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0
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境影響評估 暨能源供給效率規劃 核心專家諮詢會議
經濟部能源局97年度「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及說明書檢討」委辦計畫 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境影響評估 暨能源供給效率規劃 核心專家諮詢會議 簡報資料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 97年11月19日
1
簡報大綱 壹、 前言 貳、國內外能源與溫室氣體情勢 参、我國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肆、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評規劃 伍、能源發展綱領規劃修正
陸、政策選項衝擊評估結果 柒、政策選項優選程序與問卷說明
2
壹、前言
3
一、 我國為達成跨世代能源、環保與經濟三贏的願景,新政府甫上任即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訂定「二氧化碳排放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於2025年回到2000年水準」、「發電系統中低碳能源占比由40%,增加至2025年達55%以上」等積極目標,擘劃出短中長期節能減碳之願景,期能建立低碳的經濟及環境永續發展之社會。 二、本(97)年度送審之「能源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15條之1規範中央主管機關為確保全國能源供應穩定及安全,考量環境衝擊及兼顧經濟發展,應擬訂能源發展綱領,報行政院核定施行。 三、能源發展綱領即從「確保能源安全」出發,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下,以「淨源」、「節流」為策略主軸加以正規劃,以落實「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的願景。且能源發展綱領為我國各級能源供需規劃及開發計畫之藍本,將對未來開發可能產生之經濟、環境可能衝擊造成決定性之結果,為能源局現階段推動政策環評的重點。 四、能源局依據「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作業規範」規劃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評程序,並已舉辦多場次相關會議,相關意見均已納入能源發展綱領評估說明書編撰之參考。
4
貳、國內外能源與溫室氣體情勢
5
一、國際情勢 (一)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成長
IEA(2007)世界能源展望評估指出,預估至2030年化石能源仍是主要初級能源,成長幅度約佔84%,預估在2030年間全球能源使用所排放二氧化碳將增加68%。 依據WRI(2007)預估2025年中國GHG排放量將超越美國,未來開發中國家因經濟發展而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亟需各國共同面對 。 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Global distribution of large stationary sources of CO2 資料來源: IEA(2007),World Energy Outlook。
6
(二)全球能源資源開發已瀕臨供應極限 1.目前開發中國家經濟快速成長,全球能源需求快速擴張。鑑於化石能源可使用年數有限,需及早開發替代能源以預作準備。 2.國際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對能源進口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民生產生影響。 資料來源:BP(2007),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煤價上揚 氣價上揚
7
(三)後京都時期全球談判進程 峇里行動計畫(Bali Action Plan)
各工作小組預定召開8次會議,今年度已召開3次會議,預定於2009年完成談判於第15屆哥本哈根締約國會議簽訂新議定書。 2006 2007 2008 2009 COP 12 肯亞奈洛比 COP 13 印尼峇里島 COP 14 波蘭波茲南 COP 15 丹麥哥本哈根 後京都全球協議 峇里行動計畫(Bali Action Plan)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 京都議定書進一步承諾特設工作組(AWG-KP) 泰國曼谷會議 規劃2008~2009年 相關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主題。 就2008年國際碳市場工作進度達成協議 迦納阿克拉會議 1.本次會議兩大主題為降低森林消退的碳排放(REDD)及日本提案的部門減量方案(Sectoral Approach) 。 