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课程改革的深化与高三有效教学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徐贵亮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徐贵亮
2
关于课程改革的深化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情况 1999年 开始方案设计和课程标准研制 2001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
1999年 开始方案设计和课程标准研制 2001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 2005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全国推广 2004年9月 广东、山东、海南、 宁夏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5年9月 江苏 2006年9月 天津、安徽、浙江、福建、辽宁 2007年9月 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 2008年9月 山西、江西、河南、新疆 2009年9月 湖北、河北、内蒙古、云南 2010年9月 贵州、四川、甘肃、青海、重庆、西藏 2013年9月 广西、(台湾、澳门、香港情况)
4
从国家层面来看: ●2010年2月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领导决策机构
●2010年3月成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 ——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重大决策提供咨询的高层次专家咨询机构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开展专业工作的机构 ●2010年4月教育部颁布: 《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 ● 2011年3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送审 ● 2011年12月28日: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 ● 2012年9月:依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教材(政治、历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除外)使用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经验与深化阶段 ● 2013年: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 拟出台国家层面的高考改革方案
● 2014年: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 义务教育阶段政治、历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使用依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修订后的新教材 ● 2015年:有望使用依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稿修订的新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经验与深化阶段
6
从我省的情况来看: 我省的义务教育课改进入巩固成果、总结推广经验、健全机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常规运行阶段;普通高中进入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深入推进阶段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诸如新课程目标与升学目标之间的矛盾、减负与增效的矛盾、课改的要求与管理者和教育者实施能力的矛盾等等。
7
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正着力从 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如何继续转变教育观念 二、如何加强专业指导和服务 三、如何提升学校课程的实施能力和水平 四、如何加强课程与教学常规管理与质量监测 五、如何进一步深化中、高考制度的改革与研究 七、如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8
义务教育阶段的三项重大改革措施已出台 《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安徽省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
业负担改革试点方案》 《安徽省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体制机 制实施方案》
9
关于新课程高三有效教学 ——不转变现行的高三教学模式,应试也不会是高水平的,那么应试教学如何向素质教学转变
10
现行高三历史教学现象 高三历史应试模式的教学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多轮次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现今高三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影响甚广。 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多轮次的教学,每一个轮次的教学时间都是很仓促的。每一个轮次有限的教学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用来认知和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而是被用来做各种各样的练习题(题海)。 高三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诟病之下怡然自得,安之若素。高三教学的方式无论如何违背教育的规律,违背人才培养的原则,都可以在高三要高考成绩,要升学率的说法面前,被人们宽容、被人们接受。 历史学习兴趣被消磨殆尽,学习只是一种机械动作(苦役)!
11
现行的高考命题是能力立意。真正形成了理解和记忆的东西是不会完全遗忘的,这些真正被学生充分掌握的知识和认识,在试题的提示和情境之下,可以有效地被激活,用来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的遗忘只会发生在未经充分理解的僵死的背诵和记忆中,而这正是多轮次教学的问题。它与高考命题趋势吻合吗? 对于教学内容的阐释被极度压缩,甚至基本上没有有效的教学阐释。只是期待通过解题和讲题来强化记忆和补充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试题本身的不系统性和不均衡性会导致教学内容的缺漏、畸轻畸重,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练习题的总体质量往往不高,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考试失分;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学生接受了错误的信息,形成错误的认知, 教师的学识陈旧,知识面狭窄和对历史现象认识肤浅的问题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中被掩盖。多轮次的教学使得教师避开了深入系统的阐释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在一遍一遍肤浅的教学中就可以完成高三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造成中学的历史教学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循环往复,其影响已经不只是限于对于高考的教学了。 这难道还不需要改进吗?!
