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伴他走過青春年少 校長 陳志勇
2
從父母是有效期限的談起 父母是有效期限的 ---- 龍應台 最近去拜訪了朋友, 當我們都坐在朋友家的後院吃東西聊天時, 他們的大女兒回家了。 大女兒今年 18 歲 , 已經不住在家裡了。 她跟著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進來, 兩個人手上都各有一枝煙。 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後面露出腰的部份還有一個刺青。 那個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 。 兩個人互相竊竊私語,有說有笑, 但對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這讓我蠻感慨的, 我突然領悟到一件事, 那就是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 「有效限期」的。我第一次見到這女孩時,她才8歲,跟我老大現在一樣大。 10 年前我去她家時, 她可以在短短時間內, 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圖,都一模一樣的畫出來。 一個外國小女孩,居然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櫻花, 三兩下就輕鬆的描繪出來,我好驚訝。 自從那次以後,我經常慫恿她的父母帶她去拜師學藝。 但他們總是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我。 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 卻又可以一面的跟我炫耀她女兒最近又畫了甚麼 。 突然驚覺 10 年過的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 現在已經是 10 年後了。 我不認為她的父母現在有資格去批評他們的女兒, 因為一直以來,她的父母只顧著自己, 從沒重視過她的教育問題。 現在才想教育已經不可能了, 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經「過期」了。 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內也沒努力過。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 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 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 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 年前來的有效了。 要認知 「收手」和 「承受」的事實。 我突然很感嘆,我告訴我自己, 我必須要在 黃金時期 內幫我的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 因為時間真的過的很快,一轉眼就過了。 我不想將來只有嘆氣,搖頭的份。 是呀!父母是有限效期限的 ! 小孩是老天爺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 老天爺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3
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 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
孩子在小的時候, 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 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 -- 龍應台
4
「過期」 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 年前來的有效了。 要認知 「收手」和 「承受」的事實。
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 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 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 年前來的有效了。 要認知 「收手」和 「承受」的事實。 -- 龍應台
5
您同意父母有「有效期限」? 爸爸死了
6
父母的四種角色 「照顧者」 「規範者」 「戰士兼保護者」 「精神導師」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的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這四種角色在孩子發展的階段都扮演著關鍵性的作用。父母在某些時刻需要特別凸顯某個角色。 「照顧者」的角色在孩子出生至六歲這個階段最為重要,根據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指出,從出生到六歲進小學前,是孩子「學習愛的階段」,他需要充分的關愛與安全感。父母要能充分流露出對孩子的感情,讓孩子感到安全與價值感。 六歲~十二歲,父母扮演「規範者」的角色逐漸加重,這時候需要為孩子在各方面樹立行為的規範,但父母應在規範者與其他角色中取得平衡,以免過於嚴厲而失去感情,這反而會讓孩子長大後成為怕事、不敢自己做出決定的人。 到了十二~十八歲這個階段,「戰士兼保護者」這個角色成為父母的重點,尤其是父親,在孩子經歷青春期這個階段,父親對兒子而言相對重要,因為男孩會觀察父親的一舉一動,透過父親,男孩學著如何成為一個男人。在這個階段,父母親一方面要與孩子站在一起,幫助他們面對那些讓他們幾乎招架不住的青春期風暴,一方面要協助他們對抗外在許多引誘他們走上歧途的力量。 當孩子進入成年階段,「精神導師」的角色便成為父母的重點。這時候,父母親可以坦誠地和子女分享人生經驗,甚至可以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他們可以從容傾聽子女的掙扎,但未必要事事提供答案,而是以精神導師的身分給予子女「祝福」。
7
如何讓父母有效期限永不過期? Ans:伴他成長
8
伴他成長的第一課- 了解你的孩子 你了解您的孩子嗎?
孩子無法像工廠製作零件一般,每一個產品均能控制到一模一樣,常聽父母說兩個孩子都是我生的,怎麼會差這麼多?即使是同一家庭出生長大的雙胞胎,也各有不同,這就是孩子。而且每個孩子的氣質不同,可依「九大氣質」來教養出最優質的孩子喔! 參考書目╱《因材施教》徐澄清教授、《你知道孩子的氣質嗎?》王珮玲教授 教育界通常用九種指標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個性,其中包括活動量大小,生活規律程度,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適應變化的能力,情緒變化的幅度,對外界條件變化的反應,快樂程度,注意力轉移容易度,注意力時間等。 九大氣質孩子的教養方式 氣質是天生的,但如果只強調天生那就太宿命了!而且我們不能說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環境要如何雕塑都可以,所以必須二者兼顧,也就是要了解孩子的氣質,也了解父母自己本身的氣質及教養方式,讓每個父母成為藝術家,了解每個孩子的原型為何,順著原型加以雕塑、修飾,每個孩子就能健全的發展。 影響孩子最先的不同──氣質 活動量是指一天24小時中孩子所展現的所有動作的頻率和速度,也可以說是個體消耗於動作的能量。活動量大的孩子整天動個不停,喜歡跑跑跳跳,精力充沛,睡眠時間短,即使睡了也動來動去的踢被,可在床上進行翻轉。而活動量小的孩子,則喜歡靜態的活動和遊戲,不喜歡戶外活動,即使出門也喜歡躺在草地看,或看圖畫書,所需的睡眠也較多。 一、活動量 氣質是什麼?是指一個人天生下來對內外刺激的反應方式,是天生的一種行為模式,沒有什麼好、壞的分別,只是在教養上是否能找出適合親子互動的方式。目前國內外將氣質分為九個向度: ◎活動量高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1. 避免攝取可樂及糖果類食物:此食物及飲料會讓孩子更興奮。 2. 應有顆包容的心:了解孩子並非故意跑來跑去,以鼓勵方式,例如:吃飯坐著吃,如跑著就不吃,但坐著吃時則立刻稱讚。 3. 注意孩子的安全:活動量高的孩子喜歡跑跳,且較沒有安全意識,故在安全上需特別留意。 4. 固定的運動:每天有20~30分鐘的活動,帶著孩子至公園跑一跑、跳一跳,是很有必要的。 5. 培養規律生活:彈性但規律對孩子是相當重要的,如此較不會讓孩子無法控制。 6. 培養靜態活動:除了發洩體力外,轉移活動方式也是需慢慢培養靜下心的習慣,初期父母要耐心陪伴,慢慢即能養成習慣。 ◎活動量低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一般活動量低的孩子被視為較好帶的孩子,也較不需考量其安全問題,但活動量太低的小朋友,易造成動力弱、做事消極,且可能只喜歡在電腦或電視前,易造成近視。所以,父母宜多鼓勵嘗試動態活動,最好也有固定的戶外活動及親子體能時間,對其動能提昇有所助益。 二、規律性 ◎規律性高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孩子規律性高,對父母來說輕鬆許多,因為只需要把時間安排好了,孩子即可OK,故安排好規律時間很重要。另一點,在約定時間上如果有變動,一定要事先告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才不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乃指什麼時間、睡覺、醒來、肚子餓、大便等,有如鬧鐘般的準確,不但時間一定,量也都很一致;反之,則一點準頭都沒有,父母永遠無法預測他下一步會做什麼。 ◎規律性低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此種小孩毫無章法,故需養成規律性的生活習慣,按時做完該做的事,做到就給予鼓勵,以讓其生活慢慢規律化。 當孩子首次遭遇新刺激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接受或是退縮?