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上海租界的发展
2
“租界”这一名词在中文中出现的时间为1860年代。一般认为,租界要具备中外文件条约作为依据,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区域内的外国居留人能行使独立完善的行政、司法体系。中国的租界制度以最早建立的上海租界为蓝本,并影响到其他租界。租界最主要的特点是内部自治管理,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租界,同时也是近代中国两个公共租界之一(另一个是鼓浪屿公共租界)、以及上海的两个租界之一(另一个是上海法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
3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官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设立上海英租界。它南起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至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东临黄浦江,次年确立了界路(今河南中路)为西界。 1848年,美国人在虹口设立美租界 1849年,法租界建立,地点在上海县城与英租界之间。。
4
美租界的形成 1846年,美国驻上海代理领事在英租界内设立领事馆,发生了“升旗事件”。美国圣公会主教文惠廉暗中在苏州河北岸以低廉的地价广置地皮,建造房屋。1852年,金能亨任美国驻上海代理领事,于3月16日公告美国公民,宣布美国已在上海取得直接租地权。
5
外滩公园
6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7
“上海几处的公园都禁止狗与华人入内,其实狗倒可以进去,人是不行,人要变成狗的时候便可以进去了。”这是郭沫若1923年8月28日在《月蚀》中写下的句子,诸如此类记载,信手就可翻出几条,比如:
“上海的黄浦滩和北四川路那两个公园,我们中国人至今还是不能进去。从前在那些公园的门口,并挂一块牌说:‘狗同中国人不许人’!”(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 “有几个穷朋友,邀我去游法国公园。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国’,几个字射人我眼中,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这是我感受着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了。”(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陈毅的兄长陈盂熙在口忆1919年6月他与陈毅的上海之行时谈道:“……一到外滩,公园门口木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体赫然在目,真使我们感到莫大的侮辱。有一位同学主张砸掉木牌,仲弘(即陈毅)说:‘这不是砸掉木牌就能解决的问题。’”(见《人民的忠诚战士――缅怀陈毅同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不仅仅让一个中国人觉得受到了侮辱,也不是仅仅只让一个中国人感到耻辱,这几个字曾让每个中国人心里都埋着一座活火山。哪怕,是现今再想起,依然还有火苗呼呼地欲往外冒。 不仅中国人揭露和谴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的内容,连外国人对这块牌子也是谴责的。1929年11月9日,《密勒氏评论报》发表《中国人,请走后门》的文章,说:“根据工部局命令竖立在上海各公园门外的,写着‘狗与华人不准入内’的告示牌,尽管已在一些时候以前拆除,但在上海外侨社会的某些中间,由这块傲慢无礼、侮辱他人告示牌所表示出来的那种典型精神,却至今尚未死去。”
8
法租界的形成 1848年1月,法国领事敏体尼到达上海后,鉴于英、美之间发生“专管”争端,便在上海县城与英租界之间的地段内租到了房屋,设立领事馆。敏体尼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向上海道台麟桂明确提出要“沿洋泾浜地区,它和英租界正好隔河相望”,“是唯一能适合我国(法国)侨民居住之地”。1849年4月6日,中法双方签字换文,麟桂正式发出告示,引用《黄埔条约》第22款规定,宣布“中法双方”勘定上海北门外一处地段,允准法人租地,全面积约为986亩,是为法租界。
9
1853年9月,上海发生小刀会起义。到了1854年(咸丰四年),外国商人感到《上海租地章程》的内容已不能适应其需要,要求修改。7月8日,英国领事阿礼国、美国领事马辉、法国领事爱棠正式宣布经三国公使共同签署的新土地章程,即《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一般称作第二次《土地章程》。这个章程完全由英法美三国公使草拟,在外国“租地人会”上通过,并在租界内实施以后,才移文通知上海道,根本没有与清政府商议。《章程》共14款,外加《上海华民住居租界内条例》、《发租洋泾浜地基条款》两个附件。 1853年9月,上海发生小刀会起义。
10
