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 教學錦囊 一、文體認識 二、積極態度 三、聲律之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 教學錦囊 一、文體認識 二、積極態度 三、聲律之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 教學錦囊 一、文體認識 二、積極態度 三、聲律之美

2 授課大綱 賞析 問題與討論 測驗與練習 圖片集錦 題解 作者 課文與注釋 主要修辭手法 形音義比較 本課結束

3 題解 寫作背景 書序概說 駢文介紹 本文選自《李太白全集》,一題〈春夜宴桃李園序〉。是李白於春夜與諸從(ㄗㄨㄥˋ)弟(堂弟)宴集時,敦促與會者賦詩所作的序文。文章首先感嘆人生短暫,歡樂無多;接著強調此會在良辰美景下進行,天倫歡聚,為人生一大樂事;最後要求賦詩以伸雅懷。篇幅雖短,而畫面豐富多采,情意纏綿真摯,文氣轉折多姿,故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授課大綱

4 題解 本文選自《李太白全集》,一題〈春夜宴桃李園序〉。是李白於春夜與諸從(ㄗㄨㄥˋ)弟(堂弟)宴集時,敦促與會者賦詩所作的序文。文章首先感嘆人生短暫,歡樂無多;接著強調此會在良辰美景下進行,天倫歡聚,為人生一大樂事;最後要求賦詩以伸雅懷。篇幅雖短,而畫面豐富多采,情意纏綿真摯,文氣轉折多姿,故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這是後來坊間選本(如《古文觀止》、《古文析義》等)的標題。本課則採清王琦《李太白全集》的標題。 關閉

5 題解 本文選自《李太白全集》,一題〈春夜宴桃李園序〉。是李白於春夜與諸從(ㄗㄨㄥˋ)弟(堂弟)宴集時,敦促與會者賦詩所作的序文。文章首先感嘆人生短暫,歡樂無多;接著強調此會在良辰美景下進行,天倫歡聚,為人生一大樂事;最後要求賦詩以伸雅懷。篇幅雖短,而畫面豐富多采,情意纏綿真摯,文氣轉折多姿,故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誠懇的催促。關閉

6 題解 本文選自《李太白全集》,一題〈春夜宴桃李園序〉。是李白於春夜與諸從(ㄗㄨㄥˋ)弟(堂弟)宴集時,敦促與會者賦詩所作的序文。文章首先感嘆人生短暫,歡樂無多;接著強調此會在良辰美景下進行,天倫歡聚,為人生一大樂事;最後要求賦詩以伸雅懷。篇幅雖短,而畫面豐富多采,情意纏綿真摯,文氣轉折多姿,故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音ㄩˋ。 關閉

7 題解 本文選自《李太白全集》,一題〈春夜宴桃李園序〉。是李白於春夜與諸從(ㄗㄨㄥˋ)弟(堂弟)宴集時,敦促與會者賦詩所作的序文。文章首先感嘆人生短暫,歡樂無多;接著強調此會在良辰美景下進行,天倫歡聚,為人生一大樂事;最後要求賦詩以伸雅懷。篇幅雖短,而畫面豐富多采,情意纏綿真摯,文氣轉折多姿,故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風雅的襟懷。 關閉

8 題解 本文選自《李太白全集》,一題〈春夜宴桃李園序〉。是李白於春夜與諸從(ㄗㄨㄥˋ)弟(堂弟)宴集時,敦促與會者賦詩所作的序文。文章首先感嘆人生短暫,歡樂無多;接著強調此會在良辰美景下進行,天倫歡聚,為人生一大樂事;最後要求賦詩以伸雅懷。篇幅雖短,而畫面豐富多采,情意纏綿真摯,文氣轉折多姿,故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形容為人讚賞的詩文,或流行一時的事物。膾,細切肉。炙,烤肉。膾炙皆為人所喜好。 (相似:口碑載道、津津樂道) (相反:味如嚼蠟、乏善可陳) 關閉