例如:到一個新的地方、未接觸的事、吃一種沒吃過的食物、遇見陌生人。 三、趨避性 ◎內向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有時父母覺得很困擾的是孩子「不叫人」,不出來和別人打招呼,父母千萬不要責罵,而是多提供接觸的機會,並採漸進式的方式,只要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就要鼓勵與稱讚。 趨避性高的孩子相當大方,不怕陌生,誰都好,但應注意--教導分辨危險並給予適當的限制,例如:不要單獨和陌生人接觸,並不隨便告知地址電話;提醒危險地區,如只能在此範圍玩,超過此會危險,而且媽媽看不到你會擔心。 ◎大方外向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四、適應性 ◎適應力高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什麼環境、事物對他都不困難,也都易接收,父母則需協助把關,以免孩子好壞不分。 是指孩子在趨避反應之後一段時間的適應情形,不見得趨避性強的孩子適應性就高,有些孩子,看來很容易馬上接受新事物,但接下來反而會造成適應性問題,所以有些孩子內向害羞,但卻適應力強。 ◎適應力低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孩子適應力低,父母要有更多的等待、耐心,千萬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且在環境要變動時應提早告之及準備,給予充分的時間適應新環境並有機會加以練習,就會漸入佳境。 指孩子一天中表露於外的情緒,是屬於正向的(即友善、快樂)或負向的(即不友善、不快樂),是常常「笑咪咪」還是「拗嘟嘟」。 五、情緒本質 ◎情緒本質好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孩子情緒本質好,是父母最開心的事,任何事均樂觀面對,但也不要因此而輕忽了與孩子的心情交流,以免孩子碰到無法承受的挫折時不知如何處理,當然危險意識的提醒仍是重要的。 ◎情緒本質不好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情緒本質不好的孩子,常出現負向表情,有時會造成別人誤解,故要常提醒孩子笑,且增強之,讓孩子無形中養成笑臉。 六、反應強度 ◎情緒反應強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情緒反應強的孩子有時生氣起來就拳打腳踢,或傷到自己,故父母應有一致的教養態度,孩子才不會因妥協而造成亂發脾氣的習慣;且不要隨孩子的情緒起舞,並訓練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指孩子對內在、外在刺激所產生反應的激烈程度,反應強者,其喜怒哀樂及需求很容易被覺察;反應弱者則常不被注意及知覺其需求而忽略。 ◎情緒反應弱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此種孩子很少表達自己的感受,故要養成表達情緒的習慣,尤其是心中不舒服的事更要協助表達出來,畫的也可以。 ◎專注能力強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專注能力強的孩子是父母最愛的,但有時會造成的困擾,是專注在不好的情緒事件上,一哭起來就很難安撫,有時也因專注在自己的活動中而不回應,故應多了解孩子是否如此,如果是要提醒孩子多留意周遭的訊息。 是指孩子是否容易被外界刺激,如聲音、光線、人、事、物所干擾而改變他正在進行的活動。 七、注意力分散度 ◎容易分心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小的時候不會察覺,因為容易轉移注意力,故較易帶領,但學習上則很容易分神,所以在學習環境上力求簡單,降低分心之刺激物,並在學習上多提供一對一及分段學習,且在每一個段落給予讚美。 八、堅持度 指孩子正在做或正想做某件事時,因外來的阻礙或困難時仍繼續維持原來的活動或放棄。 ◎堅持度高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這種特質的孩子在學習上碰到挫折不易放棄,但有時也顯得固執,父母都教不聽,要把自己的事做完,故在教養上要給予事先預警,且養成事物做好但不要求完美,雖然堅持到底很重要,但要判斷其合理性。 ◎堅持度低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小時候隨和好帶,且不會和你僵持,所以面對挫折也自然容易打住不前,故應協助看到困境時與其規劃分段並給予解決困難的成功經驗,當然鼓勵更是此種小孩碰到問題時最大的支柱。 指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敏感度高,只要一點改變均易感受。 九、反應閾(敏感度) ◎敏感度高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具有高敏感度特質的孩子對周遭相當敏感,有時會太緊張,父母應多與孩子說一說感覺的話,且分享他的感覺,並在睡前避免激烈運動。 ◎敏感度低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以前長輩說此種孩子「神經夠大條」,天氣冷熱完全穿同樣衣服,應加強其聽覺反應訓練,能提昇其未來學習能力。 孩子難帶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如果身為父母本身是活力十足型的,孩子活動力也強,在一個充滿活力的家庭中,簡直如魚得水;但如果父母都超安靜,而孩子是體力充沛型,父母自然會受不了。氣質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只要親子能相互配合、相容,相信孩子就能快樂成長。 獨特寶貝,樂於面對 氣質真的沒有所謂的好與壞,每個孩子的氣質亦是由九種向度交替產生,因此父母應樂於面對,並找出適當的教養方式,和孩子達到一定的默契,自然就能成為輕鬆父母,有輕鬆快樂的父母,孩子自然能慢慢了解自己,並學習去克服困境。
9
”結果93%的孩子認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
有個問卷:你認為你的父母了解你嗎? ”結果93%的孩子認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 三聲的教養: 能瞭解孩子 心 聲 經常給孩子 掌 聲 家居生活有 笑 聲
10
你了解你孩子的氣質嗎? 心理學家通常用九種指標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個性,其中包括
11
1.活動量大小 2.生活規律程度, 3.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4.適應變化的能力, 5.情緒本質 6.對外界條件變化的反應, 7.注意力時間
8.堅持度 9.敏感度 6
12
孩子的3種氣質類型 第一種隨和型 (乖巧懂事的孩子) 第二種是磨娘精 (反抗叛逆的孩子) 第三種慢吞吞型 (漫不經心的孩子) 石頭的價值
類型:心靈雞湯 作者:人民網 生長在孤兒院裡的一名小男孩常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有什麼意思呢?” 院長笑笑沒有回答,取出一塊石頭讓男孩拿到市場上去賣,條件是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真賣。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裡,意外地發現有好多人對他的石頭感興趣,而且價錢越出越高。 當男孩高興地向院長報告時,院長讓男孩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賣,結果有人開價比昨天高十倍買這塊石頭。最後,院長讓男孩拿到寶石市場去展示,結果身價又漲了十倍,由於男孩堅持不賣,一塊石頭竟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生命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你自己的態度,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有不同的意義。我們能不能像這塊石頭一樣,自我珍惜,讓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有價值呢?
13
反抗叛逆 漫不經心 乖巧懂事
14
某生上課時睡覺,被老師發現。 老師:你為什麼在上課時睡覺? 某生:我沒睡覺哇! 老師:那你為什麼閉上眼睛? 某生:我在閉目沉思! 老師:那你為什麼直點頭? 某生:您剛才講得很有道理! 老師:那你為什麼直流口水? 某生:老師您說得津津有味。
15
雖然柯羅莎颱風已經遠離台灣,但上週六的防災會報,卻成為教育部長杜正勝今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備詢重點。
藍營立委紛紛把焦點對準杜正勝那天聽取簡報時,閉起雙眼呼呼大睡,但杜正勝表示,他要藉著這個機會說明媒體誤導,他本人從學生到教授,每個職務都是全力以赴,說他呼呼大睡,根本是污衊!誰聽到他呼呼!?(陳映竹報導)
16
為什麼要交作業? 交了不一定會是自己寫的 寫了又不一定會 會了又不一定會考 考了又不一定會過 過了又不一定能畢業 畢業又不一定會找的到工作
17
找得到工作又不一定能找得到老婆 找得到老婆又不一定會生孩子 生了孩子又不一定會是自己的 是自己的又不一定會養的活 養的活又不一定會長得大 長得大又不一定會孝順 會孝順又不一定會用功念書 會用功念書又不一定會考的上 考的上又不一定會交作業 天阿 那我還交作業幹什麼!
18
爸爸把兒子哄上床後,回到自己的臥室準備睡覺。 "爸爸!"兒子叫道。 "什麼事兒?" "我口渴,給我拿杯水好嗎?"
“你剛才不是喝過了嘛!快睡覺,我已經關燈啦! 5分鐘後…… "爸爸!我口渴,你就不能給我拿杯水嗎?" "我剛才不是說過了嘛!你再叫我揍你!" 又過了五分鐘…… "爸爸!" "又怎麼啦?" "你過來揍我的時候一定要帶杯水!" 給我拿杯水 某生上課時睡覺,被老師發現。老師:你為什麼在上課時睡覺?某生:我沒睡覺哇!老師:那你為什麼閉上眼睛?某生:我在閉目沉思!老師:那你為什麼直點頭?某生:您剛才講得很有道理!老師:那你為什麼直流口水?某生:老師您說得津津有味。
19
甚麼是「主人的精神」呢? 你了解你孩子的需要嗎?
