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梁實秋簡介 散文大家 翻譯大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梁實秋簡介 散文大家 翻譯大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梁實秋簡介 散文大家 翻譯大師

2 一、生 平 梁實秋,原名治華,筆名希臘人、秋郎等,北京市人。生於清德宗光緒二十八年(西元一九○二),卒於民國七十六年,年八十六。清華大學畢業,曾留學美國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及哈佛大學研究英國文學三年。自民國十五年起,歷任南京東南大學、暨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對日抗戰期間,曾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立編譯館編纂。抗戰勝利後,任北平師範大學教授。來臺後曾任國立編譯館館長、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和文學院院長。

3 1溫馨的童年生活 梁實秋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個兄姐,下有七個弟妹,一共有十一個兄弟姐妹。祖父梁芝山,曾遊宦百粵(今廣東、廣西一帶)。
父親梁咸熙是個秀才,同文書院第一期生,對金石、小學,頗有研究。家中藏書不少。 母親沈舜英,賢淑溫良。二人對於子女的照顧頗為周到,因此他們孩子的童年過得相當溫馨。對於兒時那段生活趣事,他自己一篇「疲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的文章裡,曾有不少的追述。

4 2進入清華園,走向文學之路 民國四年,十四歲的梁實秋進入清華學校中等科一年級。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運動開始,清華學生罷課罷考,梁氏參與活動;是年秋天,從清華學校中等科畢業,升入高等科一年級。民國十年,與同學組織小說研究社;是年年底,與聞一多、朱湘等人加入清華文學社。民國十二年,由清華學校畢業。

5 3留美深造,建立文學觀 民國十二年赴美留學,入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究英國文學。民國十三年夏天,科大英文系畢業,得教務長之特別推薦,獲准進入哈佛大學研究所,選修五門課中,所受影響最大者為白璧德(Irving Babbitt, )之人文主義的思想,梁實秋自認一生做人為學之基本態度,以此為轉捩點。受白璧德影響,文學觀產生極大轉變,他自此由浪漫主義一變而為古典主義。民國十五年,作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一文,承襲白璧德人文主義的文學觀,全面批評五四運動以後呈現於整個中國新文學的浪漫主義式傾向,主張應在理性指引下,基於人性,創作文學。

6 4回國任教,出版創作不輟 民國十五年,梁實秋返國,赴南京東南大學授課。民國十六年,胡適、徐志摩、聞一多等人在上海籌設新月書店,由胡適任董事長,梁實秋任總編輯。次年,新月月刊出版,至民國二十二年停刊。期間梁氏先後出版《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評論)、《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潘彼得》(小說)、《西塞羅文錄》、《織工馬南傳諸書》,除《浪漫的與古典的》之外,其餘皆為中文譯本。 民國二十三年,應胡適之邀,任北京大學外文系研究所教授兼外文系主任,同事有朱光潛、周作人等, 《偏見集》出版於此時。

7 5抗戰時期,因《雅舍小品》而成名 抗戰軍興,民國二十七年,膺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隻身南下,專程赴香港轉漢口,再轉赴重慶。民國二十八年,與友人合資購置平房一幢,六間,名之曰「雅舍」。 次年,應星期評論邀寫專欄,每期兩千字,名之曰『雅舍小品』,引起熱烈迴響。

8 6來臺從事教育、莎翁翻譯,著作等身 民國三十八年,時局動盪,教育部擬在臺北復設國立編譯館,梁氏應聘參加籌畫工作,抵臺後,代理館長之職,並應聘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前身)英語系專任教授兼主任;是年十一月,雅舍小品由正中書局出版。至民國五十五年退休為止,梁氏在臺灣師範大學服務計十七年,先後擔任英語系系主任、英語研究所所長及文學院院長等職務,貢獻良多。 梁實秋從民國二十年起,就在胡適的鼓勵下,開始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其後陸續進行此一艱鉅的計畫。自臺灣師範大學退休後,乃致全力於莎氏全集的翻譯,劇本三十七種於民國五十六年完成出版。不久,補譯詩集三卷,於民國五十七年出版,莎士比亞全集四十冊的翻譯終告完成,前後歷時三十八年。

