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2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熟悉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 2、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及流注次序;
3、熟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掌握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和循行部位。
3
有关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与经络系统 二、经络与临床
有关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与经络系统 二、经络与临床
4
一、经络与经络系统 1、经络 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是组成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是联系周身调节机体的一种组织或实体(人体主要由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组成),是血管、神经、体液等功能的综合体现。
经络是“经”和“络”的统称,包括“经脉”与“络脉”两个部分。“经”,即路径、主干,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即网络、分支,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经”与“络”纵横交错、互相衔接,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组成一个复杂的经络系统
6
2、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络脉两大部分组成,概括为“四十二,一十五,奇经八脉浮孙数”。 “四十二”指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一十五”指十五络脉。具体如下: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7
人体经络系统
9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象是方药的核心,经络是针灸的核心。 清·俞嘉言《医门法律》:“凡学医之人,不懂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10
1、概念 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 1、概念 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称为“正经”。
11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12
2、命名 整个经络系统的命名大致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 A、以阴阳、手足、脏腑来命名,如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
B、以穴位来命名,如十五络脉。 C、以装束来命名,如奇经八脉。 D、以特殊名称来命名,如十二皮部。
13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即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 脏为阴,腑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都以脏腑命名。 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
14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手之阴阳也。” 相为表里的两经,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侧的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在治疗上,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
15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16
十二经脉总的循行规律 手三阴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胸),交于手三阴。
这样构成了十二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径路。概括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
17
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18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流注,是人身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灌注的意思。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十二经脉则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循环灌注,分布于全身内外上下,构成了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又名十二经脉的流注。其流注次序为: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
19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表
20
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表
21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22
躯干部: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23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踝八寸处交叉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
24
奇经八脉 概念 奇:异,不同的意思。即有别于正经的一类经脉,共有8条,(故称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属络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且“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冲、带、跷、维6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2脉各有其所属腧穴不同,后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25
几个基本概念 一源三歧 阳脉之海 阴脉之海 十二经之海/血海
26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歧”。 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阳脉之海”; 任脉可调节全身阴经脉气,故称“阴脉之海”; 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27
奇经八脉主要作用: 一、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若喻十二经脉如江河,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
28
奇经与正经的区别 1、正经和脏腑均有直接联系,而奇经与脏腑不发生直接联系; 2、奇经无表里属络关 系; 3、奇经不参与流注,除任、督2脉外,无自己的专穴。
29
3、奇经的循行路线 督脉:督,衣背缝也。督脉主要行于人体后正中线。 任脉:任,衣前襟也。任脉主要行于人体前正中线。
30
4、奇经八脉的作用 沟通、联络作用;统率、主导作用;渗灌、调节作用。
4、奇经八脉的作用 沟通、联络作用;统率、主导作用;渗灌、调节作用。
31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32
作用: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33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人体腔的支脉。
34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人),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35
作用:加强十二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 例如,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
