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二單元 複習 http://163.26.38.3/johnc/ 張老師的網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二單元 複習 http://163.26.38.3/johnc/ 張老師的網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二單元 複習 張老師的網頁

2 時間與生活 時間單位從最小開始排到最大的,它們的順序應該是秒、分、時、天(日)、月和年
時間會一直不斷的重複出現(且累積),而且也會一直延伸下去

3 時間的單位 請問一天有幾小時?有幾分?有幾秒? 答:一天有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 時間的測量小遊戲

4 古人的計時工具 在計時工具發明以前,古時候的人們常用哪些方法描述時間 ?
在計時工具發明以前,古人會用其他方法來描述時間,例如一炷香、一頓飯和一盞茶的時間。

5 單擺與計時 單擺實驗 單擺來回擺動才算一次,即AOBOA 每次試驗的時候,都不能改變單擺的長度。
當單擺碰到東西時,要再重新測量一次。

6 古人的計時工具 沙漏可能是運用什麼特性來計時呢? 答:利用沙子每次漏完的時間都差不多的特性來計時。 用沙漏計時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缺點:沙漏只適合用來測量一段比較短的時間;不夠精確。 優點:不耗電等。

7 單擺與計時 請問單擺擺錘會影響擺動次數、週期嗎? 答:只要不會太重或太輕都不會影響。單擺的擺動次數、週期僅與擺長有關。
單擺擺錘的選擇也很重要,太輕的物品容易受風吹影響,太重的物品則不易擺動。一般來說,以十元硬幣、小螺帽、小石子等較適合用來當作擺錘。

8 單擺與計時 擺動次數和擺動時間有什麼關係?
答:單擺擺動具有規律性:固定的單擺擺動次數,每次所需的時間大致相同;如果擺動的次數加倍,所需的時間也會加倍。 20次

9 小測驗 時間是可以累加延伸的,例如60秒累加成一分鐘。 答:對。 沙漏可以計時是因為每次沙子漏光的時間都大致相同。
塑膠繩和橡皮筋不能產生毛細現象,是因為它們沒有細縫。 在水管兩端分別接上容器並注入水,當左邊容器比右邊高時,兩邊的水面也是左高右低。 答:錯,一樣高。

10 小測驗 把一支尺放入水中,水會沿著塑膠尺快速的上升。 答:錯,不會上升。 小石子、羽毛都可以當作單擺的擺錘。 答:錯,羽毛不行。
單擺往返回來到原點才算一次。 答:對。

11 小測驗 答:2 張老師做的單擺擺動30次花了15秒,那麼他的單擺擺動60次時最有可能需要幾秒? 1. 15秒 2. 30秒 3. 40秒
4. 60秒 答:2

12 小測驗 下列哪一種計時工具,不適合測量只有10秒鐘的時間? 1. 一炷香 2. 電子錶 3. 碼錶 4. 單擺 答:1

13 小測驗 一次沙漏漏完的時間大約3分鐘,若想要利用沙漏計時6分鐘,則需要操作幾次? 1. 12次 2. 6次 3. 3次 4. 2次 答:4

14 小測驗 答:3 把兩張紙同時放進水中,若水上升的高度不同,表示兩張紙的什麼特性不一樣? 1. 形狀不同 2. 顏色不同 3. 細縫大小不同
4. 長短不同 答:3

15 小測驗 如右圖,何者是單擺擺動一次的路徑? 1. AB 2. AOBOA 3. AOB 4. ABAB 答:2

16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ㄆ、ㄈ、ㄉ 下列哪些自然現象可以代表時間單位? ㄅ、雲量變化 ㄆ、四季變化 ㄇ、氣溫變化 ㄈ、月亮的圓缺變化
ㄉ、日升日落 答:ㄆ、ㄈ、ㄉ

17 小組搶答(答案只有一個) 答:ㄇ,秒針轉10圈代表過了10分鐘
張老師測量一炷香燒完的時間,當手錶的秒針轉了10圈香就燒完了,請問這炷香燒完的時間為多少? ㄅ、5秒鐘 ㄆ、5分鐘 ㄇ、10分鐘 ㄈ、5天 答:ㄇ,秒針轉10圈代表過了10分鐘