20
Maslow需求層級理論 McClelland三需求理論
1.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超越別人,追求成功的慾望。可以訓練。 2.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塑造和控制他人的行為,追求影響力的慾望。 3.歸屬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追求友誼和親密的人際關係,是讓別人喜歡和接受的慾望。 安全感: 教育學者鄭石岩教授特別提醒,人如果從小就缺乏安全感,將來就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問題,最嚴重的三個問題是︰不安、哀傷、敵意。 親密的家庭氣氛︰ 英國教育學者史賓賽認為家庭能否給孩子力量,取決於家人之間的感情密切程度,因為不管孩子在外面遇到什麼,家庭總是他的加油站。 美國一九八九年的學業性向測驗最高分落在南達柯塔州,引起許多人的好奇。若從教育資源來看,這是全美教師薪資最低、每個小孩分配到的資源倒數第八的州,但卻有最好的成績表現。他們做了一番研究發現,這個州的離婚率最低、家庭關係緊密、還保持了傳統的價值觀。
21
英國教育學者史賓賽 認為家庭能否給孩子力量 ,取決於家人之間的感情密切程度, 因為不管孩子在外面遇到什麼,家庭總是他的加油站。
22
美國一九八九年的學業性向測驗最高分落在南達柯塔州,引起許多人的好奇。
若從教育資源來看,這是全美教師薪資最低、每個小孩分配到的資源倒數第八的州,但卻有最好的成績表現。 他們做了一番研究發現, 這個州的離婚率最低、家庭關係緊密、還保持了傳統的價值觀。
23
他總會知道-我是一個有人陪、有人愛的孩子, 於是 可以不孤單的、勇敢的、穩健的長大…
唯有陪伴,才能了解孩子……. 唯有了解,他才願意傾訴…… 願意向你傾訴的孩子,問題不管得不得解, 他總會知道-我是一個有人陪、有人愛的孩子, 於是 可以不孤單的、勇敢的、穩健的長大… --謝淑美
24
伴他成長的智慧
25
1983年,一位名叫普熱羅夫的捷克籍法學博士,在做畢業論文時發現, 50年來,該校出來的學生在紐約警察局的犯罪記錄最低。
一支鉛筆的用途 紐約裏士滿區有一所窮人學校, 它是貝納特牧師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創辦的。 1983年,一位名叫普熱羅夫的捷克籍法學博士,在做畢業論文時發現, 50年來,該校出來的學生在紐約警察局的犯罪記錄最低。 於是,普熱羅夫開展了漫長的問卷調查活動。他在調查表中提問: 聖•貝納特學院教會了你什麽? 在3756份答卷中有74%的人回答, 他們知道了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 一支鉛筆的用途 文/馬田 【明慧學校】紐約裏士滿區有一所窮人學校,它是貝納特牧師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創辦的。1983年,一位名叫普熱羅夫的捷克籍法學博士,在做畢業論文時發現,50年來,該校出來的學生在紐約警察局的犯罪記錄最低。 於是,普熱羅夫開展了漫長的問卷調查活動。他在調查表中提問:聖•貝納特學院教會了你什麽?在3756份答卷中有74%的人回答,他們知道了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 接著,普熱羅夫走訪了紐約市最大的一家皮貨商店的老闆,老闆說:“是的,貝納特牧師教會了我們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我們入學的第一篇作文就是這個題目。當初,我認爲鉛筆只有一種用途,那就是寫字。誰知鉛筆不僅能用來寫字,必要時還能用來做尺子畫線,還能作爲禮品送人表示友愛;能當商品出售獲得利潤;鉛筆的芯磨成粉後可做潤滑粉;演出時也可臨時用於化妝;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裝飾畫;一支鉛筆按相等的比例鋸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當玩具的輪子;在野外有險情時,鉛筆抽掉芯還能當吸管喝石縫中的水;在遇到壞人時,削尖的鉛筆還能作爲自衛的武器……總之,一支鉛筆有無數種用途。貝納特牧師讓我們這些窮人的孩子明白,有著眼睛、鼻子、耳朵、大腦和手腳的人更是有無數種用途,並且任何一種用途都足以使我們生存下去。我原來是個電車司機,後來失業了。現在,你看,我是一位皮貨商。” 普熱羅夫後來又採訪了一些聖•貝納特學院畢業的學生,發現他們都有一份職業,生活得非常樂觀。而且,他們都能說出一支鉛筆至少20種用途。 調查一結束,普熱羅夫就放棄了在美國尋找律師工作的想法,匆匆趕回國內。目前,他是捷克最大的一家網路公司的總裁。
26
當初,我認爲鉛筆只有一種用途,那就是寫字。 誰知鉛筆不僅能用來寫字,必要時還能用來做尺子畫線, 還能作爲禮品送人表示友愛;
能當商品出售獲得利潤; 鉛筆的芯磨成粉後可做潤滑粉; 演出時也可臨時用於化妝; 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裝飾畫; 一支鉛筆按相等的比例鋸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 可以當玩具的輪子; 在野外有險情時,鉛筆抽掉芯還能當吸管喝石縫中的水; 在遇到壞人時,削尖的鉛筆還能作爲自衛的武器……總之,一支鉛筆有無數種用途。 貝納特牧師讓我們這些窮人的孩子明白,有著眼睛、鼻子、耳朵、大腦和手腳的人更是有無數種用途,並且任何一種用途都足以使我們生存下去。 一支鉛筆的用途 文/馬田 【明慧學校】紐約裏士滿區有一所窮人學校,它是貝納特牧師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創辦的。1983年,一位名叫普熱羅夫的捷克籍法學博士,在做畢業論文時發現,50年來,該校出來的學生在紐約警察局的犯罪記錄最低。 於是,普熱羅夫開展了漫長的問卷調查活動。他在調查表中提問:聖•貝納特學院教會了你什麽?在3756份答卷中有74%的人回答,他們知道了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 接著,普熱羅夫走訪了紐約市最大的一家皮貨商店的老闆,老闆說:“是的,貝納特牧師教會了我們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我們入學的第一篇作文就是這個題目。當初,我認爲鉛筆只有一種用途,那就是寫字。誰知鉛筆不僅能用來寫字,必要時還能用來做尺子畫線,還能作爲禮品送人表示友愛;能當商品出售獲得利潤;鉛筆的芯磨成粉後可做潤滑粉;演出時也可臨時用於化妝;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裝飾畫;一支鉛筆按相等的比例鋸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當玩具的輪子;在野外有險情時,鉛筆抽掉芯還能當吸管喝石縫中的水;在遇到壞人時,削尖的鉛筆還能作爲自衛的武器……總之,一支鉛筆有無數種用途。貝納特牧師讓我們這些窮人的孩子明白,有著眼睛、鼻子、耳朵、大腦和手腳的人更是有無數種用途,並且任何一種用途都足以使我們生存下去。我原來是個電車司機,後來失業了。現在,你看,我是一位皮貨商。” 普熱羅夫後來又採訪了一些聖•貝納特學院畢業的學生,發現他們都有一份職業,生活得非常樂觀。而且,他們都能說出一支鉛筆至少20種用途。 調查一結束,普熱羅夫就放棄了在美國尋找律師工作的想法,匆匆趕回國內。目前,他是捷克最大的一家網路公司的總裁。
27
伴他成長的智慧之一 看到孩子的唯一與第一
28
你的孩子是唯一 因為他是獨一無二, 是無可取代的。 這世界上必然有他立足之處。
29
你的孩子是第一 因為他是天生贏家 從誕生的那一刻,他就是勝利者 就是生命的冠軍。
31
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 有一個女孩,沒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學教書。由於講不清數學題,不到一週被學生轟下台。
母親為她擦了擦眼淚,安慰說,滿肚子的東西,有人倒得出來,有人倒不出來,沒必要為這個傷心,也許有更適合你的事情等著你去做。 後來,她又隨本村的夥伴一起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闆轟了回來,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時候,手腳太慢了,品質也過不了關。 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別人已經幹了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書,怎麼快得了?
32
女兒先後當過紡織工,幹過市場管理員,做過會計,但無一例外,都半途而廢。
然而每次女兒沮喪回來時,母親總安慰她,從沒有抱怨。 三十歲時,女兒憑著一點語言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輔導員。 後來,她又開辦了一家殘障學校,再後來,她在許多城市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她已經是一個擁有幾千萬資產的老闆了。
33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兒湊到已經年邁的母親面前,她想得到一個一直以來想知道的答案。
那就是前些年她連連失敗,自己都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對她那麼有信心呢?
34
母親說,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
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不濟的話, 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一定能開花, 因為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
35
德國化學家19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奧托•瓦拉赫(Otto Wallach)
36
瓦拉赫在就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文學之路,
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寫了這樣的評語 「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 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
37
然而,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敬陪末座
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 「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大部分的老師都認為他已成才無望,
38
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化學實驗應有的特質,
於是建議他嘗試學習化學。 父母接受化學老師的建議。 結果,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迅速被點燃。 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頓時變成公認的「化學的天才」。
39
瓦拉赫效應 「人的智慧發展不均衡,有其優劣。人一旦找到關鍵點,就能充分發揮潛力,展現驚人的成績。」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的成就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就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寫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然而,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敬陪末座,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大部分的老師都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化學實驗應有的特質,於是建議他嘗試學習化學。父母接受化學老師的建議。結果,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迅速被點燃。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頓時變成公認的「化學高材生」。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這樣的道理:「人的智慧發展不均衡,有其優劣。人一旦找到關鍵點,就能充分發揮潛力,展現驚人的成績。」人們將這種現象稱為「瓦拉赫效應」。幸運之神會垂青忠於自己長處的人。松下幸之助曾說,人生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的長處,經營長處能使人生增值,反之,則會貶值。他還說,一個將牛奶賣得非常好的人就是成功,你沒有資格看不起他,除非你能證明你賣得比他更好。 據說有一次,愛因斯坦上物理實驗課時,不慎弄傷了右手。教授看到後歎口氣說:「唉,你為什麽非要學物理,為什麽不去學醫學,法律或語言呢?」愛因斯坦回答:「我覺得自己對物理學有一種特別的愛好和才能。」這句話在當時聽起來似乎有點自負,但卻真實地說明了愛因斯坦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和信心。 據說有一次,愛因斯坦上物理實驗課時,不慎弄傷了右手。教授看到後歎口氣說:「唉,你為什麽非要學物理,為什麽不去學醫學,法律或語言呢?」愛因斯坦回答:「我覺得自己對物理學有一種特別的愛好和才能。」這句話在當時聽起來似乎有點自負,但卻真實地說明了愛因斯坦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和信心。 國中畢業的小明,學科成績不高,無法進入明星高中就讀,因而感到前途渺茫。 有一天,在美國留學回來的叔叔,知道小明的情況後,問他對哪方面有特別的興趣,小明說,水果雕刻技術之類。因此,叔叔鼓勵小明上職業學校培養廚師專業。幾年之後,小明進入一家三星級飯店。當他第一次將薪水交給父母時,父母驚訝萬分,他們工作幾十年的月薪比小明的薪資少很多。父母第一次以兒子的成就為傲。 成功學專家羅賓說:「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們去喚醒,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他給我們每個人無窮的機會去充分發揮所長,每個人身上都藏著可以『立即』取用的能力,我們可以藉這個能力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40
伴他成長的智慧之二 確保情感帳戶存款充足 策略1:防止從各自的帳戶中取款
我們在與任何人相遇的瞬間,都在進行著存款或者是取款!研究表明,我們每天都有大約20000次個人瞬間。在人與人短暫的個人瞬間中,積極的存款行為是至關重要的。GottSan博士在婚姻研究中發現,夫婦之間的積極交往(存款行為)和消極交往(取款行為)之間有一個神奇的5:1比例。如果一對夫妻之間積極與消極交往接近5:1,他們婚姻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而當比例接近1:1的時候,距離離婚就不遠了! 在一項富有創意的研究中,GottSan與兩名數學家合作,測試上述模型的可信度。他們招募了700對剛領結婚證的夫婦。研究人員錄製了每對夫婦之間15分鐘的對話,並計算其中的積極與消極片斷。然後,他們根據5:1的比例,預測每對夫婦的關係能否持久。 10年之後,GottSan和他的同事們重訪了各對夫婦,以驗證他們當年預測的精確度。結果令人瞠目結舌。他們對離婚預測的準確度竟然高達94%。 而這一比例在工作中也同樣重要。研究表明,團隊中積極與消極交往的比例高於3:1的團隊效率明顯超過低於這一比例的團隊。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需要時刻警惕,我們與家人、朋友和同事之間的互動,是取款行為還是存款行為。當我們學會評價和判斷自己的行為的時候,就應該學會嘗試控制停止取款行為。如給愛人一個擁抱,一份嘉許,向他人展露微笑都是很好的存款行為。而指責和洩憤則是糟糕的取款行為。 要想我們的情感帳戶中時刻都有充裕的存款,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存款習慣,反復練習。 有個朋友一直覺得跟丈夫之間缺少點什麼。聽說了存款行為後,覺得存款行為應該能很好的增進自己與丈夫之間的關係。於是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都給丈夫一個擁抱或者一個香吻。開始的時候,丈夫並不習慣,但隨著時日的增多,丈夫開始接受了她的行為。更讓她驚喜的是,一次她在武漢出差的時候,丈夫給她打電話的時候抱怨說,早上沒有了她的擁抱非常的失落,總是感覺缺少點什麼。
41
甚麼是情感帳戶?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就像你在銀行開的帳戶,如果你不存錢,就根本不能取錢;
如果你有適度的存款,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取到錢,而且不但要取,還需要不斷的存。 如果你不但不存還透支,則會付出代價! 列入拒絕往來戶
42
存款的行為包括: 瞭解接納 信守承諾 尊重關懷 理解包容 感恩和回饋 傾聽支持 讚美欣賞 做一件讓他感動的事
43
取款的行為包括: 違背承諾 傲慢無禮 批評指責 挑釁威脅 不願意傾聽 獨斷專行 在背後批評他
44
我們在與任何人相遇的瞬間,都在進行著存款或者是取款!