9 民國六十八年,寫完英國文學史,約一百萬字;英國文學選,約一百二十萬字,前後歷七年,並於民國七十四年同時出版。二書之出版,對學界之學術研究,貢獻卓著。另外,梁氏為遠東圖書公司主編的各種英漢與漢英辭典,對莘莘學子甚至國外學人都頗有助益。 綜合而言,梁實秋著述甚多,有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文藝批評論、偏見集、罵人的藝術、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續集、秋室雜文、槐園夢憶、西雅圖記事、白貓王子及其他等書;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織工馬南傳、潘彼得、咆哮山莊、西塞羅文錄、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吉爾菲先生的情史、幸福的偽善者等書。

10 二、文學成就 1創作與成就 散文創作,作品豐富,以小品見長。 翻譯西洋文學,以莎翁劇作為代表。
文學批評上,鼓吹新人文主義,與魯迅等人形成論戰。 學術研究上,編著英國文學史、英國文學選及英漢、漢英辭典等,嘉惠學子。 從事英語教學,先後成立英語、國語教學中心。

11 2 創作風格 (一) 形式美感的書寫策略 1. 簡潔活潑的語言風格:以古樸、簡扼、雅潔為主,即是將文言文與白話文融匯在他的文章中,巧妙運用,如此寫出來的散文不但沒有艱深難懂的問題,但卻另有古典散文的短潔俐落。

12 2.寫作形式及思想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善於融匯,它有中國文言小說的典雅,復有英國散文隨筆的閒逸,又兼美國報刊散文的詼諧幽默。」梁實秋自己也表示自己的寫作形式想法深受到英國文學的影響
3.方言俚語的使用:利用方言俚語的通俗性,使其散文增加風趣親切感。 4.多樣的修辭技巧:譬喻、層遞、誇飾、映襯、倒反辭的單獨及多重使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梁實秋常利用倒反辭營造他想要表達的幽默效果。

13 5.靈動的文字句式-節奏感與音樂性:散文評論家鄭明娳提出《雅舍小品》的文字特點在於「慣於使用類疊修韻法,不論是字詞運用或是隔離的類疊都非常多。這些類疊的字詞又參入對偶及排比的句型中,從這些句行裡我們可以再發現一個特色,就是梁氏極善運用短詞製造節奏感,短詞中,以四字詞的使用率最高。」大量的四字詞運用,再加上其他較長的句子,兩者一起使用,不僅讓文句的形式有變化,也能藉此突顯出文章節奏的抑揚頓挫。

14 四、《雅舍小品》 (一)雅舍小品出版緣起 他應邀在重慶出版的《星期評論》寫專欄,以「雅舍小品」為欄目。每星期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筆名「子佳」發表,寫了十多篇.雖然後來《星期評論》停刊,但「雅舍小品」還是繼續寫下去,散見於重慶、昆明的一些刊物。抗戰勝利後,梁氏有意把作品輯為一冊,交商務印書館印行。可是由於當時內戰方殷,終因紙張太貴而無法即時出版。直到臺灣後,才由正中書局出版。

15 (二)雅舍小品內容大要 《雅舍小品》的文章,本來都屬於專欄式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沒有太大的連貫性。其中所寫的,涉及不少作者熟悉的真人真事。《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二千字,寫的都是身邊瑣事,生活隨筆。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談中西文化問題。全書沒有統一的主題,所寫的都是獨立成篇,而且題材多是隨手拈來的。初看題目時,可能給讀者平凡的感覺,但細看內容後,卻又別饒趣味。像《握手》、《理髮》、《衣裳》、《女人》、《男人》、《洗澡》、《牙籤》等,平常人絕對想不到這樣平凡的題目,竟然可寫出這麼豐富的內容。