18 小組搶答(答案只有一個) 答:ㄈ,60 / 5 = 12(炷香)
承上題,張老師出門前請媽媽幫他用線香計時,一小時張老師回到家,請問這時張媽媽應該燒完幾炷香?(整支香燒完需5分鐘) ㄅ、第3炷 ㄆ、第6炷 ㄇ、第9炷 ㄈ、第12炷 答:ㄈ,60 / 5 = 12(炷香)

19 小組搶答(全對4分) 5公分,300 / 60 = 5(公分) 40分鐘,40 X 60 / 60 = 40(分鐘)
再承上題,張老師在香上做出1公分的記號,他發現燒完1公分需要60秒,請問這支香多長呢?一支40公分長同樣材質,又需要幾分鐘才能燒完呢?(整支香燒完需5分鐘) 5公分,300 / 60 = 5(公分) 40分鐘,40 X 60 / 60 = 40(分鐘)

20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2,水面較低代表畫框越高
利用裝水的管子檢查牆壁上的畫框是否擺正時,如果管子左端的水面高度正好對齊畫框,但管子右端的水面卻比畫框低,表示: 1. 畫框已經擺正了 2. 畫框右邊比較高,應往下移動 3. 畫框左邊比較高,應往下移動 4. 無法判斷是否擺正 答:2,水面較低代表畫框越高

21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ㄅ、ㄆ、ㄇ、ㄋ 下列哪些事物的變化可以做為人們判斷時間的依據呢? ㄅ、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 ㄆ、四季的變化
ㄇ、月亮的形狀變化 ㄈ、小狗每天汪汪叫的次數 ㄉ、雲的形狀變化 ㄊ、風鈴搖動的次數 ㄋ、潮汐變化 答:ㄅ、ㄆ、ㄇ、ㄋ

22 進步的計時工具—單擺與計時 單擺是由誰發明、發現的呢?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提出「單擺的擺動有規律性」的理論。 那擺鐘又是由誰發明的?
荷蘭科學家惠更斯利用單擺原理,製作第一個擺鐘。

23 單擺與計時 給你一個精確計時的擺鐘,在使用時可能會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答:測量時需固定在一處,占空間,不方便攜帶。 時間測量發展史

24 小測驗 不管我們人在花蓮、台中、美國、歐洲等地方,都可以觀察月形變化來推測一個月的時間。 答:對。
我們現在常用的國曆,就是根據月形變化制定的。 答:錯,國曆不是根據月形變化訂出的。 每次沙漏漏光沙子所花的時間大致相同,可以用來測量一段較短的時間。 每一種計時工具都有相同的特性—具有「規律性」。 古代人使用沙漏計時,是利用「沙子的粗細大小大致相同」的規律性。 答:錯,沙子每次漏完的時間大致相同。

25 小測驗 答:3 張老師做的單擺擺動20次需要30秒,再測量相同的擺動次數可能需要幾秒? 1. 10秒 2. 20秒 3. 30秒
4. 40秒 答:3

26 小測驗 答:2 把兩片玻璃板的一端夾著一枚硬幣,另一端用橡皮筋綁緊後,直立放入盛水的培養皿中,會發生什麼現象?
1. 夾硬幣的一端水上升得比較高 2. 沒有夾硬幣的一端水上升得比較高 3. 兩端水上升的高度都一樣 4. 兩端水都沒有上升 答:2

27 小測驗 答:2 在兩面透明的塑膠片間貼貼紙,貼紙的張數和下端放入水中之後水上升的高度有什麼關係? 1. 貼紙數量越少,水上升得越低
2. 貼紙數量越少,水上升得越高 3. 貼紙數量越來越少,水會先升後降 4. 貼紙數量和水上升高度沒有關係 答:2

28 小測驗 答:1 將下列物品的一端放入紅墨水中,一段時間之後將物品取出,會發現哪一樣物品不會被染紅? 1. 塑膠尺 2. 粉筆 3. 報紙
4. 棉線 答:1

29 小測驗 答:3 想利用虹吸現象幫水族箱換水時,卻發現水流不出來,請問不可能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 1. 水管出水口比水族箱的水位高
2. 水管出水口和水族箱裡的水面一樣高 3. 水管裡裝滿水 4. 水管裡有許多空氣 答:3

