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原始的呼喚 --展現生命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原始的呼喚 --展現生命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原始的呼喚 --展現生命力

2 野獸派強調色彩的力量,立體派將視點擴充;兩者共同的特色是都曾受到原始藝術的影響。
二十世紀初西方藝術,產生了許多重大變動: 受到印象派啟發,又受到塞尚、高更、梵谷等人解放舊思維的影響,藝術家開始將心中的感情與生命力解放出來,不再拘泥於傳統形式,色彩與造形可以隨著心中最原始的表現方式呈現出來。 野獸派 馬諦斯 立體派 畢卡索 野獸派強調色彩的力量,立體派將視點擴充;兩者共同的特色是都曾受到原始藝術的影響。

3 塞尚 (Cezanne, 1839~1906) 被譽為現代繒畫之父。 試圖表現自然物的結構和量感,喜歡將對象分割成色面來作畫。
提出以圓錐體、圓柱體、球體等基本造型來處理自然物體的觀念,影響了立體派的誕生。 塞尚作品 《抽煙的男人》

4 高更 (Gauguin, 1848~1903) 早期受到印象派及竇加的影響,喜歡形象的平面色彩效果。
人物造形簡化,平塗的強烈色彩充分表現大溪地的原始風味及神秘性。

5 梵谷 (Van Goghl,1853~1890) 使用厚塗的大筆觸作畫,顏色鮮明,作品正是其激烈個性的反映。
對於表現主義和野獸派都有很大的影響。

6 你可曾想像----如果用大量的綠色表現鼻樑上的陰影,配上紅紅綠綠的背景,這樣的人物畫像會是如何?

7 野獸派的畫家使用大量的原色,強調色彩並不只是表現光線的媒介,而是能夠表現出空間的構成,同時也是呈現感情與生命力的主要元素。
《馬諦斯夫人》這幅作品,便是使用對比強烈的色調,在藝術家巧妙的配置下,傳達出鮮明的生命力。

8 1905年,馬蒂斯、德漢…等年輕畫家,在法國秋季沙龍中展出一些色彩尖銳、筆觸粗獷、畫面扭曲,完全不考慮古典觀點和傳統技法的畫作。
批評家看到展場中某古典主義雕刻和野獸派的強烈繪畫相形之下,譏諷說:「唐納太羅被野獸群包圍了!」,野獸派(Fauvism)之名乃生。 此後,「野獸派」成了這群年輕畫家的代名詞,並在美學領域中進行了一場徹底的革命。 唐納太羅的古典主義雕像

9 野獸派強調色彩並不只是表現光線的媒介,而是能夠表現出空間的構成,同時也是呈現感情與生命力的主要元素。
野獸派是西方二十世紀前衛藝術運動中最早的一個派別,傾向於「純粹造形」的表現。 馬諦斯的畫作

10 野獸派不是一個組織嚴謹的畫派,他們只是一群理念接近的畫家。他們的創作與原始藝術的精神很相近,同時也受到後印象主義中的梵谷、高更和塞尚不同程度之影響,堅持繪畫要表達主觀的感受。
馬諦斯的畫作—生之喜悅 布拉克的畫作

11 野獸派的畫家喜歡將扭曲的線條和強烈的原色直接塗於畫布上,畫面呈現出極大的張力;
他們大幅簡化描繪的景物,使用大量簡單鮮明的原色,強烈表現出個人的情緒和主張。 德朗畫的聖保羅大教堂

12

13 馬諦斯生於1869年12月31日,法國北部的Le Cateau-Cambresis。父親是經營五金和販賣糧食的商人,家境小康。
1890年6月,馬諦斯因盲腸手術住院,療傷康復期間,母親買了畫具顏料給他排遣無聊的,不料他卻因此而迷上了繪畫。 馬諦斯的自畫像

