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普通高中 新课程改革解读 大足县教委 林辉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普通高中 新课程改革解读 大足县教委 林辉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普通高中 新课程改革解读 大足县教委 林辉江

2 一、挑战 (一)对国家的挑战 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天灾人祸、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国民素质提升。
世界著名研究报告《罗马俱乐部》撰写者佩西语——“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且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 素质提升对国家提出挑战,素质提升对教育提出挑战。

3 1、时代发展——知识更新、观念更新、领域拓宽 如:地理教材(马来西亚是锡、天然橡胶、棕油最大生产国,其实90年代皆不是了)
(二)对教育的挑战 1、时代发展——知识更新、观念更新、领域拓宽 如:地理教材(马来西亚是锡、天然橡胶、棕油最大生产国,其实90年代皆不是了) 如: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观) 如:对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调查,99.3%认为在学校所学需要补充和更新.

4 2、劳动者需求——应变能力,终身学习。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调查8个行业: 变动过工作岗位的人占:58% 变换一两次的占:33.1% 变换三四次的占:18.7% 变换过5次以上的占:6.1% 3、国际化趋势——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教材 ★教育部的问卷调查情况:

5 调查一: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 最喜欢的: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最不喜欢的: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实用性最差的: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内容偏多的: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内容太难的: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压力很大的:数学、物理、外语、语文

6 调查二: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7 调查三:校长和教师认为 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
79% 90% 0% 50% 100% 小学 初中

8 调查四:学生对分数能否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的看法

9 调查五:教师对分数能否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看法

10 调查六:校长、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11 (三)对教师的挑战 人才培养:国民素质——尖端人才 学生培养:知识技能——创造性、学 会学习、价值观 教师素质要求:学科知识有待补充、 解决问题能力有待加强、探索兴趣有待增强、教学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12 【案例】 “教育”怎么啦?

13 我们有这样的校长 ★6月25日,高考成绩揭晓,分数线、达标人数、状元郎、落榜生,各类消息如潮水般涌来。
★捧着连夜取回的高考分数册,一夜间我愁白了头。数了一遍又一遍,33人,一本达线率只有4%,怎样向师生、社会交代?我把自己关在校长室,一连几个小时,沉浸在茫然的麻术中。心痛、委屈、羞愧凝聚成涩涩的两行苦泪……

14 ★不择手段抢学生、加班加点、办复读班都不能拯救我和我的学校,此刻真有些术讷了。觉得自己像一位老农,面对干涸的土地,只能用一滴眼泪来拯救它。
★现代校长不应该是这样,我真的不想这样当校长,真的不想当这样的校长!然而,走出困境的出口又在哪里?

15 我们有这样的教师 ☆任教两届高三,取得高考“辉煌”成绩,编写百万字复习资料,情不自禁地以高考专家自居,再回到高一,高考情结挥之不去---汉语拼音、文言文教学、古诗词鉴赏、作文教学,总是不由自主地与高考挂钩。

16 ★我发现我变了,变得那么“高屋建瓴”, 我简直是用高考的眼光和思维来要求我的学生,学生们考试的分数在提高。
★我不知道到底是该欣喜呢, 还是悲哀?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和歉疚,我怕我是教育的罪人,我怕我是扼杀学生天性的刽子手。

17 学生有这样的学习生活 暑假只休息五天,四个星期放一天假; 06:20早自习, 7:35早饭; 08:00英语听力,上午四节课;
12:00午饭,12:35作业; 13:30下午四节课; 17:30晚饭,6:00晚自习,4节课。

18 ☆除了上课,就是不停地做题,考试。我数了一下抽屉里的试卷,从暑假补课到现在4个多月,共做了375张,另外,每科的辅导书也要啃,一共15本,其中包括两本试卷集。
☆十七八岁,非常宝贵的时候,可我学的只是怎么做题、怎么考试、怎么考更好,我不甘心。我不是厌恶学习,我生长在农村,不管怎样苦我都不会太在意,可我想老师应该让我们多接触社会上的事。

19 ☆班主任严禁看报,杂志、课外书,都不允许看。老师说,到了大学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现阶段就是要学会考试。
记者的追问 小周的烦恼难道只是他一个吗?

