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特質理論與五因素論 之研究與應用 原編輯者:黃昕寧,徐葦芸 補充者:梁瑞蘭,常家毓,施若婕,胡湘珍 人格心理學 蔡順良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特質理論與五因素論 之研究與應用 原編輯者:黃昕寧,徐葦芸 補充者:梁瑞蘭,常家毓,施若婕,胡湘珍 人格心理學 蔡順良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特質理論與五因素論 之研究與應用 原編輯者:黃昕寧,徐葦芸 補充者:梁瑞蘭,常家毓,施若婕,胡湘珍 人格心理學 蔡順良老師

2 ‧特質論的基本概念 ‧主要學者 ‧Big Five Model ‧相關研究與應用 . Gordon Allport
. Henry Murray . Raymond B. Cattell . Hans J. Eysenck ‧Big Five Model ‧相關研究與應用

3 ‧特質論的起源 . 體液說(血液型,黃膽汁型,黑膽汁型,黏液型) . 體型說(肥胖型,瘦長型,健壯型) . 心理類型:榮格(外向型,內向型)

4 ‧特質(trait):是決定個體行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測評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單位。
特質論的基本概念 名詞解釋 共同基本假說 特點 研究方法 ‧特質(trait):是決定個體行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測評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單位。 .先天遺傳 .環境影響 .遺傳與環境之交互作用 ‧性格(personality):是一組特質描述的組合。 性格特質: 是個體行為、感覺、思考方式的一致模式。具長時間、跨情境穩定性。

5 ‧人們擁有一些稱為特質的一般傾向,會以特定的方式反應。 ‧特質與行為是直接關聯的。 ‧跨時間穩定性:特質相當穩定且持久。
特質論的基本概念 名詞解釋 共同基本假說 特點 研究方法 ‧人們擁有一些稱為特質的一般傾向,會以特定的方式反應。 ‧特質與行為是直接關聯的。 ‧跨時間穩定性:特質相當穩定且持久。 ‧跨情境一致性:在各種情境中有相當的一致性、普遍性。 ‧兩大層級: .特質是普遍共有的 →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一組特質,個別差異來自這組特質所呈現之各個特質程度的多寡。 支持者:Hans Eysenck、Raymond Cattell、Big Five Model .每個人皆有不同的特質組合 →個別差異是由於每個人有不同的特質組合。 支持者:Gordon Allport

6 .研究者感興趣的是特質分數上分配上之某一點的人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
特質論的基本概念 名詞解釋 共同基本假說 特點 研究方法 .研究者感興趣的是特質分數上分配上之某一點的人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 .強調隱含在行為底下的機制。 →注重人格的描述與行為的預測 .每個人在某特質連續向度上,都有相對的位置。 →方便比較不同的人 .對於人格的改變著墨不多

7 個體與特質有關的行為表現和其擁有的相應特質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研究程序假設: .外顯行為與潛在特質間以更直接的方式,形成一對一的連結。
特質論的基本概念 名詞解釋 共同基本假說 特點 研究方法 ‧行為與特質 (特質取向之研究方式) 個體與特質有關的行為表現和其擁有的相應特質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研究程序假設: .外顯行為與潛在特質間以更直接的方式,形成一對一的連結。 .若某人在性格特質測驗報告出某特質相關行為較少,那就表是他擁有較少該項特質。 .人類行為和性格可被組織為一階層系統。 .研究範圍包含: 確認特質、探討個別差異的來源、建立與評鑑測量性格的工具。 .研究工具:性格自陳式問卷 .找出特質的方法: The Lexical Approach 例:自形容人的語彙中找主要的特質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例:精神分析論重視自我強度 The Statistical Approach 例:因素分析法

8 特質論主張人有以特定方式反應的一般行為傾向,
特質論的基本概念 名詞解釋 共同基本假說 特點 研究方法 外向 特質層次 社會性 活潑性 主動性 武斷性 興奮性 傾向同時出現的習慣 習慣反應 層次 某些反應 特定反應 層次 最簡單的行為 特質論主張人有以特定方式反應的一般行為傾向, 這些傾向會以階層的方式組織, 而特質概念可作為科學的性格理論之基礎。 8

9 Gordon Allport(1897 ~1967 )性格心理學之父 .哈佛大學心理學者,其兄Floyd亦為心理學者,兩人有合著。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Gordon Allport(1897 ~1967 )性格心理學之父 .哈佛大學心理學者,其兄Floyd亦為心理學者,兩人有合著。 .重視人類行為的健康、組織面向,與機械論者持不同看法。 .1937年出版經典著作,影響學術界至今 《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22歲與Freud的關鍵會面 當他回美國的途中,順道拜訪了Freud,得到了一個創傷性的經驗。這次的經驗中懷疑精神分析探索潛意識太過了頭,他認為心理學應該花更多的注意在意識或可看見的動機上(後來人格理論選擇的方向) 。 Allport畢生關心人類福祉,有強烈的人本心理學主張,他將對榮譽和權力的需求,經過昇華,轉化為利他的行為。

