即事(07)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61 (2)以题定调 要把握文题信息,有的诗歌题目当中就包含情感信息。 《送何遁山人归蜀》(福建) 《竹轩诗兴》(辽宁) 《秋斋独宿》(安徽)
《钓船归》(湖南)

62 (3)以背景定调 背景,诗人创作时的社会背景、身世遭际,以及诗人的思想、个性,都属于背景范畴,从这些信息中我们一般可以对一首诗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对于非著名诗人,如果需要这一类信息通常会加注,所以读诗必先看注释。对于著名诗人往往不加注,这就需要学生联系自己已前所掌握的诗人的相关知识,所以平时要让学生对于著名诗人要有更多的了解。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63 (4)以情感词定调 所谓情感词,是指诗歌中能够直接点明作者情感的词语。把握了这些情感词,对于诗歌的情感基调就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把握。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新标二)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暮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64 (5)以意象定调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内涵,表达一种相对稳定的情感取向,在较为含蓄的诗歌中,意象的品味就成为我们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另一个突破口。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安徽)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一时鸣,寒枝不成宿。

65 读通诗歌,读出意境 1、抓住关键,大胆舍弃,自组成句。 当诗歌中有疑难字句,难以读通时,学生经常会胶着于这些字句,导致无法读懂诗歌。
竹轩诗兴(辽宁)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亲吟雪压催。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66 2、融人入境,大胆勾连,前后贯通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的形象总是隐在诗后的,因为少了诗人的形象来贯穿,所以有些诗句就显得不易理解。这时就要将诗人的形象补充进去,以贯通全诗。 鹧鸪天(上片)(广东)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67 3、抓住意象,大胆联想,自组画面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不讲究语言逻辑上的关联,诗人想象跳跃,用语出奇,于是在语言上给阅读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学生读不成句,连不起来。这时要鼓励学生抛开字词羁绊,抓住诗中意象,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再造意境。 山寺夜起(山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68 4、打破原句,大胆重组,体会诗句含意。 诗歌语言是没有逻辑可讲的,为了强化表达效果,或是为了平仄要求等,诗歌语言的语序也经常颠倒,导致许多句子读不通,甚至根本不明其意。此时,如果大胆地把它进行重组,使之符合语言逻辑和生活实际,往往就可以豁然洞开。 醉眠(江苏)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69 把握六种关系 快速理解诗歌

70 诗歌中的六种关系

71 人与人的关系:诗人与诗中人物的关系、诗人与自己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诗人与诗中所写之物的关系 人与事的关系:诗人与诗中所写之事的关系 人与景的关系:诗人与诗中所描写之景的关系 人与境的关系:诗人与诗中所描写的环境的关系 人与世的关系:诗人与所处的时代、世情、世态等的关系

72 人——物 人——事 人——景 人——境 人——人 人——世 服务于

73 如何通过把握六种关系快速理解诗歌 (1)快速梳理出诗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 (2)通过对诗意的理解辩明相关人、物、事、景、境的特点
(3)辩明作者对相关人、物、事、景、境的情感、态度、认识、评价或写作的用意等 (3)通过对诗中的各种关系的理解,联系相关背景,进一步分 析诗人对于自己或对于时代、世态、世情等的情感态度

74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示例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人——物 诗人——琴棋 态度:爱 用意:表现方正的品格 人——世 诗人——当世 关系:疏 态度:不平 讥讽 情感: 对方正节操的坚守 对方正不容于世的 愤懑与不平 对于当政者的讥讽

75 最后要说的话 诗歌鉴赏的必备的也是最为关键的能力 诗不可译 死在字句上的学生是不可能读懂诗的 诗歌鉴赏过程是一个通过联想想象再创造的过程 学生阅读障碍的突破,根本上在于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 “化功大法”

76 人物传记阅读 对人物传记的总体认识 (1)人物选择必然正面人物。
(2)文本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成就贡献、精神品格、奋斗(成长)经历、地位评价。 (3)文章结构方式也比较稳定。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并列式,从不同角度来谈传主;二是承递式,一般以时间为序,从传的经历来构思文章。有时也会两者结合。