9 作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ㄌㄨㄥˇ)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附近)。其先人於隋末流寓碎葉(今中亞吉爾吉斯境內),李白即生於此;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生於武則天大足元年(西元七○一年),卒於唐肅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年六十二。

10 作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ㄌㄨㄥˇ)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附近)。其先人於隋末流寓碎葉(今中亞吉爾吉斯境內),李白即生於此;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生於武則天大足元年(西元七○一年),卒於唐肅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年六十二。 傳說李白出生時,其母夢見太白星君,故名曰白,字太白。 關閉

11 作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ㄌㄨㄥˇ)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附近)。其先人於隋末流寓碎葉(今中亞吉爾吉斯境內),李白即生於此;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生於武則天大足元年(西元七○一年),卒於唐肅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年六十二。 花名。出自西天竺,梵語稱優缽羅花。其花清靜香潔,不染纖塵。李白取以為號,應有此義。 關閉

12 作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ㄌㄨㄥˇ)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附近)。其先人於隋末流寓碎葉(今中亞吉爾吉斯境內),李白即生於此;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生於武則天大足元年(西元七○一年),卒於唐肅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年六十二。 遷居他鄉。關閉

13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14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尚氣節有擔當而樂於助人。俠,見義勇為、抑強扶弱的人。李白生活的時代,到處都是「遊俠」,李白本身也以遊俠自居,他的〈俠客行〉中便有「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豪壯詩句。他的朋友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他是「少任俠,手刃數人」,他自己也曾在詩中提到幫助朋友「打群架」的經歷。 關閉

15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扶正世道,救濟人民。關閉

16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今浙江)人。官至太子賓客、祕書監,故世稱「賀監」。晚年回鄉為道士。其詩清新自然,以〈回鄉偶書〉最膾炙人口。 關閉

17 作者 稱人才情高超,清越脫俗,有如天上被謫居人世的仙人。 關閉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稱人才情高超,清越脫俗,有如天上被謫居人世的仙人。 關閉

18 作者 即翰林待詔。職責是替皇上草擬文件。關閉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即翰林待詔。職責是替皇上草擬文件。關閉

19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不能被接納。關閉

20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行蹤無定,到處流浪。關閉

21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交往頻繁,關係密切。關閉

22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音ㄌㄧㄣˊ。 關閉

23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指暗中有奪權篡位的想法。關閉

24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指參與機要或充當幕僚。關閉

25 作者 肅宗至德二載(西元七五七年),永王違抗詔命,以平安史之亂為名,擅自在江陵起兵,意圖不軌。由於肅宗已有防範,永王起兵三月即兵敗。 關閉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肅宗至德二載(西元七五七年),永王違抗詔命,以平安史之亂為名,擅自在江陵起兵,意圖不軌。由於肅宗已有防範,永王起兵三月即兵敗。 關閉

26 作者 李白好神仙,喜任俠,也有志匡世濟民,但不屑參加科舉。年二十五離蜀,漫遊各地。天寶初年入京,賀知章讀其詩,嘆為「天上謫仙人」,薦之玄宗,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恃才傲物,不見容於權貴,不久便離開長安,再度浪跡四方。浪遊初期,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安史之亂時,李白避居廬山;鎮守江陵的永王李璘(玄宗子)陰有異志,擅自引兵東巡,過廬山時邀李白入幕。李璘事敗,李白受牽累,被流放夜郎(故治在今貴州省正安縣西北),中途遇赦還。晚年飄泊困窮,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將罪犯放逐到偏遠處。關閉

27 作者 李白才高氣逸,所作詩歌想像奇特,感情奔放,風格雄奇飄逸,有「詩仙」之稱;在盛唐詩人中,是浪漫派的代表。與杜甫齊名,並稱「李杜」。後人編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小傳 李白軼聞故事 李白的文學成就 後世對李白的評價 吟詠李白的作品 李白與杜甫之比較 授課大綱

28 作者 李白才高氣逸,所作詩歌想像奇特,感情奔放,風格雄奇飄逸,有「詩仙」之稱;在盛唐詩人中,是浪漫派的代表。與杜甫齊名,並稱「李杜」。後人編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年輕時即熱中於煉丹術,詩篇中不乏遊仙之作,加以詩風飄逸,情調浪漫,故稱。關閉