20 我们面临如此不幸的校园 ☆入学不足一月,没有任何仇怨,揣着三把利刃,连捅老师四刀……08年10月4日,课堂之上的惊天血案发生在山西朔州,被害的老师家境贫寒。 ☆学生却在“死亡笔记”中,自称“我就是个坏学生,还坏到家了……我恨老师,更恨学校、国家、社会……我要发泄,我要复仇,我要杀老师”。           

21 【死亡笔记】 ★“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可以改变。”
★“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 ★“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可以改变。”

22 我们的校园还在孕育着悲剧 08年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早上5时10分起床,5时40分晨跑,6时早自习;……;22时晚自习结束,22时50分全体关灯睡觉;取消节假日,每个月放假两天,……

23 【跟贴】“这种魔鬼训练方式 对高中学生太司空见惯了,现在的高中生都在经受着洗脑的摧残,中国的孩子们太可怜了,为这些孩子而感到悲哀”
【跟贴】“这种魔鬼训练方式 对高中学生太司空见惯了,现在的高中生都在经受着洗脑的摧残,中国的孩子们太可怜了,为这些孩子而感到悲哀” :34:33 

24 承德一中学生的跟帖: “难道像这样把我们几乎要逼疯的管理制度就一定会出成绩吗?”。
学生还说,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晨跑的时候,学校播放的不是音乐,而是每天滚动播放5个英语单词。 “学校这样做根本没法让学生好好学习,只有仇恨,仇视这个学校。”

25 “人鬼悲剧未了” 《南方周末》2009/04 在晚自习间有下列行为视为违纪: 同学之间相互谈笑; 同学之间讨论问题; 抬头东张西望;
坐姿不正,注意力不集中; 利用老师在班辅导时讲话; …………

26 3月21日,出事前一天 日记,题目“好累……” “最近真的累了,学习好累,玩好累,就连咱最喜欢的睡觉都累,不知怎么了!身累心更累……”

27 ☆某地区,500多名高中生联名给总理写请愿书,他们的同学中有6人自杀!

28 如何提升基础教育领域对保障青少年幸福成长,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贡献率?
高中新课程值得期待!

29 二、机遇 (一)国家战略 这是课程改革是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根据时代的要求,为使国家未来建设者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需采取的,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只有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实质性推进。

30 温家宝寄语师范生: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二)领导重视 温家宝寄语师范生: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31 2009年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温家宝在旁听初二(五)班的课。

32 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0910 ☆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 ☆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33 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0901 ☆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就是学习。 ☆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

34 ☆我最近常思考,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
☆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 

35 2007年9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亲切看望师生,并和五年级学生一起上课。
温家宝“我觉得,陈老师整堂课讲得很好。她让孩子们讨论,让孩子们自己找资料、找答案。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学生交流,这就是教学相长。”

36 2005年9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中学考察。

37 温家宝一行来到潭柘寺中学。走进初二(1)班,看到同学们正四个一组相对而坐上数学课,温家宝询问原因。老师答道:“这是教改的方式,便于讨论问题。” 温家宝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做法非常好。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他对老师说:“给孩子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样就慢慢使学生懂得自己去钻研,自己去提高学习知识的本领。”   

38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教育已经到了非关注不可的时侯”。

39 6月5日胡锦涛在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0 (三)教师参与 课标研制与修订 (征求教师意见,教师参与课标修订) 教材选定、使用与修订 (各套教材每年修订,教材整合取舍) 教学探索平台
(各类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 评价逐步多元化 (自主招生,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

41 三、历程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第二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与实验准备
(一)课改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第二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与实验准备 ( 年7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课程标准形成 (2001年7月—2004年)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4年7月-2009年) △第五阶段:基础教育课程进入新阶段

42 义务教育新课程 2001年 42个实验区 0.5%-1% 2002年 570个实验区 18%-20%
2001年 个实验区 %-1% 2002年 个实验区 %-20% 2003年 个实验区 %-50% 2004年 个实验区 %-90% 2005年 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43 高中新课程 2004年 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 2005年 江苏 2006年 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
2007年 北京、黑龙江、 吉林、陕西、湖南 2008年 江西、山西、河南、新疆、新疆兵团 2009年 河北、内蒙、湖北、云南 2010年全国推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44 在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 重要的发展历程—— 激动、兴奋2001--2002; 困惑、苦恼2002--2003;
论争、反思 ; 相持、徘徊2005—2009; 走向理性

