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医学微生物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医学微生物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医学微生物学

2 疱疹病毒 瞿涤 博士/教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3 重点与难点 1.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原发感染及复发感染(病毒潜伏与激活)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3.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
先天性感染、新生儿感染、病毒激活感染 4.EB病毒的致病性 EV感染与肿瘤

4 HHV的特性: 包膜:球形,150~200 nm 核衣壳:立体对称 基因组:dsDNA,编码多种蛋白和酶 增殖:核内复制,融合成多核巨细胞
感染类型:原发感染、潜伏感染、复发感染 免疫:CMI控制HHV感染

5 人疱疹病毒的分类 疱疹病毒亚科 “-herpesviridae” 疱疹病毒属 “-virus” 正式命名
“Human -Herpesvirus” 常用名 Alpha(α) Simplex 人疱疹病毒1型 (HHV-1)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人疱疹病毒2型 (HHV-2) 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 Varicello 人疱疹病毒3型 (HHV-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Beta(β) Cytomegalo 人疱疹病毒5型 (HHV-5) 人巨细胞病毒(HCMV) Roseolo 人疱疹病毒6型 (HHV-6) 人疱疹病毒6型(HHV-6) 人疱疹病毒7型 (HHV-7) 人疱疹病毒7型(HHV-7) Gamma(γ) Lymphocrypto 人疱疹病毒4型 (HHV-4) EB病毒(EBV) Rhadino 人疱疹病毒8型 (HHV-8)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

6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HHV-1,HHV-2)

7 一、生物学性状 血清型:HSV-1和HSV-2 基因组:150 kb, 编码70多种蛋白病毒编码蛋白的功能: 病毒结构蛋白: 衣壳蛋白
包膜糖蛋白:gC,gL,gE等 参与病毒增殖:DNA聚合酶、TK

8 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粘附性糖蛋白:gB、gC、gD和gH 融合蛋白:gB等。 免疫逃逸:gC,gE/gL复合物; 血清型分型: gG(型特异性糖蛋白) gG-1代表HSV-1,gG-2为HSV-2

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唾液、阴道分泌物, 疱疹液,接吻,共用 杯子,牙刷等 性接触;垂直传播
疱疹液(手,眼,皮肤)传播

10 HSV感染较普遍 -上皮细胞内复制 密切接触和性接触 疱疹液中充满病毒颗粒,具有传染性,疱疹基底部见多核巨细胞; -神经细胞为潜伏感染
经粘膜和破损皮肤 -上皮细胞内复制 疱疹液中充满病毒颗粒,具有传染性,疱疹基底部见多核巨细胞; -神经细胞为潜伏感染 皮肤损伤性水疱

11 原发感染 表现:粘膜与皮肤的局部疱疹 HSV-1:腰以上感染为主 唇疱疹 龈口炎 角膜结膜炎等

12 HSV-2:腰以下及生殖器感染为主 生殖系统疱疹、新生儿疱疹等

13 潜伏感染 原发感染后, HSV由感觉神经 感觉神经节 HSV-1: 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HSV-2: 骶神经节
潜伏感染  原发感染后, HSV由感觉神经 感觉神经节 HSV-1: 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HSV-2: 骶神经节 潜伏的HSV不复制,对抗病毒药物不敏感

14 复发性感染 非特异性刺激:发热、月经、感染等 激活潜伏病毒 感染粘膜或皮肤上皮细胞 免疫记忆反应 病程短, 组织损伤轻, 感染局限
复发性感染  非特异性刺激:发热、月经、感染等 激活潜伏病毒 沿感觉神经纤维 下行到末梢(原发部位) 感染粘膜或皮肤上皮细胞 免疫记忆反应 病程短, 组织损伤轻, 感染局限

15 免疫 IFN和NK细胞:限制原发感染发展 中和抗体:阻断病毒扩散 细胞免疫:控制和消除HSV感染

1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检测核酸 PCR或原位杂交检测HSV的DNA 检测抗原 刮取疱疹基底部组织 荧光素或酶标记抗体染色
检查细胞内疱疹病毒抗原 分离病毒 标本:水疱液、唾液或CSF 细胞:BHK-21,Vero CPE:细胞肿胀;融合细胞;包涵体

17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 (HHV-3)

18 一、生物学性状 与HSV相似点: ①潜伏于神经细胞,引起复发感染 ②细胞免疫限制和防治重症水痘 ③皮肤损伤以水疱为特征,疱液中含大量病毒颗粒
④编码TK等, 对抗病毒药物敏感 与HSV不同点: ①经呼吸道以及接触传播 ②通过病毒血症播散至皮肤

1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水痘(原发感染) 带状疱疹(复发感染) 好发于3~6岁儿童 冬春季流行
病毒潜伏在神经节,病毒激活后引发(紧张压力或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20 VSV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

