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報告人:潘致惠 新竹市十二年國教宣導團 新竹市立竹光國中校長 日期: 102年 9-10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報告人:潘致惠 新竹市十二年國教宣導團 新竹市立竹光國中校長 日期: 102年 9-10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報告人:潘致惠 新竹市十二年國教宣導團 新竹市立竹光國中校長 日期: 102年 9-10月
雖然11月才剛進行過活化教學的宣導 但是因為全國宣導的回饋似乎對於目前在升學方式上的改變仍然沒有全面性的瞭解 另一方面也希望第一線的國中老師們能透過不斷的訊息傳送把12年國教的重要內容能刻劃入腦中 以便應付學生和家長的詢問以及作為面對教學現場改變方向的參考... 本次的宣導會分為兩大部份分別說明: 首先是教育部版的全國性議題 接下來是竹苗區的地方性議題

2 全國性議題 宣導大綱 壹、前言 貳、規劃理念 參、推動措施 一、確保國民中學學習品質 二、輔導適性入學學生選校 三、確保高中高職優質教育
肆、大專校院入學 伍、諮詢專線與網路 可能有老師認為為何需要對高中職教師宣導十二年國教?

3 壹、前言 推估108年高中職新生人數較101年下降三成四

4 高齡化社會—搶救我們的的未來 一定要成就每個孩子的理由
另一個我們要面對的問題是台灣的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到2018年就會進入高齡社會、2025年則變成超高齡社會,屆時每個青年必須至少撫養1個老人和1個小孩,負擔非常的沉重,所以更要讓他們可以找到自己喜歡、能夠樂在其中的工作,否則很容易因為在國高中階段的“過度學習”而失去動力,導致大學後不知為何而學,成為失業在家的“啃老族”衍生更多的社會問題!

5 教育的新時代來臨 壹、前言 因為台灣說起來自然資源不多、但是天然災害不少,因此人力的培育工作刻不容緩
工作? 未來 人口老化 少子化 因為台灣說起來自然資源不多、但是天然災害不少,因此人力的培育工作刻不容緩 如果我們再用過去舊時代的思維教育孩子去面對未來不可知的世代 60%的工作都還未出現!比起單純知識灌輸, 更重要的是應變能力與創造力的培養

6 貳、規劃理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 核心精神: 選你所適、愛你所選 成就每一個孩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 核心精神: 選你所適、愛你所選 成就每一個孩子 選你所“愛”:很多人都愛大仁哥、桂綸鎂,但是不一定適合! 1.法律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條: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 、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2. 適性入學,落實『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 6 6

7 一、學生學習現況分析 就孩子而言 就老師而言 根本解決之道:入學方式改革 就學校而言 過度升學壓力、分分計較、大考小考不斷
教師被迫以考試引導教學 就老師而言 學校無法落實教學正常化 就學校而言 根本解決之道:入學方式改革

8 12年國教著重適性入學, 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活化教學
二、入學方式改革 免試入學、特色招生 基測 90~102年 103年~ 民國90年以前 以『考試』為主的入學 聯考入學 多元入學 興趣、性向、能力 會考:確保學力品質 適性入學 聯考 1.聯考入學、多元入學均為以『考試』為主的入學,形成考試引導教學,獨尊『智育』發展,導致學生有過度升學壓力;教師被迫以考試引導教學;學校無法正常教學,課程產生主科、副科區分。 2.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著重適性入學,引導國中較學正常化、活化教學。 12年國教著重適性入學, 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活化教學 8

9 三、依據&目標 成就每一個孩子 適性輔導適性入學適性揚才
國民教育法第1條: 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適性輔導適性入學適性揚才 成就每一個孩子

10 參、推動措施 基調: 入學方式引導落實五育均衡發展 一、確保 國中端 學習品質 二、 適性入學 三、確保 高中職(五專) 學習品質 10
十二年國教歷經多年的研議,訂有七大面向,二十九個方案 以各種方案的同步推動來確保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目標 10 10

11 一、入學管道與流程3-1 11 入學管道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是國中就學階段有兩項重要工作 一邊是適性輔導 另一邊是教學正常化及學力品質確保
因應學力品質確保而舉辦教育會考 11 11 11

