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客體關係和依附:理論、研究與應用 指導老師:蔡順良 老師 資料參考:吳玫瑩、楊麗英、雒怡寧的投影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客體關係和依附:理論、研究與應用 指導老師:蔡順良 老師 資料參考:吳玫瑩、楊麗英、雒怡寧的投影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客體關係和依附:理論、研究與應用 指導老師:蔡順良 老師 資料參考:吳玫瑩、楊麗英、雒怡寧的投影片
指導老師:蔡順良 老師 資料參考:吳玫瑩、楊麗英、雒怡寧的投影片 報告成員:呂學育、陳曉郁、楊宜璋、錢姝君、林秀玲、 江艾穎、周意娟

2 報告大綱 客體關係簡介 客體關係學者理論介紹 1.Melanie Klein 2.Margaret Mahler
3. Donald Winnicott 客體關係統整觀 人格評量及臨床運用 近五年的相關研究

3 客體關係發起 代表人物: 佛洛依德 英國分析師 美國分析師 Melanie Klein Otto Kernberg
英國分析師 美國分析師 Melanie Klein Otto Kernberg Margaret Mahler …………..等等等 D.W.Winnicott W.R.D.Faribrain Harry Guntrip John Bowlby 佛洛依德

4 何謂客體(Object)? 最初「客體」是Freud所使用 可作為個體本能驅力灌注的對象 它可以是物品、人,或是人的一部份。
客體關係理論中的客體,指的是「人類」。所以客體關係也就是「與他人的關係」(Kenberg),也就是自體(self)與客體(object)之間互動所形成的人際關係。(Hamilton,1992)。

5 客體(object) 外在客體(external object) 現實世界中的重要他人
內在客體(internal object) 個人對於外在客體的內在主觀知覺 「內在客體」它未必與「外在客體」的實際表現特徵相符。 在客體關係理論中,「內在客體」概念比「外在客體」的概念更受到重視。

6 客體關係強調的是 一個人的內在人際關係模式,其核心概念是人類行為的趨力源自「客體的尋求(object seeking)」,即關係的建立。相信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和另一個人保持關係。 重視幼兒早期與母親的關係 早期與重要他人的互動經驗- 尤其是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是個人自我概 念、對他人心理意象、情緒發展與日後親密關係 發展的基礎。 個體早期與重要他人的互動經驗,將形塑個體的 內在人際模式,並成為日後人際關係的雛形。

7 客體關係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人際關係「內化」後所形成的「內在客體世界」構成心靈的素材以及人類精神的「基石」。
人類的各種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是與早期照顧者的關係。克萊恩等人相信「母嬰關係」是其後所有人際關係的「原型」。 個體「最佳發展與個別化是基於最佳的早期人際關係來預測」。早期與重要他人的互動經驗(尤其是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是個人的自體與客體表徵(即概念)、情緒發展與親密關係發展的基礎。 前依底帕斯事件(親密與養育的議題)比依底帕斯事件(力量與控制)對人格的發展更為重要。語言發展前(preverbal)的幼兒生命經驗建構了他的心智與適應的基本型態。

8 Melanie Klein 8

9 Melanie Klein家庭圖

10 Melanie Klein 失落史 媽媽去世,Klein接受Ferenczi分析 Klein第二位精神分析師Abraham去世
二姐8歲去世 爸爸72歲時去世 哥哥25歲過世 離婚,移居倫敦 長子登山意外喪生 前夫過世 大姐去世 4歲 17歲 18歲 20歲 22歲 25歲 32歲 43歲 44歲 51歲 52歲 57歲 58歲 78歲辭世 么子出生 長子出生 長女出生 結婚, 訂婚

11 Freud Klein 理論主旨 Self Self與Object關係 (主體關係) 心智生命開端 id ego 本能衝動 生理性驅力
與客體連結衝動 意識狀態 無意識 幻思 Phantasy 11

12 何謂幻思 Phantasy,是形容潛意識的奇想(unconscious fantasies),與意識上的空想(fantasy)不同。
嬰兒主觀的感受,是由幻思的內容與父母的實際行為共同決定。父母的實際行為,使得嬰兒用以確認或反正自己的幻思。 幻思不一定與父母實際的行為相同,如嬰兒在幻思中感到乳房的攻擊,不代表現實中母親的乳房對其有所攻擊。 12

