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兩岸經貿實務 與 就業趨勢 陳昱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兩岸經貿實務 與 就業趨勢 陳昱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兩岸經貿實務 與 就業趨勢 陳昱志

2 個人簡介 暸解中國 大陸的投資環境 台灣產業面臨的困境
大綱 個人簡介 暸解中國 大陸的投資環境 台灣產業面臨的困境 台灣競爭力 大陸競爭力 就業趨勢 總結 資料來源 楊中洋 (2008)

3 個人簡介 經歷: 技術師 /中華衛星遙追指令站台南站 正工程師/民用航空局機場擴建工程處 助理研究員/中山科學研究院第三研究所 現任:
技術師 /中華衛星遙追指令站台南站 正工程師/民用航空局機場擴建工程處 助理研究員/中山科學研究院第三研究所 現任: 業務部副理/西班牙商發格自動化公司 董事/台灣現代發展公司

4 瞭解中國(一) 總人口:13億。 民族: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漢族占全國總人口的91.02%,其餘55個少數民族占8.98%。 行政單位: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 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5 瞭解中國(二) 23個省: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甘肅。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華南-雲南、貴州、福建、廣東、海南、台灣。華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西部-青海。 5個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2個特別行政區:澳門、香港。 珠三角,長三角,渤海灣,西部大開發 武漢 大連 青島 南京 深圳 哈爾濱 西安 廈門 蘇州 瀋陽

6 中國地圖

7 大陸的投資環境(ㄧ) 以天津為例: (2007/04) 1、台資企業在天津共有1,907家 2、總投資額65.34億美元
3、在大陸各城市中排名第九位 4、天津外僑中以韓國人最多,韓國人在天津居住有6至7萬人,相較之下台商僅有4,000多人

8 大陸的投資環境(二) 華人企業想要全球化,大陸市場是關鍵,擁有13億人口的消費力。 如何看待大陸目前的投資環境
整體經濟上來說,大陸市場發展有好也有壞,但絕對不能在這個市場上缺席,企業投資點的選擇,最重要是看當地市場的購買力。 以天津的康師傅來說,過去他們賣的方便麵,相對於進口產品比較廉價,現在隨著大陸的消費力提高,已逐漸走向高價位市場。 華人企業想要全球化,大陸市場是關鍵,擁有13億人口的消費力。

9 大陸的投資環境(三) 資金方面: 台灣曾是大陸「吸金」最主要來源。但是隨著全球降低利率的風潮、國際資金湧入,中國已不缺資金,台灣在這一項沒有 優勢。 人才方面: 大陸新一代人才成本只是台灣四分之一,特別是這一波全球不景氣之下,今年第四季開始。大陸人才回流,在技術方面拉近了和台灣的距離,台灣這方面的絕對優勢也漸漸在縮小。

10 大陸的投資環境(四) 大陸越來越重視環保 中國六千多家台商普遍面臨環保節能的要求,必須轉型升級,改善因應。
大陸現在歡迎的是大企業、高新科技、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 以廣州來說,將原來招商引資改為招商選資。強調產業升級,汽車、石化、電子資訊、軟體、生物醫藥這些高新技術產業,是大力招商的產業。

11 大陸的投資環境(五) 陸資狠殺價,最令人害怕
陸資崛起,造成市場競爭激烈,多數台商目前都面臨這個情形。以家電業來說,大賣場中都是海爾、美的、格力等大陸品牌,挾著量大而且不錯的品質,在大陸內需市場占一席之地,台商難以介入。 為了搶市場,陸商不惜把價格殺得比成本還要低,先把市場攻占下來後再說,陸商有先天優勢,包括人脈熟、行銷網路方便建立等,這些都是台商無法比擬之處。

12 大陸的投資環境(六) 不轉型升級 企業很快就淘汰
二十多年前大陸市場初開放,台商是大陸市場的拓荒者,經過市場洗禮,大陸市場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廠商的必爭之地,陸商也在學習中成長,也成為台商的主要競爭對手。 台商這兩年也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政治因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人民幣匯率升值,都影響台商的營運,不轉型,勢必被淘汰。

13 台灣產業面臨的困境(一) 台灣出口貿易的變化
出口貿易一直是台灣經濟的重要動力,過去台灣製造的產品主要出口市場在美國、歐洲及日本;現在市場已經變成大陸地區,可以發現主要是生產鏈的改變,過去很多台灣製造產品(MIT)現在變成中國大陸製造產品(MIC)。 台灣本地轉變成為大陸產品製造工廠的機器設備、原材料、零組件,以及生產技術的供應者。 這種關係凸顯出兩岸經貿的全球化本質:台灣廠商基於國際市場競爭的考量,將生產製造成本較低的大陸地區納為重要生產據點或產品製造的工廠,產品的最終出口市場主要還是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市場。

