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康复医学评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 陈晓伟 06:28.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康复医学评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 陈晓伟 06:2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康复医学评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 陈晓伟 06:28

2 前言 康复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06:28

3 2 3 4 5 1 康复评定 目的 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
康复评定 目的 1 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 2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 3 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 4 模板来自于 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5 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3

4 康复评定 方法 仪器 评定 评分 量表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平衡功能训练测试仪、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运动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 评分 量表

5 常用康复医学评定分类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第二节 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 第三节 心理和认知功能评定 第四节 电诊断
第五节 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评定 06:28

6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张力评定 二、肌力评定 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四、步态分析 五、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 六、感觉功能评定
七、心肺运动试验 06:28

7 一、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muscular tension, MT):指肌肉组织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检查时以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肢体时感知的阻力作为判断依据。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06:28

8 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痉挛):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肌张力低下(迟缓):被动活动时,只有很少一点抵抗或无抵抗感,四肢丧失了固有的弹性和紧张,不能维持肢体或躯体的正常空间定位。 肌张力障碍:因持续的肌肉收缩导致扭曲和重复运动及异常姿势的神经性运动障碍。 06:28

9 肌张力异常的原因 迟缓:下运动神经元疾病(eg.周围神经炎) 小脑病变,脑卒中的早期,急性脊髓 损伤的休克期等。
痉挛:中枢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 06:28

10 检查方法 病史:痉挛频率、受累肌肉及数目、引发痉挛 原因、程度。 视诊:肢体或躯体异常姿态、异常运动模式、 自发性运动缺失。
触诊: 触摸肌肉硬度 反射 被动运动 06:28

11 肌张力增高(改良Ashworth分级) 分级 特征 表现 0 无肌张力增加 肌张力轻微增加 进行被动关节屈伸时,在关节活动之末
分级 特征 表现 无肌张力增加 肌张力轻微增加 进行被动关节屈伸时,在关节活动之末 出现突然的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 阻力 1+ 肌张力轻度增加 进行被动关节屈伸时,在关节活动的后 50%出现突然的卡住,当继续把被动关节 活动评定进行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肌张力增加较明显 在被动关节活动的大部分范围内均感觉到 肌张力增加,但受累部分的活动仍算容易 肌张力严重增高 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评定有困难 僵直 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不能活动 06:28

12 肌张力低下 定义: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的状态。
表现:肌肉迟缓、牵张反射减弱、触诊肌腹柔软,肌肉处于特有的抵抗减弱的状态、PROM增大。 轻度: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同时收缩较弱;若将肢体放在可下垂的位置并放下,肢体仅有短暂抗重力的能力,随即落下;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中度到重度:不能完成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同时收缩;将肢体放在抗重力肢位,肢位迅速落下,不能维持规定肢位;不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06:28

13 注意事项 除了神经肌肉反射弧上的病变外,肌腱的挛缩、关节的强硬等都会影响肌张力的检查。检查时嘱被检者尽量放松,注意两侧肢体的对比。
06:28

14 二、肌力评定 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收缩的产生的最大力量。
肌力评定(muscle test):是指通过手法或器械来评定相关肌肉或者肌群收缩力量的大小协助诊断肌肉力量改变的原因,指导康复治疗、评定治疗效果的一种常用评定方法。 06:28

15 肌力异常的原因 1、肌肉本身的发育和营养状况异常,如肌肉萎缩;
2、肌肉和周围神经的电生理功能异常,包括神经肌肉兴奋性和肌肉收缩反应改变。肌肉在静止、主动收缩和刺激周围神经时的电活动情况异常。 3、主动收缩时,该相关肌肉本身病损。 PS:肌张力增高时,肌力评定不准。 06:28

16 肌力测定 目的 评价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协助进行定位诊断,判断有否肌力低下以及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评定康复治疗的疗效。 常用方法:手法肌力检查(MMT) 器械评定(instrument test) 等速肌力测试。 06:28

17 1. 手法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
通常采用六级分法,每一级可以用“+”或“-”进一步细分。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加“-”号。 06:28

18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评定结果 分级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最大阻力 5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中等阻力 4
评定结果 分级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最大阻力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中等阻力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自体重力 消除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 可见到或们到微弱的肌肉收缩或肌腱 活动,无可见的关节活动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6:28