12 一、確保國中端學習品質 補救教學 - 界定 基本學力 修法 賦予權責 管控 學習進展 提升 學習品質 弭平 學習落差 教學行政齊 落實,學習
腳步不延遲 目前的學習雙峰現象嚴重,因此想辦法把學習低成就學生拉上來成為當務之急 下學年開始全部的新生都要參加線上基本學力檢測 補救教學: (1)工具學科:國語文、英語、數學 (2)對象:部定補救教學評量系統診斷屬於「學習低成就」之學生, 100學年度適用國一年級學生 101學年度適用國一、國二學生 102學年度全體國中生均適用 (3)由學校安排免費的補救教學課程 提升 學習品質 弭平 學習落差 12 12

13 一、確保國中端學習品質 國中教育會考- 維持學力水準 國中應屆畢業生都應參加,免報名費
讓學生瞭解自我的 學習情形,不必因和他人比較,產生分分計較的考試壓力。 檢驗教師教學與學校的辦學成效,維持我國的學生學力水準。 1.測驗科目包含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 2.各考試科目之題型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為輔 3.103學年度僅調整數學科及英語科:數學科增加非選擇題型的試題、英語科加考聽力(3選1選擇題)、其餘科目暫維持4選1的選擇題型。 4.成績計算: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結果,透過測驗的標準設定,各科評量結果將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個等級。整體來說,成績「精熟」表示學生精通熟習該科目國中階段所學習的知識與能力;「基礎」表示學生具備該科目國中階段之基本學力;「待加強」表示學生尚未具備該科目國中教育階段之基本學力。 5.考試時間於5月分擇一週六、日辦理,考場將安排就近高中職。 國中應屆畢業生都應參加,免報名費 13 13

14 確保國民中學學習品質-活化教學 鼓勵教師激發學生好奇心,運用豐富、趣味的教學策略,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之活動,提升教學品質
每週推薦1位優秀的國中老師發表活化教學的理念及課程實施情形 鼓勵教師激發學生好奇心,運用豐富、趣味的教學策略,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之活動,提升教學品質 愛學網: 我們是要教會學生還是教完進度?? 101年10月18日啟動「國中活化教學列車」,每週推薦1位優秀的國中老師到本部發表活化教學的理念及課程實施情形,鼓勵教師激發學生好奇心,運用豐富、趣味的教學策略,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之活動,藉以提升國中教學品質。 14 14

15 二、適性入學 基調 入學方式 入學管道 免試入學 入學管道與流程 全錄取 (招生數報名數) 就學區規劃 超額比序 (招生數<報名數)
特色招生

16 (一)適性入學 基調: 免試入學為主;特色招生為輔。 先辦免試及術科甄選, 後辦特招學科考試 ◎103學年度入學方式示意圖
高中、高職、五專多元入學管道 免試 入學 申請入學 (五專申請抽籤)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 入學 現行 免試入學(75%以上) 考試分發 入學 103 學年度起 特色招生 (0%-25%) 入學的流程圖會在地區版的資料中再做詳細說明 書面資料p.1 16 16

17 (二)就學區規劃2-1 高中高職: 1.免試就學: (1)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規劃以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 單一縣市 臺南市、高雄市、彰化縣、雲林縣、 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宜蘭縣、 澎湖縣、金門縣 跨縣市 桃園區 (桃園縣、連江縣)、 嘉義區 (嘉義縣、嘉義市) 竹苗區 (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 中投區 (臺中市、南投縣)、 基北區 (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 學區概念架構 1.免試就學區:以現行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兼採現行登記分發區)為基礎,規劃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以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 2.共同就學區:兼顧學生就學權益及學校招生需求,如有變更經核定,於學生入學一年前公告。 3.均衡教育資源分配:每年完成各區高中高職學校資源分布情形建議書,協調辦理群科調整、增調科班。 4.跨區參加免試入學:搬家遷徙、國中階段跨區就學欲返回原戶籍地及其他等特殊因素經專案核定。 17 17

18 (二)就學區規劃2-2 高中高職: 五專: 1.免試就學:
共同就學區: 位處免試就學區交界之學校,得由兩個以上縣(市)主管機關協調規劃共同就學及招生之範圍。 2.特色招生: 得跨就學區選一區參加。 五專: 學校分散且類科屬性特殊,採全國一區。 學區概念架構 1.免試就學區:以現行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兼採現行登記分發區)為基礎,規劃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以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 2.共同就學區:兼顧學生就學權益及學校招生需求,如有變更經核定,於學生入學一年前公告。 3.均衡教育資源分配:每年完成各區高中高職學校資源分布情形建議書,協調辦理群科調整、增調科班。 4.跨區參加免試入學:搬家遷徙、國中階段跨區就學欲返回原戶籍地及其他等特殊因素經專案核定。 18 18