研究表明,我們每天都有大約20000次個人瞬間。 在人與人短暫的個人瞬間中,積極的存款行為是至關重要的。
45
GottSan博士在婚姻研究中發現, 夫婦之間的積極交往(存款行為)和消極交往(取款行為)之間有 一個神奇的5:1比例。 如果一對夫妻之間積極與消極交往接近5:1,他們婚姻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 而當比例接近1:1的時候,距離離婚就不遠了!
46
我們無法直接要求別人改變,包括自己的孩子,
但我們可以通過與他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上,讓他自己改變。”
47
教育學者史賓賽 道德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理智告訴人們用什麼方法做, 而情感告訴人們,願意怎麼做。 孩子一生許多精采的故事、高尚的行為,都來自於情感。
48
伴他成長的智慧之三 相信期望效應的力量 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是美國心理學家, 1966年他做了一項關於學生對成績期望的試驗。 羅森塔爾效應
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文是一個技藝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個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國王 本人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雕像。國王的愛情感動了愛神阿弗狄羅芯,愛神給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馬利文的幻想成爲現實,從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 羅森塔爾是美國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一項關於學生對成績期望的試驗。他在一個班上進行測驗結束後將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單交給了校長。校長將這份名單交給了這個班的班主任。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再次來到這個班上時,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度大幅度提高。 同學成績提高的秘訣很簡單,因爲老師更多的關注了他們。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爲非凡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於父母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的去愛戴,期望,珍惜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長方向取決於父母和老師的期望,簡單的說,你期望孩子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 羅森塔爾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作者:佚名 提供人:戈柔 閱讀:648 評論:1 時間: :08:38 【大 中 小】 期望效應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 Rosenthal)在1968年和他的助手雅可樸森)在加州舊金山市奧克學校進行實驗後提出來的。實驗者從該校1-6年級的每個年級中抽出3個班作為實驗組。在實驗開始時,實驗者對全校學生進行一次“弗拉納根普通能力測驗”——一種普通的智力測驗。但實驗者對該校領導和教師們說的卻是鑒定誰是“近期即將盛開的花朵”的一種測驗,並稱這種測驗可以預測這些學生在下學年將有非凡的發展或“衝刺” 潛力。實驗者在測驗之後,開列了佔各實驗班的20%的“花朵”的名單,並以這20%作為實驗組的被試,其餘則為控制組成員。其實,實驗者所列出的“花朵”名單並非根據測驗而定,而是隨機指定的,實驗者走之前將這份“花朵”的名單交給該校的領導和教師,這是實驗處理的唯一措施。以後實驗者都沒有與教師接觸,也沒有到現場。8個月後,進行第二次測驗,再過一年進行第三次測驗,測驗結果表明,正如實驗者誘發的教師期望的那樣,這些被隨機抽出的20%的“花朵”果然“盛開”了——被試與控制組的學生相比,在智商和學業成績方面都有了比控制組學生更明顯的提高,同時,他們“更有順應能力”、“求知欲更旺盛”、“與教師的情誼更深”等等,特別是女生和低年級的學生更為明顯。 研究者認為,教師受到實驗者的暗示,對這些“花朵”抱有較高的期望,在和這些“花朵”相處時,可能態度就也不一樣,致使自己的期望對這些“花朵”產生微妙的影響,從而影響他們的發展,進而產生“實現預言效應”——即某種可能實現的事,期望者深信它們將會出現,最終成為現實。由於期望效應是由羅森塔爾首先提出的,所以又稱為羅森塔爾效應,同時又因為實驗中發現的這一現象與一則希臘故事相媲美,所以又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國王,他迷戀上自己精心刻製的一尊象牙女神像,他每天都深情地凝望著他那深愛的象牙女神像,最終他的虔誠和深情把雕像激活成人,並如願以償地同她結為伉麗)。 家長一定要重視“羅森塔爾”效應啊! 把孩子想像成整體不錯但有一點兒不太理想的孩子,然後把你認為孩子不夠理想的方面往積極處想,好像孩子一直是好的,包括昨天,只是現在有點兒…… “我的孩子各方面都不錯,就是有點兒淘氣,……淘氣其實是聰明的表現,對,他從來都是聰明的,積極發言,想法跟別人不一樣……昨天跟小朋友吵架?因為,肯定有原因,她從來都對小朋友很好,對人很用禮貌……”。 你就閉著眼睛把孩子往好處想,越具體越好,他好到什麼程度,他怎樣去說話?怎樣做事? 把你所想的孩子可能的樣子當作既定的事實,對別人講,最好當著孩子的面,讓孩子感覺!爸媽從來都是欣賞自己的,自已原來是挺不錯的。對你的鄰居,孩子的叔叔啊姨們,你的同事,你剛認識的人說,孩子在××方面表現不錯。 “我們家小寶總是認真聽講,想的東西的跟別人不一樣,也很團結小朋友”。 老師:你們家小琴說話聲音太小…… 媽媽:哦,小琴說話聲音可大了,在外面見到認識的叔叔阿姨就大聲打招呼。 不斷當著別人的面肯定你的孩子,別人會改變原來的看法,孩子也會比原來好。 創造機會,讓孩子感覺確實是好的 如果孩子膽子小,你就創造一個機會,讓孩子稍微一努力就能達到要求,你趁機表揚他。如讓寶寶唱歌,你可以說: “媽媽和寶寶一起唱好嗎?”“ 寶寶能大聲給爸爸唱歌了,真勇敢!”一開始的要求不要太高,哪怕有細微的進步,你都要說他一直是這樣,很令你滿意,然後提高要求。 全新地想→全新地說→慢慢地做,三步棋走好了,你會獲勝! 請記住!你把孩子想像是什麼樣子,他(她)往往會成為什麼樣子! 不信由你!
49
人們會朝著被期待的方向前進 你期望孩子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 因為看到而相信? 因為相信而看到?
50
伴他成長的智慧之四 幫助孩子不要急著吃棉花糖
51
阿瑟是個司機,他可以在三十分鐘內,做完紐約時報的拼字遊戲、半小時內解析拉丁美洲的經濟、他用心算比用計算機還快。
他的老闆喬納森的沒有阿瑟聰明,但喬納森卻是位億萬富翁。 那麼,究竟為什麼是喬納森坐在豪華轎車的後座享受,而阿瑟在前座開車呢?