10 .1937年:人格是一個人的心理生理系統所形成的內在動態組織, 它決定了個人對於環境獨特的適應。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對人格的定義 .1937年:人格是一個人的心理生理系統所形成的內在動態組織, 它決定了個人對於環境獨特的適應。 .1961年:人格是一個人的心理生理系統所形成的內在動態組織, 它決定了個人特有的行為和思想。 .動態組織(dynamic organization): 人格是穩定 的成長與改變(動態),但它是一種有組織的成長。 .心理生理: 人格是由心理和身體共同組成的。 .獨特的行為和思想: 我們所想、作的任何事物是 特有的,對我們來說是獨特的。

11 .指個體在環境中,對刺激的一致而穩定的反應方式。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對特質的定義 .是性格的基本單位。 .指個體在環境中,對刺激的一致而穩定的反應方式。 .實際存在且奠基於神經系統中,它們代表一般的性格傾向,並解釋了人們在不同情境與時間裡功能運作的規律性。 ‧對特質的假設 .特質不僅是行為的命名(Nominal existence),而且是組成個體的一部分 .特質普遍性較習慣高 .特質是動態的並影響行為 .特質可以實徵驗証 .特質間不完全獨立 .特質並非道德或社會判斷的同義語 .特質可以共通性或特徵性的方式研究 .與特質不一致的行為或習慣,正表示其存在 (摘自性格心理學-特質論,王叢桂)

12 ‧特則研究(idiographic research)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特則研究(idiographic research) .Allport重視個體獨特性,以特則策略進行研究,透過對個體進行深入研究,對人們有更廣泛的解釋。 .運用個人特有的資料,而非研究一大群個體 . 172封信作為性格的臨床描述與量化分析的基礎 .對個人在不同量表上的得分做比較,而非與其他人做常模般的比較。 →突顯出個人擁有的特質類型,而非在各特質上相對於他人的位置

13 .個人特質(Personal disposition ) :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人格特質理論 .按其普遍性分: .一般特質(Common trait) : 是與一群人所共有的,例如一個文化中的成員。(ex.華人較為謙遜) .個人特質(Personal disposition ) : 對一般人而言是獨特的,並意義出他(她)的個性。 .按其重要的層次分: .首要特質(cardinal traits) : 最具有廣泛性、普遍性、及影響性的特質。(ex.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s) : 描述個人行為的少數顯著的特質。每人身上約5-10個。 .次級特質(secondary traits) : 個人所展現出不顯著和不一致的較不重要的特質,在特殊情境下表現出來。(ex.懼高,偏食)

14 .人格特質是真實存在於我們之內,並不是用來說明或解釋我們行為的理論建構或標籤。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特質特性 .人格特質是真實存在於我們之內,並不是用來說明或解釋我們行為的理論建構或標籤。 .特質決定了、或造成了行為。 .特質會隨著情境改變。 .特質可以憑經驗呈現出來。 .特質是交互相關的。 ‧特質、態度及習慣的不同之處 ────┬───────┬──────┬──────┬──────┬───   │共 同 特 性 │ Focus │ Generality │Evaluative │Example Trait │Predisposition │ Aspects of │Most general │ Somewhat │Sociability │遺傳與學習產物│the self │ │ │ Attitudes │引起與指導 │Facets of the Somewhat │ Most │喜歡某政黨 │行為 │environment │ general │ │ Habit │獨特 maybe │對特定刺激 │ Least │ Least │聽音樂時會 │ unique │ │ │ │隨著哼 ───┴───────┴──────┴────┴──────┴─── (摘自性格心理學-特質論,王叢桂)

15 . Latin Words: Proprius---"own" 性格的某些部分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統我(proprium) . Latin Words: Proprius---"own" 性格的某些部分 .多數心理學者所謂的”ego”或”self”, 中譯「自我」。 .每個人每天在做事、表現行為時,所有的一個心理歷程:「是『我』在做這個」。 →包括身體我感、自我認定、自尊心、自我的延伸、自我形象、自我成為有理性的因應者、個人的自尊等

16 察覺到自己身體的存在,區辨和者為自己的一部分,何者不是。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統我(proprium) 之發展歷程 名 稱 時 間 特 色 身體我感 (sense of bodily “me”) 出生後的第一年中 察覺到自己身體的存在,區辨和者為自己的一部分,何者不是。 自我的認定 (sense of self-identity) 兩歲左右 將名字和自己連結在一起,認定了自己的存在。 自尊心的表現 (sense of self esteem) 三歲左右 覺得自己很有本領,能夠表現自己的意見。 自我的延伸 (sense of self-extension) 四歲 將一些原來不屬於自己的事物,內入其自我系統,視為自己的一部分。 (接下頁) 表格來源:蔡順良老師

17 根據別人的評語來評量自己,形成對自己的印象。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名 稱 時 間 特 色 自我形象的出現 (the emergence of self-image) 四歲 到六歲 根據別人的評語來評量自己,形成對自己的印象。 自我成為有理性的因應者 (emergence of self as a rational coper) 六歲 十二歲 發現自己能夠解決問題、運用思考。 個人目標的出現 (emergence of propriate striving) 青年期 建立了比較長期的目標,對於整個生命賦予了某些意義。 自我覺知的出現 (emergence of self as a knower) 成年期 自我能覺知前面七個階段的發展,而將它們統整起來。