附件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有: 1.取消1845年章程中由英国一国独占居留地的条文。2.改变租地办法。仍由外国侨民直接向中国业主租地,但取消第一次章程关于各国商人租地须先得到英国领事许可的规定,改为由租地人向其本国领事呈报并转道台查核;取消押手,由租地人将租价付与中国业主。3.默认“华洋杂居”。中国人可进入租界租地建屋,但须得外国领事“允准”。4.租界可征收地税或码头税,等等。这个租地章程颁布后,租界内成立了工部局。工部局组织巡捕,并以巡捕捐的名义向中国人抽税,还擅自审理中国人的民刑案件。这样一来,上海租界俨然成为中国境内的“国中之国”,工部局即成为这个国中之国的政府。
11
租界发展中出现了5个转折点 一,华人进入租界定居经商; 二,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上海从贸易中心向生产型工业城市发展;
三,成立黄浦河道局,疏浚河道,开拓港口和改善港口设施; 四,租界实行中立,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为政治避难和政党之秘密活动提供了庇护所; 五,华人要求参加租界管理,五卅运动爆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12
1854年7月,英法美3国成立联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
13
一,华人进入租界定居经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被允许在此居住、经商。 但“外人不得架造房舍租与华人”, 1853年的小刀会起义,改变了这一局面。租界内,外商从事房地产经营“合法”。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起义迫使江浙一带大量地主、乡绅、富商、官僚纷纷携眷涌入上海租界寻求庇护。大量华人进入租界后,极大地刺激了租界内房地产经营活动。大多数外商都很快将商业与兴趣转移到房地产经营中来。一些早期的著名洋行如老沙逊、怡和、仁记纷纷投巨资从事房地产经营。 1843年底居住在英租界内的外侨只有26人,19世纪末已有7000人左右,至1936年则达到近6万人,同年在租界内定居的华籍居民也近160万人。。
14
二,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上海从贸易中心向生产型工业城市发展
二,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上海从贸易中心向生产型工业城市发展 上海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工商都市和对外贸易港口,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也是南京政府最重要的财政和税收的来源地,关税收入几占全国的一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乘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时,对上海的渗透与扩张全面升级。至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已成为日本在华最大商贸、航运及制造业的投资中心。三井、三菱等大商业垄断集团几乎都在上海设有分号或办事处。上海又是日本在华的纺织业中心,日本8大纺织株式会社先后打入上海,上海全市纱锭数199.4万锭,纺机5900台,沪上经营汇兑之外国银行共20家
15
三,成立黄浦河道局,疏浚河道,开拓港口和改善港口设施;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后,各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掠夺,急需发展航运,治理黄浦江的问题遂提到议事日程上。 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成立黄浦河道局,被迫每年拨银46万,海关两面三刀,以20年为期治理黄浦江,由奈格任总工程师。光绪三十三年,在奈格主持下开始施工。
16
四,租界实行中立,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为政治避难和政党之秘密活动提供了庇护所;
1862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成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则成为法国专管租界。此后公共租界经多次扩张,面积达33506亩,法租界经多次扩张,面积达15750亩,推进到徐家汇。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为政治避难和政党之秘密活动提供了庇护所;
17
五,华人要求参加租界管理,五卅运动爆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五卅”运动期间,收回租界的呼声一度高涨。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需要得到外国列强支持,租界收回之事被搁置。 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公布《接收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界办法》,上海市政当局正式接收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次年2月28日,中法订立《关于法国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追认中国政府对法租界的收回。随后,其他国家相继放弃在华的特权。至此,中国完成收回租界的法律程序。
