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壹、學生常見偏差行為類別、預防及處理作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壹、學生常見偏差行為類別、預防及處理作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壹、學生常見偏差行為類別、預防及處理作為

2 偏差行為定義 所謂「偏差行為」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常因情境、時間、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意義。
一般而言,偏差行為是指違反社會、家庭、學校中的法律、規範、或紀律的行為(楊國樞, 67)

3 學生常見偏差行為的類別 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 濫用藥物 逃學、逃家 自我傷害行為 偷竊及其它犯罪行為

4 貳、霸凌行為定義、態樣與特質

5 --為何在「校園偏差行為」之外, 另創「校園霸凌」?
一、理解霸凌(Bully) --為何在「校園偏差行為」之外, 另創「校園霸凌」?

6 (一)「校園霸凌」之定義、類型 與具體型態
定義及判別要件 類 型 具 體 型 態 1.兩造勢力(地 位)不對等。 2.攻擊行為長期反覆不斷。 3.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4.呈現生理或心理侵犯的結果。 肢體霸凌 毆打身體、搶奪財物、…… 關係霸凌 排擠孤立、操弄人際、…… 語言霸凌 出言恐嚇、嘲笑污辱、…… 網路霸凌 散佈謠言或不雅照片、…… 反擊霸凌 受凌反擊、「魚吃蝦米」… 性霸凌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校園霸凌」之定義、類型與具體型態示意圖 (資料來源:林滄崧整理)

7 (二)校園霸凌與校園偏差的差異 校園偏差 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一定是嚴重的校園偏差事件,但嚴重的校園偏差事件卻不一定是校 園霸凌事件。 要件
不同 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呈現對生理或心理侵犯的結果。 兩造相對勢力(地位)不對等。 攻擊行為長期反覆不斷。 因素 一般影響因素。 特別影響因素(核心犯)。 型態 可直接觀察。 需經過判定。 處理 以偏差者為核心 (學校資源)。 以偏差者週遭影響因素為核心 (學校與外在資源並行)。 校園霸凌一定是嚴重的校園偏差事件,但嚴重的校園偏差事件卻不一定是校 園霸凌事件。 資料來源:林滄崧(2010)

8 (三)校園霸凌現象面的解釋 家庭偏差教養的涵化(社會性)。 「暴力循環論」的反射(心理性)。 校園情境(物理與人為)的縱溺。 偏差同儕學習牽引。 為求自保被迫反擊或參與霸凌集團。 校園外部偏差力量的支持。

9 (四)校園霸凌事件發生的綜合描述 有動機與能力的霸凌者 校園霸凌事件 有霸凌機會(情境)存在 有合適的被霸凌者

10 二、校園霸凌事件的處理與輔導 --正向管教態度與方法
二、校園霸凌事件的處理與輔導 正向管教態度與方法 國家親權主義(parens patriae ) 未成年的孩童與少年是國家的資產,非父母個人的私產,當 未成年人所應受到的福利服務受到侵害或中止時,國家可以 運用公權力介入,使其福利服務持續不中止。 (約束與保護)

11 参、學校層面之處理建議

12 (一)學校面對校園霸凌事件 應有的態度-- 3R 觀點
規則(Rule): 讓學生清晰知道,學校有處理校園霸凌的規範。 權利(Right): 每一位學生都有權力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學習。 責任(Responsibility): 教育者必須負起「輔導」及「監護」的責任。

13 (二)處理校園霸凌者的應行途徑 --「具支持性」、「澄清行為界線」、「明恥整合」
(二)處理校園霸凌者的應行途徑 「具支持性」、「澄清行為界線」、「明恥整合」 高 控制(限制、管教) 低 懲罰 (威權) (標籤) 修復 (整合) (合作) 忽略 (漠視) (被動) 容忍 (治療) (保護) 支持(服務、滿足) 高 資料來源:引自許春金(2005)

14 (三)校園霸凌事件的處理流程 1、發現事實並進行判別。 2、對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進行全面深度了解。 3、研判霸凌類型。
4、進行可介入處理之資源盤點。 4、研擬處置措施以及分工操作。 5、對加(被)害者擬定事後輔導措施。

15 (四)處理霸凌(偏差)者的程序 ? 項目 溝通 勸導 說服 談判 強制 管教強度 弱 強 管教型態 啟發 指引 灌輸 命令 懲罰 互動狀況
平等 感情 理解 立場 明恥整合 管教效果 認知 吸收 接受 清楚 資料來源:黃富源和林滄崧(2010)