18 ‧功能自主(functional autonomy) .指成人的動機,也是一自我維繫的系統。 .源自:其幼年時減除緊張所產生的動機。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功能自主(functional autonomy) .指成人的動機,也是一自我維繫的系統。 .源自:其幼年時減除緊張所產生的動機。 →當其成長後,其動機會從小時候的減除緊張效果中獨立出來,不受其影響。 (1).Preservative functional autonomy .沒有太大意義的重複性活動。 Ex:退休後仍按時早起 (2).Propriate functional autonomy (統我功能自主) .原先動機已失去,而為達成目的手段反而成為目的自我動機(Self motivating) Ex:幼時被迫學琴,長大後自我追尋琴藝

19 .自我延伸的能力(健康的成人會參加不同的活動)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健康成熟的人格條件 .自我延伸的能力(健康的成人會參加不同的活動) .和他人建立溫暖的交互關係 .具有情緒安全感和自我悅納的心理 .具有符合現實的知覺 .對本身具有客觀的瞭解 .具有一個統整的人生觀

20 . concept of ego 發展影響 ego-psychology 。 .對現在與未來的重視。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正向評價 負向評價 .使性格(人格)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 . concept of ego 發展影響 ego-psychology 。 .對現在與未來的重視。 .首度講授關於性格的課程、提出此領域許多重要議題。 .行為通常是許多特質合成的表現,視個人對該情境的選擇。 .深度研究個案,結合學術與臨床負性評價。 .理論缺乏嚴格定義,不易驗証。 . Idiographic 研究,使研究者缺乏可用作比較個人的向度,每個 Ss 都有其獨特變項。 .未提供詳盡的心理運作歷程模型來解釋行為。 .一般研究者反對幼兒與成人、動物與人類、正常與不正常是二種不同歷程。

21 .求學期間受佛洛伊德與榮格心理學影響,開始轉向人格心理學研究。 .發展出「主體統覺測驗」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Henry Murray(1893~1988) .191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 192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婚姻問題 .求學期間受佛洛伊德與榮格心理學影響,開始轉向人格心理學研究。 .發展出「主體統覺測驗」 .美國L.貝拉克曾稱墨瑞是「美國出生的最重要的人格測驗之父」 ‧對性格的定義 個體中央組織負責管理的歷程,目的在統整個體經驗到的衝突力量,滿足個體需求,計劃達到個體追尋的目標。 .Murray研究的是個人生活及影響其生活的因素。 .性格是有方向性的 ,指引個體行為。 .受負增強的影響

22 .需求運作:個體的需求系統是由多個需求組成,需求間有階層性且可能互相衝突、融合或呈現附屬狀態。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人格需求壓力論 .需求:根源於腦部某區域的力量。 .需求運作:個體的需求系統是由多個需求組成,需求間有階層性且可能互相衝突、融合或呈現附屬狀態。 .心因性需求(psychogenic needs): .一切非由生理因素所引起的動機 .精神分析理論的背景,他假定這些需求大都是無意識的。 .Murry描述心因性需求為「準備好用特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狀況去回應。」 .一個需求是否會活動(activate)是視狀況而定,他稱之為壓力(press)

23 需求 描述 貶抑需要 消極地順從外來的力量;接受損傷、責備、批評、懲罰;承認自己低下、有錯誤、乾了壞事或失敗。 成就需要 完成一些困難任務;盡可能迅速而獨立地控制、操縱或組織人、物體或思想;超越別人,突出自己。 交往需要 接近別人並愉快地和他們合作;堅持忠於朋友。 攻擊需要 有利地征服對手;受到傷害就報復、嘲笑或傷害別人。 自主需要 不受約束或強制;要求獨立,按照衝動自由地行事。 對抗需要 重新奮鬥,以求反敗為勝;克服弱點,壓制恐懼;用行動恢復名譽;尋找障礙和困難來克服。 防禦需要 保衛自己免受攻擊、批評、責備;掩蓋自己的錯誤行為、失敗或屈辱,或為此進行辯護。 恭敬需要 欽佩並擁護上級;吹捧、尊敬或頌揚別人;適應風俗習慣。 表格來源:網路上

24 需求 描述 支配需要 控制周圍的人,用建議、說服、命令或約束來影響或指導別人的行動。 表現需要 使別人激動、驚奇、著迷、歡樂、震驚、感興趣,希望別人注意自己。 躲避傷害需要 避免痛苦、肉體上的傷害、疾病、死亡。躲避傷害需要:避免痛苦、肉體上的傷害、疾病、死亡。 躲避羞辱需要 離開尷尬的處境以避免羞辱,或避開可能貶低自己的情況;因為害怕失敗不做出行動。 養育需要 同情並照顧無依無靠的人,用各種方式幫助有困難的人,使其擺脫困境。 秩序需要 把東西擺放整齊,做到清潔、有組織、平穩、俐落、整齊和精確。 遊戲需要 喜歡笑,喜歡開玩笑;為了開心而尋求愉快的事情;尋求愉快的事情以緩和緊張。 抵制需要 對卑下的人排斥、拋棄、加以驅逐或漠不關心。 感覺需要 尋求並感受感官方面的快樂。 性需要 建立並促進性愛關係。