21 VZV复发性感染 

2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与防治 诊断:临床表现典型,无需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病毒检测似HSV:核酸、抗原、分离等。
治疗:①无环鸟苷等;②IFN:限制疾病、缓解局部症状。 预防:减毒活疫苗;接触病毒72小时以内,注射VZIG(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被动免疫)。

23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
第三节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 (HHV5)

24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与HSV相似 宿主范围: 仅感染人 仅成纤维细胞中增殖 复制周期为36~48小时
细胞病变出现需2 ~ 6周:细胞变圆、 膨胀、核变大、形成巨细胞,核 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2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HCMV感染 病毒增殖: 各种腔管道上皮细胞内血、唾液、乳液、尿、阴道分泌物等含病毒 传播途径:
经胎盘传至胎儿、产道至新生儿 乳液和唾液至儿童 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 接触性感染,包括性接触

26 原发感染 儿童和成人通常隐性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 潜伏感染 多数长期带毒;潜伏部位:唾液腺、乳腺、肾、白细胞等;长期或间歇地自唾液、乳汁、尿液、精液或宫颈分泌物中排出病毒。 复发性感染 器官移植、AIDS、白血病和淋巴瘤等;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激活潜伏病毒;引起肺炎、结肠炎和脑膜炎等。

27 新生儿感染:经产道感染或出生后数周由母体(尿或乳汁中的病毒)或护理人员排出的病毒所引起的感染,少数表现为短暂的间质性肺炎、肝脾轻度肿大、黄疸,多无明显症状但排毒。
先天性感染:经胎盘感染胎儿-死胎或先天性疾病巨细胞包涵体病:肝脾肿大、黄疸、溶血性贫血等;以及神经系统损伤:耳聋和智力低下等。

2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中增殖,生长慢,CPE需2~6周,可用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 HCMV CPE 包涵体
ELISA:HCMV-IgM;近期感染;胎儿感染 快速诊断:检测病毒核酸

2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异嗜性抗体的检测 辅助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交叉抗体:IgM型抗体,有诊断价值(早期诊断、近期感染);效价>1:224。 非特异凝集牛、绵羊RBC;出现早,发病3~4周内达高峰;恢复期逐渐下降至消失。 缺点:假阳性(正常人, 血清病等) 防治原则: 婴儿室发现HCMV感染时应将患儿隔离,孕妇要避免接触CMV感染者;可用高滴度抗HCMV免疫球蛋白及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等联合应用治疗严重HCMV感染。

30 Epstein-Barr virus,EBV
(HHV4)

31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类似疱疹病毒,但抗原结构不同 常规方法不能培养 潜伏在B细胞中

32 增殖性感染产生的抗原: 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 DNA聚合酶活性, 表示EBV增殖

33 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
结构蛋白,存在细胞质和细胞核 VCA-IgM出现早,消失快 VCA-IgG出现晚,持续几年 EBV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 MA): 在细胞表面,属包膜糖蛋白 MA-IgM表示近期感染 MA-IgG可持续存在

34 潜伏感染 EBV感染B细胞或上皮细胞 细胞含EBV基因组 (游离或整合) 选择性表达潜伏期抗原,刺激B细胞增生或永生化

35 EBV潜伏期抗原 核抗原(EB nuclear antigen,EBNA) B细胞核内,为DNA结合蛋白 维持EBV基因组在感染细胞内
感染细胞逃避CTL杀伤 与细胞永生化有关 EBNA抗体:感染晚期, 持续存在 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MP) B细胞表面, 致癌蛋白 改变细胞功能, 抑制细胞凋亡 阻止潜伏病毒激活功能

3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Burkitt淋巴瘤 96%~100%与EBV相关 瘤细胞含EBV、DNA和EBNA

37 鼻咽癌:广东、湖南等地 血清:高效价抗VCA、EA IgG及IgM。 抗体升高常在肿瘤之前。
癌组织:EBNA和LMP阳性;PCR查到EBV基因组。 鼻咽癌治疗后好转,抗体滴度下降。

3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V 口咽部上皮细胞增殖 感染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 入血 全身性EBV感染 表现单核细胞增多
唾液, 接吻, 共用杯子和牙刷等 口咽部上皮细胞增殖 感染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 入血 全身性EBV感染 表现单核细胞增多

39 传染源:抗体阳性的隐性感染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唾液感染,输血传播,未见垂直。 免疫性 EBV在人群中广泛存在,EBV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 中和抗体能阻止外源性病毒再感染; 细胞和体液免疫不能清除体内潜伏的EBV。

