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EGFR基因突变检测 贾飞龙 技术支持 江苏 苏州 2015-08-2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EGFR基因突变检测 贾飞龙 技术支持 江苏 苏州 2015-08-2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GFR基因突变检测 贾飞龙 技术支持 江苏 苏州

2 目录 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 EGFR基因的检测现状 血液检测的基础 公司现有EGFR基因突变检测产品

3 目录 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 EGFR基因的检测现状 血液检测的基础 公司现有EGFR基因突变检测产品

4 Time from randomisation (months)
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疗效: 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优于野生型患者 Gefitinib EGFR M+ (n=132) Gefitinib EGFR M- (n=91)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EGFR M+ (n=129)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EGFR M- (n=85) Gefitinib EGFR M+ (n=132) Gefitinib EGFR M- (n=91)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EGFR M+ (n=129)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EGFR M- (n=85) 4 8 12 16 20 24 Time from randomisation (months) 0.0 0.2 0.4 0.6 0.8 1.0 无进展生存率 结论:1. 阳性效果好,阴性效果差,所以必须在用药前做检测。 患者 未接受过化疗 年龄 ≥18岁 腺癌 从未或曾少量吸烟者* 预期存活≥12周 PS 0-2分 可测量的IIIB / IV期疾病 IPASS: 根据突变状态的疗效分析 N Engl J Med 2009;361:

5 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EGFR基因突变优势人群:亚裔、女性、非吸烟、腺癌 非吸烟者 女性 亚裔 腺癌 非亚裔 男性 吸烟者
非腺癌 种族 性别 吸烟史 组织学 EGFR突变发生率: 回顾性数据 (N=2880)

6 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对象 有效率 不加选择的中国患者 30% 根据临床特征选择优势人群 50% 根据EGFR敏感基因选择
+耐药基因选择 70-80% 80-95%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临床意义 EGFR 无突变 患者对易瑞沙和特罗凯等靶向药物不敏感。 有突变 患者对易瑞沙和特罗凯等靶向药物敏感。

7 NCCN指南v.2.2009版:尚无关于EGFR突变患者一线治疗的推荐

8 NCCN指南v.2.2010版:EGFR突变患者首选特罗凯

9

10 EGFR基因突变位点 耐药突变 敏感突变

11 EGFR突变类型与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 组别 突变类型 所占比例 对吉非替尼敏感性 1 ~90% 敏感 2 ~7% 敏感,数据有限 3 ~3%
Exon 19 deletions; L858R ~90% 敏感 2 T790M/deletions; T790M/L858R; G719X; L861Q; S768I ~7% 敏感,数据有限 3 T790M alone; Exon 20 insertions; other mutations ~3% 不敏感 Mok et al., 2008 Kim et al., 2008 Hirsch et al., 2006 AZ In-House Data - Unpublished

12 EGFR突变类型与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 时间从随机分组起计算 (月)
外显子19缺失突变 HR (95% CI) = (0.255, 0.560) 吉非替尼组事件数, 46 (69.7%) C/P组事件数, 65 (87.8%) 吉非替尼 (n=66) 卡铂/紫杉醇 (n=74) 66 40 18 6 2 74 15 4 1 61 56 8 12 16 20 24 吉非替尼 C/P 无进展生存患者 : 0.0 0.2 0.4 0.6 0.8 1.0 无进展生存率 L858R HR (95% CI) = (0.352, 0.868) 吉非替尼组事件数, 48 (75.0%) C/P组事件数, 40 (85.1%) 64 30 13 5 1 47 17 2 48 39 4 8 12 16 20 24 0.0 0.2 0.4 0.6 0.8 1.0 无进展生存率 吉非替尼 (n=64) 卡铂/紫杉醇 (n=47) 时间从随机分组起计算 (月) 含共变量的回顾性Cox分析 由于患者数少未计算P值 Post hoc Cox analysis with covariates; ITT population Mok et al 2009 12

