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 编 写 说 明 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 编 写 说 明 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 编 写 说 明 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 高 俊 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北京沙滩后街55号(100009) 电话:010-64016109(O)
高 俊 昌 北京沙滩后街55号(100009) 电话: (O) (手机)

3 前 言 (一)我们对教材的思考

4 怎样理解教材 教材是工具? 教材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教材是教学资源? 教材必须反映课标的要求

5 教材要做到什么 反映课改的精神 解释课标但不拘泥于课标 为教学改革提供空间 为教和学提供必要的引导 便于教、学和评价

6 矛盾和问题 教材与课标的差异(不同的人对教材的理解不同,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差异很大)
教材的功能与作用的矛盾(教材仍然承担着它不该承担的功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材与课标和评价的关系(对老师的要求太高,度如何掌握?) 技能方法与知识的关系

7 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如何反映课改的精神? 如何恰当地解释课标? 如何把教材编成课标与教学、评价的纽带?
如何既给教学空间又使教学有所抓? 如何协调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关系?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讲理)

8 (二)编写队伍的基本情况 “三结合”的编写队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大学教授、地理教研员和特级教师、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开发中心专业人员。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的 6 位核心成员参与本套教材编写。 各册教材主编一览

9 册次 主编 基本情况 总主编 樊 杰(经济地理) 中科院研究员、博导、课标组长 韦志榕(地理课程教材) 课程所研究员、人教社编审 地理1(必修) 袁孝亭(地理教育) 东北师大教授、博导、课标组核心成员 地理2(必修) 袁书琪(旅游地理、地理教育) 福建师大教授、硕导、课标组核心成员 地理3(必修) 高俊昌(地理课程教材) 课程所副研究员、人教社副编审、课标组核心成员 地理(选修1) 宇宙与地球 刘 南(天文、GIS)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 地理(选修2) 海洋地理

10 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 袁书琪(旅游地理、地理教育) 福建师大教授、硕导、课标组核心成员 地理(选修4) 城乡规划 李小健(人文地理) 河南大学教授、博导 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王静爱(中国地理、灾害地理) 北师大教授、硕导 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 黄润华(环境科学)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地理(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黄杏元( GIS)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

11 教材编写简介 一、教材的结构设计 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三、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把握

12 一、教材的结构设计   ●对高中地理课标的内容重新组合   ●反映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   ●建立有利于教学的逻辑结构

13 (一)模块结构 基本思想——根据课程的模块设计,教材编写使每一模块都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具有 ●共同的学科背景 ●共同的学习方法 ●共同的价值追求

14 尊地之规,建设美好家园 以地为生,协调人地关系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学科背景 内容结构 价值追求 自然地理地理1
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 尊地之规,建设美好家园 人文地理地理2 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地为生,协调人地关系 区域地理地理3 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15 《地理》必修1目录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16 对于经典的自然地理 内容 稳中求变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于经典的自然地理 内容 稳中求变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7 《地理》必修2目录 第一章 人口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18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9 对于传统的人文地理 内容 削枝强干 第五章 交通运输部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五章 交通运输部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对于传统的人文地理 内容 削枝强干

20 《地理》必修3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1 新视角、新内容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新视角、新内容

22 (二)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基本思想——将课标规定的没有系统性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认知逻辑整合成某章或某节内容,以便于建立学习的认知结构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超标,铺垫与搭桥尽可能不增加教学负担或不给教学带来障碍

23 例1《地球上的大气》逻辑结构 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案例分析) 地球上的大气 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例1《地球上的大气》逻辑结构 地球上大气的运动 基本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案例分析) 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球上的大气 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锋和锋面 常见的天气系统(局地尺度)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全球气候变化

24 例2《城市与城市化》逻辑结构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形态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化 城市个体 城市群体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的不同等级 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什么是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5 例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逻辑结构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案例: 我国西北地区 背景:干旱的环境 成因:侧重人为原因分析 基本过程
对策与措施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亚马孙热带雨林 背景:雨林的环境效益;雨林生态的脆弱 保护与开发

26 (三)教材的体例结构 重功能、理,轻形式;兼顾素质教育与高考 内容提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学习目标 关键词点击 思考 思考或读图思考 选修
必修 案例 案例 活动 活动 阅读 问题研究 相关链接 阅读 重功能、理,轻形式;兼顾素质教育与高考