2.開發中國家同意對能源密集產業設定不具處罰性的減量目標,同時工業化國家仍具有減量責任。中國與印度對此提案採保留態度,但未提反對意見。 長期合作行動之特設工作組AWG-LCA 德國波恩會議 1. 京都議定書締約國為一組,重點討論締約工業化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義務。 2.非締約國在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下展開討論,重點是非締約工業化國家(含美國)及發展中國家對未來氣候保護機制的貢獻 3.因各方意見不一,會議未就頗具爭議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具體數字進行磋商。 議定書第3.9條 :後京都目標之磋商 G8 德國 G8 日本北海道 G8各國承諾在2050年前使溫室氣體排放至少減量50% 資料來源:本研究修正自環保署(2008),「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說明與檢討」簡報。
8
二、國內現況 (一)能源供給結構 我國自有能源貧乏,99.2% 依賴進口供應。倘加上準自產之核能發電,則自主能源比例可達8.65%,自主能源比例仍低。 2007年我國能源供給量147.24百萬公秉油當量,能源供給結構高碳的化石能源占91.6 %,導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高 。 天然氣 8.4% 煤炭 32.1 石油 51.1% 核能 8.0% 再生能源 0.4% 2007年 147.24百萬公秉油當量 資料來源:能源局(2008), 中華民國96年能源統計手冊。
9
(二)我國發電結構 2007年我國總發電量243,180百萬度,其中低碳能源(燃氣、核能、再生能源)為40.1%。
我國2006年之電力排放係數為0.637噸CO2e/千度,高於美、法、日、韓等國。 2005年主要國家電力排放係數1 單位:噸CO2e/千度 燃氣 18.4% 日本 0.429 韓國 0.418 美國 0.576 法國 0.087 澳洲 0.841 燃氣 27.9% 、 核能 16.7% 燃煤 39.0% 核能 11.3% 燃煤 53.6% 我國歷年電力排放係數2 再生能源 及抽蓄水力 11.4% 再生能源 及抽蓄水力 5.01% 2005 0.632 2006 0.638 2007 0.637 燃油 6.2% 燃油 10.0% 2007年電源結構 2007年發電量結構 4,572.0萬瓩 243,180百萬度 資料來源:1.IEA(2007),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2007 Edition)。 2.台綜院(2008), 97年度「能源產業溫室氣體盤查、查驗與資訊中心推動」,能源局委辦計劃。 資料來源:能源局(2008), 中華民國96年能源統計手冊。
10
(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部門方法 我國1990年CO2排放11,050萬公噸,至2006年成長至26,527萬公噸,其中能源部門因電力需求增加及燃煤發電比重高之因素,排放持續增加。 2006年能源部門為16,409萬公噸占總排放的61.86%,工業為5,268萬公噸占19.86%,運輸為3,713萬公噸占14%,商業為225萬公噸占0.85%,住宅為522萬公噸占1.97%。 我國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全球第22名,人均排放量為第16名,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 我國各部門燃料燃燒CO2之排放趨勢 我國各項指標世界排名 (電力排放歸於發電部門) 資料來源: IEA(2007), CO2 Emission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資料來源:工研院(2007),能源局委辦計畫。
11
參、我國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12
一、能源、環保與經濟三贏目標 Cool 台灣 ! 潔淨、效率、穩定、顧(Cool)台灣 潔淨 效率 穩定
推動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 發電系統中低碳能源占比由40%,增加至2025年達55%以上 未來8年以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下降20%以上;之後藉由技術突破及相關配套措施,2025年下降50%以上 潔淨 Cool 台灣 ! 效率 穩定 目標:年平均實質成長率5%,2015每人三萬美金,失業率維持4% 建立兼顧經濟發展目標及能源安全的能源系統。
13
二、淨源節流的政策綱領 (一)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架構 永 續 能 源 政 策 綱 領 淨源行動 節流行動 完善法制 能源部門 產業部門
運輸部門 節流行動 住商部門 政府部門 全民運動 法規基礎 完善法制 配套機制
14
(二) 淨源:推動能源結構改造與效率提升 能源部門 積極發展無碳再生能源,有效運用再生能源開發潛力,於2025年占發電系統的8%以上。