13 EGFR突变检测的应用 EGFR突变检测的应用 很好预测TKI药物对NSCLC患者的疗效 外周血耐药突变检测 非小细胞肺癌 外显子19缺失;
外显子21点突变; 外显子18点突变; 肿瘤对TKI敏感,患者使用TKI治疗 外显子20未发生突变,继续使用TKI治疗 外显子20突变,提示TKI治疗产生耐药,转为非TKI治疗 没有发现外显子18、19、21突变 肿瘤对TKI不敏感,患者使用非TKI治疗

14 目录 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 EGFR基因的检测现状 血液检测的基础 公司现有EGFR基因突变检测产品

15 截至2014年12月, 全国共有110家医院建立了院内EGFR基因突变检测平台
2011 2012 2013 2014 检测率 6% 14% 20% 27% 阳性率 30% 32% 33% 检测中心数 39 50 70 110 平均检测 时间(天) 10 7 6 2013年院内检测中心 2014年新建的院内检测中心 截至2014年12月, 全国共有110家医院建立了院内EGFR基因突变检测平台 Data form AstraZeneca China internal

16 送检率的省市差异 送检率 EGFR送检率也呈现出地域性差异, 一线城市送检率相对较高, 而偏远省市则较低;
全国整体呈增长的趋势, 原因为: 已有平台医院的送检率持续上升和新平台的建立; 检测入医保是推动送检率的加速剂, 成功案例: 广东、新疆. Data form AstraZeneca China internal 数据基于已有院内平台的送检情况

17 整体送检率与阳性率分析 整体送检率分析 整体阳性检率分析
医院数 62 40 8 医院数 41 28 28 目前我国仍有50%以上具有院内检测平台的医院送检率偏低, 可能是由于检测观念、医疗技术水平和科室配合度等因素导致的. 目前国内近40%的院内检测平台阳性率偏低.原因可能存在于实验室条件、标本病理分型、标本的取材与固定、标本的病理质控、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操作技术等多个环节. Data form AstraZeneca China internal 数据基于已有院内平台的送检情况

18 目录 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 EGFR基因的检测现状 血液检测的基础 公司现有EGFR基因突变检测产品

19 ctDNA(液态活检)—新一代肿瘤标志 ctDNA不仅可以诊断实体肿瘤,而且能够监测治疗反应以及探查微小残留病灶、靶向治疗耐药突变,可能是优选的无创肿瘤筛查方法。 —— 美国斯坦福大学Maximilian Diehn教授 ctDNA是一种具备广泛应用前景、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适用多种不同的实体肿瘤。未来,广泛的成像和侵入性的组织活检将会被替代,液体活检可能被用于指导癌症治疗决策,以及用于可能尚未成像的肿瘤筛查。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uis Diaz博士

20 ct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
cfDNA(cellfree DNA) 或者叫血浆游离DNA,是血浆中游离存在的 DNA。 来源:1、正常细胞;2、异常细胞(如肿瘤细 胞);3、外部(如病 毒DNA)。 人们发现cfDNA中 携带肿瘤特有突变的那一小部分DNA,确确 实实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出来的。 这种携带了突变信息的循环DNA是肿瘤的标志。 ct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 来源:1、坏死的肿瘤细胞;2、凋亡的肿瘤细 胞;3、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排体。 突变类型:点突变(SNV),短的插入缺失(InDel),拷贝数 变异(CNV),结构变异(SV)等等。 发现过程:70年代Leon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外周血清DNA水平 大大高于正常人。 1989年Stroun等发现血液游离DNA具有肿瘤细胞DNA的一些特征。 5年后研究者在肿瘤患者的血浆和血清中检测到癌基因的突变, 与原发瘤一致。

21 不同肿瘤和分期均可释放ctDNA 图1:不同癌症的ctDNA检出情况 图2:不同分期癌症的ctDNA检出情况 发现不同的癌症有较大的差异
脑肿瘤的检出率不到10%——这或许和不 同组织的特性,如血脑屏障有关 图1:不同癌症的ctDNA检出情况 在几乎所有种类的癌症中,都检测到了ctDNA所带有的标志性 突变 并且肿瘤越晚期,病情越严重,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ctDNA 特有突变的频率就越高。 一项针对15种癌症进行的ctDNA测序研究显示,分别有47%, 55%,69%,82%的I-IV期癌症病人中能检测到高于一定频率的 ctDNA突变; 而另一项使用更高灵敏度测序技术的研究则表示,对于II期以 上的病人,均能100%检测到突变。 图2:不同分期癌症的ctDNA检出情况

