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主題三、時間與風格 文字造型的多變風格.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主題三、時間與風格 文字造型的多變風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題三、時間與風格 文字造型的多變風格

2 我們常說「倉頡造字」,但倉頡可能只是一位把當時文字做整理歸納的傳說人物。

3 相較西方,中國文字是唯一流傳至現代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不僅是表達自我的符號,也是一種美學的象徵。

4 書法的造型演變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文字書寫藝術,能從純文字功能脫離出來達到優美的境地,使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個性、情感,表現出獨特的風格。

5 中國書法講究線條美,求線條本身的順暢之外,亦講究字體本身、自與字之間、字與整幅畫面之間的結構勻稱。

6 書法的發展可追溯至殷商時代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面的文字,多為獸毛製筆書寫後刻字。

7 中國文字造型之後漸漸發展出各式書體,依序約可分成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形式。

8 篆書-大篆 廣義的篆書,包括甲古文及金文大篆及小篆,一般多談小篆為主。 大篆盛行於西秦,傳世之作極少,一般以石鼓文、詛楚文為代表。

9 大篆主要特徵線條粗壯,字體也較厚重,其曲線、直線的變化眾多,有的自由開放,在結構方面也極講究,大小漸成勻稱之狀 。

10 石鼓文 石鼓文是大篆字體最具 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目前 所見較早的石刻文字,唐 時發現於陝西陳倉,其形 似鼓共十具,故名「陳倉 十鼓」。

11 詛楚文 詛楚文為戰國時秦刻石,內容敘述秦、楚兩國互相攻伐之事,並載秦人詛數楚王背盟的文字。此文筆畫秀勁,收筆多尖鋒,字體大小變化不一,流美自然,有書寫體的趣味。

12 後世學大篆者,以清 末民初的吳昌碩所臨的石鼓文最為有名,吳氏並非絕對忠實的臨寫,而是把石鼓文用自己的風格詮釋,甚至將書畫、篆、刻融為一體,以石鼓大篆筆法貫通之,而形成一種極為遒健鬱勃的藝術風貌。

13 篆書-小篆 秦統一六國之後,同時也統一文字,由李斯等人整理而成。
李斯將大篆繁複的筆法簡單化,改變原先那種彎彎曲曲的筆畫線條,整理出一種筆畫勻整,便於書寫的新字體,這種字體便是小篆。 這也是我國第一次有系統的將文      字標準化。

14 小篆特性 小篆結體由方整變而為長,講求的是筆畫 首尾粗細一致、線條圓曲、分布均勻、形態左右對稱及重心平衡。

15 小篆傳世的作品,多為碑刻, 如:泰山刻石(右圖一)、嶧山 刻石、瑯邪台刻石(右圖二)等 ,皆秦始皇巡行天下,紀功頌德 之作,其文字傳說均出自秦丞相 李斯手筆。 泰山刻石嚴整遒厚,為小篆正宗。

16 鄧石如以柔毫作篆,氣勢磅礡,為後世之習篆者開出一條康莊坦途。

17 隸書 隸書是由篆書簡化而來,它由篆書中的圓形演變成方形,由曲線便為直線,較短的線條則變為點,因此筆畫較少。
字體多呈方扁狀,左右橫向舒展,筆法橫平豎直。

18 後來毛筆的特性豐富了,漸漸發展出「蠶頭燕尾」的筆法,也就是筆勢開頭時凝重有如蠶的頭,收筆時稍稍提筆,造型輕躍有如燕尾。

19 《曹全碑》局部圖

20 草書 為了寫字省時加速而自然發展的書體。 特色:用筆活潑,簡化而不工整,結構富於變化,書法家可發揮創意充分表現自己的性情。
草書也影響了現代的文字造型,如日文的平假名和部分中國簡體字。

21 懷素 懷素喜歡在朋友面前表演草書技藝,士大夫也非常賞識懷素的草書。懷素表演草書技藝時,常常是「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 當時懷素與張旭都以狂草著名,有「顛張狂素」之稱。

22 《自敘帖》 狂放的線條猶如 現代的抽象畫。

23 行書 介於草書與楷書間的字體,較楷書看起來生動,比起草書結構較清楚,形體自然。

24 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順應東晉「愛妍薄質」的風尚,愛好新書體,宗法鍾繇的楷書、行書,學張芝、衛瓘的草書,並且改革體勢,形成了 「遒媚」的書法風格,有「龍跳天門,虎 臥鳳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之譽,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經典。

25 鍾繇的楷書、行書

26 張芝的草書欣賞

27 衛瓘的草書欣賞

28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一」,可惜真跡已不復存在,目前現存的是唐代摹本。
行書對日本書道有極深的影響,也是現今生活中最常用的手寫書體。 日本書道

