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心电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心电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心电图

2 学习要点提示 1、心电图导联及连接方式、导联轴、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测量方法、正常值范围
3、心电轴的概念、心电轴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4、心电图检查临床应用范围、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5、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及特征 6、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3 心电图 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 :
心肌在机械收缩前, 首先产生电激动, 在电激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电流能经组织传导到体表各个部位, 如果利用心电图机将这种微小生物电流记录下来,并加以放大, 形成一连续曲线,称为心电图。

4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5 第一节 心电发生的原理与心电向量 一、心肌细胞电生理学基础 (一)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 1、极化状态的概念 2、极化状态的跨膜电位
(二)心肌细胞的除极 1、除极的概念 2、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三)心肌细胞的复极 1、复极的概念 2、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6 心电发生的原理与心电向量 二、心电向量及心电向量环 (一)心电向量 (二)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三)立体心电向量

7 第二节 心电图形成机理 一、常规心电图导联 导联: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

8 常规心电图导联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矢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9 常规心电图导联 标准导联: I导联 正极_左上肢,负极_右上肢。 II导联 正极_左下肢,负极_右下肢.

10 常规心电图导联 加压单极肢导联 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 :正极_右上肢(R),负极:中心电端
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 :正极_左上肢(L),负极:中心电端 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 :正极_左下肢(F),负极:中心电端

11 肢体导联连接方式

12 肢体导联连接方式

13 肢体导联连接方式

14 胸前导联 正电极位置 V1 V2 V3 V4 V5 V6 导联 胸骨右缘4肋间隙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2与V4的中点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15 附加导联 连接方式同胸导联,其正极: V7_左腋后线V4水平处 V8_左肩胛线V4水平处 V9_后正中线左侧脊柱旁V4水平处
V3R_右胸V3处 V4R_右胸V4 处 V5R_胸V5处 负极:中心电端

16 导联定位组 左室导联组: V5、V6 过渡区: V3 、 V4 右室导联组: V1、V2

17 心电图导联 临床心电图机, 通常己将导联线作好了标记, 分为红、黄、绿、黑、白五种。其对应关系为: 红色__右上肢; 黄色__左上肢;
绿色__左下肢; 黑色__右下肢(与心电图机地线相连); 白色__放置前胸指定位置 心电图描记的顺序通常是:I—II—III—aVR—aVL—aVF—V1—V2—V3—V4—V5—V6.

18 第三节 正常心电图

19 心电图各波段组成示意图

20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1、根据波的相对大小分别用英文字母Q、R、S或q、r、s、表示,波幅<5mm的用小写q、r、s ;波幅≥5mm的用大写Q、R、S。 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 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21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2、每个波的成立必须是这个波超过基线,若未超过基线的称为粗钝或切迹。 3、缺哪个波就略去那个波的符号,如qR
4、哪个波重复就重写那个波的符号,并加“ ’ ” 如qRsr’

22 QRS波群的命名

23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 和测量示意图

24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一、电压、时间的测量 1、各波时间的测量: 横向距离:代表时间,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故1小格=1mm=0.04秒
测量各波时间:从波形起点内缘量至终点内缘 测量各间期:选择波幅最大、波形清楚的导联

25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2、各波振幅(电压) 的测量 纵向距离:代表电压,通常定准电压为1mV=10mm,故1小格=1mm= 0.1mV
测量正向(向上):从基线的上缘量至波顶; 测量负向(向下):从基线的下缘量至波底 基线为T-P段

26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3、各间期的测量 P-R(或P-Q)间期:从P波的起点 测至QRS波群的起点 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测

27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4、ST段移位的测量:以J点后0.04s处为准 ST段抬高的测量:从等电位线的上缘量至ST段的上缘;

28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ST段下移的测量:从等电位线的下缘量至ST段的下缘

29 心率的计算 测量P-P或R-R间隔的时间, 以秒为单位, 再以此去除60, 即为心率. 其计算公式为:
心率(次/分)= R-R或P-P间期 如有心律不齐,则需测量5个以上(房颤时需连续测量10个)的P-P或R-R间隔, 取其平均值, 然后计算出心率.

30 各波段电压及时间的测量示意图

31 各波段电压及时间的测量示意图

32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概念:指左右心室除极的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通常用心电轴与Ⅰ导联正侧端所构成角度表示用心电轴偏移的方向. 测定方法:
查表法:分别测出Ⅰ导联和Ⅲ导联QRS波群电压差值(R波电压减Q波及S波),查心电轴表 作图法

33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目测法: 根据Ⅰ与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大致估计心电轴有否偏移 Ⅰ↑ Ⅲ↑ ____电轴不偏(尖朝天,则不偏)
Ⅰ↓ Ⅲ↑ ____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 Ⅰ↑ Ⅲ↓ ____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

34 心电轴目测

35 平均心电轴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 0 ~ +90° 轻度左偏:0 ~ -30°,见于横位心及左室肥大
正常人: 0 ~ +90° 轻度左偏:0 ~ -30°,见于横位心及左室肥大 显著左偏:-30°~ -90°,见于左前分支阻滞 轻度右偏:+90°~ +110°,见于垂位心及右室 肥大 重度右偏:>+120°,见于左后分支阻滞、重度右室肥大

36 钟向转位 定义: 指心脏沿其长轴旋转。(长轴:自心基的主动脉根部至心尖) 从心尖部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分类:

37 钟向转位临床意义 顺钟向转位:见于右心室肥大、肺气肿、 肺心病。 逆钟向转位:见于左心室肥大(轻度)。


Download ppt "第八章 心电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