19

20 手法肌力评定要点 1、体位 2、动作 3、固定位置 4、加阻位置 肌力评定应从3级体位开始。 06:28

21 肌力评定注意事项 1、自动运动 2、不适合伴有痉挛的患者,为随意运动 3、所有的动作不可能由单块肌肉完成

22 1、体位 2、阻力施加的部位 3、固定的部位

23 常见的肌肉 1、肩关节90°屈曲 主要动作肌:三角肌、喙肱肌 体位:坐位(5-3),仰卧位(2-0级) 固定:肩胛骨 加阻部位:肘关节

24 评级 5级与4级:能克服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
3级与2级: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仅能完成部分活动范围的伸展者为2级 1级与0级:仰卧位,令其完成屈曲动作的同时,触诊上肢近端1/3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25 2、肩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纤维 体位:坐位(5-3),俯卧位(2-0级) 固定:肩胛骨 加阻部位:肘关节

26

27 5级与4级:能克服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展者为5级,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
3级与2级: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仅能完成部分活动范围的伸展者为2级 1级与0级:仰卧位,令其完成屈曲动作的同时,触诊肩胛骨下缘的大圆肌,稍下方的背阔肌及上臂后方的三角肌后部纤维,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28 3、肩关节外展 主要动作肌: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 体位:坐位(5-3),俯卧位(2-0级) 固定:肩胛骨 加阻部位:肘关节

29

30 4、肘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体位:坐位(5-3),仰卧位(2-0级) 固定:上臂 加阻部位:腕关节近端

31

32 5、肘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肱三头肌 体位:俯卧位位(5-3),坐位(2-0级) 固定:上臂 加阻部位:腕关节近端

33

34 6、髋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腰大肌、髂肌 活动范围:0-120° 体位:坐位(3-5级)、侧卧位(2级)、仰卧位(1-0级)
手法:坐位,双手扶诊台台面 固定:骨盆 加阻部位:膝关节上方

35

36 7、髋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 活动范围:0-20° 体位:侧卧位(2级)、俯卧位(5-3、1-0级) 固定:骨盆
加阻部位:膝关节近端

37

38

39 8、膝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活动范围:0-135° 体位:侧卧位(2级)、俯卧位(5-3、1-0级)
手法:从膝关节屈曲45度开始 固定:大腿后方屈膝肌腱上方 加阻部位:踝关节处

40

41 评级 5级: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屈膝90度并能维持其体位者为5级

42 9、膝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股四头肌 活动范围:135-0° 体位:坐位(5-3级)、侧卧位(2级)、仰卧位(1-0级)
手法:坐位,双手扶检查台、身体稍后倾 固定:一手垫在膝关节下方以保持大腿呈水平位 加阻部位:踝关节上方

43

44 评级 2级 侧卧位,双手托起被检下肢并固定大腿,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屈曲90度,能完成伸膝动作

45 10、踝关节跖屈 主要动作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活动范围:0-45° 体位:立位(5-3级)、俯卧位(2-0级)
手法:被检下肢单腿站立,膝关节伸展,足尖着地

46

47 评级 5级与4级 能足尖着地,然后全脚掌着地,能连续完成20次并无疲劳感觉者为5级,仅能完成19-10次,动作中间不休息,未表现出疲劳感者为4级 3级 9-1次 2级 俯卧位,足伸出检查台外,检查者一手托踝关节下方,另一手用手掌和掌根部于跖骨头出对足底施加抵抗,令其跖屈踝关节。

48

49 11、踝关节背屈 主要动作肌:胫骨前肌 活动范围:0-20° 体位:坐位、仰卧位 手法:从膝关节屈曲45度开始 固定:小腿后侧
加阻部位:足背部

50

51 表情肌的评定 5级:正常收缩,与正常侧对称; 4级:近正常收缩,与正常侧稍不对称; 3级:活动幅度约为正常侧的1/2;
2级:活动幅度约为正常侧的1/4; 1级:稍有肌肉收缩迹象: 0级:无肌肉收缩迹象。 06:28

52 2. 器械评定 常用的方法: 等长肌力评定; 等张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
在肌力较强(超过3级)时,为了进一步作较准确的定量评定,可用专门的器械进行测试。 常用的方法: 等长肌力评定; 等张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 06:28