77 人物传记命题的几个常见角度 (1)从人物贡献、成就、业绩角度命题。如二(3)被称为乡建三杰的原因,一(2)军事家的体现。
(2)从人物的精神品格或形象特点角度命题。如一(3)陈的人格魅力,二(4)为什么是不能忘记的人。 (3)从人物努力、奋斗、成长的角度命题。如二(2)如何成为中国船王的。 (4)从对人物评价角度命题。如一(4)陈为何是半个中国人。 在模拟题中也出现过从语段作用角度命题的情况,但在高考题中尚未出现过。

78 人物传记类的阅读训练 训练方法 1、利用传记类文章的一般结构特点,迅速理出层次。一般只要扫上一遍就能确定是并列,还是承递,然后角度或划分阶段即可。 2、利用传记内容特点,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细读,让学生分类划出重要信息。可以说没有任何难度,只有训练上三四篇学生都能做到。

79 人物传记类的解题训练 选择题可以结合现代文阅读的四种能力进行训练。 主观题要注意下面几点: 1、按分设点意识。 2、答案整合意识,注意对同类信息的归纳合并。 3、提炼概括意识。(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 4、结合文本意识。(最后的开放题已全面回收,有名无实,所以切不可为“谈谈你的看法”之类误导,结合文本才是关键)

80 (1)强化积累。注意积累方法,要从用法特点上把握;要结合语境体会;要从量上突破。
成语题一轮复习建议 (1)强化积累。注意积累方法,要从用法特点上把握;要结合语境体会;要从量上突破。 (2)强化解题技巧。认识一命题一般规律;避难就易;语境会意。

81 如何提高成语复习的效率 从在语言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成语可以说是上承字词,涉及到对字词的认知;下启句段,涉及到对句段的理解。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试卷中字音、字形、文言文、文学文化常识,甚至语言运用的考查都与成语密切相关,它所辐射的分值远远不是3分。

82 把握成语的对称美 成语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它结构的对称性上,即成语前后两部分的结构与词性相互对应,如“珠圆玉润”、“评头品足”、“否极泰来”等。有人统计,具有对称性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的比例高达40%。在高考中对称性成语出现的频率大致也能达到40%左右。 从形式上看,这种对称可以分为全对称结构与半对称结构两种。所谓全对称结构,是指成语前后两部分整体对称,如“言简意赅”、一曝十寒“等;所谓半对称结构,是指成语中的一部分吴现出对称性性的特点,如“针砭时弊”中“针”与“砭”、“另辟蹊径”中的“蹊”与“径”等。如果从意义角度分析,对称性的成语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前后意义相近相关的,称为对举式结构,如“胼手胝足”;二是前后意义相反的,称为对比式结构,如“方凿圆枘”;三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句并列在一起,语义相关或相对,可以称之为对偶式结构,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了解了成语的对称美,对我们认知成语,进而解决高考复习中面对的一些问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83 准确认知成语含义 把握成语对称的特点,根据其中较熟悉的字理解居于相同奇偶位置上较陌生(或易理解错)的另一字,进而弄懂整个成语的意思。例如:
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 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好高\骛远――骛,马快跑,引申为竭力追求。 偃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 含辛\茹苦――辛:辣;茹:吃。 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 攻城略地――略:掠夺。 童山秃岭――童,秃。未长草木的山岭 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84 准确把握成语读音 根据成语对称的特点,把握前后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一些字的读音,尤其是一些多音字的读音。例如:“朝秦暮楚”与“改朝换代”,从“朝暮”“朝代”的对应中自可区分“朝”字读音;“远见卓识”与“博闻强识”,从“见识”“闻”与“识”的对应中自可区分“识”字的读音。 再看下面这组词,加点字的读音也可以从对应关系中准确把握: 装模作样 假模假式 涂脂抹粉 拐弯抹角 调兵遣将 风调雨顺 闭目塞听 穷形尽相 层见叠出 否极泰来 俯首帖耳 寡廉鲜耻 强词夺理 无色无臭 审时度势 心广体胖 不塞不流 曲高和寡

