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節 經濟奇蹟的開創 第二節 當前的經濟發展與挑戰 第三節 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第七章 當代臺灣的社會經濟變遷 第一節 經濟奇蹟的開創 第二節 當前的經濟發展與挑戰 第三節 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2
第一節 經濟的發展 一、土地改革 1.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農村問題處理失敗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遷臺以後全盤進行土地改革,此時政府與臺灣的地主關係不深,經過二二八事件的震撼後,地主也不敢提出反對的聲音,使得土地改革得以順利推動。
3
2.民國38年,在臺灣省主席陳誠的主持下實施「三七 五減租」,接著推動「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 田」,將大地主土地和平轉移到佃農手中。此外
「農業復興委員會」配合農會體系,在各地推動農 業教育、品種改良、興建水利等相關措施,使臺灣 農業生產收益大幅增加。 3.土地改革過程中,政府以國營公司股票收購地主土 地,帶動資金投入工商業,為臺灣日後經濟成長奠 定了良好的基礎。 歷史小百科1:耕者有其田
4
圖7-2 農民代表向陳誠致敬
5
二、經濟重建 1.民國38年的臺灣可謂百廢待舉,二次大戰後期,美國的轟炸使全島半數以上工廠遭到摧毀,加上軍事支出居高不下,中國惡性通貨膨脹牽連到臺灣,跟隨國民黨遷來的一百多萬人安置問題,經濟、財政可說陷入崩潰邊緣。 2.政府為了安定臺灣經濟,首先以從中國帶來的資金,與在臺接收的日本公私資產進行貨幣與土地改革。民國39年韓戰爆發後,美國決心防堵共產勢力擴張,開始對臺灣展開軍事與經濟援助。
6
3.美援的投入對臺灣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影響,更重
要的是宣示臺海形勢的穩定。政治穩定下來後, 政府終於得以致力於經濟問題,通貨膨脹很快受 到控制,民眾的基本生活所需也得以維持。 歷史小百科2、3:臺灣戰後資金 、美援 影片欣賞: 美援
7
圖7-4 首批運抵臺灣的美援
8
三、經濟的繁榮 1.民國42年以後,臺灣經濟雖然暫時穩定,但軍事支 出太高,人口急速增長,貿易大量入超,外匯供應
不足都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因此,政府利用臺灣海 洋位置的優勢,將經濟發展重點放在增加商品出口 以健全財政基礎。 2.政府初期的策略是一方面增加農業生產,一方面壓 低農產品價格,提高工業產品價格,將農業所得轉 移到工業,同時又採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外匯 管制等方式保護國內工業。
9
3.密集產業大量外移,在尹仲容、嚴家淦的建議下制訂「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次年公布「獎勵投資條例」,以降低關稅、放寬進口、減免租稅等政策吸引外人投資。民國54年起分別在高雄前鎮、楠梓、臺中等地相繼設立加工出口區,使臺灣成為美、日兩國的加工基地。 4.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到民國62年時,臺灣已轉型為工業社會,貿易由入超轉為出超,人民生活有了大幅的改善。 歷史小百科4:黃金十年
10
圖7-5 出口帶動臺灣經濟
11
四、挑戰與回應 1.民國60年,臺灣被迫退出聯合國;民國62年,阿 拉伯又因歐美支持以色列,於是提高油價作為報
復,引發能源危機,全球經濟衰退。臺灣在政治 經濟雙重打擊下,國外投資銳減,生產成本劇增, 物價飆漲,出口大幅下降,經濟發展受到嚴厲挑戰。 2.面對這一波衝擊,行政院長蔣經國決定從民國63 年開始推動十大建設,健全臺灣基礎建設,發展 鋼鐵、造船、石化等重工業,建立自主經濟體系, 以大規模政府投資挽救面臨危機的臺灣經濟。
12
五、產業國際化時期 3.由於政府的適時調整政策,使臺灣很快擺脫經濟 衰退的陰影,貿易維持快速發展,所得持續提
