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黄苏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黄苏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黄苏蓉
第六章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黄苏蓉

2 【学习目标】 ★掌握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熟悉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生理特点。
★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等疾病。

3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破伤风

4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粘膜、巩膜等部位黄染的现象。

5 新生儿黄疸 黄疸 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主要介绍病理性黄疸

6 新生儿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一 1.新生儿溶血病 2.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3.新生儿肝炎 4.先天性胆管阻塞 5.母乳性黄疸
6.遗传性疾病 7.药物性黄疸

7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患儿母亲的健康情况,是否有肝炎病史;询问患儿是否有引起黄疸的病因,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胆管阻塞、缺氧、酸中毒及低血糖等;了解黄疸出现时间、大便颜色、病情进展情况等。

8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二)身体状况 1.黄疸表现特点 ①黄疸出现早 ②黄疸程度重 ③黄疸进展快 ④不退或退而复现 ⑤血清胆红素过高

9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二)身体状况 2.严重表现
胆红素脑病    当患儿血清胆红素>342µmol/L时,游离的间接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造成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损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10 【护理措施】 (一)预防胆红素脑病 1.加强保暖 2.喂养调整 3.蓝光照射 4.按医嘱用药 5.配合换血治疗 6.密切观察病情

11 【护理措施】 (二)健康指导 向患儿家长讲解本病的常见原因、如何观察黄疸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介绍黄疸的预防知识。并发胆红素脑病留有后遗症的患儿,及时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 返回

12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的严重脑损伤。早产儿多见,出血量少者,多可痊愈,出血量大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有脑性瘫痪、运动和智能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13 新生儿颅内出血 二 缺氧窒息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压力被动性血流 脑血管扩张 脑静脉血管 破裂出血 脑内 毛细血管 缺血性损伤 脑内
动脉压 动脉压 血管内压 脑静脉血管 破裂出血 脑内 毛细血管 缺血性损伤 脑内 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14 新生儿颅内出血 胎位不正 产程延长 胎儿头部 过分受压 胎儿过大

15 新生儿颅内出血 胎头吸引 急产 产钳助产 机械性损伤 臀牵引 天幕、大脑镰撕裂、脑表浅静脉破裂 硬脑膜下出血

16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产前、产时、产后母亲、 胎儿或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17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神志改变、呼吸改变、颅内 压增高、眼部表现 、瞳孔改 变、肌张力改变、其他 。

18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发病早,家长没有心理准备,且对本病的病程进展及预后感到茫然,会表现出焦虑、恐惧、悲伤、愤怒。对孩子存活后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出的厌恶甚至遗弃,会带来一些社会性问题。

19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和有皱缩红细胞有助于诊断,但正常者不能排除本病,病情危重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2.头颅CT和B超可确定出血部位和范围,有助于判断预后。

20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21 【护理措施】 1.协助降低颅内压 减少刺激 缓解颅内高压 纠正缺氧 密切观察病情

22 【护理措施】 2.补充营养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保证能量和水分供给。

23 【护理措施】 3.健康指导 向家长讲解病情、治疗效果及可能的预后,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安慰,让家长接受新生儿患病的事实;如有后遗症,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用脑代谢激活剂。 返回

24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血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细菌,也有因病毒、霉菌等引起者。

25 新生儿败血症 病 因 1.致病菌    以葡萄球菌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和气管插管技术的广泛应用,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有增加趋势。

26 脐部、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各种器械消毒不严
病 因 新生儿败血症 2.感染途径 产前感染 产后感染 产时感染 羊膜囊感染、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 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时消毒不严等 脐部、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各种器械消毒不严

27 病 因 产前感染 经胎盘感染 羊水穿刺消毒不严 产道细菌上行

28 病 因 产时感染 抽羊水 产钳损伤皮肤黏摸 气管插管

29 病 因 产后感染 脐带感染 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

30 病 因 医源性感染因素 静脉留置针 吸痰 暖箱内水箱中的水 机械通气 医务人员的手

31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母孕期是否有感染性疾病、羊膜早破或羊膜囊穿刺等创伤性操作;患儿通过产道时及娩出后有无细菌感染史;患儿反应、体重增长、体温变化等情况及有无黄疸、出血倾向等。

32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①一般表现:一般情况差 ②出现黄疸 ③出血倾向 ④休克及其他表现

33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患儿病情较重,以及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的不确定性,抗生素治疗过程长等因素,会使家长产生自责、焦虑;若为产时感染引起,还会对医护人员产生抱怨、不信任及不愿合作等。

34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检查

35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合理使用抗生素 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36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调节无效 2.皮肤完整性受损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37 【护理目标】 患儿体温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皮肤完整性恢复;能进食并能满足机体所需的营养,体重恢复正常。

38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正常   体温过高时: 调节环境适宜的温、湿度 松解包被 多喂水 温水浴 降温处理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

39 【护理措施】 体温低时: 预热后的柔软棉被包裹 母怀抱 热水袋 必要时应用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

40 【护理措施】 2.清除局部感染灶    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脓疱疮、皮肤黏膜破损等,促进病灶早日愈合,防止感染蔓延扩散。遵医嘱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41 【护理措施】 3.保证营养供给    有吸吮及吞咽能力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但主张少量多次,耐心喂哺;吸吮及吞咽能力差者,可管饲喂乳;病情危重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每天测量体重1次。

42 【护理措施】 (4)预防化脓性脑膜炎    积极控制感染,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保护静脉,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密切观察病情,如面色青灰、突然尖叫、频繁呕吐、前囟饱满、两眼凝视等化脓性脑膜炎的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重新评估患儿的身心状况,调整护理计划。

