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医基础理论 青海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教研室 保守魁 13897251286
2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 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3
即中医学的基础医学,它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
中医基础理论: 即中医学的基础医学,它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2、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3、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4、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4
中医学理论体系: 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它以整体、恒动、平衡观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5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中医学的科学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并且兼收并蓄人文社会和古代哲学思想精华的新的医学科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6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解剖 整体观察法——“有诸内,比形诸外”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7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进入春秋战国,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政治、经济、 文化都有显著发展,“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
前活跃,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相继诞生,在这种 大趋势下,古代医学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 自然关系的探讨,他们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 上,以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方法 ,创立了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学说,并在探讨 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以阐释人 体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逐步建构了统 一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8
2、医药知识的积累: 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长期观察自然现象、生理病 理现象,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一个感性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 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长期观察自然现象、生理病 理现象,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一个感性 认识不断深化,上升为理性认识,无数次不断反复 的过程。 (1)预防医学的起源:北京猿人离开树上巢穴, 穴 居山洞,以避风雨,并用兽皮、树皮作 衣御寒,这些简单措施是最早的预防医学 的起源。
9
(2)药物学的起源:原始人在采集植物果实、枝叶、
根茎作食物的过程中由于误食,发现某些植物 具有有益、有害、或能消除某些症状的作用, 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某些植物来治病,这就 是最早的药物学起源,也是中药以植物药为主 的原因。同时发明了酒及汤液,而且在医疗实 践中应用了治病的“毒药”。
10
(3)针灸术的起源:原始人靠磨制石器作生产工具,
由于石器和其他原因造成对体表的刺激和创伤, 人们在这些偶然的机会中逐渐发现了体表刺激能 解除某些症状的作用,从而获得了使用锐利的石 器治疗病症的经验,这就是最早针术的起源。 (4)理疗的起源:当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在长年 累月的无数次火伤中,人们有时意外的发现某些 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于是积累 了经验,这就是最早的热熨、艾灸、拔火罐等理 疗法的起源。
11
(5)外治法的起源:原始人在和野兽搏斗造 成创伤时,可根据以往的经验使用某些 树叶、草茎来涂裹,这就是最早的外治 法的起源。
12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专业医生的大量出现,病名的
确立,诊疗技术的扩展极为快速,如: 诊断:四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治病方法:药物、针灸、导引、精神疗法等;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医学资料中,有一卷帛 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涉及到内、外、 妇、儿、五官等科,并记载了药名247个,药方283个, 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以有很大提高。 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 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 条件,古代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思维方法,故在众多医学 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
13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解剖 整体观察法——“有诸内,比形诸外” 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每一类疾
病发作时,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同时出现,而这 一组症状与人体外表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联系,又与 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破坏有关。在治疗时,又观 察到某类药物或某组穴位对某一组症状有较特异的疗 效,逐渐摸索出其规律所在,经过反复实践,便得出 了“五脏分证”的规律
14
五脏分证:就是把某一组在某一定部位和器官出现的特
定症状,归结为五脏中某一脏的功能失调, 把活的机体外部呈现的生理病理征象与内部 的脏器统一起来。在治疗时,调理这一脏的 生理失常,就能治愈疾病或使病情缓解。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 ——逐渐建立了人体中精、气、血、津液等概念。 在砭刺治病过程中 ——逐渐发现了针感传导路线。 在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察的基础上 ——认识到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15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 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其理论体系 的确立: 《内经》
①理论框架的建立 《难经》 《伤寒杂病论》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6
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以及对疾 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等问题。书中许多内容的
素问——九卷——81篇 《黄帝内经》 篇 灵枢——九卷——81篇 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以及对疾 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等问题。书中许多内容的 记载均处于当时世界医学的领先地位。如在形态学方面, 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 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道与肠的长度 之比例为1:35,现代解剖证明是1:37,二者十分相近。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的观点,认识到 人体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这些理 论至尽仍然正确。并比英国哈维在公元17世纪发现的血 液循环早1000多年。
17
《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
秦越人(扁鹊)所作。书名中的“难”,是质难的 意思,即问答之意。全书共有81个问答,故全名 《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该书内容简要,辨析 精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主要用问答方 式,涉及内容有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病因 病机)诊断、病证、治则和治法等各个方面。它 既解释了《黄帝内经》中较为疑难的问题,并在 理论上有新的创见。如书中提出了“独取寸口”这 一诊断方法,至今仍比临床所习用。对经络学说 以及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 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在治疗上提出了“虚 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则,为临床立法制 方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 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18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机(字仲景)所著,后
经晋带医学家王叔和整理,分为《伤 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这两部书的共同特点是:书分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 临床表现,然后根据病理分析认定为某中证,最后根据证 提出治法与处方用药。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 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
《伤寒论》:以外感热病为主,确立了六经辨证
论治的纲领,是中医学中阐明辨证 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并为后世诊断 学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书中记载 了113方,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 医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 药的体系。千余年来,经过临床实 践的不断验证,疗效确凿可靠,至 今仍为国内外医学界赞赏,研究不 衰。
20
《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类,记载
了四十多种杂病,并发展了病因学说, 提出了“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给后世 三因学说以深刻的影响。张机在书中不 仅系统总结了许多常见病症的诊断要点, 治则和有效方药,更归纳创造出辨证论 治的临床诊治规范,确定了临床诊治学 的基本原则和大法。是历代医家辨证论 治之楷模。
21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
②治疗技术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 中载药365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 上——120种,为君,毒性小或无毒,主养命以应天, 多属补养类药物(主益气); 中——120种,为臣,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主养性 以应人多系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作用的药物 (主治病,补虚); 下——125种,为佐使,有毒,主治兵以应地大多是 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的药物,不可久服。
22
本书所录药物功效记载历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
并将药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和温、热、寒、 凉四性,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 则,是药理学与病理学紧密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 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 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法度,服 药方法以及剂型等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2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晋.王叔和《脉经》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①魏晋隋唐时期
2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②宋金元时期;“四大家”的学术观点及学术著作 素 ”、“大气皆从火 时代 姓名 学术观点 临床特点 学派 代表著
时代 姓名 学术观点 临床特点 学派 代表著 刘 以火热立论,提 用药以寒凉为 后世称《素问玄 金 出了百病多由于“ 主,善用寒凉方 为“主火 机原病式 完 火”的理论,“五 药清泻火热。 派”或“ 》 元 志过激,皆为热甚 寒凉派” 素 ”、“大气皆从火 时 化”。 张 认为“病由邪生 临床多采用、 后世称《儒门事亲 期 从 ”故治病当以祛邪 汗、吐、下三法 为“攻下 》 正 为要务。 以达到攻邪愈病 派”或“ 的目的。 攻邪派”
25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②宋金元时期;“四大家”的学术观点及学术著作 金 李 人体生命活动中的 脾胃为主。 为“补土 论》
时代 姓名 学术观点 临床特点 学派 代表著 十分注重脾胃在 故治疗以补益 后世称《脾胃 金 李 人体生命活动中的 脾胃为主。 为“补土 论》 重要地位,认为“ 派”或 元 杲 脾胃一伤”导致“ “ 脾胃 百病丛生”。 学派” 时 朱 善治杂病,创见 治疗以滋阴 后世称《格致 颇多,认为“痰和 降火为主,另在 为“养 余论》 期 震 郁”是重要的致病 临床治疗中注重 阴派” 因素,另外他还提 解郁和化探痰。 亨 出“阳常有余、阴 常不足”的理论。
26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明——命门学说产生 ③明清时期 清 叶天士 吴鞠通 王清任:瘀血理论 叶天士: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纵向
③明清时期 清 叶天士 吴鞠通 王清任:瘀血理论 叶天士: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纵向 吴鞠通: 三焦辨证理论 横向 ④近代与现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7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①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②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28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 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 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既事物是一个整体,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中医学从这一观念出发,在认识生理病理与诊治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时,即重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又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这种全面认识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就称整体观念。
29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上的整体观 包括 病理上的整体观 诊治上的整体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上的整体观 包括 病理上的整体观 诊治上的整体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包括 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30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4、 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生态医学模式。
31
二、辨证论治: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包括自觉症状和它觉症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32
二、辨证论治: 病的现象 症的病理概括 自觉症状 病的个性或共性本质
病的现象 症的病理概括 自觉症状 他觉症状 病的个性或共性本质 有病必然出现若干症状,通过分辨症状,必然辨出若干证候。证候中又包含若干症状。因此,症是病的现象,是辨证的基础;证是病的本质,是症的病理概括。这就说明,中医治疗的主要依据是“证”。 若干 若干 证 病 症
3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 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
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 疗也就有异。 例A: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麻疹初 期麻疹未透,宜解表透疹——银翘散或升麻葛根 汤;中期肺热明显,常须清肺——麻杏甘石汤; 而后期则为余热未尽肺胃阴伤,则又须以养阴清 肺为主——沙参麦冬汤。
34
B:感冒病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
寒、风热、风湿相挟等外感,治疗时分别采用辛温 解表、辛谅解表、疏风祛湿等治法。再具体一点: 风温早期,症见发热,微恶风、是风热在表,应用 辛谅解表法治疗(银翘散);中期,症见高热、咳 嗽、气急、口渴欲饮凉水,是肺热盛,治当清肺热 为主(麻杏甘石汤加减);后期,身热已退,舌红 口干、干咳少痰、疲乏而脉细无力,是邪热已去大 半,肺阴肺气受伤,治宜清余热、滋肺阴、补肺气, 以促进恢复(青蒿鳖甲散)。
35
C:外感病发病的季节不同,治法也不同,暑季感冒,
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在治疗时常需用一些芳香 化湿的药物,以祛暑湿,这与其他季节的感冒治 法就不一样。 D:水肿病,根据其本质特点,可以辨出多种证型, 就脏腑而言,其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就其 性质而言,即可以是虚证,又可以是实证;就病 因而言,有风热、风寒、邪毒和水湿等等,故同 样是水肿病,合理的治疗就必须根据这些特点, 采取不同的治法。
36
2、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
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 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 药来治疗。 例A:久泻之后出现的脱肛 产后调理不当的子宫下垂 均因中气亏乏,脾虚 胃、肾等脏器的下垂 下陷所致,治以益气升提法,方选补中益气汤。
37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B:泄泻、水肿是不同的病,但在两病的发展过 程 中,都可发展到以脾肾阳虚为本质特点的阶段, 对于泄泻和水肿表现为脾肾阳虚之证的,皆可 用温补脾肾法。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分别是对证候和对疾病的 辨析。区别在于一为确立 证候,一为确定诊断。
38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
39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自学)
40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41
第一节 精气学说 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 (一)精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古哲学中,一 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行
第一节 精气学说 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 (一)精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古哲学中,一 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行 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 类的本原 。 (二)气的基本概念:古哲学中,指存在与宇宙之中 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 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42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其存在形式 无形—处于弥散而运动状态; 有形—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
二、精气的运动变化:气的运动—气机;其运 动形式:升、降、出、入、聚、散。 气化:是指伴随着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 变化的过程。
43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 精气的运动变化: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 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 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
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 化—指气的缓和的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 变—指气的剧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 气化的形式
44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感应—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人类与宇宙中的他物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 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45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
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包括 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先天之精 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后天之精
46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 运动切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
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 生命活动的 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 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肃降; 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 二、对中医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47
第二节 阴阳学说阴阳鱼太极图 它是以黑白阴阳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古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本原,它形象的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它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说明: 、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部分 构成; 、构成事物的阴阳两部分,都不是纯阴或纯阳,它们都含着小于自己的反面,通常称大阴含小阳和大阳含小阴。
48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 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
括。它既可以标示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 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 的两个方面。 阴阳概念源于西周,发展于舂秋战国时期。
49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1、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 (1)以人和自然的事物及现象作为划分的对 象; (2)以日光的向与背为参照,以事物和现象
双方不同的功能属性、运动趋势、位置、 发展状态为依据,以水火之特性作为阴 阳属性划分的标准。 (3)用取象比类(比较)的方法来划分事物 的阴阳属性。
50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1)绝对性:指事物的阴阳属性有严格的划 分,不能随意改变,其阴阳属性一经确
定即不可反称。(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 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 (2)相对性:指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固 定的,而是可变的。(事物的总体属性 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
51
学 对立——— 阴阳双方互相制约 、互相斗争的 说 结果“阴平阳 秘”。(相互的动态 的 平衡)
交感互藏 —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 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互藏: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 任何方 阴 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 阳 阳中有阴。 学 对立——— 阴阳双方互相制约 、互相斗争的 说 结果“阴平阳 秘”。(相互的动态 的 平衡) 基 依存——— 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 本 阴消阳长 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动力 内 阳消阴长 是事物发展的量变过程 容 由阴转阳 形(促)成事物的转化 由阳转阴 (变化)是事物发展的 质变过程 事物的对立统 一 阴阳的 一阴一阳谓之道 消长—在一定的限度内 事物永远处于运动之中 阴阳的 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
5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交感与互藏 4、阴阳消长 5、阴阳转化 6、阴阳自和与平衡
