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 ——中西方审美观差异比较 姓名:葛俏俏 学号:10515185 班级:戏文1004 行管10辅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 ——中西方审美观差异比较 姓名:葛俏俏 学号:10515185 班级:戏文1004 行管10辅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 ——中西方审美观差异比较 姓名:葛俏俏 学号: 班级:戏文1004 行管10辅修

2 溯 源 而 上 在西方,最先从理论上探讨美学问题的人当数柏拉图了。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是美的本体论:坚信理性能够获得真知,把追求真、善、美当作是哲学探索的目的。他把世界分成两部分,知识世界和意见世界,主观的意见世界是要去认识客观的知识世界的。

3 当柏拉图开始了理性的思考,想一探”美是什么“的时候,东方的庄子已于梦酣之时”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了。

4 从古开始,中西方对待美的观点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西方人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审视美,试图给美一个理性的定义;而中国古人则渴望融入美,将自己的身心放置于美之中。
Beauty

5 海德格尔认为美的本质是存在的,但又是不能言说。
巴尔塔萨提出的“神学美学“是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哲学美学”的反叛。他提出美在相遇和相遇后的陶醉,这与中国从古至今的审美趣味有了一定的之处。 巴尔塔萨的”与神相遇“,放在中国的语境中,类似于古人常说的”悟道“。 在巴尔萨塔那里,这个“道”是具体的,是上帝;而在中国古人那里,“道”是抽象的,可以理解为“气、理、空”等等。

6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从美的角度阐释了道。道本来就是美的,因人的参与而达到“至美”。因此人要做的,并非打破自然原有的“道”,而是融入自然。寄情自然,美自然会从指尖心头流淌出来。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 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 山川焕绮,以谱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 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 两仪并生矣。惟人参之, 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 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自然之道也。 ——《文心雕龙·原道》

7 ·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优秀的诗歌有着这样的描述:“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
· 由此可见,我们的古人试图达到内外融合的境界,融入的那一刻,便“悟道”了,”道“也便是巴尔塔萨所言的“神“。经此一融,自然“兴来如答”,艺术家指下流出的便是一副浑然天成的景象,仿佛未经加工一般。这也是古人对作品的最高追求。 ·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优秀的诗歌有着这样的描述:“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 张旭《心经》 而意无穷。”其实,对诗歌的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其它艺术形式。这个要求在正常状态下很难做到,而在“悟”了之后,便能轻松做到。 苏轼《枯木竹石图》

8 二 · 悟 道 有 道 有一次大梵天王请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 · 拈花微笑

9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传法”、“涅槃”过程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需要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悟道的体现。 艺术上的悟道,其实与佛法有相通之处。许多人把思路打开的那一刻叫”灵光乍现“,与佛法是同源的。而寻求这种灵感的方式却各不相同。

10 有人在癫狂的状态中寻找灵感: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饮中醉八仙》

11 有人在梦中灵光乍现: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致描述了香菱学诗的整个过程: 香菱首先阅读古时候的好诗,受到艺术上的熏陶。
然后,放手去写。她创作出第一首诗,黛玉给出的评价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香菱回去冥思苦想,做出第二首诗,宝钗看后觉得文不对题。让香菱再作。 最后,香菱在梦中梦到了八句诗,腾出来给大家看,大家都道新奇有趣,很有灵性。 咏月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 何源不使永团圆?

12 西方美学家对文学艺术和美学问题, 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进行彻底的分析和研究。他们由于过分着重于理知上的探讨, 所以感情上的欣赏相对比较少。
中国的美学思想不重系统的著作,而重零星的感受;不重理论的分析,而重直观的欣赏;不重逻辑的分析,而重联想的丰富,重视“意境”的营造。

13 香菱学诗的过程其实契合了王国维的三境界说:

14 从理论上讲,对中西美学观念和审美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两种文化对人的影响。从实践上讲,研究中西审美观的差异将有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中西文化的差异是相对的可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的繁荣,这种差异逐渐在缩小。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对文化交流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根本趋势。吸收中西文化各自优良的审美特质,并在未来的文化运作中进行有效合作,形成互补,建立平衡、和谐而又富于创造性张力的文化格局,将是中西文化共同的追求。

15 谢谢观看


Download ppt "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 ——中西方审美观差异比较 姓名:葛俏俏 学号:10515185 班级:戏文1004 行管10辅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