高,石化工業與重工業得以建立,基礎建設的改 善則為將來的經濟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歷史小百科5:十大建設 五、產業國際化時期 1.民國62、68年兩次石油危機衝擊臺灣經濟,為了減少能源問題的干擾,政府決定轉向發展耗能少、低汙染、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2.民國69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它象徵臺灣的經濟發展邁入新的階段。政府以租稅優惠鼓勵民間投資高科技的機械、電子、資訊、電機等產業,引導臺灣的經濟結構轉型。
13
3.1980年代以來,伴隨著政治上的開放,臺灣經濟 也走入自由化與國際化時期,原本對投資、外 匯、金融、媒體的管制一一鬆綁,國營企業民營 化的腳步也不斷前進。 4.二十世紀後半葉,臺灣在人民與政府的努力下, 經濟上渡過種種困難,邁入二十一世紀時,已成 為令人矚目的經濟大國。 歷史小百科6:科學工業園區
14
六、海洋經濟與科技 1.臺灣歷史與經濟的發展和海洋息息相關,海不但是臺灣對外的交通樞紐,背靠海洋更成為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關鍵。
2.臺灣經濟發展的初期,漁業、養殖業、運輸、貿易這些與海洋相關的產業帶動經濟的起飛,近年來海洋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與休閒觀光的多重功能,海洋對臺灣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3.海洋產業方面,臺灣幾十年來建立起相當不錯的規模,在商船建造、高價遊艇、公海漁業方面都有相當規模。民國94年,為充分利用海洋優勢,又設 立高雄港自由貿易港區,希望以此促進物流業務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
15
4.海洋科技則是臺灣發展較弱的一環,長期以來受
限於大陸思想,基礎教育方面對海洋認識不足, 近年來雖然有了一些調整,但仍有許多不足之 處。 5.檢視臺灣過去經濟發展與未來的走向,我們應該 體認海洋是臺灣在全球化趨勢下,提升競爭力的 重要基石。提升海洋產業、研發海洋科技、擴大 海洋經濟,應是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 歷史小百科7:自由貿易港區
16
圖7-10 繁忙的高雄港
17
第二節 當前的經濟發展與挑戰 一、全球化的衝擊 1.1980年代臺灣經濟走向國際化之時,「全球化」的
第二節 當前的經濟發展與挑戰 一、全球化的衝擊 1.1980年代臺灣經濟走向國際化之時,「全球化」的 浪潮也席捲世界,國際分工體系形成,全球經濟變 動對臺灣的衝擊愈來愈明顯。 2.臺灣在國際要求公平貿易的壓力下,從民國72年起 逐漸降低關稅,取消產業保護措施。美國又以「三 ○一條款」施壓,迫使臺灣全面放寬外匯管制,讓 資金自由流通。 3.民國91年,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後,市場大幅開放,部分缺乏競爭力的產業無力維 持,造成失業與出走的困境。
18
4.開放的經濟體系使臺灣更容易受到國際經濟因素影 響。如民國86年東亞金融風暴中,臺灣雖因穩健發 展損害較小,但仍造成貿易萎縮、貨幣貶值的傷
害。民國90年全球電子業不景氣造成的傷害更大, 出現了臺灣戰後首次的經濟負成長,並使貧富差距 擴大,貿易量衰退。 5.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很多經濟問題已非臺灣所能控制,如何在內外發展中取得平衡點,成為未來經濟成長最大的考驗。 歷史小百科8、9:三○一條款、世界貿易組織
19
圖7-13 受全球化衝擊的臺灣農民
20
二、中國崛起的挑戰 1.中國自民國67年鄧小平復出後,推動「開放改革」政策,引進資本主義經濟。改革後的中國以龐大的廉價勞動力、低廉的土地、優惠的稅率、廣大的市場,吸引大量臺商前往中國投資。 2.在中國的吸引下,先是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移出臺灣,繼而服務業與部分高科技產業隨之跟進。除資金外,生產技術、管理方式、市場運作等長期累積的經驗也移往中國。 3.臺商的西進中國嚴重衝擊臺灣就業、消費市場與投資意願,雖然政府提出「南向政策」、「戒急用忍」,希望降低在中國的投資,但效果不彰。目前對中國投資比重太高,經濟依賴過深,成為急待解決的嚴重問題。 歷史小百科10:中國崛起
