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學校:羅東高中 班級:一年二班 姓名:李志文 座號:09
歷史科寒假作業 學校:羅東高中 班級:一年二班 姓名:李志文 座號:09
2
布農族(Bunun) 先言 1.布農族的歷史 2.傳統的布農族 3.布農族的祭典 4.布農族的分布 5.現代的布農族 6.八部合音 7.結論
8.資料來源
3
先言 布農人稱「人」為bunun,這也是該族名稱的由來。
其人口數在台灣原住民中居第四位,但分佈面積則僅次於泰雅族而居第二位。就遷移而言,布農人卻是台灣的原住民當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
4
1.布農族的歷史(傳說1) 布農族的傳說: 從前布農族曾經有文字,在一場大洪水中,兄弟倆分別帶著先人留下的寶物避難,負責保管文字的哥哥竟將文字流失,從此布農族人便失去了文字。雖然失去了文字,卻擁有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畫曆」,於1937年自南投一位族人家中發現的一塊木雕畫曆,以類似象形字之符號記載著農事、出獵等行事,是布農族先人所留下來珍貴的智慧遺產。 布農族的圖騰: 布農族的圖騰,嚴格來說,並沒有特定的事物,但依布農族生活祭儀、禁忌sa-mu 來判斷:布農族對百步蛇之愛護與尊重,衣飾的圖案,『百步蛇』可稱布農族之圖騰 相傳好久以前布農族一位年輕的勇士,生了個可愛的男孩,但不幸的媽媽餵奶後既生病去世,鄰近有嬰兒的媽媽,代為餵奶,但更奇怪的,只要餵奶給他,就會生病甚至死亡,最後沒有人敢再餵奶給他,更不敢接近。長老命令這位勇士,將男孩遺棄,以免禍害鄉親。爸爸對唯一的孩子再捨不得,也只好把身上最好的衣裳(布農勇士的外套),包裹著孩子,藏暱到深山的棕樹叢中。過了幾天,偷偷再去探望時,小孩變成了一條粗、長美麗的動物,身上的花紋,竟像勇士衣的圖紋一樣,牠就是現今的百步蛇。百步蛇跟勇士說:我是您的孩子,不要傷害我及我的子孫,百步蛇做您們的朋友,我們有劇毒,但不咬布農族人,我們只會剷除布農族的敗類及敵人,如果以後我們有困難,也希望布農族人,把我們送回棕樹叢中。勇士將此事稟告長老,這位勇士以後當了布農族的領導者(頭目),布農族人取名百步蛇為『ka-viaz』(朋友之意)。百步蛇與布農族人和平相處至今,布農族人服飾之圖騰和百步蛇身紋相似,以布農族人縱有優越之狩獵技能,就是不捕蛇類,不吃蛇肉,有其歷史因緣。
5
布農族的歷史(傳說2) 「相傳在太古之時,天空中有兩個太陽輪流出現,世界沒有晝夜之分,其中一個太陽比現在的還要大很多,因此天氣非常酷熱,花草樹木也因此枯死,河水的水也因而乾凅,農作物也無法生長,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 於是族裡的人們決定,除非將一個太陽射下來,否則他們的子孫恐怕不能安居樂業,種族也將因此而走向絕滅。這個時候,有三位勇士,自願接下這個任務,將射下太陽下來。於是族裡的人們開始忙著為他們準備攜帶乾糧用品,因為到太陽的路非常遙遠,所以他們三個人各揹了一位嬰孩,帶著族人的祝福,踏上射日的旅途。一路上,他們將在路上吃過的橘子種在地上,想讓他發芽,做為回程時的糧食。 日復一日,當初出發的三位勇士都已不再強壯,早已變成白髮斑斑的衰弱的老人,而當時的嬰孩們卻都長大了。三位勇士們相繼死去,而成長的嬰兒繼承當初的任務與使命,繼續前進。 有一天,他們終於到達了太陽之處,壯士們於是拉弓急射,太陽被射中後,流出一堆滾熱的血,其中一人被血從頭淋下來,結束了生命,其他二位雖然都被灼傷,但仍然逃生了。走回家的路上,他們看見從前勇士們種下的桔子,已經長得很高大,而且樹上結滿了果實。 回到村子時,他們二人已經變成白髮斑斑的老人了,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天上再沒有兩個太陽,而有晝夜之分,我們現在在夜裡看到的月亮,便是那時被壯士們射死的太陽的屍體。」
6