16 五、『雅舎』 (一)雅舍的由來 抗戰期間,我在重慶。五四大轟炸那一年,我疏散到北碚鄉下。吳景超、龔業雅伉儷也一同疏散到北碚。景超是我清華同班同學,業雅是我妹妹亞紫北平女大同班同學,我和他們合資在北碚買了一棟房子。房子在路邊山坡上,沒有門牌,郵遞不便。有一天晚上景超提議給這棟房子題個名字,以資識別。我想了一下說,「不妨利用業雅的名字名之為『雅舍』」第二天我們就找木匠做了一個木牌,用木樁插在路邊,由我大書「雅舍」二字於其上。雅舍命名緣來如此,並非如某些人之所誤會以為是自命風雅。

17 (二)地理位置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後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說地點荒涼,則月明之夕,或風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遠,路遠乃見情誼。客來則先爬幾十級的土階,進得屋來仍須上坡,因為屋內地板乃依山勢而鋪,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來無不驚嘆,我則久而安之,每日由書房走到飯廳是上坡,飯後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覺有大不便處。

18 (三)雅舍雖以『雅』為名,實乃是一棟典型的『陋室』,缺點多多
1.隔音效果不佳 篦牆不固,門窗不嚴,故我與鄰人彼此均可互通聲息。鄰人轟飲作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蕩漾而來,破我岑寂。

19 2.鼠子之患 入夜則鼠子瞰燈,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動,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順坡而下,或吸燈油而推翻燭台,或攀援而上帳頂,或在門框棹腳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其實我的對付鼠子並不懶惰。窗上糊紙,紙一戳就破;門戶關緊,而相鼠有牙,一陣咬便是一個洞洞。…… 3. 『蚊』風之盛 “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當黃昏時候,滿屋裏磕頭碰腦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獗,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

20 (四)但也並非一無好處。從文中看,至少有兩大優點︰
1. 地勢較高,得月較先──便於欣賞自然美景 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湧,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

21 2.陳設簡樸,易於安排──能彰顯主人個性 我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我亦不復他求。但是陳設雖簡,我卻喜歡翻新佈置。……中國舊式家庭,陳設千篇一律,正廳上是一條案,前面一張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兩旁是兩把靠椅夾一隻茶几。我以為陳設宜求疏落參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從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22 六、趣聞軼事 1粉墨登場 民國十二年六月十七日,梁實秋自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晚會演出張約翰一劇,梁氏反串女主角。民國十四年三月,於美國波士頓藝術劇院公演琵琶記,由顧一樵編導,梁氏譯成英文,並飾演劇中蔡中郎。其才藝由此可見。

23 2夙好書畫篆刻 梁實秋喜歡書畫。中國歷代書法家,他最推崇王右軍,常常嘆息:「右軍的實在無法學得到。」他寫過不少條幅,中年以前寫稿寫信都是用毛筆,晚年才改用鋼筆、圓珠筆,大概是比較省事省力罷。也畫過一些梅花、山水。但過了中年就不再畫了。也治過印,鐫刻的章,皆放在北京家中,因亂離而湮滅無存了。

24 3喜愛棋藝 據梁實秋之公子梁文騏在我所知道的父親一文所言,「梁氏喜愛圍棋,有時棋友來訪,不遑寒暄,即激烈對戰起來,落子如飛,如驟語、如爆豆,速度既快,盤數遂多。輸的紅了眼,贏的吃開了胃,在恨恨聲、驚呼聲、抗議聲、嬉笑聲、喃喃自語聲、哀嘆呻吟聲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25 4喜好甜食 梁實秋為北京人,寫過談吃的文章無數。他自小就吃遍美食,嗜吃甜品,而且擅於烹飪之術,頗得飲食之趣。惜晚年得糖尿病,戒食甜品,續弦夫人韓菁清對此事管制頗嚴,梁氏為此煩惱不已,偶爾偷食以過其癮,頗似頑童。

26 5槐園夢憶 梁實秋元配夫人程季淑女士,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女性,專心治家,善於烹調,讓梁氏有居家之樂,無後顧之憂。民國六十三年四月三十日,在美發生意外,傷重不治,後葬於西雅圖槐園,梁氏曾有輓聯:「形影不離五十年來成夢幻,音容宛在八千里外弔亡魂。」以寄哀追悼之情。梁氏自此生活頓失依靠,傷痛時發為文章,表達哀悼亡妻的心意,八月底寫成槐園夢憶一書,是近代悼亡詩文的佳作,頗受讀者的重視。