53 3、注意事项 受检肌的起止点; 肌肉与所通过关节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肌纤维走行方向; 受检肌收缩时产生的肢体运动方向;
阻力点应施加于被测肢体的远端; 掌握每个关节正确的最大关节活动度,和患者的最大关节活动度; 掌握正确的测试姿位、平稳的运动; 固定近端关节,避免代偿; 施加阻力强度不变; 两侧对比,差异>10%有临床意义; 06:28

54 4. 肌力测定的禁忌证 禁忌:严重疼痛、关节活动极度受限、严重的关 节积液或滑膜炎、软组织损伤刚刚愈合、
4. 肌力测定的禁忌证 禁忌:严重疼痛、关节活动极度受限、严重的关 节积液或滑膜炎、软组织损伤刚刚愈合、 关节不稳定、关节急性损伤或拉伤等为绝对 禁忌证;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亚急性或慢 性扭伤或拉伤、心血管疾病为相对禁忌证。 不宜:锻炼后、疲劳时、饱餐后 不适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痉挛肌 06:28

55 三、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关节活动范围又称关节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 ROM)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肌肉主动收缩产生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完全由外力活动产生,无随意肌肉活动。 06:28

56 评定 目的 明确是否受限,影响的原因 确定受限的范围 06:28

57 关节活动异常常见原因 关节本身的因素 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均可引起疼痛、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 关节外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损伤及粘连、疤痕挛缩、骨折、肌肉痉挛、严重的肢体循环障碍均可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中枢神经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过度,痉挛期则导致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 06:28

58 测量工具 (1)测角计 也称通用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移动臂,标有指针;固定臂,附有刻度盘,两臂于一端以活动轴固定,轴心为测角计中心。 使用通用测角计时,测角计轴心须与关节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行。 06:28

59 (2)其它工具 方盘测角计、直尺、铅垂线、电子装置及其它工具。 06:28

60 06:28

61 主要关节ROM的测量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量角器放置方法 正常范围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肘 肩 屈 坐位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
骨纵轴 平行 0°~180° 同上 0 °~50 ° 外展 与身体中线平行 0°~180 ° 坐/立/仰卧位,臂取解剖位 肱骨 外上 与肱骨长轴平行 与桡骨长轴平行 0°~150 ° 0 ° 06:28

62 关节 活动 体位 量角器放置方法 正常范围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腕 屈 坐/站,前臂完全旋前 尺骨茎突 与前臂纵轴平行 与第2掌骨纵轴平行
0°~90° 0 ~70 ° 仰/侧卧,对侧下肢伸直 股骨大转子 与身体纵轴平行 与股骨纵轴平行 0 °~ 125° 侧/ 俯卧,被侧下肢在上 0 °~ 15° 内收 仰卧 髂前上棘 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 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的连线 0 °~ 45° 外展 06:28

63 主要关节ROM的测量 关节 活动 体位 量角器放置方法 正常范围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膝 屈 俯卧、侧卧或坐在椅子边缘 股骨外侧髁
与股骨纵轴平行 与胫骨纵轴平行 0 °~150° 0 ° 背屈 仰卧,踝处中立位 腓骨纵轴线与足外缘交界处 与腓骨纵轴平行 与第五跖骨纵轴平行 0 °~20° 跖屈 0 °~45° 06:28

64 肩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屈和伸、外展和内收、外旋和内旋 06:28

65 06:28

66 06:28

67 06:28

68 06:28

69 06:28

70 06:28

71 06:28

72 06:28

73 评定分析 正常关节有一定的活动方向与范围。同一关节的活动范围可因年龄、性别、职业等因 素而异,因此各关节活动范围的正常值只是平均值的近似值。
正常情况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要小于被动活动范围。当关节有被动活动受限时, 其主动活动受限的程度一定会更大。 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而主动活动不能者,常为神经麻痹或肌肉、肌腱断裂所致。 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部分受限者为关节僵硬,主要为关节内粘连、肌肉痉挛或 挛缩、皮肤瘢痕挛缩及关节长时间固定等所致。 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不能者为关节强直,提示构成关节的骨骼之间已有骨性或 牢固的纤维连接。 临床上以关节活动受限较多见。关节活动超过正常范围亦是一种异常表现,可见于周 围神经病损所致的肌肉弛缓性瘫痪、关节支持韧带松弛以及关节骨质破坏等患者。 06:28