12
从 两道试题来看: 应试教学如何向素质教学转变
13
从两道高考历史试题说起: 以2012、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卷第41题为例
从两道高考历史试题说起: 以2012、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卷第41题为例 2012、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沿袭了以往的风格,是一道难度较高的历史试题。此题所给的材料言简意赅,清晰明了,不难理解,涉及到的知识也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但要求评析与比较。
14
弄清此类题的考查目标,有利于扭转高中新课程实施9年了课堂教学依然普遍存在的重知识的现象,有利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课程内容及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从而改变教与学的现状,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尽管课改并不能有效改变“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现状,但如果高考都这样考了,我们的教学还不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即使是应试,也是低水平的。 普通高中担负着的一个重要使命就向高校输送合格人才,重视高考自是其应有之意。作为一线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分析自己教学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这也是应有之责。两个第41题的导向性非常明显,研究此题,分析其命题思路,可以促使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变。
15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16
该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上海开放性试题惯用的SOLO式的评分要求,只给了三个等级的基本评分标准,即:
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须有概括性表述。 ②史实准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 ②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 ②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 ③表述不清。 此题与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0题第(3)小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与2011年第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其命题思路与出一撤,旨在引导教学,引导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改变传统方式的教学。
17
在现实背景下的,聪慧的教师会按这种方向的引领的默默前行,但为数不少的的教师可能只是从表面上来应付这种题型,不断地训练学生如何回答史论结合的观点评价题。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会传授给学生一些答题“技巧”:要与教材中的观点保持一致,持相反观点者往往会因证据不足,或难以自圆其说而丢分;尽可能多地写史实,史实越多,证据越充分,阅卷时“采点给分”会容易得分等等。 依据考纲所示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本题显然旨在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介绍了“冲击—反应”这一解释历史的模式和以此模式图示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近代史,要求学生对此模式给出赞成、反对或另有自己观点,运用图示中的材料,史论结合予以评析。题目设置开放,没有限定观点,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观点,运用材料史实进行评析
18
依据考纲所示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本题显然旨在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介绍了“冲击—反应”这一解释历史的模式和以此模式图示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近代史,要求学生对此模式给出赞成、反对或另有自己观点,运用图示中的材料,史论结合予以评析。题目设置开放,没有限定观点,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观点,运用材料史实进行评析。 本题的材料和图示中给出了多种信息,能够捕捉到这些信息会对解答本题有很大帮助。首先,材料中虽然对“冲击—反应”模式的观点有简单介绍,但特别强调了有人是用它来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就是说,是要用此模式看一个相对长的历史时期,而不是就一个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当然,考生也可以围绕一个具体史实展开论述,但一定要对图示的这段历史时期有一个明确的概括性认识和说明。这也是考查考生对一段时期内历史发展有没有、能不能总体把握。如果能够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对“冲击——反应”模式进行评析,就会对该模式的优劣短长有更清醒和更客观的认识。这也反映出考生具有较好的历史素养。
19
其次,图示中的时间和历史事件的呈现方式很有特点,它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呈现出阶梯上升状态,这也标示出这段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基本走势: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推动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历史发展不是倒退,而是进步,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逐渐深入,他们追寻文明的步伐,拾阶而上,步步上行。看到这一点,也会使考生对所要评析的模式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道题的立意好就好在对教学的要求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考生须正确解读材料,学生如果理解到位,明了命题人的目的不在观点本身,而在于要考察考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探究历史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亮明观点,根据自己的观点选取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论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便体现出学科能力。同时表达要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20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1
