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自然報告-櫻花鉤吻鮭 組別:第四組。 成員:王儷穎、陳韻婷、王建鑫、吳柏萱。 介紹動物:櫻花鉤吻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自然報告-櫻花鉤吻鮭 組別:第四組。 成員:王儷穎、陳韻婷、王建鑫、吳柏萱。 介紹動物:櫻花鉤吻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然報告-櫻花鉤吻鮭 組別:第四組。 成員:王儷穎、陳韻婷、王建鑫、吳柏萱。 介紹動物:櫻花鉤吻鮭。

2 自然報告-櫻花鉤吻鮭 櫻花鉤吻鮭是世界上極為重要的魚類,中日兩國均將其列為珍貴稀有動物而嚴加保護.過去八十年,不斷地有學者參與櫻花鉤吻鮭的研究,其生長的七家灣溪成為台灣淡水魚人才培育的搖籃,也帶動了台灣魚類保育的風氣。

3 櫻花鉤吻鮭成魚與幼魚的比較。 曹先紹 攝 1.十多年來櫻花鉤吻鮭的保育工作,仍無力挽回魚群數
2.河川兩岸棲地破壞與攔砂壩造成鮭魚減少的重大原因仍未完全排除, 3.因此有關台灣淡水魚類的保育研究策略與行動,應要有長期的規劃. 櫻花鉤吻鮭成魚與幼魚的比較。         曹先紹 攝

4 鮭魚基本的外部形貌,例如紡錘形且側扁的身軀、大口裂且端位、圓鱗、離胸鰭而比較靠近泄殖孔的腹鰭、腹鰭基側的腋窩突與背鰭後方的脂鰭外

5 1.河川型的櫻花鉤吻鮭,背部呈黑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8~12個黑色橢圓形雲斑,側線上方有11~31個小黑點,體長可達30~40公分。
2.由於其降海型在性成熟溯返淡水溪流的產卵場時,體側呈現桃紅色不規則雲斑。 七家灣溪中的櫻花鉤吻鮭。 曹先紹 攝

6 遂被日本人稱為櫻鮭;至於其下顎朝上彎曲呈鉤吻的特徵,則是所有雄性太平洋鮭魚,在生殖期共有的成熟標記。台灣的櫻花鉤吻鮭與日本、韓國或中國東北等地方所產的櫻鮭或馬蘇大麻哈魚,在形態上極為相似,彼此間的差異僅是前者的臀鰭與胸鰭鰭條數平均較少(約少2、脊椎骨數較少(約少3個)、體側的小黑點也較少(約少50)。

7 左圖是櫻花鉤吻鮭的分配位置。

8 保護區的衛星影像。 名 稱:櫻花鉤吻鮭 成立時間:民國86年10月1日 面積:7124.7公頃 地理位置:台中縣和平鄉武陵農場七家灣溪集水區
詳 細 說 明 : 名 稱:櫻花鉤吻鮭 成立時間:民國86年10月1日 面積:7124.7公頃 地理位置:台中縣和平鄉武陵農場七家灣溪集水區 管理機關:台中縣政府 主要保育對象:保護櫻花鉤吻鮭及其棲息與繁殖地 保護區的衛星影像。

9 成立緣起 櫻花鉤吻鮭 ,屬於冰河時期孑遺之陸封型鮭魚,其種源與其在鮭科、 吻鮭屬的分類地位,一直為學術界所重視。民國27年,日本人據台時將其訂為 「天然紀念物」 加以保護,以避免此珍貴之魚種遭受混種、濫捕而導致滅絕的命運。 七家灣溪中的櫻花鉤吻鮭。

10 於民國70年起積極推動一連串的保育措施﹔經濟部於民國73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公告櫻花鉤吻鮭為珍貴稀有動物,「國寶魚」名號自此不脛而走﹔74年農委會積極推動對櫻花鉤吻鮭之人工復育與放流工作,以增加其之族群量;78年又依當時通過之野生動物保育法,將櫻花鉤吻鮭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81年雪霸國家公園成立,七家灣溪集水區劃入國家公園之生態保護區內,由國家公園管理處執行保育巡邏、協助棲地保護等工作。 留給櫻花鉤吻鮭一個清靜的家。^o^