74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严格操作,专人负责,提高准确性。 存在一定正常差异,要左右对比检查。 不宜在关节活动锻炼后检查。
同时检查主动和被动两种关节活动度,分别记录。 不同器械、不同方法测得的关节活动度值有差异,不宜互相比较。同一单位内所用方法应一致,载入文献资料是要有说明。 06:28

75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检查者应熟悉各关节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熟练测定技术。 检查前对患者讲明目的和方法,使其充分合作。
检查时患者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保持舒适体位,测定时不得移动,避免代偿活动影响检查结果。 记录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 06:28

76 适用范围及慎用范围 适用范围 当关节水肿、疼痛,肌肉挛缩、缩短,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等发生时,会影响关节的运动功能,这些情况需要进行ROM测量。关节炎、痛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继发性损害患者,ROM测量是必查项目。 慎用范围 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刚刚经历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骨化性肌炎。 06:28

77 四、步态分析 步行 指通过双脚的交互动作移动机体的人类特征性 活动。 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
步态分析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被测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评定。定性和定量。 06:28

78 步态周期 从一侧足跟着地,到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一个步行周期。其间每一足都经历了一个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相(60%)及离地挪动的摆动相(迈步相,40%)。 以右足为例,在一个步行周期中,涉及以下环节:①右足跟开始着地;②(右足完全着地)左足趾离地;③右足跟离地;④左足开始着地;⑤右足趾离地;⑥双足对线;⑦右胫骨直立;⑧右足开始着地。其中①至⑤属支撑相,⑤至⑧属摆动相。 从支撑相到摆动相是加速期,而从摆动相到支撑相是减速期。 06:28

79 正常步行周期 06:28

80 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60﹪。
1.支撑相 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60﹪。 支撑相又分早、中、末期。支撑相大部分时间为单足支撑。当两足同时处于支撑相时为双支撑相。双支撑相的存在为步行的特征,此期消失,出现双足离地为跑步的特征。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 步行障碍时往往首先表现为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以增加步行稳定性。 2.摆动相 指足离开地面向前迈步到再次落地之间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40﹪。 06:28

81 步行周期中的常用参数 传统的测定方法为足印法,即在足底上涂上墨汁,在步行通道(一般为4-6米)铺上白纸。受试者走过白纸,用秒表记录步行时间,并通过足迹测量步行空间。 现代实验室也采用数字化三维分析或电子步态分析系统。 06:28

82

83

84 常用的参数 1.步长(步幅) 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距离。 2.步长时间 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时间。
1.步长(步幅) 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距离。 2.步长时间 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时间。 3.步幅(跨步长) 指一足着地至同一足再次着地的距离。 4.步频 指平均步数(步/min),步频=60(s)÷步长平均时间(s) 。由于步长时间两足不同,所以一般取平均值。若按左右步长单独计算步频,以表示两侧步长的差异。 5.步速 指步行的平均速度(m/s)。步速=步幅÷步行周期。 6.步宽 也称之为支撑基础,指两足中心间的距离。 7.足偏角 两足中心线与前进方向所成的角,有左、右足偏角。 06:28

85 步行周期中的运动分析 1.髋、膝、踝关节的屈伸
行走时双下肢必须交替支撑和摆动,下肢各关节也在不断屈伸,最显著的运动是髋、膝、踝关节的屈伸运动。 2.重心运动 人体重心位于第2骶骨前缘,两髋关节中央。步行中,人体重心在矢状面和水平面上不断移动,即上下左右不断移动。直线运动时,人体重心移动最小,因此最为省力。 06:28

86 3.骨盆运动 为了减少重心的上、下及侧向移动,以使运动更为平稳并降低能耗,骨盆也配合步行周期而作左右旋转、左右倾斜及侧向移动。步行周期中上肢作与同侧下肢相反方向的摆动。 4.肌肉运动 步行周期中多组肌肉的协调收缩,起到平衡身体、加速、减速及吸收震动的作用。步态异常与肌肉活动的异常通常有密切关联。在步态分析中常用动态肌电图监测步行时肌肉活动与步态的关系。 06:28

87 步态异常的常见原因 负重或运动期间的疼痛或不适; 肌力低下; 关节运动受限; 共济失调; 骨或软组织病变(包括截肢)。 06:28

88 常见异常步态 短腿步态 减痛步态 周围神经损伤步态 臀大肌步态 臀中肌步态 股四头肌步态 跨栏步态 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异常步态
偏瘫 脑瘫 剪刀步 关节挛缩步态 帕金森步态 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06:28