本题以主干核心知识汉唐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作为考点,旨在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通过汉唐两幅历史地图的比较。要求考生根据历史地图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其予以说明。本题题目设置开放,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观点,运用材料信息进行比较。也可以从相关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历史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回答。 本题的历史地图材料给出了多种信息,能够捕捉到这些信息,正确解读历史地图材料是解题的第一步。首先,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和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的介绍,考生把这一时期汉唐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起进行比较,或者考生也可以围绕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但一定要对这两幅历史地图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必须是在比较材料基础上得出的正确信息,并能予以说明,罗列无关史实无效。如:汉代的州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则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即是考查考生对汉唐两朝历史发展的状况能否总体把握,这也反映出考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历史素养。
22
其次,这两幅历史地图材料中的呈现方式非常特别,都是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但反映出汉唐两朝历史的基本趋势:汉朝时,北方社会经济发达,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唐朝时,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通过比较,看到了汉唐两朝不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历史的发展不是倒退,而是进步,是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看到这一点,也会使考生对汉唐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宽泛的角度。如: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考生还可以从相关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历史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如: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表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又如:吐蕃、南诏、流求等地区没有出现在汉代,表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等等。
23
考生首先不仅要正确解读历史地图材料,明了命题的立意;还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准确描述汉唐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通过对比,得出一个明确的概括性的认识和结论。
另外考生可以根据已经得出的结论,选取与历史地图材料中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对汉唐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同时表达要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24
【答案要点】 评分标准及示例: 必须是在解读并比较材料基础上得出的正确信息,并能予以说明,罗列无关史实无效。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考生另有合理解读,可酌情赋分,如: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表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又如:吐蕃、南诏、流求不见于汉代,表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等等。
25
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如何转变?类似本题的同类试题给高中历史教学的有益启示,本人以为有以下三点:
26
1.走出知识教学的丛林 中学历史教师与教科书是什么关系?简言之,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强调能力考查,讲究考试信度,就必然尽可能地采用新的、呈现形式多样的材料,就必然致力于创设既符合学生认知、又超越学生寻常练习和考试中所熟知的新情境,就必然提出新——角度新颖、形式新颖,甚至出现大段要求历史写作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新课程背景下的命题导向,就必然、而且正在沿着“以历史的基础知识为前提,但一定要超越知识立意”、“材料在书外,基础知识的依托在书中,答案主要在书外”的方向走下去。
27
第41题,从新课程导向看,立意、材料和设问角度在“情理之中”,而从一直和正在发生的绝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学现场看,似乎又在“意料之外”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提出了双向挑战。一是对命题者提出了更高、主要是多维的更“新”的要求;一是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超越知识本位、拓展学生历史思维和能力的终极教学目标。 历史一向以知识丰富、说法众多示人,因而知识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但是,中学历史教学若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是永远不够的。如何既依托于教材,恰当解读教材,并尽可能读出“教材知识背后的真正含义”,又适度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这是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28
奉历史教科书为圭臬,对教材知识、结论的固化与默守,对教材以外史识、史料、史论和史观的视而不见,不仅不利于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知识观、历史思维和视野的开放与拓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历史教科书既不是我们师生的教条和本本,也不是我们历史研习的唯一课程资源,更不是历史研习的归宿。有人也许会反问,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师生还会普通用到教辅和教参,甚至优秀教案集。其实,仔细分析下来,我们发现,教辅只是连接教材与考试的辅助,教参只是教材的解读手册,而优秀教案集只是一个个一家之言的教学解构与创想。
29
2. 读书才是最好的备课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课程内容随着时代而变化。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古今中外历史都要粗略通晓,还要具备一些理论素养,掌握一定的教学法,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不足以使你胜任中学教学。优秀的历史教师无一不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专业水准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我省一批活跃在一线的历史特级教师,教龄最短的也有16年,尽管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非常重视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汲取学术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寻求改变和自我超越。
30
12年的教研员工作,我听了几百位老师的课,总数超过1200节,其中极大部分是历史课。毫不讳言,为数不少的老师犹如旅游景点的专职导游,每天到班级引领着自己的学生,在设定的路线上行走,每到一处就用别人为他写下的解说词向学生讲解,然后走出教室,算是尽了责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自己都厌烦和麻木了。究其原因,我有过一个初步调查,有不少人,除了教科书、教参和教辅材料外,其他的书很少读,专业期刊甚至连个照面也不打。如此“导游”历史课堂何来生机与活力?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实在怨不得学生们了。
31
