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3.1 豆類種類及營養價值 3.2 黃豆的性質 3.3 豆類在食品上的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3.1 豆類種類及營養價值 3.2 黃豆的性質 3.3 豆類在食品上的利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1 豆類種類及營養價值 3.2 黃豆的性質 3.3 豆類在食品上的利用
大 綱 大 綱 3.1 豆類種類及營養價值 3.2 黃豆的性質 3.3 豆類在食品上的利用

2 以收穫種子為目的的豆科植物即稱為豆類,一般來說豆類價格便宜且容易保存,是素食者的肉類。全球約有12,000種不同的豆類植物,其中人類常食用的有豌豆、黃豆、花生、綠豆、紅豆等。

3 豆類的可食部分為子葉,蛋白質含量高達20~30%,依其組成分可分為下列三大類:

4 3.1 豆類種類及營養價值 1.豆類種類 (1)以醣類為主的豆類:此種豆類的組成分為醣類50~55%可作為主食。常見的有紅豆、綠豆等,可製成甜點或糕餅的餡料。

5 3.1 豆類種類及營養價值 (2)以脂肪為主的豆類:例如花生、黃豆的脂肪高可製油,黃豆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皆高,是製造黃豆蛋白和各種素食加工品的良好原料,如豆腐、豆花、豆漿、醬油、味噌、素肉等。

6 3.1 豆類種類及營養價值 (3)與蔬菜成分相近的豆類:此種豆類屬於蔬菜類,應注意烹調時間不可過長,以免營養素流失。常見的豆類蔬菜有菜豆、豌豆、毛豆及四季豆等。 包括雲藊豆、四季豆、白腎豆、架豆、芸豆、刀豆、玉豆、去豆等,一年生豆科植物,是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之一。

7

8 2.豆類食品營養成分 (1)醣類:組成以澱粉為主,其中含有棉籽糖,人體消化酵素無法分解,食用後體內的微生物會利用此醣類,並產生二氧化碳及甲烷,使腹部發生脹氣現象。 (2)蛋白質:豆類是重要的蛋白質供給來源之一,胺基酸組成良好,幾乎都包含人體所需的必需胺基酸,僅含硫胺基酸較為缺乏。

9 (3)脂肪:占15~20%,含不飽和脂肪酸,且無膽固醇,零負擔。
(4)礦物質:鈣、磷(含量較鈣多)、鐵。 (5)維生素:維生素B1、B2較多,維生素C僅存在於發芽的豆芽中,缺少維生素A。

10

11 3.2 黃豆的性質 1.黃豆蛋白質的性質 黃豆蛋白質含量約為30~40%,屬優良蛋白質,亦稱為旱田之肉,具有大量的水溶性蛋白質,可製作豆漿及豆花等加工食品。 黃豆亦稱大豆,研究指出,黃豆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此外黃豆還含有一些微量物質,例如皂素、植物固醇、亞麻油酸及維生素E等,對於人體亦相當有幫助。

12 2.黃豆脂肪的性質 黃豆脂質含量約為18~24%,常用來做為油脂原料,脂肪酸組成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為人體之必需脂肪酸,因此黃豆的營養價值相當高。

13 3.黃豆醣類的性質 黃豆醣類含量約為25~30%,其組成中主要係以多醣類及棉籽糖和水蘇四糖等寡醣類為主,由於人體消化酵素無法分解,當腸道微生物利用時會分解產生氣體,易發生脹氣等現象,因此腸胃不適時,應減少黃豆類製品的攝取。

14 4.黃豆其他微量物質的性質 (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屬於蛋白酶抑制物質之一,貯存於黃豆子葉中,會阻止胰蛋白酶對消化道內蛋白質中胜肽鍵的水解作用,不利於我們的消化,被認為是抗營養因子。因此攝取黃豆食品時需要經加熱處理,使胰蛋白酶抑制物質變性或降低活性,以擁有較高的食品營養價值。

15 4.黃豆其他微量物質的性質 (2)血球凝集素:豆類中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與某些糖分子有特殊的親和作用。人體的細胞膜組織一半是碳水化合物,一旦與植物血球凝集素結合,就會引起細胞的凝集,造成中毒。凝集素在高溫狀態下可被破壞。

16 (3)皂素:為豆漿煮沸時會產生泡沫的原因。其具有降低表面張力的作用,食用後對消化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性。亦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防止體內自由基作用,具有抗癌功效。

17 (4)植酸:是一種有機酸,存在於所有種子中,而豆類中含量最高。它既可與豆類本身所含的鈣、鎂結合,生成不能為人體吸收的鹽類,又可在腸道中與其他食物的鈣結合,變成不溶性的植酸鈣,導致鈣、鎂的吸收下降,故長期偏食豆類有導致體內鈣缺乏的可能性。

18 (5)異黃酮:又稱植物性雌激素,具有抗氧化性、降低血中膽固醇之功能,可減少心臟疾病,也可減少骨質疏鬆症之危險性,減輕更年期婦女的症候群等。每100公克豆腐含有約40毫克的異黃酮素。

19 (6)維生素E:黃豆油含有豐富的維他命E,係為天然抗氧化劑,可防止體內過氧化物的增加。它可供為一種特殊健康機能性藥劑,做為醫藥品;也可供為食用油脂及油脂加工食品的抗氧化劑,以確保穩定與貯存性。

20

21 5.黃豆的特性介紹 (1)乳化作用:黃豆中含有卵磷脂,為一種乳化劑,可增加及維持乳化作用的安定性。 (2)吸油及抑油性:黃豆粉加入其他不同食品材料中混合,可抑制吸收過多的脂肪;然而黃豆也可促進脂肪與蛋白質的結合,將黃豆粉加入肉餅之中,能使材料更充分融合與吸收。

22 (3)吸水性:黃豆蛋白質為一種親水性的蛋白質,具有保水及吸水的功能,用於烘焙食品中可增加保水性,進而延長保存時間。
(4)改善食品組織:黃豆粉可作為湯汁的黏稠劑,增加湯汁的濃度。並可幫助碎肉產生膠體,增加產品口感。

23 黃豆在食品上的應用歷史相當悠久,除了可製成傳統的黃豆加工食品外,黃豆油亦是主要的食用油脂。而近年來更從黃豆榨油後的豆渣提煉出黃豆蛋白,在食品的應用上更是重要,黃豆相關製品如圖3-7所示。

24

25

26

27

28 2.其他豆類在食品的利用 (1)豆沙:紅豆、綠豆、蠶豆等整粒泡水煮熟後加以磨碎,即成各類豆沙,可作為食品加工使用,製成各種糕餅。 (2)羊羹:洋菜煮溶後,加入豆沙與砂糖相混,加熱濃縮而成。 (3)花生醬:花生用焙火機炒熱,再加以粉碎,去皮後再充分研攪,然後加入少量食鹽、乳化劑以及硬化油,充分攪拌而成。


Download ppt "3.1 豆類種類及營養價值 3.2 黃豆的性質 3.3 豆類在食品上的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