45 数学课程标准被数学家叫停!? (数学通报,光明日报,2004-2005) 上千年的体系破坏了 平面几何的要求降低了 老师教不了啦
质量下降了啦 ………

46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 ★工具性与人文性 ★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 ★文章选择:古、今,中、外 ★名家名篇的取与舍 ★语文教育的科学性 ………

47 课程界的争论 理论基础 国情 速度 传统 知识体系

48 我们要关注教育的永恒话题 学科与教育 知识与经验 结论与过程 讲授与探究 教师与学生 共同要求与选择性 ………………..

49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评论 ☆是三十年整个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变革;
☆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新中国成立恢复正常教育秩序相提并论的三大教育事件;

50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首部文学作品《中国新教育风暴》
“中国当前正进行有史以来第三次重大教 育转型---- 第一次基于铁耕问世,弃官学,出现诸子百家; 第二次是蒸汽机出现,从四书五经到数理化; 第三次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新一轮课程改革了拉开序幕……”

51 四、动向 1、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一)课改内容 1、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52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53 2、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2、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八个) 语言与文学 数学 人文与社会 科学 体育与健康 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艺术

54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领域的设定避免了以彼此孤立的单科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状况,使课程既关注学科群的内在联系,又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体现了高中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2)科目

55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在学习领域统摄下的各个科目不再局限于单科的逻辑体系,而是强调彼此间的关联,而且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向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回归。

56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57 引入模块这一概念的意义: 一是能使课程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开始更加灵活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适应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是能使课程逐步走向以专题或课题为组织线索,便于学生从事探究学习。从“内容驱动” 到“探究驱动 ” 。 三是便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中的绝大多数模块都要求学生每周学习4课时,半个学期完成,如成绩合格即可获得2学分。这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3、课程设置

58 国家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22学分)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116 选修I学分 选修II学分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国家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22学分)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 (6学分) 外语 数学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 艺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 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15 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起调节补充拓展作用。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5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类科课程形成一有机整体。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 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学分总数为23,在所有必修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近 20%,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

60 4、学分制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程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毕业应获得的总学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必然要求学分制这种弹性化管理制度。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中至少获得22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61 5、课程内容的特点 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62 国家通过制订各科目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国家通过制订各科目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63 6、课程实施与评价 (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

64 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  新生入校后,学校按照一定的编班原则将学生编排成若干个班级,每个班级有班主任负责管理,这样的班级即为行政班,一般情况下高中三年行政班基本不变)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在同样的地点学习同样的课程的同一批学生组成的班级,即教学班。学生将按照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课,并允许学生跨年级选课和再次选修,在同一教学班内有来自同一年级但不同行政班的学生,也有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 )

65 (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66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

67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68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既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69 (5)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70 (二)高中新课程的核心 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高中新课程的核心 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在每个学年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 ★实行走班制、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促进每个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推行学分管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定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71 (三)新课程需要转变教学方式 1.实现五个转变 转变一:教育理念从传统走向创新
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理念一——学生主体观。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从实践和创造中培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开展以计算机促进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以网络环境辅助学科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学习获取信息,提高学习能力。

72 理念二——和谐师生观。教师与学生都是共同学习的伙伴,随着学习化社会与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有了新的扩展,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发展成为学生学习上的知道者和学习合作伙伴。尤其是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合作的要求更为重要。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促进师生和谐合作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确立,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变化,师生互动,师生合作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新时尚。

73 理念三——教学效能观。在课程改革中要强调教学从“会教”到“会学”转变,注重教学的效能。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课堂中,强调从教师教会了什么向学生学到了什么的转变。教学观的转变影响和改变了教师们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设计上己由过去的“备教材”发展到今天的“备学生”,教学活动已由过去的知识传授发展到今天的学法指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74 理念四----学习能动观。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变。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受到挑战,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师生课堂教学互动形式的广泛采用,研究性学习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个性化学,学生学习能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学习方式的创新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75 理念五——评价发展观。即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鉴别和选拔功能,而是更多地注重评价的教育功能,是评价凸现它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要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讦价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教育的发展。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大力进行课堂教学评课制度改革,变课堂上教师教会了什么为课堂上学生学到了什么,开展阶梯性作业评价和发展性考试评价,实行学分制,开展德育发展性评价意见等,都体现了当今教育理念变革和教育创新的思想。