19 103學年度優質高中職足以容納100%103年國中畢業學生。
免試入學--無入學門檻或條件 全額 錄取 一、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招生名額。 103學年度優質高中職足以容納100%103年國中畢業學生。 超額 比序 二、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名額。 引導 國中教學 正常化 鼓勵 學生發展自我優勢 確保 國中學生學習品質 五育均衡發展 公平性 教育性 可操作性 19 19

20 特色招生 Who What How 編班 特色招生的學校  明星學校 通過認證之優質高中高職 或評鑑優良之五專
為落實因材施教與適性揚才, 學校規劃具特色課程。 How 學校提出特色課程及招生申請、經主管機關審查、核定 103年1月公告特色招生簡章 編班 編班方式經核定後,公告於招生簡章中 優質高中認證原則:經嚴謹、專業的認證,依評鑑指標達80分以上。 特色招生的學校  明星學校 20 20

21 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 參加適性輔導安置:依據安置作業原則辦理(每年3、4月) 參加適性輔導安置 (1)安置後報到入學
(2)保留安置名額,參加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 書面資料p.2 如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均未獲錄取,則可回歸原安置學校 如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錄取:報到入學

22 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  未參加適性輔導安置:得直接參加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
如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均未獲錄取,又未參加適性輔導安置者,則可申請餘額安置(本項安置名額係經前項安置學生放棄後餘額,非另外協調學校開放之外加缺額)。 參加免試入學之優待措施:招生額滿之學校應外加2%名額 參加特色招生之優待措施:成績總分加25%,外加2%名額 錄取報到入學 未錄取得個案申請餘額安置 書面資料p.3

23 原住民等特種生 免試入學 先同一般生比序。 錄取  報到入學 未錄取  就額外增加的名額 (2%)錄取 如同身分的特種生超額,另採 比序競爭。 特色招生: 考試以加分優待(通過族語認證者加分35%、未通過者加分10%),但以外加名額不占一般生名額的方式辦理,至多只增該校招生額度的2%。 書面資料p.4

24 實用技能學程輔導分發作業 免試入學 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就學區成立分 區小組,辦理輔導分發 。 招生方式
以免試方式為之,採志願序分發,於每年6月30日前完成 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招生名額-全額錄取 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名額-依分發及比序項目錄取 比序項目: 1.曾選習國中技藝教育 2.參加國中技藝競賽或成果展獲獎者 3.家戶年所得高低:低收入戶者優先 4.國中技藝教育職群綜合表現積分 書面資料p.5 各科班於分發學生報到後,如仍有缺額,由各校自行辦理招生

25 國中技藝技能優良學生甄審入學 辦理方式:納入第一次免試入學作業辦理。 志願選填:每名學生以單一選科、志願多校為原則。
資格條件:參加技藝技能競賽、科學展覽績優者, 或國中應屆畢(結)業生技藝教育課程成 績優良者。 分發方式:依總積分高低順序及志願順序分發相關職 業群科就讀;同分者,參酌各招生區免試 入學超額比序條件積分對照表高低順序分 發。 錄取名額:國立學校每班內含二名,私立學校每班外 加二名。

26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藝才班 階段:術科測驗(3、4月)分發入學(6月)
與第一次免試入學同時辦理。 免試入學及藝才班均錄取者,擇一報到入學。 高中高職藝術才能班甄選入學之學生,僅能向一區報名術科測驗及申請分發。 書面資料p.6

27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體育班 1.術科考試甄選入學 (6月) 階段:
2.學校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得於主管機關規定之期間內辦理續招(第二次免試入學辦理以前) 3.未錄取者參加第二次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 參加高中高職體育班甄選入學之學生僅能向一區報名術科測驗及申請分發。 書面資料p.7