5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1、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 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1、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 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 了破坏——疾病产生。)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 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根 本的关系; (2)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 进和助长的关系。
54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3、阴阳交感与互藏: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 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3、阴阳交感与互藏: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 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 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交感是在阴阳二气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的,没 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 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 阴阳互藏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阴阳互藏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55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4、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 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 消减的变化之中。形式有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4、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 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 消减的变化之中。形式有二。 (1)阴阳互为消长 一方增长另一方消减 一方消减另一方增长 (2)阴阳皆消皆长 一方增长另一方亦增长 一方消减另一方亦消减
56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5、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既 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5、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既 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 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机理与形式:极、重、甚是事物的阴 阳总体属性发生转化的内在因素和必备条 件。 渐变 突变
57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6、阴阳自和与平衡: ①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 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生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6、阴阳自和与平衡: ①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 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生 理——自我协调、病理——自我恢复平衡) ②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 互排斥、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58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 (1)阴阳的偏胜——“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2)阴阳的偏衰——“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59
阳偏盛 阴偏盛 正 常 实证 阳偏衰 阴偏衰 常 虚证 代表阳 代表阴
60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阴阳互损 当阳虚至一定的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
当阴虚至一定的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 4、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望、闻、问、切——四诊
61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色泽晦暗 语声低微无 蜷卧静默 尺 去者 阴 力,少言而沉 身寒喜暖 迟者 沉
脉症分阴阳 望 闻 问 切 色泽晦暗 语声低微无 蜷卧静默 尺 去者 阴 力,少言而沉 身寒喜暖 迟者 沉 静,呼吸微弱 涩细小 色泽鲜明 语声高亢宏 躁动不安 寸 至者 阳 亮,多言而躁 身热恶热 数者 浮 动,呼吸有力 大洪滑 声高气粗
62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用于疾病的治疗:“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指导养生 (2)确定治疗原则
A、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有余、“实则泻之” 阴偏胜 “阴胜则寒”实寒证“寒者热之” 阳偏胜 “阳胜则热”实热证“热者寒之” 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抑制其亢奋之阳,以清泻其 热。 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消解其偏胜之阴,以温散其 阴寒。 实证
6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确定治疗原则 B、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不足“虚则补之” 阴偏衰 “阴虚则热” 虚热证“阴虚则热”
阴偏衰 “阴虚则热” 虚热证“阴虚则热” 阳偏衰 “阳虚则寒” 虚寒虚“阳虚则寒” 滋阴制阳(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用“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 扶阳抑阴(不宜用辛温发散以散阴寒)用“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的治法, 《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虚证
64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确定治疗原则 B、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不足“虚则补之” 利用阴阳的互根互用原理
阴虚: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阳虚: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3)归纳药物的性能
65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分析归纳药物的性能 寒凉属阴(凉次于寒)——能清泻阳热之邪,减轻 药物 性[四气] 消除机体的热象。
性[四气] 消除机体的热象。 温热属阳(温次于热)——能祛除阴寒之邪。减轻 和消除机体的寒象。 辛甘淡—属阳—辛甘发散为阳,淡味渗泄为阳。 酸苦咸—属阴—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 药物在体内发挥的作用趋向(见下一片) 药物 味[五味]
66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分析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物在体内发挥的作用趋向 升浮—上升发散—阳:一般而讲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
吐、开窍等作用的药物,大多药力上行向外,或升 或浮、或两者兼见,故为阳—桂枝汤、麻黄汤、补 中益气汤。 沉降 —内收、泻下、重镇—阴:具有泻下、清热、利尿、 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止呕等 作用的药物,大多药力下行向内,或沉或降、或两 者兼见,故为阴,天麻勾藤饮等。
67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 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 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68
五行的概念:# 三、事物或现象的五行归类: 1、归类的标准:以五行特性为依据; 2、归类的对象:以人和自然的事物或现象为
对象进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3、归类的方法:主要是“取象比类”和“推演络 绎”。
69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 火 土 金 水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例: 木 火 土 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 生 生 生 生 生 生我 我生
70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相克,是指木、土、水、火、金之间存在着有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相克,是指木、土、水、火、金之间存在着有 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 木 土 水 火 金 木 土 水 “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例: 由于土克水,故“我克”者为水,水为土之“所胜”;由于 木克土,故“克我”者为木,木为土之“所不胜”。 克 克 克 克 克 克 克 我克[所胜] 克我[所不胜]
71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五行生克示意图: 木 汉、董仲舒曾将五行相生、相 克的次序概括为:“比相生而间 相胜也。”(春秋繁露、五行相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五行生克示意图: 木 汉、董仲舒曾将五行相生、相 克的次序概括为:“比相生而间 相胜也。”(春秋繁露、五行相 生)所谓“比”就是紧挨着;所谓 “间”就是隔开一位。意即顺着木 、火土金水次序的为相生,间隔 一位的是相克。 火 水 金 土 示相生 示相克
72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1、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协调平衡,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例: 水 火 木 代表相生 代表相克 母来顾子
73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2、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 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例: (盛气)木 土 金 (复气) 子复母仇
74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 制。有称“倍克”。此次序与相克相同。原因有“太过” 和“不及”。例: 木 土 水 火 金 不及: 木 土 (正常水平)(低于正常水平) 太过: 木 土 (过于亢进) (正常水平) 乘 乘 乘 乘 乘 乘 乘
75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2、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2、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 制。有称“反克”。此次序与相克相反,原因有 “太 过”和“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在发生相乘时, 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 乘。例: 金 木 木 土 太过: 异常 不及: 金 木 (亢) (虚)木 土 克 克 (正常) (正常) 反侮 反侮
76
五行乘侮规律示意图 木 例:正常情况下金能削木,若木质太硬,或金属太软、太薄,非但不能削木,反而倦刃缺口 水 火 金 土 相乘 相侮
77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简表 相生—相互资生 生克制化“亢则害,承乃制, 制则升 相克—相互制约 化” — 事 物发展变化的 正常现象。
相生—相互资生 生克制化“亢则害,承乃制, 制则升 相克—相互制约 化” — 事 物发展变化的 正常现象。 相乘—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克制 “气有余。则制自所胜而 侮所不胜;其不及,则自 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 轻而侮之。” — 事物发展 相侮—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克 变化的异常现象。
78
五行亢害承制示意图 太过 金 木 土 (木火刑金) (木旺乘土) 侮所不胜 制己所胜 (木虚金侮) (土壅木郁)
(木火刑金) (木旺乘土) 侮所不胜 制己所胜 (木虚金侮) (土壅木郁) 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己所胜轻而侮之 不及 五行亢害承制示意图 气有余 金 所不胜 木 所胜 土 其不及
79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指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遭 到破坏后,引起的相生关系的反常。包括母病及 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指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遭 到破坏后,引起的相生关系的反常。包括母病及 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 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 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与相生次序一致) 2、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 终指子母两行皆异常。(与相生次序相反) (1)子病犯母 (2)子盗母气
80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生理特点; 2、构件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阳可以温煦脾 土,脾(土)气化生精微物质以充养肺金,肺(金) 之精津和肺气肃降下行以滋肾精并助纳气,肾(水) 藏精以滋养肝血。
81
用五行相生说明五脏关系 肝 心 肾 脾 肺 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心之阳气(火)可以温煦脾土,助脾运化 心 肾 脾运化水谷之 精气可以益肺 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 脾 肺
8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3、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肾水滋润上行于心,可防心火之亢烈;心火之阳热, 可抑制肺气的清肃太过;肺气的肃降,可抑制肝木的上 亢;肝气条达,可以防止脾土的壅滞;脾之运化,可防 止肾水的泛滥。 (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83
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肝 肺 土 火 水 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之壅滞 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之泛滥 土 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 火 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水
84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3、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 (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 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 而不至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 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
85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母病及子 1、相生关系的传变 虚证:心肝血虚 子病及母 实证:心肝火旺
1、相生关系的传变 虚证:心肝血虚 子病及母 实证:心肝火旺 虚实夹杂:“子盗母气”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 (1)相乘 太过 (2)相侮 太过 不及 不及
86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肝 木 肾 心 水 火 肺 金 土 脾 母 及 母 病 病 及 子 子 侮 乘
五脏传变规律示意图
87
补五行图 心 肾 肝 脾 肺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子病犯母 相乘 母病及子 相侮 木火刑金 相乘 相侮
88
补五行图 肾 肝 肺 脾 心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相乘 子病犯母 相侮 母病及子 相乘 相侮
89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确定五脏病变部位:五行学说以事物五行属性归类 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包括
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 以他脏………………………确定五脏相兼病变;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五行学说根据五色之间的生 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轻重顺逆。 主色 客色 色脉
90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2、控制疾病的传变: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实则传,虚则受”
91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治则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3、确定治则执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治则:补母(虚则补其母)与泻子(实则泻其子)。 滋水涵木法 益火补土法(命门之火)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治则
9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治法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3、确定治则执治法: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治则:抑强扶弱,
抑木扶土法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治法
9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4、指导针灸取穴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94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其基本特点 注重宏观观察 注重整体研究 擅长哲学思维:(一)中和思维 (二)类比思维 强调功能联系
95
第二章 藏 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 五 脏 第三节 六 腑 第四节 奇 恒 之 腑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96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又称“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又称“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包括: 五 脏:肝、心、脾、肺、肾 六 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其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97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象”是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 含义有二: 1、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象”是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 含义有二: 1、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2、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 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 象。
98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名称大致相同,内涵不一)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其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名称大致相同,内涵不一)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其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 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 态功能合一性结构,它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更 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重道轻器”、“重无轻有”)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 器官而言。(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就其结构来说、是一个纯形态学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99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100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详于脏而略于腑,详于功能而略于解剖。
101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脯的生理特点 满— 精气 实—水谷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脯的生理特点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 同的生理特点是收盛和传化水谷;故《素问、五脏别 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 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满— 精气 实—水谷 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能实”;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故“实而不能满”。
102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脯的生理特点 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脯的生理特点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的区别,故称之。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 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治疗上:“五脏益补”、“六腑益泻”。
103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含义 1、五脏之精:简称“脏精”,是指五脏所藏的有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含义 1、五脏之精:简称“脏精”,是指五脏所藏的有濡 养、滋润和支撑本脏及其所属的六腑、形体、 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包括: 先天之精(禀受于先天,来源于父母); 后天之精(脾胃化生水谷之精);
104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2、五脏之气:简称“脏气”,是指分布于五脏 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2、五脏之气:简称“脏气”,是指分布于五脏 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 生理机能的极细微物质。 先天之精气 水谷之精气 在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 自然界之清气 作用下,合化为一身之气。
105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3、五脏之阴阳: (1)五脏之阴,简称“脏阴”,是五脏之气中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3、五脏之阴阳: (1)五脏之阴,简称“脏阴”,是五脏之气中 的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2)五脏之阳,简称“脏阳”是五脏之气中的 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 两者协调平衡。则五脏之气冲和畅达,各发挥应有的功能。
106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1、五脏藏精 2、精化为气:五脏之精是五脏之气的化生之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1、五脏藏精 2、精化为气:五脏之精是五脏之气的化生之 源,五脏之气是五脏之精的功能体现。 3、气分阴阳
107
第二节 五 脏
109
有心包卫护。其形圆而下尖,似倒垂未开的莲花。 二、主要生理功能:# 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分
一、概说: 位于胸中,两肺之间,横膈之上,中有孔窍。外 有心包卫护。其形圆而下尖,似倒垂未开的莲花。 二、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分 (1)主血:一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 送营养物质 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二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奉心 化赤”。 (2)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 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110
心 二、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靠心气 脉 靠心气 心 十分活跃、充沛。由于心、血、脉之间、心起主导作用,故说心主血脉。 血
111
心 二、主要生理功能:# 推动激发 心主身之脉 靠心气 经脉通利 心气——心脏搏动——— 血液正常运行营养全身 学也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推动激发 心主身之脉 靠心气 经脉通利 心气——心脏搏动——— 血液正常运行营养全身 学也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有神(司其外者,以知其内,所以每每通过 脉从容和缓有力 外在表现可知道心脉充盈。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心气充沛; 2、血液充盈,浓稠度等状态适中(心的形质无损); 3、脉管(道)滑利通畅。