76 转变二:教学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在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同时,十分明确地提出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突出教学目标导向的功能。 功能之一是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果没有扎实的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再学习、再发展,就不会形成适应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素质。没有知识就谈不上继续发展,就不能达成高中教育为高等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的目标。为此,我们在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学科课堂教学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把它作为教学评价的第一要素加以督导。应多学科多维度反复强调基础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77 功能之二是加强教学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它不断地告诉你发生的事情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另一种更重要的是程序性知识,它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和思维的技巧,它是一种很本质的能力。我们常说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其核心就是过程和方法。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不论是学科课堂教学,还是研究性学习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都把过程和方法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关注学生通过什么样的策略来学习,应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过程管理的措施,组织系列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心理教育与辅导,学校提出并在课程改革中实施的要从管理出质量的本质含义就在于此。

78 功能之三是高中阶段的育人的全面过程。首先加强学校德育,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应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军训和国防教育,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等,其目的就是加强学生世界观的培养。其次就是学习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一方面是学科课堂教学,此外就是以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应组织多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通过研究和社会实践,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79 转变三:教学内容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
纵观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各门教材内容,无不从传统向现代跨越了一大步。教材的内容在保留传统的基础知识的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科学与人文知识,增加学科研究性课题,增加了开放性的问题,体现了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网络环境教学的广为应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已是不争的事实。 努力适应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是我们未来在课程改革中重点探讨的课题。

80 转变四:学生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走向综合主动
课程改革,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又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次突破与创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时,学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教育者,而是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以条件下的求知者和探知者。引导学会“学习知识迁移”的策略,在学习中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等方面进行转变学习方式的教育,尤其是要引入网络环境教学,通过师生交互、人机交互来提高个别化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探究性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习方式具有了多样性和综合性,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81 转变五:教学管理从僵硬走向弹性 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从原来单一的以分数为中心的过分强调制度化的管理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学校教育人性化的多层次综合型的动态管理转变。 学校对教学管理的动态性应加强。在教学管理上进行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的实践活动,强调教学过程的优化和管理的过程性与动态性。组织优化课堂教学评课,加强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等,促使教学管理从单一的制度化向多层面综合性的动态管理过渡。 教育评价向综合性发展性方向转变。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在课程改革中应改变单一的以考试为唯一标准,以分数划线的评价方式,采用了考试评价、考核评价、学分制、发展性评语等多方面结合的评价方式,使评价起到了激励和导向学生不断自我调控不断完善的作用。

82 2.加强对学生的研究 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 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教学的生长点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教学的重点

83 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真正转变学生观,彻底改变“眼中无人”和“课中无人”的现象,进而改变课堂教学的基础。
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观察和研究学生在学习环境(课堂、学校与家庭)中的各种行为与动机。

84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申继亮 2003)

85 了解你的学生: 了解学生的智能发展状况、态度、情感需要、发展潜力,以及生活环境。(见表)
给学生做出一个综合的判断。主要途径有书面测试、面试、家访、平时观察、与其他成人交流。 根据以上途径获得的成果,给每个学生设计一份教育方案。以此来教育和培养学生。

86 一般地,学生智能发展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
(1)生物禀赋,包括遗传或基因因素及出生前、出生中及出生后对脑的伤害。 (2)个人生活历史,包括与家长、教师、同伴、朋友及促进或阻碍智能发展的他人一起生活的经历。 (3)文化和历史背景,包括出生和成长的时间和地点,不同领域文化、历史发展的本质和状态。

87 儿童的生态系统(Helen Bee) 中观系统 微观系统 宏 观 系 统 , 如 社 会 。 家 庭 父母的工作场所 白天照看 学校
中观系统 微观系统 家 庭 父母的工作场所 白天照看 学校 公园/游戏场 儿童的行为 父母教师协会 校园教室 父母的朋友 其他学习环境