13 Melanie Klein概述 Klein由Freud的理論發展,由生物能量系統轉向心理關係系統,並認為驅力從一開始生之本能享樂原則,轉向死亡本能的被迫害焦慮。 Klein提出了發展中兩個位置(position)概念,位置間是來回發展而非線性關係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3個月)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智位置 (6個月~1歲) 13

14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在妄想-分裂的心智位置,嬰兒是以全好全壞的主觀感覺經驗世界。嬰兒為了保持自己的平衡,將好與壞的經驗分裂開來,將好的經驗內射進自己體內,以形成一好自己的概念,而將壞的經驗投射到外界母親的身上,以形成壞乳房的概念。

15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外在客體 Projection 壞的自體 壞的客體 Splitting 好的自體 好的客體 Introjection Self Object 15

16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On Phantasy 外在客體 Projection 壞的自體 壞的客體 Splitting 好的自體 好的客體 Introjection Self Object 16

17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On Phantasy 壞的自體 壞的客體 好的自體 好的客體 Self Inter Object 17

18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On Phantasy 壞的自體 壞乳房 Part-Object 好的自體 好乳房 Self Inter Object 18

19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全有全無關係 On Phantasy 憎恨 壞的自體 壞乳房 攻擊 Self Inter Object 19

20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全有全無關係 On Phantasy 好的自體 好乳房 關注 Self Inter Object 20

21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頭三個月 被迫害焦慮 persecutory anxiety 分裂,且全有全無的好/壞經驗 ex.不在、緩解 分裂會有正反兩部分的功能 正向:使嬰兒全然經驗好,並內射以建立自我意識 負向:導致知覺扭曲誇大,而看不見好的一面 21

22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智位置
因應被迫害焦慮的方式 projection/introjection 投射/內射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denial 否認 將某個事物的狀態用另外一個狀態加以表面掩蓋,如挫敗的被迫害經驗可以被想像中的滿足經驗加以掩蓋(an hallucination) ex.未餵食卻有吸吮動作 22

23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On Phantasy 外在客體 投射性認同 壞的自體 壞的客體 好的自體 好的客體 Object Self 23

24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Step 1 投射壞的自我至外在客體,使其有相對應的回應 On Phantasy 投射性認同 相對應的客體回應 Projection 壞的客體 好的自體 好的客體 Self Object 24

25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Step 2 外在客體的回應內射回自體,強化內在客體與自己互動的知覺 On Phantasy 投射性認同 相對應的客體回應 Projection 壞的自體 壞的客體 好的自體 好的客體 Introjection Self Object 25

26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Step 3 對內在壞客體的知覺,使我們認同壞的自我,是為投射性認同 On Phantasy 投射性認同 相對應的客體回應 認同壞的自體 強化壞的客體 Projection 好的自體 好的客體 Self Object 26

27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Step 1 投射階段 否認內心的自卑感,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 Step 2 內射階段 將他人的行為在自己的主觀世界內強化,認為大家的確是討厭自己的 Step 3 認同階段 確信自己是不被喜愛的人物 27

28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是一種建立關係的方式  僵化、扭曲、極端 目的:排除欲否認的自我  對抗agressive impulse 方式:將自我投射至外在客體,以控制其回應 使得客體感到被操控(客體不過是壞自體的接受者) 投射性認同的類型 依賴 權力 性慾 迎合 28

29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智位置
在憂鬱的心智位置,嬰兒開始意識到外界好壞經驗其實是同一個客體提供,他感到挫折和被攻擊的對象,同時也是滿足他的對象。 他對於自己的發現感到愧疚,並因此而憂鬱希望修補自己先前的行為。

30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智位置
1.好的自我與客體感覺較強和穩定 2.較不需要用投射、否認、投射性認同的方式抗拒被迫害焦慮 3.記憶的形成與組織成熟(能在壞乳房當提取好乳房的記憶) 外在客體 Projection 壞的自體 壞的客體 Splitting 好的自體 好的客體 Introjection Self Object 30

