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ygiene of School Architecture and Equipments

2 主要采纳的标准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18205-2012)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

3 学校建筑物和场地是儿童青少年进行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适宜的校址和场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建筑物,符合卫生 要求的教室及设备,有利于:
学校建筑物和场地是儿童青少年进行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适宜的校址和场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建筑物,符合卫生 要求的教室及设备,有利于: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促进生长发育 增强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效率

4 提纲 1、掌握教室卫生的要求;教室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卫生要 求和具体措施;课桌椅的卫生学意义与基本要求。
1、掌握教室卫生的要求;教室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卫生要 求和具体措施;课桌椅的卫生学意义与基本要求。 2、熟悉中小学建筑的卫生要求;加强教室通风换气的措施; 课桌椅的主要功能尺寸;课桌椅高差与课桌椅距离的制定依据 。

5 校址及教学用房的卫生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位置的选择,校园面积大小,校园内各种活动场 所的配置。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位置的选择,校园面积大小,校园内各种活动场 所的配置。 校址选择的意义在于使儿童能够获得就近入学机会,并处于良好的 环境中学习,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

6 一、 校址 1.校址的选择 应设在居民区适中的地方,利于学生就近上学。
具有良好的外界环境:无噪声,无污染,无危险设 施。交通方便,周围有文体设施。 学校应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 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7 2. 学校用地 建筑物基底总面积 建筑用地 建筑容积率:每公顷建筑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 ☆城市小学≤ 0.8,城市中学≤0.9
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 建筑密度= 建筑用地: 建筑物基底总面积 建筑用地 建筑容积率:每公顷建筑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 ☆城市小学≤ 0.8,城市中学≤0.9 ☆农村小学≤ 0.7,农村中学≤0.8

8 包括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等 。 运动场地: 绿化用地: 小学≥2.3M2/人,中学≥3.3M2/人 改善小气候,减少尘埃,降低噪声,美化校园

9 3. 校园总平面布局 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便于联系又互不干扰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用房室1.5 m以上 艺术教室设在不干扰教学用房的位置
校门前留有一定缓冲距离 教学用房通风良好、日照充足、防止噪声干扰 校园内道路系统直接、顺畅,保证人流疏散顺利

10 二、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合理布局 教室外廊或单内廊形式设计,保证通风和采光,避免教室间相 互干扰
教室朝向好,南向教室在冬至日的低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小 时 教室安排合理,低年级在楼下,高年级在楼上。 楼梯设计保障安全、便于行走和疏散。 风雨操场根据学校规模及条件确定

11 三、 教室的内部布置及卫生要求 教室的主要卫生要求是: ☆有足够的室内面积 ☆有良好的采光照明和室内小气候条件 ☆防止噪声干扰
☆便于学生就座和通行 ☆便于清扫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2 1. 足够的室内面积 教室的大小主要是根据同时在教室内的学生数决定的。
一般每名学生在教室内应占的地面积:小学为1.36平方米,中学为 1.39平方米。 纵行走道≥0.6m,教室最后排的横行走道≥0.6m,课桌与内墙距离≥ m。 前排桌(前缘)至黑板的距离≥2m,最后一排课桌后沿距黑板的水平距 离不大于8.5m。

13 水平视角(观察角): 垂直视角: 学生看黑板的视线与黑板面形成的水平夹角。 第一排学生看黑板上缘视线与黑板面所形成的垂直夹角。
一般要求水平视角≥30度 垂直视角: 第一排学生看黑板上缘视线与黑板面所形成的垂直夹角。 一般要求垂直视角≥45度

14 小学≥3.6m,中学≥4m ≥1m 1.2m 小学:0.8~0.9m,中学1~1.1m

15 2.良好的采光照明和室内微小气候 3.防止噪声干扰 室内允许噪声级小于50dB 防止校园内噪声相互干扰,两排教室相对长边距 ≥25m

16 4.便于学生就座和通行,便于清扫和养成良好的卫 生习惯
各列桌间≥0.6m走道 教室后≥0.6m走道 课桌与内墙距离≥0.12m

17 教室的采光和照明 一 .涉及教室采光照明的光学物理概念
1 光通量(luminous flux):光源向四周空间发射的光 能总量。单位:光瓦或流明 1光瓦=680流明 2 发光强度(photo intensity):表示光通量在空间分 布密度的量,单位为坎[德拉] (cd),表示某发光体 沿一定方向的发光强度。