14 台灣產業面臨的困境(二) 台灣產業結構變化
在這種生產鏈的變化過程中,台灣所面對的挑戰是產業結構轉型的問題,當愈來愈多的台灣產品製造外移到中國大陸的時候,國內產業必須轉型成為機器設備、原材料、零組件以及技術的提供者,或者提升為高階產品的製造者或研發中心,才能維持對大陸產業的領先差距,持續發展的動能。 但如果轉型升級速度太慢,新的產業來不及填補移出產業的空間,則台灣就會面臨產業空洞化、失業等問題,現在的台灣就出現這種問題。

15 台灣產業面臨的困境(三) 區域經濟整合速度加快
 區域經濟整合速度加快 1、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產生的磁吸效應。大陸經濟從1979年改革開放迄今,已獲得可觀的成效,加上大陸人口眾多(12億7千萬人,佔全球人口22%),經濟規模相當可觀,目前大陸已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第6大貿易國,並於2009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汽車市場。 2、由於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可觀的市場潛力,讓很多跨國企業對大陸市場有很大的憧憬,因此紛紛前往大陸卡位;再加上大陸產品製造能力快速提升,以大陸作為生產據點前往投資設廠的跨國企業也愈來愈多,這就是所謂「磁吸效應」。

16 台灣產業面臨的困境(四) 過去十年,大陸所吸收的外國人直接投資,高達4000億美元以上,全球僅次於美國,亞洲地區2/3的外資都被大陸所吸收。
台商可以運用對大陸市場的熟悉以及相對充沛的技術人力,溝通能力,來擴大供應全球市場的產能及運籌能力。 另一方面,在大陸磁吸效應下,台灣可能面對資金、人才、技術被大陸吸納的風險;台灣對大陸市場依賴的加深,也會升高總體經濟的風險,這也是當前台灣經濟所面臨的弔詭情況。

17 台灣的競爭力(一) 進入中國市場上,但是和全球化企業在大陸競爭,台灣有「溝通上」的優勢,在管理上,台灣人所領導的團隊,很可能要比新加坡人、甚至外國人要強。 另外一種相對優勢,是大陸企業的目標是對全球外銷。而這方面,台灣對全球企業的了解程度,最主要是美國市場,還是比大陸企業來得深,這也是台灣過去奮鬥30年來的成果。

18 台灣的競爭力(二) 台灣人的彈性優勢 1.台灣人腦袋速度很快。 2.台灣人接受資訊很快。 3.台灣人短視近利,但看到了決不放棄。 4.懂中英文,了解亞洲代工運作、品德與責任心也較可靠。

19 台灣的競爭力(三) 台灣產業累積50年的全球性貿易網路,這也是台商最重要的資產。 未來必須持續強化跨國公司的聯繫,掌握生產流程及銷售網路。
製造商也必須培養更強的能力進行跨國性生產整合,配合貿易網路的掌握。 加上全球運籌管理能力,才是確保台灣在全球市場競爭的「贏的策略」。

20 台灣的競爭力(四) 台灣IT產業人才在大陸已是供過於求,在台商企業不斷調降外派薪資待遇的趨勢下,造成許多台幹徘徊不去。敬業精神和工作態度是台灣人的優勢。 去年底開放的中國金融市場,是另一波台灣人競逐的戰場。 大型外商銀行都已與大陸的國有銀行合作(花旗跟浦發、廣發銀行,匯豐與交通銀行,美國銀行與建設銀行),去外資銀行還是中資銀行,差別已不是太大,尤其是曾經,經歷過外商銀行歷練者,更是搶手人才。在徵信和風險控制上,應該還有優勢。

21 台灣的競爭力(五) 銀行在服務中小企業客戶這塊,大陸還是空白的。
個人財富管理,台灣人都還滿有競爭力的。雖然會覺得這些外來的人待遇比較好、可能有一天會被本地人取代,但實際上大陸的中高階主管,薪水一點也不低。 在1980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前,所有的人都是公務員。政府從出生照顧到往生。 目前本地人(戶口制度)有社會保險金、養老保險金、住房公積金等三金的福利,甚至連醫療保險都因單位而有差距。 我們則沒有這些福利,若按照總成本來講,差距早已沒有那麼大,所以最終比的還是專業能力。