25 ‧主體統覺測驗(TAT) .融合了精神分析和特質的概念 .在性質上是一種投射測驗 .假定: .做法: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主體統覺測驗(TAT) .融合了精神分析和特質的概念 .在性質上是一種投射測驗 .假定: 受試者在面對圖片情境時所編的故事,常會與其生活經驗有聯繫。 .做法: 30 張圖片,其中 11 張男女通用 ,其餘則視受測對象決定使用,施測時只用 20 張。

26 .提出複雜的 Motivational System .強調心理功能與生理歷程的關聯。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評價與貢獻 .獨創性與整合性的研究方法。 .強調 「整體」、 深度的研究個體。 .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正常人。 .避免研究者個人性格影響判斷。 .提出複雜的 Motivational System .強調心理功能與生理歷程的關聯。 .發展衡鑑量表:投射測驗(TAT)與情境測驗(Situation S )

27 Raymond B. Cattell (1905~1998,英國) .化學學士,心理博士 .受化學元素週期表影響,試圖發展性格的分類系統。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Raymond B. Cattell (1905~1998,英國) .化學學士,心理博士 .受化學元素週期表影響,試圖發展性格的分類系統。 .200篇以上的論文,15本專書 ‧常用特質研究方法: .雙變項研究法(實驗法) .多變項研究法(相關法) .臨床法 →受因素分析法影響,使用因素分析研究性格,也增進臨床經驗,對實驗研究的 優缺點敏感。

28 認為因素分析能夠發展出心理學的基本元素,這成為性格心理學的基礎 對人格的定義 .人格是可以容許我們預測一個人在某一個情境中表現的行為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認為因素分析能夠發展出心理學的基本元素,這成為性格心理學的基礎 對人格的定義 .人格是可以容許我們預測一個人在某一個情境中表現的行為 .人格研究的目標就是要建立有關不同的人,在各社會和一般環境下會做些什麼的法則 對特質的定義 .特質(trait)構成是人格的基本元素 .假定人的行為會在不同的時間和情境下呈現較恆定、一致的形式 .特質可以是大家共有的或是個人所獨有的

29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traits) 特質 (surface traits) 表面特質
(source traits) 深源特質 (ability traits) 能力特質 (temperament traits) 氣質特質 (dynamic traits) 動力特質

30 .L資料(生活記錄資料 - Life record data)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分析資料來源: .L資料(生活記錄資料 - Life record data) 在實際的日常情境中的表現和與同伴相處的情形 .Q資料(問卷資料 - questionnaire data) 對本身所做的評量 問題:自我欺騙,有意的曲解 .OT資料(客觀測驗資料 - objective test data) 由三種資料所得16PF量表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31 ‧Cattell 十六種人格特質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溫暖
外向、溫暖 vs. 離群吹毛求疵 聰慧 聰明、抽象思考 vs. 駑鈍、思考僵化 情緒穩定 冷靜、情緒 vs. 穩定善變、心煩意亂 支配 專斷、攻擊 vs. 溫順、親切 活力 熱心、活潑 vs. 冷靜、嚴肅 規範—良心 良心、道德 vs. 權宜、忽略常規 豪放 冒險、豪放 vs. 害羞、膽怯 敏感 溫柔、敏感 vs. 堅強、獨立 警覺 懷疑、警覺 vs. 信賴、隨和 抽象 幻想、心不在焉 vs. 現實、腳踏實地 世故 世故、機敏 vs. 直率、純真 憂慮 不安、擔心 vs. 自信、自滿 改革開放性 自由思考、實驗性 vs. 保守、服贗傳統 自立 自立、自主 vs. 群性、參與者 完美主義 節制、強迫性 vs. 散漫、懈怠 緊張 受迫、緊張 vs. 輕鬆、沉著

32 ‧特定行為分析方程式(Specification equation )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特定行為分析方程式(Specification equation ) Pj = sjaA + sjaT + sjaE + sjaM + sjaR + sjaS Pj 指當事人在情境 j中所表現出的行為 A 為能力特質,行為表現水準﹝ability﹞ T 為氣質特質,指當事人的行為型態﹝temperament﹞ E 為爾格驅力,第一層次的動力特質﹝Erg﹞ M 為情操,第二層次的動力特質﹝morale﹞ R 為當事人在情境 j中所扮演的角色﹝role﹞ S 為當事人在當時的情感與身體狀況﹝state﹞ s 為指在情境 j下的加權係數,顯示該情境對各變項之影響。

33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如果從Cattell的角度來看, 那麼魯夫會是怎樣一個特質的人呢?