28 五專招生學校-校校有特色 ◎校校提供免試入學名額: 1.五專招生學校現有42校, 總招生名額約2萬名。 2.每校均提供免試入學招生
 1.五專招生學校現有42校,  總招生名額約2萬名。 2.每校均提供免試入學招生 名額,103學年度預計提 供約1萬5,000名。 ◎五專學制特色: 1.類科多元  2.強調「務實致用」  3.兼顧升學與就業  4.定期評鑑,確保品質 ◎五專學校及類科等資訊可至 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網站 ( 查詢。 書面資料

29 五專免試入學作業規劃 一、五專免試就學區為全國一區:考量五專招生學校分散 性及類科特殊等因素,免試就學區為全國一區。
二、逐年提高免試入學招生名額: 三、五專學校應組成聯合免試入學招生委員會,共同規劃 免試入學推動事宜。 四、學生得同時報名北、中、南各一所五專招生學校,惟 應僅得擇其中一所五專學校參加現場登記分發報到。 五、報名人數未超過該校(科、班、組)核定招生名額,全 額錄取。超額處理則依據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進行 比序,積分高者優先取得分發資格。 六、如積分完全相同並經同分比序後仍同分同序,則採抽 籤方式決定分發順序。 學年度 100 101 102 103 免試入學比率 35% 55% 65% 75%

30 五專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參考項目一覽表 項目 現況概述 積分最高分數 扶助弱勢 協助經濟弱勢(中低收入戶)學生或特殊境遇學生之升學機會。 2
均衡學習 國中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三領域成績及格。 6 多元學習 表現 1.日常生活行為表現評量:學生出缺席情形、已銷過後之獎懲紀錄等。 4 2.體適能:檢測項目有柔軟度(坐姿體前彎)、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瞬發力(立定跳遠)、心肺耐力(800/1600公尺跑走)等4項。 5 3.服務學習: (1)國中期間參加志工服務、社區服務或表演等。 (2)國中期間擔任班級幹部或社團幹部等。 7 4.競賽:國中期間參與競賽,依競賽之層級給與不同的加分(國家代表隊、全國性、縣市、國際發明展等)。 5.技藝優良:技術士證照、技藝教育學程。 適性輔導 報名學校(科、組)是否與「生涯發展規劃書」中「輔導小組建議」相符。 教育會考 1.國中教育會考評量科目為國文(含寫作測驗)、數學、英語、自然及社會5科,各科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等級;寫作測驗分為1至6級分。 2.若採計國中教育會考(國文、數學、英語、自然及社會)所占比重不得超過三分之一;若採加權計分,亦不得超過總積分三分之一。 15 其他 授權各五專學校依學校特色發展及課程需求訂定之,並確實評估其比序條件操作之可能性,且其性質不能與前開各項比序項目相同。另計分比重不得超過1/10,若有加權計分時亦同。 書面資料 特別說明其他部分會視學校特色需求來訂定 請老師要提醒學生詳閱各校簡章

31 「校校優質化、區域均質化」 「家長安心選、學生就近讀」
三、確保高中職端學習品質 (一)高中職優質化 –目標 「校校優質化、區域均質化」 「家長安心選、學生就近讀」 均質 優質化 學校 評鑑 優質學校認證 優質 學校 區域足額優質學校,提供充分就學機會 103學年度,各免試就學區優質高中、高職 可提供國中畢業生100%以上之就學機會。 1.區域足額優質學校,提供充分就學機會—預估於103學年度時,各免試就學區優質高中、高職可提供國中畢業生100%以上之就學機會。 2. 101年8月至102年7月,透過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以「課程支持」、「教師學習」、「學生素養」及「校園服務」等四大面向,協調區域內各大學支援1至多個方案。 3.6個區域教學資源中心、59所大學協助107所高中精進高中優質化。 31

32 三、確保高中職端學習品質 (一)高中職優質化—精進措施 大專校院 高職 課程教學 師資設備 產業特色 生涯進路 高中 課程支持 教師學習
學生素養 校園服務 社區高中職 均質化 適性課 程發展 教育資源共享 特色課程創新 就近入學落實 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育 國中 高職 優質化 高中 優質化 書面資料 均質化是面的橫向合作和縱向結盟 優質化是學校特色亮點的營造 1.區域足額優質學校,提供充分就學機會—預估於103學年度時,各免試就學區優質高中、高職可提供國中畢業生100%以上之就學機會。 2. 101年8月至102年7月,透過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以「課程支持」、「教師學習」、「學生素養」及「校園服務」等四大面向,協調區域內各大學支援1至多個方案。 3.6個區域教學資源中心、59所大學協助107所高中精進高中優質化。 大專校院協助高中職優質精進計畫 32 32

