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節 富裕的經濟 第二節 都市文明與發展問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節 富裕的經濟 第二節 都市文明與發展問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節 富裕的經濟 第二節 都市文明與發展問題
第三章 北美洲(二) 第一節 富裕的經濟 第二節 都市文明與發展問題

2 第一節 富裕的經濟 一、世界的糧倉 二、從大量生產到尖端科技

3 北美的經濟現狀 美國擁有富饒的自然資源,結合科技、管理 及龐大的內銷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加拿大因位置、文化接近美國,以及北美自 由貿易協定(NAFTA)的簽訂,形成一經濟共 同體。 美國憑藉強大的經濟力與國力,主導著全球 科技、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的發展。

4 世界國家GNI比較(2000)

5 四國消費財擁有率比較圖(2000)

6 世界的糧倉 美國和加拿大的農業,雖僅占該國國 民生產總值的3%,但其生產力卻非常 驚人,為世界最重要的糧食輸出國。 (一)農業大國成功因素
 (一)農業大國成功因素  (二)農業發展變遷  (三)農業發展問題

7 農業大國成功因素 1.耕地廣大肥沃 2.農業科技化 3.高度專業化

8 耕地廣大肥沃 美國:農地約占國土的1/5,每位農 人的平均耕地面積為14公頃。
加拿大:緯度偏北,農地比例僅占 國土面積的 6~5%但因人口較少、 生產有餘。 美、加兩國為全世界最大的農產品 出口市場,所生產的農產品多居各 國之冠。

9 農業科技化 美國農業是全世界生產效率最高的 國家。
1850年,美國一名農人可滿足四個 人的衣食所需。這些農產品除供應 全美糧食所需外,還出口至全世界 各地,如此驚人的成就,主要來自 高度機械化、科學化的經營。

10 高度專業化 早期美國農業以自給自足為主。 十九世紀以後,因歐洲市場的需求 及鐵路、海運的發達,促使農民因 地制宜,分別栽種最具競爭力的作 物,以銷往歐洲,逐漸形成各具經 營特色的專業化農業分帶。

11 北美專作化農業分區圖

12 東北部酪農業、園藝型蔬果業 分布:東北部 條件: 1.氣候冷溼、土壤貧瘠,不利穀類作 物生長,溼度較大、有利牧草生長。 2.鄰近美、加大都會區及工業中心, 以供應大都市居民所需,就近消費市 場。

13 美國特產水果—蔓越莓

14 玉米帶、小麥帶、放牧帶 玉米帶:分布中西部大平原,玉米多 用為飼養肉牛或豬,故也是美國重要 的畜牧業帶。
小麥帶:分布於大平原西部氣候較乾。 北半部栽種春麥、南半部栽種冬麥, 是全球最大的產麥區。 放牧帶:分布於氣候更乾燥與地勢更 高的西部。

15 南部棉花帶、加州溫帶水果帶 棉花帶:氣候溼熱、無霜期長,加以冬季 乾燥,適合棉花栽培。 傳統:南部是美國傳統上的棉花帶。 近年:棉花帶多西移,農業經營亦趨多樣 化,如種植大豆或牧草,以發展養飼養業。 溫帶水果帶:分布於加州谷地,高溫少雨, 但因日照充足,在引水灌溉後,成為全美 最大的農業生產地,以葡萄、橙、桃、檸 檬等作物最著名。

16 北美農業專業化的成果 農民擁有廣大的耕地。 便利的農耕機器。 豐富的農業知識。 農業的經營採企業化管理方式。

17 農業發展變遷(一) 1.農場規模擴張,但農場數量減少 原因:農業生產科技化,農業系統 的資金投入增多,小型農場難以競 爭,往往破產或被大型農場兼併, 因此農場數量減少,大型農場規模 卻愈來愈大。

18 美國中西部農場規模與農場數量變化( )

19 農業發展變遷(二) 2.「農企業」(agribusiness)持續成長,糧 食生產垂直化 原因: A.形成「企業化農業」的經營模式,亦即以 大企業的方式經營農場。 B.一個穀物公司,除擁有農地生產穀類作物 外,也轉型為食品製造商,直接出售食品, 此即所謂的糧食生產的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

