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作者:丹尼爾.凱斯 出版社:小知堂文化出版 視傳一徐羽彤

2 作者介紹:丹尼爾.凱斯 1927年 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於布魯克林學院修習心理學,畢業後曾從事多種行業,包括雜誌編輯、時裝攝影、高中老師等,其間,即開始從事小說創作。 1959年 首次發表短篇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即榮獲雨果獎。 1966年 將故事長篇化,又再次獲得星雲獎。 1968年 改編成電影「查理」,飾演查理一角的演員克里夫.羅伯森因該片而榮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之殊榮。 1972年後, 在俄亥俄大學擔任英語與小說創作課程的教授,進而朝多重人格寫作的領域邁進。 1980年,發表「第五位莎莉」隔年又發表「24個比利」作品雖不多,但已紛紛被改編成電影。 目前居住在俄亥俄州雅典市。

3 作者介紹:丹尼爾.凱斯 知名著作: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Flowers for Algernon ,1966年 第五位莎莉
The Fifth Sally ,1980年 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1981年 比利戰爭 The Milligan Wars ,1994年 鏡像姊妹 The Asylum Prophecies ,2010年

4 簡介 是擁有心理學背景的作家丹尼爾·凱斯於1981年出版的一本描述多重人格患者比利·密雷根(Billy Milligan)的真人真事的傳記式小說。 本書敘述比利於1977年因犯下連續強暴和搶劫案而遭美國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但他卻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後來他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發現他患有多重人格。包含原本的比利,共有24個人格在他體內。最後他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家共同宣示證明下,被獲判無罪。

5 解離性人格疾患(多重人格) 解離性人格疾患,又名人格分裂、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種,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版本將其命名為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後來改名為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 多重人格即具有超過一個人格存在(若只有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裏住著好幾個靈魂」。 比利的其中一個人格:湯姆所繪製的風景畫

6 臨床症狀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各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智商、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此時原本的人格對於這段時間是沒有意識也沒有記憶的。 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他們甚至可以內部溝通,或進行內部會議;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 原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而主人格則是在平常大部份時間主宰身體的人格。雖然原人格通常也會是主人格,但亦有原人格仍然停留於兒童時期,身體卻交由會長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況,原人格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記憶斷層)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 比利的其中一個人格:克莉絲丁 繪製的洋娃娃

7 成因 多重人格的產生與童年創傷有密切相關,尤其是性侵害。患者的男女比(1:9)可以作為佐證,這或許因為女孩比男孩易受到性侵害。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如近親相姦)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比利的其中一個人格:亞倫 繪製的素描

8 治療方法 多重人格的根治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治療人員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內在人格,通常為「內在自助者」(ISH,inter self helper),讓其成為核心人格,且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但即使治療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壓力,造成人格再次解離。 另外,由於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臨床上的治療常利用催眠來召喚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療。不過,根據臨床經驗,催眠治療,多半是輔助式的,或只作為一種技術,並非治本之法。

9 比利的24個人格 比利: 26歲。身高六英呎,體重190磅,藍眼睛、棕色頭髮。
最初的核心人格,後來被稱為「分裂的比利」或「比利」。高中時被退學。十六歲時曾經自殺過,從那時候便開始沉睡而由其他人格對外互動。 亞瑟: 27歲。英國人,戴眼鏡。理性、聰明、冷靜、態度高傲、有紳士風度。 說話時有英國腔調。他自修物理、化學,讀過醫學方面的書籍,對血液學十分著迷,阿拉伯文說寫流利。雖然他頑固保守並自認為是資本主義者,但公開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他是第一位發現有其他人格存在的人,在安全的環境中由他負責管理,決定誰可以從「家庭」中站出來講話。 雷根: 22歲。南斯拉夫人,體重210磅,虎背熊腰,黑髮,八字鬍、色盲。 充滿憎恨的人格,脾氣暴躁。他的名字“Ragen”(雷根)的由來是“Rage again”(再度的動怒)。英語帶有斯拉夫口音,以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說、寫、讀。武器及軍事權威,同時也是空手道專家。他有強大的體力,能有效控制腎上腺素。他是一位共產黨員及無神論者。他的責任是保護家庭的每一位成員,包括婦女與小孩。在危險的環境中由他負責管理。他曾犯罪並且吸毒,有暴力傾向。只畫黑白圖畫。