112
心 二、主要生理功能:# 2、心藏神: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 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 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广义之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 心理活动和性格倾向;
113
心 二、主要生理功能:# 二者的关系: 1、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神 必须得到心血的濡养才能正常的工作,也就是说,只
有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心血充足,血养心,则能化 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心理活动正常; 2、心主血脉的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心神 清明,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 官窍及心脉自身。
114
三、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心居膈上阳位,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 故为阳脏,又称“火脏”。 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 明为要。 关键抓住心阴与心阳 (血)
115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 主司(心脏的搏动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 作用)。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1)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 主司(心脏的搏动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 作用)。 (2)其华在面,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以从面部 的色泽表现出来。“有诸内,必形诸外”。
116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在窍为舌: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之精气盛衰及 其功能变化可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 其理论依据:
(1)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 (2)心主血脉,而舌体血管丰富,外无表皮覆盖, 故舌色能灵敏的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 (3)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 (4)舌与言语、声音有关;
117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在志为喜:“在脏为心,在志为喜”, 4、在夜为汗:汗为五液之一,是津液通过阳气的
蒸化后,经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阳加于阴谓之 汗”。(是指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 心 血液 津液 体表 汗 津血同源 血汗同源
118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5、与夏气相通应(是因为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热 为 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 故夏季与心相应。
附: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dan)中”有保 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
119
现代研究 1、心主神明的研究 2、心肾关系的研究 3、心合脉的研究 4、心开窍于舌的研究 5、心脑与神明关系的研究
121
肺 一、概说: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肺有分叶,左二 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与喉、鼻相连,故称喉 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窍。 二、主要生理功能: 主呼吸之气,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 1、主气司呼吸: 换的场所; 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 气生成和运用的作用;
122
肺 二、主要生理功能: 2、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 液的输布和排泄。其内涵:
(1)宣发作用—脾—肺水液、水谷精微中的轻清部分, 向上向外布散——濡润——汗——体外; (2)肃降作用—脾—肺水液、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 分,向内向下输送——濡润——代谢后所产生的 (浊液)——尿;
123
肺 二、主要生理功能: 2、主行水: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津 液,故说“肺主行水”。 在五脏六腑中肺的位置最高,并参
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故称“肺为 水之上源”。
124
肺 二、主要生理功能: 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静脉)流经 于肺,经肺的呼吸运动(吐故纳新)进行体内外清浊
3、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静脉)流经 于肺,经肺的呼吸运动(吐故纳新)进行体内外清浊 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的宣降之性促进下,将 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动脉)输送到全身。
125
肺 二、主要生理功能: 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1)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2)调理全身之气 (3)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3、朝百脉,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 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1)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2)调理全身之气 (3)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4)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126
三、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 2、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
3、主宣发与肃降:“肺气宣发”“肺气肃降” 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体现于 (1)呼出体内浊气 (2)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 面诸窍,外达于全肾皮毛肌腠; (3)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
127
3、主宣发与肃降:“肺气宣发”“肺气肃降”
肃降: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体现于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 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 (2)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 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 (3)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 尿夜生成之源。
128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汗孔:又称“玄府”“气门”)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人体最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汗孔:又称“玄府”“气门”)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人体最 大的保护器官,是防御外邪的主要屏障。 功能(1)防御外邪 (2)调节津液代谢 (3)调节体温 (4)辅助呼吸
129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肺对皮毛的作用 (1)宣散卫气于皮毛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司开阖及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对皮毛的作用 (1)宣散卫气于皮毛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司开阖及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 (2)输精于皮毛即将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 布散于全身皮毛肌腠以滋养之,使之红润光泽。
130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皮毛对肺的作用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1)宣散卫气,以调节呼吸;(汗孔即排津液,又
可进行体内外的气体交换。) (2)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感冒咳嗽) 2、在窍为鼻 鼻为吸之上端,鼻孔是清气与浊气出入的通道,与 肺直接相连,故称鼻为肺窍。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 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
131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大致相同,故悲忧同属肺志。由肺精和肺气所 化生,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3、在志为忧(悲):两者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 大致相同,故悲忧同属肺志。由肺精和肺气所 化生,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4、在液为涕:(有润泽鼻腔作用)由肺精所化, 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腔。 5、与秋气相通应,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 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 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
132
现代研究 1、肺主通调水道的研究 2、肺阳的研究 3、肺主治节的研究 4、肺朝百脉的研究 5、肺主气的研究 6、他脏病从肺论治的研究
133
脾 注意;一般认为,藏象学说之“脾”在解剖学上相当于现 代解剖学的脾和胰,但在功能上,藏象学说中的脾
一、概述: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他形如镰刀,扁平椭圆,是弯曲状的器官。脾与胃以膜相连。 注意;一般认为,藏象学说之“脾”在解剖学上相当于现 代解剖学的脾和胰,但在功能上,藏象学说中的脾 与现代生理学中的脾与胰腺却有着较大的不同,他 将现代医学胃肠道和消化腺(肝、胰、胃、肠激素 的分泌)所有的肉眼见不到的消化、吸收和分配营 养物质的功能都归属于脾,从而形成了中医所特有 的“脾”的概念
134
1、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二、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1)运化食物(水谷精微)、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 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到心肺的功能。(脾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其运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a、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 b、帮助微肠吸收水谷精微; c、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 脾气散精—心肺 脾气直接布散
135
(2)运化水夜,是指脾具有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对体内 水液的吸收、转输、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功能。 故又称“运化水湿”。
二、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运化水夜,是指脾具有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对体内 水液的吸收、转输、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功能。 故又称“运化水湿”。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 者是同时进行的。同居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消化、吸 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 吸收布散—滋润、濡养多余水液—转输肺肾
136
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 精、气、血、精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
二、主要生理功能:# 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 精、气、血、精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 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 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 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之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 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 ,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 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 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137
2、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
行而不逸出卖外的功能。(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脾不统血证的出血特点 1、出血量少色淡,但持续时间较长; 2、以下部的尿血、便血、月经淋漓不净(崩漏) 及肌衄(皮下出血:坏血病)等为多见; 3、多伴有疲乏无力,纳呆,腹胀等脾气虚弱之象。 (治疗多用归脾汤)
138
三、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 体表现为: (1)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2)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 其下垂的作用 (脾以升为健) 2、喜燥恶湿:脾之所以有喜燥恶湿的特性,是与其运 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开的。
139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脾在体合肉,是指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肌肉的生理功能:
A、保护内脏,以防损伤; B、抵御外邪:肌肉与皮肤的纹理合称腠理,是外 邪入侵人体的门户; C、主司运动;肌肉的收缩弛张,始能动作。
140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 密切相关;
脾之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 盛衰; 3、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志有关; 4、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 由脾精、脾气化生并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
141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长夏之季,雨水较多,天阳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142
现代研究 1、脾阴与胃阴的研究 2、阴火的研究 3、中气的研究 4、脾胃与养生的研究 5、气虚发热的研究 6、脾主运化、主升降的研究
144
肝 一、概说: 肝的实体位居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而少偏左,其右叶大,左叶小,胆附其下。 二、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 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 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并促进男子排 精与女子排卵行经等作用。
145
二、主要生理功能: 1、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调畅气机 B、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C、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 a、助脾胃之气的升降,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b、胆汁的分泌排泄受肝气疏泄功能的影响 D、调畅情志 E、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146
肝主疏泄,其用属阳,又主藏血,其体属阴,故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
二、主要生理功能: 2、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 止出血的功能。其生理意义: (1)涵养肝气 (2)调节血量“人卧血归于肝” (3)濡养肝及筋目 (4)为经血之源“女子以血为本” (5)防止出血。 肝主疏泄,其用属阳,又主藏血,其体属阴,故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
147
1、肝为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 理特性而言。 2、肝主升发:是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生发 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
三、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 理特性而言。 2、肝主升发:是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生发 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的功能和爪甲依赖于肝精 肝血的濡养)。 罢极之本:肝筋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 能耐受疲劳,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
148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爪为筋之余”——筋之延续。 和肝气之疏泄)。五轮: 血轮—主血—属心 肉轮—肌肉—属脾 气轮—主气—属肺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爪为筋之余”——筋之延续。 2、在窍为目(目之视物功能,依赖肝精肝血之濡养 和肝气之疏泄)。五轮: 血轮—主血—属心 肉轮—肌肉—属脾 气轮—主气—属肺 风轮—主筋—属肝 水轮—主骨—属肾
149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从目出) 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在人体 之肝则主疏泄,恶抑郁而喜条达,为“阴中之少阳
3、在志为怒(怒志为肝之精气所化)。 4、在液为泪(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开窍于目,泪 从目出) 5、与春气相通应 :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自 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在人体 之肝则主疏泄,恶抑郁而喜条达,为“阴中之少阳 ”,故肝于春气相通应。
150
现代研究 1、肝主疏泄的研究 2、肝阳虚与肝气虚的研究 3、肝与血的研究 4、肝之特性的研究 5、肝与肺脾肾关系的研究 6、肝与妇人的研究
7、肝与免疫功能的研究
152
肾 一、概说: 弯曲,状如豇豆。因其位于腰部,故说:“腰者肾之府。” 二、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脏腑气化
肾的实体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外形椭圆 弯曲,状如豇豆。因其位于腰部,故说:“腰者肾之府。” 二、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脏腑气化 (1)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精有先天、后天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 出生之后,“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肾阴与肾阳)才能不断的摄入和化生(源源化生),所以先天有所不足,还可借助调补后天弥补和改善。 先天之精赖后天之精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盈,以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 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 [星火] 柴草燃料
153
二、主要生理功能: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 理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七七任脉 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 这段经文表明,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肾中精气随 年龄增长由盛而衰的过程。主要体现于: A、以“天癸”的生理效应为重要环节; B、肾精与肾气的生理效应,[肾精是形成胚胎的原始 物质,在肾气的推动作用下(雌雄激素),阴阳相 合,男女媾精,精气溢泄形成受精卵,分裂发育成 胚胎,产生生命。
154
二、主要生理功能: 生理特点 肾精、肾气主司机体的生长发育可从“齿、骨、发”的变化以及生殖功能等方面反映出来:
肾中精气逐渐充盛,头发生长较快而渐稠 密,更换乳齿,骨骼生长而身体增高。 肾精和肾气在后天精气的培育和补充下逐 步盛实,表现为齿发长,始生“天癸”,精 气溢泻,月事以时下。 肾精与肾气充盛至极,表现出真牙生而长 极,筋骨隆盛,头发黑亮,肌肉满壮,精 力充沛等。 肾精、肾气日衰,表现为“面始焦,发鬓颁 白”“发堕齿槁”“天癸竭”“齿发去”“子”“地 道不通”等形体衰老之象 幼年期 青年期 男8—16 女7—14 壮年期男24—32女21—28 生理特点 老年期 男40以上 女35以上
155
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
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 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是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 入运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进而推 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 与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 肾阴:凉润、宁静、抑制、凝结 肾阳:温煦、推动、兴奋、宣散 极为重要
156
肺 肾 人体水液代谢示意图 液代谢的功 能。 皮肤 汗液 宣发 全身各脏腑组织—津液 纳 运 水液 口 胃 脾 小肠 大肠 膀胱 粪便 尿液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 液代谢的功 能。 皮肤 汗液 宣发 全身各脏腑组织—津液 上焦 下焦 上输 肺 纳 运 肺气肃降 下归于肾 清中之浊 浊中之清 肾的气化 复升于肺 水液 口 胃 脾 肾上连肺 中焦 分清 少阴属肾 小肠 肾 气化 主液 三焦主决渎,为水液运行的通道 泌浊 浊中之浊 大肠 膀胱 主津 再吸收水分 气化 人体水液代谢示意图 粪便 尿液
157
注解:输布:津液 细小的营养物质,供集体 生理活动的需要,“由水化气”。 排泄:津液 形成代谢产物——废液排 除体外“由气化水”。 水(津液)——气——水(废液)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2) 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转化 利用
158
主蜇: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 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摄纳潜 藏)实际上是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三、主蜇守位: 主蜇: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 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 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 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
159
三、主蜇守位: 君火:即心之阳气,心之生理之火,又称“心火”; 相火:相对于心火,其他脏腑之火皆称为心火,生
理状态下各脏腑的阳气 ,又称“少火”。 壮火:病理状态下各脏腑的亢盛之火。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骨髓 脊髓 皆由肾精所化 脑髓 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
160
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 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化血,精盛血旺,则毛 发粗壮而润泽,故说“其华在发”。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 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化血,精盛血旺,则毛 发粗壮而润泽,故说“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气通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的听觉 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小便的生成和排泄——肾气的蒸化和固摄 粪便的排泄——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161
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自然界的物类, 则静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中肾为水脏,有润下 之性,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以肾应 冬。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在志为恐:“恐则气下”。 4、在液为唾: 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肾精 所化。 润泽口腔 其功能: 滋润食物 滋养肾精 5、与冬气相通应: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 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自然界的物类, 则静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中肾为水脏,有润下 之性,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以肾应 冬。