31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智位置
外在客體 整合的客體 Projection 壞的自體 Woops!! 好的自體 Introjection Self Object 31

32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智位置
On Phantasy 壞的自體 壞乳房 好的自體 好乳房 Self Inter Object 32

33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智位置
On Phantasy 整合的 自體 整合的 客體 好or壞/整合 部分/全體 修復關係 Self Inter Object 33

34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智位置
6個月至一歲 (但三個月已較明顯浮現) 整合的經驗 記憶的形成和組織 憤怒的恐懼 將憤怒由向外轉而向內,對自己斥責。對自己憤怒的恐懼,形成Super-ego以及愧疚和罪惡 產生罪惡感,而想要去修復 羨慕 新的客體關係 34

35 Envy vs. Jealousy Envy 忌妒
想擁有卻沒有,因此攻擊。嬰兒在妄想-分裂位置時,對於好乳房想要擁有卻得不到,因此藉由咬乳房破壞它,是一種死亡本能的展現。 Jealousy 羨慕 對於自己所沒有的美好對象希望能跟他一樣。嬰兒在憂鬱位置時羨慕母親所擁有的乳房,希望能跟母親相同。嬰兒對於自己所嚮往的母親會產生保護的想法,是生之本能的展現。因此父親的角色在此時進入,展現支持的功能。若父母有好的互動,共同照顧嬰兒,則嬰兒不怕父親分離自己與母親,克服憂鬱位置的罪惡感。 35

36 妄想-分裂 憂鬱 狀態 分裂 整合 焦慮來源 被迫害焦慮 與生存有關 對自己憤怒的恐懼 為了客體 立場 以我為思考 (自我/客體融合)
非我思考 (自我/客體分離) 客體 部分客體 完整客體 因應方式 破壞毀滅 忍受嫉妒與分離 36

37 何謂精神疾患 所謂的「邊緣型人格」是固定在偏執-分裂的心智位置上,而無法整合對客體的經驗,以致產生投射性認同或拒任
心理治療是使病患從偏移-分裂的心智位置,邁向較健康的憂鬱心智位置 37

38 Freud Klein 理論主旨 Self Self與Object關係 (主體關係) 理論基礎 生理性 心理性 觀點 男性觀點 女性觀點
心智生命開端 id ego 本能衝動 生理性驅力 與客體連結衝動 意識狀態 無意識 幻思 Phantasy 發展方向 階段性 位置(會來回) 發展議題 經驗性慾 經驗焦慮 38

39 Margaret Mahler

40 一、理論源起 小兒科醫生及精神分析師。 1930年代,在維也納以兒童分析師的角色執業。
研究方法:針對嬰兒與其母親的互動做觀察→從母親與嬰兒重複性的互動及外顯行為觀察中,Mahler推斷有「前語言期的心理歷程」(preverbal psychological processes)在兒童身上發生。 研究焦點在嬰兒出生後生命的前三年,嬰兒與主要照顧者間的關係對日後的人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41 二、重要概念 成熟的整體順序是兒童從對母親之共生依附的狀態移動到對穩定自主之認同的歷程。(Mahler,1952)。
生命中的重要衝突。 共生(symbiosis):以隱喻方式來指稱嬰兒和母親無法分化時的精神內在經驗。 分離─個體化過程(separation-individuation) 分離:指的是孩童達成一種和母親分離開來的精神內在意識。 個體化:對自我(I am)存在的實體意識感。

42 互相給線索(mutual cuing): 嬰兒給母親有關其需求、歡愉、緊張的線索,而母親只針對其中部分線索做反應,於是嬰兒漸漸改變其行為以反應母親所給的選擇性反應。 母親傳達了一種如鏡像反射般的參考架構,使嬰兒加以調適,從而在此循環互動中浮現出嬰兒的人格特質。