30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1)直徑0.2公分 (2)細縫越小水上升得越高;細縫越大水上升得越低
有三隻粗細不同的玻璃管,直徑分別是1公分、0.6公分、0.2公分,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ㄅ可能是哪一支毛細管? (2)為什麼會有水上升高低的差別呢? 答:(1)直徑0.2公分 (2)細縫越小水上升得越高;細縫越大水上升得越低

31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水面越高代表線越低
張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條線,並利用連通管原理來測量線是否畫歪了,結果發現水管右端水面與線對齊,但水管左端的水面卻比線高,請問黑板上的線條應畫成什麼樣子?(ㄅ或ㄆ) 答:ㄅ,水面越高代表線越低

32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ㄆ、ㄇ、ㄈ 下列有關「時間測量」的說明哪些是正確的? ㄅ、古人曾用竿影、沙漏、燃燒線香等方法測量時間。
ㄆ、沙漏和線香可以用來測量時間,但不夠精確。 ㄇ、適合用來計時的現象或工具都具有規律性。 ㄈ、單擺擺動次數的時間大致相同,可以用來測量時間。 ㄉ、擺鐘不但精巧美觀,而且方便攜帶。 答:ㄅ、ㄆ、ㄇ、ㄈ

33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1)能產生毛細現象物品與不能毛細 現象物品 (2)第一類 下表是張老師根據物品的特性作分類:
(1)張老師是根據什麼把這些物品分為兩類? (2)哪一類物品是有細縫的? 第一類 棉線、宣紙、抹布、衛生紙 第二類 塑膠筷、鋁箔紙、玻璃板 答:(1)能產生毛細現象物品與不能毛細 現象物品 (2)第一類

34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1) 甲組 (2) 丙組 (3) 製造細縫
在兩片玻璃板之間貼上不同張數的貼紙,觀察水上升的情形。甲組:貼一張貼紙,乙組:貼二張貼紙,丙組:貼三張貼紙, (1)請問哪一組的玻璃板間細縫最小? (2)哪一組的水上升高度是最低? (3)在兩片玻璃間貼貼紙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答:(1) 甲組 (2) 丙組 (3) 製造細縫

35 小組搶答(全對3分) (1)ㄆ<ㄅ<ㄇ (2)ㄇ,因為ㄇ吸水性最差
(1)由水上升高度判斷,三種紙條的細縫,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為? (2)哪種紙條的最適合當雨衣? 紙條種類 水上升高度(公分) 3 6 1 (1)ㄆ<ㄅ<ㄇ (2)ㄇ,因為ㄇ吸水性最差

36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ㄆ、ㄇ 有哪些方法可以製造細縫,證明水會沿著細縫上升或往其他方向移動的現象呢?
ㄅ、將一把透明尺平放桌面上,然後靠近顏色水 ㄆ、將兩把透明尺合併,用橡皮筋綁緊,垂直伸入顏色水中 ㄇ、將毛細管垂直伸入水 ㄈ、將兩根透明吸管互相套成ㄇ字形,下端垂直伸入顏色水中 ㄉ、將一條塑膠繩垂直伸入顏色水中 答:ㄅ、ㄆ、ㄇ

37 小組搶答(全對2分) 如果想讓甲杯中的水流到乙杯去,該如何做? 答:把甲杯提高或乙杯降低高度;加水到甲杯裡頭或從乙杯抽水出來

38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用手提起裝水的水管兩端,利用兩端水面高度相同的特性來檢查桌子平不平。
如何運用連通管原理測量桌子平不平,請討論完由輪到作答的人起來發表。 答:用手提起裝水的水管兩端,利用兩端水面高度相同的特性來檢查桌子平不平。

39 小組搶答(全對2分) (1)水管沒裝滿水。 (2)水管的出水口高於水族箱內水面。
把水管一端伸入水族箱內的水中,一端置於箱外,結果水族內的水沒有由水管中流出來,可能是什麼原因呢?請寫出兩種可能的原因。 (1)水管沒裝滿水。 (2)水管的出水口高於水族箱內水面。

