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目 录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第2讲 近现代革命领袖 第3讲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2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考点知识整合]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秦统一的原因: 时代趋势;国力基础;个人条件;重用人才。 (2)主要业绩: ①政治制度:建立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
3
②经济制度:使土地私有合法化;奖励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拓疆、交通和文化: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3)功过评价: ①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扩大疆域。 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4
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出现盛世的原因: 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 ②客观上:唐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历史功绩: ①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科举:发展隋朝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5
④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逐步复苏。
⑤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评价:“功大过小”,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面临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 (2)重大举措: 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
6
②收复台湾,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定中俄东段 边界。 ④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力量。 ⑤多伦会盟,加强对蒙、藏的管理。 (3)评价: ①功绩: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②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为后来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
7
东西方的先哲 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历史地位: 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 ①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②教育思想:在中国开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8
(3)历史影响: 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②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 ③儒家文化对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9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③强调法治。 ④注重教育:创立阿卡德米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 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10
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②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 ③伦理思想:中庸之道。 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2)文化贡献: ①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三段论”“中庸之道”“法治”。 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11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12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13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准确联系。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注意统治者不论采取何种措施,其最终目的和意图都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自身统治。第(2)问注意回答的角度是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涉及福建和台湾加强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答案] (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势力的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了台湾文化教育发展。
14
[例2] (2012·江苏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15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16
[解析] 第(1)问社会秩序的共性可从材料中的“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概括出是和谐社会,个体品德的共性从“具有美德的人”概括出是个人美德,礼的作用从强调等级的品德包括勇敢、智慧等。第(2)问从当时的社会关系分析两人观念相似的原因,社会背景可以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特点分析。 [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 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17
[备考针对训练] 1.(2011·天津高考)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 为的君主。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 (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 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 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8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睱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9
(1)指出材料一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一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20
解析:第(1)问依据书法知识可知图中文字是小篆。秦王嬴政自称为
“始皇帝”,据此可知材料中空缺的文字是“皇帝”。第(2)问从材料中“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可知其经济措施是统一度量衡;回忆教材知识解答“意义”。第(3)问由材料中的时间“1673~1681 年”可知是平定三藩之乱,从材料中“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分析平定三藩对康熙帝的影响。平定三藩维护了国家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回忆教材知识可以回答。第(4)问从材料三中“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和材料四中“一切机务必皆躬亲”“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可知二人都比较专断;结合二人对政事的勤勉加以总结。 答案:(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谨慎的执政风格。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
21
2.(2012·成都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 (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22
材料二 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材料三 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3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2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帝王的评价。第(1)问,只要能够正确划分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即可;第(2)问,注意是帝王对自己的评价,不能辩证地分析;第(3)问实际考查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还要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1)经验: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平等的民族政策。 (2)评价:一心为国为民;保国安邦,恩威并济;勤勉努力。 (3)原则: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5
3.(2012·东城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情景一 康熙帝与中西文化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但是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统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许妇女缠足等内容。
26
情景二 康熙帝与国家统一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①滇平 ②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③瀚海 洱海昆池道路难, 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 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 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 此日方同万国欢。 万里扶桑早挂弓, 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 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 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 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月天山路, 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 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 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 辛苦事亲征。
27
观察以上两个情景,回答以下问题: (1)情景一所列举的史实是要说明什么观点?对此,你有何看法? (2)根据这些诗词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3)通过以上两个情景,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评价康熙帝的贡献。
28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康熙皇帝历史活动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观点”注意从积极的一面评价康熙,
“看法”则需要辩证地评价康熙皇帝;第(2)问,“洱海昆池”指的是平定三藩之乱,“扶桑”指的是统一台湾,“天山路”指的是平定噶尔丹叛乱;第(3)问,两个情景都从正面评价了康熙皇帝,因此,在评价康熙帝时应该从历史贡献的角度评价康熙皇帝。
29
[答案] (1)观点:康熙帝尊重科学,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统一。
看法:他对儒家伦理道德的运用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但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开化和进步。 (2)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 (3)康熙帝打击了各种分裂势力,传承中国文化、引进西方文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0