52
答案就在史丹佛大學一個代表性的實驗裡。 這個實驗把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給他們一人一塊棉花糖,讓他們選擇是要馬上吃掉棉花糖,還是等十五分鐘, 如果願意等,就可以再多一塊棉花糖當獎賞。 研究人員發現,能夠等待獎賞的小孩,長大以後,全都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成功。
53
喬納森說: 15分鐘對一個4歲的小孩來說,是很漫長的。再說,身邊也沒人會提醒你不可以吃。所以,那塊棉花糖的魅力突然間變得很難抗拒。 但至少有10次以上我差一點就要吃了,我甚至去舔了它一口。讓我看著糖卻不能吃,實在是很痛苦。於是我唱歌、跳舞——所有我想到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我都做了。
54
「棉花糖實驗」 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 成功與失敗的差別,並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夠不夠聰明, 而在於擁有「延遲享樂」的本事。
55
Q:巨大的虎鯨,如何經由訓練表演特技呢? 所謂「鯨魚哲學」,簡單地說就是「建立信任」、「強調正面肯定」和「轉移負面行為方向」。「建立信任」是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而「強調正面」、「在負面行為出現時轉移方向」,就是建立互信的方法。
56
Whale (well) Done 法: 1.建立信任 2.正向肯定 3.轉移負面行為方向 4.信任、歡樂持續
57
許多父母把時間及精力浪費在導正小孩的缺點,而非協助小孩擴充心性資產。
學會賞識鼓勵的能力 伴他成長的智慧之五
59
2001年中國十大女性 美國蓋特勞大學 攻讀心理諮商碩士 16歲考入遼寧師範大學 11歲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 10歲與父親共同出版10多萬字小說 8歲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1000位 打破金氏紀錄 6歲認2000多漢字 3歲半開口說話 雙耳全聾 智商105
62
2001年中國十大女性 美國蓋特勞大學 攻讀心理諮商碩士 16歲考入遼寧師範大學 11歲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 10歲與父親共同出版10多萬字小說 8歲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1000位 打破金氏紀錄 6歲認2000多漢字 3歲半開口說話 雙耳全聾 智商105
63
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巨大的潛能,都是天才,只不過是由於種種原因被壓抑住了。
賞識孩子,讚美他,支援他,培養他的自信心, 就能將這些潛能激發出來,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天才。
64
阿霞的兒子 電視新聞報導法院的少年觀護人盧蘇偉,小時候有一次五科才考十分,媽媽認為他智商低,沒責罵,還給他雞腿吃。
盧蘇偉坐在門口啃雞腿,看見同班同學也拿成績單給家長。那鄰居爸爸一張一張翻:「一百、一百、一百、一百,咦?怎麼這個才考九十,另外十分呢?」鄰居小孩指指盧蘇偉:「十分掉到阿偉家了。」 早 ,功課始終敬陪末座,數學尤其差,考二十分是常事 ,三十分 根據阿霞的描述,其子溫順有餘,聰明不足,兼之入學過 以上就該偷笑。在那個盛行打罵,差一分就挨一板的時代 ,阿霞 為了讓兒子少挨些打,不惜孟母三遷,跟著兒子換學校。 績不好而打他。如果他不乖犯了校規被打,我即使心疼也沒話 書 ,但那不是他的錯,是我把他生笨的,希望你們不要因為他成 每到一所新學校,就四處拜託老師:「我兒子很笨,不會唸 說 ,但若是因為他的笨而遭到處罰,我這作娘的就真的難受 老媽說: 「沒辦法,你比較笨嘛。」兒子不依:「我知道我笨 , 國中第一學期,不幸考了全班倒數第一的兒子向老媽哭訴, 了。 」同事看她的面子,果然免了傻兒子不少皮肉之苦。 步 ,不可能退步,兒子還是不能釋懷,老媽只好發揮搞笑功能: 可是不至於那麼笨啊!」老媽安慰兒子別難過,反正以後只會進 講到這裡,大夥都笑成一團。我對阿霞說:「總算你大一的 考過最後一名 的,你是唯一的呢!」兒子聽了才破涕為笑。 「兒子 ,其實你很不簡單呢,你看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有那個 教育心理學沒有白修!」當年我和阿霞一群死黨,一心想轉教育 後,阿霞方不疾不徐地 說:「別急,故事才剛開始呢!」 教育界應該又 多了一個心理學專家。我們七嘴八舌一陣胡扯之 心理系 ,若非系主任嫌女生太多拒收我們,以阿霞的天賦,今天 別的家長忙著替兒女找家教的時候,阿霞只關心 那個 老師比較容 教過特殊班的阿霞,深知惡補對某些學生是沒有用的 ,所以 數學老師 ,數學不好有什麼關係!」 說: 「我們以後不靠數學吃飯總可以吧!只要不作數學家,不當 易過關。看到兒子成天為數學分數落淚,心一橫她乾脆對兒子 為了讓兒子增長見識,早些開竅,她經常帶兒子四處旅遊 , 不知是否老媽的用心起了作用,兒子有天天真的對她說: 路。 她發現兒子的旅遊日記寫得很生動,心想這或許是兒子的另條出 和兒子一塊切磋英文。兒子第一次聽「大家來學英語」錄音帶, 「媽媽 ,我發覺英文很重要!」這下正中老媽下懷,一有機會就 回答:「就是 Bye-bye這個字嘛!」母子倆相對大笑,憑添不少學 聽,終於聽懂了一個字 ,老媽問他是什麼字,他有點不好意思地 因為沒有一個字聽得懂而差點放棄,老媽拚命打氣,他第二天再 習樂趣。 老媽背後面六個字母,背好後再交換,如此一來,不論多麼困難 了,老媽二話不說就把字拆成兩半,兒子背容易的頭四個字母, 又有一回兒子抱怨「餐館」(Restaurant )一字太長背不 兒子無憂無慮地讀完國中,終於到了高中聯招的關鍵時刻了 的單字,母子聯手之下都迎刃而解。 學壓力的五專 。主意既定,便力排眾議,遊說兒子去考排名較低 所高中 ,將來大學之路只有更艱辛,不如先讀個輕輕鬆鬆沒有升 。阿霞盤算以兒子平均倒數五名至十名的成績,即使勉強擠上一 的高雄國際商專觀光事業科。 一想有道理,於是乖乖考進商專,從此如魚得水,一日千里 。面 觀光系就是研究怎樣玩得更盡興,讀起來一定有意思的。 」兒子 兒子起先不樂意,她就勸兒子:「你不是喜歡出國旅遊嗎 ? 英文,觀光科系首重語言,開的多半是英文,加上同學程度偏 對老友疑惑的眼神,阿霞一臉得意地解釋:「我兒子最拿手就是 了。 」為了精益求精,阿霞的兒子下了課還到英文補習班去打 這對我兒可是做夢都想不到的殊榮,讀起英文自然愈發帶勁 低 ,更顯我兒突出,每次上完英文課,都有一堆女生圍著他轉, 工。 課兩個月 ,阿霞遂慫恿兒子打全工,兩個月下來,兒子聽講能力 師發現他也能說幾句,沒事就和他聊聊天,正巧學校因鬧糾紛停 他一邊擦桌子擺講義本,一邊偷學英文,時間一久,外 國 老 的高手如何 ?」 大增 ,有天竟和老媽商量:「我此時英文似乎不錯,但不知比別 市 ,直攻全國大專院校,回回榜上有名。有年暑假與其他英語演 極參加各種英語競賽,從班際比賽到校際,從高雄市、南部七縣 老媽說:「那還不簡單,出去比比就知道了!」兒子因此積 講比賽得主在東海大學集訓三個月,這段訓練除了增強他的英文 立大學 。」 集訓一回來,他便興高采烈對老媽說:「我相信有一天我會上國 素養 ,也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 老媽笑言 :「因為做夢比較快。」老媽式的玩笑,兒子早見怪不 老媽聽完立刻宣稱要去睡覺,兒子不解老媽為何提前就寢, 老媽一聽樂了,但忍不住好奇自己還缺那兩美,兒子笑嘻嘻 中佔了八美。」 怪 ,他話鋒一轉,也來逗逗老媽:「媽,你很不錯呢,十全十美 地說: 「只差一個外在美和一個內在美。」一旁的妹妹罵哥哥不 愈大愈得老媽真傳的兒子,小時IQ雖不高,卻是個會思考的 缺那一項 ,哥哥一邊逃一面大叫:「你缺的是整體美!」 尊重女性 ,哥哥忙說:「你更厲害,你是十全九美。」妹妹追問 用錢是什麼心情?」老媽答得更妙:「心甘情願,滿心歡喜。」 小孩 。譬如他在開始領零用錢的時候,就會問老媽:「給子女零 她天性幽默,幸運的是先生也好脾氣,因此家裡總是笑聲不 樂的成長環境。 阿霞強調:父母雖不能事事幫得上兒女,至少可以提供一個快 絕 ,寶貝兒子才能化險為夷地一步步走出逆境。五專一畢業 ,立 擔心,你準備的那麼充分,一定考得上,考試最怕的就是失常 , 多少有些患得患失,便來詢問老媽的看法,老媽對他說: 「不用 刻準備大學插班考試,從南到北,一口氣報名十所學校 。考前他 一句:「不管你考不考得上,我都會很開心。」 你總不可能十次都失常啊!」為了讓兒子徹底放心 ,阿霞又加了 像你這樣有水準的都考不上,可見中華民國到處都是高手,中華 考上 ,證明你這些年的功夫沒有白下,我當然為你高興;但如果 兒子以為老媽又在開玩笑,不料老媽一臉嚴肅地說:「你若 民國大有希望了,我能不高興嗎!」 了 ,台大雖不幸落榜,政大和他以為最沒希望的清大皆上榜了 。 考 ,實則像環島旅行。政大、清大、台大三關一過,兒子更篤定 老媽一席話,讓兒子吃了定心丸,母子倆一路長征,名為趕 註冊小姐逗得直樂。 去清大查榜時,傻小子一再追問校方有沒有弄錯名單貼錯榜 ,把 一條是學生少壓力小。原本屬意政大歷史悠久、師資陣容堅強的 和清大實地勘查之後,洋洋灑灑列了六項選讀清大的理由,其中 為了怕佔別的考生名額,兒子決定不再考了,他親自到政大 老媽,也被兒子的雄辯滔滔折服了。 始大家爭相去修課,後來因為功課太多教授又嚴 ,同學紛紛打退 大三時 ,一個從美國來台做研究的教授開了一門文化研究課 ,開 進入清大之後,果如兒子預料的學生少,師生之間互動多。 