增加低碳天然氣使用,於2025年占發電系統的25%以上。 促進能源多元化,將核能作為無碳能源的選項。 加速電廠的汰舊換新,訂定電廠整體效率提升計畫,並要求新電廠達全球最佳可行發電轉換效率水準。 透過國際共同研發,引進淨煤技術及發展碳捕捉與封存,降低發電系統的碳排放。 促使能源價格合理化,短期能源價格反映內部成本,中長期以漸進方式合理反映外部成本。
15
(三) 節流:推動能源結構改造與效率提升 產業部門 運輸部門
促使產業結構朝高附加價值及低耗能方向調整,使單位產值碳排放密集度於2025年下降30%以上。 核配企業碳排放額度,賦予減碳責任,促使企業加強推動節能減 碳產銷系統。 輔導中小企業提高節能減碳能力,建立誘因措施及管理機制,鼓 勵清潔生產應用。 獎勵推廣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等綠色能源產業,創造新的能源經濟。 運輸部門 建構便捷大眾運輸網,紓緩汽機車使用與成長。 建構「智慧型運輸系統」,提供即時交通資訊,強化交通管理功能。 建立人本導向,綠色運具為主之都市交通環境。 提升私人運具新車效率水準,於2015年提高25%。
16
(三) 節流:推動能源結構改造與效率提升(續)
住商部門 強化都市整體規劃,推動都市綠化造林,建構低碳城市。 推動「低碳節能綠建築」,全面推行新建建築物之外殼與空調系 統節能設計與管理。 提升各類用電器具能源效率,於2011年提高10%~70%,2015年再進一步提高標準,並推廣高效率產品。 推動節能照明革命,推廣各類傳統照明器具汰換為省能20~90%之高效率產品。 政府部門 推動政府機關學校未來一年用電用油負成長,並以2015年累計節約7%為目標。 政策規劃應具有「碳中和(Carbon Neutral)」概念,以預防、預警和篩選原則進行碳管理。 全民運動 推動全民節能減碳運動,宣導全民朝「一人一天減少一公斤碳足跡」努力。 從中央、地方政府到鄉鎮村里,自機關學校到企業及民間團體,發揮組織動員能量,推動無碳消費習慣,建構低碳及循環型社會。
17
(四)建構完整的法規基礎與相關機制 法規基礎 配套機制 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完成立法,建構溫室氣體減量能力並進行實質減量;
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完成立法,發展潔淨能源; 研擬「能源稅條例」並推動立法,反應能源外部成本; 修正「能源管理法」,有效推動節能措施。 配套機制 建立公平、效率及開放的能源市場,促使能源市場逐步自由化,消除市場進入障礙,提供更優質的能源服務。 規劃碳權交易及設置減碳基金,輔導產業以「造林植草」或其他減碳節能方案取得減量額度;推動參與國際減碳機制,透過國際合作加強我國減量能量。 能源相關研究經費4 年內由每年50 億元倍增至100 億元,提升科技研發能量。 紮根節能減碳環境教育,推動全民教育宣導及永續綠校園。
18
肆、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評規劃
19
一、環境影響評估層級定位 歷經公眾參與機制多次討論,「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評定位政策(Policy)與策略規劃(Plan)層級之間。
執行計畫(Program) 個案(Project) 環境影響評估 (EIA) 政策環評 (SEA) 願景(Vision) 目標(Objective) 標的(Target) 指標(Indicator) 歷經公眾參與機制多次討論,「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評定位政策(Policy)與策略規劃(Plan)層級之間。 今(97)年6月行政院第3095次院會核定「永續能源政策綱領」,涉及跨部會推動,屬於政策層級。 政策環評應與開發行為直接相關,因此,能源發展綱領實際探討能源供給結構,為實際應進行環評之政策。(9707,環保署)
20
二、政策環評流程 政策研提機關研擬政策 (經濟部能源局) ) 研擬政策及影響評估 提送中央主管機關 研提政策評估說明書 是 行政院核定
修正政策內 容及研擬因 應對策 否 環境影響為 可接受或降至最低 徵詢中央主管機關及相關機關或團體意見 政策環評 開發行為環評 法令依據 環境影響評估法、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 研提單位 政府部門 開發單位 審查流程 政策研提機關提送環保署 開發單位報請環保署審查,依一階段或二階段環評進行 公眾參與 徵詢相關機關或團體意見 1.公開說明會 2.現場勘察 3.公聽會(二階段環評) 後續辦理 報請行政院核定 取得目的事業主管開發許可
21
三、能源發展綱領政策評估說明書規劃 依據「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作業規範」之應記載下列事項進行規劃。 能源發展綱領政策評估說明書(草案)
壹、政策研提機關及其他相關機關之名稱 貳、政策之名稱及其目的 參、政策之背景及內容 肆、政策選項分析 伍、政策可能造成環境影響之評定 陸、減輕或避免環境影響之因應對策 柒、結論及建議
22
伍、能源發展綱領修正規劃
23