43 三、發展階段

44 三-1、正常自閉期(normal autism phase)
時間:出生〜3、4週。 如同一封閉系統般在運作著。 主要只關心自己緊張狀態的減緩與消除。 向外尋找乳房只是一種生理反射,而並不知道有另一個人「站在外邊」。 無客體階段:只能知覺到母體的一部分(臉、乳房、手臂),尚無法將之組合成完整自體,既無完整自體也無完整客體存在。

45 三-2、正常的共生 (normal symbiotic phase )
時間:4、5週〜第5個月。 母親以原始的方式出現在兒童的覺知裡,與溫暖和充足的感受相連結。 微笑反應首先出現在對母親的臉的回應上。 嬰兒擁有一種「全能感」→未能分化,感覺與母親共通融合,而有一寬闊無垠的感受。情緒上與母親是高度共鳴的。

46 嬰兒與母親的配對(matching)、互相給線索(mutual cueing)。
前客體階段:令人愉悅的經驗被歸類為「好的」經驗,而痛苦的經驗則被歸類為「壞的」經驗,一起形成記憶痕跡的基礎。

47 三-3、分離-個體化 (separation-in-individuation)
時間:第5、6個月〜第3、4年(3、4歲)。 兩條同時進行的發展路徑: 個體化:精神內在的自主性。 分離:從母親處分化(differentiation)、脫離(disengagement)出來。在分離功能上孩童所產生的愉悅可使其克服掉往後的新的分離而有的分離焦慮。 此階段的任務:加強自體與他人分離性(separateness)的覺察。 四個次階段:分化、練習、修復、原慾的客體恆定階段。

48 (1)分化 differentiation 時間:第5、6個月〜第10個月。
動力集中在知覺的識別力(視力等末梢神經感官系統變得更為複雜)→嬰兒開始越來越經驗到母親(和其他人)的分離。 孵化出來(hatching out):嬰兒從向內注意力移轉到向外注意力及警覺性的過程→開始研究世界。 典型焦慮:陌生人焦慮。 若母子關係緊張,提早開始分化。

49 (2)練習 practicing 時間:第10、11個月〜第15、16個月。
「孵化」的高峰點,以「爬行」為顯著特徵→有能力將自己的身體與母親處分離開來。 Mahler主張此為精神上的誕生(psychological birth) 兒童的直立移動:主動的探索及全新觀點。 典型焦慮:分離焦慮。 仍需「情緒上的加油」(emotional refueling), 母親仍繼續被用來當作 「家庭堡壘」(home base)。

50 否定階段:總愛說“不”! 仍把媽媽視為感情的安全港,但不再像嬰兒一樣任媽媽擺佈,若即若離。 母親態度的重要性:協助正常小孩去感受被鼓舞及逐漸把神奇的全能感轉換為對分離與自主的愉悅。

51 (3)修復 rapprochement 時間:第15個月(1歲多)〜第30個月(2歲多) 。
兒童與母親及其他重要他人(父親)在語言層次上的互動越來越多→自主的主張及分離的感受獲得注意。 學步小孩轉回到母親身邊,體驗到更多的分離焦慮→意識到自己的無助與渺小,但也不願失去自主。 修復危機(rapprochement crisis):對母親的需要及對分離個體化的需要之間的衝突。

52 創造出各種方法來處理母親的不在:過渡性客體、內化、向父母認同。
母親能成功 地提供情緒支持與堅定地恰當平衡,允許兒童在健康的層次裡從事獨立活動的能力,是解決此危機的重要因素。

53 (4)原慾的客體恆定階段 libidinal object constancy
第24、30個月(2歲多)〜第36個月(3歲) 。 任務: 整合正向與負向的母親內射(對客體的情緒經驗)母親穩定的內在表象的發展→有能力獨立運作其主要照顧者的功能。 達到自體認同、自體常存(self-constancy)。 語言溝通慢慢取代了其它的溝通模式。超我的前驅者開始了,自我及其功能也大大地發展開來。學習如何因應攻擊驅力,及以現實原則取代快樂原則。 開放式結局(open-ended)的時期。