43 【护理措施】   (5)健康指导    向家长介绍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当新生儿发生脐部、呼吸道及消化道等感染时,应及时彻底进行治疗。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说明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树立家长对患儿康复的耐心和信心。 返回

44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受寒及其他多种原因(早产、感染、窒息)引起,主要表现为低体温、皮肤发硬和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

45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病 因 寒冷 早产 缺氧 感染

46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发病机制 四 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 皮肤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薄 棕色脂肪含量少 缺乏寒战产热方式 摄入能量少
摄入能量少     产热能力差,散热多,易发生低体温

47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发病机制  重症感染、心力衰竭、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能量摄入不足,致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

48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发病机制 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其熔点高,体温低时易凝固出现皮肤硬肿。
发病机制 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其熔点高,体温低时易凝固出现皮肤硬肿。 低体温及皮肤硬肿,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流缓慢,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

49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室温、保暖、喂养、胎龄及分娩情况,是否有早产、窒息、受寒、感染等因素存在;评估患儿体温、食欲、反应、尿量及硬肿变化等情况。

50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发病初期表现低体温、反应低下、食欲差或拒乳、哭声低弱、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等。
   发病初期表现低体温、反应低下、食欲差或拒乳、哭声低弱、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等。 1.低体温 体温常低于30℃ 2.皮肤硬肿 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多器官功能损害

51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家长因对本病病因、护理、预后等知识的缺乏,常出现内疚、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评估其家庭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及经济状况等。

52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做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血糖、血电解质、尿素氮、肌酐、X线胸片等检测。

53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复温 供给能量和液体 合理用药

54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低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有感染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损害

55 【护理目标】 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能量摄入充足,体重开始增长;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

56 【护理措施】 1.复温 积极复温是护理的关键措施,应根据患儿的体温情况采取相应的复温方法。 (1)自产热复温 (2)外加热方式复温
   积极复温是护理的关键措施,应根据患儿的体温情况采取相应的复温方法。 (1)自产热复温 (2)外加热方式复温 (3)其它方式复温

57 【护理措施】 2.合理喂养    根据患儿的吸吮、吞咽、消化能力,选择适宜的营养供给方式,保证能量和水分的供给。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供给的能量和液体需加温至35℃左右。

58 【护理措施】 3.预防感染 ①实行保护性隔离。 ②做好病室、暖箱内的清洁消毒。 ③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④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59 【护理措施】 (4)预防多器官功能损害    遵医嘱正确用药,并观察疗效与毒副作用。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硬肿范围、尿量,有无DIC、肺出血等,详细记录,并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

60 【护理措施】 (5)健康指导 介绍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疾病知识,指导家长对患儿加强护理,并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提供新生儿保暖、喂养、预防感染等知识,从而避免本病的发生。 返回

61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和牙关紧闭为特征,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

62 新生儿破伤风 病 因 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芽胞抵抗力强,能耐煮沸1小时,干热150℃1小时,需高压消毒、碘酒或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烷才能将其杀灭。

63 新生儿破伤风 发病机制 接生时用未消毒的剪刀、敷料等,可使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脐部感染时的缺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由于最先侵犯三叉神经,所以早期常表现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此外,毒素可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动过速、高血压、多汗等。

64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接生时是否无菌操作、生后脐部护理及脐带脱落情况,了解痉挛出现的时间、特点。

65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3~14天,多为4~8天,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病初表现为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出现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伴角弓反张。呼吸肌、喉肌痉挛可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和便秘。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醒。任何轻微刺激均可诱发或加重痉挛发作。

66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家长和周围人群的卫生意识及对本病病因、特点、护理及预后等认识程度;评估其居住环境、卫生习惯及经济状况等。

67 【护理评估】 (四)治疗要点 中和毒素 控制痉挛 控制感染 保证营养 对症治疗

68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有窒息的危险 2.组织完整性受损 3.有受伤的危险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69 【护理措施】 1.控制痉挛,预防窒息 ①患儿住单独房间、专人看护;病室安静、避光;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必要的操作最好集中放在镇静药发挥最大疗效时进行,动作要轻、快;静脉输液最好使用留置针,避免刺激加重病情。

70 【护理措施】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缺氧、青紫者选用头罩间歇给氧,避免鼻导管给氧,减少刺激;当病情好转,缺氧缓解后应停止用氧,以防氧疗并发症的发生;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

71 【护理措施】 2.脐部护理 ①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脐部后涂碘酊,敷以消毒纱布,保持清洁、干燥,直至愈合。脐部有脓肿时需切开引流。接触脐部的敷料应焚烧处理。 ②遵医嘱脐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000单位,以中和未进入血流的游离毒素。

72 【护理措施】 3.预防受伤    剪短患儿指甲,戴并指手套,在手掌中放一纱布卷保护掌心皮肤不被损伤,床栏周围放置软垫,抽搐发作期间勿用力按压患儿。

73 【护理措施】 4.保证营养    病初痉挛频繁时应暂禁食,经静脉补充营养;痉挛减轻后用管饲,插胃管前应先给止痉剂,喂后取侧卧位防窒息;病情好转后,间隔用奶瓶喂养来训练患儿吸吮及吞咽功能。

74 【护理措施】 5.健康指导    指导家长做好脐部护理,讲授有关育儿知识;推广无菌接生,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接生时未严格消毒者,须配合医生在24小时内将患儿脐带远端剪去,并重新结扎、消毒脐蒂处,同时肌注TAT1500~3000IU或TIG75~250U。

75 谢谢!


Download ppt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黄苏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