85 准确把握成语的字形 形义是相关的,根据成语中的对称关系,可以以义定形,从而避免错别字。例如:“感恩戴德”,“感”与“戴”对应,都是感激之意,这样就不会误将“戴”字写做“带”了;“惹是生非”,“是”与“非”对应,意义相反,明确了这一点就不会误将“是”写做“事”了。 再看下面这组词,把握了对应关系,加点字就不易出错了: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珠光宝气 层峦叠嶂 能屈能伸 卑躬屈膝 纷至沓来 挑肥拣瘦 真知灼见 唇枪舌剑 明枪暗箭 摩肩接踵 珠联璧合 稗官野史 伶牙俐齿 娇生惯养 嬉笑怒骂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86 把握成语的意蕴美 成语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里面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了解一个成语也便知道了一
段历史,知道一个历史人物,这就形成其独特的意蕴之美。要把握这种意蕴之美,就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成语,把握其出处,了解相关的典故常识。 成语的意蕴之美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87 反映多彩的历史事件 有些成语中记录着重大的历史事件,如: “一鼓作气”,出自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
“完璧归赵”,写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自秦送回赵国。 “焚书坑儒”,指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的历史,现在就演变成为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的政治败笔。

88 记录著名的历史人物 有些成语中记录着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 “司马青衫”,其中司马便指白居易,典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用司马青衫比喻极度悲伤。 “悬梁刺股”,典出《战国策·秦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骨,血流自足”,《太平御览》引《汉书》“孙敬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后形容发奋自学。 “兔死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后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出过大力的人抛弃或除掉。多指统治者杀戮功臣。 “三顾茅庐”,便知是刘备三次去诸葛亮南洋草庐请他出山的故事,现在则为礼敬下士之意。

89 承载丰厚的文化知识 有些成语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奉为圭臬”,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醍醐灌顶”,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90 寄寓深刻的哲理内涵 有些成语闪耀着辩证思想的光辉,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理。如: 刻舟求剑——不能以静止的观点来对待运动的事物。 守株待兔——不能把偶然发生的事情、个别的情况,当成必然的结果,一般的规律。 塞翁失马——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水滴石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 掩耳盗铃——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纸上谈兵一一理论不能脱离实际。 把握了成语的意蕴美,同样可以帮助对我们认知成语,进而解决高考复习中面对的一些问题。

91 弄清渊源,不发错音 一些成语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其来历,知道其含义,就不会在读音上出现错误了。例如:“草菅人命”中,“菅”是一种野草,成语的意思是“把人命当做野草”,指反动统治者任意杀害民。弄清楚了这个意义“菅”字的读音就不易出错了。再如“掎角之势”,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明白了这个意思,“掎”的读音也就便于把握了。 下面这组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也同样可以从成语的渊源与含义上进行把握: 退避三舍 筚路蓝缕 蚍蜉撼树 舐犊情深 靡靡之音 怙恶不悛 钟灵毓秀 明修栈道 力能扛鼎 量体裁衣 拾级而上 虚与委蛇

92 弄清渊源,不写错字。 把握成语的意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辨识字形,从而避免错别字。例如:“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平心而论”,“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 再如:“不假思索”,假,凭借。形容做事敏捷,应答迅速。“不加思索”,言行随便,不经思考。“行迹不定”,“行迹”,指旅行路线、到过的地方。“形迹可疑”,“形迹”,指各种迹象、痕迹。 下面成语都可以从其渊源来历上把握其字形: 世外桃源 再接再厉 针砭时弊 名列前茅 黄粱美梦 悬梁刺股 罄竹难书 鸠占鹊巢 名声鹊起 甘拜下风 滥竽充数 班门弄斧

93 弄清来历,正确运用。 成语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其内涵意蕴非常丰富,只有弄清了这些才能正确运用。例如: “望穿秋水”,“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曾几何时”,“几何”,若干、多少。 “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多用于两个人之间。 这样的成语是很多的,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查工具书,多积累,这样才能在运用能力是有质的提高。

