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2
第一节 高血压 学习目标 掌握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治疗药物的选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熟悉高血压病治疗药物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了解高血压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3
一、疾病概述 定义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收≥140和(或)舒≥ 90mmHg,
4
病理过程 动脉压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
5
分型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缓进型高血压 二、急进型高血压
6
分期 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 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 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 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7
分级 年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订了新的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这是根据1997年美国预防 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告(JNCⅥ)而定的。不同的是JNCⅥ用的是1、2、3期,WHO-ISH用的是1、2、3级,分别相当于轻、 中、重度。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8
主要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多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可有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有时还伴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手脚麻木、鼻出血等表现。
9
二、药物治疗原则 1.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2.药物治疗时,一般从一线药物、单种药物开始。降压应逐步进行。 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甚至终身治疗。 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应<130/80mmHg。
10
三、正确选用药物 (一)正确选药 1.治疗药物的分类 2.治疗药物的选择 (二)用法用量
11
1.治疗药物的分类 药物分类 常用药物 作用及特点 用法用量 利尿降压药 氢氯噻嗪
1.治疗药物的分类 药物分类 常用药物 作用及特点 用法用量 利尿降压药 氢氯噻嗪 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液容量,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起效平稳、缓慢、作用持久 12.5mg,1~2次/日 吲达帕胺 具有利尿作用和钙拮抗作用 1.25~2.5mg,1次/日 血管紧张素 | 转化酶抑制药(ACEI)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作用逐渐增强, 3~4周时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 或联合使用利尿药可使起效迅速、作用增强 1.25~50mg,2~3次/日 10~20mg,2次/日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 氯沙坦 缬沙坦 能充分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水钠潴留, 血管收缩与重构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 50~100mg,1次/日 80~160mg,1次/日
12
1.治疗药物的分类 药物分类 常用药物 作用及特点 用法用量 钙通道阻滞药 (CCB) 硝苯地平 尼群地平
1.治疗药物的分类 药物分类 常用药物 作用及特点 用法用量 钙通道阻滞药 (CCB) 硝苯地平 尼群地平 阻滞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 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 减轻血管紧张素Ⅱ和α1受体 的缩血管效应。 降压作用起效迅速, 5~10mg,3次/日 10mg,2次/日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 阿替托尔 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以及血流动力 学自动调节机制而发挥降压作用。 起效迅速、强大,持续时间各药有差异 10~20mg,2~3次/日 25~50mg,2次/日 50~100mg,1次/日 α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特拉唑嗪 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0.5~1mg,2~3次/日 1mg,1次/日 交感神经抑制药 利血平 可乐定 利血平降压作用缓慢、温和、 持久;可乐定作用较快 临床不主张单用 血管扩张药 双肼屈嗪 作用快而强 一般不单独使用
13
(1)无并发症或合并症1、2级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选择:可以单独使用噻嗪类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ACEI和ARB
2.治疗药物的选择 (1)无并发症或合并症1、2级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选择:可以单独使用噻嗪类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ACEI和ARB (2)高血压联合治疗方案 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断药 利尿降压药+ACEI 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 钙通道阻滞药+ACEI (3)高血压危象---硝普钠
14
2.治疗药物的选择 (4)有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选择 1)心力衰竭: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断药 2)糖尿病高血压:噻嗪类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ACEI、ARB、CCB 3)慢性肾脏疾病:ACEI和噻嗪类利尿药联合应用可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15
2.治疗药物的选择 4)脑血管病:使用ACEI和噻嗪类利尿药 5)高血压急症:硝普钠、噻嗪类利尿药、ACEI、ARB、 6)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ACEI、 CCB 、β受体阻断药 7)伴有胰岛素抵抗者: ACEI 8)伴有冠心病: β受体阻断药、 CCB
16
四、指导患者用药 (一)注意事项 1. 坚持合理用药 2.循序渐进用药原则 (1)单一开始 (2)逐渐降压 (3)调整剂量 (4)饮食调节
17
