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 校 名 称: 乐山师范学院 课 程 名 称: 声 乐 学 课程层次 (本/专): 本 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 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 校 名 称: 乐山师范学院 课 程 名 称: 声 乐 学 课程层次 (本/专): 本 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 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 校 名 称: 乐山师范学院 课 程 名 称: 声 乐 学 课程层次 (本/专): 本 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 学
学 校 名 称: 乐山师范学院 课 程 名 称: 声 乐 学 课程层次 (本/专): 本 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艺术学 课 程 负 责 人: 冯坚

2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基本信息 姓 名 冯坚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9.7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学 位
姓 名 冯坚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9.7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833) 学 位 职 务 声乐教研室主任 传 真 所在院系 乐山师范学院 音乐系 通信地址(邮编) 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邮编:614004)

3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一.本科教学: 声乐基础 本科 周学时 共4届 共33人 声乐实践 本科 周学时 共4届 共64人 乐理 本科 周学时3 共1届 共76人 音乐教学法 本科 周学时2 共1届 共24人 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 2003年指导音乐系本科99级本科学生8人毕业论文 2004年指导音乐系本科2000级本科学生4人毕业论文 2005年指导音乐系本科2001级学生1人毕业论文 三.本科教学实习指导 四.教学著述及论文: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音乐探索》2003年1期 作者 核心 2,《基督教对西方艺术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5期 1作者 核心 3,《亟待改变的高师公共音乐课课堂教学》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2期 1作者           4,《高师公共音乐课程改革探索》 《乐山师院学报》2000年2期 作者 5,《声乐小组课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地位亟待加强》 《社会科学研究》 作者 6,《音乐教学的德育战略 》 《社会科学研究 》 作者 五.教研课题: 1, 1998年5月获学院科研项目《高师公共音乐课课程改革》立项,项目负责人,已结题。论文发表在本院学报2000年2期上。 六.教学获奖 1、 2001年10月获全国推新人大赛优秀声乐指导教师奖 (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材中心) 2、 2002年7月获四川省推新人大赛优秀声乐指导教师奖 (四川省文联) 3、 1998年6月获乐山师院首届教师讲课艺术大奖赛 二等奖,文科组第一名 (乐山师范学院) 4、 1999年6月获乐山师范学院教学评比 优秀任选课教师 (乐山师范学院)

4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音乐探索》2003年1期 2,《亟待改变的高师公共音乐课课堂教学》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一、论文: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音乐探索》2003年1期 ,《亟待改变的高师公共音乐课课堂教学》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3,《高师公共音乐课程改革探索》 《乐山师院学报》2000年2期 4,《声乐小组课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地位亟待加强》 《社会科学研究》 二、获奖 1、2000年7月《高师公共音乐课程改革探索》获四川省教育厅第四届音乐教育论文赛 三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体卫处) 2、2003年9月论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获四川省教育厅教育论文赛 一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团省委) 3、 2004年12月论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获乐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乐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三、科研 1, 1998年5月获学院科研项目《高师公共音乐课课程改革》立项,项目负责人,已结题。论文发表在本院学报2000年2期上。 2, 2003年5月获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小凉山彝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立项,项目负责人。在研。

5 本课程现有专任教师11人,在职称、年龄上已形成一支结构理想的教学梯队。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5人;助教3人。
40岁年龄段2人,30岁年龄段7人,20岁年龄段2人; 高校教龄20年以上者1人,10年以上者3人,5年以上者5人。 课程专任教师年终考核均为合格或合格以上。 所有主讲老师均已担任过两门以上的音乐系本科主干课程。 陈缨老师声乐硕士毕业,正在主持学院声乐基础精品课件的课题建设。 文蕾老师在读教育硕士。 冯坚,张晓俊老师已经读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教研室中青年教师均订有教学科研进修计划,都主持或参与了科研、教改课题。;

6 近五年来,课程组成员每学期坚持5次以上的教研活动,课程组成员涉及领域包括教学管理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课程组成员主要成果有
吕玲 主要讲授声乐学。 代表性成果有: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国音乐》2002。核心 2、《关于声乐乐器建造初期的特殊手法》 《乐山师院学报》2002。 3、《嗓音职业者的用嗓对策探究 》 《乐山师院学报》2004。 王世英: 代表性成果有:《解决声区 拓宽音域》 《乐山师院学报》 1 钟斌: 主要讲授声乐学与声乐基础学。 代表性成果有:《声乐教与学之浅见》 《乐山师院学报》 张晓俊: 代表成果有:《音乐教学中应重视情感体验与想象》 《社会科学研究》 文蕾: 主要讲授声乐学 代表成果有: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 曾皓: 代表成果有:《贝多芬及其音乐作品简介》 《乐山师院学报》 陈缨:

7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     特别主意了“因材施材”、“因人施教”,对不用声音特点和不同声乐天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唱不同的声乐曲目;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和程度状况确定声乐曲目的技术难度水平;结合基础训练和基础理论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在本身的基础上不受限制地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声乐演唱和水平。 ●     在教学模式上,采取了个别课、小组课、大组课、大班课相结合,主辅修相对应的形式。一年级的下期我们实行师生双选,一二年级为2人一节的声乐小课,三四年级为主辅修制度。主修 一人一节的声乐小课,辅修为4人一节的声乐小组课或声乐实践课。 ●     教学手段上,采取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声乐理论采用大班课,技能训练采用个别课和小组课,艺术实践采用大班课和大组课以及周末音乐会制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艺术实践课,各种形式的音乐会以及参加各种形式和规格的声乐比赛,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和演唱水平。 ●教学改革方面,本课程在教师配置上实行了师生双选制和主辅修淘汰制。考试考核方法上实行教考分离的制度。 ●     本课程在教学手段上,高度重视、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专任教师个个能使用电脑,人人都能使用电脑