33 三、入學管道與流程3-3 33 入學後在學階段也是12年國教關注的重點 各校可以在校內辦理實驗班等特色課程 會比申請特色招生更有彈性與利基
所以也應該要注意各學校的實驗性班級與課程 33 33 33 33 33

34 適性轉銜內涵 二、輔導適性入學學生選校 實施對象:限高中、高職及五專ㄧ年級學生 申請方式:分為校際適性轉學及校內適性轉班兩種 申請期限:
一、校內適性轉班: 於第1學期末結束前向學校提出申請 二、校際適性轉學(需跨科): 於第2學期3月31日前向學校提出申請, 並由學校彙整學生申請校際適性轉學案件,向各免試就學區適性轉學委員會提出申請。

35 適性轉銜作業流程 二、輔導適性入學學生選校 校內適性轉班(校內有缺額) 校際適性轉學(校際有缺額) 學生主動 學校輔導 學校工作小組審查核定
提出(第1學期結束前) 學校輔導 程序 學校工作小組審查核定 公告 校際適性轉學(校際有缺額) 學生主動 提出 (第2學期3月31日前) 學籍管理辨法辦理轉學 學校工作小組審查 (每生申請單校單班) 各區適性轉學委員會審查 不同類科及職群才可以轉學 媒合缺額學校 公告

36 肆、大專院校入學 多元入學管道 大學 科技大學 大學繁星 技職繁星(在校成績) 甄選入學 技優保送(不計在校及統測成績) 技優甄審
(學測門檻+在校成績) 技職繁星(在校成績) 甄選入學 (學測、備審資料、面試) 技優保送(不計在校及統測成績) 技優甄審 分發入學(指考成績) 甄選入學(統測加備審資料) 分發入學(統測成績) 書面資料p.1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學生預計於106年要進入大學,教育部已啟動大學選才調整研議機制,預定於103年公告研議結果。 36

37 教育部已啟動大學選才調整研議機制, 預定於103年公告研議結果。
肆、大專院校入學 大學繁星 各國立大學提高繁星招生比率,從102年的10%逐年增加, 106年增至15%。 技職繁星 每年提供2,000名以上國立及績優私立科技校院招生名額。 落實全國各地高職校校等值、校校有繁星。 書面資料p.1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學生預計於106年要進入大學,教育部已啟動大學選才調整研議機制,預定於103年公告研議結果。 教育部已啟動大學選才調整研議機制, 預定於103年公告研議結果。 37

38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竹苗區議題

39 宣 導 大 綱 ㄧ、區內簡介 二、免試入學 三、特色招生 四、輔導與支持 五、諮詢網絡

40 ㄧ、區內簡介

41 認識免試就學區-新竹市優質高中職認證(共12所)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 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新竹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國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新竹市立成德高級中學 新竹市立香山高級中學 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 新竹市私立光復高級中學 新竹市私立磐石高級中學 新竹市私立曙光女子高級中學 新竹市私立世界高級中學

42 認識免試就學區-新竹縣優質高中職認證(共8所+1)
國立竹北高級中學 國立竹東高級中學 國立關西高級中學 新竹縣立湖口高級中學 新竹縣立六家高級中學(104年) 新竹縣私立內思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新竹縣私立東泰高級中學 新竹縣私立義民高級中學 新竹縣私立仰德高級中學

43 認識免試就學區-苗栗縣優質高中職認證(共18所)
國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 國立苗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國立苗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國立苑裡高級中學 國立大湖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國立竹南高級中學 苗栗縣立三義高級中學 苗栗縣立興華高級中學 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 苗栗縣立大同高級中學 苗栗縣私立君毅高級中學 苗栗縣私立大成高級中學 苗栗縣私立龍德家事商業職業學校 苗栗縣私立中興高級商工職業學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級中學 苗栗縣私立育民工業家事職業學校 苗栗縣私立賢德工商職業學校

44 本區公私立完中直升比例上限為人數較少部別之35%
重要事項及竹苗區特別規定 不得採計國中在學成績 (藝文、綜合、體健僅需及格) 高中不得設定入學門檻 本區公私立完中直升比例上限為人數較少部別之35%