一、能源發展綱領目標規劃 為達成「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確立之跨世代能源、環保與經濟三贏願景及「能源」、「經濟」、「環保」積極目標,能源發展綱領秉持能源、環境與經濟三E均衡規劃理念及「公平正義」原則進行規劃,在「能源安全確保」的前提下,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以創造跨世代能源、環保與經濟三贏,建構永續、潔淨、效率、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願景。 環境 保護 社會 公平 永續 能源 經濟 發展
24
二、能源發展綱領規劃架構 依據永續能源 政策綱領修正 活力經濟、永續台灣 理念 永續、潔淨、效率、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 「穩定」 「潔淨」
目標 「效率」 主軸 淨源 節流 法規基礎及配套措施 綱領內容 落實各部門實質節能減碳措施 產業部門 運輸部門 住商部門 政府部門 社會大眾 積極發展無碳再生能源 增加低碳天然氣使用 促進能源多元化 加速電廠汰舊換新 引進淨煤技術及發展碳捕捉與封存 促使能源價格合理化
25
85年「台灣地區能源政策及執行措施」、94年「第二次全國能源會議」、95年「國家永續發展會議」、「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三、政策選項修正規劃 (一)待選政策選項修正 公眾參與機制 96年待選政策規劃 能源發展綱領 政策選項規劃 能源供需現況分析 範疇界定會議 (6/15、7/24) 高能源供應: 94年全國能源會 議結論 政策選項一:達成「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積極目標方式一 NGO諮詢會議(8/16) 中能源供應: 94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修正案 長期供需目標規劃 公眾參與機制 公眾諮詢會議(8/22、9/5) 政策選項:各界提出目標、策略及相關內容 低能源供應: 溫減法(草案)減量目標 說明會 (10/18、12/13) 85年「台灣地區能源政策及執行措施」、94年「第二次全國能源會議」、95年「國家永續發展會議」、「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積極目標
26
(二) 政策選項及目標規劃 1.穩定面目標規劃 能源發展綱領,係依據「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之「建立滿足2015年每人年均所得達3萬美元經濟發展目標的能源安全供應系統」加以規劃。 經濟目標規劃:2006~2025年年平均成長率為4.27%。其中,2006~2015年年平均成長率為4. 79% , 2016~2025年年平均成長率為3.74%,2016年達成三萬美金目標 。(黃宗煌 (2008), TaiSEND模型模擬結果,經建會委辦計劃) 。 註:假設2015年對美元匯率為29美元。 TaiSEND模型 模擬結果 經濟成長率(百分點) 2005 2006~2015 2016~2025 2006~2025 4.16 4.79 3.74 4.27 TaiSEND模型 模擬結果 人均GDP(元/人) 2005 2015 2025 522,306 852,157 1,285,955
27
2.效率與潔淨面目標與策略規劃 各政策選項環境目標規劃,係依據「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之「推動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 」加以規劃。 能源使用是我國主要溫室氣體來源之一,其減量方向可由降低能源使用及降低單位能源使用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兩方向思考,即所謂「節流」、「淨源」的概念。 二氧化碳排放 (Kg-CO2) 能源使用量 (toe) 單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 (Kg-CO2/toe) = × 淨源面-降低能源含碳量 目標:發電系統中低碳能源占比由40%,增加至2025年達55%以上 節流面-降低能源使用量 目標:未來8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較2005年下降20%以上;並藉由技術突破及配套措施,2025年下降50%以上 供應總量目標:以133百萬公秉油當量為上限
28
(1) 淨源面策略-推動能源結構改造與效率提升
a.可採行策略
29
b.能源供給效率規劃 歐盟大型燃燒發電廠的最佳可行技術參考文件(BREF)為現今最完整之最佳可行技術報告,其標準可做為我國規劃能源供給效率之參考。 能源供給效率規劃 能源供給效率以熱效率為主要指標,初期可參考最佳可行技術參考文件(BREF) 訂定標準。 能源供給效率標準的訂定,應由參考歐盟、澳洲及英國作法,由專責機構進行深入研究後提出建議值,並應每5年更新。 燃煤機組效率標準 註:低位淨發熱量 資料來源:“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PPC)-Reference Document on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for Large Combustion Plants",2006.