94 借助成语,掌握文学文化常识 成语中丰富的文化历史文化信息,是我们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一种重要武器,我们只要适当归类,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梳理相关知识。如: 与纪时相关:寅吃卯粮 半夜三更 钟鸣漏尽 丁是丁,卯是卯 与科举相关:独占鳌头 一举成名 名落孙山 与建筑相关:登堂入室 大相径庭 门当户对 户枢不蠹 蓬筚生辉 偷梁换柱 雕梁画栋 与服饰相关:峨冠博带 袍笏登场 被褐怀玉 纨绔子弟 集腋成裘 志器物相关:钟鸣鼎食 觥筹交错 举案齐眉 席不暇暖 循规蹈矩 权衡利弊 与度量衡相关:咫尺天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以升量石 才高八斗 一发千钧 半斤八两 锱铢必较 与军事相关:大动干戈 剑拔弩张 折戟沉沙 围魏救赵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与艺术相关:五音不全 黄钟大吕 引商刻羽 滥竽充数 胶柱鼓瑟 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胸有成竹 画龙点睛 插科打诨 与宗教相关:三教九流 三生有幸 四大皆空 六神无主 天花乱坠 昙花一现 聚沙成塔

95 发掘哲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辩证分析,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议论文的写作上,这种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开掘那些蕴含深刻的成语,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如: “东施效颦”的理解:主观愿望要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盲目模仿不可取;了解自己,才能走向成功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绝对化;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以己之长克彼之短等。 “狐假虎威”的理解:不要被假像所迷惑,要透过表面看清真相;要善于借助外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等。 “揠苗助长”的理解:客观规律不能违反;欲速则不达;等待也是一种智慧等。 类似这样的成语是很多的,通过对其含义的辩证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再看下面一组成语,试作一下辩证分析: 画蛇添足 口蜜腹剑 唇亡齿寒 井底之蛙 盲人摸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96 病句题解题的根本技巧就在“拆”“比”二字上
病句题一轮复习建议 (1)将提主干、理枝叶的方法用熟,可以对付绝大部分问题。 (2)典型病句要分类整理,要形成一种直觉和本能反应。 (3)要强调典型性,防止学生语感的混乱,以及在细节上的纠缠。 病句题解题的根本技巧就在“拆”“比”二字上

97 语言运用部分 语言运用题,更加关注生活、突出实用性。在复习中,除了要关注仿写、续写、补写、拟写公益广告、短评等题型外,还要注意短文改错、实用文体写作、图文转换等常见题型。

98 写作部分 二轮复习目标 1、要强化新材料的积累,且能有所思考,灵活运用。 2、要进一步强化审题立意能力,确保不出问题。
3、要能在写作模式上形成特色和特长。 4、语言训练能出成效,能拟好题、写好开头和结尾 5、书写要进一步强化

99 关于新材料的积累和运用 (1)用好选修课本,用好传记类文章,让学生用随笔、散记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记下来,不要强求篇幅的完整连贯。这样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且能锤炼出警言。 庄子散悟 (一) 马叙伦先生读《庄子》有诗云:“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人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义,空读南华三十篇。”诗中表达的也就是两层意思:一是庄子的逍遥境界实在难把握,二是要理解庄子还就得从他的逍遥开始。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哈姆雷特。”我借用过来,也可以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逍遥”罢。 (二) 其实,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的,一曰物质世界,一曰精神世界。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真的无法逍遥,别的且不说罢,仅这吃喝拉撒的物质需求就逼迫着我们,让我们为生存而忙碌,岂得逍遥?但是这精神世界就是另一码事了,我们真的可以抛开一切,自由驰骋在自己的精神原野之中,无拘无束,无牵无碍。所以,我觉得庄子的《逍遥游》是关于人类自由精神的寓言。