16 肆、校園霸凌之處理原則及建議

17 一、建立減少校園霸凌事件情境: 校規制定與執行明確。 公正公平的處罰霸凌者。 校長傳達不容忍校園霸凌事件的決心。
導師能確實掌握學生生活動態者。 老師之間及師生之間具有緊密連結關係。 學校提供師生共同參與校園事務的機會。

18 二、確立「霸凌」及「一般偏差行為」處理原則
1.遇個案發生,學校應依霸凌與一般偏差行為定義迅即判斷屬性: 2.處理原則: (1)一般偏差行為,應依現行輔導機制處理,並著重學生人權、品德及法治教育之預防宣導; (2)霸凌個案,學校輔導老師、學務處應共同給予加害、受害及旁觀學生輔導; (3)倘行為已有傷害等觸法行為發生,應按現行規定通報警政單位協處。 各級學校應與警察機關密切聯繫,並依「維護校園安全支援約定書」暢通協處管道。

19 三、如何輔導校園小霸王: 霸凌兒童成年之後不只與犯罪行為高度相關,並且往後的社交人際能力也甚低落。故校方需將之列為高關懷個案,給予更多的愛與關懷,同時進行合理明確的規範,導正其偏差之行為。 若霸凌兒童有明顯之心理困擾或精神問題,則應尋求專業心理諮商或治療。

20 四、對受凌兒童之保護: 受凌兒童容易產生情緒困擾和課業困難,易對學校產生負向觀感,因此可能發生逃課、輟學等情形。故校方需列入個案輔導,提供支持性輔導與關懷,給予安全環境,鼓勵說出心事、增強孩子的自信與果斷力。若受凌兒童已出現明顯之心理困擾或精神問題,則應尋求專業心理諮商或治療。 在其受凌之時就能及時介入輔導,有可能就不會再演變成反擊型霸凌。

21 五、如何教導旁觀者或其他學生? 協助澄清相關價值觀,培養其同理心,同理受凌者感受;並給予「霸凌行為是不對的行為」的明確訊息,規範應有的反應行為(如立即制止或通報)。

22 六、給學校的建議: 1.學校霸凌申訴管道需落實建立並暢通。
2.校方應藉由各種機會(朝會、親師座談、聯絡簿或課程設計)廣泛向學生與家長實施霸凌申訴宣導及反霸凌觀念宣導。 3.研擬學生校園生活問卷,主動篩檢發覺霸凌及受凌高危險學童群,提供預防性教育與輔導。 4.學校各級師長(尤其是導師) 應具備相關知能,提升霸凌事件敏感度,能於第一時間介入處理。 5.協助界定霸凌類型,並啟動輔導機制,針對不同對象施以不同之輔導方案。

23 七、霸凌事件發生後處理建議 1.發現事實 2.判別類型 3.瞭解霸凌情境 4.誠懇溝通 5.責任分工擬訂輔導策略 6.介入輔導並改變霸凌情境 7.落實後續追蹤輔導

24 參考資料

25 壹、學生常見偏差行為類別、預防及處理作為

26 一、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1 常被欺負的青少年可分為兩類, 1.被動的被欺負者 2.挑釁的被欺負者 較不安全,不懂得自衛者。
  前者通常是比較弱小,沒有朋友,較易緊張, 較不安全,不懂得自衛者。 後者則是壞脾氣,好動,容易興奮,被攻擊時 會尋求報復者,在被大孩子欺負時會轉而 找小孩子出氣。

27 一、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2 欺凌弱小和其它校園暴力行為一樣會造成緊張、不安全的校園氣氛,間接導致逃避、退縮、逃學、攻擊性行為、學業成績低落或帶武器到學校等問題

28 二、濫用藥物 在所有偏差行為當中,濫用藥物最易和別種行為同時呈現。
譬如﹕自殺、暴力、低成就、犯罪、缺課、輟學、被逮補及因而相繼而來機會的喪失、自尊低落、和缺乏生活目標 。

29 三、逃學、逃家-1 逃學、逃家二者在心理狀況方面,皆是屬由外在因素造成。如對某位老師不滿,某些學科厭惡,對學校措施的排斥,或對父況管教方式的反抗……等等,在分類上是屬行為問題,是一種反社會或外向行為問題。它常會與其他偏差(不良)行為相伴隨,如吸煙、喝酒、賭博、偷竊……等