54 四、小結 分離─個體化是由兩個互補但不同的發展過程所組成的。 以知覺區別的過程來開始,以認知結合的行動(原慾客體恆定)為終點。
個體化是以如移動、語言的使用,以及其他顯示出自主運作能力的活動等具體成就為顯著特徵。 獨立功能隱含著「失去客體」的威脅。

55 Donald Winnicott 55

56 Donald Winnicott Winnicott的理論建構在幼兒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上。
母親存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最早的有利環境,母親 不是「客體母親」(滿足嬰兒需求的工具),而是「環境母親」(具有支持功能)。幼兒會以「全能感」來面對所遭遇的種種環境困境,也就是以幻覺來代替現實的環境。 「足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能提供幼兒滿足,幼兒便會肯定自己全能的感覺,以為外在現實在自己的控制之中,這是幼兒成長開始的特點。 「過渡性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也就是一種滿足幼兒操控、克服分離焦慮的象徵物,例如小孩睡覺須抱著小熊、玩具等才睡得著。

57 過渡性客體1(transitional object)
指對嬰兒及幼兒而言具有親和價值的物品,如毛巾、玩具熊等等,在入睡時特別顯得需要它。此過渡性客體長久保有其價值到逐漸消失為止,但也有可能會再出現,尤其在抑鬱時。 這是介於主觀性客體和真正客體關係之間的一個中間性的經驗領域。過渡性客體並不是一個內在的或主觀的客體,它不僅是一個外在客體;它是第一個“非我”所有物(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57

58 過渡性客體2(transitional object)
幼兒假設他可以掌控客體(過渡性客體)且環境同意此假設,透過特殊客體,發展出全能感之幻想並轉化至外在的現實世界,以一種魔術的方式來接受不可能掌控的外在世界,而經驗到非完全的無助。 此客體是充滿愛的感覺,卻也同時具有被毀壞的感覺,幼兒與此過渡性客體是矛盾的關係。幼兒對過渡性客體是愛與恨並存的。 它是有生命的,對大人而言可能只是外在現實世界的一個物件,但對於幼兒而是“from within“。 58

59 夠好的母親1( Good enough mother )
夠好的母親如要成功適應其嬰兒,就必須去符合且培育嬰兒的全能性需求。母親要成功且重覆不斷地去符合嬰兒的自發性姿勢或把嬰兒的感覺性幻覺當真 59

60 夠好的母親2( Good enough mother )
嬰兒逐漸地發展出那憑空顯現實際上可得東西的能力,而夠好的母親必須繼續不斷地提供這類經驗,來餵食嬰兒自戀性全能(narcissistic omnipotence)的意識感。 60

61 真我與假我(true self & false self)
真我:幼兒由於本能性的衝動與母親的照顧相碰撞,發現環境中有「非我」的存在,於是才產生「我」的概念,如果「環境母親」能支持、接納嬰兒的自發性動作,並賦予意義,此種同理將協助嬰兒發展「真我」,使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 假我:有時母親無法隨時滿足幼兒的需求,也就是沒有滿足幼兒的全能幻想,亦即此時的母親「不夠好」,幼兒為了生存,於是就出現「屈服順從」的反應。 在放掉全能與錯覺的歷程中嬰兒的自體會有怎樣的後果呢?透過嬰兒的衝動(由母親所遇見及確認),嬰兒發現了環境以及那“非我的”(not-me)世界,而建立了“我”(me) 61

62 Winnicott的客體關係理論 溫尼可強調自體形成時的環境重要性,他說環境,當它夠好時,會促進嬰兒的成熟過程。母親本身就是這個促進發展的環境。抱持(holding),可以讓嬰兒從與母親的融合及合併(fusion and merger)關係轉移到有能力建立客體關係的狀態 人最初的動機在於尋求客體或與他人的關係,而非尋求滿足,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和另一個人保持關係。當個體成熟時,他會逐漸能夠真誠地和客體建立關係、和現實也能有活生生的接觸 62

63 客體關係臨床應用 63

64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性格偏差與精神疾患的病理解析 人際困擾診斷與治療 親密關係危機諮詢與諮商