30
b.能源供給效率規劃(續) 燃氣機組效率標準 註:低位淨發熱量
資料來源:“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PPC)-Reference Document on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for Large Combustion Plants",2006.
31
(2) 節流策略-推動各部門的實質節能減碳措施
9.2 7.1 追上日本 能源效率水準 平均每年降低2%以上 整體能源使用 效率提升50% 6.6 能源密集度 (LOE/千元) 5.8 4.6 整體節約量 (萬公秉油當量) (base) *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產業部門 運輸部門 住商部門 政府部門 社會大眾 法規與配套 1. 促使產業結構朝高附加價值及低耗能方向調整 2.核配企業碳排放額度 3.輔導中小企業提高節能減碳能力 4.獎勵推廣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等綠色能源產業, 1.建構便捷大眾運輸網,紓緩汽機車使用與成長。 2.建構「智慧型運輸系統」 3.建立人本導向,綠色運具為主之都市交通環境。 4.提升私人運具新車效率水準。 1.強化都市整體規劃,建構低碳城市。 2.推動「低碳節能綠建築」 3.提升各類用電器具能源效率, 4.推動節能照明革命 1. 推動政府機關學校用電用油負成長, 2.政策規劃應納入「碳中和(Carbon Neutral)」概念 1.推動全民節能減碳運動 2.推動無碳消費習慣,建構低碳及循環型社會 1. 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稅條例」立法 2.建立公平、效率及開放的能源市場, 3.5.紮根節能減碳環境教育, 節能量能建構
32
(三)能源結構規劃 1.初級能源配比 未來石油與煤炭配比下降,天然氣與再生能源配比增加,核能配比在核四廠依計畫進行,核一、二、三廠正常營運下增加,隨核能合理使用方式而變動 。 萬公秉油當量 13,618 12,789 13,332 12,094 10,549 0.4 % 8.5 % 8.0 % 51.2% 31.9% 4.8% 12.0% 15.6% 37.3% 30.3 % 6.8% 22.3% 43.1% 21.0% 6.5% 10.0% 19.8% 39.6% 24.1% 05 % 10.6 % 6.7 % 50.8% 31.4 % 資料來源:1.能源局(2008),中華民國96年能源統計手冊。 2.工研院能環所(2008) , Markal模型模擬結果,能源局委辦計畫。
33
2.發電結構規劃 我國未來發電結構低碳能源(燃氣、核能、再生能源)占比由2000年43.2%,提高至2015年53.1%,2025年53.8%。 5,515 5,378 5,731 15.6% 4.8% 8.5% 24.9% 5.1% 41.1% 11.8% 4.7% 11.9% 25.7% 40.7% 8.6% 4.5% 13.7% 26.2% 7.0% 39.9% 6.0% 25.9% 11.0% 39.2% 6.5% 7.5% 14.8% 14.4% 18.0% 38.8% 4,315 3,477 萬瓩 資料來源:1.能源局(2008),中華民國96年能源統計手冊。 2.工研院能環所(2008) , Markal模型模擬結果,能源局委辦計畫。
34
陸、政策選項衝擊評估結果
35
一、評估程序 以生命週期思考(Life Cycle Thinking)評估政策衝擊。 利用質化與量化工具協助環評項目評定。
