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主題:超然臺記 指導:賴慧玲老師 物理治療學系一年級—第四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主題:超然臺記 指導:賴慧玲老師 物理治療學系一年級—第四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題:超然臺記 指導:賴慧玲老師 物理治療學系一年級—第四組
「華語文學與思想」報告 主題:超然臺記 指導:賴慧玲老師 物理治療學系一年級—第四組

2 組長 : 江政霆 A 組員 : 林育任 A 劉怡廷 A 洪偉寧 A 鍾彝年 A 范紋瑄 A 王憶如 A 康聖杰 A 蘇俊銘 A 黎凱婷 A 林宜潁 A

3 工作分配表 林育任:口頭報告 劉怡廷:簡報製作 洪偉寧:口頭報告、資料蒐集 鍾彝年:主持人、資料蒐集 江政霆:簡報製作 范紋瑄:簡報製作 王憶如:簡報製作 康聖杰:口頭報告、資料蒐集 蘇俊銘:口頭報告、資料蒐集 黎凱婷:簡報製作、燈光控制 林宜潁:朗讀、海報製作、資料蒐集

4 參考資料 (按出版年代排列) 劉維崇《蘇軾評傳》,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2月初版。
林語堂《蘇東坡傳》,台北:德華出版社,1979年1月初版,1981年11月再版。 橫田輝俊 著、譚繼山 譯《蘇東坡》,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12月。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8月初版。 鍾來因《蘇軾與道家道教》,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5月初版。

5 陳桂芬《千古風流蘇東坡》,台北:莊嚴出版社,1986年2月初版。
劉乃昌、高洪奎注譯《蘇軾散文選》,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初版。 朱昆槐選註《雪泥鴻爪-蘇東坡詩詞文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再版,2000年4月三版。 呂晴飛 主編《散文唐宋八大家新賞 蘇軾(中)》 ,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6 高明、王熙元、陳弘治、張仁青、莊雅州、閔宗述、李周龍編審《散文唐宋八大家新賞 蘇軾(中卷)》,台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2年11月初版。
曾棗莊等著《蘇軾詩文集》,台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1月初版。 王水照《蘇軾》,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1月初版。 王水照 選注《蘇軾選集》,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3月初版。 丁永淮、熊文祥《風流學士蘇東坡》,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7 黃篤書《千古奇才蘇東坡全傳(上)》,臺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5年10月初版。
謝冰瑩等著《古文觀止》,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初版。 蘇凡 編《蘇東坡傳奇》,台北:林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1月初版。 潘寶余《蘇東坡逸事》,台北:林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9月初版。 吳小林《唐宋八大家》,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12月初版。 王水照、崔銘《蘇軾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2002年3月三版。

8 謝敏玲《蘇軾史論散文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5月初版。
李贋揚、李勃洋《蘇軾禪學》,台北:實學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 門冀華《風流倜儻-蘇東坡》,台北:廣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3月再版。

9 選課原因 蘇軾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很高,在北宋當時有極大的聲譽,對於後世也有極大的影響。一生中趣事不斷,各地流傳不少關於他的傳說,在思想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他所留下的文學遺產值得我們去學習、研究,所以選擇此課來做報告。

10 作者介紹 蘇軾(西元 年),北宋著名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擅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全才。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亦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

11 宋仁宗嘉祐二年,參加禮部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論」,高中進士。 蘇軾先後任大理評事、鳳翔府簽書判官、開封府推官等職。神宗熙寧年間,他認為宰相王安石提出的新法不能便民,上書反對,致使他不容於朝廷。後蘇軾自求外放,被調任杭州通判。 三年任期滿後,他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當時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大做文章。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到任湖州未滿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文字譭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台詩案」。

12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此職位相當低微,蘇軾於是帶領家人開墾荒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在此時的自稱。 蘇軾在杭州有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就是在西湖築堤,世人稱為蘇堤。後來,蘇軾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被外放穎州。之後又幾次入朝任職和貶官外放,曾被貶到惠州、儋 (ㄉㄢ)州(在今海南島)任官。至徽宗建宗靖國元年(1101年)病逝於常州,享年六十六歲。