30 三、逃學、逃家-2 逃學、逃家的類型可分為下列幾種:  1.遊戲型  2.反抗型  3.逃避型  4.防衛型  5.強制型

31 四、自我傷害行為-1 廣義的自我傷害行為應該包括以下五種﹕ 1.有情緒困擾﹕ 如憂鬱、無助、傷心、憤怒、憤恨等。 2.有生理疾病﹕
  如憂鬱、無助、傷心、憤怒、憤恨等。 2.有生理疾病﹕   容易生病或請病假次數過多。 3.採取攻擊行為﹕   出現暴力行為或違紀、曠課次數較為多。 4.容易發生意外﹕   如易發生運動傷害、交通事故傷害等。 5.曾企圖自殘或自殺。

32 四、自我傷害行為-2 預防與輔導 一、營造學生多元學習環境 二、落實輔導三級制的運作機制。

33 五、偷竊及其它犯罪行為 Thompson和Rudolph (1992)提出青少年的偷竊行為可能來自於社會的拜金主義,對財物擁有權的忽視,讓人對其刮目相看,或順手牽羊的滋味。如果是長期的、重覆的偷竊可能是其它問題的指標,是不容忽視的。 林朝夫(民83)指出,青少年之身心發展特徵、人格特質、其它不良行為之延伸、父母不道德觀念或管教態度影響、同儕威脅利誘、升學壓力、教師管教、社會風氣敗壞、不正常心理與觀念等因素皆可能使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淪於偷竊。

34 (一)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偷竊-1 行為表徵: 1.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顯得自我控制較弱 2.人際關係較差,喜歡獨處,以便找機會下手
3.物質慾望過高,常攜帶許多物品到校,出手闊綽,向同學炫耀 4.藉偷竊來表現膽量,炫耀自己,並會一再重複形成習慣

35 (一)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偷竊-2 可能原因分析: 1.受財物的刺激,而一時興起想佔有的念頭 2.引起他人的注意,獲得同儕的接納
 1.受財物的刺激,而一時興起想佔有的念頭  2.引起他人的注意,獲得同儕的接納  3.受同擠所激乏報復心理  4.忌妒心及虛榮心的作崇,不良友伴的影響  5.父母觀念及社會風氣的影響

36 (一)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偷竊 -3 輔導策略: 1.加強學校的道德教育及法律常識教育,說明偷竊的後果。
2.培養學生妥善保管財物的能力及錢財不露白的重要性。 3.減少學生獨處的機會,平日多與學生接觸,隨時注意學生行為。 4.當出現偷竊行為時,馬上糾正他,並向學務處、輔導室報備,請求協助。

37 (一)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偷竊 -4 5.了解其偷竊動機及原因,利用行為改變技術、角色扮演等方法進行個案輔導。
6.通知家長,協助配合學校的輔導策略。並進行家庭訪問,了其家庭生活情形、社區環境、交友狀況。 7.建議家長應給予子女適直的零用錢,並養成其儲蓄的好習慣。 8.建議家長送請社會輔導機構或醫療機構進行協同輔導或實施治療。 9.處理過程中,儘量勿給予學生標記,並維護其自尊心,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

38 (二)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暴力行為-1 行為表徵: 1.口出穢言,謾罵同學,頂撞師長 2.故意破壞他人物品或學校公物
3.用暴力解決問題,成群結黨,徒手或持械打人 4.情緒衝動易怒、耍老大、強出頭

39 (二)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暴力行為-2 可能原因分析: 1.不會恰當宣洩自已的情緒 2.惡意的報復 3.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挫折忍受能力低
 1.不會恰當宣洩自已的情緒  2.惡意的報復  3.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挫折忍受能力低  4.社會大眾媒體或幫派次級文化的影響

40 (二)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暴力行為-3 輔導策略: 1.在平常即以尊重理性的態度與學生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2.建立學生用好行為來獲得同儕尊重的觀念 3.在平常即培養學生恰當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 4.使用同理心技巧,從學生立場來看發生的生活事件

41 (二)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暴力行為-4 5.建立學校與治安單位的聯絡網,防杜社區幫派的影響 6.立即停止當事人的行為,或帶學生離開現場
7.讓學生自己負起行為之後的責任 8.事情發生當時即予以適當的處理 9.進行事後的個別諮商或行為觀察

