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讲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整体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讲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整体特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讲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整体特点

2 一 城市性质及类型 二 整体布局 三 景观设计 四 建筑色彩 五 水系 六 居住单元 七 道路系统 八 市场 九 城墙

3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下列一些类型。
一 城市性质及类型 1 都城 中国古代大部分时期是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各朝代的都城规模都很大,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宋开封、元大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都城位置选择大多从政治及军事的要求出发,但也往往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当时除了首都以外还有陪都、如隋唐的东都洛阳,辽代的上 京、中京、南京。明代初建都南京后建都北京,但南京仍设有部分中 央一级的机构。 多次建都的城市有: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

4 2 地区性封建统治的中心城市 元代以后就形成现在一些省的行政范围,这些省的省会一般均属于这类地区性的政治中心。这些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一个地区的统治中心,有的还曾是封建割据政权的都城。 这种城市包括成都、太原、武昌、长沙、南昌、兰州、贵阳、昆明、杭州、广州、福州、济南、乌鲁木齐、沈阳等。 有些曾经为全国的都城,后来也成为地区性的统治中心。如西安、开封。 这类城市规模相当大,历来是一个地区的商业手工业的经济中心,集中着省一级的封建统治的官府,明代一般都建有王府。如成都的蜀王府,太原的晋王府,西安的秦王府,开封的周王府等。

5 (三)一般的府州县城市 这类城市很多,还可以分为府州城,和一般县城、府州城,多为省下一般的行政管理区划的中心。 2 按城市性质职能分类
(一)手工业中心城市 从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社会手工业的发达,便逐渐形成一些以手工业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其中又可以分为: 1、纺织业中心-松江、苏州、杭州 2、陶瓷业中心-景德镇、宜兴、博山 3、制盐业中心-自贡 陶瓷业及盐业城市的发展形式,因受作坊、瓷窑等的影响,一般呈不规则形,城区遍布作坊与窑,与居住区混杂。

6 3 国内商业中心城市 这类城镇多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古代商品运输大量依靠大量水运,因此这类城镇多在通航的天然河道或者运河的近旁或两河交会处。
大运河沿线的扬州、淮阴、临清、济宁、沧州、天津。长江与嘉陵江交会处的重庆,长江与汉江交会处的汉口等。 这些城市有综合性的商业中心,也有某一种物品的集散中心。综合性的集散中心有汉口。特定集散中心有,大米集散中心无锡、芜湖,陶瓷业输出的九江,盐业运输的中心扬州。 这些城市因为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规模较大。居住着一些富商和为商人服务的旅店、饭馆、酒楼货栈,在城市中靠近交通要道或靠近河流有繁华的商业区,也集中一些行会及会馆建筑。

7 4 海外贸易中心城市 这类城市,历代以来就是海外贸易港口,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多系较大河流的入海处,有天然河港,有广大的内河腹地,如广州位于珠江口,接近南洋。宁波位于甬江口,自宋以来就是重要的海上贸易城市。 这些城市中居住着许多外国商人,有的还有外国人集中居住的“藩坊(藩场)“

8 5 防卫城堡 明代由于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大量修建防卫性的城堡,如沿长城的”九边重镇“,沿海的防卫所等。
这些城堡的选址,多从军事防御要求出发,城镇规模并不大,多为一次建成,有深沟高垒的防御设施。也有在山口险要处筑城设关,在其旁另建城堡,供驻军或屯戍之用。 6 集镇 一般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由于商业和工业的发达而扩展,从农村居民中分离出来,有的为不定期或定期的集市贸易中心,设有一些一般农村居民点所没有的商业服务设施,或一些政府,税务等机构。 至于有些仍称为镇,如号称四大镇的朱仙、景德、汉口、佛山,实际上已是规模很大的城市。