162
附:命门 1、形态 有形:以肾为命门 右肾为命门说 无形: 2、部位 两肾总号为命门说 两肾之间为命门说
2、部位 两肾总号为命门说 两肾之间为命门说 3、功能:强调肾阴、肾阳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 重要性. 有形:以肾为命门 无形:
163
现代研究 1、肾实证的研究 2、肾阴肾阳的研究 3、肾主生殖的研究 4、肾主纳气的研究 5、肾主骨的研究 6、肾开窍于耳的研究
164
第三节 六 腑
165
概念: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包含多 种功能的一个特殊的腑)的总称。六腑多为中空有腔的
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 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也”,即受盛和传化水谷。因而其 气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 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 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接处为阑门,下极 为魄门。它们是重要的出入口,犹如关隘。是饮食物在 其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必须通过的七道门户。
166
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位于右胁下,附 于肝之短叶间,是中空的囊状器官。与肝互为属络。 1、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者,中精之腑。” (2)主决断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2、为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167
胃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胃腔分上 (上脘,包括贲门)、中(中脘,上下脘之间)、下( 下脘,包括幽门)三部。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 作用。 “太仓”“水谷之海”——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 胃中,在 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 胃接受和容纳,暂 存其中 故……
168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 “水谷气血之海”——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 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故胃有……
(2)主腐熟水谷: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 食糜的作用。 2、生理特点 (1)、主通降 (降浊)“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主通降,制胃气宜保持通降的运动趋势。其作用 主要体现于:
169
( 2)、喜润而恶燥。 A、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 B、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 进一步消化‘
C、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 D、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 2)、喜润而恶燥。 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 依赖胃气的推动 亦需津液的濡润 胃的受纳腐熟
170
胃气的涵义有四: 1、是指推动胃和胃肠道的运动以发挥受纳腐熟 水谷功能的一类精微物质; 2、是脾气与胃气的合称; 3、是指水谷之气“谷气”;
4、指代一身之气或正气。
171
小 肠 小肠位于腹中,呈迂曲回环迭积之状。 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 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 停留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
小 肠 小肠位于腹中,呈迂曲回环迭积之状。 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 2、主泌别清浊:在消化的过程中,分为清浊两部分 (清,水谷精微和津液;浊,物残渣和部分水液); 3、小肠主液: 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这 些水液洋水谷精微融合为液态物质,由脾气转输全身脏腑形 体官窍,即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由于小肠参与了人体 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称。 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 停留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
172
大 肠 大肠居腹中,亦呈迂曲回环迭积之状。 主要生理功能: 1、主传化糟粕:吸收多余水液,形成粪便,在胃气的
大 肠 大肠居腹中,亦呈迂曲回环迭积之状。 主要生理功能: 1、主传化糟粕:吸收多余水液,形成粪便,在胃气的 协助下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故大 肠有“传导之官”之称。 大肠的传化功能与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 的运化、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有关。 2、大肠主津: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 故说“大肠主津”。
173
膀 胱 膀胱,有称“脬”。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中空囊状器官。 其主要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
膀 胱 膀胱,有称“脬”。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中空囊状器官。 其主要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 2、排泄尿液;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 固摄作用。 “津液藏焉。”
174
三 焦 六腑三焦(是有具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体, 有名有形,是水液由胃肠渗入膀胱的通道);
三 焦 六腑三焦(是有具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体, 有名有形,是水液由胃肠渗入膀胱的通道); 大多认为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和大小网膜等组织。这些组中 织充填与腹腔脏腑之间,结构比较松散,能通透水液,可为胃肠 水液渗透到膀胱中去的通道,与六腑的中空有腔的形态结构特点 相符。三焦充填于胃肠道与膀胱之间,引导胃肠中水液渗入膀胱, 是水液下输膀胱之道路,三焦水道通畅,则胃肠中的水液源 源不断渗入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功能:运行水液
175
部位三焦:是上、中、下焦的合称。他有名无形, 但有其生理功能和各自的生理特点。 1、生理功能: (1)通行诸气: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道;
(2)运行水液;是水液上下运行的通道; 2、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如 雾(心肺) , 主气的宣发和升散,即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营养 滋润全身;中焦如沤(脾胃),脾胃肝胆等脏腑消化食物的生 理过程;下焦如渎(肾、膀胱,大肠),排泄糟粕和尿液,即 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的功能;部位三焦,包含了上至头下至 足的整个人体,已经超出了实体六腑的概念。
176
辨证三焦: 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 病理阶段(温热病与湿热病辨证之纲领)。
177
现代研究 1、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研究 2、关于“胃气”的研究 3、关于“胃不和则夜不安”…… 4、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5、关于“肠道易实”… 、 6、膀胱气化与肾之气化的研究
178
第四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脑、脉、骨、髓、胆、女子胞的总称。 似脏非腑,似腑非脏,故称。其形态似腑,多为中空
第四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脑、脉、骨、髓、胆、女子胞的总称。 似脏非腑,似腑非脏,故称。其形态似腑,多为中空 的官腔或囊性器官;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除 胆外余无表里配合,也无五行配属,但与奇经八脉有 关。 一、脑:又名髓海,为人神之所居,清窍之所在。 (一)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 2、主精神意识“任物”; 3、主感觉运动:视、听、言、动等;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与肾关系最为密切。
179
二、女子胞: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呈
倒置的梨形。 1、生理功能:A、主持月经 B、孕育胎儿, 2、与脏腑的关系 A、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肝心脾肾) 血液的生化、统摄、调节; B、与经脉的关系(冲、任、督、带)
180
现代研究 关于“脑主神明”与“心神”的研究
181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 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功能上存在 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 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功能上存在 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 为用的关系。其突出表现在五脏的系统分 属关系,五脏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脏的精 气阴阳关系等方面。
182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五脏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特定的病理变化,但 五脏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
其关系不能只局限于五行的生克乘侮范围,更应注 重五脏精气阴阳及其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制约、相 互为用、相互资生、相互协调。
183
1、心与肺: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关
系。 2、心与脾:表现在(1)血液生成(相互为用); (2)血液运行(相互协同); 3、心与肝: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4、心与肾: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从水火既济、精 神互用、君相安位阐发。
184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上焦而属阳,其性主动;肾在五行属
水,位居下而属于阴,其性主静;从阴阳交感和互根互济以及 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 为和,所以在理论上: 心(火) 阴 阳 肾(水)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共同濡养制约心阳,使心阳不亢 共同温煦肾阴,则肾水不寒 上济 下温
185
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
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 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君火在上,如日 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 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 则心阳充足;心样充盛,则相火亦旺。 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186
5、肺与脾: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6、肺与肝: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7、肺与肾: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 面; 肺气—水谷精微、津液 肾阴 母子关系、金水相生 肺阴充足下行布散,滋养于肾(金生水) 肾阴充盛,上滋于肺,(金生水)
187
8、肝与脾:疏懈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调; 9、肝与肾:主要表现在
(1)精血同源 (2)藏泄互用 (3)阴阳互滋 10、脾与肾:“釜底之薪” (1)先后天的互促互助 (2)水液代谢
188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 六 腑的生理特点是实而不能满,满则病;通而不 能滞,滞则害。六腑病变,多表现为传化不通, 故在治疗上又有“六腑以通为补“之说。
189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
脏腑表里相合的依据: 1、经络络属 2、生理配合 3、病理相关 (一)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心阳 小肠 受盛化物,血液生化有源,以养心脉 心阳之温煦、推动,心血之濡养(协助)
190
(二)肺与大肠:主要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 (三) 脾与胃: 阴土——脾喜燥恶湿
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 (三) 脾与胃: 阴土——脾喜燥恶湿 1、水谷纳运相得 2、气机升降相因 3、阴阳燥湿相济 阳土——胃喜润诬燥 (阳土濡养脾土,胃燥要阴土的滋润,脾喜刚燥, 胃喜柔润故也) (四)肝与胆:1、同司疏泄 2、共主勇怯 (五)肾与膀胱:主要表现在共主小便方面。 土 互为资助
191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具有相同的生理特点,即“藏 精气而不泻”。它们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为用的
关系,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一)五脏与女子胞:神的调控、气的推动、精血的 充养。(心、肾、肝、脾); (二)五脏与脑:五神脏(心、肺、脾、肝、肾); (三)五脏与脉: (心、肺、脾、肝、肾); (四)五脏与骨、髓 (肾)
192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193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 是指人体内一切液态精华物质的总称。由禀受予父母的生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 是指人体内一切液态精华物质的总称。由禀受予父母的生 命物质(生殖之精)与后天水谷精微(包括水谷之精、血液、 津液及髓等)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 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 广义之精:从精华、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人体之内的血、 津 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均属 于精的广义的范畴; 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 二个层次。
194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1、精的生成、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有 2、精的贮藏与施泄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1)精的贮藏: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 (2)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 A、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 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 B、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后代;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195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 生殖之精——繁衍生命; 先天之精 2、濡养、 3、化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后天之精
1、繁衍生命 生殖之精——繁衍生命; 2、濡养、 3、化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4、化气:(包括先天之气、后天之气); 5、化神等作用: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1、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2、脏腑之精 3、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196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高级精微物质,是构 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高级精微物质,是构 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1、生成之原: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一身之气 吸 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后天之气(宗气)
197
二、 人体之气的生成 2、相关脏腑功能: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A 、肾为生气之根 B 、脾胃为生气之源 C、肺为生气之主
(一)气的运动 A 、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B、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升(自下而上) 降(自上而下) 出(由内向外) 入(自外向内)
198
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C、气运动的意义 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都必须 经过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而精 、血、津液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 行流动,以濡养全身。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的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得以完成他们之间的 互相联系和协调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得以实现。
199
五脏:心肺位居在上,在上者宜降;[肺肃降,心阳下济]
D、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五脏:心肺位居在上,在上者宜降;[肺肃降,心阳下济] 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肝主升,肾阳上助] 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六腑:总体是降,以降为顺(传化物而不藏),降中 寓升(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参与全身代谢)。 脏腑之间的关系而言: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生发,肺主肃降,脾 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心肾相交等
200
如:肺的呼吸功能,体现着呼气是出,吸气是入;
具体到每一脏: 如:肺的呼吸功能,体现着呼气是出,吸气是入; 宣发是升,肃降是降。 脾胃和肠的消化功能,以脾猪升清,胃主降浊 来概括整个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 和排泄的全过程。 机体的水液代谢,是以肺的宣发、肃降,脾胃 的运化转输,肾的蒸腾气化和吸清排浊来概括 水液代谢的全过程。
201
D、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气机失调: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 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
a、气的运动受阻而不畅通时——气机失调; b、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气滞; c、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气逆; d、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气陷; e、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气闭; f、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气脱;
202
(二)气化 气化。 之间的转化)。 饮食物——水谷之精气——气、血、津液 津液——汗液、尿液 饮食物——残渣——糟粕等等。
1、概念:伴随着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 气化。 2、气化的形式 :(物质之间的转化,物质与能量 之间的转化)。 饮食物——水谷之精气——气、血、津液 津液——汗液、尿液 饮食物——残渣——糟粕等等。 总的来说有1、气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气 2、气可以转化为有形的:气可以转化 为该组织 有形的物质 3、消耗形而转化成气 废气 水谷之气 宗气、营气
203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生命活动是在气的不断运
(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生命活动是在气的不断运 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 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 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气是 运行不息的,气化过程也自然是始终存在的。 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
204
人体之气的功能 # (—)推动与调控作用:阳气的推动、兴奋、升发作 用和阴气的宁静、抑制、肃降作用的协调平衡
和调控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的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凉 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 体温暖,消除寒冷。 其生理意义:1、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2、有助于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正 常的生理活动 ; 3、有助于精血精液的正常施泄、循行和输布, 即所谓“ 得温而行,得寒而凝”。
205
人体之气的功能 # (三)防御作用: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 防止病邪侵袭与祛除病邪使病体康复。
(四)固摄作用: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 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 其无故的流失,保证他们在体内发挥正常 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为: 1、统摄血液 2、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 3、固摄精液
206
人体之气的功能 # (五)中介作用 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 人体内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是相对独立的,但
是在他们之间充满着气这一物质,成为他们相互之间 联系的中介。(以气为载体传递信息,加强联系,维 护协调。)
207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按三个层次讲。# 1、一身之气——是人体内之气理论结构的最高层 次,简称“气”。即运行于人体内各处而推动各
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精、血、津液 的运行、输布、代谢的极精微物质。其生成来 源: 元气 一身之气 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清气 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 宗气
208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按三个层次讲。# 2、元气—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宗气—又称“大气”“动气”,肺脾; 第二层次
宗气—又称“大气”“动气”,肺脾; 第二层次 营气与卫气—水谷之精所化,脉内外; (1)元气 A、元气的生成分布: 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 流行于全身。 B、生理功能:a、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和生殖机能; b、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09
(2)宗气 A、宗气的生成和分布: 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 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 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宗气积于胸中,出 于喉咙,以贯 心脉,而行呼吸焉)。 B、生理功能: a、行呼吸:宗气上走吸道,推动肺的呼吸; b、行气血: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 流运行; C、资先天:后天资先天; 宗气
210
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营气。 在脉中运行全身 B、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 b、营养全身 (4)卫气
(3)营气 A、生成与分布: 精华部分化生 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营气。 在脉中运行全身 B、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 b、营养全身 (4)卫气 A、生成与分布: 慓悍滑利部分化生 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卫气。 不受脉道约束,运行于脉外. B生理功能:a、防御外邪入侵 b、温养全身 c、调控腠理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的 排泄。
211
营气与卫气的联系、区别: 1、联系:均来源于水谷精微,皆由脾胃所化生。 2、区别: 营气 卫气
营气 卫气 性 质 精纯柔和、富有营养 慓疾滑利、易于流行 内守 属阴 卫外 属阳 分布部位 行于脉中 行于脉外 生理功能 化生血液 防御外邪 营养全身 温养全身 调控腠理
212