14 馬諦斯放棄法律改學藝術,父親雖然相當反對,終究還是讓他至巴黎學習。
1895年,馬諦斯通過了正式的考試,成為巴黎藝術學院的一員。 馬諦斯進入藝術界之時,正是巴黎藝壇面臨轉型,各方豪傑匯集巴黎的時候。 作畫中的馬諦斯

15 --《自畫像》(Self Portrait)
以對比色的平塗色塊,取代利用明暗產生層次的傳統手法。 《自畫像》 1906年 油彩 畫布 55 x 46 cm 丹麥 哥本哈根 皇家藝術博物館

16 --《舞 蹈》(Dance) 畫面由三種平衡和諧的色面形塑而成,與富有節奏韻律的人體輪廓線條渾然一體。

17 --《紅色的和諧》(Harmony in Red)
野獸派之後,馬諦斯獨立發展自己的藝術風格,到各地旅遊,並吸取各地的藝術精華,成為自己的創作靈感。 《紅色的和諧》輪廓線條與色彩明顯受到阿拉伯紋飾的影響,顯現出運用線條與色彩的能力。 《紅色的和諧》(Harmony in Red) 1908年 油彩 畫布 180 X 200 公分 俄羅斯 聖彼得堡 漢米塔吉美術館

18 La Musique 1939 Oil on canvas 115.2 x cm Albright-Knox Art Gallery, Buffalo, NY

19 --《國王的悲傷》(The Sadness of the King)
晚期馬諦斯走入更簡約的風格,用剪紙的方式,剪出幾何形狀的原色色塊。 他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去除物體的質感,讓顏色將形體解放。 《國王的悲傷》(The Sadness of the King) 1952年 色紙

20 《吞劍者》(Sword Swallower) 1947年 彩色絹印 65 X 42.5 公分 法國尼斯 漢斯美術館
《舞者》(Creole Dancer) 1950年 彩紙 剪貼 205 X 120 公分 私人收藏

21

22  德漢1880年出生於法國,早期喜歡在羅浮宮欣賞大師作品,因此結識了許多藝術圈的好友。受到馬諦斯的鼓舞,及畫友的相互影響下,逐漸趨向強烈的色彩表現形。1905年和其他野獸派的藝術家展開所謂的野獸派藝術。
《科利烏爾的山》 1905年 油彩 畫布 

23 鮮黃色的天空,搭配 著綠色的道路,奇異 的熱情色彩使畫面充 滿奔放的活力!
--《查林克羅斯大橋》 鮮黃色的天空,搭配 著綠色的道路,奇異 的熱情色彩使畫面充 滿奔放的活力! 《查林克羅斯大橋》 (The Bridge of Charing Cross) 1906年 油彩 畫布 81×100公分 法國巴黎橘園美術館藏

24 --《馬諦斯肖像》 《馬諦斯肖像》 (Portrait of Matisse) 1905年 油彩 畫布 46×34公分 英國倫敦泰特畫廊

25 德漢的野獸派時期並不長,他旋即開始對形體感到興趣。1908年德漢結識畢卡索及布拉克等人,開始接觸立體派的理論。
 德漢的野獸派時期並不長,他旋即開始對形體感到興趣。1908年德漢結識畢卡索及布拉克等人,開始接觸立體派的理論。 畫中感受不到歡樂氣息,荒涼的背景,寂寥的表情,彷彿感染悲傷與不安的氣氛。 《兩個小丑》(Harlequin and Pierrot) 1924年 油彩 畫布 176X176公分

26 1923年畫商紀庸委託畫家繪製。 畫中角色是義大利喜劇中的丑角,誇張的裝扮與動作,與喜劇演員的哀愁神情形成對比。

27 1911年畫風趨向古典,1920年代,他的畫風再度改變,此時的作品色彩沈穩,綜合了浪漫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形式,具有一種古典風格的外貌。
 1911年畫風趨向古典,1920年代,他的畫風再度改變,此時的作品色彩沈穩,綜合了浪漫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形式,具有一種古典風格的外貌。  德漢的後半生大多在法國南部度過,他也繪製了許多以當地景觀為主題的風景畫。雖然德漢前後期藝術風格差異大,卻證明德漢是一位勇於實驗創新的藝術家。 《藝術家和家人》 1914