4.(2012·苏北四市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 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1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
32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归纳“治国主张”,不能根据所学回答;结合当时诸侯争霸的局势可知,这种思想不适合当时统治的需要。第(2)问,把握材料二中的“正义”“法律”等即可,“背 景”则可结合苏格拉底之死,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弊端和城邦制的衰败。 答案:(1)取信于民;爱护百姓;节俭财物;无夺农时;实行德治。不适用于当时的诸侯争霸形势。 (2)制定法律;实施法治;追求正义(公平)。城邦制衰落;民主政治的弊端。
33
第2讲 近现代革命领袖 [考点知识整合]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主要活动: ①初露锋芒:早期反王权思想形成;初期议会活动。 ②铁骑军统帅:领导了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处死查理一世;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远征爱尔兰。 ③就任“护国主”与建立护国政体。 (2)评价: 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前期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34
2.美国国父华盛顿 (1)主要事迹: ①领导并取得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②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任第一届美国总统。 ③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功成身退,不迷恋权势。 (2)评价: ①是美国开国元勋,功绩卓著。 ②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5
③两届总统届满后,不再连任,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树立了范例,为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3.一代雄狮拿破仑 (1)主要活动: ①在土伦战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②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和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称帝;颁布《法国民法典》。 ③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
36
(2)评价: ①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②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 ③颁布《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④不断发动的对外征服战争,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37
亚洲觉醒的先驱 1.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主要活动: ①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发动“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 ④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38
(2)评价: ①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 ②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③为了维护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坚持斗争。 ④改组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2.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 宣传甘地主义思想;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之间的矛盾和纷争。
39
(2)评价: ①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 ②进步性: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加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40
3.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1)主要活动: ①领导独立运动: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临时政府;签订条约;国家独立。 ②建国后的改革:实行民主改革。 (2)评价: ①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被土耳其人尊为“土耳其之父”。他领导土耳其革命,赢得国家独立,为土耳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1
②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一系列改革:政治上,颁布宪法,实行政教分离;经济上,大力发展经济,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文教上: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男女同校,提高妇女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上:废除陈规陋习。凯末尔的改革使土耳其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42
无产阶级革命家 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理论贡献: ①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晚年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出版《资本论》。 (2)革命实践活动: ①1846年初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43
②1848年创办《新莱因报》;1864年成立“国际工人协
会”。 ③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写了《法兰西内战》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2.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1)理论研究: ①创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②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 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 律。
44
③对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2)革命实践: 指导和推动成立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主要活动: 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 ②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5
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④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进行了重大探索。 (2)评价: ①是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③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6
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主要活动: ①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中共“一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长征;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建成;晚年错误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
47
(2)评价: ①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②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④晚年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⑤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48
5.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主要活动: ①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②“文革”后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⑤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 ⑥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9
(2)评价: ①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②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③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④“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地解决港、澳问题,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50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2013·江苏高考)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51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52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53
[解析] 本题考查克伦威尔与拿破仑,旨在考查考生对比分析问题、说明历史现象、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竭力加以反对”作答;第二小问需根据相应的时代背景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和材料三中的“大部都落入……高级军官之手”等信息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54
[答案] (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55
[例2] (2013·福建高考)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结合下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56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 材料二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57
材料三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1)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 (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58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图片和材料一回答;第二小问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等角度回答。第(2)问,首先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词句,然后再论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 [答案] (1)内容:井冈山。背景:秋收起义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进剿。 (2)军阀重开战(蒋桂战争)——军阀混战,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唤起民众;路隘林深苔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红军有回旋余地。
59
[备考针对训练] 1.(2014·吉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60
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1)材料一、二、三各如何评价克伦威尔?利用史实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三评价克伦威尔的共同点。 (2)上述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说明了什么?