29 課文與注釋 段意 段析 語譯 文意、修辭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古代宴遊活動——酒令 授課大綱

30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逆旅 旅舍。逆,迎接。關閉

31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即「百世」。指時間久遠。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而改用「代」字。 關閉

32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2.浮生 指虛浮不定的人生。關閉

33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2.浮生 指虛浮不定的人生。關閉 語出《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生存時像漂浮般無心,死亡時像休息般靜寂。極言把生死看得極輕微、平常。) 關閉

34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3.為歡 行樂;享受歡樂。關閉

35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多少。關閉

36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4.秉燭夜遊 拿著火把在夜晚遊樂。秉,手持;拿著。燭,火把。語出〈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關閉

37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4.秉燭夜遊 拿著火把在夜晚遊樂。秉,手持;拿著。燭,火把。語出〈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關閉 此處解作火把而不解作蠟燭,因為蠟燭雖然早在漢朝就已發明,但一來當時並不普遍,二來僅限室內照明,不能拿來照路。 關閉

38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5.良有以 實在很有道理。良,實在;的確。以,原因;道理。 關閉

39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何況;況且。此一字作用有二:其一在於作為連詞,承上「古人秉燭夜遊」而更推進一層,意謂今日桃花芳園之會,猶勝於古人。其二在於作為「領字」,領「陽春」等十二句,成為「不有佳詠,何伸雅懷」的理由。 關閉

40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6.陽春 溫暖的春天。陽,溫暖。關閉

41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我們。文言的「我」可指單數也可指複數。關閉

42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7.烟景 煙氣朦朧的景色。此指春日美景。關閉

43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8.大塊 天地;大自然。關閉

44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8.大塊 天地;大自然。關閉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七:「大塊,天地也。」卷三:「《淮南子》:『大塊載我以形。』高誘注:『大塊,天地之間也。』《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成玄英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故本書據王琦之說,注為「天地;大自然」。另,「大塊」亦可解為「地、大地」。《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之二:「大塊稟群生。」李善注:「大塊,謂地也。」 關閉

45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9.假 借;供給。關閉

46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0.文章 繽紛美麗的花紋、色彩。此指春景。 關閉

47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瀰漫香氣的花園。芳,花香。關閉

48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1.序 通「敘」。敘述;表達。關閉

49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2.天倫 此指兄弟。關閉

50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2.天倫 此指兄弟。關閉 《穀梁傳》隱公元年:「兄弟,天倫也。」范寧注:「兄先弟後,天之倫次。」 關閉

51 13.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諸弟都有謝惠連般俊秀的才華,做大哥的我卻自慚詩才不如謝靈運。群季,諸弟。古人以伯、仲、叔、季為兄弟的排行。惠連,指謝惠連。南朝宋陳郡陽夏(ㄐㄧㄚˇ)(今河南省太康縣)人。與族兄靈運同以詩著稱,時人並稱為「大、小謝」。康樂,指謝靈運。著名山水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 關閉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52 13.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諸弟都有謝惠連般俊秀的才華,做大哥的我卻自慚詩才不如謝靈運。群季,諸弟。古人以伯、仲、叔、季為兄弟的排行。惠連,指謝惠連。南朝宋陳郡陽夏(ㄐㄧㄚˇ)(今河南省太康縣)人。與族兄靈運同以詩著稱,時人並稱為「大、小謝」。康樂,指謝靈運。著名山水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 關閉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謝靈運與謝惠連並稱。鍾嶸《詩品》評謝惠連:「小謝才思富捷〈秋懷〉、〈擣衣〉之作,雖復靈運銳思,亦何以加焉。」又,謝靈運與謝朓亦並稱大、小謝。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關閉

53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4.幽賞 幽雅的玩賞。關閉

54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高雅不俗的談吐。關閉

55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5.開瓊筵以坐花 擺開珍美的筵席而圍坐在花叢中。瓊,美玉。比喻菜肴之珍貴。以,而。 關閉