65 性格偏差與精神疾患的病理解析 早期不良的親子互動經驗與關係型態與日後的精神病態和偏差人格的發展有密切關係。
對嬰兒來說,分裂是必要的防衛機制。如果父母對待嬰兒的態度是忽略、不一致或暴力的,將使嬰兒更進一步分裂,而無法整合到憂鬱心理位置。過度採用「分裂」的防衛機制,將有可能發展成邊緣型人格違常或精神疾患。 很多邊緣型病人有強烈的全好(all good)和全壞(all bad)的客體關係。 大多數被認為是客體關係理論的精神病理者,主要是集中於想要去矯正內在世界之好-壞平衡時的不適當努力,典型上也伴隨著投射性認同心理機轉的方法。

66 人際關係的診斷與治療 早期與重要他人所形成的依附關係,奠立了個人未來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的基礎。
病理的人際關係,常是因為早期病態的客體關係,而導致投射性認同,個體其利用此方法以病態的方式來建構其人際關係。 投射性認同的發生為較複雜的過程,包含了分裂、投射、內射、認同等心理機轉,而且和分裂、投射等皆屬於原始的防衛機轉,亦是嬰兒為了處理在統整「好的」和「壞的」內在客體時產生的焦慮所採取之因應措施。 透過投射性認同,治療師可以從中窺探個案的內在精神對自體與客體幻想與影像,藉由治療關係的回應, 協助個案修復被扭曲、影響適應的投射機轉。

67 親密關係的諮詢與諮商 早期的親子互動型態對於個人生命腳本的發展具關鍵性的影響,且會在日後的親密關係中重現。
Kissen(1996)指出,以客體關係理論的觀點,普遍可觀察到夫妻或情侶間存在著投射性認同互動的複雜系統。投射性認同概念是親密關係裡,雙方幻想的交集,它是一種防衛,也是一種溝通。 Scharff&Scharff(2004)指出妻或伴侶雙方會帶著「想像中的伴侶」與另一半互動,潛意識受到自身父母互動模式的影響,而其中一方又持續地將不為自己接受的情感和想法投射至對方身上,彼此的互動系統變得混亂、交錯,終會導致不斷的衝突與爭吵。

68 客體觀係治療目標 治療目標為修復早年發展上的缺陷。
主要是減少內化客體所造成的沮喪﹑焦慮,鼓勵個案重新經驗早期的情緒和幻想, 並在治療的過程中指出幻想和現實、意識和潛意識的差距。也讓病人表達他們的正向移情和負向移情。 客體關係治療即在不讓個案的負向投射認同應驗,提供其矯正性人際互動經驗,修正早期扭曲的生命腳本。

69 臨床上應用注意重點 早期的親子互動,在不正常發展中如何影響兒童,及這些經驗對成人認同的影響方式及如何形塑個人在目前和他人之間的互動情形。
「投射性認同」表達的不同形式,了解個案行為的原因,才能作為引發個案改變所需的干預。 治療師如何運用移情和反移情,將「治療室之內的關係」運用在處理個案的處理,使其得到客體關係的重建。 69

70 生活上的運用 親職教育:了解孩童和母親分離-個別化的歷程,給予適當的抱持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做一位「足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 。 學校教育:體認學生不良的客體關係,多些包容,並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對待,重建其客體關係,可做學生的「貴人」 。 人際關係:走出人際負向糾結,建立「我好,你也好」的人際及親密關係。

71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克萊爾,《現代精神分析聖經:客體關係與自體心理學》(第三版),賈曉明等譯,輕工業出版社(2002) 摘自張立人醫生

72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被虐待的兒童,可能依賴他們的施虐者,但是恨他們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會陷入自己作為受難者的關係中。
費爾貝恩(W.R.D.Fairbairn) 被虐待的兒童,可能依賴他們的施虐者,但是恨他們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會陷入自己作為受難者的關係中。 兒童寧願壞的是他或她自己,而不期望有壞的客體或處於壞的狀態。對於兒童想變壞或犯罪的動機,是想使他或她自己的客體是好的。 治療的目的:從無意識中剔除壞的客體。...治療師必須通過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而成為對病人來說「足夠好的客體」。 婚姻經常在夫婦關係上養育出歸因或投射。例如,妻子可能把她的丈夫體驗成一個實施迫害的父親、以及實施懲罰的超我