88 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 知晓学生的生活习惯 知晓学生的个性特点 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 知晓学生的思维方法 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 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 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 知晓学生的心路历程 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 知晓学生的成长规律 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 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 知晓学生的社区环境 知晓学生的家长思想 知晓学生的家长愿望

89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涉及到教材、教学的方法、手段与技术,还涉及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情感、课堂管理等。
教师应该经常考虑学生怎样接受教学内容,真正学到知识。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古德) 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课堂和学生,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倡导“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和效益”。

90 教师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素 精通本学科; 精心设计课程; 激情(让你的情绪感染学生); 友爱(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
倾听(尊重学生意见); 严格要求学生; 参与(让学生参与备课); 合作(教学互助); 自我充电; 分享教学的快乐; 责任心。

91 教师讲课时,应注意的方面: 课堂任务的选择; 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时间的分配; 学生的学习机会; 师生互动; 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无意识行为。

92 案例:课堂研究 (1)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做些什么?他们如何度过课堂的时间? (2)课堂中发生了哪种互动?谁跟谁说话,说些什么?
(3)教师如何管理班级?课堂的规则是什么?他们如何管理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学生行为以及他们自己的教学策略? (4)学生学什么?他们从事什么学习任务,投入的程度和成功的程度如何? (5)一个学校日或一节课是什么样的,个人或小组在校外还有何相关的学习活动?

93 (6)教师对学习能力超常的学生以及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措施?
(7)同一主题怎样教给不同年级的学生? (8)当学校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或新的评价体系、采用新的作息表时,课堂有何反应? (9)课堂决策是如何进行的?由教师?由学生?还是由双方协商进行? (10)当学生搅乱课堂或者表现出反社会的倾向时,教师会采取什么措施? (11)我可以怎样改进我的教学? (12)课程有没有连贯性和一致性?

94 (13)全校或同部门教师是否持有相同的信念、期待和文化?这些学生能否理解?
(14)师生是否以相似方式感知同样的事件? (15)当学生不理解某事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16)教师如何给学生解释一个新的主题? (17)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中如何被监测和评价? (18)学生怎样在小组中学习?他们从事哪种任务、谁来决定,他们是否相互协作? (19)学科知识的地位如何?学生可能获得什么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如果教师不知道某一特殊题材的细节时情形是怎样的? (20)教师如何进行课堂决策?

95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 其他 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 大量的书面练习 自学 老师讲授为主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

96 课堂文化改造“六步法” 组织 文化 我们为什么这样备课? 这样备课,我感觉…… 我们是怎样备课的? 我们需要什么支持? 我们还可以怎样备课?
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开始改?

97 案例:山东邹平黛溪中学的 “激情教学法” 激情:激发师生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 激情教学法 ——1——2——自主学习——魅力精讲——5——6
学校规定:一堂课中,教师讲授时间必须控制在15分钟之内。

98 4.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教学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行动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团队互助的教师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发展条件的教师专业发展

99 何谓专业化教师? 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态度 高水准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学性知识和能力 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
善于分享与合作 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并不断加以更新 拥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待遇和职业的不可取代性

100 专业化教师的五项标准 要对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负责 熟悉所教学科,并懂得如何将这些学科教授给学生 负责学生学习的管理和监控
系统思考自己的实践并从中汲取经验 教师是学习化社区的成员

101 教师“十二修炼” 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 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 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
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 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 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涌泉; 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 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 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 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 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 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教师“十二修炼”

102 三大内涵七种不同组织类型的教研活动 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针对某类学生现象和问题的年级班主任教师的研讨
针对某些学生中疑难问题的师生互动的研讨 针对某些学生中疑难问题的全校教师自由组合的研讨 针对班里学生现象和问题的同班科任教师的研讨 以“教师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针对学科教师发展的学科教研活动 针对教师发展的普遍问题的全校教师教研活动 以“教育改革”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关于研究性学习有效性的教研活动 关于学科教学实施综合渗透的各学科教师联合的教研活动