56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6.飛羽觴(ㄕㄤ) 飛快地傳遞酒杯。羽觴,古代的一種飲酒器。左右有翼,形如鳥雀。觴,酒杯。 關閉

57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即「醉於月下」。關閉

58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7.伸 抒發。關閉

59 課文與注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8.金谷酒數 金谷園雅集罰酒的杯數。晉石崇有金谷園,常雅集於此,凡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斗。後遂用以泛指宴會上罰酒三杯的常例。 關閉

60 課文與注釋 石崇〈金谷詩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斗」可指量器,也可指酒器。這裡的「三斗」指的應是三個酒斗,不是三十升。 關閉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8.金谷酒數 金谷園雅集罰酒的杯數。晉石崇有金谷園,常雅集於此,凡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斗。後遂用以泛指宴會上罰酒三杯的常例。 關閉

61 課文與注釋 段意:①寫人生短暫,何不秉燭夜遊,及時行樂。②進一步敘寫此宴會所具備的美好因緣,包括良辰、美景、樂事、俊才。③描述宴集的歡樂情景,並帶出賦詩詠懷的主旨及寫作此序的緣由。 關閉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62 課文與注釋 段析:①以議論開頭,從廣大的天地、稍縱即逝的光陰談起,對比出生命的渺小、短暫,進而引用古人「秉燭夜遊」之典故,抒發及時行樂的見解。此節點出題目中的「夜」字,並交代了召開夜宴的原因。②用「況」承上「古人秉燭夜遊」而更推進一層,回應前節的及時行樂,也為下節的賦詩伸懷預作鋪墊。此節點出「春」、「從弟」、「桃花園」。③集中描寫兄弟們痛飲狂歡的場景,與賦詩以伸懷的主旨。此節點出「宴」與「序」。 關閉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63 課文與注釋 語譯:天地是萬物的旅舍,光陰是百代的過客。至於虛浮不定的人生就好像做夢一樣,享受歡樂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著火把在夜晚遊樂,實在是很有道理的啊!何況溫暖的春天用煙氣朦朧的景色來召喚我們,大自然提供我們許多美麗的風光。我們在桃花盛開的花園裡聚會,享受著天倫的樂趣。諸弟都有謝惠連般俊秀的才華,做大哥的我卻自慚詩才不如謝靈運。幽雅的賞玩還沒有結束,已轉為清高的談論。擺開珍美的筵席,大家圍坐在花叢中;飛快地傳遞酒杯,大家一起醉臥月下。此情此景而沒有好詩,怎能抒發幽雅的情懷呢?如果詩沒有寫成的,就照金谷園的常例,罰酒三杯。 關閉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64 主要修辭手法 譬喻 1.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略喻〕 2.而浮生若夢。〔明喻〕

65 主要修辭手法 激問 1.為歡幾何? 2.不有佳詠,何伸雅懷?

66 主要修辭手法 引用 1.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暗引〕 2.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歷史故事〕
3.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歷史故事〕

67 主要修辭手法 轉化  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擬人〕 授課大綱

68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從 ㄘㄨㄥˊ (動)跟隨;緊跟在後 1.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世說新語•絕妙好辭》)
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論語•先進》) 3.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歐陽脩〈醉翁亭記〉) (動)聽從;順從 1.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論語•述而》) 2.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動)參與其事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介)由;自 1.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陶淵明〈桃花源記〉) 2.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69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從 ㄗㄨㄥˋ (名)隨行者;侍從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論語•衛靈公》) (動)使……跟隨;帶領
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形)堂房親屬中比至親稍疏的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70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逆 (動)迎接 1.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 2.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蘇軾〈留侯論〉)(楚莊王攻打鄭國,鄭襄公裸露上身牽著羊出城去迎接楚王。) (動)不順從;違背 1.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歐陽脩〈縱囚論〉) 2.忠言逆耳。 (形)不順的 逆境。 (形)叛逆;反叛 史朝夕窺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僕不得近。(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副)反方向;倒著 1.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 (《孟子•滕文公》下) 2.反向逆行、倒行逆施(比喻違背社會俗尚,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

