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2
主要内容 一、试题及考试总体情况 二、典型错题解析及考情分析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3
一、试题及考试总体情况 表1 试题分值分布 Ⅰ卷 Ⅱ卷 权重 经济 生活 2×5=10分 10+6=16分 26 文化 8+8=16分
表1 试题分值分布 Ⅰ卷 Ⅱ卷 权重 经济 生活 2×5=10分 10+6=16分 26 文化 8+8=16分 生活与 哲学 2×14=28分 12+8=20分 48
4
表2 试题得分情况 Ⅰ卷 Ⅱ卷 合计 赋分 均分 难度 经济 生活 10分 4.65 0.465 16分 6.95 0.43 26 11.6
表2 试题得分情况 Ⅰ卷 Ⅱ卷 合计 赋分 均分 难度 经济 生活 10分 4.65 0.465 16分 6.95 0.43 26 11.6 0.45 文化 8.11 0.81 5.48 0.343 13.59 0.52 生活与 哲学 28分 15.03 0.537 20分 6.72 0.336 48 21.75 全卷 27.79 0.58 52 19.15 0.37 100 46.95 0.47
5
表3 有效分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江 岸 59 51 41 30 江 汉 分数 69 63 56 52 人数 176 339
表3 有效分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江 岸 59 51 41 30 江 汉 分数 69 63 56 52 人数 176 339 443
6
表4 近5年九月试题比较 年份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全卷 平均分 难度值 2009 29.9 0.52 22.2 0.47 52.1 2010
表4 近5年九月试题比较 年份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全卷 平均分 难度值 2009 29.9 0.52 22.2 0.47 52.1 2010 31.30 0.66 15.05 0.30 49.2 0.49 2011 33.09 0.68 16.24 0.31 48.5 2012 28.36 0.62 18.26 0.32 46.62 2013 (江汉) 27.79 0.58 19.15 0.37 46.95
7
二、典型错题解析及考情分析 右图是某种商品从 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 波动图,当该商品价格 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C.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D.生产该商品已无盈利空间
8
【解析】 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商品价值不断降低,价格总体上随价值下降,且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量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排除C;商品生产者盈利、保本或亏损,取决于其个别劳动生产率是高于还是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故排除B、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价值量下降,价格随之降低,因此选A。答案为A。
9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不全面;调动和运用知识错误。为什么会选B?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释微观经济现象 ,必然得出错误结论。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1 1.01 48.74% 31.28% 9.50% 6.74%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不全面;调动和运用知识错误。为什么会选B?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释微观经济现象 ,必然得出错误结论。
10
2. 读漫画“铁路站票与 坐票同价不合理”。该观 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站票与坐票按相同价格出售违背价值规律 ②站票与坐票同价却无法享受同样的服务 ③票价的变化应以铁路客运市场需求为基础 ④服务性商品的价格应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
【解析】 考查价值规律。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或成本)是其定价的基础,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并不能决定其价值,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波动,但其影响不是基础性的,因此③④错误;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站票与坐票同价,应当享受同样的服务,但客观上却无法做到,这就违背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违背了市场的公平性,选①② 。答案为A。
12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出现错误。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2 1.3 62.79% 4.39% 20.96%
8.20%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出现错误。
13
3.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W市某餐厅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免费打包等服务,并鼓励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该餐厅的做法
①根本目的在于引领消费行为,促进绿色消费 ②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③凸显了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④鼓励消费者坚持量入为出的消费原则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4
【解析】 (新洲涂芳芳老师) 顾客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带来餐厅经营服务方式的变化,体现了“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餐厅的做法响应了政府号召,适应了顾客的需求,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但其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 ;“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勤俭节约的消费原则,不是绿色消费和量入为出的消费原则,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宗旨是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而量入为出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反对举债消费或抑制消费,所以选②③。答案为C。
15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不足(超过76%的考生未选② );基础知识理解错误。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3
0.26 40.78% 35.5% 12.59% 7.39% 失分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不足(超过76%的考生未选② );基础知识理解错误。
16
4.据报道:不少国人跑到国外采购洋品牌,主要原 因是比国内便宜。洋品牌在我国的售价偏高与众多因素有关,与我国相关的因素有
①通货膨胀率高,人民币升值快 ②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③进口商品须交纳的关税普遍较高 ④物流成本较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7
