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上 第三單元 310 11/18 生物的運輸作用
2
植物的運輸構造 木質部:運輸水分和礦物質 由下往上 形成層: 形成新細胞 韌皮部:運輸養分 由上往下,由下往上 植物的運輸構造 維管束 表皮
310 11/18 /25 表皮
3
植物的運輸構造 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的比較 雙子葉植物 維管束環狀排列 網狀葉脈 單子葉植物 平行葉脈 維管束散生
4
植物的運輸構造 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的比較 4、5的 倍數 榕樹 朱槿 雙子葉 植物 網狀脈 2枚 有 環狀 軸根 稻、麥 竹子 3的 倍數
數目 葉脈 形式 形成層 花瓣數 維管束 排列 根系 例子 4、5的 倍數 榕樹 朱槿 雙子葉 植物 網狀脈 2枚 有 環狀 軸根 稻、麥 竹子 3的 倍數 單子葉 植物 平行脈 散生 鬚根 1枚 無
5
動腦時間 樹木的年輪,可以用來推論什麼的依據? 如何形成? 植物的運輸構造 秋、冬生長的木質部 樹皮 春、夏生長的木質部 樹皮
樹木或樹枝的年齡
6
春材:春夏溫暖、雨多, 細胞生長快且大,顏色淺。 秋材:秋冬寒冷、乾燥, 細胞生長慢且小,顏色深。 樹皮:包含韌皮部以外的部分
植物的運輸構造 木材 樹皮 樹木的年輪 春材:春夏溫暖、雨多, 細胞生長快且大,顏色淺。 秋材:秋冬寒冷、乾燥, 細胞生長慢且小,顏色深。 樹皮:包含韌皮部以外的部分 木材:老的木質部
7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根毛:植物由根部吸收水分與礦物質,根部表皮細胞向外突出,以增加吸收表面積。 水分藉滲透作用滲入根部,進到根部的維管束。 根毛
8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光 水分由氣孔蒸散 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 /2 水分及礦物質
9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蒸散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自氣孔散失到外界的現象。植物根部吸收的水,除了供應植物細胞利用之外,大部分變成水蒸氣由氣孔散失。 植物的根、莖和葉中,維管束木質 部上下相連,水分由氣孔蒸散出去 ,水從根部上升至莖、葉,構成水分由下往上的運輸途徑。
10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植物體內水分上升的動力: 1.蒸散作用:主要的動力 2.根壓(根部的滲透壓) 3.毛細作用 4.水分子的內聚力
11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知識快遞 插花時,將枝條放在水中剪斷,然後立刻插入盛水的花瓶中。如此可以防止木質部內形成氣泡,中斷水分的運送,花朵就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不枯萎。 移植樹木時,常會將部分的枝葉剪除,為什麼? 防止植物體內水分過度蒸散。
12
氣孔:由兩個保衛細胞圍成,是水分蒸散和氣體(氧與二氧化碳) 出入的主要通道。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氣孔:由兩個保衛細胞圍成,是水分蒸散和氣體(氧與二氧化碳) 出入的主要通道。 氣孔張開:白天、水多 氣孔關閉:晚上 水少 保衛細胞 氣孔 氣孔張開 氣孔關閉
13
實際來觀察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情形,及測量植物蒸散作用的快慢。 目的:探討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構造、運輸過程,以及植物葉片與水分散失的關係。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實際來觀察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情形,及測量植物蒸散作用的快慢。 目的:探討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構造、運輸過程,以及植物葉片與水分散失的關係。
14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5 mL 的 紅色溶液 B去葉片 A留葉片 添加紅色溶液使 液面達到10 mL 30 分鐘 將觀察並記錄量筒
內紅色溶液體積的 變化
15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在水中橫切和縱切芹菜葉柄,以放大鏡觀察切面,並將紅色溶液分布的情形畫在活動紀錄本中。 觀察並記錄 紅色溶液分
布情形
16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維管束 (木質部)
17
步驟: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2.氣孔的觀察
(1)葉片拭淨後,將葉的背面(即下表皮)朝下折斷,折斷處輕輕撕拉,使撕裂的邊緣有薄而無色的薄層(下表皮) 。 將葉朝下折斷、撕開
18