40 ?cofactors EBV病毒感染 主要临床表现 EBV病毒感染致病机制 EBV感染 接触EBV 潜伏期 4-7周 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
潜伏期 4-7周 口咽上皮细胞 局部B细胞 经血传播 淋巴结、脾 裂解感染的B细胞,逐渐清除感染 唾液排出病毒 免疫应答 T细胞,抗体 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 腺体肿大、发热 食欲减退、无力 咽痛、淋巴肿大 肝脾肿大、肝炎 免疫病理 (淋巴腺肿大等)及症状(细胞因子释放) 更多的B细胞被感染 疾病恢复后 排毒持续数月 限制性感染 EBV基因组成环形 潜伏在B细胞内,感染细胞不裂解 多克隆激活 IgG水平升高 B细胞永生化 ?cofactors ?cofactors 肿瘤 (不常见) 鼻咽癌 (东南亚) 潜伏EBV激活 (器官移植受体 淋巴瘤 (免疫缺损患者) Burkitt’s淋巴瘤(非洲)

41 EBV特异性抗体检测 EBV感染: VCA-IgM阳性 VCA抗体阳性和EBNA抗体阴性 EBNA抗体阳性 VCA抗体和EBNA抗体阳性

42 第五节 新型人疱疹病毒

43 人疱疹病毒6型(HHV-6) 形态结构类似HSV,嗜CD4+T淋巴细胞,也可感染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 传播途径: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细胞免疫:限制感染,促进恢复。 婴儿玫瑰疹(roseola):潜伏期4~7天。 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 高热及呼吸道症状,4天左右热退,颈部、躯干出现斑丘疹,维持24~48小时。

44 人疱疹病毒7型 (human herpes virus-7, HHV-7, 1990年) AIDS病人T细胞中分离的新病毒 持续感染唾液腺 多数人唾液分离出HHV-7 部分玫瑰疹与HHV-7感染有关 HHV-7与疾病的关系尚待证实

45 人疱疹病毒8型 (human herpes virus-8, HHV-8, 1994) AIDS病人卡波济肉瘤活检组织发现DNA序列 形态与疱疹病毒相似,基因序列与疱疹病毒有高同源性 性接触可能是HHV-8重要的传播方式 卡波济肉瘤:混合细胞型的血管性肿瘤,常见于艾滋病患者,多发于皮肤,也有发生于消化道和内脏,常造成致死性后果。 内皮样梭状细胞含HHV-8

46 诊断:PCR核酸检测、免疫荧光、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血清抗原或抗体。
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和治疗HHV-8感染的有效措施。 抗疱疹病毒有效的药物如更昔诺韦等可用于预防卡波济肉瘤的发生,但对已形成的肿瘤无效。 积极地抗HIV治疗可有效控制艾滋病患者的KS发生率。

47 思考题 1.人疱疹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2.比较不同人疱疹病毒类型的潜伏部位及其所致疾病。
3.微生物学检查如何确诊HSV感染及先天性HCMV感染?何谓异嗜性抗体。 4.为何患水痘后,有患带状疱疹的潜在危险?

48 中英文关键词 HSV-1(单纯疱疹病毒1型) HSV-2(单纯疱疹病毒1型) 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HCV(人巨细胞病毒)
HHV-6 (人疱疹病毒6型) EBV(EB病毒) KSHV(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Viral latent infection 病毒潜伏感染 Viral congenital infection病毒先天感染

49 课外阅读资料 [1] Brooks GF, Carroll CK, Butel JS, et al. Jawetz, Melnick, & Adelberg's Medical Microbiology, 25th ed., (LANGE Basic Science) McCraw Hill Co, 2009, 2010, page [2] Richman DD, Whitley RJ, Hayden FG. Clinical Virology 3ird ed. (2009), 陈敬贤等主译, 科学 出版社 2012, p [3] Buonsenso D, Serranti D, Gargiullo L et al.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current strategi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2, 16(7):919-35 [4] Eisenberg RJ, Atanasiu D, Cairns TM et al. Herpes virus fusion and entry: a story with many characters. Viruses. 2012, 4(5):800-32 [5] Singer-Leshinsky S. Pathogenesis, diagnostic testing, and management of mononucleosis. JAAPA. 2012, 25(5):58-62 [6] Gnann JW Jr. Varicella-zoster virus: Prevention through vaccination. Clin Obstet Gynecol , 55(2):560-70 [7] Johnson J, Anderson B, Pass RF. Prevention of maternal and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Clin Obstet Gynecol. 2012, 55(2):521-30 [8] Jaiyeoba O, Amaya MI, Soper DE,et al. Preventing neonatal transmiss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Clin Obstet Gynecol. 2012, 55(2):510-20 [9] Tsao SW, Tsang CM, Pang PS,et al. The biology of EBV infection in human epithelial cells. Semin Cancer Biol. 2012, 22(2):137-43


Download ppt "医学微生物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