【解析】 通胀率高,意味着国内市场上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国际市场上人民币购买力上升,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故排除①;国务院确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将784种进口商品的关税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故排除③。就本题而言,洋品牌在我国的售价偏高,主要受物流成本和一些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故选D。
18
链接 《焦点访谈》 “洋货为何贵在中国?” 关税、生产成本、流通成本、渠道费用等都不是推高洋品牌进口售价的最主要原因。 洋品牌的销售策略。因为这不是一场“价格战”,这更像是一场“心理战”。首先,推高中国售价,利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同时利用价差,吸引中国消费者到境外消费,又赚一笔。
19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对社会生活缺乏关注(超过80%的选③ );基础知识理解不全面;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4 0.21
3.01% 18.68% 64.74% 9.91% 失分原因:对社会生活缺乏关注(超过80%的选③ );基础知识理解不全面;
20
11.某公司高价收购了一家外国铁矿公司,却发现需投巨资修建基础设施才能方便地将铁矿运到港口,而公司还没有基础设施修建权。在维持了几年后,该公司不得不黯然撤退。从哲学角度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该企业没有 ①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具体把握事物的联系 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
【解析】 该公司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当地的铁矿产业配套设施以及相关产业政策不了解,没有全面地把握实际,没有具体地把握铁矿开采、运输等产业链条的具体联系,故选①③; ②④ 缺乏材料支撑。答案为C。
22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11 1.23 13.4% 10.89% 59.46%
12.43% 失分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
23
13.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少用或不用,水果的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发展规律的基本前提 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
【解析】 考查联系客观性、多样性及规律客观性。果树生长与果园生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果树种植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切忌主观随意性。从“拔草”到“留草”正是尊重联系客观性,利用联系多样性,遵循规律客观性的体现,故选C。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排除① ;“发展规律”的说法错误,排除③。答案为C。
25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超过80%的学生错选③ );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13 0.27 1.46%
39.07% 13.16% 42.65%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超过80%的学生错选③ );
26
16.洞穴鱼类中有些鱼一生都不离开黑暗无光的溶洞,因为对洞穴生活的高度适应,眼睛功能退化直至消失,它们也被称作“盲鱼”。视觉的消失使得其嗅觉器官变得更为重要,洞穴鱼甚至通过嗅觉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洞穴鱼的这些现象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 ③生命物质具有主动选择的特性 ④部分功能的弱化是系统优化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
【解析】 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及辩证否定。洞穴鱼以视觉退化、嗅觉强化的方式,通过自己否定自己视觉,自己发展自己嗅觉来适应环境,表明①②;洞穴鱼的器官功能变化,不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对外界环境作出的适应反应,排除③;系统优化强调整体性、有序性及优化趋向,并不要求弱化部分功能,排除④;答案为B。
28
链接 反映与反应的区别 在心理学里常常提到反应与反映,两词读音相同,但含义却大不相同。 反映是使某种物质在人脑中形成映象。脑对不同的物质可以产生不同的映象。 反应则是身体某些部分发生的相应于刺激的变化。即对作用于机体的刺激的回答。 例如,带把的茶杯和不带把茶杯,其形状是不同的,我们在脑子里可以分别想到它们各自的形象,这是反映。而当我们使用时,拿有把的杯总是先握住把再拿起来,而拿没把杯则只能用手把整个杯子抓住后再拿起来,这就是根据不同的反映而作出的不同反应。 心理在反射中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支配身体某些部分去做适当的反应。 即:物质———反映———身体———反应。
29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超过50%的学生错选③ );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16 0.99 A 48.01%
11.78% 30.63% 5.69%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超过50%的学生错选③ );
30
19.“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这名话包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其对立面转化 ②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③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19 1.11 53.61% 6.01% 29.33%
7.39% 失分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
32
21.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到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认识必然不同 ④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3
【解析】 雕刻创作既要受到雕刻者“艺术观念”、“技艺水平”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又要受到雕刻对象的自然属性和规律的制约,故选①④,排除②;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排除③;答案为B。
34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超过60%选② )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21 0.77 1.14% 37.21%
26.32% 31.68%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超过60%选② )
35
