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二章 事故管理 第一节 事故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第三节 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第四节 事故统计分析 第五节 事故预防控制
2
第一节 事故的定义及分类
3
一、事故的定义 事故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件。 事故是以人体为主,在与能量系统关连中突然发生的与人的希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 事故是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4
事故是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伯克霍夫认为: 事故是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事故的含义: 1.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特殊事件,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事故。
5
2.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由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往往包括许多偶然因素,因而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3.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事故中断、终止人们正常活动的进行,必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某种形式的影响。因此,事故是一种违背人们意志的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6
事故这种意外事件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顺利进行之外,往往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污染等其他形式的严重后果。
事故是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7
事故和事故后果是互为因果的两件事情:由于事故的发生产生了某种事故后果。但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往往把事故和事故后果看作一件事件,这是不正确的。
之所以产生这种认识,是因为事故的后果,特别是引起严重伤害或损失的事故后果,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相应地注意了带来某种严重后果的事故;相反的,当事故带来的后果非常轻微,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人们也就忽略了事故。
8
事故与刑事案件的区别。 事故是非预谋性事件,而刑事案件是有目的、有预谋的; 事故显然也有人员伤亡,但是事故责任人从主观上并不希望事故后果在出现,因此与刑事案件有本质的区别。事故调查与处理和刑事案件的侦察与处理从手段、立案依据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
9
二、事故的基本特性 1.普遍性 自然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危险,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总是伴随着危险。所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普遍存在。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危险性各不相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存在着差异。
10
2.随机性 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 事故的发生服从于数理统计规律
11
3.必然性 危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绝对的。 人们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不能完全杜绝事故。
12
4.因果相关性 因果关系表现为继承性 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的 事故从其酝酿到发生发展具有一个演化的过程
通过事故调查分析,探求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搞清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对于预防事故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13
衡阳火灾
14
5.突变性 系统由安全状态转化为事故状态实际上是一种突变现象。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因此,制定事故预案,加强应急救援训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为重要。
15
6.潜伏性 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变性,但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
一个系统,可能长时间没有发生事故,但这并非就意味着该系统是安全的。因为它可能潜伏着事故隐患。
16
7.危害性 事故往往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严重者会制约企业的发展,给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人们面对危险,能全力抗争而追求安全。
17
8.可预防性 尽管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来预防事故发生或者延缓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 通过事故调查,探求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18
三、事故分类 (一)伤害分类 暂时性失能伤害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 永久性全能伤害 死亡
19
(二)事故分类 1.按事故类别分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
20
2.按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 损失工作日低于105d的失能伤害 重伤 损失工作日大于或等于105d的失能 伤害 死亡 损失工作日为6000d
21
3.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死亡事故 ~2人 重大死亡事故 ~9人 特大死亡事故 人及10人以上 特别重大死亡事故
22
(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
(2)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3)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 (4)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5)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23
4.按事故经济损失程度分类 一般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1万元的事故 较大损失事故 1≤经济损失<10万元 重大损失事故 10≤经济损失<100万元 特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100万元
24
四.海因里希的事故法则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inrich)曾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25
图1—3 事故后果 比例1:29:300被称为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它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即,事故发生后带来严重伤害的情况是很少的,造成轻微伤害的情况稍多,而事故后无伤害的情况是大量的。
26
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转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7
博德得到的严重伤害、轻微伤害、财产损失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10:30:600。
博德的研究成果特别提醒人们不要忽略由于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
28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因果连锁论 二、能量意外释放论 三、瑟利模型 四、能量意外释放论
29
事故频发倾向论 1919年,格林伍德、伍兹研究发现: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 1919年,格林伍德、伍兹研究发现: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0
事故频发倾向论 预防措施:人员职业适应性分析;人事调整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感情冲动,容易兴奋;脾气暴躁;厌倦工作、没有耐心;慌慌张张、不沉着;动作生硬,工作效率低;喜怒无常、感情多变;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极度喜悦和悲伤;缺乏自制力;处理问题轻率、冒失;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预防措施:人员职业适应性分析;人事调整
31
事故遭遇倾向论 对策措施:人员职业适应性分析;人事调整 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事故遭遇倾向者的身心特点:患心脏病者进行高强度劳动;患有恐高症者进行登高作业;有色盲者从事驾驶工作等 对策措施:人员职业适应性分析;人事调整
32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过程: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是由于(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由于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过程: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3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 海因里希认为:防止事故发生重点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进程,避免事故发生。
34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提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这个工业安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但是,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缺点等,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
35
2.4 博德的因果连锁理论 (1)控制不足—管理 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控制是管理机能(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及控制)中的一种机能。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失误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36
(2)基本原因—起源论 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基本原因采取对策。 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问题。工作方面的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格,通常的磨损及异常的使用方法等,以及温度、压力、湿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蒸汽;通风、噪声、照明、周围的状况(容易滑倒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的支持物、有危险的物体)等环境因素。只有找出这些基本原因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所谓起源论,是在于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地控制。
37
(3)直接原因—征兆 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种表面的现象。但是,直接原因不过是深层原因的征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抓住了作为表面现象的直接原因而不追究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能够预测及发现这些作为管理缺陷的征兆的直接原因,采取恰当的改善措施;同时,为了在经济上可能及实际可能的情况下采取长期的控制对策,必须努力找出其基本原因。
38
(4)事故—接触 从实用的目的出发,往往把事故定义为最终导致人员肉体损伤、死亡,财物损失的,不希望的事件。但是,越来越多的安全专业人员从能量的观点把事故看作是人的身体或构筑物、设备与超过其阈值的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于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为了防止接触,可以通过改进装置、材料及设施防止能量释放,通过训练提高工人识别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人保护用品等来实现。
39
(5)伤害—损坏—损失 事故后果包括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坏,二者统称为损失。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采取恰当的措施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例如,对受伤人员的迅速抢救以减少伤亡;对设备进行抢修以减少损失,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应急训练以提高人员对事故和事件的应对能力等。
40
现代事故因果连锁论 现代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人的缺点;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误。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 现代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人的缺点;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误。 预防控制事故首先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从控制间接因素入手,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最终防止事故的发生。
41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风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这种过量能量或风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
42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43
事故---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失误、控制不力、员工素质 基本原因: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事故---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失误、控制不力、员工素质 基本原因: ----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政策及决策:安全目标;资源配置;信息利用;职责分工;教育培训等; ----个人因素: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反应、兴趣 ----环境因素:气候、地理位置等 预防事故思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 放、防止人体与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
44
轨迹交叉理论 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在人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发生意外交叉---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 物的原因
起因物 致害物 接 触 事故 社会因素 安全缺陷 肇事人 受害人 不安全行为 人的原因 基础原因 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事故经过 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在人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发生意外交叉---导致事故发生。
45
瑟 利 模 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