21
三、民主化對經濟的影響 1.臺灣自1980年代以來,政治逐漸民主化,選舉成了取得政權的主要手段。選舉期間,各政黨為了爭取選民的認同,常以擴大社會福利與公共建設為訴求,或以減稅來討好民眾。選後為了兌現競選支票,只好犧牲政府財政,大量舉債以應付支出,導致國家財政不斷惡化。 2.此外,為了應付選舉所需的龐大競選經費,金權介入政治的情況愈來愈多,由此衍生出許多特權、掏空、利益輸送的案件,對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22
圖7-16 不斷攀升的中央政府債務
23
四、經濟轉型的社會代價 1.西元1980年代起,臺灣經濟全面轉型,土地與人力 成本提高,造成大量傳統產業外移,出現產業空洞 化現象。
2.此外,因教育與生活水準的提升,粗重勞苦的工作 缺乏人力,迫使政府不得不引進外國勞動力。外勞 的進入,又衍生出人權與治安等問題。 3.在這一波轉型中,受害最深的為傳統產業的工人, 他們大多已步入中年,難以重新適應,加上外勞的 競爭,造成嚴重的結構性失業。
24
4.中年失業者的增加,以及高所得電子新貴的出現,
使臺灣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經濟不景氣時,低所得 者為追求物質享受,以信用卡預借現金,卻無力償\ 還,只好以債養債,引發出「卡債」問題,造成金 融體系的不安。 歷史小百科11:臺灣外勞人數
25
圖7-17 大量增加的外勞衍生出人權問題
26
五、生態與環境的破壞 1.臺灣在歷經五十年的經濟發展後,雖然國民所得大幅提升,生活愈來愈富裕,但為此也付出沉重的代價。土地資源及生態環境不斷被消耗,美麗之島早已千瘡百孔,空氣、河川、噪音、海洋、森林、土地都存在嚴重的汙染。 2.民國76年,政府為解決環保問題,將衛生署的環境保護局升格為「環境保護署」,投入比較多的經費。此外,民間環保意識日漸抬頭,環境問題才在近幾年有了改善的跡象。
27
圖7-19 填海造地的六輕工程已澈底改變沿海地貌
28
六、社會幸福與經濟的取捨 1.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追求經濟成長與穩定的思 想,長期主導臺灣施政的走向,甚至成了檢驗施
政的唯一標準,社會公平與福利,只是經濟成長 後的附屬品。 2.近年來,臺灣雖然推動了一些社會福利政策,但 嚴格來說,大多是發錢的政策買票,並未有完善 的整體規劃,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9
3.臺灣目前購買力所得的水準已經和歐洲先進國
家相近,但人民快樂的程度卻遠不及所得。一 個健全的社會在金錢之外,應該還有健康、知 識、就業、參政、文化、環境、安全、社會關 懷等標準。我們到底要追求GDP(國民生產總 值),還是追求GHP(國民幸福指數),應該 是人民與政府都必須嚴肅思考的課題。 歷史小百科12:快樂與幸福指標
30
第三節 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一、人口與家庭結構的轉變
第三節 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一、人口與家庭結構的轉變 1.二次大戰結束後,臺灣出生率提高,加上大陸籍人人士的遷入,使人口總數爆增。民國34年時,全臺人口只有609萬人,到民國78年已突破2,000萬人。 2.從人口增長數來看,民國40~72年間,臺灣每年自 然增加約30萬人,此後成長趨緩。民國87年以後低 於20萬人,民國92年以後更低於10萬人。
31
3.出生率的下降更為明顯,民國40年臺灣出生率超過5%,此後一路下降,到民國93年已不到1%,為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呈現快速老化狀態。
4.家庭結構方面,傳統大家庭與核心家比例下降,單人、夫婦二人及單親家庭則呈現上昇趨勢,每戶平均人口由民國45年的5.53人,下降到民國95年的3.06人。 歷史小百科13:臺灣未來人口走勢
32
圖7-25 臺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走勢
33
二、都市化與城鄉差距 1.日治時期臺灣區域平衡發展,各地中小型城市林立,人口最多的臺北市占總人口不到5%。戰後大陸籍人士大量遷入都會區,造成第一波都市成長。1960年代以後,工商業的發展使農村人口大量流向都市,形成第二波都市成長。 2.1980年代以後,大都市因交通、房價等因素,成長轉趨緩慢,人口改移往都會區周邊的市鎮。民國 96年時,15萬人以上的城市已占總人口半數以上。 3.伴隨著人口流動與政府施政的偏坦,教育、文化、 建設集中於都市,農村地區則發展遲緩,形成嚴重 的城鄉差距,並引發社會與治安問題。 歷史小百科14:臺灣區域人口差異