面对新课程教学与高考的挑战,历史教师的应对良方无它,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才是最好的备课。我非常赞同任世江先生的观点,中学老师也应关注学术研究,他认为“了解学术是深刻把握课程内容的捷径。怎样了解学术成果?除阅读外别无选择。读专著、读杂志都应该养成习惯。”通过读书,丰富自身的视野,放宽历史认识的视界,才会真正实现“用教材教”,才会认识到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课程资源。
32
3. 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 2012年第41题试题所引材料出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4月出版的黄仁宇所著的《郝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以及借鉴了费正清、莱肖尔的冲击—反应说、列文森的传统—近代模式、柯文的“中国中心论”等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学术领域曾经是热门话题,以学术视野看高中课程内容,设计这道试题,情理之中,并不能认为离中学教学实际越来越远。但此题的解答值得认真思考。依据评分标准应分为三个层面:
33
(1)观点层面:赞成(或正确)、反对(或错误)、片面等均可
(2)史实层面: 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史实阐释。 反对:侧重于中国反应中的自我能动性,即从中国社会内部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 赞成:侧重于西方冲击与中国学习或对抗西方的对应或相应性 片面:侧重于中国社会变迁是西方冲击和中国各种人物、政治斗争、思想文化相融合碰撞的产物,两种角度都涉及 (3)论证层面:要有一定高度,不是对史实观点的平行总结 反对:该模式思想基础为西方中心论(欧洲中心论),是为西方对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辩护 赞成: 运用事物普遍联系关系和内外因理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缺乏变革的先决条件,无法独立衍生出近代化; 片面:对上述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是中国内在动因主动改变和外部冲击的被动反应相结合的结果。
34
这种开放性试题能够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利于拉开不同水平考生的距离,较为准确地确定考生的学习水平,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由于试题没有设定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由发挥,考生只要紧扣题意,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能够得到较高分数。既能准确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考生又有话可说,容易得分,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这样的试题,真正凸现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这种在考试中让学生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的命题,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 近年来,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卷对学生探究意识考查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浙江、山东、江苏等地方卷也在不断向全国卷看齐。 安徽卷2012年的第37题,2013年的第36题也设计了一个完全开放性试题。
35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
36
第37题是人文主义发展问题,由材料引申出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方式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的精神文化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引领作用等,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其第(2)小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这是安徽卷首次出现的题型,以国家命题中心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的,既注重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又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体现史论、史实、史观相结合的特点。回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目中“论证”二字。 首先,确定材料三的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不需要提出“新”观点,只需运用恰当的史实对该观点加以论证即可。 其次,要求考生正确解读出材料三的观点是“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再由材料和所学知识中找出论据进行分析论证。从熟悉的教材主干知识切入,选取新材料,选择新视角,创设新问题。 命题的立意,由点及面,由小见大,由微观认知至高屋建瓴,既有理论观点,又需史实论证。这个开放性的命题设计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有利于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7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16分)
36.(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们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10分)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16分) 答案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言之成理(16分) 第一等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表达通顺。 第二等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
38
历史思维的特征是用史实论证观点,即史论结合。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实践上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改进教学方法,讲究点教学的艺术。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教学反思是最好的思维训练。对教材知识多质疑,对教材结论要多角度考量,读出教材语言背后的含义,甚至之外的含义,才是历史教学的真功夫。 这类试题给“有心者”留下很多的思考。这种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学科能力为目标、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将历史知识、史学观点、史学方法、人文素养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试题,一定会持续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成为新课程高考的一种常态试题。我们还等什么呢,从改变自己的日常教学开始,把学生的探究意识的培育落实到每一堂课中,落实到每一个历史问题的设计中。
39
新课程高考的应对基本策略: 一、把握好与几个基本问题 二、课堂教学的高效与明晰 三、考试说明的把握与深研 四、高三复习的策略与功力
40
一、把握好与高考相关 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厘清与高考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 高考的原则是什么? 高考的标准是什么? 高考由谁来评价?
高考评价什么? 高考评价的方法? 高考评价的解释?