(2)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水。用單面刀片切下一小塊下表皮,再用鑷子將切下的下表皮放在水滴中央 。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2)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水。用單面刀片切下一小塊下表皮,再用鑷子將切下的下表皮放在水滴中央 。 下表皮 切下一小塊下表皮
19
(3)蓋上蓋玻片,並以吸水紙吸去多餘的水分。用顯微鏡觀察葉下表皮的保衛細胞及氣孔,並畫在活動紀錄本中。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3)蓋上蓋玻片,並以吸水紙吸去多餘的水分。用顯微鏡觀察葉下表皮的保衛細胞及氣孔,並畫在活動紀錄本中。 水 將表皮製成玻片標本
20
(4)同樣的步驟,觀察上表皮是否也能看到氣孔。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4)同樣的步驟,觀察上表皮是否也能看到氣孔。 重覆 ~ ,觀 察上表皮的氣孔 1 5 觀察並記錄下表皮的氣孔
21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表皮細胞 保衛細胞 氣孔
22
1.單細胞生物,或簡單的多細胞生物(如水螅)----藉由擴散作用與細胞質流動
4-3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1.單細胞生物,或簡單的多細胞生物(如水螅)----藉由擴散作用與細胞質流動
23
2.蝦、蜘蛛、昆蟲等----開放式循環。 開放式循環系統(以蝗蟲為例)
24
3.魚類、兩生類和哺乳類---- 閉鎖式循環。
心臟 30 303 11/6 閉鎖式循環系統 (以人為例) 血管
25
※人類的循環系統 1.血液循環系統: 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 2.淋巴循環系統: 由淋巴結、淋巴管和淋巴組成。 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
1.血液循環系統: 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 2.淋巴循環系統: 由淋巴結、淋巴管和淋巴組成。 /9
26
心臟 1.胸腔中央偏左,由肌肉構成 2.分四個腔室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肺動脈 大動脈 肺靜脈 上大靜脈 左心房 右心房 瓣膜
2.分四個腔室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上大靜脈 大動脈 右心房 瓣膜 右心室 肺動脈 肺靜脈 左心房 左心室 下大靜脈
27
3.有瓣膜--防止血液逆流。 (心房-心室;心室-動脈;靜脈) 4.收縮--擠壓血液流入動脈 舒張--靜脈血液流回心臟
心臟舒張 大動脈 肺動脈 肺靜脈 心臟收縮 上大靜脈 下大靜脈 3.有瓣膜--防止血液逆流。 (心房-心室;心室-動脈;靜脈) 4.收縮--擠壓血液流入動脈 舒張--靜脈血液流回心臟 5.心音—心臟每收縮一次,會產生兩個心音。 6.心跳次數=脈搏次數 運動後>運動前 7.成人心跳約70次/分 312
28
探測人體的心音與脈搏 心音是心臟搏動時形成的聲音。使用聽診器可以聽到兩個主要的聲音「撲—通」。每聽到「撲—通」,即是一次心搏,當心臟收縮時,血液被擠壓進入動脈,富有彈性的動脈壁就會擴張;當心臟舒張時,動脈又恢復原狀。因此,動脈管壁隨心搏擴張及復原的交替變動,就形成了脈搏。
29
探測人體的心音與脈搏 心跳次數=脈搏次數=心音次數×2 運動後>運動前
30
動脈 管壁較厚,且富彈性 紅血球 白血球 血小板 A C 微血管的管壁最薄,只有一層細胞的厚度 B 靜脈 管壁比動脈薄
31
血管 (1)動脈:將血液自心臟送出,管壁較厚、富彈性。 (2)微血管:管壁只有一層細胞的厚度,助於血液和組織細胞間的物質交換。 (3)靜脈:將血液運回心臟,管壁比動脈薄,較缺乏彈性。
32
血漿55%:水 占90% 、 養分、廢物、抗體和激素等。 血球45%: 紅血球:有血紅素,攜帶氧氣,貧血症。
血液: 血漿55%:水 占90% 、 養分、廢物、抗體和激素等。 血球45%: 紅血球:有血紅素,攜帶氧氣,貧血症。 白血球:吞噬細菌,產生抗體。白血病 (血癌) 血小板:血液凝固。血友病 紅血球 白血球 血小板
33
血球的比較 紅血球 雙凹圓盤狀 紅色 無 多 (500萬/ml) 中 含血紅素,可運送氧氣 貧血症 白血球 變形蟲狀(不規則) 透明無色 有
形狀 顏色 細胞核 數量 大小 功能 病症 紅血球 雙凹圓盤狀 紅色 無 多 (500萬/ml) 中 含血紅素,可運送氧氣 貧血症 白血球 變形蟲狀(不規則) 透明無色 有 少 ( /ml) 大 吞噬病菌、產生抗體 白血病(血癌) 血小板 不規則 (25萬/ml) 小 使血液凝固 血友病
34
血管的比較 位置 功能 管壁 管腔 流速 彈性 血壓 瓣膜 脈搏 動脈 與心室相連 帶血液離開心臟 厚 中 快 佳 高 無 有 靜脈
與心房相連 送血液回心臟 大 差 低 微血管 小動脈和小靜脈間 物質交換場所 薄,僅一層細胞厚度 小,僅允許一個血球通過 慢
35
你知道那一種血型的人最博愛? 動腦時間 A B O AB A B O AB 受血人 捐血人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動腦時間 想想看,輸血的條件是什麼?輸血的挑戰是什麼?而奇蹟又是什麼?你將來想加入捐血的行列嗎? 你知道那一種血型的人最博愛? A B O AB A B O AB 受血人 捐血人
36
你是否見過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情形?想一想,該如何區分不同的血管?