3、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最底层次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一身之气—— 自然界清气 (脏腑之气是脏腑之精的功能体现或功能态。)
后天之精 一身之气—— 自然界清气 (脏腑之气是脏腑之精的功能体现或功能态。) 气的多意性:自然界六种不同气候变化——六气 致病因素—————————邪气 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正气 将温病过程中的一个病理阶段——气分 中药的四种性质寒凉温热——四气 体内不正常的水液—————水气 脏腑经络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213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循环溜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 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血液的化生之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生成血 液的基本的物质; (二)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的功能。
214
三、血的运行: 血的功能:濡养、化神。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主要因素: 1、阳气——推动、温煦 2、阴气——宁静、凉润 3、气———控摄
4、脉道的完好无损 5、血液的质量(清浊及粘稠状态) 6、病邪的影响 (二)相关脏腑功能。(心、肺、肝、脾) 血的功能:濡养、化神。
215
三、血的运行: (二)相关脏腑功能: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 肺: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保证血行通畅; 脾:主统血,能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 脉外。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血主濡之”; (二)化神: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16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与液的区别: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与液的区别: 津 液 性状 质地清稀,流动性大 质地稠厚,流动性小 分布 皮肤、肌肉、孔窍 骨节、脏腑、脑、髓 功能 起滋润作用 以濡养为主 二、津液的代谢(详见肾主水): 1、津液的生成:(脾、胃、小肠、大肠)“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217
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肺[宣发肃降]——全身
2、输布 脾 精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 肺:通条水道, 宣发(向上向外) 肃降 (向下向内) 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主宰作用。 (a、推动和调控 b、参与津液的输布)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 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道。 3、排泄:肺(汗、呼吸)肾(蒸化)大肠(粪便)。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主
218
三、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津液是液态物质并富含营养故具 有较强的滋润和营养作用; 2、充养血液: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 部分;
3、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
219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是产 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主宰及其外在总体的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主宰及其外在总体的 统称。即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 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 狭义之神: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二、神的生成:(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是产 生神物质基础; 五神:神、魂、魄、意、志;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220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统领、调控这些 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通过对脏腑精气的
主宰来调节);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神的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
221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行血、摄 血三个方面;
(二)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两个方面。
222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推动作作用; (二)气能行津: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
——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运动; (三)气能摄津:防止体内津液无故地大量流失,气通 过对津液排泄有节制的控制,维持体 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 (四)津能载气: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 (五)津能生气。
223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1、化源相同(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2、互相资生,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精与血的这种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 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这种精 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
224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津液 血液 (二)津血同源: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
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成为——津血同 源。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于外故又有——血汗同源。 津液 以濡润脏腑组织和官窍,同时可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 血液亏耗,尤其是在失血时,脉中血少,脉外津液进入到脉中。 渗出 进入 血液
225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气的运行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 (二) 精能化气:人体之精在气的推动下可化为气。
(三)精气化神:精与气都是神得以化生的物质基础, 神必须得到精和气的滋养才能正常 发挥作用 。 (四)神驭精气: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 但神有能驭 气统精。
226
现代研究 1、关于精概念的研究 2、关于气概念的研究 3、关于气实质的研究
227
第四章: 经 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228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 通路系统,是人体结 构的重要组成分。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 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 通路系统,是人体结 构的重要组成分。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经络学说源于《内经》是 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和总结,其依据: 1、经验——长期的医疗实践[砭刺、导引、推拿… 2、解剖——观察脏腑、脉 3、哲学——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 4、理论——实践上升为理论
229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三、经络学说的组成: 见后表
230
经络系统简表 为每一次气血运行所必经的通道。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手三阴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手三阳经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手三阴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手三阳经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十二正经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足三阴经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足三阳经 经脉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 经 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正经之不足) 络 奇经八脉——冲、任、督、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有统帅、 系 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统 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各别出一支加任、督二脉和脾之大络,可加强表 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 络脉 浮络——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 孙络——是络脉中最细小的部分 内属于脏腑——同十二经脉直接络属 连属部分 十二经筋——可连缀四肢百骸,并主司关节运动。 十二皮部——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十二经脉 为每一次气血运行所必经的通道。 外连
231
经络学说的组成: #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及其内外连属部分(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经筋、皮部)组成。
232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属脏腑的名称和阴阳理论)三个方面而命名。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 属脏腑的名称和阴阳理论)三个方面而命名。 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手经” 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足经” 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走向规律: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 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胸。
233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头(面) 胸 手 腹 足 手经交与手,足经交与足,阳经交与头,阴经交与胸腹。 手 三 阳 手三阴 足三阳 足
胸 手 腹 足 手 三 阳 手三阴 足三阳 手经交与手,足经交与足,阳经交与头,阴经交与胸腹。 足 三 阴
234
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手指); 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交接在下肢末端(足趾)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足手阴经(异名经)在胸部(内脏)交接。
235
十二经脉的分部规律:#(基本上是纵行) 头面部:阳明—面部、额部;少阳—头侧; 太阳—面颊、头顶及头后部。
躯 干:手三阳—肩部、肩胛部;手三阴—从胸部浅出 腋下;腹部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经、足阳明 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三阳经:足阳明 经在前(胸腹),足太阳经在后背,足少阳经 在侧面。足三阴经行于腹面。
236
经脉在躯体的排列: 足少阴肾经0.5 足阳明胃经2寸 足太阴脾经4寸 任脉
237
(三)四肢: 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内侧——前(太阴)中(厥阴)后(少阴) 上肢 外侧——前(阳明)中(少阳)后(太阳) 下肢
注意: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 ,太阴在中,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 前,厥阴在中(正常)。后(少阴)
238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表里歌: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相 五、十而经脉的流注次序:# 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膀胱 肾
表里歌: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相 五、十而经脉的流注次序:# 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胆 肝 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心中 小指端 目内眦 小趾端 胸中 无名指端 目外眦 大趾端 肺中
239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240
手 太 阴 肺 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过膈属肺—(横行)自中府穴浅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
241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经手背部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颈(大椎)—向前入缺盆—入胸络肺—过膈属大肠。
分支:经颈至面入下齿,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旁。
242
足 阳 明 胃 经 起于鼻翼旁,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入目内眦,与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下行,入上齿,出而挟口两旁,环口唇,在颏唇沟承奖穴出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发际,到前额。 分支有1、2、3、4、
243
足 太 阴 脾 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隐白)沿足背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内踝前缘商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肝经之前,循大腿内侧前缘至冲门入腹,属脾络胃,再上穿过膈,沿食道两旁上行,挟咽,连舌根,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过膈,注入心中,交少阴心经。
244
手 少 阴 心 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脑)。
直行支:出心系,退回上行经肺,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腕—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少冲穴)—交太阳小肠经。
245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直上过腕,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肘,自肩关节后肩真穴出,绕行肩胛,交会大椎,向前进缺盆下行入胸络心,沿食道过膈达胃属小肠; 分支:自缺盆沿颈至面颊,到目外眦折入耳; 分支:自面颊分出斜抵目眶下缘达鼻根部至目内眦——交足太阳膀胱经。
246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前额至巅顶,交会百会。 分支:头顶分出至耳上角;
直行:自顶向后至枕入颅络脑,回出下行到项交会大椎,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旁1.5寸下行,达腰(肾俞)入脊旁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自腰沿脊下行过臀自下肢后侧外缘下行腘窝; 分支:项后下行经肩胛内侧挟脊旁3.5寸至腘窝……
247
足 少 阴 肾 经 起于足小趾,斜抵(涌泉)出于舟骨粗隆(然谷)从内踝后分出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上股内侧后缘达尾骨(长强),穿脊至腰属肾,络膀胱; 分支:自肾穿肝过膈入肺,沿喉咙达舌根两旁。 分支:从左右股内侧后缘大腿根部分出,向前夹阴至下腹,沿腹中线两侧0.5寸上行,夹脐抵胸到锁骨下(俞府); 分支:从肺分出络心交心包;
248
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行过膈,依次络上、中、下三焦。
分支:自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自腋下3寸(天池)上至腋窝,循上肢内侧中线入肘,经腕后内关,过腕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中指(中冲)。 分支:从掌中(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直至其指端的关冲穴,——少阳三焦。
249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关冲,沿尺侧至腕背外侧阳池,循上肢外尺桡骨间,过肘尖,上行至肩(肩窌)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向下过膈,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自膻中分出,上出缺盆,至肩向后左右交会大椎,斜向前上至耳后翳风,直达耳上角,后屈曲向下经面颊至目眶下, 分支:翳风分出,入耳,出耳前,经上关前….胆经。
250
足 少 阳 胆 经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上至额角(颌厌),再向下至耳后(完骨)反折上行至额达眉上(阳白)再后折至耳后(风池)循颈侧达肩部(肩窌)于项后左右交会(大椎)再分开前行入缺盆。 分支:耳后(完骨)分出,经(翳风)入耳中,再出耳前,过听宫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 分支:从缺盆分出……. 分支:从足背(临泣)……
251
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出,下至趾外端大敦再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1寸中封穴,经胫骨内侧前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脾经,过膝,循大腿内侧中线入阴毛中,绕阴器,抵少腹,至章门,自期门入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上穿过膈布胁肋,循喉入鼻咽部,再连目系,,出额达头顶交百会。 分支:出目系行颊里环唇 分支;自肝穿膈入肺……
252
现代研究 1、循经感传机制研究 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3、经络循行路线理化特性检测 4、经脉循行线路相关物质基础研究 5、经络实质探讨
253
第三节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二)渗蓄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三)与某些脏腑(奇恒之腑)关系 密切。
254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后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并循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上唇,上唇系带(龈交)处。 分支:从脊后分出,属 肾。 “阳脉之海”——交会 ——调节阳经气血 ——反映脑、髓和肾功
255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行于腹部和胸部正中线,至咽喉,到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从胞中别出,向后与冲脉偕行于脊柱前。 “阴脉之海”——交会 ——调节阴经气血 ——任主胞胎
256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胸中,上行经喉,环唇,至目眶下。
分支:从气街分出,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至足; 支者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入大趾。 分支:出胞中,行脊前,向后与督脉相通。 “十二经脉之海”——贯穿全身;调节,脏腑气血有余,不足——溢蓄贮存,灌渗补充,月经孕育。
257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基本功能: 1、约束纵行诸经 2、主司妇女带下
259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奇经八脉均起于胞宫 其中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冲脉行腹部、下肢及脊柱前;有“一源而三歧”之说;带脉横行腰部。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小结)
260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 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其循行分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 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其循行分 布特点可用“离(多为肘膝以上部位别出)、入 (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出(浅 出颈项而上头面)、合(阴经的经别合入相为 表里的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来 加以概括。#
261
生理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 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4、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循行部位(自学) 别络、经筋、皮部(自学)
262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运输渗灌作用: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 (三)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作用于腧穴或 其它刺激是产生的感觉等各种信息的传递和通 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263
经络的生理功能: (四)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 作用及其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各
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是人体复 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 态。
264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1、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3、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1、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3、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针灸、推拿、药物)
265
现代研究 1、循经感传机制研究 2、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3、经络循行路线理化特性检测 4、经脉循行线路相关物质基础研究 5、经络实质探讨
266
第五章: 体 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概述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267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 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体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 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体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 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268
二、体质的构成: (一)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二)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三)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外部形态结构:体格、体型、性征、体姿……
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气血 (二)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三)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 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
269
三、体质的标志和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评价标准: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
型、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 2、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 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 耐力、灵敏性、协调性及走、跳、跑、投、攀越 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270
三、体质的标志和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评价指标包括: 4、心理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 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
5、使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各种精 神心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病因、疾病损害的抵 抗、调控能力、修复能力。 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从身体发育、面色、声音、 动作、精力、处事态度、应变能力等七个方面来看。
271
四、体质的特点: 1、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 体质反映着 2、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 一个生理上成熟了的个体(心神统一体),在