40 小組搶答(全對3分) (1)30(分) / 10(段) = 3(分/段) (2)30(分) / 2 = 15(分)
張老師操作燃燒線香的試驗,他將一炷香分為10段。後來他發現燒完一炷香的時間是30分鐘,請問: (1)每一小段線香燃燒的時間大約是幾分鐘? (2)燃燒完半炷香的時間大約是幾分鐘? (3)如果這一炷香是30公分,那麼每1分鐘燃燒的長度大約是幾公分? (1)30(分) / 10(段) = 3(分/段) (2)30(分) / 2 = 15(分) (3)30(公分) / 30(分) = 1(公分/分)

41 哪些物品能讓水移動 哪些物品能讓水移動?哪些又不能呢?
棉線、衛生紙、報紙、毛巾、抹布、粉筆等都能讓水移動;筷子、橡皮筋、塑膠繩、油土、橡皮擦等均不能讓水移動。 能讓水向上移動的物品,可以用什麼方法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徵? 可用手直接觸摸,或用眼睛、放大鏡、顯微鏡觀看。 請問實驗時為什麼要用有色的水呢? 答:這樣比較能看清楚水是否往上爬。

42 哪些物品能讓水移動 把毛巾、衛生紙、布條等物品的下端浸在水中,水會沿著物品移動到上端。而且會發現能讓水移動的物品都有細縫(可以吸水)。

43 水怎樣在細縫中移動 細縫大小和水移動的高度有什麼關係?
答:直徑最細的玻璃管中,水上升得最高;直徑最粗的玻璃管中,水上升得最低。夾硬幣的一端因為細縫較大,所以水上升得較低;綁橡皮筋的一端細縫較小,所以水上升得較高。

44 毛細現象 水會沿著物體的細縫往上或往其他方向移動的現象,稱為「毛細現象」。
毛細現象並不只是發生在有細管狀的物體(又稱毛細管)中,水分也會沿著像紙類、布類等具有細纖維的物體表面上升。因為其中的許多細小孔隙會連接起來形成細長的管道,而透過這些細長的管道,水分就可以藉由附著力向上爬升。 毛細現象與例子動畫

45 毛細現象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應用到毛細現象?
生活中有許多毛細現象的例子,例如用抹布擦拭水、酒精沿著棉線上升、毛筆蘸墨寫字、毛巾沾濕洗臉、植物吸水、土壤中的水分移動、衣服吸汗、衛生紙擦拭水、海綿吸水、渲染布料、粉筆娃娃的製作等。 毛細現象與生活中例子(2分鐘)

46 小測驗 答:3 將右圖的牛奶桶傾斜,會有什麼現象? 1. 牛奶桶裡水位比把手裡的高 2. 牛奶桶裡水位比把手裡的低
3. 牛奶桶和把手裡的水位一樣高 4. 以上都有可能 答:3

47 小測驗 答:2 同時將甲、乙兩種紙張下端直立放入水中,發現甲中的水上升得比乙低,請問哪一種紙張的細縫較小? 1. 甲 2. 乙
3. 甲、乙細縫一樣大 4. 無法判斷 答:2

48 小測驗 答:1,細縫小水上升的高度比較高 關於「毛細現象」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 1. 細縫小的物品,水上升的高度比較低
2. 用抹布把水擦乾是常見的例子 3. 利用毛細現象可以做渲染畫 4. 是指水會沿著物品的細縫往上或往其他方向移動的現象 答:1,細縫小水上升的高度比較高

49 小測驗 水只會沿著物品的細縫向上移動,不會往其他方向移動的現象,稱為「毛細現象」。 答:錯,毛細現象也會往其他方向移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連通管原理來判斷桌面平不平。 答:對。 讓兩杯水透過ㄇ形吸管互相流來流去,吸管內應先裝滿水,再把吸管兩端放入兩杯水中,並不停改變兩杯水的高低位置。 利用水管幫水族箱換水時,水管內要充滿水,水族箱外的水管管口也要低於水族箱內的水面,水才能順利流出來。