36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37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
38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39
经络的作用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 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①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②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③调节机能平衡
(1)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 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①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②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③调节机能平衡 ④感应传导作用
40
(2)阐释病理: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 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3)指导诊断: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 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 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
41
(4)治疗预防: 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 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 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
42
因经脉的循行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和区域,根据经脉的不同分布和病变出现的具体部位,就可以进行辨证归经。以头痛为例,前头痛,当属阳明经,中药用葛根、白芷;后头痛,当属太阳经,中药用羌活、川芎;侧头痛,当属少阳经,中药用黄芩、柴胡;头顶痛,当属厥阴经,中药用吴茱萸、蒿本。这样就可分别选用相应经脉的穴位来治疗,或相应的引经药来治疗。(所谓经络辨证当包括两部分,即根据其分布部位和各经脉的病候——脏腑辨证)
43
(二)经络与针灸临床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自身独特的理、法、方、穴),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等部分。 中国古代的医疗技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针灸是最常用的外治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素问》;“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
44
针灸是一项传统的治疗方式,属于物理疗法的一种,也是最迅速却实时可达到效果且非常简便的一种医术。研究用针或施灸之手术与方法,称为针法与灸法,对于一般疾病,在临床时,通常使针与灸两者并用,因此,通常称为针灸。
45
针灸的原理 针灸是利用调节虚实和平阴阳的作用,使经络运行血气顺畅,刺激脑部,使其产生脑内吗啡,达到抑制缓解疼痛的目的,不但可以抗御病毒,还可以传导感应等生理功能的正常。
46
针刺和艾灸虽然同属于外治 ,但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不尽相同。例如,天枢穴用针刺的方法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 用,适用于治疗胃肠瘀血、痛经、闭经;用艾灸的方法则能够发挥益气止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胃肠出血、月经过多、崩漏。再如,关元、肾俞、三阴交穴,针刺有清下焦、利湿热的 功能,用于治疗赤带;艾灸有温下焦、扶寒湿的作用,用于治疗白带。 补泻手法不同,治疗效果也不相同。例如,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反之,泻合谷、补复溜则可以止汗。补照海、泻申脉治疗失眠;反之,泻照海、补申脉却治疗嗜睡。
47
针灸治病,要善于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为机体某一部分出现的局部病证,往往又是整体疾病的一部分。例如,头痛和目赤肿痛多与肝火上炎有关,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多因心和小肠有火造成,脱肛、子宫脱垂皆由中气不足引起,故《标幽赋》云:“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针灸治病,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才不会出现头痛仅医头、脚痛仅医脚的片面倾向。
48
针灸防治疾病的特点 1、操作方便:便——使用方便,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甚至乘坐车船时发现病人,都可以立即开展针灸治疗工作。 2、经济安全:简——指医疗设备简单。只需银针(实际常用不锈钢针)、艾条以及消毒酒精、火罐等工具,就能开展工作。廉——除针、艾和消毒材料外,所需其他物品不多;只要按规定施术,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49
3、疗效明显:效——对针灸适应证,尤其是痛证等效果好。 4、适应证广:广——针灸防治疾病适应范围广,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如感冒、腹痛、胃痛、疮毒、扭伤、月经不调、胎位不正、小儿惊风、红眼病、咽喉疼痛等。
50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病症的治疗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对其中100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各种痛证、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各种功能失调的病症尤其适合针灸治疗。1984年WHO列出47种疾病,建议各国采用针灸治疗。
51
针灸的应用范围 1、针灸治疗:临床各科都有大量适用于针灸治疗的病证。 2、针灸保健:针灸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3、针刺麻醉:我国已经在100多种外科手术上成功地运用了针刺麻醉,其中有些手术适宜用单纯的针刺麻醉,有些手术适宜针刺复合麻醉。 4、经络、腧穴诊断:检查有关经络、腧穴部位的病理反应,测定腧穴的电位、电阻和导电量的变化;针刺有关经络、腧穴,配合X线检查,有助于观察内脏器官的动态变化。
52
刺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医疗方法。针刺属于机械性的刺激,灸法则属于温热性的刺激。二者作用的途径都是通过俞穴作用于经络脏腑,以调节人体营卫气血,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针刺本身即有补法也有泻法。灸法偏于补,多用于虚证和虚寒证。灸法又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独特之处。因此,临床上如能将刺法与灸法的优势发挥出来,那才能真正体现针灸学的特色。
53
针灸可以治疗的病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医师临床经验,所公布四十七种疾病之针灸适应症状如下:
1. 上呼吸道疾患 2. 急性副鼻窦炎 3. 急性鼻炎 4. 普通伤风感冒 5. 急性扁桃腺炎 6. 呼吸器疾病 7. 急性气管炎 8. 急性支气管炎 9. 眼睛疾患 10. 急性结膜炎
54
11. 中心视网膜炎 12. 近视(小孩) 13. 白内障(无并发症者) 14. 口腔疾病 15. 牙痛、拔牙后痛 16. 牙龈炎 17
11. 中心视网膜炎 12. 近视(小孩) 13. 白内障(无并发症者) 14. 口腔疾病 15. 牙痛、拔牙后痛 16. 牙龈炎 17. 急慢性咽炎 18. 胃肠疾患 19. 食道幽门痉挛 20. 打嗝 21. 胃下垂 22. 急慢性胃炎 23. 胃酸过多
55
37. 神经性膀胱无力 38. 坐骨神经痛 39. 下背痛 40. 骨关节炎 41. 五十肩、网球肘 42. 夜尿、遗尿 43
37. 神经性膀胱无力 38. 坐骨神经痛 39. 下背痛 40. 骨关节炎 41. 五十肩、网球肘 42. 夜尿、遗尿 43. 肘间神经痛 44. 颈臂神经症后群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