生命活动过程中总会显现出自己的生理特性,因此, 体质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无一例外; 身体素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特征, 体现了内在脏腑气血之偏 倾 和机能活动之差异; 心理素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 现;
272
复杂性:它体现在人类体质的千状万态、复杂多样;
全面性:指的是体质全面的体现在人体形态和机能的 各个方面。 3、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体质禀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 4、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它是指体质在个体存在和演变时显现出的不间断 性(生命的自始至终),表现为: 生理状态下———生理反映 病理状态下的——发病倾向 先天禀赋—稳定性 后天因素—可变性
273
预测性:偏于某中体质类型者,在初现端倪之
后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 变规律缓慢演化的趋势——为治未病 提供依据(及早采取措施 ,防止恶化 于未然)。 体质学说理论源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从 不同对体质问题进行了详尽、细致、正确的研究 ,并有效的将体质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274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劳逸所伤、疾病针药、饮食、情志、地理和其他。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其中脏腑盛衰偏颇的不同决定体质的差异;经络内联外属(联系沟通、协调各脏腑机能活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劳逸所伤、疾病针药、饮食、情志、地理和其他。
275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 1、先天禀赋:A、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 B、父母血缘关系所赋予的遗传性 C、父母生育的年龄 D、体内孕育过程中的养胎 E 、妊娠期的疾病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男子以肾为先天,病多在气分,多伤 精耗气;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病多在 血分,多伤血;(经、带、胎、产、 乳)
276
4、饮食因素: 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 5、劳逸所伤 : 过劳——伤气、伤形 过逸——长期养尊处优,四肢不勤,可使气 血流行不畅,筋肉松弛,脾胃功能减退; 6、情志因素:精神情志,贵在和调; 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心理活动,是人体对 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正常反应,反映了机体 对自然、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调节能力。 7、地理因素:“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故其气体随地而 不同。” 8、疾病针药和其他:慢病、长期服偏于某性的药物;
277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 津液的盛衰偏颇,实际上是脏腑精气阴阳及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 津液的盛衰偏颇,实际上是脏腑精气阴阳及 其机能的差异和经络气血之偏颇,所以,着 眼于整体生理功能的高低强弱运用阴阳的分 类方法对体质进行分类是体质分类的基本方 法 。
278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1、阴阳平和质: 特征:身体强壮,肥瘦适度,面色与肤色随有五 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
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 润,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经理充沛, 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 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279
2、偏阴质: 特征: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 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 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 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 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 动则易出汗,喜饮水;唇、舌偏红,苔薄 易黄,脉多偏阳;精力旺盛,动作敏捷, 反应灵敏,性欲较强。
280
3、偏阳质: 特征: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 面色偏白而欠华;性格内向,喜静少 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消化吸 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 偏低;精力较弱,动作迟缓,反应较 慢,性欲偏弱。
281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阐释发病原理 解释病理变化 指导辨证 指导治疗 1、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阐释发病原理 解释病理变化 指导辨证 指导治疗 1、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2、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①注意药物性味 ②注意用药剂量 ③注意针灸宜忌 3、 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指导养生
282
现代研究 1、体质构成研究; 2、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研究; 3、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4、有关体质的实验研究。
5、体质本质、体质结构的研究
283
第六章: 病 因 第一节 六淫 第二节 疠气 第三节 七情内伤 第四节 饮食失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第六节 病理产物 第七节 其它病因
284
概 说 病因:指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凡 人之 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
概 说 病因:指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凡 人之 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 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 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辨证求因。(宏观)
285
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1、注重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详细询问发病 的经过及其有关情况,推断其病因。 2、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
(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 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叫做“辨证求 因”。其因与实际感受的病因有时并不统 一。
286
病因分类: (二)将病因按其穿变概括为三个途径 (三)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 1、外感病因; 2、内伤病因;
(一)阴阳两分法:《内经》:“夫邪之生也……” (二)将病因按其穿变概括为三个途径 (三)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 1、外感病因; 、内伤病因; 3、病理产物; 、其他病因四种。 病因学说源于先秦秦汉时期,后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整理而完善,如东汉的张仲景,宋代的陈言等。
287
第一节 六淫 六淫的基本概念: 的统称。它是伤人致病的“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 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或非其
第一节 六淫 六淫的基本概念: 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 的统称。它是伤人致病的“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 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或非其 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加之人体的正气 不足,抵抗力下降,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 体发生疾病。 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 常的自然界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
288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 外感性:六淫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 时受邪。 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与时令变化密切 相关,故又称之为“时令病”。 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切相关。 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 时侵犯人体而为病。 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289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A、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 邪致病 的先导。 B、是指风邪侵人致病最多。
290
(二)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直中于里, 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 阴邪; 2、寒性凝滞主痛:寒性凝滞,指寒邪侵人,易使气 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止之意;不 通则痛。[特点:受寒、得温则减] 3、寒性收引: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 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291
(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湿
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 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止不畅。 2、湿性重浊:重,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 特征的临床表现。 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 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的现象。
292
(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湿性粘滞: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症状的黏滞性病程的缠绵性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 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 伤及人体下部。 症状的黏滞性病程的缠绵性
293
(四)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
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肺主气 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 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 而入故易伤肺(大肠)。
294
(五)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 淫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故同讲。
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临床表现) 热邪 火邪 来源 外来 内生 程度 热次 火甚 性质 归属邪气 生理[少火]病理[状火] 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全身 多表现为某些局部 性弥漫性发热 症状,如肌肤局部 红、肿热痛或口舌 生疮,或目赤肿痛
295
(五)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之性燔灼、躁动、亢奋、升腾上炎、故
为阳邪;火性趋上,指火热邪气易侵害人体上部 (尤以头面部)。 2、火热易扰心神: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性躁动, 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 营血尤易影响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火为阳邪,具有烧灼蒸迫之 性,火热致病,机体阳热过盛,“阳胜则阴病” 所以它1、可以直接消灼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 即所谓热盛伤阴;2、可蒸迫津液外泄—汗,
296
4、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 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症;
动血:指火热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1、加速 血行2、灼伤脉络)。 5、火邪易致疮痈:指火热邪气入于血中,可结聚于局 部,使气血壅聚不散,进而败血腐 肉,形成痈肿疮疡。
297
(六)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并具有炎热、升散、
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疾病情重者 为“中暑”。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 火热暑阳。故暑邪为阳邪。由于夏季气候炎 热,且雨水较多,故暑邪与其它季节的热邪相比, 除具有一般热邪的发病特征外,还有其独特之处, 即炎热的特性,比其它季节的火邪更盛。
298
2、暑性升散,扰神伤筋耗气: 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故易上扰心神。散:指 暑邪侵犯人体,蒸发外散,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 汗出过多,?(1)耗伤津液(2)在大量出汗的同 时,导致津气两虚,甚至气随津脱。 3、暑多挟湿: 暑季不仅炎热,而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暑 热湿气弥漫空间,故暑邪致病,常易兼挟湿邪为患。
299
第二节 疠气 疠气的基本概念:疠气是指一类外来的具有强烈致 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的总称。 疠气的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第二节 疠气 疠气的基本概念:疠气是指一类外来的具有强烈致 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的总称。 疠气的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主要有(一)气候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
300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七情内伤:指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能力低下,引起疾病发生时七情则称为“七情内伤”;
301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双向性的) 首先: 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 用所 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
在生理学基础。 其次 :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志过激或持续 不解,又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的功能失调, 气血运行失常。
302
三、气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反应,以
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七情过激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 1、损伤相应之内脏: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内脏。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 魂魄,并该志意。”它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 能和心理活动 。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 帅下,各脏腑精气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各种情志因 素作用于人体,能影响脏腑精气及其功能的,也可影响 心神而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
303
七情内伤,即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七情内伤,即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 情志交织伤人,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 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 易损伤心肝脾三脏。 4、易损伤潜病之脏: 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 病证。 潜病之脏腑:是指潜病所在的脏腑。
304
(二)影响脏腑气机: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
心神的调控。故情志致病首先伤心神,随之影 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 应的临床表现。 (三)多发为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 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它包括: 1、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 2、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 3、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1、利于康复2、加重病情
305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二、饮食不洁:多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进 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引起: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引起: 1、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 2、正气不足,易招致外邪入侵,激发其他疾病。 (二)过饱——损伤脾胃,食复。 二、饮食不洁:多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进 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 染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06
三、饮食偏嗜: 1、寒热偏嗜:导致人体阴阳失调; A、过寒、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 B 、过热、肠胃积热,,或酿生痔疮;
2、五味偏嗜:导致相应脏气偏盛,功能活动失 调而发生多种病变。 3、食类偏嗜:缺乏某些成分,导致疾病的发生。
307
第五节 劳逸失度 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
第五节 劳逸失度 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 (一)劳力过度,伤气伤形; (形劳) (二)劳心过度,伤心脾; (心劳) (三)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肾劳) 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一)安逸少动,气机不畅,脾胃呆滞——血液运行 和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瘀血,水湿痰饮等继发 性病证。 (二)阳气不振,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 (三) 用脑过少,神气衰弱。
308
第六节 病理产物
309
一、痰饮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由水液异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二)痰饮的形成:
1、原因:(1)外感六淫 (2)内伤七情 (3)饮食不节 2、机理: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 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与肺肝脾肾 及三焦关系密切。
310
1、阻止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
(三)致病特点: 1、阻止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 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 阻滞气机,防碍血行。 2、影响水液代谢:有形而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 能活动,从而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 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蒙闭 清窍,扰乱心神。 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 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而 致多种疾病。
311
二、瘀血 瘀血是指留积于体内,即不能正常循行,也不能几时消散,失却了生理作用的血液(病理产物)。 (一)瘀血概念:
1、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它是逸出脉管, 却又积于体内而未排出之血。) 2、因血液运行不畅,凝聚于经脉和脏腑组 织内的不行之血液。 “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 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 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 念。
312
(二)瘀血的形成: 脉管破损而出血 1、出血致瘀 脾不统血、肝不藏血 妇女月经不畅流产等 情志郁结,气机不畅 痰饮等积滞体内,组遏脉络
1、出血致瘀 脾不统血、肝不藏血 妇女月经不畅流产等 情志郁结,气机不畅 痰饮等积滞体内,组遏脉络 气虚血运无力 阳虚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 阴虚脉道失于柔润而僵化 津液亏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 2、气滞致瘀 3、因虚致瘀
313
外感寒邪,入于血脉 阴寒内盛、血脉挛缩 外感火热邪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 血热互结,煎浊血中津液使血液粘稠而 5、血热致瘀 运行不畅; 热浊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以之 血液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而不散。 (三)致病特点:1、易于阻止气机; 2、影响血脉运行(影响心肝脾); 3、影响血液生成;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四)病症特点:1、刺痛 2、肿块 、出血 4、青紫 5、舌脉改变 4、血寒致瘀
314
三、结石: (一)概念:凡体内某些部位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 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或结块样的病理产物停滞 为病,称为结石。
(二)形成原因:1、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服药不当 4、体质差异 (三)致病特点:1、多发于肝、肾、胆、胃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315
现代研究 1、有关痰饮、瘀血的研究 2、痰饮的研究 3、痰瘀相关的研究 4、瘀血的研究 5、血瘀病机的研究 6、有关六淫的研究
7、疠气与生物病原的研究 8、有关情志致病的研究
316
第七节 其它病因 一、概念:除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 劳逸失度、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 统称为其他病因。 (一)外伤:
第七节 其它病因 一、概念:除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 劳逸失度、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 统称为其他病因。 (一)外伤: 1、外力损伤 :有明显的外伤史,伴有瘀血。 轻则:皮肤肌肉肿痛、青紫,血脉破损而出血, 筋肉撕裂。 重则:关节脱臼、骨折、皮开肉绽,损伤内脏, 或出血过多,导致昏迷、抽搐、亡阳等 严重病变。
317
2、烧烫伤:火毒为患。 轻则:灼伤皮肤、受伤部位红肿、灼热、疼痛,或 起水泡; 重则:伤及肌肉筋骨,出现疮面呈皮革样或呈蜡白, 或焦黄、或炭化样改变,痛觉反而消失。若 大面积严重烧烫伤,火毒炽盛,内侵脏腑, 可见烦躁不安 ,发热口渴,尿少尿闭等症; 甚则大量津液外渗,以致津气脱失,导致亡 阳亡阴而危机生命和死亡。
318
3、冻伤 :指人体在低温环境下,受寒冷邪气侵袭所
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性损伤。 A、全身性冻伤:阴寒太甚,阳气严重受损,温煦 和推动作用降低,气血凝结所致。 B、局部性冻伤:多发生在手、耳、足、鼻尖、面 部等裸露部位和末端部位。(血 液循环不佳所致)
319
4、虫兽所伤:主要是指猛兽、毒蛇、疯狗(猘沟)、
或蝎、蜂、蜈蚣等虫兽咬伤或螫伤。 虫螫伤:轻者:局部破损,伴见红、肿、热、痛或 出血。 重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恶 心、呕吐、高热、寒战,甚至昏 迷——死亡。 兽咬伤:与外伤同。“狂犬病”,狂犬病毒侵人所 致,潜伏期3——8周,短则10日左右( 头、颈、病毒量大),出现烦躁不安, 惊慌、头痛、恐水、恐风、恐声、牙关 仅闭——死亡。
320
风毒:神经毒(损伤神经)伤口以麻木为主; 轻则: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 重则:昏迷、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语言
毒蛇咬伤:分为三类 风毒:神经毒(损伤神经)伤口以麻木为主; 轻则: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 重则:昏迷、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语言 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 呼吸减弱或停止。 火毒:血循毒(破坏人体的凝血机制) 局部:红肿、灼热、疼痛、起水泡、甚则 发黑,日久溃破形成溃疡。 全身:寒战、发热、肌肉痛、皮下或内脏 出血,可见尿血、便血、吐血、衄 血、继则出现黄疸和贫血——死亡 。 风火毒(混合毒)