45 竹苗區升學管道與流程3-2 摺頁資料 45

46 二、免試入學

47 免試入學作業程序 報名方式 辦理程序 辦理方式 採線上報名並兼採繳交書面報名表件方式 第一階段免試與特招-甄選 第二階段特招-考試分發
第二階段免試登記 辦理程序 國中報名、高中審查 15個志願(以高中校別/高職科別為單位) 辦理方式

48 竹苗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原則 當參加免試入學學生之登記人數,未超過主管機關核定學校之招生名額,全額錄取。 (大部分學校適用此方式)
當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依「超額比序項目積分表」分階段比序。 (針對今年國三將進行3次志願選填線上模擬,並可作為後續年級的參考資料)

49 類別 項目 均衡發展 扶助弱勢 就近入學 志願序 均衡學習 多元學習 服務學習 教育會考 會考成績
理念 均衡發展 扶助弱勢 照顧就學區內區域或經濟弱勢家庭子弟就學,以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兼顧社會正義 就近入學 鼓勵學生在免試就學區內在地就學,以避免舟車勞頓跨區走讀 志願序 尊重學生意願,並配合國中階段適性輔導,以落實適性選擇精神 均衡學習 為貫徹國民教育法第1條規定,鼓勵學生五育均衡發展,除得以國中學生在校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領域之學習領域評量成績及格與否作為比序項目外,且採門檻制,不比成績高低。其他在校學習領域評量成績均不得採計。 多元學習 無懲罰紀錄 促使學校及學生重視品德教育,以利五育均衡發展 無曠課紀錄 獎勵紀錄 服務學習 促使學校及學生重視品德教育,以利五育均衡發展,從小推動服務學習 由學校提供充足的校內服務學習時數,各直轄市、縣(市)政府須公告校外服務學習之機構與項目,每個學生都有公平參與之機會 教育會考 會考成績 兼顧維持國中畢業生的學習品質及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 書面資料p.14 竹苗區比序分為3大項,各個項目的設計都有其理念和教育意義,分項說明如下:

50 竹苗區一致性免試入學比序項目說明 均衡發展 多元學習 教育會考 1.扶助弱勢:5分 2.就近入學:5分 3.志願序:10分
4.均衡學習:15分 採計30分 總分35分 均衡發展 採計40分 總分52分 多元學習 30分 教育會考 1.無懲罰紀錄:10分 2.無曠課紀錄:12分 3.獎勵紀錄:20分 4.服務學習:10分 提供竹苗區書面資料(excel檔) 1.會考成績:30分 50

51 均衡發展 採計30、總分35分 項目 給分 說明 扶助弱勢 符合者給5分
教育部核定偏遠地區國中學生、經濟弱勢(中低、低收入戶)學生,符合其中一項者即給分 就近入學 竹竹苗區國中畢業生都給分,其他就學區學生0分 志願序 1.第1~3志願10分 2.第4~6志願7分 3.第7~9志願4分 4.第10~12志願1分 5.第13志願後不計分 學生參考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之生涯發展規劃書,選填志願 均衡學習 以健體、藝文及綜合三項領域採計之各學期加總平均成績達60分以上者換算,3領域皆符合為15分 、2領域符合為10分、 、僅1領域符合為5分 採計國一上、下學期,國二上、下學期及國三上學期五學期 摺頁資料: 補充說明打星號的註解 註1:偏遠鄉鎮國中定義為教育部核定之偏遠地區國民中學 註2:扶助弱勢之分數認定:學生需於國二第2學期前轉入教育部核定之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就讀

52 多元學習 採計40、總分52分 項目 給分 說明 功過相抵及銷過後無懲罰紀錄 10分
採計國一上、下學期,國二上、下學期及國三上、下學期六學期。國三下採計至當年5月31日止 學生出缺席情形,該學期無曠課記錄者給分 每學期2分,最多採計12分 功過相抵後之獎勵 大功每次4.5分、小功每次1.5分、嘉獎每次0.5分最多採計20分 服務學習 參加校內服務、校外服務等,每一學期每服務滿3小時得1分,每學期最多採計2分,5學期最多採計10分 採計國一上、下學期,國二上、下學期及國三上學期五學期 摺頁資料 ◎功過相抵及銷過後的10分要強調給孩子知錯能改的機會! ◎日常表現基本分即有22分 ◎獎勵部分可以鼓勵孩子多付出或參與競賽 ◎103年入學者因缺曠和服務學習不採計國一,所以總分會降為44分採計40分(全區皆比照辦理)