100 http://blog.sina.com.cn/wenxindiaochong2425 (三)
庄子在《逍遥游》中对于逍遥境界是这样描述的:“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这无非就是在讲与自然同化的道理。庄子的鼻祖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他其实已经揭示了与自然同化的不二法门——“法”,也就是学习、效法。自然是怎样 的呢?是空灵的、纯粹的,是没有任何强制与暴力、拘束与压抑、雕琢与粉饰的。一个人的内心如果 也能达到这种境界,不就是与自然同化了吗?有没有例子可以说明?姑且就说陶渊明吧,他回归园田 之后,物质生活仍然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不逍遥;但是他却让自己的心灵 完全解放了,他精神的天空是明净澄澈r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得到了人生的真正逍遥。 (四)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对于真正逍遥的人生做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无己、无功、 无名”不恰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吗?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没有私欲纠缠,不被利益诱惑,没有声名 负累,他的精神真正得到大解脱,大欢悦。我常想,道家讲求的羽化登仙,其本意绝不是世俗所认为 的成为神仙,长生不老,而应是庄子在这里所说的 “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五) 有人说,庄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氧吧。妙喻。文明的进步伴随的常常是物质的丰盈,而不一定是 精神的富足;技术的发展伴随的常常是欲望的膨胀,而不一定是心灵的幸福。放眼我们这个时代,这 就不用多举实例了吧。所以读读庄子,哪怕让我们因缺氧而近乎窒息的心灵得到片刻喘息,也算是我 们的一次自我救赎。                                             (六) 依马叙伦先生那首绝句之韵,也赋一首:“读罢南华第一篇,悟取逍遥心自闲,探得真源何所论?繁 枝乱叶尽须删。”

101 (2)要让学生关注时事,思考社会人生,今年的作文就是一个方向。给学生提供时评,学习写作时评。
(3)给学生提供时新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摘抄。 (4)用好各种电视节目,如“老梁故事会”“开讲啦”以及其他种种励志节目等,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体会。 (5)从自身学习中挖掘资源,文理互通,形成特色思维。

102 你是X轴,我是Y轴,你我的心只要轻轻系在一起,在我们的世界里便会交融出一个美妙的图像,产生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坐标人生 你是X轴,我是Y轴,你我的心只要轻轻系在一起,在我们的世界里便会交融出一个美妙的图像,产生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指数函数 我常惊叹于指数函数的变化,只要底数底增加哪怕那么一点,它的曲线便会迅速靠向轴心。而人与人相处又何尝不象这指数函数的图像,如果将尊重当做底数,我们只要稍微增加一分它的值,我们与他人的心也便会迅速靠近。

103 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功在平时,一是要给学生更多的好文章去悟,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去改,尤其是改,对于个体而言,一改值千金,往往学生会有此而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一。

104 审题立意训练 审题立意训练要舍得下功夫,要逐项落实,巧妙设计。

105 如何避免审题失误 1、关键词限定法。 结合材料为提炼的关键词加上一个合适的定语。 2、类比限定法。 材料内在的逻辑要与用例的内在逻辑相符。
3、逻辑限定法。 不用单词立意,而是用一个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立意。

106 要给学生多种选择,要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精心打造写作模式 要给学生多种选择,要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要用典范文本引导学生建模,而典范需要加工,需要老师亲自动手,深入理解。

107 “立承转联结”五步法作文模式 “立承转联结”五步法作文模式,是一种议论文的章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旨在引导同学们通过五步思考,来完成一篇文章的构思,并使文章结构完整而层次分明,且能有一定的深度,与现实意义。 “立”,是指结合材料,得出观点,完成立论。 “承”,是对观点展开初步论证,可以是理论论证,可以是例证,也可以是两者结合。 “转”,是对议论的深化和完善,可以是反面论证,也可以是由物及人,由远及近,由事及理等。 “联”,是将议论与现实结合,将所论述观点的现实意义揭示出来。 “结”,是对全文的收束。

108 “起承转合”与“引议联结”议论模式 “起承转合”和“引议联结”,是最经典的两种行文模式。我们前面所说的“立承转联结”五步法,就是对这两种写作模式的丰富和发展。如果去掉“五步法”中联这一环,就是“起承转合”式;如果将“五步法”中“承转”两步合并,就是“引议联结”式。 这两种模式概括得简洁、精练,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同学由于思路受限,运用“四步法”往往不能支撑起一篇800字的文章。这也是我们提出“立承转联结”五步法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用好这两种形式,要注意下面两点: (1)在“起”或“引”的部分,不可因为字数的考虑,而过多地引用材料,仍要力求简洁。 (2)在“承转”或“议联”的部分,议论要充分展开。具体可以使用例后分析、反面假设等不同方法,还可以分为“初议”“主议”不同层次,在“联”上也可以适当分出层次。