321
(二)诸虫: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总称。
1、蛔虫: 、蛲虫 、绦虫 4、 钩虫 、血吸虫等
322
(三)药邪: 1、概念:所谓“药邪”,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 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 2、药邪的形成:A、用药过量 B、炮制不当
C、配伍不当 D、用法不当 3、致病特点:A、中毒 B、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323
(四)医过: 1、概念:医过,也称“医源性致病因素”,是指由 于医生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他 疾的一类致病因素。
2、医过的形成: A、言行不当 B、处方草率 C、诊治失误 3、致病特点: A、易致情志异常波动 B、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324
(五)先天因素:包括胎弱,胎毒。 1、胎弱: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 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 各类遗传性疾病 包括两类
先天禀赋虚弱[警血不充,胎元失养。
325
2、、胎毒:广义胎毒: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
误用药物、误食不利于胎儿之 物,导致遗毒于胎儿,出生后 渐见某些疾病。 狭义胎毒: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其由 亲代传给子代。 此外,近亲结婚,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以及分娩时的种种意外等,亦可成为先天性因素,使初生儿或出生后表现出多种异常
326
第七 发 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第二节 发病类型
327
概 说 发病——是指疾病发生的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 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概 说 发病——是指疾病发生的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 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包括原病与复发)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 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理论。 发病学的内容包括:发病的基本原理 影响发病的因素 发病途径和发病类型
328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的称谓,是指人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的称谓,是指人 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 微物质。气分阴阳,其防御作用: 1、抵御外邪的入侵 2、驱邪外出 3、修复调节能力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正虚感邪而发病 ; 、正虚生“邪”而发病; 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329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其侵害作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其侵害作用: 1、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2、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3、改变体质类型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3、影响病情和病位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330
2、决定证候类型:发病后,其证候类型、病变性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1、决定发病与否(1)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2)邪胜正负则发病。 2、决定证候类型:发病后,其证候类型、病变性 质、 病情轻重与正邪都有关。
331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 1、环境与发病: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生活工作环境 D、社会环境 2、体质与发病:A、决定发病倾向
3、精神状态与发病的关系
332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 病,发病迅速之意。 二、徐发 :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 病,发病迅速之意。 二、徐发 :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 三、伏而后发 :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 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 而发病。 四、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 疾病。
333
B、并病:是指感邪后伤寒一经(某一部位)的证
五、合病与并病 : A、合病:指伤寒两经或三经(两个部位以上)同 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或两个部 位以上的主症的病证。多见于感邪较盛, 而正气相对不足之时。 B、并病:是指感邪后伤寒一经(某一部位)的证 候未愈,又出现另一经(部位)的病证。 合并与并病的区别在于: 合并是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的侵害,出现多部位的病证;并病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发病时间上的差异)
334
六、复发 复发: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 引起复发的机理:# 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
种发病形式。张介宾指出:“复者,病复作。” 引起复发的机理:# 1、余邪未尽 2、正虚未复 3、诱因的作用
335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 1、临床表现类似初病,即应是原有疾病的基本病 理变化和主要病理特征的重视,但又不完全是 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比初病的病理损害更复 杂、更广泛,病情更重。 2、复发的次数愈多,静止期恢复就愈不完全,预 后愈差,容易留下后遗症。 后遗症:指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复 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系 的疾病过程。 3、大都与一定的诱因有关它作用于旧疾之宿根, (由于正邪相搏,邪正相当,余邪存于体内)。
336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感性疾病的 恢复期。 2、休止与复发交替:宿根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临床症状的轻重 交替。 (三)复发的诱因: 1、重感致复 :一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称为重感 致复。(疾病将愈未愈之际) 2、食复 :疾病初愈,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称 为食复。
337
3、劳复 :若形神过劳(疾病初愈,过早操劳,,动
形耗气,或劳神思虑,损及气血,)或早 犯房事 (精气更伤)正气损伤,余邪猖獗 而致复病者,称为劳复 4、药复:病后滥施补药,或药物调理不当,导致邪 留不去,引起疾病复发者,称为药复。 5、情志致复 :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复发者,称为情 志致复。 另外气候因素,地域因素也是导致疾病复发的重要 因素。
338
第八章: 病 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第二节 疾病传变
339
概 说 和转归的机理。又称“病理”。 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 论分之学科。 其内容包括:A、疾病发生的机理 B、病变的机理
概 说 1、病机的概念: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 和转归的机理。又称“病理”。 2、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 论分之学科。 其内容包括:A、疾病发生的机理 B、病变的机理 C、疾病传变的机理
340
3、层次结构: 第一层次为基本病机; 第二层次:是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 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 第三层次:是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和结局的基本规律; 第四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 第五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 的病机。
341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 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 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抗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 一种病理状态。 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 的病理反映。
342
a、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
2、虚实变化: A、虚实错杂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 时存在的病理变化。包括: a、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 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 b、实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 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 B、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 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 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内 容在病性转化中讲)
343
C、虚实真假: 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 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相符的假象。包括
a、 真实假虚: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 的临床假象。又称“大实有羸状”。 b、真虚假实: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 的临床假象。又称为“至虚有盛候”。
344
正胜邪退——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抗邪,并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胜邪退——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抗邪,并 渐趋强盛,而邪气渐趋衰减,疾病向 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 也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 邪胜正衰——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虚 弱,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 方面转归的一种病理变化; 邪正相搏——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 而邪气亦不亢盛,邪正双方势均力敌, 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 病理过程;
345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邪正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
风温(热)邪气 机体 邪正相搏 邪胜正衰 正胜邪退 邪在肺卫 邪在肺卫 不发病 (治疗) 热入营血 邪热壅肺 好转和痊愈 逆传心包 气分热结 引动肝风 胃肠热结 肝胃阴亏 亡阴亡阳 死亡 风热袭肺后邪正斗争示意图
346
二、阴阳失调: # (一)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 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
二、阴阳失调: # 是指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 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 与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形成阴阳或偏盛、或偏衰、或 互损,或格拒、或转化、或亡失的病理变化。 (一)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 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阳偏 胜: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偏胜:阴胜则 寒;阴胜则阳病。
347
1、阳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种
以阳气偏盛,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 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感受温热阳邪 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而化热 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 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阳气的病理性亢奋以热、动、燥、赤为特点。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原因
348
阳胜则热: 阴邪从阳化热 感受阳邪[热]或 情志内伤郁而化火 气滞、血瘀、食积 阳胜则阴病 阳偏胜 机能亢奋 溲赤便干、 烦渴、面红、
阳胜则热: 阴邪从阳化热 感受阳邪[热]或 情志内伤郁而化火 气滞、血瘀、食积 阳胜则阴病 阳偏胜 机能亢奋 阴液不足 热性病变 口渴饮冷, 发热(壮热) 溲赤便干、 烦渴、面红、 目赤、舌红、 苔黄、 脉数
349
2、阴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
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障碍或减 退)产热不足,热量耗伤过多,或水湿 痰饮、瘀血等病理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 状态。 感受寒湿阴邪 恣食生冷,寒邪中阻(阴邪“并于阴”) 阴气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原因
350
感受阴邪(寒) 阴胜则阳病 阴偏胜 机能减退 阳气偏衰 寒性病变 脘腹疼痛 恶寒、喜暖、肢冷、 溲清便溏 泻泄水肿、口淡、
阴胜则阳病 阴偏胜 机能减退 阳气偏衰 寒性病变 脘腹疼痛 恶寒、喜暖、肢冷、 溲清便溏 泻泄水肿、口淡、 面色黄白 不渴痰液清冷、舌 淡、苔白、 脉沉迟
351
(二)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
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阳偏衰:阳虚则寒;阴偏衰:阴虚则热; 精气夺则虚:指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各种精微 物质的不足和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脏腑经络等 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阳虚则寒”(虚寒)“阳虚则阴盛”,“阴虚则热” (虚热)“阴虚则阳亢”。
352
1、阳偏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阳气虚损,机
能活动减退或衰弱,温煦作用低下,代 谢减退,机体反应性降低,产热不足的 病理状态。(阳虚则外寒) 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饮食失养, 原因 劳倦内伤 久病耗伤阳气 误用、过用寒凉清火方药,损伤阳气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最为重要。
353
“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同表现为“寒”,
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亦有联系,但其病 理特点则有质的区别,并且在临床表现方面 也有不同。 “阳虚则寒”是因阳气不足(虚) 而生内寒,以虚为主,属于虚寒;“阴盛则 寒”则为阴寒邪气偏盛,一实为主(虚象不 甚明显)属于实寒。
354
2、阴偏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精血津液等
物质亏损,阴气不足,滋润、宁静、 内守、潜降、成形和制约阳热的功能 减退,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 机能活动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外感阳热病邪,邪退阴伤,阴液亏损 五志过极,化火伤阴 久病耗伤阴液 原因 津血流失过多 过食燥热之品,过服燥热之药 操持劳累,补给不及,暗耗阴分 年逾四十,日渐衰退而“阴气自半”
355
阴虚病变,五脏皆可发生,但一般以肺肝肾之阴
虚为主。 阴偏衰(阴虚则热)与阳偏盛(阳盛则热)虽均见热象,病机上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有虚实的本质区别。其病理特点各不相同,阴偏衰为阴液不足之虚热,阳偏盛为邪气有余之实热。 阴虚火旺(重则泻火) 阴虚阳亢(肝肾两脏,重则平肝泻火) 虚热证
356
3、阴阳互损:是指机体阴液或阳气任何一方虚损的
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 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属于阴阳 偏衰病理的进一步发展,导致阴阳得 互根互用关系失调的一类病机。 (1)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精或阳气的亏损,累及阳 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 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 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特点:虚寒虚热同时存在,但以虚热为主,虚寒次之,
357
阴损及阳 久病伤阴 阴虚 阴精亏损 如阴损及阳 津液不足 阴不制阳 虚热上扰 火热内生 阳气生化不足 眩晕耳鸣 低热盗汗
如阴损及阳 津液不足 阴不制阳 虚热上扰 火热内生 阳气生化不足 眩晕耳鸣 低热盗汗 阳虚 头痛失眠 咽干颧红 面目升火 舌红少苔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畏寒肢冷、脉弱无力 阴阳两虚 阴损及阳
358
(2)阳损及阴: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 阴无以生,使阴液生成减 少,从而在阳偏衰的基础 上导致了阴液不足,形成 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 理状态。 特点:虚寒与虚热并见,而以虚寒为主, 虚热为次,
359
阳损及阴 久病伤阳 阴精生化不利 机能减退 阳不制阴 阴精不足(阴虚) 阴寒相对偏盛 眩晕失眠、五心 气化衰减 烦热、口燥咽干、
阳虚火衰 阴精生化不利 机能减退 阳不制阴 阴精不足(阴虚) 阴寒相对偏盛 眩晕失眠、五心 气化衰减 烦热、口燥咽干、 舌红脉细数、 畏寒肢冷、腹痛喜按、精神萎靡、 水肿尿少、溲清便溏、少气乏力、 脉沉迟无力 阴阳两虚
360
4、阴阳格拒: 指阴寒或阳热的一方偏盛致极,或 阴或阳中的一方极端虚弱,双方盛衰悬 殊,导致机体阳气的升降出入紊乱,盛
者居于内,将另一方格拒于外,迫使阴 阳二气之间不相维系(接顺)从而出现 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病理变化。
361
(1)阴胜格阳:(真寒假热)简称“格阳”指阴寒偏盛
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 ,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久病阳衰 寒邪直中 阴寒极盛 阴寒内结 阴伏于内(真寒) 格阳于外(假热) 面色苍白、四肢逆冷 身热、面红、口渴 精神萎靡、畏寒蜷卧 脉大无根 下利清谷、舌淡苔白 脉危欲绝
362
(2)阳胜格阴:(真热假寒)简称“格阴”指阳热偏盛
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 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 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外感阳热 热极深伏 阳热极盛 阳热内结 阳闭于内(真热) 格阴于外(假寒) 身热、面红、烦渴 饮冷、气粗、烦躁 四肢厥冷 溲短赤、舌红苔黄 脉象沉伏 脉数大有力
363
5、 阴阳亡失: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的亡失,
导致阴或阳的功能严重衰竭,出现生 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①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 身机能严重衰竭,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阴寒之邪极盛,正不敌邪,阳气损伤太过; 素体阳虚,正气不足。劳伤过度,耗气过多 原因 汗出过多、吐、利无度,津液过耗,阳随阴泄 过用、误用汗、吐、下等方药 慢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终至阳气亏损殆尽 阳虚 亡阳 阳气衰竭
364
②亡阴:指机体的阴液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
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 状态。 火热之邪炽盛、或邪热久留,煎灼津液,严 重耗竭阴液; 中暑而大汗淋漓,汗如雨注,阴液大耗; 汗、吐、下太过,失血过多,严重伤阴; 低热缠绵日久,阴液长期耗损,复又发汗或 吐下等骤损其阴; 阴虚 亡阴 原因 阴液衰竭
365
亡阴与亡阳的关系: 亡阴与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 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 所以: 阴虚 阳虚
阴虚 阳虚 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扶越 阴液衰竭 阳气衰竭 亡阴 亡阳 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 汗出如油,皮肤尚温,烦躁,心悸气喘,脉数疾 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身寒蜷卧,脉微欲绝
366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主要包括: 1、精虚:主要是指肾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 能底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 (肾是藏
精的主要脏器,故精虚以肾精亏虚最 为重要。) 2、精瘀: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而言。
367
(二)气的失常:包括 A、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 B、气的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 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1、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底下的病理状态; 先天禀赋不足(身体的素质比较差) 后天失养 (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生成 不 足) 消耗太多(劳倦内伤,外感热病,慢性消 耗性疾病
368
(二)气的失常:包括 A、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 B、气的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 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1、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底下的病理状态; 先天禀赋不足(身体的素质比较差) 后天失养 (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生成不 原因 足) 消耗太多(劳倦内伤,外感热病,慢性消 耗性疾病 ) 气虚各有特点
369
原因 2、气机失调:是指再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邪气的干扰,或脏 腑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病 理变化。
(1)气滞: 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 内伤,情志抑郁 痰湿、食积、瘀血(有形之邪内阻) 外邪侵犯抑遏气机 脏腑功能障碍:肝失疏泄、肺失宣肃等 气虚运行无力而滞 怒伤闪挫 气滞的临床表现有多个方面,但其共同的特点不外: 闷、胀、满、痛——气机郁滞不畅 原因
370
(2)气逆:指气的升降运动失常(气的运动方向逆正
常之升降而运动)即当降者不降而逆,当 升者升之太过,以至升多降少,脏腑之气 逆于上的病理变化。 情志内伤(恼怒太过) 外邪侵犯(感受寒邪) 原因 饮食阻滞(冷热不适) 痰浊阻肺 因虚而逆(胃气衰败)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以实为主。 虚证亦见:肺虚失肃降、肾不纳气、胃气虚极
371
(3)气陷:指在气虚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
(清阳)功能不足或下降太过,,升举无 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素体虚弱(先天禀赋不足,瘦高,豆芽性) 病久耗伤(长时间的下痢不止,年老体衰) 劳役过度 妇女产育过多 “上气不足”,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 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位置下移,形成 胃下垂……等病变。 原因
372
(4)气闭:即气机闭阻,气的外出严重障碍,内行
也极度紊乱和迟缓,导致上壅心肺,闭 塞清窍,以致突然昏厥,或浊邪闭塞气 道,气之出入受碍,肺气郁闭,呼吸困 难的病理状态。 情志刺激(肝失疏泄,气郁心胸) 感受秽浊邪毒(中暑、瓦斯毒物、瘴气) 痰浊瘀血闭塞气道(壅塞心、脑、肺) 疼痛之极(痛厥) 气闭多发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 原因
373
(5)气脱:即气虚致极,气不内守,大量向外脱逸,
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 能衰竭的病理状态。 正不敌邪(邪气过盛,正气骤伤) 原因 慢性疾病(长期消耗,正气衰竭) 大出血、大汗,频繁吐下,气随血津脱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 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觉或虚 大无根。 以临床无明显寒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 以上表现与亡阳、亡阴相区别。
374
(三)血的失常: 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致血的 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或血液运行失常 而出现的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
375
1、血虚:指血液(量)不足,血的濡养和滋润(质)
功能减弱,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官窍等失养 的病理状态。 失血过多,新生之血补充不及(急、慢出血) 化源不足(脾胃虚弱,运化不足,饮食营养 原因 不足) 肾精亏损,精髓不充,精不化血 久病不愈,长期消耗营血 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但其临床病理则心、肝两脏为多,并伴有气虚之症。