27 6獎掖後進 梁實秋在北京讀書時,和梁啟超的兒子很熟。有一次,他去拜訪梁任公,適逢顯要亦造訪梁府。梁任公留梁實秋長談,置顯要於室外。受梁任公影響,梁實秋日後獎掖後進,不遺餘力。例如:詩人余光中出版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請梁實秋寫序,梁氏贈以一首屬於新月風格的三段的格律詩為序,余光中不滿意,對梁氏抱怨說:「您的詩,似乎沒有特別針對我的集子而寫。」梁氏不以為忤,只淡淡一笑,徐徐說道:「那就別用得了。書出之後,再跟你寫評吧。」在舟子的悲歌出版後,梁氏果然寫了一篇千餘字的書評,頗多肯定鼓勵之詞。

28 7.不善理財 梁實秋的寫作,始終未停頓,至死尚積文債。有人對他兒子說這是「寫作力旺盛」。兒子苦笑答道:「不旺盛不行啊!八十六歲高齡了,日日爬格子,筆耕糊口嘛!」別人不信,說:「講笑話了,光是令尊那些大大小小無數本字典,不就無數的稿費了嗎?」實則梁實秋生平不善理財。給兒子的遺書中也說:「呰窳一生,鮮有積聚。」(呰窳,音紫雨,謂才拙力微,典出漢書。)錢少,固然麻煩,但也有好處。據說,人的進化,即是由於食物的匱乏,也許這正是他創作的動力吧?

29 8.推崇經典 梁實秋在影響我的幾本書中談影響他最深的八部書是:
水滸傳使他明白什麼叫做「官逼民反」。 胡適文存使他知道獨立思考的重要。 盧梭與浪漫主義使他明白浪漫主義的缺失。 雋語與箴言使他認識悲觀主義的真諦。 對文明的反叛使他洞悉一般所謂革命運動的罪過。 六祖壇經引發他思考禪的意義。 英雄與英雄崇拜教他了解偉大人物對文明的貢獻。 沉思錄使他嚮往斯托亞派的修養苦行。

30 9.白貓黑貓 梁實秋晚年時,家中之成員,除夫婦二人外,還有黑、白二貓。白的叫「白貓王子」,黑的叫「黑貓公主」。梁夫人待二貓就像疼愛孩子一般,親自照料貓食,給貓洗澡,表現了高度的耐心和愛心。

31 10.臨終憾事 根據梁實秋之子敘述其父臨終前,因缺氧而難過扭動,索筆欲書,先後寫了五次,卻不成文,最後因痛苦得受不了,於是扯開氧氣罩大叫:「大量的氧氣,我要大量的氧氣。」「我要死了!」「給我大量的氧!」聲音淒慘,聞之不忍。在醫院調換病床,準備使用更大的氧氣急救設備時,梁氏心臟停止跳動,雖經電擊急救,終究回天乏術。宣布死亡之後,醫護人員及醫療儀器很快的撤離,丟下赤裸裸的梁氏,沒有一句抱憾之言,而且在等待運送遺體的過程中,護士還迫不及待的再三催促。一代文學大師的去世,遭到如此冷漠無情的對待,令人感嘆。

32 七、威廉‧莎士比亞 (一)簡介:威廉·莎士比亞(英文: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1616年5月3日,亦常尊稱為莎翁),被許多人認為是英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最傑出的詩人和劇作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卓越的劇作家之一。他被譽為英國的民族詩人和「吟游詩人」。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劇本、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作。他的劇本被翻譯成所有主要使用著的語言,並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劇作家。

33 (二)四大悲劇和喜劇 ※悲劇: 《哈姆雷特》 《奧塞羅》 《馬克白》 《李爾王》 ※喜劇: 《暴風雨》 《仲夏夜之夢》 《威尼斯商人》 《無事生非》


Download ppt "梁實秋簡介 散文大家 翻譯大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