50 小組搶答(全對2分) (1)單擺50秒會擺動多少次? (2)由此紀錄可知單擺具有什麼特性? 答:(1)50次 (2)規律性

51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ㄆ、ㄇ、ㄈ

52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ㄆ、ㄈ、ㄉ、ㄊ 關於使用「一炷香」、「沙漏」和「單擺」來當作計時工具的敘述何者正確?
ㄅ、一炷香可以用來記錄一天的時間。 ㄆ、這三種物品都具有規律性 ㄇ、使用沙漏可以知道現在幾點幾分 ㄈ、使用長短、粗細相同的線香每次測得的時間都很接近 ㄉ、三種計時器中,以單擺計時最準確。 ㄊ、單擺擺錘不會影響擺動週期 答:ㄆ、ㄈ、ㄉ、ㄊ

53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ㄆ、ㄇ、ㄊ 關於單擺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ㄅ、單擺從AOB就是擺動一次 ㄆ、擺鐘是應用單擺的原理製成的
ㄇ、單擺測量時間的準確性比沙漏、線香等來得高 ㄈ、擺錘可以用棉花或紙團代替 ㄉ、擺動次數相同,所需時間會不同 ㄊ、單擺擺動次數越多,時間越長 ㄋ、如果擺錘拉得夠高,單擺會繞圈圈 答:ㄆ、ㄇ、ㄊ

54 小組搶答 答:20分鐘。 下表是沙漏實驗數據,張老師利用這個沙漏來測量下課時間,發現總共需要操作20次,這表示下課時間大約是幾分鐘? 59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59秒 60秒 61秒 答:20分鐘。

55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ㄇ、ㄈ、ㄉ 張老師澆一些水在花盆的泥土中,他會發現哪些現象? ㄅ、水會流進泥土的細縫裡
ㄆ、水不會滲下去,全部都浮在泥土上 ㄇ、泥土吸收了一部份的水,保持濕潤 ㄈ、泥土中的水過多時,會從花盆底部流出來 ㄉ、這是生活中毛細現象的一個例子 答:ㄅ、ㄇ、ㄈ、ㄉ

56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ㄆ、ㄇ

57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1)左邊的水位會降低 (2)右邊的水位會降低
如圖請問若在玻璃板左邊再加一個硬幣(原本已經有一個硬幣了),左邊的水位會有什麼變化,那右邊的水位又會有什麼變化? 答:(1)左邊的水位會降低 (2)右邊的水位會降低

58 怎樣讓水流出來 如果要用水管來幫水族箱換水,怎樣做才能讓水流出來?
利用水管幫水族箱換水,必須同時滿足「水管內要裝滿水」和「出水口一定要低於水族箱箱內的水面」兩個條件,水族箱的水才會自動流出來。像這樣水從水管自動流出來的現象,稱為「虹吸現象」。

59 虹吸現象的遊戲 怎樣做才能使兩杯水停止移動?

60 小測驗

61 小測驗 答:2 利用裝水的水管幫水族箱換水時,水管應該怎麼做,才能成功的讓水自動流出來?
1. 一端放在水族箱水裡,另一端在水族箱外,並且讓管口高於箱內水面 2. 一端放在水族箱水裡,另一端在水族箱外,並且讓管口低於箱內水面 3. 兩端都放在水族箱內,並且讓管口都低於箱內水面 4. 兩端都放在水族箱外,並且讓管口都低於箱內水面 答:2

62 小測驗 答:3 利用ㄇ形吸管和兩個裝水的燒杯玩虹吸現象遊戲時,怎樣讓水停止移動? 1. 讓兩個燒杯一樣高
2. 讓兩個燒杯裡的水位一邊高、一邊低 3. 讓兩個燒杯裡的水位一樣高 4. 讓ㄇ形吸管的兩端管口的位置一邊高、一邊低 答:3

63 小測驗 答:3 下列有關擺鐘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1. 體積大,攜帶不方便 2. 應用單擺的原理來製作 3. 只能做短時間的測量
4. 具有規律性 答:3

64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ㄅ、ㄆ、ㄇ、ㄈ、ㄉ 把水管一端伸入水族箱內的水中,一端置於箱外,結果水族內的水沒有由水管中流出來,可能是什麼原因?
ㄅ、水管有破洞 ㄆ、水管中沒有裝滿水 ㄇ、水管吸水端緊貼著水族箱箱底 ㄈ、水管出水口高於箱內水面 ㄉ、水管內都是氣泡 答:ㄅ、ㄆ、ㄇ、ㄈ、ㄉ