四、指导患者用药 (二)不良反应监测及防治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常见不良反应有持续性干咳、低血压、皮疹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不良反应与 ACEI 相似,但不发生咳嗽并很少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味觉异常和肝功能损害;可发生高钾血症、肾损害和低血压。
18
3.β受体阻断药 心动过缓 哮喘 4.利尿药 电解质紊乱 5.钙通道阻滞剂 心动过缓 6.α-受体阻断药 首剂现象
19
四、指导患者用药 (三)药物相互作用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损害并可因伴随关节炎而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若与 ACEI 合用可发生高钾血症加剧肾功能衰竭;与保钾利尿药合用,可产生高钾血症;与他汀类降血脂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合用,可产生严重的高钾血症;与降糖药合用,可致低血糖症状;与利尿降压药吲达帕胺、氢氯噻嗪合用时,较单独使用更易导致肾功能衰竭。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与留钾利尿药、钾制剂合用可致血钾升高。
20
四、指导患者用药 (三)药物相互作用 3.利尿药 排钾利尿药与强心苷类合用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其原因是排钾利尿药易致低钾血症;氢氯噻嗪能直接抑制胰岛β细胞的功能,使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升高。依他尼酸能使葡萄糖耐量降低,与降血糖药合用可产生药理性拮抗作用。 4.α1受体阻断药 与胍乙啶合用,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可阻断左旋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体温升高作用,也能阻断利血平引起的体温降低;与二氮嗪合用,可拮抗后者抑制胰岛素释放的作用。
21
四、指导患者用药 (三)药物相互作用 5.钙通道阻滞药与β受体阻滞药联合使用时可以对抗降压时出现的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肾素活性增加等不良反应,可增强降压效果。
22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知识要求 ● 掌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治疗药物的选用、 ● 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 熟悉冠心病治疗药物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 了解冠心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23
冠状动脉示意图
24
一、疾病概述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与冠脉功能性疾病一起统称缺血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发病率高,危害极大。
25
一、疾病概述 分 型 ● 隐匿型: 无症状,诊断应特别慎重 ● 心绞痛型: 包括慢性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 心肌梗塞型: 分为Q波型和无Q型; ST段抬高型和ST段不抬高型 ●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诊断应慎重 ● 猝死型: 原发性心脏骤停
26
一、疾病概述 发病机理 (1)心肌供血减少: 固定狭窄、痉挛、血栓形成 (2)心肌耗氧增加:
27
一、疾病概述 临床表现 症状:发作性胸痛 其特征: (1)部位: 胸骨后或心前区,范围大, 放射至颈、肩、左臂尺侧等。 (2)性质: 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闷痛等
28
二、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原则 1.抗心肌缺血:(1)增加血供 (2)减少耗氧 2 .预防并发症: 纠正各种冠心病危险因素 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 肝素、华法林等抗凝剂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9
二、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原则 1.降低心肌耗氧量。 2.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 3.预防血栓形成。 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症状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0
三、正确选用药物 (一)药物的分类 1.硝酸酯类: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全身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 钙通道阻滞药:可防止血管的收缩并能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常用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
31
3.β受体阻断药:可以阻断或干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3.β受体阻断药:可以阻断或干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抗血小板及其他抗血栓药物 6.中成药
32
③变异型心绞痛:可用钙离子拮抗剂,口服或舌下含化硝苯地平,或用维拉帕米口服。
(二)治疗药物的选用 1.心绞痛 ①稳定型心绞痛:控制发作和快速预防应首选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选用硝酸异山梨酯;缓解期可选用长效硝酸盐、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维持治疗,可单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 ②不稳定型心绞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每隔5分钟,共3次,再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以0.01mg/min持续静脉滴注,每3~5分钟增加0.01mg/min,直到症状缓解。 ③变异型心绞痛:可用钙离子拮抗剂,口服或舌下含化硝苯地平,或用维拉帕米口服。
33
2.心肌梗死 ①解除疼痛:选用下列药物尽快解除疼痛:哌替啶(度冷丁)或吗啡;疼痛较轻者用可待因或罂粟碱。
2.心肌梗死 ①解除疼痛:选用下列药物尽快解除疼痛:哌替啶(度冷丁)或吗啡;疼痛较轻者用可待因或罂粟碱。 ②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用β受体阻断药和静脉使用硝酸甘油。 ③抗凝、溶栓:用肝素静脉注射或阿司匹林口服,抑制血栓形成。可选用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④消除心律失常:选用药物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缓慢型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
34
第三节 心力衰竭 学习目标 掌握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治疗药物选用、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熟悉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了解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原则。