18 3 光照度(photo illumination):被照平面上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 量数值,表示被照平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E=F/S E:照度,F:光通量(lm,流明),S:面积(m2) 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1lx=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m2的被照表 面上所产生的照度 某表面的照度与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和入射角的余弦成正比, 与光源至该表面的距离平方成反比,E=IαCosα/d2

19 4 光亮度: 发光体表面单位面积向视线方向发出的发光强度。反 映发光体明亮程度。 单位:cd/m ( cd 坎[德拉] )

20 二 自然采光(nature lighting)
人眼对天然光比人工光有更高的灵敏度 我国地处温带,有充分的天然光可供利用 南方扩散光照度较大,云量多,北方以直射光为主,南北差异不大 室内光照度不均匀,应以最低值为采光标准

21 教室自然采光的卫生要求: 满足采光标准,课桌面和黑板上有足够的照度; 照度分布较均匀;
单侧采光的光线应自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应将主要 采光窗设在左侧; 避免产生较强的眩光作用,创造愉快、舒适的学习环境。

22 如何改善教室的采光条件: 采光窗适当加大,窗上缘尽可能高 窗地面积比≥1:5 为防止眩光,放黑板的前墙不应设窗 黑板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材料
单侧采光时,教室的室深系数≥1:2 (窗上缘高与室进深之比) 窗台高度不超过1m,也不低于0.8 m;窗间距不大于窗宽的1/2

23 ☆开角:室内工作点与对侧室外遮光物上端的连线和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连线之间的夹角。
要求≥4~5° 建筑物间距不小于该建筑物高的2倍 ☆投射角:室内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的连线和水平面所成的夹角。 要求≥20~22°

24 房间应浅色装修,使反射系数加大。 桌椅颜色宜淡,可减少与白色书本形成的亮度对比,保护视 力。 前墙颜色应与黑板颜色相近,减少亮度对比。

25 评价教室采光状况指标: 采光系数(自然照度系数):室内某一工作面的天然 光照度与同时室外开阔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的比值。 可综合评价教室的采光状况。 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不应低于2% 照度均匀度:最小照度/平均照度。

26 东西朝向接受阳光时间最短,最好采用南北向双侧采光 。
教室朝向与采光 朝向应按各地区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 南向(南向偏东、偏西)最好 东西朝向接受阳光时间最短,最好采用南北向双侧采光 。 单侧采光靠窗与内墙 桌面照度相差很大,应在内墙安 人工照明灯。

27 三 、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卫生要求: 保证课桌面和黑板面上有足够照度 照度分布均匀 不产生或少产生阴影 没有或尽量减少眩光作用
不因人工照明导致室内温度过高而影响空气质量和 安全性

28 1 教室照明灯的布置 教室灯的布置应满足人工照明的主要卫生要求。 宜采用荧光灯 黑板面上方应加2支荧光灯 悬挂高度≥1.7m
灯管垂直黑板排列 灯的数量足够以满足照度需求

29 3 眩光(giddy light)及其控制 眩光:在视野范围内形成不舒适的干扰或使视觉产 生疲劳的光亮。分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
消除教室眩光的方法: 限制光源亮度:教室不用裸灯照明,采用磨砂玻 璃灯罩。 采用适当的悬挂高度(大于1.7米)和必要的保 护角 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亮度比 灯管长轴垂直于黑板面排列

30 教室的通风采暖及其他卫生设备 一、 通风换气 教室的微小气候:气温、气湿和气流 常以房间的空气CO2浓度作为反映空气清洁度的重要 指标。
最高允许浓度0.15%

