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推拿系列多媒体课件之 胸椎小关节紊乱 湖北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推拿系列多媒体课件之 胸椎小关节紊乱 湖北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推拿系列多媒体课件之 胸椎小关节紊乱 湖北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

2 【概述】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骨错缝,是指胸椎小关节受到外力作用,致使微细解剖位置发生轻微改变,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3 【相关解剖】 胸椎位于脊柱中段,胸椎骨的上下关节突面呈额状面,周围的关节囊较为紧张,其滑膜层附着于关节软骨周围
【相关解剖】     胸椎位于脊柱中段,胸椎骨的上下关节突面呈额状面,周围的关节囊较为紧张,其滑膜层附着于关节软骨周围.胸椎可进行屈伸,侧弯,旋转等运动,其运动幅度较颈椎,腰椎要小.胸段发出的神经共12对,在同序胸椎下缘穿出,分成前后两支,前支又称为肋间神经,后支支配背部的部分肌肉及部分颈项,背腰的皮肤感觉.

4 【病因病理】     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引起胸椎间盘及胸椎间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使胸椎内平衡失调,承受外力作用的力量减弱,在此状况下,如胸椎受到某一外力作用,可造成胸椎小关节的错位而产生疼痛.如身体负重时作大活动量的运动,使胸部椎间关节发生过度旋转,而不能回复,同时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受到捩伤,产生疼痛,疼痛又反射性地引起周围肌肉痉挛,影响周围的神经使疼痛更加严重.

5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胸骨错缝"范畴,由于长期劳损,或用力不当,引起筋伤骨错,而产生疼痛. <<医宗金鉴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胸骨错缝"范畴,由于长期劳损,或用力不当,引起筋伤骨错,而产生疼痛.<<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状."

6 【临床表现】     多有明显的外伤史,胸背部疼痛,疼痛于损伤后立即产生,疼痛有时向肋间放射,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行走时稍有不慎亦会引起疼痛明显加重,不能久坐久卧.

7 【体征及检查】 1. 触诊 1>错缝椎节后面可触及压痛点,痛点在胸椎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叩击痛阳性
【体征及检查】     1.触诊 1>错缝椎节后面可触及压痛点,痛点在胸椎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叩击痛阳性.                  2>有明显错缝椎节的可触及棘突偏歪,两侧肌肉僵硬,痉挛强直.患椎处有筋结或条索状物.     2.X线检查 有部分患者胸椎曲度可有改变,余无明显异常.

8 【诊断依据】 1. 急性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单侧或双侧背肌疼痛,肌肉痉挛,功能受限. 偶有向前胸或腰腹部放射. 2
【诊断依据】     1.急性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单侧或双侧背肌疼痛,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偶有向前胸或腰腹部放射.     2.慢性者以背部酸痛,沉重感为主.胸椎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有压痛.     3.受累椎体棘突可有偏歪或后突.

9 【鉴别诊断】 1. 胸椎结核,肿瘤 疼痛多逐渐加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X线示可有胸椎骨质的破坏. 2
【鉴别诊断】     1.胸椎结核,肿瘤   疼痛多逐渐加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X线示可有胸椎骨质的破坏.     2.压缩性胸椎骨折 有明显外伤史,X线示胸椎体呈楔状改变.

10 【治疗】     常用手法与步骤是:     1.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其左侧.在胸椎两侧骶棘肌处施以轻柔的滚法,使痉孪的肌肉得以松弛,时间约5分钟.     2.中指呈叠指状,依次按揉大椎,陶道,身柱,灵台,至阳,配合镇定,行气止痛,然后在胸椎两侧骶棘肌处施以按法,时间约5分钟,进一步缓解肌肉痉孪.

11 3.医者面对患者而立于其身侧,一手从腋下伸至肩前上部托住颈项并向后扳,另一手掌根鱼际或大拇指着力按压住错缝胸椎关节段,在此姿势下,两手协同向相反方向用力扳动,以整复错缝. 4.用掌根按揉背部两侧,同时嘱患者张口,并有节奏轻轻地按压患部. 5.最后用虚掌轻快地叩,拍击背伸肌,自肩胛部拍打至腰部,以舒筋活络.

12 【注意事项】     1.复位后可进行适当的腰背功能锻炼.     2.注意患部保暖,避免过度的活动.


Download ppt "推拿系列多媒体课件之 胸椎小关节紊乱 湖北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