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我的叔叔于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我的叔叔于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我的叔叔于勒

2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3 除了《羊脂球》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米隆老爹》、《两个朋友》、《项链》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俊友》(又译《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和《我们的心》,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4 莫泊桑(1850-1893)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 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 情节巧妙,结局出人意料。
(二) 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很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莫泊桑( )

5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的写法。 2、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 金钱关系。

6 掌握下列字的音和形 拮( )据( ) 栈( )桥 撬( )开    诧( )异 牡( )蛎( )  煞( )白 褴( )褛( ) 狼狈( ) 嘟( )哝( )

7 掌握下列字的音和形 拮(jié)据(jū ) 栈(zhàn)桥 撬(qiào)开 诧(chà)异 牡(mǔ)蛎(lì ) 煞(shà)白
褴(lăn)褛(lǚ ) 狼狈(bèi ) 嘟( dū)哝(nong )

8 本文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那么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9  于  勒  早: 中: 后: 行为不端、糟蹋钱 正直、有良心 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10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标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先后有哪些称呼。 穷 富 穷 于勒穷富: 坏蛋 流氓 无赖 正 直 的 人 有良心的人
小子 这个家伙 讨饭的 好心的于勒 有办法的人 称呼于勒 于勒穷富: 话 题: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是在什么情况 下变化的?

11 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 糟蹋钱、坏蛋、流氓、 逐于勒: 无赖、分文不值。 衣冠整齐、海边等候、 盼于勒: 与日俱增。 正直的人、有良心、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 赞于勒: 怕于勒: 脸色苍白、哆嗦、吞吞吐吐 躲于勒: 换船

12 赶 盼 躲 怕 菲利普 夫妇 于勒把自己应得的一部分花光了还 占用了应得父亲的一部分财产 于勒来信说赚了钱 而且要赔偿损失 船长证实卖牡蛎
变化的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 不变的是菲利普夫妇的金钱至上的观念 于勒来信说赚了钱 而且要赔偿损失 船长证实卖牡蛎 的水手叫于勒 菲利普 夫妇 发现衣衫褴褛年 迈的老水手于勒

13 情节结构: 于勒-- 盼 赞 菲利普夫妇-- 发展 开端 怕躲 (插叙) 高潮 结局 一个中心:“我” 一个标准:“钱”

14 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5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刻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词句,揣摩所揭示的人物性格。

16 菲利普夫妇: 盼于勒—自私虚荣— 语言 赞于勒—唯利是图— 语言动作 遇于勒—冷酷无情— 语言神态动作 躲于勒—金钱至上— 叙述

17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马克思、恩格斯

18 思考下列问题

19 谁是主人公?

20   课文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于勒?为什么用这个标题?
      答案:    不是,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其父母不把穷水手于勒当作亲兄弟看待后,仍认为于勒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一标题道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同时这个标题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在这个孩子身上,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21 “我”: 小说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写? 若瑟夫,有同情心、有正义感 答案:
   小说以“我”——菲利普的小儿子若瑟夫作为叙事的主体。“我”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比较天真、单纯,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我”就成了一个见证人物,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为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道出的。这样就更显得真实可信,作家寄寓在“我”身上的褒贬、爱憎、喜怒哀乐就更容易使读者受到感染。 “我”: 若瑟夫,有同情心、有正义感

22 思考: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作者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答案:    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字“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讥讽意思的心理话。

23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考:文中吃牡蛎情节有何作用? 答案:既是表现菲利普摆架子、图虚荣的高峰,也是他不幸的开始。又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不变的是希望于勒有钱。根本原因是金钱。

24 问题:找出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语句,说说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在一 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 面上驶向远处。 作用:人物因满怀希望而愉快的心情。 第二处: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 里钻出来。 作用:人物因失望而沮丧的心情。

25 艺术特色 巧设悬念 实:菲利普夫妇 双线交织 虚:于勒 选材以小见大 鲜明的对比

26 我的叔叔于勒 填空: 短篇小说 莫泊桑 1、《我的叔叔于勒》体裁是___________。
2、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 我的叔叔于勒 3、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 菲利普夫妇 4、故事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__于勒 __于勒 __ 于勒 __ 于勒 莫泊桑 5、环境描写: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7 课堂练习:口头作文 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 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 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 样?他们夫妇之间将进 行怎样的对话?请你
抓住人物特征,口述 一段文字,再来一次出 人意料的结局。

28 扩 展 资 料 : 莫泊桑一生写下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项链>>是烩炙人口的世界名篇,今天我们就来拜读一下他的这篇小说

29 布置作业 一、练习册 二、续写课文“于勒叔叔回来了”


Download ppt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我的叔叔于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