20 農業發展問題 農業問題: 1.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導致環境汙染與生 態危機,增加土壤祼露,易形成土壤流失、 沙塵暴、甚至形成沙漠化。 2.期貨交易風險大,農產品價格會因生產過 剩、天災或各種謠言,隨時暴漲暴跌。 補救措施: 1.削減耕地。 2.從事補貼。迫使美國藉WTO強行促銷其農 產品。

21 從大量生產到尖端科技 (一)美式工業的基礎 (二)工業區位與變遷 十九至二十世紀,美國工業發展的模式(標 準化、大量生產)。
1980年後,服務業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 近年來,美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將全球產 業的競爭,帶領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  (一)美式工業的基礎  (二)工業區位與變遷

22 美式工業的基礎 基礎條件:龐大國內市場、充沛的原料、 以及歐洲移民潮所帶來的技術、資金與勞 動力的優勢下,加上對研究創新的重視, 使美國的工業發展,無論於製程的創新、 新產品的開發及成本效益管理上,皆持續 領先全球。  1.製程的創新  2.新產品的開發  全球科技創新源地的空間分布圖(2000)

23 全球科技創新源地的空間分布圖 (2000)

24 製程的創新(一) 製程的創新—規模化、標準化及專業化, 達到提高產能降低成本的公用。
標準化:十九世紀初,泰勒以機器取代 人力,將零件的形狀與大小標準化,以 利生產線上的裝配,使規模擴大之製造 業的每日產能提高,生產成本降低,此 一方式成為美式工業體制的基礎。

25 製程的創新(二) 專業化:二十世紀初期,福特改良汽 車裝配線的生產流程,每人只負責單 項簡單的裝配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26 新產品的開發 美國的工業界非常重視專業人才的僱用,並 且願意為研究和發展付出巨額費用。從這些 研究和發展中,開發出許多新產品。當然研 發所帶來的利潤也相當可觀。 舉例:電子工業方面的成就,如微軟、IBM、 英特爾等以電腦為主的高科技產業興起,宣 告著知識經濟時代「只有創新才能勝出」的 成功法則。

27 工業區位與變遷 北美工業核心區的位置,在原料、動力、勞 力、市場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下,各個階段 互有差異。1880年代初期,傳統工業(鋼鐵、 煤炭、機械)發達,工業區主要集中在東北 部和五大湖區;1950年代,美國西部和南部 迅速崛起,號稱美國工業的「陽光地帶」。 (美國主要工業區分布)  1.東北大工業帶  2.陽光帶工業區

28 美國主要工業區分布圖

29 東北大工業帶(一) 範圍:大西洋沿岸、五大湖及阿帕拉契三區。
發展條件: 1.原料、動力、人力充足:阿帕拉契山的煤、 蘇必略湖的鐵砂。 2.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五大湖區和聖羅倫 斯河水運網,又有大港口紐約,內外聯絡方 便。 北美最大的「製造工業帶」,機械、造船、 鋼鐵、汽車等工業發達。

30 東北大工業帶(二) 1950年代後,受日本、亞洲四小龍及德國的 競爭下,出現衰退的現象,許多工廠面臨老 化、沒落甚至關閉的狀況。
因應措施:拆除效率低的生產設備、縮小生 產規模,並致力於單一、高科技產品的研發。 以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為研發中心的 「大波士頓地區」,則積極投入生物科技, 期能在下波知識經濟的競賽中,超越西部取 得主導地位。

31 陽光帶工業區(一) 二次大戰期間-1950年代 1.分布:太平洋沿岸及南部 2.工業種類與區位考量 A.國防工業—安全考量 B.石油化工—墨西哥灣沿岸產石油 C.航太工業— a.墨西哥灣沿岸產石油 b.墨西哥灣緯度較低利於火箭發射 D.美、墨邊界雙子城—降低生產成本

32 陽光帶工業區(二) 1950~1970年代 分布:矽谷 工業類型:高科技工業,電腦科技與微電腦 處理工業領先全球。 發展條件:矽谷有世界級的科研中心(史丹 福、柏克萊大學)、科技人才充足、鄰近世 界級的都會、資金充裕、與全球商務連結的 地方網絡等優勢,因而成為高科技工業的聚 集地。

33 第二節 都市文明與發展問題 一、都市文明 二、美國面臨的發展問題

34 都市文明 美國經濟發達,都市化程度高,現今 約有7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中。  (一)都市化與都市結構  (二)紐約—世界都市