31 形式:自然换气、人工换气 小学教室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宜低于3次,中学不宜低 于4次。 为加强自然通风,每小时达到一定换气次数,可采 取如下措施: 1.教室气窗(classroom transom) 2.教室墙壁设自然抽出式通风管道 3.合理的换气制度

32 二、采暖 感觉舒适,利于学习 体温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可操作性 教室温度标准及确定依据
结合我国国情规定,教室温度冬季为16~18℃,温暖地区夏季教室 应≤29 ℃,炎热地区应≤31 ℃。

33 三、其它卫生设备卫生要求 1、学校饮用水 水量供应充足 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4 2、厕所 要求: 清洁、方便、安全、卫生 每蹲位≤40人(男生)、13(女生) 0.6长小便槽40人(或20人设一个小便斗) 小学厕所蹲位宽度≤18cm 3、其他场所:学生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和游泳池等

35 学校课桌椅及教学用品卫生 一、学校课桌椅 (一)课桌椅的基本要求 1. 坐姿: 前位坐姿:适用于写字 后位坐姿:适用于休息、听课、看书
满足写字、看书和听课需要 适合身材,提供良好坐姿,减少疲劳发生,不妨碍正常生长发 育 坚固、安全、美观、造价低廉、不妨碍扫除 1. 坐姿: 前位坐姿:适用于写字 后位坐姿:适用于休息、听课、看书

36 前位坐姿:上体重心落在坐骨结节之上或其前方,由背部肌肉的紧张及大腿来维持平衡,易疲劳,适于写字时。
后位坐姿:上体重心落在坐骨结节之后,背部必须有倚靠,适于休息、听课、看书。

37 2. 课桌椅的尺寸 ⑴ 椅高:椅前缘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应与小腿高相适 应。 ⑵ 桌椅高差:桌近缘高与椅高之差。对就坐姿势影响最 大。
椅高+桌椅高差=桌高 桌椅高差的确定:坐姿肘高 1/3坐高:中国、日本采用 个体儿童桌椅高差=0.408×坐高-4.5cm

38 前后尺寸为前臂加手长,或不小于书本长度的1.5 倍
⑶ 桌下空区: 桌面至箱底的高度小于桌椅高差的1/2 ⑷ 桌面: 前后尺寸为前臂加手长,或不小于书本长度的1.5 倍 左右宽度不小于书写时两肘的距离。 桌面为浅色

39 ⑸ 椅面: 椅深:大腿的后2/3~3/4应于椅面上,小腿后方留有 空隙。 椅宽:略等于臀宽 ⑹ 椅靠背:向后倾斜5~10度,上缘于肩胛下角之下

40 ⑺ 桌椅距离:(椅座距离、椅靠距离) 最好是椅座距离为4厘米以内的负距离。 椅靠距离:胸前3~5厘米。

41 (二) 课桌椅卫生标准 2002年5月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颁布《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2003年1月正式实施
10种型号,型号组距为15cm 单双号适用的身高范围是重叠

42 (三)课桌椅的卫生管理 校医要协助年级老师为学生排好座次,并按学生的身高配给相应型号的课桌椅。
原则上课椅要与同号课桌相搭配,但对极少数需要较大桌椅高差的学生,亦可用低1~2号的课椅搭配课桌。 在现有课桌椅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身材需要时,按照就大不就小(如大1号)的原则迁就使用。

43 二、教学用品卫生 (一) 书籍 卫生要求: 文字、插图等要清晰够大,文字排版应便于阅读 质地结实、装订合理,文字与纸质间有明显对比
防止传播传染病,破旧污损书籍应废止使用

44 (二)教具 1 黑板:书写流畅,无眩光,易擦拭,书写时不产生噪声。 2 文具:
规格与造型最大限度适合儿童年龄特点,使用方 便,不增加视力负担或腕部疲劳 不因文具导致外伤 文具涂料、颜色无毒性,不变质 3 书包:双肩背包

45 谢谢 做好学校卫生工作, 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是我们 共同的责任!


Download ppt "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