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落 日 的 幻 觉 黄 胤 黎
2
欣赏落日,谈感受:
10
这篇文章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11
预习字词 蕴含 吟咏 绮丽 坠落 绚丽 殷红 变化多端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yān 殷红 yīn 殷切 yùn
qǐ 蕴含 吟咏 绮丽 坠落 绚丽 殷红 变化多端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xuàn 坠落zhuì 堕落duò yān bó 日薄西山 bò 薄荷 báo薄饼
12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迫近、靠近。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语出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13
(二)感知 “幻觉”: 文中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幻觉?
14
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 ,变得如此之 。
大
15
颜色是那样 ; 深黄 、殷红
16
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 。 变扁
17
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 ,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 。
亮弧
18
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的天空还会出现 ,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
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的天空还会出现 ,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 迷人的紫光
19
认识“幻觉”: 自读课文,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 独立完成课后表格。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20
文章介绍了落日的幻觉这类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快速默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文章介绍了落日的幻觉这类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21
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 (1~3):从日常生活写起,引用古诗文,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4~7):全文的重点,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22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第1段从人们关注日出和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3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2、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 。 描写
2、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 。 描写 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4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过渡段 3、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 ,起着 的作用。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承上启下
25
4、请判断图片中出现的是落日中的哪一种幻觉,并用科学道理来解释落日中的几种幻觉形成的具体原因。
图一 第4段:落日颜色深黄、殷红,是因为日落时大气层增厚,而波光较短的黄色和红色光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是光线散射原理。
26
图二 第5段:暗弧和亮弧的产生,既有光线散射原理,同时也是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高层和低层密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光线的暗和亮;而美丽的紫光,则是人眼的叠合效应造成的。
27
图三 第6段:日落时肉眼看见的太阳是扁的,这是光线折射原理。 你能用某个物理实验原理来举例说明吗?
28
图四 第7段: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很多。这一段没有说明原理,而是用仪器观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照相证明,所谓变大其实也是一种幻觉,并不是太阳真的变大了。 对此现象你能给出自己的解释吗?
29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原理 未说明原因,各种仪器观察证明太阳并没有真的变大 太阳好像变大了
30
理清说明顺序: 课文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是遵循 什么顺序的? 从现象到本质(原因) 逻辑顺序
31
体会说明文中描写的魅力: 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 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
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 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好像变成扁的了。 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暗弧、亮弧、紫光。
32
再读课文,实践学习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打比方) (摹状貌) 2、判断下列句子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 (2)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3)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叠合而产生的 。 (4)日落时的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5)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打比方) (摹状貌)
33
深化“幻觉”: 关于落日,我们还能想起哪些古诗名句?
34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35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6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 《渔家傲》
3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
38
深化幻觉 质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落日其实是扁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唐)王维 深化幻觉 质疑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落日其实是扁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呢!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奚落王维;改他的佳作也大可不必,诗终究是诗。关键是我们应当明白: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要学会 透过现象看本质
39
三亚的落日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40
时间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41
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42
日落如此美伦美奂,那么日出又怎样呢?请大家结合记忆,动手写写。
提示: 写描写文字时,可以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出特点。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既要抓住太阳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日出时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43
示例: 我们在黎明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约半个钟头,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辉映着朝霞,赛似刚从高炉里倾泻出来的钢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张开眼睛直视。过了一会儿,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缤纷,灿若锦绣。那时恰好有一股强劲的山风吹来,云烟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现,瞬息万变,犹如织锦上面的装饰图案,每幅都换一个样式。这样的景色霞光,我们就是在彩色图片和彩色电影中也很难看得到的。 黄秋耘《黄山秋行》
44
示例: 等着,等着,天色由黎明的鱼肚白色,逐渐成淡蓝色。大家全神贯注的凝视对面的山峰,中央山脉的顶峰亮了,接着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轮的旭日跃升而出。先是一角、半圆、全圆,刹时万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又是崭新的一天! 鲍晓晖《阿里山今昔》
45
示例: 日出 刘白羽 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46
升华“幻觉”: 真实的东西往往不一定是美的,而美好的东西往往披上了虚假的外衣,我们看到的只是幻象,却依然欣欣然沉溺于幻象而不愿醒来。可是有一天,终会醒来,有人悲叹,有人神伤,有人麻木,有人坚强。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让你们清醒地看清每个幻象的本质,我们还想,让你们诗意地生活,等到那一天,幻觉退去,真实毕现的时候,你能如看这每天的日落一样,平常,淡然。因为,你已经在美丽中快乐了,何况,明天,还有一轮新的太阳要升起呢?
47
学会观察和积累,受益无穷!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