評估項目與評估方法 以生命週期思考(Life Cycle Thinking)評估政策衝擊。 利用質化與量化工具協助環評項目評定。 採客觀方式彙整環評項目結果。 強化公眾參與程序。 範疇界定 替代政策選項 公眾參與機制 1.範疇界定會議 ( 、 ) 2.多次諮詢會議與說明會 4.北區說明會 ( ) LCA(質化、量化分析) 衝擊影響評估 評估結果標準化 FAHP計算及排序 較優或較可行政策選項 能源發展綱領政策評估說明書
36
(一)評估項目與方法 量化分析 問卷調查 定性評估 (一)遵循法令規範,以「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作業規範」評估項目為基礎。
社會經濟 能源使用 人口及產業 交通運輸 經濟效益 公共設施與社區發展 民眾意見與社會接受度 穩定:進口能源依存度 能源供應種類集中度 效率:能源生產力 人均能源使用量 潔淨:潔淨能源發電量占比 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 環境涵容能力 空氣 水體 土壤 廢棄物 噪音 非游離輻射 自然生態 陸域生態 水域生態 自然生態景觀及棲地 國民健康或安全 有毒有害物質傳輸 輻射災害風險 化學災害風險 自然資源之利用 土石資源 礦產資源 土地利用 地理景觀 水資源(由水資源體系及其用途併入) 國際環境規範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放射性廢料管理安全聯合公約 量化分析 問卷調查 定性評估 (一)遵循法令規範,以「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作業規範」評估項目為基礎。 (二)歷次會議建議: 1. 刪減巴塞爾公約、華盛頓公約、世界溼地公約、斯德哥爾摩公約、鹿特丹公約。 2. 增列放射性廢料管理安全聯合公約, 水資源體系及其用途併入自然資源之利用。 3. 能源使用項目擴增評估指標,以能源穩定供應為核心,納入經濟發展及環境效益之永續能源發展概念。 (三)依評估細項之重要性以及個案相關度,選擇評估方法。如噪音、公共設施等場址特定性較高的項目,則引用文獻資料,定性評估之。
37
三、LCA評估範圍界定 依據生命週期前門到後門(Gate to gate)理念,進入台灣後方進行評估與計算,包括因使用而產生的CO2 。
煤炭進口源 再生能源開發 電廠/汽電 核能機組 水力、風力、廢棄物(汽電)等 輸配電系統 海運 國內卸收輸配 國內油氣探勘 煉油廠 油品輸配系統 輸氣管線 瓦斯公司 太陽光電等 原油進口源 天然氣進口源 鈾燃料進口源 煤炭輸配系統 最終能源用戶
38
四、主要環境衝擊影響初步評估結果 各政策選項評估結果符合現行法規。。
空氣負荷總量隨燃煤發電量增加,主要排放源為燃煤電廠的氮氧化物與粒狀物排放。 陸域、水域生態毒性、酸雨及致癌風險隨燃煤發電量增加,主要排放源為燃煤電廠的氮氧化物與粒狀物排放。 評估項目 空氣負荷 水體 廢棄物 光化學煙霧 (萬公噸NOx當量) 呼吸效應 (萬公噸PM2.5當量) 優養化 (萬公噸PO4當量) 事業廢棄物 (萬公噸) 2000 10.2 4.6 6.1 2120 2005 9.8 3.3 4.9 1,860 2015 8.88 2.87 2.47 1,123 2025 10.3 2.84 2.19 1,020 評估項目 自然生態 國民健康 陸域生態毒性衝擊潛勢( 萬噸2,4,Dsoil) 水域生態毒性衝擊潛勢(萬噸2,4,Dwater) 酸雨 (萬噸eq SO2) 致癌(萬噸eq Bezeneair ) 非致癌(萬頓eq Toulene) 2000 115 0.25 25.4 2.6 642 2005 104.5 0.27 23.2 2.2 569 2015 73.5 0.39 18.8 1.4 415 2025 68.1 0.54 19.1 1.1 418
39
四、主要環境衝擊影響初步評估結果(續) (一)低放射性廢料預估