41
高考的原则 评价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潜力 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求 三个有助于 公平公正 作为一项功利性极强的公开 考试,高考必须同时兼顾各
方的要求。这些要求从表面 上看有时是不协调、甚至是 矛盾的。因此,高考的命题 必须设法协调各方的要求, 这是对高考命题人员素质的 最大考验。
42
高考的标准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说明) 范例样题 前述三方面的标准,第一和第二 方面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对考试 的深浅程度却难以规范。第三种
比较具体,但却不是一种相对稳 定的标准。实际上,由于高考是 一种常模参照的考试,它采用的 是一种以全体考生为参照的相对 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要求,其 实际标准也就随考生水平的变化 而水涨船高。这是目前的高 考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说明) 范例样题
43
谁来评价? 上级 教师 专家 内部评价者 外部评价者 学生 社会 学校 家长 高考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评价,最大优点就在
于其公平性,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有效性。 由于时间和形式的限制,高考不可能全面地 考查学生的素质。因此,怎样使得考试更有 效地、更全面地反映基本素质,是进行试卷 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内部评价者 外部评价者 学生 社会 学校 家长
44
评价什么? 认知、思维、实践能力 非智力品质 知识 方法 技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在目前的考试形式下,高考难以考查学生
的非智力品质所,也难以考查真正联系实 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可能考查的是 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思维的技能 和专业的技能,对考生的未来发展潜力有 一定的预测功能不要给高考提一些不可能 实现的要求,如: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高考题目 设计应该围绕高中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 要求来展开。 知识 方法 技能 认知、思维、实践能力 评价什么? 非智力品质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45
有效? 可信? 可行? 评价 方法 模型 标准 工具 高考主要采用书面笔试的方式,因为考试规模 所谓模型,指的是构成该体系或过程的要素和
要素之间的关系。高考的模型是比较复杂的, 从大的方面来所,它包括了社会环境、教育导 向、中学课程、高等学校、高中学校、考生、 教师、命题人员、招生工作管理人员、等等。 如果只看命题,这以模型就要简单一些,主要 是命题人员、考生、中学课程和大学要求四个 方面。 高考主要采用书面笔试的方式,因为考试规模 非常大,控制阅卷的误差很不容易,因此试题 主要采用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题目,大量需要灵 活思考、没有唯一正确解答的试题很难出 现在高考试卷中。这就使高考所能考查的能力 受到很大的局限,考试效度大受影响。总体上 看,高考只能考查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以及较低层次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要提高高考 的效度,一定要打破纸笔考试的局限,打破封 闭式试题的局限。 模型 有效? 评价 方法 可信? 标准 工具 可行?
46
评价的解释 以教育目标 以同辈 为参照 为参照 以自身发 展为参照 高考是一种以同辈为参照(常模参照)的
考试,这就要求我们以常模为基础进行计 分,而不是以绝对水平为基础进行计分。 当然常模参照的考试和目标参照的解释并 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的两个对立面, 高考的第一需要是按考试结果对考生排队, 这时应采用常模参照的计分方法。高考的 结果又可以用来检查高中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这时应利用水平参照的计分方法。 以自身发 展为参照
47
(二)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测验获得的信息的可靠和准确程度 效度:测验能够有效测出所要检测的东西的程度 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效度低、信度不一定低 信度低、效度一定低
48
(三)必要的区分度与适当的难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也即题目的鉴别力(安徽:前27%;后27%)
难度:测验或试题相对被试者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过高或过低的难度都会导致区分度的下降 高考对区分度和难度的要求 从选拔的角度来说,高考试题应该有高的区分度 从有利于中学教学的角度来看,高考试题应该与考生所能达到的水平相适应 从试卷编制的工艺来看,高考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均衡分布(每年抽样分析)
49
二、新课程高考与课堂教学及管理 随着高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应有自己的管理策略。分班的补弱与增强(重点与县中);相对稳定的升学率后追求的是对学生的高要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校特色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与明晰: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正本清源,立足于平常教学的扎实基本功(追踪30所平均分高的学校老师,课堂教学非常明晰,团队协作好)。 对课程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理清核心问题,举一反三,掌握基本的编制与改编试题的技术 。 课改理念的应用建立在学科专业基础上,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念则就无的放矢。 要关心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学术研究。坚持学科教研的专业杂志,看杂志与看书各有所得。
50
三、考试说明的把握与深研 《考试说明》不是简单的翻翻而已,而应用脑、用心审慎的琢磨与深究 题型试例中的试题选择(充分的认可)
题型的变化(探索的方向) 附录中典型试题难度系数的表述(值得关注) 所选试题的试题分析或说明(反映了编者的思路轨迹,需要认真研究)
51
四、高三复习的策略与功力 ——对高考复习的三点建议
四、高三复习的策略与功力 ——对高考复习的三点建议
52
(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教材的关系 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 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关系 难题与基础之间的关系 学科之间的关系
直接依据考试说明,全面依托课程标准,依托教材而不死扣教材 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 重在理解,适当训练,有套路而不执迷于套路 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关系 抓紧重点,不忘一般 注意联系实际、新知识 难题与基础之间的关系 基础扎实,量力而行 学科之间的关系 全面均衡,有所侧重
53
(二)把复习课当新课上 要在新的高度上来整理所学的基本知识 重点突出,全面照顾 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所学的基本知识
注意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注意知识的条件和应用范围 把握好知识的特点 重点突出,全面照顾 重点知识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处于联结中心,起挈纲带领作用的知识 成为其他知识的基础的知识 重点知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托 非重点知识是往往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非重点知识的重复少,遗忘率高
54
针对难点和学生在能力上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对本学科的难点要有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难在哪里 学生的常见错误及其原因 把握分寸,适量精练 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从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解答问题的套路 要给学生留下发挥的余地 让学生自行归纳和建构知识体系 在规范化的训练中,要给优秀学生留下自己发挥的余地 不要追求进度,由教师代学生解决难题 大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兵教兵 合作学习 …
55
(三)专题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梳理专题现象的发展线索 知识整理(有什么样的历史现象?) (二)分析专题现象的阶段特征
知识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现象?) (三)评价专题现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知识运用(怎样看待这样的历史现象?)