觀察血液的流動 你是否見過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情形?想一想,該如何區分不同的血管? 目的:藉由觀察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了解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情形,並區分不同的血管。 303 11/13 請善待活體材料。活動結束後,盡速將小魚放回水族箱。
37
觀察血液的流動 小動脈 小靜脈 微血管 魚頭 血球 魚尾
38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39
身體上部各組織微血管 小動脈 大動脈 左肺微血管 肺靜脈 左心房 左心室 小靜脈 上大靜脈 右肺微血管 肺動脈 右心房 右心室 下大靜脈 身體下部各組織微血管
40
體 循 環 肺 循 環 人類血液循環途徑 左心室 大動脈 小動脈 組織微血管 小靜脈 右心房 大靜脈 肺部 微血管 右心室 肺動脈 肺靜脈
左心房 缺氧血 充氧血
41
肺泡微血管: 氧氣:肺泡擴散到血液 二氧化碳:血液擴散到肺
42
組織微血管: 氧氣:血液擴散到細胞內 二氧化碳:細胞血液
43
淋巴循環系統 微血管(血漿)組織細胞(組織液) 淋巴管(淋巴)淋巴結(過濾) 靜脈(血漿) 淋巴結:過濾 淋巴球:在淋巴結吞噬細菌
44
靜脈 淋巴結 微血管 淋巴結 組織細胞 淋巴結 淋巴管 淋巴管 表示淋巴流動方向 表示組織液流動方向 表示血漿流動方向
45
1.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是皮膜的阻隔,皮膚及黏膜可阻擋病原體進入身體內;消化道分泌的酵素或胃酸,可破壞隨食物進入消化道內的病原體。
人體的免疫作用 1.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是皮膜的阻隔,皮膚及黏膜可阻擋病原體進入身體內;消化道分泌的酵素或胃酸,可破壞隨食物進入消化道內的病原體。 2.如果皮膚或黏膜受到損傷,使病原體有機會進入身體組織內,這時白血球便大量聚集在受傷處,吞噬並分解入侵的病原體。受傷感染的部位常會發紅、發熱、腫痛等,這種現象稱為發炎反應。發炎反應是一連串的生理反應,藉由增加受傷部位的血液量,促進白血球的作用,阻止病原體繼續入侵身體組織。
46
人體的免疫作用 吞噬細菌的白血球 白血球 紅血球 細菌
47
3.發炎反應無法完全消滅外來的病原體時,人體將會引發更進一步的免疫作用,這些作用仍然是由白血球執行。
人體的免疫作用 3.發炎反應無法完全消滅外來的病原體時,人體將會引發更進一步的免疫作用,這些作用仍然是由白血球執行。 有些白血球可以產生抗體,使病原體失去感染能力。(抗體免疫) 有些白血球則可以破壞被感染的細胞,阻止病原體繼續繁殖。(受體免疫)(細胞性免疫) 4.這些免疫反應對病原體具有專一性
48
人體的免疫作用 5.專一性的免疫作用還具有記憶效應,也就是說當相同的病原體再次侵入身體時,身體所產生的免疫反應會比第一次更強、更迅速,以及時消滅病原體。所以我們可以藉由注射疫苗,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304 10/24
49
重點整理 1.維管束為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由根、莖延伸至葉,負責物質的運輸。 2.植物體內維管束的組成: 部位 功能 木質部
負責運輸水分及礦物質,由下而上運送 韌皮部 負責運送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可以由上而下,也可以由下而上
50
重點整理 3.單子葉植物莖內的維管束為散生;雙子葉植物莖內的維管束排列成環狀。木本雙子葉植物具有形成層,能行細胞分裂,向外增生韌皮部細胞,向內增生木質部細胞,使莖加粗。 維管束環狀排列 維管束散生
51
重點整理 4.由於木質部細胞的大小及顏色不同,在樹幹、樹枝的橫切面,會形成深、淺對比明顯的環紋,稱為年輪。
5.水分由植物氣孔散失到空氣中的現象稱為蒸散作用,是植物體內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 6.氣孔主要分布在葉的表面,由成對的保衛細胞所構成,可控制水分、氣體進出葉片。
52
重點整理 7.動物的循環系統: 種類區別 開放式循環系統 閉鎖是循環系統 物質交換場所 血液直接在組織細胞間交換
血液在組織細胞與微血管間交換 常見生物 蝦、蜘蛛、昆蟲 魚類、兩生類、哺乳類
53
重點整理 10.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球。 血球有紅血球、 白血球和血小 板。
8.人體的循環系統包括血液循環系統和淋巴循環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淋巴循環系統由淋巴結、淋巴管和淋巴組成。 9.心臟搏動是血液流動的動力,血管可分為動脈、靜脈和微血管。 10.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球。 血球有紅血球、 白血球和血小 板。 白血球 紅血球 血小板
54
重點整理 11.人體的血液循環可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以完成體內物質的運輸及交換。
12.血液中部分血漿會從微血管滲到組織間,稱為組織液,而部分組織液會流入淋巴循環系統中,形成淋巴,最後被送回心臟,以維持血液的恆定。淋巴結可過濾病原體,參與個體防禦作用。
55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將觀察的保衛細胞描繪下來,並標示相關的構造名稱。 細胞壁 葉綠體 細胞質 氣孔 細胞核
56
觀察血液的流動 活動紀錄 小動脈 小靜脈 微血管 魚頭 血球 魚尾
57
圖片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