1.布農族的歷史(生活) 布農族常為獲得獵場和報復血仇,就會發生戰爭,戰爭可以炫耀英勇及獵取人頭。所以領導作戰的領袖也就是政治領袖的最佳人選。本來布農族落的領袖兼政治和軍事,當領袖年紀老大不能領導作戰時,長老會議推荐青英勇的人,來指揮作戰即為土帥,老領袖去世後,土帥即兼管政治,為部落新領袖。 所謂作戰即為平時狩獵、出草和作戰。早期布農人符,據說接受施術時雖有痛苦,但亦有性的快感。缺齒是拔去左右兩門齒,也有拔去側門齒各一枚或犬齒各兩枚的習俗。布農族婦女拔除門牙,可使齒縫露出朱舌,在下意識中自有其性的挑逗力。 隨著社會的變遷,這些風俗己經消失了。也有身體刺墨及缺齒的風俗。這些行為都是社會組織團體標記,也是成年的一種符號.女子從十餘歲月經初來之次日開始刺墨,以為結婚為準備.男子有的胸部或下膊黥刺,被當是一種護身符。
7
2.傳統的布農族 敬老的父系社會 布農族是父系氏族之社會,各氏族的組織,皆公氏族部落為中心而部落以老人統治為原則,領袖之下有部落長老會議。由於居住的地域很廣而布農族人的住屋使用材料大都就地域環境而有所不同,但大多數的房子皆以石板為主要材料,而布農族的傳統住屋所以設計的窗戶較稀少,是因為封閉式的建築不但可以防止毒蛇猛獸的侵入,發生戰山也不容易被敵人攻破。而因生活方式的關係,家族成員很多,敬老的觀念相當深厚,大家族合居制度:且因好打獵,通常布農族人會在住屋入口上方上或簷下搭獸骨架,也有將獸骨掛在屋邊樹上,形成布農部落的一大特色。 傳統上布農人以山田栗作及狩獵為主要生活型態,由於長時間居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之山地,為了適應高山環境,生活和大自然有密切的接觸,如溯溪之竹橋或過深谷之籐索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背簍、背帶、汲水之竹筒或娛樂之弓琴、口簧琴等,均以籐、竹或木頭編織刳製而成,顯示出布農人簡單樸實和自然環境協調相處之智慧。
8
3.布農族的信仰與祭典(1) 布農族傳統的宗教信仰
在台灣原住民當中,布農族的祭典最多,每個月有不同的祭儀。很早以前,布農族的祖先運用一套嚴肅的儀式,加上不少的禁忌,將祈求傳達給天神(Dihani-n)祈求祂們讓家族每個人生命平安,在農耕及狩獵年年都能豐收。 布農族傳統的宗教信仰,可分為下面三種: 一、屬於生命的禮俗:如小孩的命名、驅疫祭、打耳祭、嬰兒節、婚俗、喪葬等。 二、與農耕有關的祭典儀式:如開墾祭、拋石祭、小米播種祭、甘薯祭、封鋤祭、除草祭、驅鳥祭、小米進倉祭、新年祭等。 三、臨時性的祭儀:是和狩獵及出草有關的祭典儀式,如狩獵祭、出草祭等。
9
3.布農族的信仰與祭典(2) 下列是布農族各種祭儀一覽表: 開墾祭 (10月~11月) :尋找新耕地、開始農耕的祭典。
進倉祭 (11月) :將小米存入米倉,祝禱祖靈保護不腐壞 小米播種祭 (11月~12月) :告知祖靈即將播種之事,並祝禱小米豐收。 甘藷祭 (11月~12月) :告知祖靈種植地瓜等副食品。 除草祭(3月):開始除草,祈求殼物長茂盛的祭典儀式。 驅疫祭(4月):驅逐惡鬼、疾病、祈求族人平安。 打耳祭(4月~5月):布農族最重、盛大的祭典;具有教育意義。 收穫祭(6月~7月):開始收割農作物的祭典儀式。 嬰兒祭(7月~8月):讓嬰兒佩掛項鍊,並祭禱嬰兒平安長大。 成年祭 :15~16歲青年拔除二顆門牙之後,男的勇猛,女的會織布。 狩獵祭:農閒季節獵取種物以充實食物,並取動物皮作衣、帽。 出草祭 :臨時為了報仇及提高自己勇猛的聲望。
10
4.布農族的分佈 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主要在南投縣的信義、仁愛兩鄉,花蓮縣的卓溪、萬榮兩鄉,另外還有分佈於高雄縣的桃源、三民兩鄉、以及台東縣的海端和延平兩鄉。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該族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 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由於民族大遷移的結果,該族的分佈範圍也因此擴展遍佈於南投、高雄、花蓮、台東等縣境內。
11