9 二 整体格局——中轴线对称,规则形,不规则形,圆形
主要体现在都城,或整体、或局部、或单体建筑(宫殿,居住); 1中轴线对称, 先秦

10 自西汉长安城以至汉魏洛阳城,由于多是在原有旧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受到种种限制而不能不有所迁就,中轴线往往偏离居中位置。

11 曹魏邺城因是新建都城,不受任何制约而可以统筹规划,开始出现中轴线居中的新局面。到隋大兴唐长安城时,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达到了极致,并一直影响着后代的都城规划。

12 城市布局及建筑组群运用中轴线对称的手法,与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特征有关,传统的木构架体系的建筑,体量及跨度不大,较难在一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过多的房间或满足多样功能的要求,因此从小型的住宅建筑中,就采用庭院组合式,以解决居住生活中的不同需要。按封建宗法观念,住宅组群要分尊卑主次,往往将主屋建得稍高一些或大一些,配屋设在两侧,自然就形成了中轴线对称的手法。这种布局手法从住宅院落扩大到宫殿及庙宇,又扩大到整个城市。

13 2 规则性 2.1.方形:这种城市数量最大,北方或南方平原地形的城市许多都是方形,也有矩形,有基本上是方形,只是局部城墙不是很规则。方位多正南北或接近正南北。城门数目因城市大小而不同,小城每边一门,中等以上的每边两门或两门以上。以通向城门的大街组成”丁“字形或者”十“字形”井“字形的方格形道路系统。 方城十字街是古代一般中小城市典型形态。

14 2.2.圆形:多由于河流山川等地形条件而形成,也不一定正圆,如嘉定、常州等。北方有些城寨也是圆形的。

15 3不规则形 3.1.沿河城镇: 其中有沿河成一字形发展的,如江西的景德镇,城市主要道路与河道走向平行,次要道路与其垂直。
有在两河分会处形成果仁形的,如江西戈阳、嵍源。 3.2.山城: 山城往往也是靠近河道,因为交通条件优越虽然山地不利于建城,但仍然发展成为较大的城市,如山城重庆;有些并不是靠近交通条件优越的河流,而是由于山区的条件限制,如山西的石楼等。 这些城市不仅城市平面不规则,整个布局及道路系统均顺各地形而成不规则形,城市布局与平原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16 3.3.双重城:由不同的民族居住,或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形成两个独立的城镇,如内蒙的绥远、归化二城,距离很近,但仍分为两城;甘肃夏河、平凉两城并列,各有单独的城墙,陕西安康有新旧两个城。

17 三 .重视对景设计 古人总结组景有18种方法,即: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眼景、题景、天景。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 城市中的对景,是指在城市中道路的中间与尽端,建有一座或数座高大的建筑--端头建筑,使之互相对应。对景既增加了城市宏伟的气魄,又能形成城市空间构图艺术美的效果。

18

19 四 建筑色彩——体现尊卑关系 突出主要建筑物,除了用对称、轴线以及对景等手法,也常运用建筑的色彩及装饰。建筑色彩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的规定,只有宫殿和某些庙宇可以用黄色琉璃瓦的屋顶,还由于整个城市中有大片的庭院树木,因此在一片绿色及黑色的底色中,衬托出某些黄色、红色,有强烈的对比感。

20 五 善于利用水网河道 南方水网地区的城镇,有绮丽的水乡风光,河道如网,桥梁横空,富于变化,形成生动的构图。

21 六 重视因地制宜构建城市格局 在地形起伏的城市,城市建筑能良好地配合及利用地形,顺山势建造,因建筑体量小又能灵活组合,能巧妙地形成一些错落有致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

22 七 道路系统——一般采用经纬涂制 1 道路的分级
《考工记》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夜涂五轨”,市内主要干道最宽,环城路较窄,城郊道路更窄。 隋唐长安中轴线的主干大道宽150多米,其他城市干道宽120多米,最窄的有60多米。 元大都城市规划设计以步为基本单位,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 平遥古城有4大街,8小街,72蜿蜒小巷。