27 课文包括文字和图像,它们是教科书的主体。课文在注重内容的规范、文字的规范和逻辑结构的规范的同时,还要更好地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
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针对图表设计读图思考,加强了图表的思维价值。教材中还设计了随文的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28 阅读是为了丰富和补充知识而设计的;活动是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侧重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启迪思维、自主探究。
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研究。侧重过程与方法,结果具有开放性。 案例的选择突出其典型性、说明性,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

29 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一)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 (二)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
(三)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突出自主学习 (四)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 (五)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

30 (一)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 避免空洞说教,而以有意识的设计,通过事实材料和学生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和认识

31 重视阐明的基本地理观念是: ——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 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 —— 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 ——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32 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综合地看待问题,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动态地分析问题,如基本的地理过程; ——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如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把握分析问题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33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例4 必修《地理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观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的合理容量)
例4 必修《地理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观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的合理容量) (综合看待) 人口过程 (动态分析)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34 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 理性。 (文章选自中科院综考会“中国土地资源生产 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35 例5 必修《地理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资源观
空间的视角:水资源及其分布 时间的视角: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水资源问题:人水矛盾及解决办法 (综合 看待) (动态 分析)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资源观

36 例6 必修《地理1》第二章和第五章——把握分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时间尺度:从地质历史时期到每时每刻 “全球气候变化”一段指出:“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的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的细节。” 空间尺度:从全球尺度到局地尺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段指出:“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尺度小。”

37 例7 必修《地理3》区域可持续发展 从自然到人文 从区内到区外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反思精神

38 (二)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
  ●用实例(案例)论证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   ●加强对地理过程的阐述   ●联系实际设计活动题

39 用案例论证(解释、说明) 例8 必修《地理2》“城市与城市化”中的案例 教材内容 案例标题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案例1 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 城市的不同等级 案例2 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 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案例3 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案例4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案例5 合肥市环城公路

40 典型案例分析——用案例作为分析问题的素材,从中归纳出理论
例9 《地理》必修1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内力作用对地貌影响的实例) 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外力作用对地貌影响的实例) 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1 加强对地理过程的阐述 人口过程 地球的运动 城市化过程 大气过程  水文过程 农业地域的形成 地貌过程 工业地域的形成
 加强对地理过程的阐述 人口过程 地球的运动 大气过程 城市化过程  水文过程 农业地域的形成 地貌过程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42  联系实际设计活动题 例10 《地理》必修1 整体性   联系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从造林、种草等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科学引导,使学生明白道理

43 (三)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突出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的组织关注   ●阶梯性   ●逻辑性   ●实践性   ●开放性

44 例11 《地理》必修3 荒漠化的防治 河流的综合开发 拓展案例分析,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西非萨赫勒地区
例11 《地理》必修3 拓展案例分析,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西非萨赫勒地区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为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的开发

45 案例12 研究性学习  抓住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畅想式问题 热点或焦点问题 国家建设问题

46 教材中的“问题研究”一览 册 章 问题研究题目 地理1 1 行星地球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2 地球上的大气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3 地球上的水 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4 地表形态的塑造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如何看待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地理2 1 人口的变化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2 城市与城市化 从城市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3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4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5 交通运输部局及其影响 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47 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食品知多少? 地理3 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4 区域经济发展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5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南水北调怎么调?

48 (四)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采用思考、活动、问题研究等)
  ●强化联系的和综合的观点   ●加强基本的技能和方法的训练   ●把握学习内容的要点   ●设计情境   ●提供必要的检验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49 例13 必修《地理1》中的小实验 教材内容 小实验的内容 地球的运动 自选教具,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热力环流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运动的 大气环流 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50 (五)为教学改革提供广阔的空间   ●将有些教学内容留给教学处理   ●鼓励教师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   ●内容安排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51 三、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 教材的内容顺序可调整,教材提供的材料可替换
对于案例分析的内容,目的不是案例内容本身,而在于其要反映的原理或一般问题 活动性内容可灵活安排 关键:了解教材所要反映的课标要求。备课时先备课标,后备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灵活设计教学

52 中科院陈述彭院士对人教版新高中地理教材的 总体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设计编制的高中地理教科书送审稿必修1,2,3册、选修第5,6册,总体上是达到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要求的。其中还有许多拓展与创新的地方,是成功的,全新的地理教材。与时俱进,体现了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时代特点,提高了地理科学的教学与普及的水平。

53 谢 谢 大 家


Download ppt "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 编 写 说 明 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