61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看出赖德洛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由材料二“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看出,纳萨尔尼·克鲁奇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由材料三“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看出,丘吉尔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也是持否定态度。第二小问,依据第一小问进一步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从三人评价克伦威尔的不同结论中不难得出,第二小问可从阶级属性和利益的角度思考解答。
62
答案:(1)评价: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持否定态度。共同点:解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成为护国主、进行军事独裁。 (2)问题: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说明:评价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评论者的政治观念。
63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后,美国传教士来华时,正是华盛顿形象在美国被神化阶段,有关华盛顿的信息在中国传播开来。粗略分析一下,至少有以下几个不同的华盛顿形象: 一是开国总统,国父形象。 二是领导人民打败英国殖民主义者,实现民族独立的民族英雄形象。 三是能征善战的军事统帅形象,所谓起义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提三尺剑,开万里疆。
64
四是打了天下但不占天下,不做皇帝的尧舜形象。
五是具有坚定的民主思想,开创世界民主道路的民主形象。 六是严格遵从已有民主制度,遵守宪法的守法形象。 七是敢于认错,不讲谎话,见义勇为,孝顺母亲,诚实、行善、孝顺形象。 八是也有缺点错误,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发脾气的凡人形象。 九是善于积累财富的大庄园主形象。 (1)你认为清末民初,深入人心的是哪一个华盛顿呢?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65
解析:本题考查华盛顿的历史功绩及其评价。第(1)问根据中国清末民初的国情判定应该选哪种形象,然后从华盛顿的贡献与中国当时的国情相比较得出理由。第(2)问是对华盛顿历史功绩的归纳,根据材料反映出的形象,归纳出华盛顿的功绩即可。 答案:(1)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华盛顿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的独立。胜利后任制宪会议主席,制定1787年宪法,之后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为美国建国、国家民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伟大的政治家,美国的开国元勋。
66
3.(2014·大连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义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后完全成立,何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呢?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所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 ——孙中山《三民主义》
67
材料二 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百度百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中促进政治地位平等和经济地位平等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的原因。这在当时有何意义?
68
解析:第(1)问,从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的角度回答孙中山的思想,政治平等即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经济平等即孙中山“民生”思想,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国父”即国家的创立者,从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推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回答,材料中的“当时”,指1940年,正是抗战时期,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争取抗战的胜利。
69
答案:(1)政治地位平等是指建立民主共和国,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和政治权利;经济地位平等是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2)原因:他倡导民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影响: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有利于促进国共之间的合作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70
4.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统
一、主权完整的国家利益一向是政治人物孜孜以求的历史作为。观察下列人物图片,回答问题。
71
(1)如果将图示的四位政治人物归为一类,则其归类的依据最有可能是什么?
(2)结合选修和必修课程的有关内容,分别概述以上类别 (或视角)下,四位历史人物所作的历史贡献。 (3)请用一个短语分别给上述四位历史人物一个恰当的称谓。(不得与第二题的答案重复)
72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康熙、毛泽东、邓小平四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统一方面的贡献,秦始皇、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发展者,毛泽东、邓小平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与发展者。第(1)题,注意关键信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国家利益……历史作为”,由此可判断归类的依据最有可能与国家统一、主权完整有关。第(2)题结合四位历史人物在维护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完整方面的主要贡献作答。第(3)题结合四位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高度概括回答。
73
答案:(1)对国家的领土统一和主权完整作出过贡献。
(2)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康熙帝平叛乱,御外敌,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新中国;邓小平以“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推动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秦始皇:千古一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康熙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毛泽东:共和国的缔造者;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74
第3讲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考点知识整合]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主要贡献——《本草纲目》 (1)成书:1596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 (2)性质:是一部药物学大典,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2.历史评价 (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
75
(2)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3)《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被达尔文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76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主要贡献 (1)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2)修建京张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77
2.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1)在清朝末期支持保路运动。 (2)在民国时期克服困难主持粤汉、川汉铁路。 (3)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远赴海参崴,为中国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进行艰难斗争。
78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1.成就 (1)地质力学:进行石油勘探,摘掉贫油国帽子;发展核能事业;地震预测。 (2)冰川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 (3)古生物学:创立 科化石鉴定标准;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79
2.历史评价 (1)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 始人。 (2)他打破两个“洋神话”,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不是贫油国,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3)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80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1.科学成就 (1)数学: 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光学: ①自制一架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奠定光谱学的基础。 ②在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这个学说统领西方物理学界两个世纪。
81
(3)天文学: ①1668年设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新阶段。 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研究。 (4)力学: 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牛顿力学体系,在以后二百多年间居于物理学的统治地位。
82
2.成功原因 (1)勤奋精神:牛顿是一个十分专注和勤奋的科学家。 (2)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 (3)虚心好学的学习态度;严肃的科学态度;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等。
83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1.主要贡献 (1)科学成就: ①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②提出光量子假说,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2)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①是美国原子弹研究的发起人之一,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②二战结束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积极参加世界反战运动,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84