89 临床常见的异常步态 06:28

90 臀大肌步态(glutaeus maximus gait)

91 臀中肌步态(glutaeus medius gait)

92 偏瘫步态(hemiplegic gait)
视频

93 截瘫(paraplegia )

94 脑瘫(cerebral palsy)

95 帕金森步态(Parkinsonian gait)

96 五、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 协调(coordination):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 平衡(balance):是指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06:28

97 目的 评定多块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活动的能力,判 断有无协调障碍、平衡障碍,发现影响因素, 预测可能发生跌倒的危险性。确定治疗目标,
制定治疗方案,确立治疗方法,判定治疗效果。 06:28

98 平衡的评定(简易平衡评定法) 坐位平衡:1级 静态平衡 2级 自动态平衡 3级 他动态平衡 站位平衡:1级 静态平衡 06:28

99 平衡功能的评定 标准: 1级:静态维持自身平衡10s以上; 2级:自身动态维持平衡10s以上(伴随上肢运动可以维持平衡)
06:28

100 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运动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与特定运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
协调运动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与特定运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 协调运动包括二类:粗大运动(如翻身、坐、站、行走) 精细运动(手指的精细动作) 协调运动障碍 指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协调控制的部位主要有小脑、基底节、脊髓后索。 06:28

101 协调的评定 非平衡性: 身体非直立位(坐、站)时静止和运动的成分,包括对粗大和精细运动的评定;
平衡性:身体直立位时的姿势,包括了平衡功能以及静和动的成分 06:28

102 非平衡性协调评定 1、指鼻试验 2、指向他人手指试验 3、指对指试验 4、交替指鼻和指指 5、指对掌 6、总抓握 7、旋前旋后 8、轻叩手
9、轻叩足 10、交替地踵至膝、踵至趾 11、上、下肢绘一圆或“8”字 12、固定或位置保持 06:28

103 评分标准 5分—正常 4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熟练比正常稍差。
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陷极明显,动作慢、笨拙和不稳定 2分—重度障碍,只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 1分—不能活动 06:28

104 平衡性协调评定 1、在正常舒适的位置上维持站立位 2、两足并拢维持站立位 3、一足在另一足前方(足尖靠足跟)维持站立 4、单足站
5、站着,上肢交替地放在身旁、头上方、腰部等 6、外力突然将患者轻轻推离平衡点(注意保护患者) 7、维持站立位并交替躯干前屈和返回原位;维持站立位并交替两侧侧屈躯干 8、沿直线走,一足跟直接在另一组足尖之前 9、沿地上标记出的圆圈或“8”字行走 10、向侧方迈步和交叉前行 11、跳跃行走,退步向后走或变换速度行走(可加重协调障碍) 12、维持两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闭眼时若患者不能保持直立位为Romberg征阳性 06:28

105 六、感觉功能检查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躯体感觉:浅感觉 深感觉 复合感觉 内脏感觉 06:28

106 1.痛觉 用大头针的针尖轻刺被检者皮肤,询问病人有无疼痛感觉,两侧对比病记录感觉障碍类型(过敏、减退或消失)与范围。
(一)浅感觉检查 1.痛觉 用大头针的针尖轻刺被检者皮肤,询问病人有无疼痛感觉,两侧对比病记录感觉障碍类型(过敏、减退或消失)与范围。 2.触觉 用棉签或软纸片轻触被检者的皮肤或粘膜。询问有无感觉。 3.温度觉 用两支玻璃试管或金属管分别装有冷水(5-10℃)和热水(40-50℃),交替接触患者皮肤,让其辨出冷、热感觉。 06:28

107 用震动着的音叉柄置于骨突起处(如内、外踝,手指、桡尺骨茎突、胫骨等),询问有无震动感觉和持续时间,判断两侧有无差别。
(二)深感觉检查 1.运动觉 被检者闭目,检查者轻轻夹住被检者的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左右,令被检者说出“向上”或“向下”。 2.位置觉 被检者闭目,检查者将其肢体摆成某一姿势,请患者描述该姿势或用对侧肢体模仿。 3.震动觉 用震动着的音叉柄置于骨突起处(如内、外踝,手指、桡尺骨茎突、胫骨等),询问有无震动感觉和持续时间,判断两侧有无差别。 06:28

