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考命题之“道” 与备考之“术”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杨书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考命题之“道” 与备考之“术”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杨书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考命题之“道” 与备考之“术”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杨书田
高考命题之“道” 与备考之“术”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杨书田

2 第一部分:全国卷命题之“目标、原则、特点
——高考概况及近三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试卷研究

3 高考命题指导目标 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查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高考命题组长杨宁一

4 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

5 特点: 一卷难度系数0.48-0.50之间;二卷0.50-0.52之间。实际上有些年份、有些试题二卷也不容易。 试卷难度:
排列顺序: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排列,政治、经济、思想三模块不分彼此杂糅在一起。 试卷难度: 一卷难度系数 之间;二卷 之间。实际上有些年份、有些试题二卷也不容易。

6 试题呈现方式: 灵活使用材料创设新情境。 一般不采用漫画! 关注社会现实,体现学术、社会热点

7 2015 40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近代儒家思想的演变等知识内容,体现当下热点科教问题;41题题目设定为讨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简言之,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45题关于唐代币制改革,46题近代中国变法改革与民主思想与实践,涉及到政治民主化、多党合作等问题;从47题从战争与和平入手,通过二战时期戴高乐号召病带领法国人民坚持抗战、复兴法国为切入点,考察考生关于国际关系、战争与和平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凸显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8 7.(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9 试题题型 选择题基本没有组合式选择题,所用材料较长 问答题
40题一般与教材联系不大。趋势加强联系。主题明显,材料组织中外结合、古今贯通,一般是概括或归纳特点;比较异同;分析背景,影响,认识等

10 41题2013年之前考查学生论证评价事物之后, 近三年主要考查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选修题、 47题可能考查教材内容, 45、46、48题都是教材以外的知识点

11 高考试题的切入点(高考立意) 周年切入 (2012年)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12 1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13 史学观点、史学研究方法切入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014年41题的目录题、2015年卷Ⅰ41题、卷Ⅱ41题节日图表等

14 学术热点和社会热点切入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15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16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7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8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9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20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争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2013年卷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争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1 9.(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22 2013年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以及2013海洋利用、海洋意识 2014年国民党抗日、40题科学家颁奖 2015年传统文化

23 平衡知识点切入(近三年没考过的知识点)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24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5 2015全国卷Ⅱ、如果以“两格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26 命题者学术专长切入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27 18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28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29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015全国卷Ⅱ34.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30 概念切入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31 3. 何德章 南开大学教授,近三年的高考古代史题均出自其手。(其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
第二部分 备考应对之“术一” 研究高考主要命题人学术专长 1.杨宁一 文综负责人,历史学科首席命题专家(其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 2.名字不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思想史 3. 何德章 南开大学教授,近三年的高考古代史题均出自其手。(其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

32 4.刘芃 考试中心主管(重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把握,突出对重大历史概念的考查,关注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善于从微观的角度去发现历史的大意)
5.吴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亚中欧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苏联史、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6.郝瑞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青年运动史。 美国史东北师大高嵩 华南师大或南京大学研究北洋军阀史

33 备考术二:精研全国一卷、二卷、大纲卷、海南卷高考题,
研究试题特点、试卷材料出处、命题人的立意(切入点)、命题内容、通过试题,理解和拓展知识点、找出知识冷点、总结答题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特别注意海南卷,其选择题可能就是大题。

34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35

36

37 《宋应星传》《牛顿传》白寿彝《中国通史》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2014年全国卷一、二试题材料出处 《宋应星传》《牛顿传》白寿彝《中国通史》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2015年 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38 精研高考卷,知识点列表——找出常考的热点冷点,把握命题一些特点
2012年—2015年全国卷试题考点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制度的加强 12年汉朝中央集权 24题 12年清朝政治制度僵化 28分 12年君主专治制度强化 29 13年分封制的瓦解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39 14年卷I考查秦汉以来皇帝祭天的作用和影响-专治主义中央集权制相适应的族夫神权
;卷II第24题考查周代“ 雅言”的起源地(陕西);第27题考查明代内阁地位变迁所折射的阶 段特征;14年卷II第40题考查清朝移民东北的特点和作用(25分) 15年 必考点和常考点:注意一些知识的拓展深化。专治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异化等问题 关注古代吏治整顿和监察制度,防止贪腐 这两年大题从经济、经济思想、政治制度,注意传统文化