34 .因素分析法容易造成研究者的偏見,個體的生命故事無法被量化,被化約為一組數字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貢獻 限制 .研究範圍廣博 .理論以明確的的統計資料為基礎 .對臨床和工商心理學很有貢獻 .用了太多較新且艱澀的字詞 .因素分析法容易造成研究者的偏見,個體的生命故事無法被量化,被化約為一組數字 .未注意其他學者的研究 .致力於人格特質研究,並未考慮到環境因素。

35 .生平:1916年3月4日,漢斯·艾森克出生於德國柏林, 年輕時由於不參迦納粹反黨而移居英國。從1955年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Hans J. Eysenck (1916~1997,德國) .生平:1916年3月4日,漢斯·艾森克出生於德國柏林, 年輕時由於不參迦納粹反黨而移居英國。從1955年 —1983年,艾森克擔任精神病學院的心理學教授。 他是現代人格科學理論的主要貢獻者,並且在建立 精神紊亂的行為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 .1947出版第一本著作《人格的向度》 .1980年創辦國際性期刊《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4獲頒美國心理學社 William James Fellow Award .著有專書四十種,研究論文六百多篇 .提出著名的三因素理論(PEN) P(psychoticism):精神病質 E(extraversion):外向性 N(neuroticism):神經質

36 ‧Cattel的16因素論常被人批評太過冗長而累贅,在這16個因素後面可能 存在著更簡單或基本的性格特質結構,更符合科學的簡約原則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Cattel的16因素論常被人批評太過冗長而累贅,在這16個因素後面可能 存在著更簡單或基本的性格特質結構,更符合科學的簡約原則 ‧Eysenck的理論受到因素分析統計方法、歐洲研究性格類型(Jung、 Kretschmer)、心理特徵的遺傳研究、古典制約的實驗法研究的影響, 而發展出了一套以科學方法和測量工具而成的特質論 ‧重視精確測量:個別差異、特質是否有生物基礎 →詬病心理分析論,及打斷特質論中特質解釋的概念循環 ‧因素分析(客觀的統計程序)→ 特質測量(造成個別差異的基礎向度): .測驗項目被施行於眾多受試者,某些題項相互有關聯,可反映出一潛在因素的影響力 →特質論者依客觀的統計程序(而非直覺)來確認性格結構 .找出一組彼此無相關存在的因素,此為特質的基本向度。 .能確認測驗反應間的共變模式,卻無法回答其原因,仍需由心理學構念來推論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結論

37 .內—外向(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外向:傾向社會化、直率、活潑的 測量問卷:EPI、EPQ 、MPI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特質的基本向度: .內—外向(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外向:傾向社會化、直率、活潑的 測量問卷:EPI、EPQ 、MPI .神經質(neuroticism) 情緒穩定的指標。向度高者 衝動、喜怒無常、低自尊 .精神病質(psychoticism) 向度高者傾向孤獨、冷漠、 不關心他人及反對社會公認習俗 古希臘 氣質類型 By Hippocrates & Galen .性格差異是連續向度上的變 動,而非不同類型所造成 .有遺傳成分 性格特質的心理空間

38 ‧雖然強調遺傳因素的重要,卻是行為治療的擁護者, 支持根據學習理論的原則對偏差行為進行系統性治療。 ‧主張: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性格特質 生物學基礎 機制 表現 內—外向 大腦皮質的神經功能 社會刺激的激發 內向者較外向者感受更多(過度激發) 神經質 自律神經系統 對壓力的反應 高神經質者反應迅速 但難以馬上消除 精神病質 與男性特徵有關 睪丸素分泌量影響 男性攻擊性較高 對引發恐懼的刺激 產生強烈情緒反應 精神官能症 生物系統 經驗學習 ‧雖然強調遺傳因素的重要,卻是行為治療的擁護者, →遺傳決定的只是某人在某情境中,將以何種方式行動的內在傾向。 支持根據學習理論的原則對偏差行為進行系統性治療。 ‧主張: .神經官能症與精神病是兩個不同向度構成; .偏差行為是習得的非適應反應,非潛意識衝突的偽裝; .治療皆涉及學習原則的應用。

39 .對犯罪學、教育學、美學、創造力、遺傳學、心理病理學、政治意識、性格測驗貢獻良多;
主要學者介紹 Allport Murry Cattell Eysenck 貢獻 限制 .注重個別差異及行為改變原則; .對犯罪學、教育學、美學、創造力、遺傳學、心理病理學、政治意識、性格測驗貢獻良多; .強調問卷與實驗研究的價值; .理論不只描述還可加以驗證。 .傾向忽視其他學者的貢獻(或自己理論的矛盾),誇大、支持他的正向研究結果 →目前研究:衝動與焦慮向度影響個別差異更大 →難以兩、三個向度完全解釋個體的個別差異 .性格特質的生物基礎理論缺乏一致的研究結果支持。

40 Big Five 大五因素特質

41 特質 是人格基本組成單位, 代表以特定方式反應 的一般傾向。 .目前許多研究者同意, 由五個普遍的兩極向度 可有效的將 個別差異加以系統化。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特質 是人格基本組成單位, 代表以特定方式反應 的一般傾向。 .目前許多研究者同意, 由五個普遍的兩極向度 可有效的將 個別差異加以系統化。 .「大五」: 並非規模龐大,而是 因為它們超越的 廣泛性與抽取層次。 開放性 嚴謹性 外向性 友善性 神經質 Costa & McCrae (1985;1992)