8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获得校内同事、校外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 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各级各类声乐比赛获奖,我系学生王春容获全国明日之星大赛第二名,吴映春和郑佳获四川省十佳歌手,王蕊获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二等奖,王文博、韩佳男获得了k歌之王亚军,余芳芳等数位同学在乐山市歌手大赛中获得各种奖励,我系排练的《长征组歌》轰动乐整个乐山市,引起了全省同行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 我院多年来采用院督导组,系、室两级领导和学生调查三项加权评分,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定量测评。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多年来在测评中一直在音乐系各门课程中名列前茅。其中,黄莉、王世英等老师均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冯坚、吕玲等老师在对同学进行专业学习指导中,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深受学生欢迎。形成了一个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学群体。 ● 从毕业论文选题、优秀毕业论文质量来看,许多同学选择了声乐学。撰写的优秀毕业论文中,有同学结合自身体会和接受的现实情况,选择了他们感兴趣的声乐教学和演唱进行研究,从感性体验到理论分析,显示了在声乐学方面较为扎实的功底。 ● 从申报表附件“课堂教学录相资料”可以看出,冯坚、吕玲副教授具有扎实的专业学术功底,知识全面系统,授课中亲切自然,富有激情。陈缨、钟斌、张晓俊教师能做到在授课中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其讲课思路清晰,容量大。并能采用比较的方法,从世界声乐学发展的总体格局,寻求东西内在联系,在宏观视野中,给学生较为清晰的声乐史线索。体现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黎静、文蕾、王世英老师很注重声乐作品意义的开掘,从师生之间搭起交流平台进行互动式教学。黄莉、王娜老师虽初出毛庐,却能认真扎实备课,在讲授中能做到因材施教,知识点介绍讲解全面合理。从中不难看出,该课程已形成一支既有共同的教学理念,又各具教学个性、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9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有三点: ● 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技巧、艺术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 把通俗唱法引进了专业的音乐教学中,把美声技巧融入民族唱法的教学中;加强了声乐基础理论课和声乐实践课的结合。 ● 实行师生双选以及主辅修制和主修淘汰制,优化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环境状况。

10 本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在省内外的同类课程中,本课程在课程内容整体框架建设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处创新地位。音乐系十分重视声乐这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在课堂教学、艺术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相应效果。在传承美声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唱法,呈现出民族美声融会贯通的局面;在重视严肃音乐的教学中注意了通俗流行音乐的研究,营造了在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的宽容环境。使我系在声乐课程教学方面的地位呈不断上升之势,学生在全国及省市的各级各类声乐比赛中的获奖面和获奖等级逐年提高。

11 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体系结构上最大特点是:把通俗唱法引进了专业的音乐教学中,增加了声乐基础理论课和声乐实践课,改变了高校声乐学所限定的两种基本教学模式:一是单一的以民族,美声唱法为教学内容;二是只教授声乐技能,而我们却把声乐学分成了三个板块: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技能,声乐实践。 ●     其次,我们在教授声乐学时,注意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实行师生双选制,真正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师,也使教师有选择学生的权利。 二是声乐小组课的应用。让学生能在相互的观摩中提高自己。 三是周末音乐会的引入。让学生有实践的舞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另外,我们还给学生提供校内外的各种比赛和演出机会。让学生能通过声乐表演实践,更好地理解、掌握声乐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

12 本课程现已具备的教学条件: ●     教学设施方面:练声房有 112间 ,专门让学生练习发声用。 演出厅一个。排练厅一个。三脚钢琴一架。音响音像视听设施和器材数百套。 ●     教材建设方面: 在教材建设和使用上,主要采用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优秀教材,和自编声乐教材。 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基本内容,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教学课件(学生可在网上任意查阅。) 教学大纲 ●     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我们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得到舞台锻炼的机会,互相观摩,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实践性教学环境的营造上,我们采取了周末音乐会制,每个年级定期安排节目在周末向全院师生公开演出。 ●     网络教学: 系上已建立了网络多媒体教室,开通了局域网,已初步具备了远程教学的能力;系上还设有网络阅览室,师生可在网上方便的查找声乐多媒体资料和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

13 ● 建设目标:2008年以前力争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 步骤: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 建设目标:2008年以前力争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 步骤: 1>、本课程将继续进行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探讨,并对教学大纲和自编教材进行修订完善,争取于2006年公开出版。 2>、加强师资建设,三年内使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数达到50%以上。建设音乐厅一个,供学生艺术实践使用。 3>、加强学术研究,在三年内出版有关声乐学发表论文10篇以上。歌曲3篇以上。 ● 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1>、教学大纲,参考文献书目,培养方案。 2>、声乐授课方案及全课程教学录像。 3>、声乐比赛及艺术实践所有录像。 4>、声乐学教学的课题讲座。 5>、声乐学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课程资源上网公布。

14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
●     本课程由于该课程的主观性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需要具体因人而异的进行教学,如何处理课程中的备课预见性和具体突发性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在教材建设方面,自编教材数量还不够,尤其是乡土性教材还很缺乏。 ● 学术研究的成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Download ppt "学 校 名 称: 乐山师范学院 课 程 名 称: 声 乐 学 课程层次 (本/专): 本 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 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