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陶藝簡介暨公館陶概述 一、製陶過程 二、陶藝的分類 三、如何分辨選購陶瓷製品 四、製陶常見之成形方式 五、公館陶瓷簡介及其歷史背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陶藝簡介暨公館陶概述 一、製陶過程 二、陶藝的分類 三、如何分辨選購陶瓷製品 四、製陶常見之成形方式 五、公館陶瓷簡介及其歷史背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陶藝簡介暨公館陶概述 一、製陶過程 二、陶藝的分類 三、如何分辨選購陶瓷製品 四、製陶常見之成形方式 五、公館陶瓷簡介及其歷史背景
六、陶士與瓷土 七、陶器與瓷器 八、陶器作品 九、參考網址:

2 製陶過程 1.  將泥土搓好,直至擠出所有空氣     3.於泥土中央開一個洞 2  將泥土轉到拉胚機的正中位置 4.將洞口拉至所需寬度

3 6.當胚土乾至堅硬時,將胚土倒轉固定於拉胚機上 8.以高溫素燒
5.將泥士拉高,直至所喜愛的 高、寬及厚度    7.用修胚刀修齊 胚土底部 . . . 6.當胚土乾至堅硬時,將胚土倒轉固定於拉胚機上 8.以高溫素燒

4 9.於素燒後的胚土底部掃上蠟水,以免沾上釉彩
12.再將胚土放於焜中以高溫釉燒 11.或將胚土浸於釉彩 10.將釉彩淋於胚土上 13.完成

5 陶藝的分類 ☆傳統陶瓷: 1.釉下彩 ─ 青花、釉裡紅…等。 2.釉上彩 ─ 粉彩、康彩…等。 ☆現代陶藝:
1.生活實用陶藝 ─ 陶藝類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2.造景陶藝 ─ 公共藝術陶、造景陶藝等。  3.傳統創新 ─ 運用傳統技法,表現現代精神。 4.現代造型 ─ 表現造型結構與思想理念的創作。

6 如 何 分 辨 選 購 陶 瓷 製 品 ☆分辨材質:看顏色:瓷器通常以瓷土為材質,台灣大部分瓷土仰賴進口,目前以日本土居多,瓷土有分等級,瓷土高溫還原燒結後呈白色,燒結溫度越高,白度就越高,燒成白度越白,瓷土就越貴。瓷器一般燒成溫度通常會在1260度 C以上。 ☆陶器用陶土為材質,陶土含鐵量較高,氧化燒所燒製之作品通常呈現米黃色還原燒會呈現較深之顏色,依含鐵量多寡而定,通常在土黃色~深咖啡色。  ☆聽聲音:青輕敲擊作品,如果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燒成溫度一定較高瓷化程度較好,作品品質也越好。 

7 以作品坏體顏色分辨燒成法: 還原燒: 一般瓷土以高溫還原燒成後坏體顏色呈現白色。陶土以 還原燒成後,因陶土含鐵量較高,會呈現較深之顏色,依含鐵量 多寡而定,坏體顏色通常會在土黃色~深咖啡色。 氧化燒: 瓷土以氧化燒結後坏體顏色呈現米白色。陶土氧化燒所 燒製之作品胚體顏色通常呈現米黃色。

8 以作品釉色辨識燒成法: 需要用還原燒成的釉色:銅紅、青瓷、鈞窯。大部分用氧化燒成的釉色:結晶釉。其他釉色大致上以還原或氧化燒皆能燒成。用以色料燒成的不在上述範圍內。

9 製陶常見之成型方式 http://els.cpshs.tyc.edu.tw/台灣景德鎮/new_page_52.htm
1.旋坏機成型法:這種成型方式因為使用模具,所以製作出來的成 品大小幾乎是一樣的,因為用旋杯機製作,大部分所製作之陶瓷 種類有杯、碗、盤等。 2.注漿成型法:這種成型方式因為使用石膏模具,所以製作速度快 ,製作出來的成品大小也是一樣的。在無法用旋坏機成型之陶瓷 作品就要用石膏模成型法來製作,大部分會用在製作如花瓶、動 物、人物等造型。

10 手拉坏成型法:大部分花瓶製作會運用這種成型法,最大辨別之 處就是,大部在作品內部,會留有手拉紋路或修坏痕跡。
手捏成型法:製作手捏壺會使用手捏成型法成型,完全以手工及 使用工具製作,製作時由作者自由變化,所以不會有兩件相同的 作品。 陶板成型法:這種成型法所製作出的作品通常會有平面及切面, 作品經常是方形或長方形。

11 壓模成型法:通常此成型法會運用在作品之粗坏的成型,之後在 加以表面處理整件作品,製作出的成品可由內部發現有會有壓土 不平整的表面。
泥條成型法:運用這種的成型法,造型上可多變化,製作出的作 品通常較經緻,可畏慢工出細活。 手擠坏成型法:較大型陶作品通常運用這種成型方式,通常辨別 這種方式可由外部或內部會留有手擠坏紋路或者拍打痕跡。

12 公館陶瓷 公館鄉所產之粘土,混以長石及硅石,為製陶之良好原料,可惜因含鐵較多,不適合燒製純白的陶品。本鄉傳統陶器工業主要是生產日用陶品,一向以內銷為主,但自民國50年末期,短短十餘年使公館發展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陶瓷工業重鎮,但近年來因工業外移,往日風光不再。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為輔導裝飾陶瓷業者,於民國75在苗栗設置陶瓷技術輔導中心。

13 公館陶歷史背景 ★1879年,明治三十年,日本人岩本東作在苗栗市發現陶土礦,於是設立窯場(今日西山柑仔園),主要燒製陶器
及土管,供給興建鐵路之用. ★1910年,公館大坑窯場設立,因此引進苗栗製陶技術,聘請關協斧次郎陶師,引進日本的會津燒方式,並由大陸引進福州式製陶技術,生產大型的日用陶.

14 瓷土與陶土 瓷土: 鐵含量1%以下的黏土,外觀呈灰色或白 色,燒成後為白色。 陶土: 或稱「黏土」鐵含量超過2%以上的黏土,外
觀呈黃褐色或深灰色,經高溫燒成後為赤色或 褐色,鐵含量愈多,燒成的顏色愈深。

15 陶器 ☆陶器:以陶土為原料,經1160-1250℃ 燒成,坯體呈黃褐色或深灰色,用於製作 地磚、紅磚、酒甕、花盆、茶具、陶藝
等,具有樸實、渾厚、直率之美。

16 瓷器 ☆以瓷土為原料,經1300℃以上所燒成,坯體玻化緻密、色潔白、具有透光性。

17 陶 瓷 作 品


Download ppt "陶藝簡介暨公館陶概述 一、製陶過程 二、陶藝的分類 三、如何分辨選購陶瓷製品 四、製陶常見之成形方式 五、公館陶瓷簡介及其歷史背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