42 ■大五因素特質、量表說明與高分組代表人物 特質 代表內涵 高分組特性 低分組特性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大五因素特質、量表說明與高分組代表人物 特質 代表內涵 高分組特性 低分組特性 代表人物 神經質(N) 情緒(情緒穩定和負面情緒) 多慮、緊張、不安、情緒化、自卑 鎮靜、放鬆、安定、不情緒化、自我滿足、堅強 Woody Allen 外向性(E) 與他人互動量與強度 社會性、主動、人際取向、熱情、樂觀 保守、清醒、冷漠、工作取向、靜默、缺少活力 Bill Clinton 開放性(O) 心靈與經驗的廣度、深度與複雜性 好奇、興趣廣泛、創造性、獨創性、想像力 從俗性、實際、興趣狹隘、非藝術性、非分析性 Lewis Carroll 友善性(A) 與他人互動的人際取向 心地溫和、好心腸、寬諒、助人、正直、易受騙 好批評、粗魯、多疑、不合作、有仇必報、好支使人 Radar 嚴謹性(C) 以工作、目標取向的行為 有組織、負責、努力、自我要求、守時、細心、整潔、堅忍 漫無目的、不可信賴、懶惰、粗心、散漫、不拘形式、意志薄弱、享樂 Spock

43 ‧對語言中的特質用語進行因素分析 .五大因素特質模型(five-factor model)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對語言中的特質用語進行因素分析 .五大因素特質模型(five-factor model) →藉由分析一般人用以描述他人性格的日常用語來找出性格的基本單位 .基本字彙假說(fundamental lexical hypothesis) →人際互動中最重要的個別差異,將被編碼成世上某些或所有語言中的單一詞語 .具有社會用途:提供預測和控制 .反例:個案在決策時對不確定性的忍受、或在生活中對變化性的需求不同 . 「我們應該可以說,用來解說(建構)個別差異的所有理論模式,多少均含括了諸如五大特質這些向度。」 — Lewis Goldberg,1981 .此五個因素均顯現出可觀的信、效度,並在成年後始終保持相當的穩定性。 — McCrae & Costa,1990、1994、2003

44 ‧對特質向度的普遍性進行跨文化研究 .研究方法:翻譯 .開放性是各語言間重複性最差的因素 .義大利:外向性、友善性、嚴謹性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對特質向度的普遍性進行跨文化研究 .研究方法:翻譯 →找不到相同的字,或歷程中可能造成某些議題被強化 .開放性是各語言間重複性最差的因素 →研究直接從本土語言中選取性格描述語詞 .土耳其:發現五向度的存在 .義大利:外向性、友善性、嚴謹性 .至少有三個因素(有時五個)經常在不同文化、語言團體間被發現 . 即使已在不同文化發現某特定的特質向度,不代表各文化都以相同方式看待 .跨文化的重覆研究: .當被要求評定個體的性格特質時,一既定的因素結構能否被重複驗證? .我們不知道在其他文化中,是否有比性格特質更重要的觀點來定義個體?

45 Openness to Experience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探究特質問卷與其他問卷及量表間的關係 .五大性格因素量表 NEO-PI-R,Paul Costa & Robert McCrae(1985、1989、1992) .具有良好信效度 .與不同理論取向(Q分類、Murray)的問卷在理論上具一致性 .和其他人格問卷有相當高的相關存在,整合了Eysenck 和Cattell 發展的構念(請 見下頁比較) .自評或他人評量皆可(配偶評量一致性更高) 五因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greeableness Conscientiousness 六面向x八小題 Anxiety Angry Hostility Warmth Gregariousness Fantasy Aesthetics Trust Straightforwardness Competence Order Depression Self Consciousness Assertiveness Activity Feelings Actions Altruism Compliance Dutifulness Achievement striving Impulsiveness Vulnerability Excitement seeking Positive Emotion Ideas Values Modesty Tender mindedness Self Discipline Deliberation

46 ■ 比較Eysenck—調查量表 和 Big Five—NEO-PI-R(大五性格量表修訂版)
相同處 具外向性與神經質等高階因素 與大五因素中兩向度完全等同 相似處 精神病質 相應於但友善性、低嚴謹性 高精神病質,如罪犯 相應於不友善又無責任感 ■ 比較Cattell—16P.F.(16種性格因素問卷) 和 Big Five—NEO-PI-R(大五性 格量表修訂版) Cattll—16P.F. Big Five—NEO-PI-R 相似性 外向、自信、冒險性 與外向性相關 信任、仁慈 與友善性相關 嚴謹、控制、冷靜 與嚴謹性相關 情緒化、緊張、憂慮 與神經質有關 想像力、實驗性 與開放性有關

47 . 與其他特質論不同之處: ‧五因素論: Costa & McCrae(1996、1999、2003)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五因素論: Costa & McCrae(1996、1999、2003) .五特質不僅在描述個別差異呈現的方式,是實存的、也是某種心理結構 →所有個體普遍具有的基本性格傾向 .具有生物基礎:「性格特質就像氣質,是沿著遺傳路徑發展內在傾向,在本質上與環境的影響力無關。」(McCrae et al.,2000) . 與其他特質論不同之處: .強調先天(遺傳生物因素)的影響,而後天(社會經驗)幾乎不具影響力 .特質亦可被視為在各生命階段影響個體的原因(各自具有不同程度) .三個議題: .如何連結人格結構與人格動力歷程? .主張特質不受社會因素影響,但研究結果與之相反 .主張所有個體均具有此五因素特質,但無任何研究直接支持