23 2 道路的功能 ⑴交通功能 “经涂九轨”,道路以轨作为宽度的基本单位,凸现出它的交通功能。 ⑵划分城市功能区的作用 道路网络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手段,古代城市道路是划分坊里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种功能区的分界线。 ⑶商业集聚场所 宋代京城商业在街道两旁集聚,形成繁华的商业街。街是商业店铺的集中所在,巷是联结各住宅院落的入口。一些道路的交叉口成为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24 3 道路空间布局结构 城市道路的空间布局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典型的方格网形状;二是不规则的,自由形状。具体分为: ⑴十字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比较规则,道路垂直相交,构成棋盘状的道路网络。

25 ⑵井字型道路 苏州平江城的主要道路成井字型相交。

26 ⑶丁字型道路网 由于城门布置不在一条线上,城市的主要干道成丁字相交。

27 ⑷自由式的道路网 由于受到山地、河流等影响,道路系统不规则,顺山势和河流建造,组成不规则的道路网络。

28 八 商业市肆(市场)——早期集中设市并与手工业作坊相结合,分布于政治中心区,之后逐步脱离了手工业作坊独立于经济中心区。在成熟期变为商业街,并与开放的里坊相结合。
起初商品交换只是在某一地点,“市井”,在井的旁边,“日中为市”,市罢而散。 《考工记》的城制中有“前朝后市”的记载,即市一开始设在宫殿的后面,形成前为朝政区,后为家政区。 市集中布置阶段。汉、唐等时期,市肆是固定布置在城市中的。如汉长安城内设立了8处市肆,唐长安设立西市、东市。

29 祖庙 社稷 商业街 宋以后,商业市的分布突破了严格控制的市肆的方式,而是沿一些街道分布,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30 商业街 祖庙 社稷 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
集市的进一步发展后,市内按照不同行业分为若干类型的集市。有马牛羊集中买卖的地方,有珠宝、大衣等其他行。 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 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 钟楼大街也很热闹,最大的“穷汉市” 祖庙 社稷 商业街

31 商业市肆中心布置。 十字街口 城门口——关厢 渡口 桥口 寺庙

32 九 居住单元——由里坊制的不断成熟到街巷制
《周礼·考工记》中居住区分为“国宅”与“闾里”两部分。“国宅”指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环绕在王城左右或前后。“闾里”则是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闾里”也是分等级的,如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和东四一条至十条就属于较上层的“闾里”,是当时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居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看,也是对称分布于“皇城”的东西两侧不远的地方。“闾里”之中的“街巷”即为胡同。

33 汉、北魏、唐时期的坊里制度是封闭的。 坊里为方形的,四周筑围墙,有坊门,夜里锁门。

34 宋代的城市中也有坊里制度,但已非唐长安那种坊里的形式,没有坊墙和坊门,通常是指一定的居住地段或居民管理的单位。

35 居住区的组成形式 北方一般为四合院或三合院 南方的院子称天井,院子面积小,建筑密度大。

36

37

38 古代城市中居住区的布局与工作地点也有一定关系。如在战国时的齐国淄博:农夫的住地靠近城门,便于去城外耕作,商人的住地靠近市场。
古代都城中,官僚贵族的住宅多接近宫城,清代的北京皇帝大部分时间在西郊,贵族也多集中在西城,故有“富东城,贵西城”之说。 南方居住区与河道有密切的关系。

39 乌镇城市沿河发展

40 水乡城镇形态图 同里 梦湖 双林 南翔 周浦 菱湖 乌镇

41 (自上而下,依次为:)   两街夹一河   一街一廊夹一河   两廊夹一河   一街一水道   一街一河   建筑夹河两岸   建筑前河后街

42 绍兴一河二街示意

43 绍兴一河一街示意

44 十 城墙:多重城墙相套。

45

46 作业 总结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及整体特征


Download ppt "第八讲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整体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