103 案例:校本教研的基本流程 校本教研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制度,“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三位一体,是校本教研制度三大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教研实际情况和需要,进一步将校本教研具体化为七个关键步骤,即问题诊断、理论引领、实践跟进、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研讨升华、行为转变。(见下图)

104 校本教研流程图 问题诊断 理论引领 实践跟进 案例3 案例2 案例1 同伴互助 个人反思 研讨升华 行为转变

105 结论:相互关系 在以上步骤中,“问题诊断”是起点,“理论引领”是关键,“实践跟进”是实质,“同伴互助”是重要补充、“个人反思”是提升、“研讨升华”是教师心理经验的交融、“行为转变”是落实。“实践跟进”的关键途径是制作“案例”。

106 案例:成功教育模式 成功教育环境 成功教育环境 成功的学校 成功课堂 成功家校 成功教师 成功学生 成功家长

107 案例:智慧型学校建构模型 领导 教师 学生 家长 管理 教学 学习 家教 德育

108 选择、多样 ——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幸福成长 [案例]广东省深圳中学
在这所学校学生不仅可以在涵盖八个学习领域多达120个模块的国家选修课程和近百种校本课程进行自由选择和个性组合,还可以选择课程的学习顺序、时段安排甚至选择不同的任课教师和不同的授课方式。

109 自主、自治 ——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 深圳中学活动很多,体育节、艺术节、单元节、新年游园会、心智培训、缤纷社团SHOW、社会实践以及学术和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动异彩纷呈,但这些活动都是由各类众多学生组织自己策划、组织、实施、参与、监督的。而且年年不断,传承有序,发展创新。

110 平等、对话 ——激发学生求知热情的课堂 ★教师上课在自己的专业教室,学生在不同的专业教室之间转换,选择上不同的课程。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教学方式得以有效实施,极大提高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教学效果。

111 融合、有序 ——开放包容的学校教育文化 ★海报墙上,严肃的学术讲座与时尚的化妆舞会并存;充满动感的街舞社、倡导哲学思考的“苇思社”、致力于社区服务的“社区服务联络协会”并存; ★学校有人沉迷于学科竞赛,有人醉心在个人特长,有人为走向国际而申请留学,也有为国内升学而积极备战; ★这些学生的目标是那么不同,但他们也会凑在一起听讲座、打球赛、开辩论会……

112 (三)课改工作 1、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 承担起课程改革的领导责任 课程改革:成在教师败在领导 组织与规划 政策与制度建设
担当与责任 组织与规划 政策与制度建设 人事与经费保障 宣传与舆论导向 ……

113 2、要制定一系列推进改革政策文件 课程设置与管理 选修课开设 选课指导 学科教学指导 教学水平评估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学分管理 学业水平考试 综合素质评价 3、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上下配合,形成相应的二级和三级工作体系。 4、各部门协力配合,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战线”。

114 4、加强研究与专业支持 主要研究课题 (1)高中新课程推进机制研究 (2)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研究
(3)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4)高中薄弱课程与选修课程建设研究 (5)校本研训制度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6)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7)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全面发展关系研究 (8)高中新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9)新课程环境下实验与实践教学研究 (10)体育、艺术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研究 (11)新课程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115 5、加强教研和教学方法改革 核心要素:教师个体、教师同伴、专业人员 基本策略:实践与反思、交流与合作 引领与创新
目标:使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特征 关键: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目的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核心要素:教师个体、教师同伴、专业人员 基本策略:实践与反思、交流与合作 引领与创新

116 6、“一些口号”——☆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兵教兵,互帮互教。☆从教案到学案,学案导学。
教师个体的实践与反思是实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基础与前提; 教师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是实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标志与灵魂; 专业人员的有效参与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可持续、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6、“一些口号”——☆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兵教兵,互帮互教。☆从教案到学案,学案导学。 ☆当堂练习,及时反馈。☆自读 质疑 点拨 强化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反馈展示 评价质疑 ☆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 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117 【评论】 ☆“以学论教,少教多学” 是我们国家具有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它类似于经济改革中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教学领域的一场具有实质性的变革,是我国具有草根性质的教育创新。 ☆实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一样,这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支点”。