65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甲、乙、丙三圖中,水流動的情形分別是怎樣的? 答:甲:由ㄅ流向ㄆ 乙:靜止不流動 丙:由ㄆ流向ㄅ

66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1)甲 (2)乙 (1 )若張老師急著要去上課,請問用哪種方法澆花比較適合?
(2) 請問張老師要出國一個月,用哪種方法澆花比較適合? 甲、用水管自動讓水流過去 答:(1)甲 (2)乙 乙、用報紙吸水讓水流過去

67 小組搶答 ㄅ ㄈ ㄆ ㄉ ㄇ ㄊ 答:ㄆ 哪一種情況下,水族箱內的水,會由水管自動流出? 水管內 水管口 裝滿水 不裝水 一端置於水中,
一端置於水中,   一端高於水面 一端低於水面 一端和水面一樣 水管內 水管口 答:ㄆ

68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1)ㄆ (2)因為ㄆ水管內裝滿水,同時出水口也低於 桶內水面
ㄅ、ㄆ、ㄇ、ㄈ哪一桶水會自動流出,為什麼?(共2小題) 答:(1)ㄆ (2)因為ㄆ水管內裝滿水,同時出水口也低於 桶內水面

69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ㄅ、ㄈ、ㄊ 下列哪些原理屬於虹吸現象? ㄅ、燒杯中的水透過吸管流動 ㄆ、顏色水在兩面塑膠板間上升
ㄇ、水管兩端的水一樣高 ㄈ、利用水管讓水族箱中的水自動流出 ㄉ、舊式公寓的供水系統 ㄊ、利用塑膠管讓桶子裡的汽油自動流入汽車油箱中 答:ㄅ、ㄈ、ㄊ

70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ㄆ 下列關於水的移動敘述,哪些正確? ㄅ、一般而言,水都是由高處往低處流
ㄆ、水在物品的細縫中,也能下端移動到上端 ㄇ、同時滿足「水管內裝滿水」和「出水口高於水箱內的水面位置」後,水才能自動從水箱內流出來。 ㄈ、水管內裝一些水,當提起水管兩端,改變水管兩端高度時,管內的水也會移動,讓水面呈現一高一低 答:ㄅ、ㄆ

71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ㄆ、ㄇ 下列關於時間的敘述,哪些正確? ㄅ、從今天日出到日落代表經過了一天
ㄆ、看到天上掛著一輪滿月,就知道現在大約是農曆15日 ㄇ、我們可以藉由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知道現在大約是上午或下午 ㄈ、每個人每分鐘的呼吸次數是固定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呼吸次數來測量時間 ㄉ、上完學校的七節課,表示過完一天了 答:ㄆ、ㄇ

72 奇妙的連通管 當你利用水管幫水族箱換水時,如果水管內只裝了一些水,把水管兩端提起來的時候,水管裡有什麼現象?
改變水管兩端的高度,不管是「左高右低」或是「右高左低」,水管兩端的水面總是保持一樣高。如果水管的一端比另一端高出很多,水就會從較低的那一端流出來。

73 奇妙的連通管 如果把水管的一端或兩端連接容器,倒入一些水後,水面高度會怎樣?
將水管的另一端也連接上不同形狀的容器,並倒入一些水;不管兩端的高度如何改變,兩邊的水面仍然一樣高。

74 奇妙的連通管 將水倒進底部相通的容器內,靜止時,容器內的水面高度會相同嗎?
「連通管」是一種底部相通的容器。(水)靜止時,各容器內的水面高度會相同,而這種水面總是保持相同高度的特性,就是「連通管原理」。

75 奇妙的連通管 生活中有哪些事物運用到連通管原理呢?
熱水瓶、飲水機外側都有一個透明的水管,可以讓我們知道瓶內還有多少水;自來水廠通常設在高處,利用自來水管線,把水輸送到較低處的用戶家中。 連通管原理的例子

76 小測驗

77 小測驗 觀察水管或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時,眼睛要斜視水面。 答:錯,要平視水面。 在左低右高的U形水管左端倒入水後,水面也會左高右低。
答:錯,一樣高。 底部相通的容器內,水面總是保持一樣高。 答:對。