18
解放胜利后上海市兴商办工上海租界得到了新的发展
19
租界的传统评价 提起租界,往往把侵略、野蛮、反动、黑暗冠于其中。租界,意味着中国主权的轻蔑,践踏与严重侵害。“租界是罪恶之源,是人间地狱。”这一愤慨支真实地揭示了租界的历史本相。
20
租界新的评价 1、 市政文明建设 2、 近代物质文明建设 3、庇护进步事业
租界新的评价 1、 市政文明建设 、 近代物质文明建设 3、庇护进步事业
21
哈同是帝国主义冒险家,他是靠发放高利债、吞并和非法投机经营起家,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地皮大王。1886年后开始建造爱俪园,从最早的50余亩地皮,到1910年最后建成时,园中有楼80幢、台12座;阁8个、池沼8处、小榭4所;还有10大院落、9条马路,及无数小桥、小屋、小亭、小道,占地竟达200多亩。整个花园风光漪涟、辉煌雅致,成为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园住宅、上海“冒险家”的“天堂”,而被誉为”海上迷宫”。 哈同夫妇在爱俪园住宅,曾接待过不少遗老,如岑春煊、黎元洪、章太炎、章士钊、齐燮元等,经常出入的还有不少政客、巨商。1912年4月6日,哈同在爱俪园内宴请孙中山,女宾有孙中山的两位女儿和他的秘书宋霭龄,并合影留念。 1931年6月 19日晚上8时,欧爱司·哈同在爱俪园逝世。一年后,哈同的妻子罗伽陵也寿终正寝。接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沦陷。不久,“哈同花园”被日本占领军接管,日军将国内所藏金银财宝掳掠一空,园林建筑也惨遭破坏,成为一片废墟。新中国诞生后,爱俪园于1954年被折除,上海市政府在其地旧址,建造了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中苏友好大厦。今为上海展览中心。
22
巡捕
23
巡捕 巡捕是租界当局擅自设立的警察,巡捕隶属于各巡捕房,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各成体系,依照国籍不同,分为英捕、印捕、日捕、华捕等。为了“以毒攻毒”,租界当局引入黑社会分子充当巡捕,如黄金荣进入法租界的巡捕房后,依靠法租界发展黑帮势力,成为近代著名的黑社会首领。
24
国中之国 外国人在租界里,侵夺中国主权,成立了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公共租界)和公董局(法租界); 设置了警察机构——巡捕房;
建立了万国商团(军队)、会审公堂(法院)和监狱等。
25
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
27
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 在江西中路与河南中路、福州路与汉口路之间,现称老市府大楼,呈正方形。正大门在汉口路193~223号,面朝东北。民国2年(1913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开始集资兴建,中途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工,民国8年重新开工,民国10年造成。占地4823平方米,建筑面积22705平方米。原设计四层,局部五层,后普遍加建至五层。由工部局打样间建筑师自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承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为办公大楼。沿路呈周边式布置,中央为车马广场。建筑层次较高,大楼内部的设备考究,马赛克地坪,洋松、柳安木地板,钢窗,外墙以花岗石砌筑,有“石头”房子之称。底层有大型半圆形式钢窗39扇,二、三层之间有粗大的爱奥尼式花岗石圆列柱,二层窗楣上有弧形,三角形断檐山花,四楼外墙上挑伸出1米左右的廊檐。整幢大楼为仿欧洲建筑式样,东大门前,建有凸面扇形廊,由4根花岗石方柱支撑,方柱四周又竖4根花岗石圆柱,该廊专供小轿车停靠,廊上方为一平台。三楼筑有半圆形阳台1座。 大楼为上海较早采用钢窗的建筑物之一,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及各处在此办公,抗日战争胜利后,市政府设此,改称市府大楼。上海解放,陈毅市长在此举行接管仪式。1955年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也曾设此处。后市府办公厅等迁汇丰银行大楼,此楼内主要有民政局、园林局、环保局、劳动局、规划局、卫生局等单位使用。在正门登楼处,壁上嵌有陈毅在上海解放一周年时所题“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上海”碑刻。
28
工部局最高管理机构是董事会,由外籍董事9人组成,主要由英法美日等国主持。
万国商团是公共租界的武装力量,由英国军官统帅。 会审公堂原来是中国的法院,但殖民者不断扩大他们的权益,后来司法权也落入殖民者手中。
29