71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假 (ㄐㄧㄚˇ) (連)如果 1.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史記•淮陰侯列傳》) 2.假若、假如。
(動)借助;憑藉 假公濟私、狐假虎威。 (動)給予;供給 1.大塊假我以文章。 2.天不假年(上天不給予壽命。指壽命不長)。 (形)不真的;虛偽的;人造的。與「真」相對 以假亂真、虛情假意。

72 形音義比較:形近字比較 俊(ㄐㄩㄣˋ) 才智傑出 群季俊秀。 浚(ㄐㄩㄣˋ) 深;幽深 深潭浚谷。 峻(ㄐㄩㄣˋ) 高而陡峭
高峻、崇山峻嶺。 嚴酷 嚴刑峻法。 竣(ㄐㄩㄣˋ) 完畢 竣工、完竣。 逡(ㄑㄩㄣ) 往來行走 逡巡。 悛(ㄑㄩㄢ) 悔改 怙惡不悛(仗勢作惡,不肯悔改)。 授課大綱

73 賞析 課文結構表 本文是一篇形式上具有駢儷色彩,內容則洋溢詩情畫意與哲思的小品,兼具聲律之美、辭采之美與性靈之美。 全文可分三節,每節各八句。第一節劈頭就用「夫」字直發議論,揭示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的見解;「秉燭夜遊」一句扣題目「夜」字。第二節言良辰、美景、樂事、俊才,在這一次聚會中同時具備。既回應前節的及時行樂,又為下節賦詩伸懷預作鋪墊,同時點明題目「春」及「宴桃花園」。第三節描述宴集情景,切入賦詩的主旨。全文篇幅雖短,但包含了序文應該具備的時、地、人、事等要素而不落俗套。

74 賞析 駢、儷,皆有並列、成對的意思。「駢儷」指對偶的文句。 關閉
本文是一篇形式上具有駢儷色彩,內容則洋溢詩情畫意與哲思的小品,兼具聲律之美、辭采之美與性靈之美。 全文可分三節,每節各八句。第一節劈頭就用「夫」字直發議論,揭示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的見解;「秉燭夜遊」一句扣題目「夜」字。第二節言良辰、美景、樂事、俊才,在這一次聚會中同時具備。既回應前節的及時行樂,又為下節賦詩伸懷預作鋪墊,同時點明題目「春」及「宴桃花園」。第三節描述宴集情景,切入賦詩的主旨。全文篇幅雖短,但包含了序文應該具備的時、地、人、事等要素而不落俗套。 駢、儷,皆有並列、成對的意思。「駢儷」指對偶的文句。 關閉

75 賞析 文字的聲調與格律。多指詩、賦而言。關閉
本文是一篇形式上具有駢儷色彩,內容則洋溢詩情畫意與哲思的小品,兼具聲律之美、辭采之美與性靈之美。 全文可分三節,每節各八句。第一節劈頭就用「夫」字直發議論,揭示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的見解;「秉燭夜遊」一句扣題目「夜」字。第二節言良辰、美景、樂事、俊才,在這一次聚會中同時具備。既回應前節的及時行樂,又為下節賦詩伸懷預作鋪墊,同時點明題目「春」及「宴桃花園」。第三節描述宴集情景,切入賦詩的主旨。全文篇幅雖短,但包含了序文應該具備的時、地、人、事等要素而不落俗套。 文字的聲調與格律。多指詩、賦而言。關閉