56
专题内整合的三个步骤 知识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现象?) (一)梳理专题现象的发展线索 知识整理(有什么样的历史现象?)
(二)分析专题现象的阶段特征 知识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现象?) (三)评价专题现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知识运用(怎样看待这样的历史现象?)
57
(一)专题知识结构整理 1.列出专题的知识点及其关系; 2.以框图的形式形成专题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方法一,借用教科书的结构)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和早期儒学、道家和法家;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儒学成为正统; 第3课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一)专题知识结构整理
58
请思考:教科书的知识架构与整理后的知识结构相比,变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 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汉朝政治一统局面的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宋明时期儒学改为理学: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的离经叛道;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总结。 中国古代 传统思想 时序: 发展过程: 阶段特征:
59
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方法二,解析考试大纲的结构 近代中国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变革制度的主张: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思想解放运动:《新青年》的诞生;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主张与实践;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文化革新。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60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这一类的试题较多,它们大多着眼于专题发展线索的考查。
例1.2009年上海卷第31题。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61
(二)分析专题现象的阶段特征 1.了解 专题现象发展进程的阶段及其特征 2.比较 同一阶段内历史现象的共同点,不同阶段历史现象的不同点;
3.联系 将阶段特征放在相应的时代框架中,找出与其有联系的历史现象
62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
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汉朝政治一统局面的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宋明时期儒学改为理学: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的离经叛道;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总结。 中国古代 传统思想 请思考: 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可分成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出发点有什么共同之处?历史影响有什么不同? 联系: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理学出现在宋明时期的原因是什么?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出现与怎样的社会背景有关?
63
想一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阶段特征怎样分析?
了解: 比较: 联系: 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变革制度的主张: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思想解放运动:《新青年》的诞生;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主张与实践;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文化革新。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64
(三)评价专题现象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1.共时态(当时) 2.昔时态(后来) 3.当代 专题现象的发生、发展在当时的影响和作用
专题现象的发生对其后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 专题现象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和历史影响 据此,对中国传统思想和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进行评价
65
27. (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分)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9分)
66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当时的影响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 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后来的影响 当代的影响
67
专题之间整合的思路 1.中外史横向联系的思路 古代中外史——近现代中外史 2.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纵向联系的思路
古代——近代——现代相关内容的整合 3.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的思路 过程或现象——背景和影响(政治、经济、文化) 4.必修与选修内容的整合思路 将人物和改革的相关内容放在相应的必修内容中学习
68
同一模块专题之间的关系 中国史专题之间的关系及其教学要求 外国史专题之间的关系及其教学要求 中外专题之间的关系及其教学要求
69
(四)教师自己要下题海 资料要求——减少随意性,杜绝盲目性; 提倡选择性,增强实效性。 教学要求——底面宽一点,台阶密一点,
容量大一点,思维强一点, 效率高一点。 训练要求——精选、精编、精讲、精练; 发必收,收必改,改必评,评必补。
70
压着学生一套一套的题目去做,差不多都是别人的试卷,没有自己的思维技术含量!
高三不是体力活,高三的教学应更有智慧!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题海无涯,试题有边! 只有你下得了题海,学生方能出得了题海,唯如此才可能在以能力立意的高考中取得大面积丰收!
71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