34
三、職業結構的轉變 1.臺灣以工商為主軸的經濟發展,帶動職業結構的轉變。民國39年時臺灣農林漁牧業人口超過半數,工業從業人員僅占16.9%。1960年代開始,工業人口急速上升,服務業也持續成長,農村人口大量外流。民國68年工業部門就業人口突破40%,顯示臺灣已是高度工業化社會。 2.工業化後沒有多久,臺灣再次轉型為知識經濟社會。民國76年以後工業人口比例下滑,服務業成為就業人口最多的部門,此一趨勢至今仍未停止。 3.除了就業部門外,臺灣職業結構還有兩項重要的變動,一是早期勞動參與力下降,二是女性就業人口不斷增加。 4.職業結構的轉變,使臺灣受薪階級與新興中產階級數量大增,這些人對自身權益更為關心,成為推動社會運動與自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35
4.職業結構的轉變,使臺灣受薪階級與新興中產階
級數量大增,這些人對自身權益更為關心,成為 推動社會運動與自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圖7-29 近年來臺灣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圖
36
四、多元的媒體與亂象 1.白色恐怖年代,政府為限制人們資訊的取得,不僅對媒體設下多方限制,而且控制與干預媒體報導,造成媒體在族群、地區、公正性都相當不平衡。西元1988年,政府終於對媒體鬆綁,短時間內各種新媒體紛紛出現,使媒體生態呈現自由、多元的景象,對民眾的影響也更為廣泛。 歷史小百科15:臺灣媒體自由與無公信力
37
2.然而,媒體數量太多帶來激烈的競爭,在強大的
市場壓力下,媒體很快出現亂象。如媒體刊載未 經嚴格查證報導、刻意誇大不實、專業能力低 落、濫用採訪權力、侵犯隱私權、為搶新聞不顧 記者與被害人安全、過度商業化、捏造假新聞、 為特定政治立場服務。這些情況嚴重傷害媒體公 信力與民眾知的權利,更使媒體成為社會紛亂的 來源。 圖7-30 媒體亂象引起社會部分人士反彈
38
五、社會運動的興起 1.經濟成長與民主化後的臺灣,人民教育水準與自我 意識隨之高漲,面對社會問題時更勇於表達個人意
見。自1980年代開始,臺灣社會展開一連串追求公 平正義的社會運動。 2.民國69年「消費者文教基會金」成立,成為臺灣社 會運動的先驅。此後,追求兩性平權的婦女運動、 爭取工人權益的勞工運動、要求族群平等的原住民 運動、反對公害與污染的環保運動,各式各樣的社 會運動透過集會遊行與自力救濟方式展現出來。
39
3.1990年代以後,受到國際化的影響,臺灣社會運 動與全球互相呼應,如人權進一步的保護、反對 歧視同性戀、保護野生動物等都成為社會運動中 的議題。 4.透過人民不斷的爭取,目前臺灣對個人權利的保 障已有相當的改善,但社會正義與公眾道德方面 則還頗為不足,是未來必須努力的目標。
40
圖7-31 蓬勃發展的勞工運動
41
六、社會安全制度的建立 1.國民政府遷臺初期,為確保統治與社會安定,在民國47年率先通過公務人員保險與勞工保險條例,為臺灣社會安全制度的開始。不過早年政府因財政問題,社會安全措施大多偏重於公教人員,多數人仍未受到保障。 2.西元1980年代以後,臺灣社會型態改變,對社會安全的需求增加,政府的社會福利範圍也開始擴大。先後加入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農民保險、全民健保、老農津貼、老人年金、勞退新制等措施,大體上已將多數國民納入保險制度。 3.臺灣目前的社會安全體系中仍存在不少缺口,如仍有部分人未納入老年經濟保障,幼兒托育體系不完備,低收入標準嚴苛,這些都是將來有待改進之處。
42
圖7-34 全民健保開辦減輕人民重大醫療負擔
43
歷史小百科1、2 1.耕者有其田:政府先以「三七五減租」與「公地放 領」壓低土地價格,再低估土地價格,用臺泥、
臺紙、工礦、農林四大公司股票換取地主土地, 使地主在土地改革中損失慘重,但農民則受惠頗 多。 2.臺灣戰後資金:國民黨從中國帶來的黃金與外匯約 2.5億美元,接收日本在臺企業與個人資產約13.8億 美元,公地放領1億美元,美國經援總額換算成西 元民國39年的物價約9.7億美元。 返回 返回
44