29 《蘭亭集序》定武本 東晉拓本 台北故宮

30 《蘭亭集序》定武本局部圖

31 《快雪時晴帖》

32 楷書 又稱真書或正書,結構平穩,字形優美,比畫工整,形體方正。 字體的筆法轉折是所有書體中最繁複的。 初學者可從「永字八法」學習。

33 永字八法 側(點) 勒(橫) 啄(短撇) 策(仰橫) 磔(捺) 努(直) 掠(長撇) 趯(鈎)

34 唐代名家中,顏真卿與柳公權的楷書,皆是初學書法者常練習臨摹的字體。
(左)顏真卿楷書欣賞 (右)柳公權改書欣賞

35 顏真卿 他的書法有早期、晚期之分,50歲以後才形成剛勁、雄渾圓厚的顯著風格,他的大字楷書尤為雄健,有一種「昂然不可犯之色」。
顏真卿的楷書世稱「顏體」,宋朝人推崇其書品與人品頗為貼近,好學顏體。

36 在蘇軾、黃庭堅看來,顏真卿繼承了王羲之的變法精神,是唐朝書法的改革家。
蘇軾肖像 黃庭堅肖像

37 《中興碑》 局部圖 拓本 北京故宮

38 柳公權 世稱「柳體」,筆畫長短參差多變化,折、頓之處多稜角。 他的楷書灑脫而法度  森嚴、結構緊湊有清  剛之氣,世有「顏筋  柳骨」之稱。

39 柳公權初學王羲之書法,又吸收了唐朝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的體勢。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 書法作品

40 當時公卿大臣為家人立碑,都想方設法請柳公權書碑;外國使臣來長安,都要購買「柳書」。

41 柳公權先後在穆宗、敬宗、文宗身邊任翰林侍書學士,穆宗曾向柳公權請教筆法,他回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意在規勸穆宗專心國家大事,所以唐文宗稱他「諍臣風采」。

42 《玄秘塔碑 》 唐裴休撰文,柳 公權書并篆額。

43 宋徽宗-瘦金體 自成一格,優雅、飄逸有靈性;既有行書風貌,也有草書意味。 牡丹詩 宋徵宗書

44 中國書體的演變 以「書」字為例: 依據不同書體作演變

45 中國書體的演變 以「書」字為例: 依據楷書由不同書法家的字體作演變

46 書法的延伸與應用 書法的藝術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傳統的繪畫
˙舉凡報章雜誌、商標設計、廣告招牌、櫥窗設 計等,文字造型上的設計不勝枚舉。 ˙篆刻 ˙舞蹈亦可見書法藝術的運用

47 1.書法與繪畫 中國繪畫與書法密不可分,是畫面構圖的一環。 作者和收藏家喜歡在畫面上題字作詩以表達某種心境,或是簽名蓋章。
透過書法的表現,將詩、書、畫容為一體,更增添畫面整體美感。

48 《山徑春行圖》 主題二第四課曾經介紹過馬遠的《山徑春行圖》中,右上角題有「觸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鳥不成啼」的詩句, 題字位置正好與左
下角人物相對應, 且表示出畫中人物 的自然詩意。

49 2.書法與電腦字 近年電腦已經取代了照相打字,各種樣式的字體也都可以在字型軟體中被找到。
但要寫出毛筆的韻味,仍要下功夫練習,畢竟每個人的獨特性格、情感和特色是不能取代的。 照相打字機

50 各種字體 數位楷書(明體系列)字體之比較

51 3.篆刻 篆刻的定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瑑」,但到了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

52 所以其實在古代凡屬於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的範圍,無不叫做「篆刻」,璽印的製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53 到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合整理,書分八體,印面上的文字就叫「摹印篆」。新莽定六書時稱之'「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體。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制,但仍以篆書作印。 摹印篆 繆篆

54 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遂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舉。
中國文字在小小方寸之內充滿了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

55 篆刻必先篆後刻,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
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師傅刻的領工資用印章的區別,在前者是寫的,講究章法篆法,後者是靠描的,不計較章法篆法。

56 章法就是一個字或一個組字在印面上排列、複雜而變化多端的藝術。
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練的刀法而無高明的章法,必無佳作可言。 故在設計印稿時應反覆構想,根據文字筆劃分布、筆勢順暢、形體安排及字與字之間的相互關係設計出相宜的形式。

57 篆刻作品

58 4.書法之美與舞蹈 國內享譽中外的舞蹈團體雲門舞集,將書法韻味融入舞蹈表演中,並將優美的書法設計在舞台背景上,視覺效果強烈又帶有東方神秘美感,贏得國際人士讚賞。 (行草影片欣賞)

59

60 雲門舞集《行草》 編舞家林懷民認為書法與舞蹈相似之處甚多,在其領導下,雲門舞者在《行草》中以身體臨摹各名家的手跡,展出內斂含勁且充滿抑揚頓挫的動作風格。

61 舞臺設計林克華以幻燈機或投影機,呈現近於抽象的書法局部、或完整字句,呼應舞蹈家。而王羲之、懷素等歷代名家之傑作也透過現代科技在舞台上復活,氣韻生動地與觀眾對話。


Download ppt "主題三、時間與風格 文字造型的多變風格."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