108 (三)复合感觉检查 1.皮肤定位觉 被检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或棉签轻触被检者皮肤某处,让被检者用手指指出被触部位。正常误差:手部<3.5mm,躯干部<1cm。 2.两点辨别觉 ①以钝角分规刺激皮肤上的两点,检测被检者有无能力辨别, 再逐渐缩小双脚间距,直到被检者感觉为一点为止,测其实 际间距,与健侧对比。正常时指尖掌侧为2-8mm,手背为2- 3cm,躯干为6-7cm。 ②将回形针掰开,两端形成一距离,然后放在患者皮肤上让其 分辨。 06:28

109 ①被检者闭目,令其用单手触摸熟悉的物体,如钢笔、 钥匙、硬币等,嘱其说出物体的大小、形状、硬度、轻重及名称。先测功能差的一侧,在测另一手。
3.实体觉 ①被检者闭目,令其用单手触摸熟悉的物体,如钢笔、 钥匙、硬币等,嘱其说出物体的大小、形状、硬度、轻重及名称。先测功能差的一侧,在测另一手。 ②被检者睁眼,用1小布袋装入上述熟悉的物体,令其用 单手伸入袋中触摸,然后说出1-2样物体的属性和名称。 4.体表图形觉 被检者闭目,用笔或竹签在其皮肤上画图形(方、圆、三角形等)或写简单的数字(1、2、3等),让患者分辨。亦应双侧对照进行。 06:28

110 注意事项 检查感觉功能时,患者必须意识清醒; 左右、近远端对比的原则,从感觉缺失区向正常部位逐步 移行检查;
受检者闭目,以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 06:28

111 七、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氧运输功能(包括血管功能和心脏功能) 交换功能(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也是人体运动耐力的基础,心肺功能越强,人的运动耐力也越强。 心肺运动试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机体的运动应激反应,促使机体功能进入最大或失代偿的状态,诱发相应的生理和病理表现,指导临床的诊断及功能评估。 06:28

112 心电运动试验的阳性评定标准 运动诱发典型心绞痛 出现典型心电图改变 运动中收缩压下降(低于正常水平) 06:28

113 心电运动试验 应用范围 协助临床诊断:冠心病、鉴定心率失常、鉴定 呼吸困难或胸闷的性质 确定功能状态: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 预后
评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和残疾程度 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指导康复治疗: 06:28

114 适应症 病情稳定; 无明显步态和骨关节异常; 无感染及活动性疾病; 精神正常及主观上愿意接受检查并能主动配合者; 06:28

115 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耐力,持续进行工作的能力。 分类:一般耐力(有氧耐力) 力量耐力 速度耐力 专门耐力 评定指标:最大吸氧量 06:28

116 最大吸氧量(VO2):是指机体在运动时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是综合反映心肺功能状态和体力活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
06:28

117 第二节 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并能表达出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表现形式:口语、书面语和姿势语
言语:是指人们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具有交流功能、符号功能、概括功能,是音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即说话的能力。 06:28

118 语言障碍 是指在口语和非口语的过程中,词语的应用出现障碍。 如失语症
言语障碍 是指口语形成障碍,包括发音困难或不清,嗓音产生困难、气流中断或言语韵律异常导致的交流障碍。如构音障碍。 06:28

119 失语症 表现 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
病因:TBI、SCI、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 06:28

120 失语症—语言症状 听理解障碍 口语表达障碍 阅读障碍 书写障碍 06:28

121 失语症—分类 外侧裂周围失语: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
分水岭区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 皮质下失语 纯词聋 纯词哑 失读症 失写症 06:28

122 失语症—评定方法 BDAE WAB SLTA Token ABC 06:28

123 构音障碍 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调等,产生发音、共鸣、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障碍。
常见病因:脑卒中,GBS,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等。 06:28

124 构音障碍—分类 运动性构音障碍:迟缓性、痉挛性、运动失调性、运动过少性、运动过多性、混合性 器质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 06:28

125 构音障碍—评定方法 构音器官功能检查:听声、看面部运动 Frenchay 评定法:反射、呼吸、舌、唇、颌、软腭、喉、言语可理解度
仪器检查:纤维喉镜、肌电图、电脑嗓音分析系统 06:28