而據統計,2005年三座核能電廠的低放射性廢棄物年產量共601桶,2007年時已降至259桶。 核四廠營運後,預估其低放射性廢棄物年產量將低於核三廠,故以核三廠產量為估計值。 (二)高放射性廢料預估 目前核一廠約25.6公噸,核二廠約40.9公噸,核三廠約37.5公噸,而核四廠的用過核燃料每年產生量推估為55.2公噸。推估2025年時,高放射性廢料年產量將達159.2噸。 核一與核二廠區內用過核子燃料貯存容量將於2015年前飽和,核三將於2025年前飽和,倘中期乾式儲存設施未能興建,則核電延役過程,將增加放射性廢棄物處理之負荷。 美國目前推動之全球核能夥伴計畫(GNEP )用過核燃料再循環技術的研發為該計畫重要目標,以同時因應核燃料之需求與核廢處置兩議題。 評估項目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放射性廢料處理公約 二氧化碳排放量 (百萬噸CO2當量) 高放性廢棄物(噸) 低放射性廢棄物(桶) 2000 214 139.0 1,081 2005 257 135.0 601 2015 263 159.2 289 2025 82.7 60 資料來源:台綜院 (2008),整理自原能會網站。
40
五、主要經濟面衝擊影響初步評估結果 三級產業結構中,工業部門2005~2025年呈現小幅度增加再下降的趨勢。。
因工業部門對能源依賴程度較高,能源效率的提升,一方面節省能源投入,產生要素替代效果,一方面擴張產量,形成規模效果,,最終使工業部門附加價值成長。 註:本產業結構係以各產業附加價值計算 資料來源:黃宗煌 (2008), TaiSEND模型模擬結果,經建會委辦計畫
41
六、主要能源衝擊影響初步評估結果 進口依存度由2005年99.1%,降低至86.4%,有助於我國能源安全提升。
2025年低碳能占比已達53.8%,已接近「發電系統中低碳能源占比由40%,增加至2025年達55%以上」的目標。 2025年再生能源(含慣常水力)占總裝置比例15.6%,已達「再生能源占總裝置比例15%(發電比例達8%)。」
42
柒、政策選項優選程序與問卷說明
43
標準化(以相對分數及等級表示各政策選項的環境衝擊)
一、政策選項優選程序 (一)以本案環境影響評估之量化及質化評估結果,透過標準化處理建立績效矩陣。 (二)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將評定項目層級化、結構化及量化。 (三)依權重計算結果進行政策選項選定。 AHP問卷設計及調查 問卷對象:產、 官、 學、團體代表 各政策選項環境影響評估 FAHP層級建立及矩陣表設計 標準化(以相對分數及等級表示各政策選項的環境衝擊) FAHP權重計算及排序 (簡單加權法,SAW) 建立績效矩陣
44
二、FAHP層級說明 1.目標層 2.主準則層 4.子準則層 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境影響評估
次準則層 子準則層 1.目標層 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境影響評估 2.主準則層 永續能源政策理念下環境、社會經濟、能源三大主準則。 3.次準則層 作業規範環評項目,涵蓋環境面、社會經濟面、能源使用面。 能源能源使用面新增效率、潔淨、穩定的評估項目 4.子準則層 各評估項目中內涵的評估細項,此為本問卷中主要調查標的。
45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我國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境影響評估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