40 备考之术三:高考中学生考分低的原因 眼睛少,眼界低; 记不住,支离破碎 不会用,解题能力差

41 备考术之四:给他们多双慧眼 做好高三第一课的教学 历史、历史学、历史教育 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四大史观及其重要概念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四大史观

42 1.文明史观: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承认文明的多元性,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考查方向: 1、政治文明制度创新、以生产力推动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精神文明在思想、道德、文艺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迁 2、不同时期、地域和文化认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特别是中西文明的互相影响(如丝绸之路、西学东渐、近代工业文明和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

43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 思想:理性化、科学化、人文化 知识结构的现代化 文化的世俗化、平民化 国际关系平等化、民主化 以及军事、教育、社会风俗的变化 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当今更应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完全复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更不能引进发达国家弊端;

44 全球史观(也称整体史观)认为: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
全球史观(也称整体史观)认为: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1、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间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45 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主要观点
①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

46 背景、原因、目的、性质、特点、实质、本质、意义、作用、后果、影响、趋势、认识、启示
非历史概念: 背景、原因、目的、性质、特点、实质、本质、意义、作用、后果、影响、趋势、认识、启示

47 备考之术之五:高三一轮复习 ——打破传统,进行通史单元复习 高考特点:通史排列;政治、经济、思想揉在一起,不分彼此,符合人事。 学情分析:高一、高二 学生没有时间学好历史;且教材按照专题编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 以基础知识的重温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托,整合三本必修知识,参考两个版本,按照通史进行第一轮复习。 不怕慢、不是在做公开课一般到4月前结束。

48 1.单元复习所达到的目标 头脑理论化 目标清晰化 知识问题化 概念理解化、 认识广深化(知识的拓展、中外古今)、 知识结构化 练习精强化
解题程序化 社会基础、国家干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49 具体来说 知识结构化 (1)每一课知识结构化 (2)每单元知识结构化 (3)较长时期知识结构化

50 概念清晰化 首先是将概念进行分解,准确把握构成概念的每部分知识,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概念,可以分解为所有制——集体所有、经营方式——分户经营、分配形式——按劳分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除此之外,还要将概念进行延展,对于与概念相关的历史背景、影响以及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思考,以达到对于概念的清晰、充分把握,例如,“中央集权制”这个概念就以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思考。

51 如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民生主义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52 认识深广化 (1)横向联系 (2)纵向联系 (3)现实问题历史思考 (4)历史问题现实的追问
要提升认识的深广化,学生还要结合重要的史学观点(主要是唯物史观)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认识深广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历史复习由“低层次”进入“高层次”。 52

53 2.挖掘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主旨和内涵(主题线索如何确立)
一、民族之殇 ——铭记日寇暴行 二、民族之魂 ——理性看待全民抗战 三、民族之兴 ——领悟抗战地位及现在中日关系

54 3.精心设计设计思考与交流环节 原则:重点难点,学术前沿、中外古今。 孔子的思想核心?还有哪些主张?
这些主张内在的关系如何?有何特点、目的? 哪些因素促使孔子提出这些主张? 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但当时各国的国君为何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 世界史上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异同? 在现实生活中你能观察到哪些现象体现了孔子的主张?说明了什么? 综合以上问题,谈谈你对孔子思想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认识。

55 4.适当、适度地使用典型的历史材料 我们所谓的历史材料也是二手材料,材料泛滥,不但说明不了问题,反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讨厌历史课,失去兴趣。

56 最后形成单元总结课 总体知识结构框架(知识间联系) 总体特征、分析其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解释单元渊源:每节背景、共性因素、总体背景
总体价值判断:阶段影响、总体影响