109 “三例并列”议论模式 “三个角度”,强调要对自己的论点从三个不同角度思考,如果能有三个分论点最好。
“三例并列”议论模式,又可称之为“三段式”,是大家最常用的议论文写作模式之一。其核心可以用三个“三”来概括——“三个角度,三个事例,三句点睛之语”。 “三个角度”,强调要对自己的论点从三个不同角度思考,如果能有三个分论点最好。 “三个事例”,强调要用三例,但这三个例子一定要从不同角度来列举,切忌同一角度的反复重复。 “三句点睛之语”,是指在例前或例后要用一句精当的话对该例进行“画龙点睛”的提炼或总结,使之紧扣论点。 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易学易用。但这种模式最大的不足是容易让思维流于表层,使文章显得不够深刻,也会影响得分。所以运用这种模式,一定要注意让自己的文章有特点。具体有下面几点建议: (1)叙例要特色鲜明。或能彰显文采;或是语言简洁,逻辑清晰;或是形式新颖(如叙例角度独特,排比段等)。 (2)在开头和每例的点睛句上要多下功夫,使之文采斐然,或深刻有力。 (3)如果能在最后结合现实,使当拓展,使内容更丰厚,更有现实意义,也是不错的选择。

110 “举两例”议论模式 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有时找不到那么多的角度,没有那么多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举两例”这种结构模式便对我们有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所谓“举两例”模式,是指用两个例子来完成文章的主体论述。但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只有两例,文章的内容就显得单薄,字数就难以保证。所以举两例模式,必须要在思路上进一步扩展。一般而言,“举两例”论证模式的结构有如下五步: 提观点——列现象(析实质、论危害等)——举例子——联现实——做结语 (1)提观点。结合材料,用最简洁的语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可以采用类比等手段入题,然后再结合材料。 (2)列现象。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反面现象或问题,引入深层思考。还可以在这一步分析问题的实质,论其危害。 (3)举例子。举两个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4)联现实。回归现实,照应第二步,指出我们应该怎么办。 (5)做结语。收束全文。

111 “自由联想”议论模式 一般的议论文,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说理,是以第三者的口吻来写的,常有说教的味道,有时不免令读者生嫌。但如果是用第一人称,立足于自己,会有什么效果呢?“自由联想”的议论模式就是这方面的探索。 所谓自由联想,是作者直接出面,以第一人称来行文,以自省、沉思的方式来展开思路。这种模式的文章读来率性自由,它通过围绕一个核心进行联想来展开议论,行文自由,有一种无拘无束、畅快淋漓之感,可以很好地展示你的学识和才华。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模表面上天马行空,其实内在却有严谨的结构和思路,切不可被表象所蒙蔽。 首先,它是围绕一个核心来展开联想的,而联想却又最终都能归于主旨,绝不是真的随心所欲。 其次,它必须是能放能收的,展开联想是放,但议论要回归论点,这是收。收放之音最见真功。

112 “第二人称”议论模式 运用第二人称议论,是议论文的又一种写法。它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有时感觉像是板起面孔说教,觉得刻板,它给人的感觉如与老友对谈,亲切自然。正因此,第二人称可以让议论显得更活泼,更有情味,可以使枯燥的议论鲜活起来。运用这种写法,用例可以更自然,更便宜于从生活出发进行议论。 这种模式,一般用呼告手法入题,提出问题,然后联系现实生活列举现象,再运用事理论证或事例论证进行分析说理,最后再回归现实之中。 这种议论法,大家可以参看赵鑫珊的《人是什么》(此文以前收入语文课本中,后又删去,现在可以从网上搜到)一文,细加体会。

113 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功在平时,一是要给学生更多的好文章去悟,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去改,尤其是改,对于个体而言,一改值千金,往往学生会有此而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一。


Download ppt "2016年高考 语文一轮复习研讨 河北省石家庄第一中学 李凌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