22.受益于传统年画、灶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多年来,秀洲的农民画作有800多幅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200多幅次,14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在《美术》、《艺术世界》等国内2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 A.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 B.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 C.人民群众具有的无限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 D.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36
【解析】 依据材料中秀洲的农民画作成绩斐然,直接得出B;精神财富的源泉是群众的实践活动,排除A、C;材料中并没有秀洲的农民画作与其生产、生活的关系的信息,D项无材料支撑。答案为B。
37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22 0.07 25.83% 3.49% 16.41%
50.12% 失分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
38
23.有道是: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四人”,即“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找茬”和“个人奋斗”。“小人找茬”可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变化和发展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9
【解析】 “小人找茬”是影响个人成功的外部因素、不利因素,如果能够正确对待,不断砥砺自我,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改造不利条件,就能化“不利”为“有利”,不断走向成功,选③④; ①表述不严谨,且无材料支撑,应排除; ②错误地把事物的外部联系看成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应排除。答案为C。
40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审题不仔细。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23 0.81 12.67% 41.43%
39.07% 2.84%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审题不仔细。
41
24.2013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应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的信息
①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事件真相,避免误信谣传 ②能防止矛盾的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 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是主体在正确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2
【解析】 “信息” 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此③正确;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事件真相,避免误信谣传, ①当选; ②形而上学地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应排除; ④错误地理解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关系,应排除。答案为A。
43
考情分析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审题不严谨。 题号 均分 标答 全区 A B C D 24 0.96 46.55% 2.52%
44.35% 2.76%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理解错误;审题不严谨。
44
25.(10分)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不振、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45
描述图1、图2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 参考答案:(1) 年我国制造业出口额同比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1分) 年,我国工资、土地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分)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放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分)
46
材料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中国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警钟不断敲响。2012年7月,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表示要关闭在华仅有的一家直属工厂,福特汽车公司则要将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然而同年,中国欧盟商会对在华500家欧盟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仅有20%的受访企业考虑回到欧盟或者转移至东南亚国家。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中“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会造成我国制造业大量向海外转移”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47
(2)劳动力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撤离中国。(3分)劳动力成本不是决定产业转移的绝对因素(或唯一因素)。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生态的大环境,特别是中国庞大的市场使得很多企业选择继续留在中国。(3分)
48
考情分析 题号 满分 均分 难度 25 10.0 2.55+1.81 0.436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第一小问:学生普遍能回答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但只有较少学生能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其中的隐性信息解读不出。 第二小问:学生基本能回答出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导致产业转移,但多数不能运用“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的知识对此进行阐释。同时,学生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不全面,不深入(“仅有20%考虑转移”、“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不振、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以及图2中土地、汇率变化趋势),加之对“产业转移”问题认知缺乏,造成失分。
49
26.(14分)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汽车市场消费量以30%的速度在增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汽车产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开发-创新”的道路,通过市场换技术,消化、创新争市场的方法,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推动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升级,国家继续采取财政补贴政策,支持推广节能汽车和加大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力度。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汽车消费量从2001年以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的原因。(6分)