2.评价 (1)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是科学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 (2)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3)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发展起来。 (4)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坚定的和平捍卫者,关心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事业,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奋斗。
85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2014·唐山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争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86
材料二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
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 “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詹天佑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所作的贡献。我们可以从詹天佑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87
[解析] 本题考查对詹天佑历史贡献的评价分析能力。第(1)问,詹天佑是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原因”可从中国的国情、修铁路地段的地理环境等方面分析得出;第(2)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贡献”,结合具体史实分析“精神”。 [答案] (1)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原因:中国科技发展落后,没有自行修筑铁路的经验,铁路沿线重峦叠嶂,修路工具简 陋,资金有限,时间紧迫。 (2)贡献:参加津沽铺轨工程;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并发明新式气压沉箱法解决工程难题;主持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积极参加保卫路权的斗争,捍卫中国铁路主权。 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
88
[例2] (2014·西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位太太从维特来,走得比光还要快;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晚上回来了。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二 在1931年的一次采访中,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这对科学也适用。有一些多年前的表述是由这样一些人作出的,在这些人看来人本身才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
89
材料三 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的生活,说起来我还有点蔑视它。我对社会正义的激情常常使我开罪于人,而且我同样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我向来重视作为个体的人,我极端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综上所述,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我坚信社会地位和财物带来的特权不公平且败坏道德,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虽然我深知民主国家的痼疾……国家这个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就是社会正义和对个人经济的保护。 ——爱因斯坦《我的信仰声明》
90
(1)材料一用风趣的小诗形式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哪一项科学成就?这一成就有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爱因斯坦。 [解析] 材料一的出处是解答第(1)问的提示信息,重大影响则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的主要观点及评价,依据材料进行答题即可。
91
[答案] (1)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
(2)国家是为人设立的,国家的重要目标是保护社会正义和保护个人的自由;科学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幸福;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和平;反对个人崇拜;主张实行民主制度。(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爱因斯坦是一个热爱民主,拥护个人自由的民主主义者。
92
[备考针对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草纲目》的部分插图
93
材料二 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 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位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上述图片反映出《本草纲目》在内容上的两个突出特点,请你指出并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94
解析:第(1)问以《本草纲目》图片切入,本题的图片从形式上看,插图本身就是一种特点,从图中的内容看,体现了分类的信息,再结合有关分类方面的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第(2)问着重突出了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等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特点及意义:一是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二是图文并茂,《本草纲目》附有1 000多幅图,形象地表明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既便于人们学习和辨认,又防止了混用和误用。
95
(2)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是一座丰碑,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他的药物分类方法也领先于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故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因而他的画像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96
2.(2014·厦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97
材料二 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勘探部门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和勘探,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这不仅使李四光的理论和科学预见得到最有力的证明,还使中国摘掉了“贫 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98
(1)材料一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找到大油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3)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答案。第(2)问可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分析归纳。第(3)问应依据李四光取得科技成就的历程分析归纳,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99
答案:(1)背景: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2)依据: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史实: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勘探部门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3)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100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明朝有一本书自1606年传入日本后,日本的科学界、教育界、医学界将它奉为至宝。传抄、改编、译刻、研究,历久不衰。仅1637~1714年间,就至少被翻刻9次。他们称这部书“汇揽百学”。 材料二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我还没有发现呢。 ——牛顿
101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是哪本书?作者是谁?
(2)材料二中“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请列举两位对牛顿有重大影响的“巨人”。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有哪些重大“发现”。 解析:本题以杰出科学家及其贡献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回答李时珍及其著作;第(2)问结合教材回答;第(3)问只要举出牛顿的几项科学贡献即可。
102
答案:(1)《本草纲目》。李时珍。 (2)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 (3)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物体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
103
4.(2014·泉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爱因斯坦 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 ——《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
104
(1)材料一中“牛顿所创造的概念”、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
“理论非常深奥”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1952年11月8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提名爱因斯坦为总统候选人。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被提名为以色列总统候选人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第(1)问从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来回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扬弃和发展。第(2)问主要从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角度来分析。
105
答案:(1)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光量子理论。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爱因斯坦在科学上作出了杰出贡献;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是犹太人中的杰出人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