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改革史绪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改革史绪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改革史绪论

2 人类社会的活动 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 政治活动 思想文化活动

3 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改革可以为新生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改革可以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摘自

4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2、改革中必然会损失某些人的即得利益,必然会有阻力,会出现暂时的困难,但不能逃避,前途总是光明的。 3、改革是强国富民之路,在改革中要牺牲小我,照顾大局。 4、改革除了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学识为后盾外,更要有勇气,有魄力。 6、改革是现今全中国人的使命,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7、改革要靠大家共同协调完成,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能进行的。

5 一部中国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以中国为例,社会改革之缘起可追溯到远古氏族制时代的唐尧、虞舜、夏禹,其后又有商王盘庚和武丁的改革。周朝在灭商之前,有古公亶父和周文王的改革。周朝建立之后,有周公旦等的“成康之治”,尔后又有“宣王中兴”。以上是中国社会改革的早期阶段。至于春秋战国,则是一个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的时期,主要人物有管仲、子产、吴起、申不害、商鞅、赵武灵王等。秦汉大一统时期主要有秦始皇、汉高祖、桑弘羊、光武帝等进行的改革。分裂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涌动着独具特色的改革潮,主要人物有曹操、诸葛亮、石勒、王猛、魏孝文帝、宇文泰、宇文邕等。隋唐两朝,改革相继,隋文帝几项重大的改革举措,被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所继承和完善,这前后几代人的连续改革使唐朝前期跃上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6 宋辽金元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其间主要有宋太祖、范仲淹、王安石、辽圣宗、金世宗、元世祖等进行的改革。明朝有朱元璋、张居正进行的改革。清朝圣祖、世宗、高宗各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持续有多项革故鼎新之举,终于造就了“康乾盛世”,使封建社会出现了最后的辉煌。鸦片战争之后,在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关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救亡图存的改革持续不断。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的改革使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变。中国如此,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也是如此。

7 为什么要学习改革史 当今,改革史正是历史学中时代感、现实感最强的应用型学科。具体说来,它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强化全民族的变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2.为现实改革提供全面的历史借鉴。 3.促进历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8 从总体上说,改革符合历史进步的趋势,必然产生积极的成果并记入史册。但具体落实到某次改革和改革人物,就有成或败两种可能的结局,而且失败也不是绝无仅有。那么,如何保证改革能稳操胜券呢?历史上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概而言之,最高权力、改革内容、政策策略、方法步骤、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改革家个人素质等诸方面均是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从根本上说,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有力的支持;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改革史能将这些事实和道理剖析分明,对今天和未来的改革提供历史的启迪和智慧。

9

10

11

12

13

14 学习方法(顾奎相、陈涴) 1.把握改革史的研究对象:
众多的改革人物;频繁的改革运动;丰富的改革内涵(包括举措、历程、效果、成败规律、改革家的思想品格及际遇) 2.抓住改革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各项重大体制和政策的改革;历次改革运动成败的规律

15 1.改革是自上而下,革命是自下而上。 2.改革是统治阶级干的,革命是不掌握政权的人干的。
3.改革是在原政权基础上改,革命是把原来的政权咔嚓了,全改。 4.用简洁的话来说: 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一和平的手段缓和的方式。 革命是自下而上的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封建专权。 5.“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邓小平文选》)

16

17

18 多年的路,怎么走?只能是压缩 饼干式的发展。” 2. “宿迁515万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 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
 1.   “中国要用50多年,走完西方300 多年的路,怎么走?只能是压缩 饼干式的发展。” 2. “宿迁515万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 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 的资源或资产,都可以进入市场 交易。” “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 ——仇和 来源:《南方周末》                      

19

20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国家的体制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材料一 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割成小块。但是,浩瀚的海域却赋予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前后,希腊地区出现了许多小的国家,这些小国家通称为“城邦”。典型的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若干村落组成,与其他城邦之间往往以山川海洋为自然边界。城邦独立自主,赋于了古希腊史“多中心”的特点。著名的城邦有雅典和斯巴达等。

21 阿提卡半岛上的海神庙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希腊比雷埃夫斯海港全景

22 荷马

23

24 寡头政治(oligarchy):指权力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或少数集团中,不是君主专制。
柏拉图——以一人统治为君主政体,少数人之统治为贵族政体,多数人之统治为民主政体;而这三种政体之腐败形态,则依次为专制政治、寡头政治与暴民政治。

25 平原派 (贵族寡头政治)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 海岸派 (温和改革) 山地派 (激进民主政治)

26 我注目凝视, 悲哀充溢着我的心, 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 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
梭伦出身贵族,为人正直,充满智慧,被誉为希腊七贤之一。他主张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厌恶富人的贪得无厌。在当选执政官前,他就对国家命运忧心如焚,赋诗道: 我注目凝视, 悲哀充溢着我的心, 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 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

27 梭伦 梭伦对其改革的自我认识: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 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 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梭伦

28 梭伦 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 即使就在家乡, 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对其改革的自我认识: 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 即使就在家乡, 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29 梭伦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 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 玷辱我的佳名, 我就是无愧的; 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
梭伦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个人独裁),并赋诗道: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 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 玷辱我的佳名, 我就是无愧的; 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 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梭伦

30 江苏宿迁青华中学 张柳 hompy.cn/geshao
放映完毕,感谢收看! 江苏宿迁青华中学 张柳 hompy.cn/geshao


Download ppt "改革史绪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