11 近10餘年來,政府相關單位與學術機構對櫻花鉤吻鮭的復育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一連串生態、保育研究及教育宣導等工作,惟目前櫻花鉤吻鮭之生存仍有諸多之威脅,而其中棲地環境之保護、改善及相關復育工作之持續推動,更為當務之急,為達成此一目標,在各相關機關的推動下,農委會於84年9月規劃七家灣溪與鄰近地區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並於85年多次會議協商並研擬保育計畫,積極推動櫻花 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成立。並於86年10月1日由台中縣政府正式公告保護區成立。 悠遊於七家灣溪中的櫻花鉤吻鮭。

12 復育計劃中,正等待放流的櫻花鉤吻鮭。 地理位置
保護區以台中縣大甲溪流域上游七家灣溪集水區為主,並以山稜、溪谷等自然地貌為界線,包括林務局大甲事業區24至37林班 (扣除24林班之1至8林班)、以及武陵農場中、北谷,南邊於七家灣溪西岸以億年橋向西延伸之山稜線為界,總面積約7,124.7公頃。 保護區範圍內,考量櫻花鉤吻鮭所需之棲地環境特性與現有土地利用管制現況,依野生動物保育法之規定,規畫成核心區與緩衝區兩部份。核心區部份以七家灣溪、武陵溪、桃山西溪兩岸崖地30公尺,劃為嚴格保護之核心區﹔緩衝區則包含核心區以外之區域。 復育計劃中,正等待放流的櫻花鉤吻鮭。

13 1.溫度:本區年均溫為16.1℃,以6至8月溫度較高,月均溫以1月最低 (9.2℃),7月最高 (21.6℃),一日最高溫可達29℃。
自然環境 1.溫度:本區年均溫為16.1℃,以6至8月溫度較高,月均溫以1月最低 (9.2℃),7月最高 (21.6℃),一日最高溫可達29℃。 2.雨量:本區平均年總降雨量為2,200公釐,雨量多集中在7至9月,10至1月雨量較少。 3.地形:本區地形以北界與西界較高,主要山峰均在3,000公尺以上﹔東界與南界較低,七家灣溪為大甲溪上游支流,溪谷右岸寬闊平坦,有河階地發育,左岸有數處沖積扇階地發育 4.地質:本區地質由始新世四稜砂岩層和漸新世水長流層所構成,兩者由東北至西南向之斷層所分隔。四稜砂岩層分布於保護區之西北側,以厚層淺灰色到灰白色石英岩質砂岩與石英岩為主,亦有些許暗灰色頁岩和板岩﹔水長流層分布於保護區之東南側,以黑色硬頁岩和輕度變質之頁岩和板岩為主。此外七家灣溪沿岸階地多屬侵蝕性河階,表層之沖積層淺且薄,板岩岩盤經常露出於階地崖。 5.集水區: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集水區。

14 研究人員以浮潛方式進行研究。 曹先紹攝 七家灣溪水中景觀。 莊鈴川 攝

15 動物資源 櫻花鉤吻鮭,又稱梨山鱒、台灣鱒、石川氏鮭魚,泰雅族語稱之為Bunban。成體體長在約20公分以上,其最大特徵是背上具有脂鰭,體側中央有9~11個橢圓形雲紋斑點。根據研究顯示,櫻花鉤吻鮭在冰河時期,與一般鮭鱒魚類一樣具有洄游性,但在第3紀冰河末期,地殼劇烈變動與台灣的地形隆起,造成河川型態改變,加上河川的水溫升高,使洄游至大甲溪之櫻花鉤吻鮭族群,逐漸被隔絕在大甲溪上游一帶,形成今日 「陸封型」 族群。目前此種陸封型鱒魚分布於大陸東北、韓國、日本與台灣等地,但七家灣溪的族群是此類「陸封型」鱒魚分布的最南界,在生物地理學上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櫻花鉤吻鮭的棲息環境較為嚴苛,需有適當之蔽蔭、冷冽清淨之溪水,且有淺瀨、急灘及深潭之多樣性河床與礫石底質,和豐富的水生昆蟲等條件,對水溫的要求亦十分嚴格,許多研究顯示,當水溫超過18℃時,該水域即無櫻花 吻鮭的蹤跡。