35
心力衰竭的定义 (1)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2)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 (3)心肌收缩力正常;左室充盈压异常增高,肺静脉回流受阻,肺循环淤血。 (4)相关的概念: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心功能障碍(Cardiac dysfunction)
36
心力衰竭的类型 一、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1.左心衰-常见,肺循环淤血。 2.右心衰-体循环淤血,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ASD、VSD、PDA) 3.全心衰-左心衰发展,心肌炎和心肌病。 附.左房衰-单纯二窄,肺淤血、右心衰 二、急性和慢性心衰 急性-缺乏代偿机制参与。 慢性-心肌肥厚、心脏扩大或其他代偿机制参与。 三、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37
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 (一)症状 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劳力性气促、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 2.咳嗽、咳痰、咯血 3.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二)体征 1.肺部湿性罗音 2.心脏体征-心脏扩 大、P2亢进、舒张 期奔马律
38
二、右心衰竭 (一)症状 1.消化道-胃肠和肝脏淤血。 2.劳力性呼吸困难 (二)体征 1.水肿-低垂性、对称性、压陷性;胸腔积液。 2.颈静脉征-肝颈静脉反流征 3.肝脏肿大-心源性肝硬化,腹水 4.心脏体征-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
39
三、全心衰竭 (一)继发于左心衰的全心衰 肺淤血的症状减轻-右心排血量减少 (二)左、右心室同时衰竭 1. 肺淤血-常不严重。 2
三、全心衰竭 (一)继发于左心衰的全心衰 肺淤血的症状减轻-右心排血量减少 (二)左、右心室同时衰竭 1. 肺淤血-常不严重。 2.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40
治疗原则 一、治疗原则和目的 1.旧的治疗目的: 纠正心力衰竭时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短期效应,头痛医头式的治疗。 2.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目标: 1.降低死亡率。 2.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加重。 3.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41
二、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休息-身体和精神双方面。 2.控制钠盐摄入 (二)药物治疗
42
药物治疗 1.血管扩张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机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抑制缓激肽的降解。 作用:血流动力学-扩管,神经-体液代偿因素,限制心肌、血管重塑,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远期死亡率。 应用:种类差别不大,长效制剂,剂量选择,长期或终生使用。 副作用:低血压,肾功能一过性恶化、高血钾和干咳。少见的血管神经水肿 禁忌症:绝对-无尿性肾功能衰竭、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过敏;相对-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225umol/L、血钾>5.5mmol/L及低血压。
43
2.β受体阻滞剂 机制:对抗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这一代偿机制,上调心肌β受体。 作用:明显提高运动耐力,降低远期死亡率。 制剂选择: β1受体选择性,比索洛尔〉美托洛尔;伴有α受体阻断作用-血管扩张-卡维地洛,剂量选择,长期或终生使用。 副作用:负性肌力作用。 禁忌症: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二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44
3.利尿剂 机制:排钠排水,减轻容量负荷,缓解淤血症状,减轻水肿 制剂选择: (1)噻嗪类利尿剂-远曲小管,抑制钠吸收,中效利尿剂,用于轻中度心衰。氢氯噻嗪。低血钾,干扰尿酸、糖和胆固醇代谢。耐受作用。 (2)袢利尿剂-作用于Henle袢的升支,排钠钾,强效利尿剂,用于中重度心衰。呋塞米。低血钾。 (3)保钾利尿剂-螺内酯,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拮抗醛固酮,保钾排钠利尿。 副作用:电解质丢失。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低血压和氮质血症
45
4.正性肌力药 (1)洋地黄类药物 明显改善症状、减少住院率、提高运动耐力,生存率无改善。 1)药理作用:①正性肌力作用;②电生理作用-抑制房室交界区传导;③迷走神经兴奋,独特的优点。 2)制剂的选择:地高辛,毛花苷丙,毒毛花苷K 3)适应症:①收缩功能不全,心室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心衰,提高心肌收缩力;②快速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
46
4)洋地黄中毒及处理 ①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 治疗窗窄 心肌缺血、缺氧 水、电解质紊乱-低钾 肾功能不全-老年 药物相互作用-胺碘酮、维拉帕米及阿司匹林
47
②洋地黄中毒的表现 心律失常-几乎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早搏,最具特征性的是心肌兴奋性过强伴传导阻滞 胃肠道反应-与心衰加重表现常难鉴别。黄绿视-维持量给药罕见 心电图-ST-T改变,所谓的鱼钩状改变,不具诊断价值 血药浓度 ng/ml,结合临床 ③洋地黄中毒的处理 停药;补钾;快速-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缓慢-阿托品;禁用电复律,无须临时心脏起博。透析无效。国外用洋地黄抗体Fab片段。
48
(2)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 短期应用改善症状效果肯定,死亡率增加。 1)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多巴胺(不同剂量时,分别兴奋多巴胺受体、β1受体和α受体)、多巴酚丁胺(兴奋β1受体)。以不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为度。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cAMP升高,促进钙通道膜蛋白磷酸化,激活钙通道,钙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氨力农和米力农。
49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计算的方法是: 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
世界隆重组织拟定的世界标准是,BMI在 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 为超重,MBI大于30为肥胖。 ☆体表面积: S(m2)=0.0061×身高(cm) ×体重(kg)
50
谢 谢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