22 ctDNA比单独一块肿瘤组织有更好的代表性
肿瘤是有异质性的 同一个肿瘤的不同部位基因组是有差异的 同一个病人的原发癌和转移癌基因组也是有差异的 ——但是它们将ctDNA释放进的是同一个血 液循 环系统 ——这也就意味着:ctDNA比单独一块肿瘤 组织有更好的代表性。 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一个有多处肿瘤的病人, 证实ctDNA确实来自于所有的肿瘤组织,甚 至有的还有可能来自于影像学观察不到的微 小癌肿。

23 ctDNA可以动态跟踪EGFR突变的变化
使用第一代TKI药物复发的NSCLC病人(N=124),血浆游离DNA中检测出T790M的中位时间是临床PD前的2.2个月。

24 会议近况 在中国,所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论腺癌还是非腺癌,均应进行EGFR 检测,然后进行后续治疗
2015年4月16日,瑞士日内瓦,第五届欧洲肺癌大会(ELCC) IGNITE研究:第一项在亚太地区及俄罗斯开展的国际多中心,非干预性,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临床研究,旨在观察真 实世界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腺癌及非腺癌)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现状,包括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不同标本类型组织与 血液的检测 差异,及真实世界中患者的一线临床治疗选择等等。 共计入组3382例,其中中国患者1458例。 有2581例同时拥有可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组织/细胞学标本和血液标本。 在中国,所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论腺癌还是非腺癌,均应进行EGFR 检测,然后进行后续治疗 亚太地区EGFR基因突变率:腺癌49.2%,非腺癌14.1%。 EGFR血浆ctDNA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组织细胞学检测的有效替代手 段 特异性:血液检测与组织学/细胞学检测相比,具有较高特异性,亚太地区患者中,特异性达 到97.2%。这说明对于血液检测的假阳性率低,通过血液检测出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可 认为是真正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 敏感性:血液检测与组织学/细胞学相比,其敏感性为49.6%

25 目录 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 EGFR基因的检测现状 血液检测的基础 公司现有EGFR基因突变检测产品

26 公司现有EGFR基因突变检测产品 项目 技术 适用样本 适用仪器 位点 特点 试剂盒 送检 Taqman-ARMS 组织
含FAM、HEX(VIC)通道的荧光定量PCR仪 20个位点 有注册证 qPCR-HRM 血液、组织 LightCycler 480 4个外显子(18/19/20/21)(+T790M) 灵敏度高 荧光PCR法 LightCycler 480等 29个位点 数字PCR 数字PCR仪 5个位点 (E746_A750del、G719S、T790M、L858R、L861Q) 灵敏度高,可定量 注意:Taqman-ARMS、荧光PCR法两种试剂盒使用前,请联系技术人员确认仪器是否满足要求

27 EGFR基因突变检测(荧光PCR法) 共计37例(数据更新:2015-08-26) HRM法:结果1例突变,突变 率2.7%
编号 样本类型 HRM法 荧光PCR法 1 血浆 野生 2 e21-突变 L858突变 3 4 5 6 L858R突变 7 8 9 10 L858R-突变 11 E19-DEL-突变 12 13 14 15 16 共计37例(数据更新: ) HRM法:结果1例突变,突变 率2.7% 荧光PCR法:结果16例突变, 突变率43.2%

28 数字PCR—第三代PCR 第一代 终点PCR技术 通过凝胶电泳获得定性的结果 第二代 定量PCR技术
利用荧光试剂监控扩增,需参考基因或标准曲线来协助定量 第三代 数字PCR技术 不再需要参考基因或标准曲线,能够对起始样本进行绝对定量


Download ppt "EGFR基因突变检测 贾飞龙 技术支持 江苏 苏州 2015-08-2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