35 都市化與都市結構 美國都市的分布與工業發展及交通系統有很大 的關係。
都市化:十九世紀初,工業革命使勞動力從農 村遷移到城巿中的工業部門,興起許多工業城 市。 都會區:1920年代,汽車的普遍使用,人們從 市區往郊區移動,使得郊區的範圍擴大。都市 持續向四周擴張,逐漸和周圍郊區結合成都會 區。 都會帶:數個都會區結合成相互依賴的都會帶。

36 美國城鄉人口變化與都市擴張

37 美國三大都會帶 三大都會帶分別是: 1.波士華都會帶(波士頓—紐約—華盛頓特 區) 2.匹芝帶(匹茲堡—芝加哥) 3.三聖帶(舊金山—洛杉磯—聖地牙哥) 其中波士華都會帶,長達 800 公里,聚集 約 5,000 萬人口,不僅是北美最大的都會 帶,而且歷史文化古蹟豐富。古老的教堂、 頗負盛名的大學、歷史古蹟與櫛比林立的工 商業大樓,吸引著各地觀光客。

38 波士華都會帶

39 哈佛大學

40 麻省理工學院

41 普林斯敦大學

42 都市問題—市中心區的衰退 都市快速的擴張,使得美國都市的內部結構也 產生明顯的變化。 1.市中心白晝人口眾多,入夜則一片冷清貧窮 與犯罪滋生。 年代,中產階級紛紛遷出市區,市政府 提高稅率,環境的惡化與高稅收加速巿中心的 衰落。 3.長距離的通勤與大量使用汽車,也造成大量 能源的消耗、空氣汙染與尖峰時間交通的負擔。

43 市中心衰落循環示意圖

44 郊區化的現象 郊區寬敞的土地,提供了美國人建造獨 棟理想住家的夢想。 便捷的交通。
較低的賦稅,吸引多樣的經濟活動進駐。 如大型購物中心、工業區及辦公大樓等, 郊區的土地因而變得更有價值。

45 交通與人口的成長對都市地價的影響

46 都市內部結構的轉變 今日,美國許多郊 區的中心城市,逐 漸發展成為一自給 自足的區域,居民 的就業與居住,不 再依賴中心城市, 都市的內部結構逐 漸趨向如右圖的分 區特徵。

47 紐約—世界都市 美國最大的都市,世界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所 在,全球第一大的世界都市。 大量移民從世界各地湧入該市,至今依然如 此。
曼哈頓是紐約五個區域中最古老的一區,以 高聳的摩天樓著稱。市中心形成地價最高, 經濟活動最頻繁的中心商業區(CBD)。

48 紐約的摩天大樓—曼哈頓島

49 紐約市成長的優勢 1.地點優越:哈得孫河為一冰蝕河谷,出海處 均成深灣,港灣條件良好。
2.位置良好:前臨航線輻軸的北大西洋,是美 國面對歐洲的主要門戶;後有哈得孫—摩和 克谷地冰蝕谷,是通往美洲大陸中部之捷徑。 3.腹地廣大:1825年通航的伊利運河及1835年 與芝加哥間鐵路的完成,使紐約成為五大湖 地區和中西部對外貿易的門戶。

50 紐約的發展與影響 商業、金融、時尚、醫學、娛樂、傳播和文化中 心,更是航空、通訊、網路合而為一的最大樞紐。
2004年該都會區的生產值約為901億美元,超過 印度全年GDP的產值,許多跨國公司的企業總部 也多設於此。 紐約可稱為世界之都,都會區內每十個工作中, 便有一個工作是與國際連結,加上聯合國總部設 在紐約,紐約市的每一個決策或輿論都深深影響 著世界。

51 美國面臨的發展問題 (一)區域貧富差距 (二)能源問題 (三)環境問題 (四)種族歧視問題 (五)美國的對策

52 區域貧富差距(一) 全球化與新經濟,使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和財富的增 加,但財富的增加卻僅集中於少數富人。
美國不同群組的收入變化( ) 收入占全國總收入之比率(%) 變化(%) 1977 1999 2001 最低收入 5.7 4.2 3.5 -12.0 1.4 低收入 11.5 9.7 8.7 -9.5 15.2 中等收入 16.4 14.7 14.6 -3.1 31.6 高收入 22.8 21.3 23.0 5.9 56.9 最高收入 44.2 50.4 50.1 38.2 97.3 頂級收入 7.3 12.9 無資料 119.7 (資料來源:Marston(2005),Worl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nt Peoples, Places, and Envionment Table 7.2 p319 製成)註:群組劃分的方式,是將全美有收入的人口分為五大等分,居於最低收入的20%人口 ,劃入低收入群組;依此類推。頂級收入則是居於1%的頂尖收入群組。