中国自1919年陆续收回各国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首先于1919年收回天津德、奥租界和汉口德租界。1924年收回苏联政府放弃的一切前俄租界。1927年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1929年收回天津的比租界和镇江的英租界。1930年收回厦门的英租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废除天津和广州的英租界及英、美、比3国在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1946年收回上海、天津、汉口和广州的法租界及法国在上海和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1947年收回天津意租界和意在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至此全部收回。
30
材料一:租界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一方面昭示了侵略者对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另一方面又以令人瞩目的现代市政文明在古老的中国激起层层波澜
材料一:租界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一方面昭示了侵略者对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另一方面又以令人瞩目的现代市政文明在古老的中国激起层层波澜.在租界的强烈刺激和震动下,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仿租界之式”创办自己的现代市政,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市政现代化的艰难一步。 ——李益彬著《租界与近代中国城市市政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成为帝国主义的通商口岸。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加强在上海的殖民统治,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上海划分势力范围,争取特权,建立租界。公共租界的统治机构是工部局,……基本上采用欧美政体制度,对租界内的行政、警备、公用、卫生、交通、财务等进行管理。 ——《上海租界时期城市建设与管理》
31
材料三:自1853年起,上海已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据1934年的《上海通志馆期刊》记载,“上海最初的洋商……其最主要的输入品便是鸦片。外洋出入之货,本多定税则,载入条例,独鸦片税则不定,不必纳税,于是素来禁止的鸦片,此时反得源源而来,畅销无阻。”1847年,经由上海输入的鸦片达1.65万箱,超过1830年以前任何一年输入全中国的鸦片箱数。 ——《上海租界旧事——鸦片和畸形的繁华》
32
材料四:上海公共租界是居民自治,掌握实权的纳税人会议和行政机构工部局,并不对英国政府负责,而是对纳税人负责。纳税人会议并不是橡皮图章,而是掌有实权。……所以孙中山称之为“自治的模范”。
上海租界的这种特殊性质,对于上海城市发展的走向有重要影响。法律方面,处理与华人有关案件的会审公廨,适用的并不是英国法律,而是亦中亦西。文化方面,上海并不像香港那样唯英是从,而是中西混合,中西并重。社会生活方面,中西风俗并存,既过春节,也过圣诞节。经济方面,……美国学者墨菲认为上海的演变发展对中国适应世界潮流、走向现代化起了关键性作用,是了解现代中国的钥匙。 近代上海是在东西文化交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西方人眼里是东方,在中国人眼里是西方。 ——《上海城市特质及其魅力》
33
材料五:他(指史量才,引者注)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自恃《申报》的机构在上海租界里,国民党政府奈何不了他,所以在国民党政府有关重大政治经济举措上,常常旁敲侧击予以批评。
——《报业巨子史量才》 材料六: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精英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外,主要在租界内,创办了众多的报馆、书局及其他文化机构,……与此同时,传教士及一些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及其周围地区创办了一批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内的教会学校,其中有著名的徐汇公学、圣约翰书院、中西书院等。 ——何其颖著《近代中国公共租界比较研究》
34
(1)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建立租界侵犯了中国的哪些国家主权?(9分)
领土主权:中国国家政府的主权不能覆盖租界;贸易主权:英国利用租界走私鸦片;司法主权:法律方面,处理与华人有关案件的会审公廨,适用的并不是英国法律,而是亦中亦西;关税主权:外洋出入之货,本多定税则,载入条例,独鸦片税则不定。
35
(2)从上述材料中概括“近代上海……在西方人眼里是东方,在中国人眼里是西方”的理由。(6分)
(2)政治:租界居民自治,工部局采用欧美国政治体制,亦中亦西;经济:租界成为重要的贸易口岸;文化:租界成为东西方的交汇点;社会生活:东西风俗并存。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