兒子告訴老媽:「這樣一個千載難逢一對一的大好機會 ,怎麼能 堂鼓,最後只賸阿霞兒子一人。阿霞問兒子為什麼還堅持下去, 對兒子印象極佳,一再鼓勵兒子到美留學,並主動承諾他日有 兒子共修了洋教授兩門課,備極辛苦,卻受益良多。洋教授 放過!」 需 ,願為兒子寫推薦函。 惜 ,不只因為學校離家近母子可常見面,放棄保送意味又要經歷 時考上預官。兒子捨研究所去當預官的抉擇,讓老媽心裡有些惋 兒子以優異成績自清大畢業,保送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 ,同 長大的兒子自有一套想法,他寧可先服完兵役,再心無旁騖 一場考試 的煎熬。 他當完預官。 他就考中夢想已久的台大外文研究所。學校破格保留其名額直到 一路深造 。他向老媽保證一定會考上研究所,果真在服役期間 , 感激之餘他更加認真向學,研二時就開了大學夜間部四年級 經過實地探查 。他曾因得獎機會到耶魯和劍橋大學短期進修,仔 博士班 。數理不行卻頗有科學精神的兒子,此番出國留學,再度 的英文課 ,並以兩年時間研究所第一名畢業,接著開始申請 國外 申請博士班需考GRE,阿霞嘆說兒子逃避一輩子的數學終於要 細比較之後乃決定進攻美國。 因為GRE成績不理想,兒子申請的全美十大名校反應不熱 藥 ,兒子只好向老媽招供他連數學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全。 面對了 。阿霞請女兒幫兒子補習,女兒抱怨老哥的數學無可救 烈 ,老媽靈機一動想到兒子清大認識的洋教授。 為不錯的加州聖大克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的推薦信 ,亦建議兒子不一定非讀名校,不妨也去申請一所他認 時隔五年,洋教授依然記得兒子,不但替兒子寫了評價極高 通知,不僅學雜費全免,生活費有保障,一年後還可參加博士資 Cruz),兒子半信半疑申請了該校,很快就收到條件優渥的入學 大忙 ,雖然兒子謙稱遇到貴人,若非過去他結下的學術因緣 ,也 兒子高高興興進了學校,才發現剛當上所主 任的洋 教授幫了 格考。 不會有現在的甜蜜果實。兒子去年九月入學,十一月通過教師鑑 卡 、一個銀行提款證,還有兩封裝滿二百美金小鈔的紅包 。想到 不久前老爸老媽赴美探視兒子,兒子為兩老準備了一張信用 定考試,今年暑期即可開 班 教授美國大學生。 不禁笑中含著淚珠。我問阿霞,這麼精彩的故事為什麼不公諸於 至今帳目都算不清的兒子,此刻卻細心地為父母打點一切 ,阿霞 世?
65
伴他成長的智慧 樹立榜樣才有影響力 不要低估孩子學習模仿的能力
有一位朋友為了她讀國中,正在青春風暴期的孩子對她講話不禮貌,進出不打招呼,無視這個母親的存在而感到痛苦萬分,央求我與她孩子談談,於是約了孩子出來喝下午茶。 想不到,這個孩子說到母親時的口吻竟是非常的不屑,說母親說一套,做一套,表裡不如一,客人來時親熱的不得了,客人一走立刻數落客人的不是……,令我非常的驚訝,沒想到孩子把父母平日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當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判斷時,便開始看不起父母,行為叛逆起來,因為他覺得「你也不過如此,不配管我」。
67
有一位朋友為了她讀國中,正在青春風暴期的孩子對她講話不禮貌,進出不打招呼,無視這個母親的存在而感到痛苦萬分。
找人與孩子晤談 想不到,這個孩子說到母親時的口吻竟是非常的不屑, 說母親說一套,做一套,表裡不如一,客人來時親熱的不得了,客人一走立刻數落客人的不是……,
68
他懇求道:聖雄,拜託,求您叫我兒子 別再吃糖了。 聖雄沉吟半響說:兩個禮拜後.再把妳兒子帶來。婦人大惑不解,
一位婦人帶著稚子去見聖雄甘地, 他懇求道:聖雄,拜託,求您叫我兒子 別再吃糖了。 聖雄沉吟半響說:兩個禮拜後.再把妳兒子帶來。婦人大惑不解, 謝過甘地後,說她會照他的吩咐去做。 經常在各地演講教育主題的陽明大學教授洪蘭,在她的言談與文章裡,隨時可見她父親的智慧風範,從小她父親便教導孩子用正面積極的態度生活,不奢侈不浪費,「能走的就不要坐車、能坐公車就不要坐計程車。」 洪蘭當年出國唸書,下飛機時只有口袋裡的五十美元,可是她卻一點也不擔心害怕,因為她父親教過她「一身養一口」,只要學會過簡單的生活,就很容易面對未來。父親當年是法官,收受「好處」的機會很多,但洪蘭的父親卻清廉自持,為了養活一家人需要多賺點錢,他辭去法官做律師。 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主委黃崑巖的父親,在日據時代擔任警察,黃崑巖回憶當時常有人到家裡送禮給父親,父親在知道之後都會立即將禮物退還,以避免惹人嫌疑。光復之後,許多在日據時代擔任公職的人都被鄉人毆打,他父親卻依然受到尊重,主要是因為他擔任警察時為人公正、不貪不求,而能獲得大家的諒解尊重。
69
兩個禮拜後,她帶著兒子回來。 甘地看著孩子的眼睛說:別再吃糖了。 這婦人感激歸感激,卻也很迷惑,於是問道:您為什麼叫我兩個禮拜後再帶他來呢? 您當時大可跟他講同一句話啊。 甘地回答:兩個禮拜前,我自己也在吃糖。
70
陪 伴 六 忌
71
一忌過度溺愛 二忌過於權威 三忌反應過度 四忌斥責羞辱 五忌重覆舊帳 六忌比較否定
以色列--教育孩子的方式 > 1992年,當我輾轉回到以色列的時候, > 13歲的老大、12歲的老二和 10歲的小女兒都還暫時留在中國。 > 選擇在那時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窮途末路: > 我的父親是猶太人,二戰時逃亡到上海,並在那裡生下了我。 > > 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我們, > 12歲那年父親去世,我就成了孤兒。 > > 長大後,我在上海銅廠當體力女工。 > 結婚生下3個孩子後,丈夫離我們而去。 > 留在上海,滿眼都是痛苦的回憶。正好那時中以正式建交, > 懷著一種逃避的心情,我成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猶太後裔。 > >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像中要困難許多。 > 我不懂得那裡的語言(父親教的古希伯萊語早已不在以色列使用 ), > 不懂得移民優惠政策(新移民可以有一筆安家費 ), > 在特拉維夫的大街上,我壓根不知道怎樣才能生存下去。 > > 我從上海帶去的積蓄只能維持3個月的生活開支, > 我必須找到賺錢的辦法,還要早日把孩子接到我身邊。 > > 我苦攻希伯萊語,學最基本的生活語言, > 然後,我在路邊擺了個投資最小的小攤賣春捲。 > > 以色列的官方貨幣是謝克爾,1謝克爾兌換人民幣2塊錢, > 更小的幣值是雅戈洛,1謝克爾等於100雅戈洛。 > 我的春捲小攤,每天能賺到十來個謝克爾。 > 當我的小攤生意慢慢穩定下來以後, > 1993年5月,我把 3個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 > > 孩子們初到以色列的時候,受到了不少鄰居們的責難。 > 以前在國內時,我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 > 到了以色列以後,我依舊做著我合格的中國式媽媽: > 我把孩子們送去學校讀書,他們上學的時候我賣春捲。 > 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們就來春捲攤,我停止營業, > 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下麵條。 > > 一天,當3個孩子圍坐在小爐子旁邊等我做飯的時候, > 鄰居過來訓斥老大:"你已經是大孩子了, > 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在這裡看著你母親忙碌, > 自己就像廢物一樣。 "然後,鄰居轉過頭訓斥我: > "不要把那種落後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 > 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 > > 鄰居的話很傷人,我和老大都很難受,回家後,我安慰老大: > "沒事的,媽媽能撐住, 我喜歡照顧你們。"可是,老大說: > "也許,她說得沒錯。媽媽,讓我試著去照顧弟弟 妹妹吧......" > > 第二天是祈禱日,孩子們中午就放學了。來到我的小攤, > 老大坐在我旁邊,學著我的樣子把打好的春捲皮包上餡,卷成成品, > 然後入油鍋去炸。他的動作一開始有些笨拙,但是後來越來越熟練... > > 老大身上的轉變大得連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幫我做春捲, > 他還提出由他們帶做好的春捲去學校賣給同學。每天早上, > 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帶 20個春捲去學校,放學回來的時候, > 會把每人10謝克爾的賣春捲收入全部上交給我。 > 我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 齡就要擔起生活的擔子。可是, > 他們沒有表現出我想像的那種委屈, > 他們說他們慢慢開始喜歡這種賺錢的感覺了。 > > 鄰居太太經常來跟我聊天,告訴我正規的猶太家庭應該如何運作, > 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 猶太人從來不覺得賺錢是一個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 > 與中國的"教育 從娃娃抓起"一樣,他們始終覺得 > "賺錢從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 > 鄰居太太告訴我,在猶太家庭裡, > 孩子們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 > 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 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手段 比較殘酷,不是那麼容易接受。 > 但是,孩子們在學校也被灌輸著這樣的理念。 > 他們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這種猶太法則。於是, > 我決定改變以前在國內對孩子們的習慣,試著培養他們成為猶太人。 > > 首先,我們家確立了有償生活機制, > 家裡的任何東西都不再無償使用, > 包括我這個母親提供的餐食和服務。 > 在家吃一頓飯,需要支付給我100雅戈洛的成本費用, > 洗一次衣服需要支付50雅戈洛 > 在收取費用的同時,我給予他們賺錢的機會, > 我以每個春捲 30 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他們, > 他們帶到學校後,可以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可自由支配。 > > 第一天下午回來以後,我得知 3個孩子賣春捲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 > > 老三比較老實,按照老價錢,50雅戈洛一個零售,賺到了400雅戈洛; > > 老二則使用了批發手段,40雅戈洛直接將春捲全部賣給了學校餐廳, > 儘管只有 200雅戈洛的利潤, > 但他告訴我餐廳同意每天讓他送100個春捲去; > > 老大的方式比較出人意料,他在學校舉辦了一個 > "帶你走進中國"的講座,由他主講中國國內的見聞, > 講座的噱頭就在於可以免費品嘗美味的中國春捲, > 但是需要買入場券,每人10雅戈洛, > 每個春捲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他接待了200個聽眾, > 入場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上繳學校500雅戈洛的場地費用後, > 利潤1500雅戈洛。 > > 除了老三的方法在我意料以內之外, > 老大和老二的經營方式都超出了我的想像。 > 我真的沒有料到,只在短短數日之間, > 以前只會黏著我撒嬌的孩子就搖身一變成了精明的小猶太商人。 > > 他們的學業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 > 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穎的賺錢方法,他們很努力地去學習和思考-- > 老師授課的內容很對他們胃口,因為沒有奉獻精神之類的說教。 > > 老師問過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 "當遭到異教徒的襲擊,必須逃命的時候,你會帶著什麼逃走? " > 對於這個問題,回答"錢"或 "寶石"是不對的。 > 這是因為,無論是錢還是寶石,一旦被奪走就會完全失去。 > 正確的答案是 "教育"。 > 與財物不同,只要人活著,教育就不可能被別人奪走。 > > 他們很讚賞老師說的這麼一句話: > "如果你想將來成為富翁,就學好眼前的東西, > 它們將來都會大有用處的 " > > 當老大在法律課上學習了移民法後,他告訴我像我們這樣的家庭 > 應該可以去移民局領取安家費。我半信半疑去了, > 結果一下領回了6000謝克爾的安家費,這對我們一家來說 > 可是一筆了不得的財產。然後,老大跟我說因為他給我提供了資訊, > 我應該付給他10%的酬金。我猶豫很久, > 終於決定把600謝克爾這筆大錢給他,他拿到錢後, > 給我和弟弟妹妹都買了很漂亮的禮物, > 剩下的錢,他說他會拿去變成更多的錢。 > > 老大用這筆酬金郵購了一批在國內很便宜的文具, > 然後去學校進行售賣,利潤再投入繼續進貨, > 1年以後,他戶頭上的金額就已經超過了 2000謝克爾。 > 儘管老大很會賺錢,但在實際上,老二比他更能領會猶太法則的精髓 > > --猶太人共同的一點是,從事那些不用投入本錢的行業, > 從事其他人不做的、無須花錢和投資的工作。 > > 當老大在利用國內的資源賺錢的時候,老二也在如此做著, > 不過,他賺的是不需要成本的精神領域的利潤 -- > 老二以他14歲的年齡和文筆,竟然在報紙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 > 專門介紹上海的風土人情,每週交稿2篇,每篇 1000字, > 每月8000雅戈洛。 > > 老三是女孩子,因為比較矜持,也沒有展露出賺錢方面的才能, > 但是我在她身上欣慰地看到了猶太人對生活的樂觀和優雅。 > 她學會了煮茶和做點心,每天晚上,她會精心煮一壺紅茶, > 配上她自創的口味不同的點心,一家人圍坐下來邊吃邊聊天-- > 老三的點心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兩個哥哥都很喜歡。 > 不過,這些點心不是免費的,兩個哥哥支付的點心費用, > 刨開成本和每天需要交給我的費用外,老三也能活得很滋潤。 > > 當我們家的資金越來越豐富的時候, > 我們一家4口合資開辦了我們家的中國餐廳。 > 我占40%股份、老大30%、老二 20%、老三10%。 > 當我們家的餐廳越來越有名的時候,我也引起了很多關注。 > 當我獲得拉賓的接見後,我成了以色列的名人。 > 此時的我已經完全掌握了希伯萊文,再加上我的母語中文, > 我最後被以色列國家鑽石公司邀請擔任駐中國首席代表。 > > 當我回國任職的時候,孩子們也跟隨我一起回到了中國, > 有了中國孩子作為比較對象之後, > 我方才發覺我的孩子成長得比我想像的還要優秀--在回國之前, > 每個孩子都去購買了很多以色列產的物品。回國之後, > 老師來找我了,她說我的孩子在校園推銷來自以色列的商品, > 從飾品到民族服裝甚至到子彈殼無所不有, > 她建議我好好管教一下孩子。 > > 我告訴她,我無權干涉我孩子的行為,這是他們賺取他們學費的方式 > --因為,我已經不再負責他們的所有學習費用。 > > 老師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她理解不了 > 像我這樣月薪5000美元的母親竟然會不給孩子學費。 > 我請她品嘗一下女兒做的在家售價2塊錢一個的小點心, > 微笑著告訴她: "這是我的孩子在以色列生活幾年以來, > 學會猶太法則的產 物,我相信他們將來都會成為優秀的人才 " > > 在隨後的高考中, > 老大進入了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他說他要成為專業的旅遊人才, > 然後去以色列開辦自己的旅遊公司,壟斷經營中國遊; > > 第二年,老二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 > 他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個作家, > 在不需任何投資和奉獻的前提下賺取利潤; > > 老三說她會去學中國廚藝,當一個頂級的糕點師, > 然後去開辦全以色列最好的糕點店 > > 回國以後,我發覺很多中國父母都活在一種左右搖擺的矛盾心態中, > 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大富翁, > 卻又似乎害怕孩子過早地沉迷於金錢--就好像, > 既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幸福的家庭,卻又害怕孩子現在會早戀一樣。 > > 猶太人用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的出世, > 賺錢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 > 至於教育、學習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歷的過程。 阿能和阿枝夫婦在巷口經營自助餐廳,雖然只是小小的店面,不過生意很好。兩從從早忙到晚,從清早的採買、洗切、烹煮、到客人上門時的忙碌,每天只有在午晚餐中間有個短短的空檔時間,不然就得等到晚上打烊後才能休息了。 他們有3個孩子,分別是九、七、五歲的年齡,平常除了上學之外,也都在店裡面打轉。可是父母雖然都很忙,能陪他們的時間很短,3個孩子也不會吵鬧、打架或搗蛋。阿枝在店裡的的最內側角落,擺了一張孩子專屬的桌子,放學後他們做功課吃飯都用那張桌子。老大和老二做完功課,會教小弟弟認字和加減法;客人多的時候,3個孩子都會幫忙,老大收錢找錢沒問題,老二遞筷子給人,老三在一旁喊“歡迎光臨”。一家人其樂融融,讓人看了好羡慕。有客人跟阿勇和阿枝夫婦說:“你們的孩子那麼乖,聽說在學校都第一名,你們是怎麼教的?把秘訣告訴我們吧!” 阿勇和阿枝不好意思地笑著回答:“沒有啦,哪有什麼秘訣?他們都是自己讀,自己學的啊!” “客氣喲!”沒有聰明的父母,哪會有聰明的孩子?” “真的沒有什麼啦!我們兩上沒讀什麼書,哪有什麼聰明,你們受過高等教育的,才是有智慧啊!” 其實,有智慧的父母不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有高學歷的父母,也不一定就是有智慧的父母。有智慧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時,能運用所不所知的和孩子一起成和長,帶著孩子走向光明的前程。 阿勇夫婦雖然教育程度不高,陪孩子的時間也不長,但是他們管教孩子的方法卻很符合智慧父母的標準,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做法-- 孩子放學了,一邊切菜,一邊聽他說學校的事;孩子在一旁做功課時,再忙也不忘走過去拍拍他的頭,誇獎他一句;不拒絕孩子主動幫忙的意願,即使一開始有出錯,也只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才對,不責備他的錯,孩子有自信下次會更小心;夫妻兩人主張和氣生財。對客人客氣,孩子也學得和父母一樣懂得尊重別人;而夫妻倆不論是做生意或看孩子做功課,背誦課文,總是一張笑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心。