76 賞析 創新風格,不落於陳腐老舊。 (相似:別出心裁、獨樹一格) (相反:拾人牙慧、老調重彈)關閉
本文是一篇形式上具有駢儷色彩,內容則洋溢詩情畫意與哲思的小品,兼具聲律之美、辭采之美與性靈之美。 全文可分三節,每節各八句。第一節劈頭就用「夫」字直發議論,揭示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的見解;「秉燭夜遊」一句扣題目「夜」字。第二節言良辰、美景、樂事、俊才,在這一次聚會中同時具備。既回應前節的及時行樂,又為下節賦詩伸懷預作鋪墊,同時點明題目「春」及「宴桃花園」。第三節描述宴集情景,切入賦詩的主旨。全文篇幅雖短,但包含了序文應該具備的時、地、人、事等要素而不落俗套。 創新風格,不落於陳腐老舊。 (相似:別出心裁、獨樹一格) (相反:拾人牙慧、老調重彈)關閉

77 賞析 本文篇幅雖短,而情意豐富,轉折多變:從人生苦短的無奈,到天倫聚會、及時行樂的放曠,再轉入以詩文傳世的積極企圖。時間意識是貫串全文的主軸,其中雖有陽春煙景、大塊文章等空間意象,但都是為了凸顯人生的匆促,快樂的短暫,亦不離對時間的悲慨。因此文末的賦詩詠懷就不只是宴集的娛樂而已,還有以文字流傳千古的目的。 相關範文: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授課大綱

78 賞析 本文篇幅雖短,而情意豐富,轉折多變:從人生苦短的無奈,到天倫聚會、及時行樂的放曠,再轉入以詩文傳世的積極企圖。時間意識是貫串全文的主軸,其中雖有陽春煙景、大塊文章等空間意象,但都是為了凸顯人生的匆促,快樂的短暫,亦不離對時間的悲慨。因此文末的賦詩詠懷就不只是宴集的娛樂而已,還有以文字流傳千古的目的。 放逸曠達。關閉

79 問題與討論 一、本文使用了哪些典故?有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 二、除了「逆旅」、「過客」之外,就你的體會,還可以用哪些譬喻來比況人生?
一、本文使用了哪些典故?有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 二、除了「逆旅」、「過客」之外,就你的體會,還可以用哪些譬喻來比況人生? 課文引導問題設計 授課大綱

80 問題與討論 一、 (一)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引用〈古詩十九首〉及曹丕〈與吳質書〉的典故,說明及時行樂是普遍的心理,自古即有。 (二)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引用謝惠連的典故,稱讚諸弟文采的傑出。 (三)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引用謝靈運的典故,自謙才拙。 (四)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引用石崇金谷園罰酒三杯的典故,催促作詩。 關閉

81 問題與討論 二、 關閉 (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三)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四)人生如戲,你演得好便被喝采;你演得壞便被咒罵。(英蕭伯納) (五)人生如棋局,精於預測者必握勝機。(英巴斯克頓〈隨筆〉) (六)人生像在群眾面前拉小提琴,邊拉邊學。(英巴特勒) (七)人生像曲曲折折的山澗流水,斷了流,卻又滾滾而來。(英波普) 關閉

82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1.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相同的選項是: (A)群季俊秀,皆「為」惠連/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B)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數」典忘祖 (C)「會」桃花之芳園/「會」計師 (D)序天倫之「樂」事/仁者「樂」山。 A (A)ㄨㄟˊ/ㄨㄟˊ。(B)ㄕㄨˋ/ㄕㄨˇ,「數典忘祖」講述過去禮制歷史時,卻忘了祖先原有的職掌。比喻忘本。(C)ㄏㄨㄟˋ/ㄎㄨㄞˋ。(D)ㄌㄜˋ/ㄧㄠˋ。

83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2.下列字詞替換,何者正確? (A)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逆境 (B)「序」天倫之樂事:緒 (C)「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浮名 (D)飛「羽觴」而醉月:酒杯 D         (旅舍)  (通「敘」,敘述表達)     (指虛浮不定的人生)

84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3.下列成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A)春日融融,鳥語花香,正適合全家「秉燭夜遊」 (B)「群季俊秀」,而我輩分最小,怎敢擔此重任,帶領家族舉行春祭 (C)「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何必汲汲營營於名利,貪慕富貴 (D)老王鳳梨酥用料實在、做工精細,故能「眾口鑠金」、名揚寶島。 C (A)拿著火把在夜晚遊樂。(B)諸弟都有俊秀的才華。(C)虛浮不定的人生宛如作夢一樣。(D)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