10 比利的24個人格 亞倫: 18歲。身高與威廉.密雷根一樣,體重比較輕(165磅)。頭髮是右分的。
操縱者。友善,通常都是由他負責與外面的世界打交道,是個不可知論者,人生態度是:「只要活著一天就盡情享受。」他打小鼓、畫人像,唯一右撇子、抽煙的人格。 湯姆: 16歲。擁有一頭亂糟糟的金髮與琥珀色的眼睛。 藝術家和電子專家。好戰、脾氣有點暴躁、有反社會傾向,和亞倫的人格接近。他吹奏薩克斯風,擅長畫山水。擅長逃脫術,因此手銬、緊身衣都無法將他困住。 丹尼: 14歲。齊肩的棕髮,藍眼珠,身材瘦小。 容易受到驚嚇的一位。他怕陌生人,尤其是男人。 曾被繼父米查強暴、被迫挖自己的墳墓和活埋,因此他只畫活著的東西,不畫風景畫。 大衛: 8歲。深紅棕色頭髮,藍色眼睛,身體矮小。 充滿痛苦的人格,也是感情移入者。他承受其他人格的痛苦,具有高度的敏感及理解力,但無法長期全神貫注,大多時間都很迷糊。

11 比利的24個人格 克麗絲汀: 3歲。金髮及肩、藍眼珠。
第一個被創造出來的人格,能夠了解其他人格心中的想法。她是雷根崇拜的對象。由於時常被老師叫到角落上罰站,因此被稱為「角落的孩子」。 她是聰明的英國小女孩,能讀、能寫,卻有失讀症。她喜愛畫花及蝴蝶。 克里斯托夫: 13歲。有一頭類似克麗斯汀的褐色金髮,瀏海較短。 克麗斯汀的哥哥。說話有英國腔調,溫順但內心不安。會吹口琴。 阿達娜: 19歲。一頭烏黑的直髮,茶色眼睛時常會左右飄動,因此有人說她有一對「舞眼」。女同性戀者,害羞、孤獨、內向。會寫詩、烹調,並為其他人做家事。渴望得到愛,因此偷走時間而犯下很多強暴案,後來因為強暴案而被亞瑟判為《惹人厭的人格》。

12 惹人厭的人格 菲利浦: 20歲。棕色捲髮、褐眼、鷹勾鼻。粗暴者與騙子。紐約客,有濃厚的布魯克林口音,言語粗俗。以「菲爾」之名讓警方及媒體知道比利體內不只有十種人格。大過不犯、小錯不斷。 凱文: 20歲。金髮、綠眼。企劃高手。他曾計劃「葛雷西藥房」搶案。他喜歡寫作。在「比利戰爭」一書中,因在利瑪醫院中為受虐病患挺身而出,便從《惹人厭的人格》的名單移除。 華特: 22歲。澳洲人,留八字鬍。自認為是狩獵專家。擁有優越的方向感,常被委以確認位置方位。壓抑情感,性情古怪。 艾浦芳: 19歲。波士頓口音。女流氓。她不斷計劃如何報復比利的繼父。其他人格認為她是個瘋女人。會縫紉、幫忙做家事。 山繆: 18歲。流浪的猶太人。黑捲髮、山羊鬍、褐眼。他是個虔誠的猶太教徒,唯一相信神的人格。雕刻家,尤其擅長木雕。 馬克: 16歲工作狂。無自主性,若無其他人格的命令,他什麼也不做。負責做單調勞動,無事可做時便凝望牆壁。有時稱他是「殭屍」。 史蒂夫: 21歲。經常騙人。喜歡藉著模仿嘲笑別人。極端的自我,在眾多人格中唯一不接受多重人格的診斷結果。由於經常嘲諷地模仿別人而惹來眾怒,造成其他人格的困擾。