53 區域貧富差距(二) 2002年,美國有12%的家庭收入低於政府訂定的貧 窮線之下,而貧窮地區主要出現在農村與大都市的 巿中心。 美國的貧窮地圖(2000)

54 區域貧富差距(三) 全球化下的農業發展,使美國家庭農場的經營 無法和跨國的農企業競爭。
大都市內城區的貧民或少數民族,生活原就貧 困,加上巿中心稅收因富人的遷出而減少,難 以支付區內基本公共設施的需求,故內城學童 多不易有良好的教育與成長環境,且市中心房 價昂貴,易形成貧窮的循環。

55 能源問題 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礦儲量及產量 均居世界前茅。然而每年國內消耗的能 源量卻大的驚人。
美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衍生眾多問題, 因為大比例的化石燃料進口來自西亞、 中南美洲,任何禁運與減產均立即反映 在國際價格的波動,進而出現激烈的全 球性經濟與政治事件。

56 環境問題 美國強調經濟成長與擴張的理念,無論 是工業或農業,都引發了一些環境退化 的問題。  1.農業問題  2.工業問題  3.都市空氣汙染問題

57 農業問題 1900年,美國南方棉花田因長年耕作、地力消 退而棄耕。但在暴雨降臨時,裸露土層因雨水 沖蝕,土壤流失嚴重。1930年中部肥沃的大草 原,因不當的耕作,颳起大批沙塵,迫使千萬 農民流離失所,史稱「沙塵窩(Dust Bowl)事 件」。 今日,美國土壤的侵蝕與流失依然嚴重,尤以 中西部玉米帶以及西南部的乾燥區最為嚴重。

58 工業問題 除了水和空氣汙染外,也產生大量的固 體廢棄物,其中部分更具有毒性,因而 必須尋找安全可靠的處理方式與地點。 根據美國環保署統計,全美在1978年約 有32,000~50,000 個垃圾場舊址,其 中2,000個已威脅到鄰接社區的衛生安 全。

59 都市空氣汙染問題 美國因私有汽車普遍,加上都市郊區 不斷擴張,汽車成為一般家庭日常代 步的工具,許多家庭擁有一輛以上的 汽車,龐大的汽車數量,在上、下班 尖峰時間入城、出城,除形成交通阻 塞外,也造成都市嚴重的空氣汙染問 題。

60 種族歧視問題 美國雖然號稱民族熔爐,但歐洲白人仍為社會 主體。
白人對其他種族,尤其是黑人,仍有相當的歧 視。黑人由早期南方農奴的身分,到後期進入 都市,成為勞動階層,加上地域分隔的強化, 僅少數黑人能進入主流社會。 黑人除了貧窮、失業外,近年更日益惡化,衍 生出反社會、暴力、犯罪、毒品等問題。

61 美國的對策 區域貧富差距問題:採跨學區登記、提供免費 接駁校車,讓內城弱勢兒童也可至較佳的學區 學校就學;提供低收入家庭相關金額補助,讓 窮人也能滿足基本的生活條件。 種族問題:明文規定在法律、教育、政治上給 予平等待遇,並尊重各族的文化傳統。 能源問題:鼓勵家庭採用有省電徽章的家電產 品、鼓勵製造商研發節電、省能的商品設計; 並透過教育的歷程,強化美國人的環境危機意 識。

62 美國的對策 環境問題:立法通過「農業生產力法案」 (1983)以推動有機農業,制訂嚴格的汽 車廢氣排放標準,來因應環境汙染及能源 危機等問題。 近年,美國人新飲食觀念的蓬勃發展、綠 色飲食的概念,以及在全球暖化議題的熱 烈討論,不啻是美國人對相關發展問題的 覺醒與行動表現。


Download ppt "第一節 富裕的經濟 第二節 都市文明與發展問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