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 1

2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 白 第一课时 常宁一中 陈京龙 2012年5月4日 2

3 一、导入 我教大家一个看相的方法。 用我们语文的专业术语叫做“观察人物外貌”,注意看啊,白面峨冠,什么打扮?文人模样,有才气。胡须飘逸,是什么模样?仙人。有仙气。再看两颊红润,这是经常喝酒的人的特征,有酒气。大家再观察一下他的眉毛,怎么样?眉毛倒竖,有傲气。才气、仙气、酒气、傲气,千百年来,组成了我们共有的精神符号,没错,他就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4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初读课文。 1、听读、朗读。点评。 2、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同桌合作,口译全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大家译完了,可能还有些地方不太清楚。我翻译了一个译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注意这些红色词语的翻译。 4

5 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绚丽的文采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行酒如飞醉于月下,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6 文,花纹;章也是花纹,花纹跟花纹在一起,就是色彩斑斓的花纹。
4、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 文章 文,花纹;章也是花纹,花纹跟花纹在一起,就是色彩斑斓的花纹。 请一个同学来解释下题目。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 宴请各位堂弟时所作的序文。  宴集序:《兰亭集序》《 滕王阁序》 6

7 -: 7

8 请同学们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一起再来朗读。
注意,这是一篇骈文,骈文有什么特点? 注重对偶、音律和谐。句式整齐就有整齐美、对称美,同时它又有散句,所以就有错落美、灵动美,音律和谐,就有音律美。请找出文中骈句。 待会儿大家读的时候,好好体会一下。下面再来读一次。 这是一篇千古美文,值得背诵,大家能不能在3分钟内背一背?好,自由背诵一下。 同学们背诵。

9 文中骈偶句,请注意其特点。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10 三、赏析第一层。 1、你们觉得这篇文章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记叙文 2、课文题目给我们交代哪些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 记叙了一件什么活动? 宴会。 这次宴会的主人是谁啊? 李白。 3、李白为什么要组织这次宴会?他在文中有没有讲理由? 有哪些理由?

11 (1)赏析下面几句话。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时间非常迅速。大家想一下,刚开始,李白就把天地写得这么广大,把时间写得这么迅速,有什么目的吗? 极力地反衬出人生的短暂。一般来讲,一个宇宙意识很强的人,他的生命意识是超强的。李白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当他感到天地这么广大,时间这么迅速时,很自然就把目光收回来,放到自己身上,问了自己一句什么话?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聚会的第一个理由: 浮生若梦

12 (2)请大家接着看,你们想一想,天地这么广大,时间这么迅速,我们的古人怎么办?
秉烛夜游。 秉烛夜游能解决问题吗? 解决了根本问题。 “秉烛”其实就是抢占时间,“夜游”就是拓展空间,直到我们今天,依然没有超越这一点。我们今天做的很多事情,无非就是抢占时间,所以我们的电线扯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要把晚上占有。旅游业相当发达,每个人都想走很多地方,其实也是拓展空间嘛。所以,我感觉,我们人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时空的浩浩荡荡的拓展史。今天依然如此,我们要对抗天地的广大和时间的迅速,就要这么做。 这里我们看作是李白的第二个理由:秉烛夜游。 接下来还有没有理由?

13 (3)赏析下面两句话。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况,什么意思? 何况。 表达什么关系? 递进。 大家来读一下这一句。 我有一个翻译,你们看翻译得好不好。温暖的春天用朦胧梦幻的美景来勾引我。 这就是“会”之前的内容,我们可以概括为第三个理由“烟景文章”。

14 请大家注意,到此为止,李白一口气讲了三个理由,你们感觉这三个理由角度一样吗?
李白谈理由很有层次的。前面两个理由是从人文的角度,下面这个理由是从自然的角度,所以可以简单归纳为“有景”。你们看,这样是不是显得更有深度了。三个理由,有理有据,而且有很好的环境,当然应该聚会了。

15 四、根据提示,背诵全文 (夫)天……万…… 光……百…… (而)浮……为…… 古……良…… (一) (况)阳……大…… 五、作业:背诵课文。
15


Download ppt "-: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