48 ‧成年: ‧發展: ‧性格的穩定性與改變: .研究大多聚焦在成年後,且認為成年後特質穩定度相當高 .年齡的影響力不大但具顯著效果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成年: .研究大多聚焦在成年後,且認為成年後特質穩定度相當高 →三十歲後性格不再變化? .年齡的影響力不大但具顯著效果 →五特質在二十多歲間的變化被視為朝向成熟發展的指標 ‧發展: .某些早期氣質特徵會發展為成年的向度,但確切關連和發展歷程仍待研究  →如外向性(社會性與活動力),神經質(憂懼性與敏感性) ‧性格的穩定性與改變: .短時間的性格較長時間穩定 .成年後的性格比童年時更穩定 .一般特質具穩定性,但在發展期間仍有個別差異  .在孩童與成人階段,仍需考慮環境對性格改變的影響

49 (狡詐/不忠) 第六個因素--誠實/謙虛性 1.根據七種不同語言資料進行分析的結果,第六個因 素向度是肯定的。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或許還漏了一個?六因素模型--新的發展方向 第六個因素--誠實/謙虛性     (狡詐/不忠) 1.根據七種不同語言資料進行分析的結果,第六個因  素向度是肯定的。 2.人們在誠實與真誠特質傾向上的差異,確實是第六  個穩定的向度。 3.例子:想想我們的陳前總統水扁?

50 ‧心理診斷與治療: .疑慮: ‧職業興趣: .預測工作表現 →不同測量工具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健康與長壽:
主要理論:Big Five 研究依據 理論模型 成長與發展 應用 ‧職業興趣: .預測工作表現  →不同測量工具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健康與長壽: .性格與疾病的連結最早可追溯到希臘 .「嚴謹性」可能會影響與健康有關的整體行為組型 ‧心理診斷與治療: .各種偏差行為均可視為正常性格特質的誇張形式   →心理病態是落在與正常性格同一連續向度上的不同位置,而非有清楚分界 .可幫助選擇、規劃合適的心理治療方法 .疑慮: .此模型尚無法明顯區辨各種心理病理型式  .只能描述類型,但無法提供心理疾病的解釋 .未提供任何治療方法

51 預測成就情境中的成敗,是人格研究過去五十年來的重點之一
相關研究 成就動機 A、B型行為組型 社交性焦慮 情緒 悲觀與樂觀 預測成就情境中的成敗,是人格研究過去五十年來的重點之一 ‧測量工具 .早期: Murray主題統覺測驗  →耗時、解釋常有許多爭議 .自陳式量表(Spence & Helmreich,1982;Schmalt,1999) ‧高成就動機者的特徵(以企業行為為例) .中度冒險者 .充滿精力的工作—尤其能獲致個人成就、原創性者 .樂於能自我負責(不管成敗) —期待獲得具體回饋 .具前瞻性:能預作行動方案、預期可能的失敗 ‧預測成就行為: .與成就需求(need of achievement)正相關 .例外:低階管理者的成功、美國總統的就職演說(Spangler & House,1965)

52 .影響兩性在業界成功與否的變項:成就的價值觀、成功的定義 .要完全了解不同文化中的成就行為,須對成功與成就重新定義
相關研究 成就動機 A、B型行為組型 社交性焦慮 情緒 悲觀與樂觀 ‧成就與性別、文化 .早期研究對象多為男性 .影響兩性在業界成功與否的變項:成就的價值觀、成功的定義 .要完全了解不同文化中的成就行為,須對成功與成就重新定義 ‧歸因(Attributions):人們如何解釋其在成就其情境中的表現 ‧成就目標(Achievement Goals):除了歸因,目標設定亦會影響成就 穩定性(stable) 協調良好、某性向不佳 vs. 運氣好、生病 內外性(locus) 更加努力、技術不良 vs. 考題簡單、競爭激烈 控制性(control) 動機高低、練習程度 vs. 家境、國家經濟 能力開發 vs. 向他人展現 定義 精通目標 (mastery goals) 表現目標 (performance goals) 趨近目標(approach goals) 精通—趨近 表現—趨近 迴避目標(avoidance goals) 表現—迴避 追求成功 vs. 迴避失敗

53 醫學研究:冠狀動脈心臟病行為組型(coronary-prone behavior pattern)
相關研究 成就動機 A、B型行為組型 社交性焦慮 情緒 悲觀與樂觀 醫學研究:冠狀動脈心臟病行為組型(coronary-prone behavior pattern) ‧效度測量工具 .早期: 結構式訪談  →耗時 .自陳式量表:簡金斯活動量表(Jenkins Activity Survey,Glass,1977) .效度差異:A型特質概念建構、行為組型的個別成分 ‧A型人格特質(許多不同的行為傾向) .有較高的競爭性成就驅力(competitive achievement striving) .有時間緊迫感(time urgency) .面對挫折時,更容易產生攻擊性與敵意(aggressiveness and hostility)   →影響健康的毒素成分(toxic component) ‧A型人格與成就 .任務簡單,動機就下降;自我期許較高;工作不一定比B型快樂、深思熟慮 .是預測專業人員晉升速度的重要指標(Mettlin,1976) 控制動機