5.現代的布農族(1) 紅葉少棒 紅葉國小是個全校人數不及百人的小學校,位於在台東市西北方的紅葉村,因每到深秋滿山楓紅而得名。紅葉村在1960年代初期則是以種植玉米為主的布農族小部落, 1963年9月自卑南國小調至紅葉國小的校長林珠鵬發現學生出席率不佳,體力旺盛的原住民小朋友喜愛戶外活動與打獵,並且對棒球相當熱衷。因此,林珠鵬便興起成立正式棒球隊的想法,並邀請當時的紅葉村幹事古義擔任義務教練(古義有良好的棒球基礎與比賽經驗,曾遠征中國)。由於學校經費不足,校長與教練想出許多因陋就簡的棒球訓練方法:例如:沒有球棒便削樹木當木棍,沒有棒球於是用小皮球取代,甚至接取材自然,以石為球。球員們每天早上天剛亮就開始練球直到升旗為止,課堂間的休息時間也不放過,放學後再繼續練到天色昏暗。初試啼聲的比賽,便奪得縣內延平鄉鄉運會的冠軍,在1964年的台東縣縣長盃又奪得第一。直至1968年在與日本隊比賽獲勝之後,該少棒隊成為了台灣從艱苦中站上國際體壇的代表。並引發了台灣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棒球熱潮。 在1990年代、有不少書籍和紀錄片等,探討了在紅葉少棒隊成名之後,隊員凋零和酗酒逝世等問題。1992年紅葉村成立了紅葉少棒紀念館。
12
5.現代的布農族(2) 布農族歌手 王宏恩:歌手,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布農族
1.2000年之前,王宏恩自學音樂、嘗試寫歌,逐漸成熟的創作作品在校園和部落中傳唱了三年,也被期待了三年。 年 6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獵人』 3.獲得觀眾票選台北藝術節台灣拼台王第二名 4.全國各地百場邀演 Live演出場場爆滿,國際海洋音樂節、野台開唱、國慶晚會、 5.國際原住民藝文嘉年華會代言人、受邀赴日 …等演出 年 8月,發行第二張專輯『王宏恩Biung同名專輯』 7.入圍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 8.『王宏恩 Biung同名專輯』獲選中華音樂交流協會十大優良專輯 年 獲得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 10.受邀公共電視「風中緋櫻」戲劇演出 11.與香港音樂人鮑比達合作,為臺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募款活動創作主題曲 12.受台東縣政府邀請擔任台東南島文化節的代言人 年 籌備製作第三張個人專輯 14.參與原住民音樂發展工作及各地Live演出 年 12 月,發行專輯 『走風的人』 年發行專輯『 戰舞 』
13
6.八部合音 布農人在音樂上也發展出相當複雜的和音唱法,以配合祭禮的進行。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這首歌是以多聲部和音唱法,從低音漸高,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諧音,以美妙的和聲娛悅天神,同時也依此判斷當年小米之收成。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布農族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相信,歌聲越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纍纍。因此,每一個人都以虔敬的心情唱著。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音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堪稱是世界音樂的瑰寶。
14
7.結論 原住民是臺灣這片土地原來的居民, 我們不應該對他們有任何歧視,對於他們的文化應以尊重態度對待。
布農族是可愛的原住民,他們有著樂天的個性、他們有著天生的歌喉、以及美妙的八部合音,他們是臺灣的榮耀,也是世界的驕傲
15
8.資料來源 奇摩知識+ 維基百科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