13 題解 蘇軾反對王安石的變法,為新黨所不容,被排擠出朝廷,先任開封府推官,繼任杭州通判。「三年不得代,以轍知在濟南,求為東州守。」宋神宗熙寧七年,被批准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開始整治園圃,清潔庭宇,把園圃北面的一個舊臺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蘇轍給這個臺取名叫­­「超然」。故此,蘇軾寫了這篇《超然臺記》。

14 課文注釋(第一段) 苟:只。 餔:ㄅㄨ,吃;食。 糟:ㄗㄠ,酒渣。 啜:ㄔㄨㄛˋ,飲;喝。 醨:ㄌㄧˊ,薄酒。

15 課文語意(第一段) 一切景物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只要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就都有能使人快樂的作用,不必是怪誕奇異,雄偉瑰麗的東西。吃酒糟,飲淡酒,都能使人醉倒;瓜果蔬菜,也都能使人吃飽。依此類推,我到哪裡會不快樂呢?

16 課文注釋(第二段) 「夫」所為:ㄈㄨˊ語助詞,無意。 辭禍:逃避災禍。辭為逃避解。 「以」福可喜:因為。 人「之」所欲無窮:的 足:滿足
美惡(ㄜˋ):美好與醜惡。 去:捨棄。

17 美惡之辨戰乎「中」:內心 擇交乎「前」:眼前。 「則」可樂者常少:那。 可樂者:使人歡樂的事。 可悲者:使人悲傷的事。 「辭」福:放棄。 是謂:這就是。 「豈」人之情也哉:難道是。

18 豈人之「情」也哉:本意,常情。 物有以「蓋」之矣:矇蔽。 「遊」於物:遊心。 不遊於物之外:不能超脫物慾而自在的生活。 挾:ㄒㄧㄝˊ,依仗。 臨:聳立。 「則」我常眩亂反覆:使。 眩亂反覆:迷亂徬徨。眩:昏眩。

19 如隙中之觀鬥:從縫隙中看人們打鬥,形容眼界甚小。隙:縫隙。鬥:打鬥,戰鬥。
又「焉」知勝負之所在:如何。 是:因為。 美惡「橫生」:ㄏㄥˊ,產生。 出:出現。 可:難道。

20 課文語意(第二段) 人們之所以要追求幸福而逃避災禍,是因為幸福可以讓人歡喜,而災禍則可讓人悲傷。人的慾望是無窮的,而可以滿足我們慾望的東西卻很有限;美好與醜惡的爭論在內心交戰,而捨去與求取的選擇則擺在眼前;所以可以快樂的事情往往很少,可悲的事倒是很多,這叫求取災禍而逃避幸福。

21 追求災禍而逃避幸福難道是人的常情嗎?只是被外物矇蔽了心才如此的啊!常人只知道處在物質環境之內,而不能超脫身物之外。物並不論大小,從裡面看去,沒有不高且大的。他以高大的姿態面向我,常使我昏眩、 難分是非,就像從縫隙中看人打鬥,又怎麼知道誰勝誰敗呢?因此美好跟醜惡的念頭在心中產生,憂樂之情就此出現,豈不是一大悲哀!

22 課文注釋(第三段) 錢塘︰今浙江省杭縣,此代指杭州。 膠西︰今山東省膠縣,此代指密州。 釋:放棄。 服:適應。 安:逸樂。 去:離開。
雕墻︰彩繪的牆,形容屋舍之美。

23 蔽:住進、居住。 采椽(ㄔㄨㄢˊ)︰形容住屋簡陋樸素。 背:ㄅㄟˋ,離開。 適:來到、前往。 歲比(ㄅㄧˋ)不登:連年歉收。 歲:收成。 比︰接連。 登︰成熟。 獄訟充斥:訴訟案件繁多。

24 齋廚索然:廚房空蕩蕩的。齋:郡太 守所居官舍。索然:空 蕩的樣子。 杞(ㄑㄧˇ)菊:枸杞和菊花。 固疑:認為、懷疑。 期(ㄐㄧ)年:滿一年。 拙︰樸拙、笨拙。 治(ㄔˊ)︰整理。 安邱、高密︰均山東縣名。

25 苟完:姑且算作完備。 葺(ㄑㄧˋ):修補。 馬耳常山︰馬耳山跟長山,皆指山名。 見(ㄒㄧㄢˋ):通「現」。 隱君子:隱士。 盧山︰在諸城縣東南二十三公里。因 秦時盧敖而得名。