13 惹人厭的人格 李: 20歲。深棕色髮、栗眼。喜劇演員。喜歡藉著模仿捉弄別人。小丑、富機智。
由於他的捉弄令其他人格爭吵,而被獄方關入禁閉室。對人生與自己行為造成的結果毫不在乎。 傑森: 13歲。棕髮、棕眼。安全閥。由於歇斯底里的反應和暴躁的脾氣而常招致懲罰,但是卻有解除壓力的效果。由於獨自一人承擔不快的記憶,因此可讓其他人格忘掉一切不愉快,而導致自己喪失記憶。 羅勃: 17歲。夢想家。不斷幻想旅行及冒險。雖然夢想自己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但是欠缺野心與對知識的關心。 蕭恩: 4歲。天生的聾子。注意力渙散、反應遲鈍。發出像蜜蜂般滋滋的聲音而感覺到腦部的震動。 馬丁: 19歲。金髮、灰眼,是個愛擺架子的紐約客。勢利鬼和騙子,喜好炫耀、裝模作樣。 凡事皆妄想不勞而獲。 提摩西: 15歲。在花店工作,結果遇上一位同性戀的老闆,自此因為害怕而較隱藏自己的感情,退縮到自己的世界裡。

14 完整的比利 老師,26歲 二十三個自我人格的融合體。分裂前的比利。 他教導其他人格所有的知識。聰明、敏感、具高度幽默。
他說:「我是融合完整的比利。」他稱其他人格為「我製造的傀儡」。 老師對往事擁有幾乎完整的記憶。 24個比利是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 (老師不是〝惹人厭的人格〞)

15 比利的童年 比利的媽媽多洛西(英語:Dorothy)在俄亥俄州的一個農場長大,成年後跟他的丈夫迪克居住。他們離婚之後,多洛西遷至邁阿密,並以歌唱為生。在那裡,他和一個叫約翰尼的已婚猶太喜劇演員同居。 多洛西和約翰尼共有三個孩子。在1953年10月有了他們的大兒子,吉米。1955年2月,二兒子威廉,也就是比利,出世。多洛西和約翰尼還有一個女兒凱西,她在1956年12月出世。 1959年11月17日,約翰尼自殺身亡。此前,他因賭博欠債,而且經常酗酒,也曾經有過自殺行為。 之後多洛西帶著孩子們離開了邁阿密,回到俄亥俄州,她與前夫迪克重婚,這段婚姻維持了1年的時間。1962年,多洛西遇見了查米·密雷根(英語:Chalmer Milligan),查米有兩個女兒,其中一個與比利同齡。多洛西與查米於1963年10月27日在俄亥俄結婚。 比利指責查米長期虐待他,包括雞姦,並導致他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惡化(在此前比利已有多重人格分裂傾向,他的第一個分裂出來的人格小女孩「克麗絲汀」在3歲時便出現)

16 犯罪與被捕 比利在1975年因持械搶劫在俄亥俄州的黎巴嫩監獄服刑。於1977年初假釋出獄,但是同年10月,他因涉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強姦並搶劫了三個婦女而被捕,警方在受害人的車上找到了他的指紋,並且其中一名受害者在警局當場指認出強姦她的就是比利。 比利作案時帶有槍枝,而警方在比利的住處搜出槍枝,加上比利又是個假釋犯人,檢方決定起訴他犯有「三項搶劫罪,三項綁架罪,四項強姦罪」。 在對比利進行辯護的過程中,比利接受了一個由Willis C. Driscoll博士制定的心理測試評估,這份評估結果認為比利患有精神分裂症。之後比利又接受了Dorothy Turner,一個來自俄亥俄州哥倫布市西南健康中心的精神病專家,對他進行進一步的心理評估,這次的評估結果顯示比利患有多重人格疾患。在後來的法庭辯護中,辯護律師以「犯罪時比利神志不清,不能控制自己」為辯護理由為比利辯護,並傳召了四個精神病醫生,一個心理學家上庭為比利作證。法庭最終接納了這個辯護,裁定比利無罪,但是必須接受強制精神疾病治療。

17 治療與康復 比利後來被輾轉送到了一系列州立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但後來比利表示他在這些醫院接受的治療十分有限。在治療的開始,醫生發現了比利的10個人格。在後續治療中,一名叫郭大衛(David Caul)的精神病醫生發現了另外的14個人格。 經過漫長的治療過後,比利在1988年被釋放。 1996年,比利發表聲明,表示自己正在加利福尼亞州居住,並擁有一家小電影公司。他稱自己仍然被多重人格疾患所困擾。比利表示希望把自己的經歷拍成一部電影。 2007年,俄亥俄州報紙《哥倫布快報》嘗試聯繫比利,但是他的妹妹凱西拒絕透露任何關於比利的聯繫方式,理由是《哥倫布快報》當年試圖掩蓋真相,誤導民眾,讓比利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18 THE END


Download ppt "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