22 台灣的競爭力(六) 不強勢,就別想管中國企業。
員工管不動,爬到頭上來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他們把人生的黃金歲月,分別在外商和台商企業做了鍛鍊,然後決定到中國企業練劍。 能不能在中國走得遠、飛得高,或許還需要另一個五年、十年來驗證,我還是願意和各位同學,分享自己最真實的感想。 我認為大陸企業非常有競爭力,甚至比台企還好,對於特殊人才,他們是不吝於給你好的待遇。而且,正不斷引進最新、最尖端的技術,它的快,會逼著你不斷往前跑。

23 台灣的競爭力(七) 台灣可在兩岸科技發展中取得互補優勢 企業最後要看的還是能不能獲利。獲利的模式可分為2種,一種是「以創新製造價值」。
第一是創新科技。創新科技不代表尖端科技,即使台灣現在做的不是尖端的東西,但是只要你有創新科技,東西一樣可以做得很好。 第二是人力資源。 第三是資本,包括國家的財務政策、股票市場、創投規模等。 第四是文化,台灣人常講的「要拚才會贏」,就是一種好的文化。 第五是政府的決心和效率。 企業最後要看的還是能不能獲利。獲利的模式可分為2種,一種是「以創新製造價值」。 另一種獲利模式是靠製造,這幾年台灣科技業的發展顯示,只要做得好,企業的獲利可以繼續延伸到下一個科技產業。

24 台灣的競爭力(八) 去年台灣經濟研究院發表的知識經濟指標排名中,台灣是第17名。 科技創新:台灣是第4名。
科技程度:第7名。過去這方面是最弱的,現在是超越鄰近國家。 由IDC統計的資訊社會指標(ISI,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排名中,瑞典第1名、美國第2名、澳洲第3名,台灣是第14名。 在細項指標方面,日本在資訊排名第1名。台灣吸收資訊的排名居第8名。在企業密集使用電腦的程度、以及每千人使用電腦的情形排名,台灣是第8名。 這兩項排名,顯示台灣吸收資訊科技的能力很強,有助於建立日後的科技優勢。

25 大陸的競爭力(一) 優勢 1、人口多 2、薪資是台灣的1/3 3、人才多,開放出國留學,因此更激發大學人才之產出
4、人才培育,國家重視,全面培育補助重點大學(約100所),經費充裕,向世界排名大學看齊,激發各大學之間的競爭,重金禮聘國外知名學者到校任教。

26 大陸的競爭力(二) 劣勢 1、技術沒辦法要什麼有什麼。 2、資本市場限制高。 3、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4、員工忠誠度不高。
5、大陸全球競爭力最大的致命傷,是企業國際化經驗不足。這是因為只想發展本土化企業,忽略了國際大廠合作的重要性。

27 就業趨勢(一) 1、失業率的探討 失業率數字的變化,主要觀察角度在於:
A、就讀研究所或升四技二專者大增→青年族群勞參率僅及其他族群一半,有超過20萬人在讀研究所,高職生從十年前的50萬減為30萬,直接投入就業市場者只有10萬左右 B、以考試為名未投入就業→教育與法律科系…等。 C、隱藏性失業(想找工作卻沒去找)與大陸工作。 D、微型創業與個人接案等「低度就業」成長三倍。

28 就業趨勢(二) E、中間人才的危機→在大學過度擴充(總數直逼170所)下,相對於其他學歷,學士的就業力大幅下滑
F、許多科技大廠都將新興私立技專院校畢業生列入拒用名單→科技業的名校主義情結極為嚴重,對碩士學位也特別看重,服務業則形象管理與性格特質重於學歷 G、科技業低階人力(技術員/倉管)高學歷化

29 就業趨勢(三) 2、未來的威脅 A、科技業代工走向微利化,不是合併就是外移 合併會影響行政管理與後勤職位 外移會影響生產線工程師
B、從NB、主機板、手機、網通到TFT面板後段模組,外移現象嚴重,桃竹苗受傷最嚴重 C、許多科技大廠在台灣只剩研發部門與少量試產功能,就業門檻訂在碩士學歷以上 D、印度人才崛起與代工:資工人才,大陸人才

30 就業趨勢(四) E、新鮮人流動率過大,工作壽命大幅縮短 F、升遷鈍化,長期在基層無法獨挑大樑 G、M型/沙漏型社會:所得兩極化,中間階級萎縮
H、技術快速進化,要有很強的在職學習力,現在沒有終身僱用,要培養被終身僱用的能力=自學能力 I、適度轉職是自我投資,但頻繁轉職是生涯大忌