57 5.单元复习案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准备:看有关的学术书籍和文章,关注史学前沿的教学动态,追踪高考命题的脚步。 教学重点讲述苏俄到苏联时期的经济建设模式,从中得出经验与教训。 设计:马克思心目中社会主义 列宁的过渡——战共、新经济政策 战共实施背景(以往教学中是内忧外患,其实外患很小,西方列强一战后的国际任务是惩治战败国,武装干涉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58 当一个国家处于全面战争状态时,实行的战时政策包括全民总动员、集中全国的物力、放宽征兵年龄、实行灯火管制、控制能源和外贸等等。苏俄的战时政策将全部大中小企业国有化、粮食专控、取消商品和货币、取消工资、生活用品实行配给制。余粮收集制不仅强制交粮,对植物油、动物油、蔗糖、肉类、食盐、土豆、海产品,后来扩大到棉花、皮革,都实行国家垄断征收,严禁民间买卖。征购粮食不仅价格低,换回来的钞票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包括鞋、钉子、肥皂等日用品在内,都实行统收统支。

59 问题设计 哪些些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实行的?哪些些不是应对战争的临时措施? 说明战共的实施并不仅仅战时逼出来的。才能给它正确的评价

60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政策后来为何被终止?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得出结论----允许市场经济适度发展,承认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点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终止的原因:现实问题、理论束缚 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实践上、理论上

61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什么?为什么先抓农业? 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走向倒退? 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哪些阻力?

62 第二阶段复习(4月到5月中旬) 以练带讲 宏观梳理知识 微观理解知识 掌握一般规律 题型针对训练 限时与常规结合 答题方法传授 热点历史练习

63 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到高考前 计划精细,克服急躁 回归教材、加强练习; 截屏反思,方法得当 研究答案,角度揣摩 只看答案,掌握术语

64 备考术之五:记忆和理解历史学习方法 记忆方法: 记忆频率 主客观分、历史现实分析法 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角色深入法、知识迁移法 思维方法:究根、发散、聚焦、线性等

65 备考之术之六:解题方法程序化 选择题答法:跳出历史答历史题 题干:三看——时空、材料关键词(论点、注意标点符号、转折词)、答题方向关键词

66 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B.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C.一战的爆发影响了山东地区手工业的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67 高考问答题四大题型 概括题型(特点、特征看角度) 分析题型(背景、原因、趋势、认识、启示、意义、影响、作用等) 方法:主客观分析法、历史现实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社会因素分析法、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分析法思维、总分法、分层次分析法、特点角度分析法 阶段分析法

68 从高考四大能力要求出发针对性训练,教会学生方法。
(1)文字资料

69 分层(大层与小层);找关键词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

70 概括;寻找上位信息 商品交易行业 交易场所: 交易量: 交易时间: 服务性行业 娱乐:(瓦子) 餐饮:(饭馆、酒楼) 住宿:(邸店)

71 (2)图片 方法:关注图片中的特殊景物、文字、注释文字,联系所学知识

72 (3)地图 方法:注意方位、图例,关注特殊信息(文字信息) 2013年图片题

73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74 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超过英法。
纵向比较看趋势;横向比较看差异 (数据加减;关注总体与个体)

75 (5)曲线图 方法:看总体趋势;关注突变或异常段 (6)柱状图、饼状图 方法:柱状图看走势(与曲线图类似) ;饼状图看结构比例。

76

77 对比题型:异同点 解读、评价评述题(评价观点、评价人物、评价历史事件) 方法:一分为二;放在当时的背景中分析;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动态分析;把握标准 注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78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2)共通: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8分) (3)态度: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7分)

79 第八部分 ——如何对待选修题模块 高考四道题,45-48题,每题15分,任选其中一题
建议:一般说来,让学生选45题、48题较多,2014年48题,2015年45题。 选46、47题的少。 命题一般来说除了战争与和平模块,其余都是课本的改革、思想、人物

80 2010年 刘晏榷盐法改革 2011年 满清八旗改革 2012年 王莽币制改革 2013年 清末新政 2014年
选修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回眸】高考回眸 2010年 刘晏榷盐法改革 2011年 满清八旗改革 2012年 王莽币制改革 2013年 清末新政 2014年 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改革 2015年 唐代币制改革

81 2010年 曹操 2011年 钱玄同 2012年 道光皇帝 2013年 韩愈 2014年 包拯 2015年 丘处机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回眸 2010年 曹操 2011年 钱玄同 2012年 道光皇帝 2013年 韩愈 2014年 包拯 2015年 丘处机

82 2016年预测 亚投行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 一个县城设2-3个农场 中英关系——如何应对新生的大国崛起 18届5中全会的内容

83 谢谢同仁, 共同提高!


Download ppt "高考命题之“道” 与备考之“术”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杨书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