50
(1)①我国汽车企业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制定正确经营策略,掌握核心技术,适应市场需求。(2分)②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购买能力不断提高。(2分)③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降低了汽车市场价格,推动汽车行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
51
考情分析 题号 满分 均分 难度 26(1) 6 2.59 0.43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查《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的因素”及相关知识。本题贴近生活,答题灵活,学生有话可说。 主要存在问题:①主体不明。本题应从国家、企业、居民三个角度展开分析,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缺少主体。②分析不够。有学生想到分角度阐述答案,但答案点到为止,分析不深入造成丢分。③答案重复、语言组织随意。答案围绕一个角度反复分析,并且比较口语化而没有上升为经济学术语。④知识范围不清。题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但有学生运用哲学观点或文化学知识回答问题。(阅卷组)
52
材料二 作为社会道德的延伸,汽车道德观念体系尚未建立,人们在公共场合驾车不能很好地相处,交通摩擦随处可见,看似小事却能演化成刑事案件。汽车文明在改善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交通要立法,道路要拓宽,但重要的因素是人。如果民众不能提高交通道德修养,提高守法意识,再宽阔的马路,再健全的法律法规,都解不开城市交通拥堵的死结。 (2)请你为树立“汽车道德”提高公民素养提出合理建议,并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建议的依据。(8分)
53
(2)建议:①应加强法制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公民做一个高尚、文明、有修养的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③培育“四有”公民,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④普及有关汽车文明方面的知识,开展开车讲文明的宣传活动,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
54
考情分析 题号 满分 均分 难度 26(2) 8 3.01 0.376 第二问答案的构成是“措施+依据”。高频得分点为“宣传教育”“法制”“精神文明建设”等。 主要问题:①知识范畴不清。要求联系文化生活的知识,但学生运用经济学、哲学相关知识分析。②措施与依据对应情况不好。答案多来自《文化生活》第四单元,但学生多数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去对应所以措施。也反映出学生对于第四单元知识把握不到位,因而理论联系材料难度大。③审题不到位。多数学生仅提出建议,但没有回答依据。
55
27.(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12分)
56
(1)发展文化产业要遵循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规律;(3分)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2分)要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借鉴世界优秀文化;(3分)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分)要突出中国特色,发挥比较优势。(2分)
57
考情分析 题号 满分 均分 难度 27(1) 12 4.56 0.38 第一问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得分两极分化严重,区分度较高,但高分不多。学生基本能回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新等要点。 答题主要存在这些问题:①审题错误。将哲学设问审为文化设问的占三分之一,角度不准,同时没有将重点放在方法论上。②逻辑不清。答题中哲学原理与方法论不吻合,而且学生容易把哲学知识与文化学知识混杂一团,条理不清。③表达不清晰,格式不规范。
58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断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8分)
59
(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3分)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优先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分)③教育成就人生,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有利于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3分)
60
考情分析 题号 满分 均分 难度 27(2) 8 2.47 0.309 第二问难度较小,属于常规题。学生得分偏低,高分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复习不到位,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
61
(3)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结合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阐释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8分)
62
(3)①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外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我们既要“引进来”,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4分)②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是为了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4分)
63
考情分析 题号 满分 均分 难度 27(3) 8 2.16 0.27 第三问难度小,但学生答题情况不理想,得到满分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更多的是回答矛盾观点、辩证否定观甚至唯物论的知识。
64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注——思考——应对) 1.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如:第3、19、22、25题等)
2.如何突破重点难点知识? (如:本套试题所涉及的价格、消费、汇率、意识、规律、矛盾、辩证否定等)
65
3.如何进行知识整合与重组? (如: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结构升级为汽车消费创造动力;(P29页)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汽车价格弹性大,国家的财政补贴政策使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导致消费量的迅速增加;(P15页)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购买能力不断提高(P17页) 其他因素:消费政策、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
66
4.如何增强训练的有效性? (改编题得分不高) 5.一轮复习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如:关税、产业转移、汽车消费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