31 就業趨勢(五) 3、強化職場競爭力 A、專業能力,不等於職場競爭力的全部。
年輕人的迷思:自認為最需要強化的是>專業技能,其實企業認為的是>工作態度。 B、培養職能:專業/管理/知識與技術/動機/行為/態度。 C、冰山理論:知識與技能只是看得到的競爭力。

32 就業趨勢(六) D、青年世代對就業市場與產業的認識,普遍較為貧乏,失業有相當原因在於資訊不足
E、鼓勵青年打破科系畫地自限的心態,去嘗試看似毫不相干的行業領域→重新認識科系與職務的對應關係 F、學生就業輔導不是從大四開始,而是從大一就開始,強化學歷組合/證照/實習/比賽/社團/soft skill/工作倫理/就業市場情報等八大項目 G、職能:不只是技能與知識,還包括學習態度與工作倫理,提昇就業力

33 就業趨勢(七) 你的工作機會在哪裡 日本工程師荒:2007年11月27日晚上,台南成功大學國際會議中心第三演講室,日本東芝正在此進行人才招募,目標是剛畢業的台灣工學院研究所畢業生,這是東芝第二年來擴大在台灣辦說明會找人。東芝(TOSHIBA)將出機票把初步合格者送至日本面試,錄取者將成為正式研發人員,起薪約合新台幣59,000元,是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的兩倍。

34 就業趨勢(八) 2008年,紐西蘭全球最大人力資源公司藝珂(Adecco)在台招募600位31歲以下年輕人,到當地採收水果。
藝珂台灣總經理陳玉芬表示,這是台灣藝珂第一次接到紐西蘭藝珂委託專案。若以一天摘採5簍水果計算,月薪近新台幣8萬元。 新加坡製造業人力荒:今年,台灣藝珂還接到新加坡分公司的人力需求通知,誠徵通英文、海上挖泥的吊車工人,月薪新台幣13萬。

35 就業趨勢(九) 澳門服務業人才荒:澳門永利酒店來台找大學畢業生,擔任服務生或發牌員,起薪新台幣3萬。
杜拜、中國機師荒:四川航空從台灣挖角的26名機師正式上線,每人稅後月薪加上房屋津貼,每月收入約新台幣26萬,是台灣機師的1.3倍。而位在杜拜的阿酋航空(Emirates Airline)甚至打出月薪一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2萬元)的高薪,計畫招募100名正駕駛,300名副駕駛,和空服員。

36 就業趨勢(十) 金融業,是另一個熱點。以精算師為例,目前中國只有約70個精算師,未來5年,中國保險業擴張還需要5000名精算師,目前一個有經驗的精算師,年薪可達人民幣2百萬元(約合新台幣8百90萬元)。 金融銷售人員,也很熱。中國股市正熱,各金融機構擴張需求很大,但中國中階經理人的離職率高達29%,基層員工也有20%,沒人敢花大錢訓練員工,人才供需缺口極大。

37 就業趨勢(十一) 在流通業人才方面,根據中國求職網站,前程無憂網調查,大陸流通業可說一將難求。因此,一個流通業的總監位階人才在中國的行情約年薪人民幣80萬到90萬元,挖角的薪水可達台灣的1.5到2倍。 外貿人才、英文人才也十分缺乏。每年中國只有10%大學生英文程度符合外商需求,2005年時,中國自己訓練的人才只有23萬,到2010年時,即使加上海外回來的人才,人數也只有70萬。

38 總結(一) 1、當全世界都千里迢迢進入中國市場時,我們沒有理由放棄地利之便,放棄同文同語的人和之利,看不見家門口的這個市場。
2、而在這波亞洲人才荒,台灣人的優勢何在?台灣人才的機會在於,因為語文而衍生的橋樑角色。因為中國崛起,台灣人同時會中、英文,可與國際接軌,又可協助國際企業打進中國市場,成為搶手人才。 3、彼岸是正好跟我們語言相通的另外一個領土。絕對不同於台灣!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去大陸發展的朋友們,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要認識自己、了解對方,大陸人和台灣人畢竟不同,絕不可以用台灣人的思惟模式和對方打交道。 行為舉止莫忘專業。

39 總結(二) 1、出類拔萃 準備自己,包裝自己,行銷自己。 2、領袖特質 沒人叫你做甚麼,不做什麼; 要常反省,要知道自己該做甚麼。
3、戰術戰略 方向與方法 4、到達目標 成功是給準備好的人,是給努力實踐的人。 要為成功想辦法,不要為失敗找理由


Download ppt "兩岸經貿實務 與 就業趨勢 陳昱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