73
尼特族 尼特族是NEET在台灣的譯音,NEET的全稱是(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尼特族指的是15~34歲年輕族群。 尼特族的特性 可分為四類「追求夢想型、喪失自信型、自閉型和家庭溺愛型」。 追求夢想型 對於自己的現實工作有理想,非要達到那理想才滿足,可能會有一直轉換工作的情形。 喪失自信型 因一次的工作經驗失敗,對往後就業會有挫折感,信心遭受打擊,不敢再面對就業。 自閉型 從小與社會接觸太少造成的。 家庭溺愛型 從小受到家人的期待,認真讀書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有了高學歷卻不懂自己的理想,成了米蟲的心態 。
74
愛孩子要適時適量,恰到好處。 這就好像煮飯一樣,不能過火,過火是會燒焦的, 也不能火候不到,那又是煮不熟的。
75
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再富,也要 窮 孩子! 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疼愛不是溺愛,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 1.溺愛的小孩會顯現什麼樣的行為? 霸道、不講理、辦事能力差、人際關係不佳、順應環境的能力不良。 「愛孩子要適時適量,恰到好處。這就好像煮飯一樣,不能過火,過火是會燒焦的,也不能火候不到,那又是煮不熟的。所以我們不要溺愛孩子,過分的寵愛,會使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我有個朋友的太太,以對子女嚴格聞名。有一天,她上大學的女兒出去玩,說好十一點以 前回家。當晚她也有應酬,進門,覺得累,和衣躺在床上,沒想到就睡著了。夜裡一點突然驚醒, 想到第二天要來我家聚餐,由她負責的「羅宋湯」還沒燒,趕緊跑去把牛肉丟進鍋裡煮? C她睡意未 消,坐在廚房椅子上發楞。 這時候女兒悄悄進門了,一眼看見媽媽,嚇得臉都白了,隔了一下,主動向媽媽道歉,自 己沒能抓準時間,回家晚了,害媽媽操心。「我從來沒看過女兒那麼真誠地認錯。過去她只會叛 逆,跟我頂、跟我吵。」朋友的太太,第二天聚會時對我說:「可是昨天,我根本沒想到她回家晚 了,她卻以為我是坐在那兒等她。」我笑問,她的女兒為什麼那天特別真誠。小丫頭笑笑:「因為 媽媽沒像以前那樣,劈頭就罵我。她如果罵我,我一定叛逆,她不罵我,我反而不好意思了。」 一個朋友中年失業,脾氣特壞,常跟上高中的兒子衝突。有天一大早,他睡不安,醒了, 去做早餐,也順便為兒子打了杯果汁。校車要來的時候,兒子才衝出臥室。朋友把果汁遞過去。兒 子一揮手:「我不喝。」就轉身去穿鞋。 朋友那天整夜失眠,身體很弱,沒力氣罵孩子,坐下來,沒說話。卻見那大男孩已衝出 門,又突然轉身回來,從桌上拿起果汁一飲而盡。朋友當天晚上問他兒子,為什麼早上那麼有良 心。 他兒子說:「因為你沒像平常一樣破口大罵。我知道,那是你早起特別為我準備的,不喝 對不起你。出了門,心不安 ? A所以回來喝掉。」還補一句:「奇怪,我猜我衝出門的時候,背後 一定會傳來你的吼聲,你早上為什麼沒吼?你會不會身體不舒服,該去檢查檢查?」 我高中時很不用功,年年兩科不及格,必須補考才能過關,還在校刊上寫文章說:「我要 寫詩、我要作畫、我要的是什麼都不在乎。凡我將來不需要的,滾他的蛋!」同學看了都罵我。文 章拿回家,我娘卻猛點頭,說:「寫得真棒。」 直到大學聯考前兩個月,我才知道拚命,熬夜讀書,我娘居然說:「身體重要,別念了。 既然喜歡畫畫,不上大學,開個畫室也很好。」我沒聽她的,一番臨時抱佛腳,居然進了師大。後 來常有人問我的叛逆期是怎麼過的,我都笑說:「我沒叛逆期,只怪我媽不罵我,我沒得叛哪。」 因為許多東西不必說,如同父母對子女的愛,不必多說。只要去愛、去奉獻、去關懷、去 付出,有良心的孩子,多半自己會覺悟。
76
有一個畫家 回憶說 我高中時很不用功,年年兩科不及格,必須補考才能過關,還在校刊上寫文章說: 「我要寫詩、我要作畫、我要的是什麼都不在乎。凡我將來不需要的,滾他的蛋!」同學看了都罵我。 文章拿回家,我娘卻猛點頭,說:「寫得真棒。」
77
直到大學聯考前兩個月,我才知道拚命,熬夜讀書,我娘居然說:「身體重要,別念了。
既然喜歡畫畫,不上大學,開個畫室也很好。」我沒聽她的,一番臨時抱佛腳,居然進了師大。 後來常有人問我的叛逆期是怎麼過的,我都笑說: 「我沒叛逆期,只怪我媽不罵我,我沒得叛哪。」
78
結 語
79
哈佛2005年的課程改革報告中指出 「哈佛相信, 未來成功人物的成功關鍵在於 『心態的習慣(habits of mind)』, 所以也希望能培養有正面心態的學生。」
80
還原最初的角色做父母 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希望孩子能夠向善、學習向上。 向善是前提, 只要善良就會很幸福。 向上是方向,
讓孩子更有能力造福社會。 艾森豪將軍小的時候,有一次和家人一起玩牌,因為手氣不好,拿到爛牌就氣憤抱怨。他的母親藉機嚴肅地告訴他說: 「孩子!你不懂打牌。打牌的道理是不管手上握的是好牌或是爛牌,都必須把它打得淋漓盡致。你不能只一味地羡慕別人手中的好牌,也不可一直抱怨手中的牌不好,要專心地發揮你現有的牌。未來的人生也應如此,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你要努力去運用僅有的條件,才能創造出新的人生條件。」
81
孩子,我應該留給你什麼?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孩子,我應該留給你什麼?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個小男孩有一個好朋友,小男孩從小就跟這個好朋友每天形影不離,這個好朋友是一隻小豬,而這個小男孩的爸爸是個以殺豬為生的屠夫,小豬養大了,有一天會是爸爸要屠宰的對象。小男孩一直很怕小豬長大,他怕失去最要好的朋友。可是,小男孩不知道的是──爸爸也快死了,因為爸爸得了癌症,醫生告訴爸爸只剩半年的時間可活了。 爸爸還是每天靜靜的工作,他想只剩半年了,更要好好工作,多賺點錢留給兒子過日子。「除了錢之外呢?孩子,我還應該留給你什麼呢?」爸爸這樣想著。爸爸告訴小男孩:「再過一陣子,我要殺你的那隻小豬了,到時候,請你當我的助手,在一旁幫我。」 小男孩不只悲傷,還很生氣。他想:「爸爸真過分!真殘忍!」 爸爸依然每天工作、殺豬;小男孩對小豬很不捨,全心全意珍惜跟小豬相處的每一天,也因為對爸爸的不諒解,小男孩要求自己要更堅強面對這一切,他不願在爸爸面前示弱。 到了該殺小豬的那一天了 爸爸沒有殺小豬,因為爸爸在那一天死了。 小男孩靜靜的流眼淚,他終於了解爸爸的心意了。小男孩沒有嚎啕大哭,因為他對「失去」 一直有準備,現在他更知道──爸爸要他一直有這種準備。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愛的方式通常只想到「保護孩子、給孩子快樂、讓孩子得到很多」,但是,人生不只是一直得到的吧?我們還要面對很多「失去」。大一點的失去,是像那個小男孩一樣,失去至親;小一點的失去,有可能是丟掉一個心愛的玩具,或是一個好朋友搬家、轉學。這些不都是孩子每天都在面對的嗎?怎麼能不教呢? 怕孩子被綁架,最好的保護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跟著他,而是教他遇到狀況時如何自保;怕孩子生病,不要將他關在無菌室,而是教他懂得自我保健,萬一生病了,又該如何自救;怕孩子跌倒受傷,更要教他如何讓自己避免跌倒,萬一跌倒了,自己又該如何處理 愈是愛孩子,愈要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他身邊時,我該留什麼給他?」 讓孩子學會面對「失去」、面對不那麼完美的人生、有能力安慰自己,我想是必要的。 所有對孩子的發展觀察及研究報告都一再顯示,一個孩子將來賴以為生存的、足以跟別人競爭的能力,絕不是英文、數學、電腦這些技能,而是抗壓性、挫折忍受力、處理問題的能力、能不能自我管理、知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能不能體諒別人、跟別人好好共處.....等等這些作為一個人的完整人格特質。 技能,只要想學,一段時間就可以學會;天生的人格特質,則需要從小很精細的觀察、引導、培養,長大了,帶著這些特質去面對自己人生的種種問題,從小沒學會這些,長成大人了,人格特質成形了,再要彌補往往辛苦加倍,有時也未必能扭轉得過來。
82
演講完畢 感謝聆聽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