歷史小百科3、4 3.美援:美國在民國40~54年的16年內,共提供臺灣經濟援助14.8億美元,過剩農產品約4億美元,另外還有軍事援助20億美元左右。 4.黃金十年:西元1965到1974年,臺灣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10%,通貨膨脹率則不到2%,被稱為臺灣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 返回 返回
45
歷史小百科5、6 5.十大建設:包括中山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中正國際機場(今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中港、蘇澳港、中國鋼鐵廠、中國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核能一廠,總共經費約臺幣2,580億,超過當時國家總收入的70%。 6.科學工業園區:目前臺灣共設立新竹、南部、中部三個科學工業園區,其中以竹科成立最早,規模也最大,分區包括桃園、苗栗、宜蘭;南科包含臺南與高雄兩個園區,中科則於民國91年通過設立。 返回 返回
46
歷史小百科7、8 7.自由貿易港區:成立於民國94年一月一日,最大特 色為棧務由廠商自行管理,成為境內關外,貨物
免驗免押運,以加快船隻進出港速度及作業程 序。 8.三○一條款:指美國「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 第1301至1310節條文。根據此法,美國可以對不公 平、不合理貿易的國家進行報復,包括提高關 稅、限制進口、停止協定等。 返回 返回
47
歷史小百科9、10 9.世界貿易組織:前身為「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臺灣在民國81年成為GATT觀察員,
GATT改組為WTO後,臺灣在民國91年成為正式會 員。WTO主要功能是解決會員貿易爭端、監督各 國貿易政策、與全球經濟組織進行合作。 10.中國崛起:民國96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 體。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國從民國67年的世界第 32位,竄升到民國96年的第3位。民國96年,中國 出口金額達12,180億美元,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 外匯存底達1.52兆美元,躍居世界第一。 返回 返回
48
歷史小百科11、12 11.臺灣外勞人數:到民國97年二月底,外勞在臺總 數為362,782人,其中50.87%在製造業,45.86%在
社會服務業。以國籍來看,印尼占33.33%最多, 其次是泰國23.79%,菲律賓23.68%,越南19.20%。 除官方數字外,據估計還有10萬名非法居留外 勞。 12.快樂與幸福指標:目前主要有兩個衡量指標,一 是「快樂地球指數」,著重在環境與快樂的相對 關係,臺灣排名第84位,第一為太平洋島國萬那 杜;二是「世界快樂地圖」,著重在人民主觀的 幸福感,臺灣排名第63位,第一為丹麥。 返回 返回
49
歷史小百科13、14 13.臺灣未來人口走勢:依內政部推估,臺灣人口最 有可能在民國108年達到巔峰,總人口為2,320萬,
此後人口將逐步減少,民國139年人口會降到1,860 萬人。 14.臺灣區域人口差異:民國17年臺灣人口分布南北 差異不大,最密集的臺北州,人口密度是西部最 稀疏高雄州的1.55倍。民國96年時,原臺北州區域 的人口密度變成原高雄州的2.40倍,和原臺中州更 擴大到2.77倍。 返回 返回
50
歷史小百科15 15.臺灣媒體自由與無公信力:無疆界記者組織民國 95年新聞自由評比,臺灣的排名第32,優於日本
和美國。同年媒體可信賴度調查,臺灣僅有1%, 位居亞太地區倒數第一,還低於集權的中國。 返回
51
【圖源】 圖7-2 中華歷史工作室(1997)。20世紀中國人的山河歲月。台北:天下。p.176
圖7-10 取自 圖7-13 取自 圖7-16 蔡坤年繪製。 圖7-17 取自 圖7-19 天下雜誌25週年特刊(2006)。台北:天下。p.216 圖7-25 蔡坤年繪製。 圖7-29 蔡坤年繪製。 圖7-30 取自 圖7-31 取自 圖7-34 取自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