28 1908年畫家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的作品,被評審馬諦斯笑說是在畫「立方體」,因而被發表在報章雜誌上,立體派也因此得名。
《埃斯塔克的房子》,布拉克作,1908年 布面油畫,73×59.5釐米,波恩藝術博物館藏

29 立體派深受非洲雕刻單純的造形和尖銳的對比影響,而發展出新風格。

30 根據塞尚的理論--「大自然皆以球體、圓錐、圓柱體、正六面體來構成」,把對象分割成許多面,將不同角度同時呈現在一個畫面中。
塞尚的作品 一籃蘋果 立體派的靜物作品

31

32 生於西班牙南部的畢卡索,幼時便顯露繪畫才華,在父親教導下一路平順完成學院美術教育。
年輕時 的素描 作品  生於西班牙南部的畢卡索,幼時便顯露繪畫才華,在父親教導下一路平順完成學院美術教育。 1897年的初期作品「科學與慈愛」曾在馬德里的官方美展中獲獎。 16歲時創作 《科學與慈愛》

33  1900年到1903年,畢卡索從西班牙到巴黎發展,生活十分貧困。這個時期被稱為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偏好以藍色的色調,描繪在貧困悲慘生活下喘息的人們。
自畫像 油畫 80x60公分 1901年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人生 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美術館

34  1904年春天畢卡索決定定居巴黎,在友情和愛情的鼓舞下,邁入了採用紅色調作畫的「粉紅色時期」,在此期間畫了很多以馬戲團小丑及流浪藝人為主題的畫。
馬戲團 213x229.5公分 1905年 油畫 美國華盛頓國家畫廊

35 將三度空間的對象分解,重新構築在二度空間的畫面上,這是文藝復興以來最大的繪畫革命。
 1906年左右,受到馬諦斯的啟發,畢卡索開始注意非洲的「黑人藝術」,對非洲雕刻強而有力的造型留下深刻的印象,逐漸開始強調人物造型的雕塑性。 將三度空間的對象分解,重新構築在二度空間的畫面上,這是文藝復興以來最大的繪畫革命。

36 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的技法演變  1907年起畢卡索與布拉克並肩合作,先後展開了塞尚式的立體派以及分析式的立體派。1912年左右更引進新的繪畫素材─拼貼與剪貼,而建立了綜合性的立體派。 初期的立體派(1907~10): 此時期受黑人雕刻及塞尚影響較大,呈現多視點的表現法。 分析的立體派(1910~11): 此時期對象已被徹底解體,畫面的空間也極度平面化了。 綜合的立體派(1912~15): 採用「拼貼法」,使畫面出現了其他素材和文字。

37 初期的立體派 《亞維儂的少女》(Avignon Yong Ladies)
1907年畢卡索以一所妓院裡的妓女為主題,畫了這幅驚世駭俗的「亞維農的少女」是第一幅立體派風格的作品。 從兩旁少女的臉可清楚看出受到非洲黑人雕刻的影響。

38 --《自畫像》(Auto portrait)
從這幅1907年所畫的自畫像中可以看出,他把人像的基本元素簡化到極限,只剩下粗黑的輪廓線,和線條內平塗的色彩。 年輕時期的自畫像,風格顯然不同

39 分析的立體派 --《卡思維勒像》 《 Ambroise Vollad畫像》 1909-10年 92x65公分 油畫
分析的立體派 《卡思維勒像》 《 Ambroise Vollad畫像》 年 92x65公分 油畫 蘇俄莫斯科Pouchkine美術館典藏 《卡思維勒像》1910年 油畫 100×61.5釐米 芝加哥藝術中心藏