53 竹苗區服務學習共同採計原則 校內服務 校外服務 注意事項 應由學校提供足量的服務學習時數 學校應有專人陪同指導 由各國中擬定規範並公告
先經家長同意後向學校登記 注意事項 非學校型態學生由設籍學校進行服務時數認證 重考生則由原畢業學校進行服務時數認證 轉學生於轉學前已完成之服務學習部分,由原學校進行認證 ,若有尚未完成部分,則由原學校提供書面證明再轉由新學校進行服務時數認證 補充說明注意事項部分: 非學校型態學生是指在家自學生...

54 教育會考 30分 項目 給分 說明 會考成績 精熟每科6分 基礎每科4分 待加強每科2分
單科上限6分,五科(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上限30分 註1:會考增加英語聽力及數學非選擇題部分將於103年開始施測,104年開始採計. 摺頁資料 會考仍在進行試模擬中,請不要隨補習班起舞! ◎會考考國英數自社五科,題目難易適中 -每科成績僅以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級表示 ※無需分分計較(80和99分都是精熟),思考、統整應用重於反覆練習作答 ※教師的啟發式教學專業更要講究 註2:因應同分比序需求,增列A++(前25%)、A+(前50%)、B++與B+等四標示.

55 竹苗區免試入學-同分超額比序步驟 13.會考成績標示加總四標示比序 1.各項目加總後之總分 2.均衡發展總積分 3.扶助弱勢分數 4.志願序
5.多元學習表現總積分 6.會考換算積分之總分 7.會考國文科積分 8.會考數學科積分 9.會考英語科積分 10.會考社會科積分 11.會考自然科積分 12.會考寫作測驗級分 14.比序超額時增額錄取 志願序請務必說明同分比序是比1-15的序號而非換算後的分數! 第13項:先比A的加號總數,加號多的人先錄取,若A比不出來就比B。

56 三、特色招生

57 竹苗區因應特色招生之作為 不得續招且不得流用。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 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 報考資格限制
參加藝術才能班者,須符合特殊教育法或藝術教育法等相關資格。 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甄選入學已錄取者,須於規定期間內放棄資格方得報考。 考試內容 依學校所申辦之特色課程內容如美術、舞蹈、音樂、戲劇、體育及職業類科等,規劃術科測驗。 依學校所申辦之特色課程內容規劃學科測驗,由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中擇科、併科測驗並得加權計分。 考試日期 同一類型同日辦理。 招生方式 聯合辦理為原則,除考科較特殊,無法採聯合招生,方得辦理單獨招生。 命題單位 本公平、公正與專業性,並符合程序與實質正義之原則,由各區或學校特色招生委員會自行命題或委託測驗專責機構協助命題。 跨區招生 學生得跨區考試,惟僅能在該區分發入學。 分發方式 依據學生測驗成績及志願序分發入學,與現行甄選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方式相似。 未招滿名額 處理方式 藝術才能班及體育班經主管機關同意得辦理續招,惟須於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前辦理完畢。 不得續招且不得流用。 書面資料p.15

58

59 103學年度竹苗區通過特招-甄選入學審查班別 (逐年調整)
竹苗區103學年度特色招生-甄選入學名額公告 縣市 校名(簡稱) 特色班級名稱 核定特色招生 班數 名額 新竹縣 國立竹北高中 舞蹈資優班 1 30 體育班 縣立湖口高中 新竹市 國立實驗中學 科學班 25 國立新竹中學 音樂資優班 國立新竹女中 美術資優班 國立新竹高工 板金特色班 20 市立成德高中 2 60 市立香山高中 40 苗栗縣 國立苑裡高中 15 國立苗栗高中 縣立苑裡高中 小計 380 書面資料p.15