78 小測驗 答:2 茶壺中有水,但打開茶壺卻沒有看到水,我們可以由這樣的情形知道什麼? 1. 茶壺裡的水是滿的 2. 茶壺裡的水應該剩下不多了
3. 茶壺裡的水位比壺嘴裡的水位低 4. 茶壺嘴和壺身是不相通的 答:2

79 小測驗 答:3 下列有關能讓水箱裡的水自動流出來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1. 把整條水管都浸在水箱裡,水就會自動流出來
2. 把水管的一端浸在水中,另一端掛在水箱外面 3. 把水管的一端浸在水中,另一端掛在水箱外面,外端的管口比箱裡水位低,管中充滿水 4.把水管的一端浸在水中,另一端掛在水箱外面,外端的管口比箱裡水位高,管中充滿水 答:3

80 小測驗 答:1 將裝了水的U形水管提起,使右端比左端高很多,水會怎樣移動? 1. 從左端流出 2. 從右端流出 3. 從兩端流出
4. 不會移動 答:1

81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ㄆ、ㄇ、ㄈ 在連通管的容器中,下列哪些容器的水位會一樣高? ㄅ、將水倒入三個底部相連,形狀、高度都相同的容器
ㄆ、將水倒入三個底部相連,形狀不同、高度相同的容器 ㄇ、將水倒入三個底部相連,形狀相同、高度不同的容器 ㄈ、將水倒入三個底部相連,形狀、高度都不同的容器 答:ㄅ、ㄆ、ㄇ、ㄈ

82 小組搶答(全對2分) 答:ㄅ、ㄇ 水管內水面如紅線所示,請問怎樣做能讓水從水管的左端流出來呢? ㄅ、將右端往上拉 ㄆ、將右端往下拉
ㄇ、將左端往下拉 ㄈ、將左端往上拉 答:ㄅ、ㄇ

83 小組搶答(全對2分) (1)這幅畫的( )端太高了。 (2)那應該如何調整呢? 答:(1)右 (2)左端提高一點 或右端降低一點

84 小組搶答(全對2分) (1)一樣高 (2)一樣高 下圖為四個底部相通的容器,請問: (1)從乙容器倒入400毫升的水,水面高低情況為何?
(2)從四個容器各倒入1000毫升的水,水面高低情況為何? (1)一樣高 (2)一樣高

85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ㄅ、ㄇ、ㄈ、ㄉ、ㄊ 下列哪些屬於連通管原理? ㄅ、水管兩端的水一樣高 ㄆ、燒杯中的水透過吸管流動
ㄇ、用裝水的水管檢查牆上的畫是否掛正 ㄈ、熱水瓶外側顯示水位的透明管 ㄉ、用裝水的水管測量桌子平不平 ㄊ、舊式公寓的供水系統 ㄋ、利用水管讓水從水族箱自動流出 答:ㄅ、ㄇ、ㄈ、ㄉ、ㄊ

86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ㄅ、ㄆ、ㄇ、ㄈ、ㄊ、ㄋ、ㄌ 有哪些是毛細現象的例子? ㄅ、酒精沿著棉線上升 ㄆ、用毛筆蘸墨寫字
ㄇ、房屋的牆壁會有水滲透進來 ㄈ、土壤吸水 ㄉ、用針筒打針 ㄊ、水能由植物根部送到葉子 ㄋ、用棉花棒沾藥水 ㄌ、液態蠟能沿著燭芯上升,使蠟燭持續燃燒 答:ㄅ、ㄆ、ㄇ、ㄈ、ㄊ、ㄋ、ㄌ

87 小組搶答(全對3分) 答:(1)都是3公分 (2)6公分 把水倒入底部相通的容器中,如下圖,結果ㄅ容器中的水位高度是3公分:
(1)請問ㄆ與ㄇ容器內的水位高度各是幾公分? (2)如果繼續倒水,三容器內的水位最高可到幾公分? 答:(1)都是3公分 (2)6公分


Download ppt "第一、二單元 複習 http://163.26.38.3/johnc/ 張老師的網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