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6 組生物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6 組生物報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6 組生物報告。

2 簡介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唯一一種溫帶性魚類。 由於牠的稀有與瀕臨絕種, 加上其生活習性異於其它魚類, 逐得「國寶魚」之美譽。

3 由來 據目前研究推測,在第三世紀冰河時代末期,由於地殼變動,使台灣地形隆起,平緩的河川變得陡峭湍急,而河川環境變遷和溫度上升等原因,也將洄游性鮭魚封住在台灣高山溪流中。這些冷水性鮭魚能存活在大甲溪上游,主要由於該區域溪流還維持著較為平緩的河川地形,在夏季能仍然能保有低於16度的溪水。因此,台灣櫻花鉤吻鮭是在冰河時期環境巨變下,所遺留的生物,經歷百萬年的演化,成為罕見珍貴的冰河孑生物,牠們的存在說明位於亞熱帶的台灣也曾有過寒冷時期,有其歷史意義。

4 身體特徵 身體側扁呈紡錘狀。 腹部為銀白色,體側中央有橢圓形雲紋斑點。 口袋斜裂而廣至眼睛下方。 背部青綠色。

5 食物 屬於雜食性魚類,食物主要以昆蟲為主, 包含水生昆蟲和跌落水面之陸生昆蟲。 有時也會吃些藻類。

6 棲息地 屬於溫帶魚類, 因此需生長在攝氏16度以下的溪流中。 分布於台灣大甲溪上游 雪霸國家公園內的 七家灣溪和雪山溪。

7

8 繁殖 (1) 1. 進入繁殖行為前,會停止進食,雄鮭體色將變得深紅,雌鮭則變為黃色,亞成鮭吻部(口部)會變形為鉤吻狀,其雄鮭更為明顯。而雄鮭會開始爭奪地盤與配偶,雌鮭也會尋覓合適的產卵場所。 2. 一段時間後,雄雌鮭魚會逐漸配對,但由於產卵場所的不足與雄雌鮭數量比例的不同,不是每一尾雄鮭都能配對成功。 3. 之後雌鮭的主要任務就是挖掘一個合適鮭卵孵化的場所,其挖掘方式主要是雌鮭側翻以身體後段三分之一的尾部來回擺動,利用尾部搧動泥沙,將產卵場裡石礫細縫中的泥沙清除,此動作稱為「搧巢」,主要是避免產下的鮭卵被泥沙附著而喪失換氣能力而窒息死亡。雄鮭主要任務是巡邏產卵場四周,避免其他鮭魚有機可趁,若有其他鮭魚靠近,雄鮭便會用吻端加以攻擊。

9 繁殖 (2) 4. 接著雌鮭會在靠近產卵場的上方排出鮭卵,隨即雄鮭尾隨雌鮭在同一個地方噴出精液。卵在完成受精後,精液會被溪流稀釋,受精卵則掉落在石礫堆上,此時雌鮭要馬上搧動石礫將已有生命的卵埋藏在石礫堆中,而沒有受精的鮭卵將變為白化狀態而死去。櫻花鉤吻鮭並不會同時產下所有的卵,而是分成幾次產下,平均一尾成鮭會有200至500顆卵。 5. 繁殖季節過後,雄鮭會因爭鬥受傷,雌鮭由於搧巢受傷以及產卵力竭 ,而會有一定數量鮭魚死去。但因台灣的櫻花鉤吻鮭不用經過洄游上溯的過程,因此有些繁殖過後的成鮭得以繼續存活,等待來年的繁殖機會。 6. 受精成功的鮭卵會在兩個禮拜後發眼,此時的卵從外觀看將有兩顆黑眼睛,漸漸的形態與器官都成形。約莫30至45天後,會有小生命奮力從石礫堆裡的薄薄卵殼中鑽出,完成生命旅程。

10 洄游性 櫻花鉤吻鮭原本和其他鮭鱒類一樣是洄游性魚類,但由於台灣歷經多次劇烈的地殼活動,洄游不易,因此逐漸成為陸封型鮭魚。

11 瀕臨絕種的原因 棲地分割 - 造成族群溯游障礙、分布離散、近親繁殖、遺傳多樣性降低。
庇護所減少 - 造成族群於洪峰期被沖至下游,導致族群數量減少。 生育地縮減和劣質化 - 造成族群年齡結構斷層、族群生產力降低、魚卵和稚魚存活率降低。 水溫升高水質惡化 - 造成魚卵孵化率降低、族群死亡率增加。 食物來源減少 - 造成族群覓食困難、個體生長與生殖力降低 。 個體生理傷害與病變 - 造成族群染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12 保育工作 將七家灣溪整個集水區劃作野生動物保護區之範圍。 將以往的農業用地轉為造林植樹,加強水土保持改善工程。
農場進行污水收集管線與處理場的建設,改善七家灣溪水質。 研究與執行七家灣溪攔砂壩的改善措施和拆除工作。 將最適合做為櫻花鉤吻鮭避難所的湧泉池地區重新整理,以增加生存空間。 人工復育 - 人工受精孵化成功的仔稚魚在成長至可游泳覓食的階段後,放流至各河段,增加櫻花鉤吻鮭在現存棲地七家灣溪的族群數量,也藉由放流至以往曾經分布的大甲溪其他支流的方式,開拓分布範圍。同時放流到較上游的河段,減少上游地區個體的近親交配的問題。

13 相關影片 櫻花鉤吻鮭 (1) 櫻花鉤吻鮭 (2)


Download ppt "第 6 組生物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