60 103學年度竹苗區通過特招-考試分發入學審查班別 (逐年調整) 竹苗區103學年度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名額公告
縣市 校名(簡稱) 特色班級名稱 核定特色招生 班數 名額 新竹縣 國立竹東高中 人文特色班 1 42 國立竹北高中 科學特色班 2 84 新竹市 國立實驗中學 20 國立新竹中學 6 252 國立新竹女中 語文社會班 私立曙光女中 47 私立磐石中學 苗栗縣 國立竹南高中 數理特色班 語文特色班 化工特色班 40 私立建臺高中 45 小計 829

61 103學年入學重要日程供參

62 四、輔導與支持

63 系統化教師增能工作坊 差異化教學 策略 中等學校 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共計18小時)
十二年國教理念與實施策略 有效教學策略 差異化教學 策略 多元評量理念與應用 適性輔導作法 中等學校 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共計18小時) 103年7月底前全國國中、高中職教師均完成研習 其中4小時線上研習(理念+適性輔導),其餘14小時都是實體研習 由各校推派種子講師參與培訓,並回校擔任該主題講師 63 63

64 志願選填試探與輔導平台 高中職五專 學校網路查詢

65 志願選填試探與輔導平台

66 再重看這些是老困惑—這些傳言你還信嗎? 一、十二年國教只和國中高中職有關或和所有家長都有關? 家長看到新困境,還是好機會? 二、十二年國教該讓孩子補各種才藝嗎?或培養各種專長? 多學才藝的孩子才會贏? 三、讀私校能直升才能成為升學贏家? 選讀名校或私校真的比較有利嗎?

67 我們可以做的6件事 1.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常問他選擇的理由 2.給更多團體經驗 3.累積孩子的經驗 4.提供足夠的空白
不用太抽象的問題,從生活中開始 做價值澄清 1.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常問他選擇的理由 自我認識從社會互動開始 時間管理 2.給更多團體經驗 為一件事、為另一個人去努力的經驗 3.累積孩子的經驗 閒著不安?繁忙習慣? 與自己對話、思考、找到自己的步調 4.提供足夠的空白 要體會孩子不是不想,只是做不到 別急著給孩子答案,給他情感的支持-放手,能力才能出來 5.陪伴、傾聽、等待-尊重與支持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您的付出他們都看在眼裡 6.提供典範、身教 洪蘭教授分享: 現在的孩子都等著別人給他指示才會動作,因為從小就在爸媽的指導棋下生活,所以反而當他有空白的時間時,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園區的工作都不可能獨立完成,但是若是從小就只顧自己和成績,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跟別人相處與分工合作,在職場上是很難立足的 有一個研究發現人要對一項專業投入約10000小時的鑽研才能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因此要讓孩子願意為了某事而努力投入很重要 就像畫畫一樣不是把畫布通通填滿才最美麗,應該要留下空白才有意境,人也不是機器更需要空白的時間來跟自己說話釐清方向 有一位國三的學生寫信跟她說自己壓力大到很想自殺,因為媽媽每天一直提醒她讀書讀書,還恐嚇他如果考不到XX學校就完蛋了,甚至連書讀累了發呆一下,媽媽馬上說:你不想讀書就趕快去睡覺!而且還每天檢查他的 信箱讓他壓力大到幾乎崩潰,孩子其實有一個普遍的困境就是搞不清楚媽媽到底是媽媽還是老師的分身?因為在學校老師給了很多教導和功課,回到家可能需要的是媽媽溫暖的陪伴,但是通常台灣的媽媽又扮演起老師的角色盯著孩子做這做那,反而會導致孩子退縮和自暴自棄... 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特別是身邊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刻入腦中,所以我們更是要想清楚我們希望給孩子怎樣的身教?

68 面對轉變之建議--孩子不是拷貝機! 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生魏均寰設計出的「Not Copy Machine」,一舉獲得紅點設計獎傳達設計類的「最佳獎」 成長經驗變靈感:從小熱愛設計,但是為了迎合社會期待,只能選讀明星高中,但是或許大人的主觀意見並不見得全都適合孩子!

69 五、諮詢專線與網絡

70 十二年國教是你我的共同使命 七項人格特質 比較容易成功 1 有旺盛的幹勁和成就動機 2 熱愛工作、積極、有企圖心
3 對事物的認知和敏感度較強 4 有計劃及組織能力 5 好的人際關係 6 能掌握情緒和承受壓力 7 儲存實力積極面對未來


Download pp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報告人:潘致惠 新竹市十二年國教宣導團 新竹市立竹光國中校長 日期: 102年 9-10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