85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4.「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此問句屬答案在問題反面的「激問」用法,下列何句與此用法相同? (A)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B)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C)人世間,什麼是愛,什麼是恨呢 (D)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B (A)提問,有問有答。(B)激問。(C)疑問,沒有答案。(D)提問。

86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5.下列「 」中的「以」字詞性,何者與其他三者相異? (A)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B)況陽春召我「以」烟景 (C)大塊假我「以」文章 (D)「以」卵投石。 A (A)名詞,原因;道理。(B)(C)(D)介詞,「用、拿」的意思。

87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6.下列關於本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A)宴會時間在春天夜晚 (B)文中提到天倫歡聚,是人生一大樂事 (C)喻群季為謝惠連,卻自慚詩才不如謝靈運 (D)本文乃感嘆老驥伏櫪,有志難伸。 D (D)本文首先感嘆人生短暫,歡樂無多,接著寫天倫歡聚,最後要求賦詩以伸雅懷。「老驥伏櫪」語出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指良馬雖因年老而困伏於馬槽邊,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比喻雖年老卻仍懷雄心壯志。

88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7.下列關於本文文意的說明,何者錯誤? (A)「天地者,萬物之逆旅」指天地孕育萬物,一視同仁,意近於「天降甘霖,雨露均霑」 (B)「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指光陰稍縱即逝,意近於「光陰如電逝難追」 (C)「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指人生如夢,應當及時行樂,意近於「今朝有酒今朝醉」 (D)「飛羽觴而醉月」是形容開懷宴飲的情形,意近於「觥籌交錯」 A (A)對於萬物而言,天地猶如旅舍。指萬物存在的時間短暫。

89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8.「一個古老的詩國/有一個白髮的詩人/拈一片霜的月光/凝成一首小詩/給所有的孩子們唱/一代一代地唱/會須一飲三百杯/老詩人撈月去了/小詩留在月光裡悠揚/在故鄉悠揚/在他鄉悠揚」請問本詩所描寫的是哪一位詩人? (A)賀知章 (B)李白 (C)柳宗元 (D)孟浩然。 B (B)由「拈一片霜的月光」及「撈月」可知。「小詩」指〈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90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9.下列關於李白詩作的詩意,解釋錯誤的選項為何? (A)〈長干行〉:「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兩小」指詩中男女主角 (B)〈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兩」指鳥和雲 (C)〈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三人」指月、影、李白 (D)〈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與古人秉燭夜遊的心理相同,皆屬及時行樂。 B (B)「兩」指作者和敬亭山。

91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10.下列典故,何者與李白有關? (甲)天上謫仙人/(乙)鐵杵成針/(丙)才高八斗/(丁)水中撈月/(戊)力士脫靴/(己)貴妃捧硯/(庚)玄宗調羹/(辛)坦腹東床。 (A)甲乙丙丁戊己 (B)甲乙丁戊己庚 (C)甲乙丁戊己辛 (D)甲乙丙丁戊己庚。 B (B)(丙)曹植/(辛)王羲之。

92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一、美女大觀園 下列詩句係指稱哪位古代女子?請閱讀後將答案填入空格中。 參考答案 嫦娥、卓文君、西施、虞姬、王昭君、綠珠、 楊貴妃、李清照 人物 1 越女顏如花,越王聞浣紗。國微不自寵,獻作吳宮娃。 2 自倚嬋娟望主恩,誰知美惡忽相翻。黃金不買漢宮貌,青塚空埋胡地魂。 3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到馬嵬坡。 4 洛陽佳麗與芳華,金谷園中見百花。誰遣當年墜樓死,無人巧笑破孫家。 5 腸斷烏啼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西施 王昭君 楊貴妃 綠珠 虞姬