54 .互動焦慮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Leary,1982 ‧社交性焦慮的特徵:
相關研究 成就動機 A、B型行為組型 社交性焦慮 情緒 悲觀與樂觀 ‧測量工具: .互動焦慮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Leary,1982 ‧社交性焦慮的特徵: .與社交互動(或預期中)特別有關的焦慮(害羞) .生理擾動上升、無法集中注意力、覺得緊張 .非常在意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偏負向的解釋) ,自我知覺很高   →形成的原因:評價理解(evaluation apprehension) .避免社交場合、盡量減少互動  .避免目光接觸 .當不可避免時,會使對話簡短以免構成威脅 .自我保護 ‧解決方法:建立信心,只要能夠開始,互動並不會太難

55 情緒雖是起伏的,但每個人也都有很穩定、各不相同的情緒模式
相關研究 成就動機 A、B型行為組型 社交性焦慮 情緒 悲觀與樂觀 情緒雖是起伏的,但每個人也都有很穩定、各不相同的情緒模式 ‧情緒情感性(emotional affectivity) .因素分析:兩向度情緒(正向情緒 vs.負向情緒)   →若知道今天於向度的位置,即可預測未來正向及負向情緒經驗的一般傾向 .正向情緒—社交活動;負向情緒—心理壓力、健康問題 ‧情緒強度性(emotional intensity) .人們一般所經驗到本身情緒的力量或程度 .高強度的人經驗到的情緒通常較為強烈,高的更高、低的更低,通常會高估事件的影響力,也會據單一經驗(不管好壞)而下結論 .不同:經驗快樂的方式、生產力的方式 ‧情緒表達性(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一個人的外在情緒表現 .有助於心理健康、解讀他人情緒、良好的親密關係

56 .樂觀(optimism)與悲觀(pessimism)並不一定和某特定事件或問題有關
相關研究 成就動機 A、B型行為組型 社交性焦慮 情緒 悲觀與樂觀 .樂觀(optimism)與悲觀(pessimism)並不一定和某特定事件或問題有關 .每個人的樂觀程度都是相當穩定而一致的,並影響面對逆境的處理方式 →樂觀:積極的因應、正向期待;經驗到的壓力較低、心理調適較好 悲觀:轉移注意力或持否定態度 ‧樂觀的人比較健康? .有比較好的人際網路、會主動尋求幫助 .免疫系統較強大 .態度和行為、較注意相關的健康行為 ‧防衛性悲觀:把絕望的期待變成策略的一部分 .事先設定較低的期望,以因應可能的傷害  .預想可能的失敗來激勵自己 →防衛性悲觀者:事先想焦慮的事可幫助成功,特質性樂觀者則相反

57 貢獻 疑慮 .積極進行研究的發展 .有趣的假說 .生物學領域可能的關連 .方法的問題:因素分析 .特質概念的意涵為何 .其他遺漏與忽視
特質論總評 貢獻 疑慮 .積極進行研究的發展 .性格功能的穩定性 .特質用來預測行為 .探討遺傳因素與生理方面的影響 .探討特質與人際關係、心理病理間 .有趣的假說 . 基本字彙假說 .主張環境對性格發展的影響 .生物學領域可能的關連 .方法的問題:因素分析 .不同研究應得出相同因素 .從同一母群得出的因素,並不存在於該母群的每一個體中 .此分類系統無法具體化為一解釋系統 .特質概念的意涵為何 .在各種情境下會有做出相近反應的內在傾向 .過於重視再現性、一致性、外顯性 .其他遺漏與忽視 . 是否提供一完整模型、組織結構 .對性格改變的解釋

58 國內近五年相關研究 向惠娟(2008)。菲籍員工之人格特質、海外適應、工作投入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陳愉雅(2009)。諮商心理師五大人格、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耗竭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嘉義縣。 邱淑玟(2009)。老師幸福了沒?五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正向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縣。 林宛潔(2010)。工作-家庭雙向衝突與心理健康、快樂之相關研究─以神經質為調節變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 陳李綢(2008)。中學生個人特質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2), 。 周康樂(2011)。基於五大人格特質發展一個模型以預估聽覺ERP在大腦皮質中頂處產生的P300響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2),49-63。

59 國外近五年相關研究 林素戎、賀彥中、蕭彥國(2008) 。人格特質之概念分析。經國學報,28,49-58。 蔡維奇、紀乃文(2008)。團隊情感氛圍形成的前因、情境調節及個人層次後果變項之研究。組織與管理,1(1),1-37。 彭信揚(2007)。使用網路諮商的當事人其人格特質探討。諮商與輔導,253,31-38。 劉奕蘭(2009)。臺灣大學生的認知發展、人格特質、生活經驗及自我發展的關係:華盛頓大學造句測驗的應用。中華心理學刊,51(1),57-80。 黃韞臻 、林淑惠(2011)。大學生人格特質休閒價值觀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5(2), 。 林正源、黃德祥(2011)。國中學生思考風格、人格特質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教育研究期刊,10(1),55-80。

60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Download ppt "特質理論與五因素論 之研究與應用 原編輯者:黃昕寧,徐葦芸 補充者:梁瑞蘭,常家毓,施若婕,胡湘珍 人格心理學 蔡順良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