40 綜合的立體派 《靜物與藤椅座》 藤椅的圖案是採用現成圖案拼貼的 這張圖是用報紙來拼貼 《靜物與藤椅座》 1911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41 古典主義時期 1920年代至30年代,受到古典雕刻的影響,畢卡索開始探索古典的主題,進入了人物圓潤豐碩的古典時期。
古典風格創作,靈感來自於義大利龐貝古城之藝術。 畢卡索新古典時期的作品中,人物圓渾壯碩。

42 古典主義時期 古典時期 吹排笛 205x174公分 1923年 油畫 畢卡索美術館典藏

43 變形主義時期 1932年 躺著的女人 巴黎龐畢度中心 1932年 女人與花 紐約私人收藏 古典主義時期 人物造型簡略圓胖。 古典主義時期
                人物造型簡略圓胖。 古典主義時期                 人物造型簡略圓胖。 1932年 躺著的女人 巴黎龐畢度中心 1932年 女人與花 紐約私人收藏

44 --《少女臨鏡》 《少女臨鏡》 Girl Before a Mirror 1932 紐約現代美術館

45 --《哭泣的女人》 (Weeping Face)
1936 年起西班牙遭受內戰的蹂躝,悲憤不已的畢卡索藉著創作,來控訴戰爭的殘酷,以《哭泣的女人》傳達了西班牙人民的心聲。 畫中女人披頭散髮,臉孔因痛苦而扭曲,手中拿一條白色手帕,畢卡索畫的不只是一個被痛苦折磨的女人,而且是 「痛苦」本身。

46 --《格爾尼卡》Guernica) 一只像「眼睛」既燦爛又悲慘的燈泡在散發著光芒;馬頭是在燈泡的陰冷光照下感到觸目驚心,感覺到馬的痛苦嘶鳴,馬所象徵的正是人們。畫中唯一沒有痛苦表情的就是這頭頑強的公牛,公牛是「殘暴與邪惡」的象徵。 使用黑、白、灰的色調來表現畫境,使得整幅畫的畫面看起來如同服喪般晦暗,並使用一些變形的象徵形象,女人、公牛與倒地的男人,使得畫面傳達出恐怖與不安,同時控訴納粹的暴行。 1937年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戰機應西班牙國民軍政府的要求,向小鎮格爾尼卡(Guernica)無情的猛烈轟炸,造成嚴重的傷亡。

47

48 布拉克生於法國,他是與畢卡索同樣是立體主義畫的派創始人,也是二十世紀唯一經歷野獸派和立體主義的畫家。

49 布拉克在 20 歲時進入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學習,深受印象派藝術的影響。
1906年他開始轉向野獸派的新繪畫。 1906年布拉克野獸派時期作品 1906年布拉克野獸派時期作品

50 1907 年布拉克結識了畢卡索,並開始探索新的繪畫風格;同年巴黎展出塞尚的作品,給布拉克很大的刺激,從此放棄野獸派奔放的色彩,改以土黃、淺綠、灰等色彩描繪幾何造型的畫面。
《聖維多利亞山》,塞尚 《埃斯塔克的房子》,布拉克,1908年

51 當布拉克與畢卡索共同探索新繪畫風格時,拼貼和集成法在兩人的作品中經常相繼出現。
1912 水果盤 1914  玻璃杯,玻璃水瓶和報紙

52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的畫風逐漸脫離立體主義的刻板,幾何語言變為比較自由和輕描淡寫的形式,色彩樸素而協調,畫面和諧而優美,構成了新的藝術境界。
1925   台布上的水果與水果盤

53 --《萊斯達克之屋》 《萊斯達克之屋》Houses at L'Estaque 1908

54 --《大裸像》 《大裸像》 1908 油畫 142×102cm 巴黎 阿歷克斯‧瑪吉收藏

55 --《靜物》 《靜物》 (Still Life) 1929年 拼貼 油畫 115×14公分 私人收藏

56 --《靜物》 《靜物》 (Fruit wuth Eggs) 1926年 油畫 畫布 100×80公分 美國 紐約 古根漢美術館


Download ppt "原始的呼喚 --展現生命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