16 櫻花鉤吻鮭之生殖季於10月上旬開始,11月下旬結束。生殖季時大型成魚的體色變深,側線旁橢圓形雲斑與背部小黑點變得較不明顯﹔雄魚下顎更伸長、增厚並向上彎曲,形成 「 吻」。櫻花 吻鮭的產卵處所由雌魚所選定,通常在深淵後方或靠近岸邊的淺灘。當地點決定後,雌魚會先面朝上游,然後側轉身體,利用尾部和身體後半部用力上下拍動,藉此讓河床上的沙粒與較細的碎石揚起,讓水流帶走,河床上所留下較大的石塊即形成所謂的「產卵巢」。當雌魚掘巢時,雄魚會嘗試接近,並快速地左右擺動身體,此為 「顫動行為」,但通常1次只有1尾雄魚能和這雌魚形成配對。生殖期間,雌、雄魚都有驅逐入侵者的 「領域行為」;大型雌魚會不時驅趕侵入生殖場中體型較小的雌魚、甚至體型小很多的雄魚﹔雄魚在配對後,亦會驅趕入侵的雄魚,若二雄魚體型相若,雙方體色會變深,豎起全身各鰭,形成對峙狀,稍後,佔上風者會開始追逐失敗者,直至對方垂下魚鰭,逃逸為止。 櫻花鉤吻鮭成魚個體間掘巢產卵的能力差異頗大,不同產卵巢內發現的卵數從數顆到上百顆不等,但多數均在80顆以上,且河床底質粗細、生殖場所的優劣,對魚卵的存活率有很大的影響。幼魚孵化後,由於游泳能力不佳,喜歡棲息在河岸邊有良好遮蔽的靜水域。

17 巨石下的櫻花鉤吻鮭。 曹先紹 攝 配對中的櫻花鉤吻鮭。 曹先紹 攝

18 面臨危機 保護區內對櫻花鉤吻鮭生存有直接或間接危害之環境災害,大致包括颱風、森林火災、林木砍伐、坡地的崩坍與人類的活動。颱風方面,因為櫻花鉤吻鮭對生殖地的特殊需求,因颱風而帶來的洪水,攜帶大量的泥沙,對櫻花鉤吻鮭的棲地有不良的影響。本區的森林火災頻率非常高,森林火災則是對保護區內植被覆蓋造成重大的干擾。山坡的崩坍則是造成溪水混濁的原因之一,而混濁的溪水對櫻花鉤吻鮭的生存直接造成影響。颱風帶來之洪水、溪水的含沙量、山坡地的崩坍、森林火災的發生,除了彼此之間互相的影響外,也跟人類活動的頻度有關,而人為的開發、攔沙壩的建造、遊憩的壓力所可能造成的各種污染,對櫻花鉤吻鮭的生存更有不利的影響。此外,由於族群量小,近親交配亦是危機。

19 人為開發活動-攔砂壩。 陳宣汶 攝 人為開發活動-種植果樹。 莊鈴川 攝

20 棲地環境 七家灣溪全長約15.3公里,集水面積約5,603公頃,是大甲溪的主要源流,七家灣溪本身源自由雪山而下的無名溪 (又名武陵西溪) 與由桃山而下的桃山溪。七家灣溪集水區主要涵蓋七家灣溪、雪山溪和有勝溪3水系,水體流量受夏季豐水期降雨的影響頗大,水位因而有冬枯夏豐的變化。水質方面,含氧量高,溶氧量變化在 5.7 ppm 到 11.6 ppm 之間﹔酸鹼值 (pH)在6.67至9.01之間,呈弱鹼性﹔營養鹽含量,除部份地區受農業活動稍有影響外,一般含量均低﹔整體來看,武陵地區水質尚稱良好。溪流棲地方面,此地因受氣候、水文與河谷地形影響,呈現出淺瀨、急流、緩流、深潭、階梯型瀑布...等多樣化的棲地型態,提供各式水生生物良&好的生存環境。

21 七家灣溪 (階梯瀑布)。 莊鈴川 攝 七家灣溪 (緩流)。 莊鈴川 攝

22 有獎徵答 1.櫻花鉤吻鮭屬於什麼時期的動物? 2.為什麼櫻花鉤吻鮭會減少? 3.櫻花鉤吻鮭生存在什麼溪裡? 4.七家灣溪全長約幾公里?
5.集水面積約幾公噸? 6.櫻花鉤吻鮭需要生存在幾度水溫? 7.櫻花鉤吻鉤鮭是屬於什麼級的動物? 8.請說說你的感想

23 謝 謝 您 的 觀 賞^_^ !! 想必大家看完了我們的介紹一定對櫻花鉤吻鮭了解不少了吧!如有意見請告知。 全體上


Download ppt "自然報告-櫻花鉤吻鮭 組別:第四組。 成員:王儷穎、陳韻婷、王建鑫、吳柏萱。 介紹動物:櫻花鉤吻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