118 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关键要素 以探究与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个体自主学习; 以对话与互助为主要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
以表现与分享为主要特征的班级互动学习; 以深化与拓展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启发与引导。

119 7、现实中的教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 教学严重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越位的教学 缺位的教学 简单依赖个体经验的教学 “以应试为指向,靠拚时间、拚体力的掠夺式教学” “是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学”

120 (四)课改方向 已经出台的《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改革教材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留给学生深入思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展个性特长的时间”。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高考改革的原则: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121 加快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步伐 一是改革和完善高中学生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逐步成为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
二是扩大研究型大学的自主招生权,高职学校逐步实行注册入学、自行考评的办法; 三是加快考试内容的改革,确保高考与高中课改进程相衔接。

122 【案例】海南的高考改革 1.推行校本评价 将学分认定权和综合素质评价权赋予学校,引导学校实施全过程管理和调控,推动“三维目标”的实现和八大领域课程的全面实施,在普通高中学校初步建立了学分管理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建立学分管理制度,赋予学校学分认定权,引导学校实施全过程管理和调控。学生课时记录(考勤)、过程反映(课堂表现和平时成绩等)、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考核均合格是获得某个模块学分的必备条件。    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定由学校负责。评定内容包括道德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5方面,素质的评价与相关课程的实施挂钩,实行U型评价策略。

123 2、改革会考制度 将实施十多年的高中毕业会考改为“基础会考”,基础会考的性质仍然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高二学年末实施,但考试科目减少6科,即拟报考文科的考生基础会考只考理、化、生、技;拟报考理科的考生基础会考只考政、史、地、技。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又确保了课程的全面开设和学生的均衡发展。

124 3、改革高校招生考试模式 一是实行“3+3”高考科目设置,避免因选考导致“哈达卷”。
    本着稳步推进、有所作为的原则,我省高考改革集中致力于使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实行“3+3”高考科目设置,避免因选考导致“哈达卷”。    二是对各科选考题采取“超量命题,限量答题”的办法,以推动选课制度的实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是强化会考结果的利用,将“基础会考”成绩(总分400分)以10%计入高考总成绩,这有利于引导学校确保学科必修模块的开设质量,保障学生的共同基础和知识学习的结构完整。    四是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档案作为高考报名的必备材料和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以引导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125 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 高校在招生录取时要在高考成绩基础上逐步增加对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的考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要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在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方面,进一步探索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选拔办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要进一步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可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依据;各地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在统一考试录取中的平行志愿等录取方式,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

126 从已经出台的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来看,虽然各省的方案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但它们都在努力朝着“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这一高考改革方向迈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唯分录取”的坚冰正在被打破,高考改革一定会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原则下,逐步实现从单一考试向综合评价的转变,一定能构建起更加科学与公正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127 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总体情况: 把持最紧却也一筹莫展的: 课堂教学改革 最担心的: 高考改革 轰轰烈烈搞改革,扎扎实实抓应试。 总体看:
平稳积极推进,发展极不平衡; 少数学校全面开花,多数学校点上突破。 最愿意尝试的: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最难做到的: 建立一个开放的选修课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 把持最紧却也一筹莫展的: 课堂教学改革 最担心的: 高考改革 轰轰烈烈搞改革,扎扎实实抓应试。

128 ★原因分析 认识上的问题: 组织领导不到位: 有人干,有人看; 有人在为成功找办法,有人在为不干找理由; 政策/制度/经费/舆论
配套条件:师资、设备、设施、资源; 专业力量不足,支持不到位; ……

129 结束语: 高中新课程不是对现行教育的改良,而是一场变革,是一场基于 两千多年中国的教育传统 一百多年中国现代教育的诉求
六十年新中国教育的成败得失 三十年改革开放教育界的不断探索 而形成的……

130 通过 总之:教师应该在课改中奉行恒星之言—— 总之(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体现国家战略
课程管理方式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变革 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考试评价方式变革 牵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总之:教师应该在课改中奉行恒星之言——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寓教于乐! 总之(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体现国家战略 课程改革是合作行为:凝聚集体智慧 课程改革是专业行为:蕴含科学研究

131 谢谢!


Download ppt "普通高中 新课程改革解读 大足县教委 林辉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