126 吞咽障碍 由于下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以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
表现为饮水呛咳,液体或固体食物滞留口腔,吞下过程障碍或哽咽。 06:28

127 吞咽障碍—评定 反复唾液吞咽试验 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观察在30s内患者吞咽的次数和活动度。
06:28

128 吞咽障碍—评定 洼田饮水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分级: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评定: 正常:1级,5秒之内; 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 异常:3~5级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 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06:28

129 吞咽障碍—评定 特殊检查 吞咽造影检查 电视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 测压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超声检查 表面肌电图检查 06:28

130 第三节 心理与认知功能评定 心理功能评定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情绪测验 (焦虑、抑郁) 06:28

131 认知功能评定 筛查 MMSE MoCa 全面认知评定 LOTCA 06:28

132 注意功能评定 数字复述 连减或连加 听运动检查法 删字测验 06:28

133 知觉障碍 空间障碍 失用症 06:28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失用症评定 失用症指在运动、感觉、反射均无障碍的情况下,患者不能按命令完成以前会做的动作。 06:28

141 结构性失用:临摹立方体;用火柴棒拼图;积木堆砌; 运动性失用:按指令完成动作,如梳头、指鼻、鼓掌、吹口哨、伸舌等;
意念性失用:按要求完成系列动作 06:28

142 第四章 电诊断 鉴别神经或肌肉疾病最灵敏的方法 06:28

143 分类 针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06:28

144

145

146 EMG:肌电图检查时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其电位活动及其变化的一种电诊断学方法。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研究周围神经的感觉或运动兴奋传导功能。 06:28

147

148

149 针电极 大力收缩 针电极: -同心针电极 -单极针电极 声音控制: -安静时无声 -集中在肌肉 -发放频率

150

151

152 意义 EMG: 确定神经系统有无损伤及损伤部位,区分神经源性异常与肌源性异常; 作为临床康复评定的指标。 NCV: 髓鞘损害; 轴突病变;
06:28

153 第五节 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评定 06:28

15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反映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的最基本能力,因而在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最大限度的自理构成了康复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要改善康复对象的自理能力,首先就必须进行ADL的评定。 06:28

155 ADL定义、范围 1.定义 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需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2.范围 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动等。 06:28

156 运 动 方 面 床上体位; 床上体位转换 ★ 床上运动 床上移动 乘坐轮椅 ★ 轮椅上运动和转移 使用轮椅
★ 轮椅上运动和转移 ★ 使用或不使用专门设备的室内、室外行走 ★ 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 06:28

157 更衣、进食、如厕、洗漱、修饰(梳头、刮脸、化妆)。
★ 自理方面 更衣、进食、如厕、洗漱、修饰(梳头、刮脸、化妆)。 ★ 交流方面 打电话、阅读、书写、使用计算机、识别环境标记如厕所标志街道指示牌和交通信号灯等。 ★ 家务劳动方面 购物、备餐、洗衣、使用家具及环境控制器(电源开关、水龙头、钥匙等)。 06:28

158 评定方法 (1)Barthel指数评定 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最高分为100分,60分以上这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者为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Barthel指数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 06:28

159 Barthel 指数评定内容及记分法 ADL项目 自理 稍依赖 较大依赖 完全依赖 进食 10 5 洗澡 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
洗澡 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 穿衣 控制大便 控制小便 上厕所 床椅转移 15 行走(平地45m) 上下楼梯 06:28

160 功能能活动问卷(FAQ) FAQ原用于研究社区老年人独立性和轻症老年性痴呆,后经修订用于康复评定。是目前IADL量表中效度最高的,项目较全面,在IADL评定是提倡首先使用。 FAQ评定分值越高表明障碍程度越重,正常标准为<5分,≥5分为异常。 06:28

161 生存质量(QOL)评定 1. 概念 在康复医学领域,QOL是指个人的一种生存的水平和体验,这种水平和体验反映了病、伤、残者在不同程度的伤残情况下,维持自身驱体、精神以及社会活动处于良好状态的能力和素质,即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 2.评定内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生存质量的评定至少应包括六大方面:身体功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每个大方面又包含一些小方面,共有24个。 06:28

162 访谈法 自我报告 观察法 标准化的量表评定法 常用评定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量表)世界卫生组
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QOL-BREF) 06:28

163 谢 谢! 06:28


Download ppt "康复医学评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 陈晓伟 06:28."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