93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一、進階練習解析 1.出自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從「越女、浣紗、獻作吳宮娃」可知是西施。西施是春秋時代越國美女,本為浣紗女。因越王句踐為吳王夫差所敗,欲獻美女以亂其政,於是將西施送往吳國。吳王果因受西施迷惑而荒廢政事。 語譯:越女貌美如花,越王聽到了越女的浣紗聲。只因國力衰微不能自己恩寵,竟將她獻給吳王做宮女。

94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2.出自僧皎然〈王昭君〉。從「望主恩、黃金不買漢宮貌、青塚、胡地魂」可知是王昭君。王昭君為漢元帝時宮女。相傳因不願賄賂畫師毛延壽而被故意畫醜,因此未得皇帝寵幸。後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求和親,元帝遂遣王昭君嫁至匈奴。 語譯:天生麗質本希望能獲得君王的寵愛,豈知美貌一下子就反轉成為醜惡。只因不願賄賂漢宮的畫師,結果竟教一縷幽魂徒然深埋在胡地的青塚裡。

95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3.出自張祐〈馬嵬坡〉。從「旌旗不整、荔枝、馬嵬坡」可知是楊貴妃。楊貴妃名楊玉環,為唐玄宗寵妃,喜愛吃荔枝。楊貴妃受寵後,兄楊國忠把持國政,勢傾天下。安史之亂起,玄宗出奔至馬嵬坡,將士不肯前行,謂楊國忠通於胡人,造成安祿山謀反,玄宗於是下令殺楊國忠,楊貴妃受牽連賜死。 語譯:將士的士氣低迷,君王也束手無策,這時隨君王南來的人少,追隨太子北上的人多。楊貴妃已被賜死,只剩脂粉香味殘留在塵土上,而使者仍快馬加鞭,將新鮮荔枝送到了馬嵬坡。

96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4.出自李昌符〈綠珠詠〉。從「金谷園、墜樓死」可知是綠珠。綠珠為晉代石崇的愛妾。美豔絕倫,善吹笛,孫秀求之不得,懷恨在心,後藉機假詔逮捕石崇,綠珠遂跳樓自殺。 語譯:洛陽的美女與香花,在金谷園中都能見到。當年誰使綠珠墜樓而死,而今無人能利用美色,讓孫秀家破人亡。

97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5.出自曹雪芹〈五美吟〉。從「虞兮、對重瞳(指項羽,相傳其眼中有兩個眸子)、飲劍」可知是虞姬。虞姬為項羽愛妾,貌美好武,常隨軍出征。項羽在垓下之戰中被漢軍圍困,楚軍士氣盡失。項羽認為大勢已去,在帳中酌酒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拔劍起舞,含淚唱和,為免自己影響項羽突圍,唱畢遂自刎。 語譯:聽到烏騅馬在夜風中鳴叫,讓人肝腸寸斷,虞姬對著項羽,內心滿懷憂傷。黥布與彭越叛楚降漢,後又因舉兵謀反被剁成肉醬,這又不如在楚軍營帳中拔劍自刎的虞姬了。

98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二、〈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是李白與諸從弟在宴集時,為敦促與會者賦詩所作的序文,李白以此文為之後的賦詩活動拉開序幕。現在也請你以好朋友生日聚會主辦人的身分,為這個聚會寫一篇「開場致辭」,請在文章中敘述你與此位好友的交誼、為何特地舉辦這次生日聚會、舉辦地點的情景等。文長四百字以上。 引導寫作: 1.須先預設聚會的參與成員,以確定此篇致辭的陳說對象,能讓文章更具「開場致辭」的效果。 2.敘述兩人交誼、舉辦聚會原因時,可選取具代表性的事件佐證,避免僅用形容詞詮釋,才能使人感受到友誼的溫暖。 3.篇末可預告接下來的活動或祝參與聚會的人玩得愉快。 歷屆試題 授課大綱

99 圖片集錦 春夜宴桃李園 圖片來源: (明)仇英 繪,《中國名畫欣賞全集》八,華嚴出版社

100 圖片集錦 李白 圖片來源: 《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第六部》, 宜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授課大綱


Download ppt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 教學錦囊 一、文體認識 二、積極態度 三、聲律之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