42 (三)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恐嚇勒索-1 行為表徵: 用言語、肢體暴力、或器械恫嚇同學,要求對方順從其指示,以得到財物或對方的服務

43 (三)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恐嚇勒索-2 可能原因分析: 1.缺乏理性的克制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用暴 力來滿足個人的需求,或應付他人的威脅
 1.缺乏理性的克制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用暴 力來滿足個人的需求,或應付他人的威脅 ,而不考慮後果與他人的咸受。  2.從控制別人、大欺小當中獲取成就感。  3.在群體中共同迫害別人,因而減少個人的 責任與罪惡感。

44 (三)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恐嚇勒索-3 輔導策略: 1.改變認知: (1)協助學生易地而處,體會他人的成受。
(2)協助學生看到事情的後果,如記過、退 學、坐 牢、無人敢接近他、被孤立、被報復;協助學 生知道自己所為得不償失。

45 (四)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恐嚇勒索-4 2.增進學生處理困境的能力。
3.明確的賞罰規則,並切實執行,使學生負起個人的責任,並能對受害者做補償。 4.建立正確獲取金錢之觀念。

46 貳、「管教」與「虐待」的差別 管教(discipline) 虐待(abuse) 動機 善意、寬容而溫慰的期待或要求。
怨恨、敵對而惡意的報復或處罰。 方式 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學生應所當為 者。 以忿怒、負向方式所施予學生的不適當 懲罰。 態度 鼓勵、贊許、支持而恆定一致。 衝動、嚴苛、責罰而反覆無常。 雙方的認知 老師與學生皆知道行為的結果。 不給予學生了解老師動機的機會。 互動關係 非威脅性的,而是允許雙向表達真誠情感的 溝通。 威嚇性的,強制而單方向的威權式壓 迫。 規範的制定 學生可以與老師共同參與制定某種程度與類 別的規範,特別是那些與其切身有關的管 教。 學生完全沒有共同參與制定規範的機 會。 對違規行為的定義 任何違規行為有著穩定與清晰的定義,和可 預見的結果。 對於違規行為無穩定、清晰的定義,學 生無法預見結果。 隊職人員對學生遵從規範的反應 學生如果朝著老師所設定的目標或期許的方 向努力時會得到獎賞。 老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學生不會因之 而得到鼓勵。 隊職人員對學生不遵從規範的反應 允許學生去練習老師所期望的行為,錯 誤仍有更正的機會。 錯誤即受到嚴苛的處罰或責罵,學生因 之只感受到苛責,而使得其自認為自己 是一個「壞學生」。 造成結果 學生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紀律內化無效,加深雙方的誤解、不信 任和仇恨。 資料來源:黃富源(2008)

47 叁、予教師及學輔人員處理建議

48 一、面對霸凌者應有的處理態度 具幽默感。 熟悉「心理防衛機制」的運作。 「示弱是強者的美德」。(話到嘴邊停一下,理從是處讓三分)
理解「既愛又恨﹙ambivalence)」的師生關係。 (切莫遇強則強,遇弱則弱) 不要當一個只知引用規則的管理者。

49 二、具備正向管教的相關智能 1.主觀能力: 了解與控制自己、具備溝通能力、充滿愛心與使命。 溫和而堅定、嚴格不苛刻。
理解「管教」與「虐待」的差別

50 2.客觀能力: (1)建立信任關係: 尊重、權利、平等、穩定。 (2)習得基本的輔導與諮商技術: 打破僵局、傾聽、同理心。

51 三、堅守正向管教的基本立場 1.倫理 (1)保密。 (2)不與其他當事人討論與評價。 (3)超出能力範圍、當事人不信任或
涉及本身利益應立即轉介。

52 2.認知 (1)善意而非專業的輔導,對當事人而言,是 另一次無法拒絕的傷害。 (2)專業的基礎來自於對當事人的了解與取得
信任;專業的技巧則來自於學習與經驗。 (3)沒有所謂專職的「黑臉」與「白臉」。 (4)鼓勵霸凌(偏差)學生面對事實(錯誤),給 予霸凌(偏差)學生改正的機會(修復)。

53 THE END


Download ppt "壹、學生常見偏差行為類別、預防及處理作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