376
2、血运失常(包括血瘀、 出血)的病机。 (1)血瘀、:指血液的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 血运停滞的病理状态。 气滞或气虚(气行不畅或受阻,以及 推动无力,血行迟缓) 寒邪侵入血分 原因 邪热入血,煎熬津血,血粘稠不行 痰浊阻滞脉道,血行阻涩不利 外力扭挫伤及脉络。局部气血流通受阻 产后恶露不下或不净,瘀血内停
377
(2)出血:指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干扰下,血液运行不
循常道,以致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 热入于血分(外感温热病邪入于血分,或 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情志郁结, 五志过激化火,内火炽盛郁于血分,或阴 原因 虚火旺而致血热) 气虚(脾气虚损,气不摄血) 外伤损伤脉络 瘀血内阻 有吐血、衄血、尿血、皮肤癍疹、月经期前量多。
378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 (1)精气两虚:肾——生长、发育迟缓,生 殖功能障碍以及早衰 (2)精血不足:肝肾
(3)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
379
2、气与血的关系失调: (1)气滞血瘀:指因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液运行 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
闪挫外伤,伤及气血 肝主疏泄而藏血,心主血脉而行血,肺朝百脉, 主司一身之气故肝、心、肺三脏功能失调最易形成 气滞血瘀病变。 原因
380
(2)气虚血瘀: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
(心) 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3)气不摄血: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的生 (脾肝) 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 外,从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变 化。
381
(4)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
血液的流失而脱散的病理变化。 原因:外伤失血、呕血、便血、妇女崩漏、 产后大出血等。 (5)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 官失养而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 状态。 久病消耗,渐致气血两亏 先有失血,气随血耗 先因气虚,血的生化无源,而日 渐衰少 脾胃虚弱,生化不足和劳累太过
382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的不足: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数 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在脏腑, 外而孔窍、皮毛,失于濡润、滋
养、充盈和中和运载功能,从而 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热盛伤津(外感、内生) 原因 丢失过多(汗、吐、下、烧伤) 生成不足(久病、饮入不足) 津和液,在形状、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津和液不足的病机几林床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伤津主要是丧失水分,常见于吐、泻之后。
383
生 理 津 液 形 状 质地清稀、流动性大 质地稠厚、流动性较小 分 布 皮毛、孔窍、肌肉 脏腑、骨节、脑、髓
生 理 津 液 形 状 质地清稀、流动性大 质地稠厚、流动性较小 分 布 皮毛、孔窍、肌肉 脏腑、骨节、脑、髓 功 能 充盈血脉,滋润作用 含有精微、濡养作用
384
病 理 伤津 脱液 发 病 暴急、突陷气随津泄 缓慢 症 状 目陷、螺瘪、尿少、 形瘦骨立、大肉尽脱 口干舌燥、皮肤干涩 肌肤毛发枯槁、或手 而失去弹性;甚则目 足震颤、肌肉瞤动、 眶深陷、啼哭无泪、 唇裂、舌光红无苔、 小便全无、精神委顿 或少苔。 转筋;重则面色苍百 四肢不温、脉微欲绝 病 机 伤津未必脱液 脱液必然伤津 病 情 津伤乃液脱之渐 脱液乃津伤之甚 治 疗 津易伤亦易补充 液不易损、损则难复
385
注意: 津和液本位一体,伤津和脱液,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虽有区别亦有联系。一般来说,伤津主要是丢失水分,,伤津未必脱液;脱液不但丧失水分,更损失精微营养物质,故脱液必兼津伤。
386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 液贮留体内,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肺、脾、肾) 1、湿浊困阻 :脾
2、痰饮凝聚 :痰随气的升降,无处不到。故其病 理变化多,临床表现复杂 [脾、肺]。 3、水液贮留:肺、脾、肾、肝
387
“吐吓之余,定无完气”即说明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皆可使气随津液的耗伤而失。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 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水湿痰饮皆为有形之邪,故易阻碍气的运行, 其临床表现因津气阻滞部位不同而异。 2、气随津脱: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 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 的病理状态。 高热伤津 原因 大汗伤津 严重吐泻 “吐吓之余,定无完气”即说明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皆可使气随津液的耗伤而失。
388
3、津枯血燥:主要是指津液亏乏,甚则枯竭,从而导
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 高热伤津 烧伤引起津液损耗 阴虚痨热,津液暗耗 大吐、大泻 4、津亏血瘀:指津液耗损而导致血行瘀滞不畅(血液 粘稠度增加,脉道不滑利)的病理变化。 高热 大面积烧伤 大吐、大泻、大汗 原因
389
5、血瘀水停:指因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
而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 6、痰瘀互结:“痰瘀同源”痰生于津,瘀成于血。
390
五、内生“五邪”: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 络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和生理功能失 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五种外
邪致病特征的一类病理变化。由于病起于内,所以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又称为内生“五邪“。
391
(一)风气内动:内风,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
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 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 、震 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 (内 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1、肝阳化风:(虚中挟实)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 暴怒伤肝,肝气亢逆 原因 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筋脉失养 阴虚阳亢,水不涵木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痰火并发
392
2、热极生风:(实证)火热亢盛,化而为风 并因
邪 热煎灼津液,伤及阴血,燔灼肝经经脉失养所 致。 3、阴虚风动:(虚风、轻) 热病后期,阴津大量亏损 慢病久病,阴液耗伤 4、血虚风动:(虚风)(血燥生风) 生血不足 失血过多(产后) 原因 久病耗伤阴血 年老精血亏少 瘀血内结日久,新血生化障碍 濡养、凉润、柔和 原因
393
(二)寒从中生: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
减退,虚寒内生,阴寒之气弥漫 的病理变化。又称“内寒”。 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 原因 久病伤阳, 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 脾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生阳气之根本,能温煦全身各脏腑形体,脾阳根于肾阳,,所以脾甚阳气虚衰,尤其是肾阳不足,是内寒病理形成的关键。 1、阳气不足,温煦失职 2、气化功能减退,津液 代谢障碍 3、阳气不足,阳不化阴,蒸化无权, 津液不能正常输布。
394
(三)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
能和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导致水湿痰饮内生,蓄积停滞的病 理变化。 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 素体肥胖,喜静少动,情志抑郁,气机不利 湿浊内生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 由于湿性重浊,多易阻滞气机,故其临床表现可 随湿邪阻滞部位不同而异。 (脾) 原因
395
(四)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体内的津液不
足,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 失于濡润,而出现一系列干燥枯 涩证状的病理变化。 久病耗伤阴伤津 大汗、大吐、大下、 亡血失精 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热盛伤津耗阴 肺、胃、大肠为多见,常伴见虚热症。 原因
396
(五)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是指由于体内阳盛
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情志内郁, 五志化火,或气血郁滞,或病邪 郁结(寒)而产生的火热内扰, 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虚实) 1、阳气过盛化火:少火,壮火。“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1)外感六淫,郁久化火 (2)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痰、瘀 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郁久化火。
397
3、五志过极化火:情志刺激所致。郁而化火。
4、阴虚火旺 :此属虚火,多由津液亏损,阴气 大伤,阴不制阳,阳亢化热化火 所致。 主要有心火、肝火、相火(肾火)及胃火。
398
第二节 疾病传变 疾病传变的概念: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 传移和病变性质的转化,改变。 疾病传变的形式:疾病的传变,不外两种形式:
第二节 疾病传变 疾病传变的概念: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 传移和病变性质的转化,改变。 疾病传变的形式:疾病的传变,不外两种形式: 一是病位的传变,二是病性的传变。 (一)病位传变:病位,即疾病所在的部位。 病位传变涉及了病邪的出入、病势的变化趋向 和具体病变部位的传递转移等。 1、表里出入:是指致病邪气作用于机体,正气与 之进行抗争所表现的表邪入里(邪 气或趋向深入体内)或里邪出表 (或趋向复出体表)的病理过程。
399
(1)表病入里: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
的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内传入里, 病及脏腑的病理传变过程。皆因 A、正气不足, B、邪气过盛, C、失治误治所致。 (2)里病出表:指病邪原本位于脏腑经络等在里层次, 而后由于正邪斗争,正气来复,或治 疗得当,正始胜邪,病邪由里透达于 外或将此逐出体外的病理传变过程。 主要取决于 人体正气的抗病和驱邪能力。
400
(一)病位传变: (1)六经传变 :指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相对转 移。 A、顺传: 阳气——盛——而衰 病情——轻——重
2、外感病的传变:(规律) (1)六经传变 :指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相对转 移。 A、顺传: 阳气——盛——而衰 病情——轻——重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反之: 蒸汽——衰——盛 病情——重——轻 B、邪气亢盛,正气不支——直中三阴 C、阴阳经传变、 表里经传变、 手足经传变
401
(2)三焦传变 :指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 焦而发生传移变化。是对温 热病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 变规律和本质的阐释。
顺传:疾病——浅——深 病情——轻——重 口鼻 肺卫(上焦) 脾胃(中焦) 肝肾(下焦) 疾病好转向愈 心包(逆传) 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病邪的性质。 (横向) 向上 向下
402
(3)卫气营血传变: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
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 的传移变化。 卫分:是温病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肺卫; 气分:为温病的中期,病位在胃、肠、脾及肺、 胆; 营分:是温病的严重阶段,病位在心包及心; 血分:属温病的晚期,病位在肝、肾、心。 顺传: 病邪—浅—深 病情—轻—重 卫分 气分 营分 血分 为逆传:反映了传变过程渐进与爆发之不同 病情由重及轻、由深出浅、病势趋于好转向愈。
403
A、尚有初期即不见卫分证,而径入气分、营分者;
B、亦有卫分证未罢,又兼见气分证的“卫气同病”; C、气分证尚在,同时出现营分、血分证而成“气营 两燔”、“气血两燔”者; D、甚则,邪热充斥于表里,遍及内外,出现卫气 营血同时累及的局面。 纵向 内外传变
404
3、内伤病传变: 贮藏、运行、输布等方面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又相互制约,位置相邻, 以及五脏间的母子乘侮关系。
(1)脏与脏传变:经络互为络属,精气血津液的生化、 贮藏、运行、输布等方面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又相互制约,位置相邻, 以及五脏间的母子乘侮关系。 (2)脏与腑传变:依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而传。 (3)腑与腑传变:六腑的生理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参 与饮食物的受纳、消化、传导和排 泄,以及水液的输送和排泄,并始 终维持着虚实更替的动态变化。“通 而不宜滞”。
405
(4)形脏内外传变:包括病邪通过形体而内传相关
之脏腑,及脏腑病变影象形体。 A、外感病邪侵袭肌表形体,由经脉传之脏腑,是 内伤病发作,加重的重要原因。 B、某些形体组织的病变,久则可按五脏相合关系, 从病变组织传入本脏,而发展为内伤病证。 C、病变可由脏腑传之经脉,亦可反映于体表。
406
(二 )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指疾病过程中,病机性质由寒转化 为热,或由热转化为寒的病理变化。
(1)由寒化热:指病证的性质本来属寒,继而又 转变成热性的病理过程。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实寒证转化为实热证,以 寒邪化热入里为常见。 二是虚寒症转化为虚热证。 (2)由热化寒:指病证的性质本来属热,继而转 变成为寒性的病理过程。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因伤阳所致 二是实热证转化为实寒证 三是虚热证转化为虚寒证
407
从化:又称从类化。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
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 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 原来病邪性质不同而与机体的素质相一致的病 理反映。故寒热病性转化的一般规律可概括为: 1、阳盛阴虚体质,易热化、燥化; 2、阴盛阳虚体质,则易寒化、湿化; 3、受邪脏腑经络属阳者,多从阳而化热、化燥; 4、受邪脏腑经络属阴者,多从阴而化寒、化湿; 5、误治伤阳,则从寒化; 6、误治伤阴,则从热化; 突变:外感病 渐变:内伤杂病
408
2、虚实转化: (1)由实转虚 :指疾病或病证本来是以邪气盛为矛盾 主要方面的实性病变,继而转化为以 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 的过程。 其机理:A、邪气过于强盛,正不敌邪 B、正气得不到必要的补充、支持 C、失治、误治,致使病程迁延 (2)因虚致实:指疾病或病证本来是以正气亏损为盾 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转变为邪气盛 较突出的病变过程。 其机理:A、脏腑机能减退,气化不行,致气血 津液代谢障碍,从而产生气滞、水 饮、痰浊、瘀血等病理变化; B、正虚病证,复感外邪,邪盛则实;
409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一)体质因素 :首先影响正气的强弱,从而影响发 病与传变的迟速; 其次是在邪正相争过程中,对病邪 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二)病邪因素:病邪是影响疾病传变的重要因素,在 传变的迟速以及病位、病性的传变方 面都受到邪气的影响。 (
410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1、地域因素的长期作用,形成不同地理环境人 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普的差异,同时影响疾 病的传变; 2、时令气候对疾病的传变影响较大; (四)生活因素: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 传便过程。包括: 1、情志:干扰气机,影响气血阴阳; 2、饮食:脾胃、胆、大小肠; 3、劳逸:伤人正气;
411
现代研究 1、血瘀病机的研究 2、痰病机的研究 3、内生五邪病机的研究 4、阴火病机的研究 5、从红细胞膜钠泵活性探讨虚热证和实热证的关系;
6、对脾虚、肾虚形成与转化机理探讨。 7、卫气营血的研究 8、病机层次的研究
412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 防 第二节 治 则
413
第一节 预 防 概说: # 1、概念: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 生与发展, 2、治未病:就是防患于未然,是中医预防思想
第一节 预 防 概说: # 1、概念: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 生与发展, 2、治未病:就是防患于未然,是中医预防思想 的高度概括。它包括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两个方面的内容。
414
第一节 预 防 治:1、治疗、医治;2、调理、调养; 3、治理、管理;4、条达、调顺; 5、安定; 未病:1、无病; 2、病欲发而有先兆;
第一节 预 防 治:1、治疗、医治;2、调理、调养; 3、治理、管理;4、条达、调顺; 5、安定; 未病:1、无病; 2、病欲发而有先兆; 3、病之初期; 4、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 5、病将愈,有可能出现的遗复;
415
一、未病先防: 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作好预防工作, 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1、顺应自然 2、养性调神
1、顺应自然 、养性调神 3、护肾保精 、体魄锻炼 5、调摄饮食 (1)注意饮食宜忌 (2)药膳保健 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二 )防止病邪侵害:1、避其邪气 2、药物预防
416
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一)早期诊治:包括伤寒六经病、温病、内伤杂病的早期诊治。 (二)防止传变: 1、阻截病传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 2、先安未受邪之地
417
第二节 治 则 概说: 1、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疾病与证候
第二节 治 则 概说: 1、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疾病与证候 的具体治疗大法及治疗方法。 层次:最高层次是治疗大法,如“八法”; 第二层次是具体治疗方法; 3、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指在治 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机, 抓住病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 质进行治疗。
418
一、正治与反治 #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属“治病求本”原则的范畴。 (一)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
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 病证候(表象)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特点:病情单纯,疾病病机与临床表现一致。 常用的有: 1、寒者热之 2、热者寒之 3、虚则补之 4、实则 泻之
419
(二)反治:是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
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 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 特点:病情复杂,病机与临床表现不尽 一致, 不能完全反映本质。 常用的有: 1、热因热用 2、寒因寒用 3、塞因塞用 4、通因通用。
420
二、治标与治本: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 过程
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 标本在不同的场合其内涵所指也不同: 从正邪讲 正气——本邪气——标 标本关系 病因——本症状——标 从病因症状讲 先病、旧病、原发病——本 后病、新病、继发病——标 从先后病讲 脏腑病——本 从表里病位而言 肌表(经络)病——标
421
(一)缓则治本: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在,暂无
急重病状的情况下。(慢性病) (二)急则治标:标病急重,则当先治,急治其标。 (三)标本兼治:当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当标 本兼治。
422
三、扶正与祛邪 # 3、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一)概念: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虚则补之”。
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实则泻之”。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掌握三个原则) 1、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 2、把握先后主次:根据邪正消长盛衰及其在 疾病过程中矛盾斗争的地位,决定其运用 方式; 3、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423
扶正—适用于虚证或真虚假实证祛邪—适用于实证或真实假虚证
1、单独运用: 2、同时运用: 3、先后运用 扶正兼祛邪——即扶正为主,辅以祛邪,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祛邪兼扶正——即祛邪为主,辅以扶正,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为主,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 先祛邪后扶正,即先攻后补,适用于邪盛为主,兼扶正反会助邪,或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耐攻伐者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
424
四、调整阴阳 # (一)损其有余 :(以阴制阳,以阳制阴) 损其有余,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 应当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来治疗;
1、泻其阳盛 :“阳盛则热”——实热证,根据阴阳对 立制约的原理,应采用寒凉的方药以 清泄其偏盛之阳热 ;“热者寒之”。 “阳盛则阴病”——清热的同时,配以 滋阴的药,即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425
2、损其阴盛:“阴盛则寒”——实寒证,应采用温热的
方药以温散其偏盛之阴寒的方法治疗; “寒者热之”。“阴盛则阳病”——在散寒 的同时,配以扶阳之品。 (二)补其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虚热证——滋阴以抑阳,“壮谁之主,以制阳光” , “阳病”指阴虚则阳气相对偏亢; 虚寒证——扶阳以抑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病”指的是阳虚则阴气相对偏盛;
426
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善补阳者,比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 无穷;善补阴者,比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 源不竭”。 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在治疗 虚寒证—补阳,佐以补阴;虚热证—补阴,佐以补阳; 3、阴阳并补:阴阳两虚——阴阳并补——分清主次 阳(主)损及阴(次)——补阳的基础上辅以滋阴 阴(主)损及阳(次)——滋阴的基础上辅以补阳
427
4、回阳救阴:峻剂补气——独参汤 亡阳者——回阳以固脱——重在益气; 亡阴者——求阴以固脱——益气求阴; 5、阴阳格拒:寒因寒用,热因热用 阳盛格阴(真热假寒)—为实热—清泻阳热;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为寒盛阳虚—温阳散寒;
428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填精——甚精亏损 (一)调精 固精—肾气不固(滑、遗精、早泄、精 脱。) 疏利精气—阴器脉络阻塞,气机郁滞
(一)调精 固精—肾气不固(滑、遗精、早泄、精 脱。) 疏利精气—阴器脉络阻塞,气机郁滞 (二)调气 补气——气虚 调理气机 气滞者——行气 气逆者——降气 气陷者——补气升气 气闭者——顺气开窍通闭 气脱者——益气固脱
429
祛除水湿痰饮——湿盛者,宜祛湿、化湿、或利湿;
(三)调血 补血——血虚证(重在脾胃) 调理血运 血瘀者——活血化瘀 出血者——止血 (四)调津液 滋养津液——津液不足(实热伤津:清热生津) 祛除水湿痰饮——湿盛者,宜祛湿、化湿、或利湿; ——水肿或水臌者,宜利水消肿; ——痰饮,化痰逐饮; ——在脏多责之肺、脾、肾、肝。
430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调理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气虚生血不足—血虚—补气为主,辅以补血; 气虚血瘀者——补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 气滞血瘀者——行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 气虚不能摄血者—补气为主,辅以收涩或温经止 血; 血虚不足一养气—气虚—补血为主—辅以益气;
431
2、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虚而津液化生不足者——宜补气生津; 气不行津而成水湿痰饮者—宜补气、行气以行津; 气不摄津而致体内津液丢失者—补气以摄津。 津停气滞者—在治水湿痰饮的同时,辅以行气导滞; 气随津脱者——宜补气以固脱,辅以补津。
432
3、调理气与精的关系 气滞精阻——疏利精气 精亏气虚或气虚精亏——补气填精并用 4、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 血虚——补血,也可填精补髓; 精血同源 精亏——填精补髓,补血; 津亏血少——补血养津 津血同源 津枯血燥——养血润燥
433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定 适宜的治法和方药;(用药戒律) (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
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三)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 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434
现代研究 1、治则治法源流的研究 2、治则与治法关系的研究 3、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