26 盧敖︰秦始皇時博士。秦始皇命他去 求神仙,他求不到,逃入山中, 後人因名其山為廬山。 穆(ㄇㄨˋ)陵︰關名,今在山東省臨 朐(ㄑㄩˊ)縣南之 大峴(ㄒㄧㄢˋ)山上。 師尚父︰齊太公呂尚。周武王稱之為 師尚父。 尚父:可尊尚的父輩。

27 齊桓公︰齊威公。 遺烈︰餘業。烈︰功業。 濰(ㄨㄟˊ)水︰河流名,在山東省境內。 淮陰之功︰韓信的功勳,指韓信在濰水 擊破楚將龍且之事,後封淮 陰侯。 弔其不終︰憐憫他不能善終。弔︰悲憫。 不終︰韓信後因謀反被殺。

28 課文語意(第三段) 我從杭州調任密州,放棄了行船划舟的逸樂,嘗到車馬的勞頓;離開雕飾華麗的房舍,棲身在簡陋的茅屋;告別湖江山色的美景,來到種桑植麻的田野。剛到任時,連年歉收,盜賊遍地,訴訟案件繁多,而糧食缺乏,天天吃著野菜,人們一定認為我不快樂。在這裡住了一年,我的容貌卻更豐潤了,白頭髮反而逐漸變黑。我既愛這裡風俗的純樸,而這裡的官吏與人民也習慣了我的笨拙。

29 於是整理園圃,清掃庭院,砍伐安邱和高密的樹木,用來修補殘破的地方,勉強使它完整。花園的北邊,依著城牆所築的臺已破舊,於是稍加修葺刷新。時常結伴登臺觀覽,以舒展心胸。在臺上向南望,馬耳、常山,忽隱忽現,似遠似近,或許山中還有隱士吧!東邊是盧山,是秦時盧敖隱遁的地方。

30 向西望,穆陵隱隱約約有如城廓,姜太公(師尚父)和齊桓公(齊威公)的遺業還流存至今。北面可以俯視濰水,使人想起韓信的功業,也為他不得善終而歎息同情。

31 課文注釋(第四段) 擷(ㄐㄧㄝˊ)︰摘取。 秫(ㄕㄨˊ)酒︰高梁酒。秫:高梁。 瀹(ㄩㄝˋ)︰煮。 脫粟(ㄙㄨˋ)︰指脫去外殼的小米。
粟:糙(ㄘㄠ)米。 適︰恰好。

32 課文語意(第四段) 臺高而安隱,深而很明亮,夏涼冬溫。飄著雪花的早晨,有風有月的夜晚,我都會來到臺上,朋友也都跟著來。摘取園中的菜,釣起池裡的魚,篩高梁酒,煮糙米飯吃。說︰「這麼玩,真痛快啊!」 這時,我弟弟子由剛好在濟南,聽到此事,寫了一篇賦,並為這臺取名「超然」。說明我之所以到哪都很快樂,是因為我能超脫物外、自由自在地遊賞。

33 課文解析 本文說明超然於物外,就可以無往而不樂。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無所希冀,無所追求,與世無爭,隨遇而安,就不會有什麼煩惱,能成為一個知足常樂的人。這是用莊子「萬物齊一」的觀點來自我陶醉,以曠達超然的思想來自我安慰。管它什麼禍福,什麼美醜,什麼善惡,什麼去取,通通都是一樣。自己屢遭貶謫,每下愈況,也就不足掛齒,可以逆來順受,無往而不樂。

34 其實,這是置無限心酸,滿腹怨憤而不顧的故為其樂,有其形而無其實,猶如酒醉忘憂之樂,並非暢懷舒心的快樂。全文以「樂」字為主線,貫穿始終的典範文章。以議論與記述相結合的方法,使虛實兩個方面闡明了主旨:遊於物外,就無往而不樂。

35 補充資料 豬肉頌 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富豪嫌肉肥、怕胖不敢吃,窮人家卻不知如何去烹調。)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火小些,水別多,火候足夠時,它自然美味撲鼻。)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每天起床打上一碗來吃,那我只顧自己飽食美味的事兒,您就管不著啦!)

36 蘇東坡與三蘇祠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37 謝謝聆聽


Download ppt "主題:超然臺記 指導:賴慧玲老師 物理治療學系一年級—第四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