73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D.W.溫尼科特 成熟過程: 整合與容納(holding):
holding environment:減少引起嬰兒不能管理、停止或滅絕感覺。 母親通過對嬰兒做出反應,而部分地喚起嬰兒的存在。 人格化與愛撫(handling): 將自我與就身體而言的嬰兒這個人連結起來。 人格化:自我與身體的連接過程。 客體關係與客體呈現(object presenting): 不滿足喚起攻擊,幫助嬰兒將客體從自體(全能幻想)中分離出來。 治療提供早期母愛的過程,以產生真誠、健康的真實自體。...環境必須為成熟的兒童提供所需的一切。...治療是一個控制退行的過程...幫助個體的真自體去對付有限環境的不足,而不用去組織防禦,不用假自體去限制真自體。

74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瑪格麗特˙S˙馬勒 病理學: 精神病通常意味著個體化過程的失敗。
自戀性障礙人格:起源於練習階段(誇大自體)與回覆階段(無助自體)的交會點。 邊緣性障礙人格:起源於回覆期。 治療學 治療師充當「替代性母親」、充當「輔助性自我」,提供兒童還沒有完成的自我的功能 孤獨性精神病:與一個人性的愛的客體進行接觸 共生性精神病:(共生性恐慌狀態)害怕通過共生性寄生融合、失去自己;應該提供「矯正性共生體驗」

75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伊迪斯‧雅各布森:
在成人的性體驗中,整個自體似乎與愛侶融合在一起,並且,性活動的愉快可能部分來自已經忘記的、與母親的原初結合的情緒性感受的恢復。

76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結構: 持久的心理模式,將環境裡他人、尤其是母親的關係進行內化的結果 分裂(splitting):
奧托‧康伯格: 結構: 持久的心理模式,將環境裡他人、尤其是母親的關係進行內化的結果 分裂(splitting): 通過一個潛意識的幻想,自我把自體不必要的部分分裂出來,或把有威脅的客體分裂為容易控制的部分。 內化的三個過程: 內射(introjection):攝取一些與環境中某人的相互作用。 認同(identification):(一歲半到兩歲)攝入社會角色。 自我同一性(identity):自體感覺的連續性。

77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奧托‧康伯格: 發展的五階段: 未分化:不能與母親建立親密關係是非常嚴重的,叫做孤獨性精神病
共生:好的表象與壞的表象,借助分裂機制彼此分離。 分化:自體與客體表象的分化、自體與非自體的定界的分化。客體恆定的完成。邊緣人格繼續使用分裂機制。 整合:伴有愉快感的兒童的好的自體意象,與伴有攻擊性感覺的壞的自體意象,合併為一個完整的自體系統。 超我的綜合完成

78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奧托‧康伯格: 病理學: 高級:整合較好但有懲罰性的超我;壓抑 →歇斯底里、壓抑—受虐以及強迫人格
中級:苛刻的超我,但對自我調節差;前性器階段與口欲期衝突 →自戀和失虐受虐人格、性偏離 低級:施虐性超我、關懷和負罪感能力的下降 →把自己看做恥辱和尊貴的混亂混合體,產生混亂的同一性 →嬰兒人格、反社會人格、混亂衝動性人格障礙、多種性偏離、前精神病與偏執人格、邊緣障礙

79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奧托‧康伯格: 邊緣人格組織: 症狀的特殊形式 原因和動力學 嚴重挫折史與被攻擊史:恐懼、仇恨母親;認為父親是好的
男性:克服依賴性→恐懼並抑制針對母親的性感覺→危險的、閹割性的母親意象→同性戀解決依賴需求 女性:早熟的針對父親的性器努力→父親的意象被母親的攻擊性、和孩子投射到父親身上的憤怒污染→嘗試浪蕩關係、抵禦自己的依賴需要 女性:加強受虐滿足、內化母親意象製造內部的懲罰需求 女性:「放棄性放縱」(在女同性戀關係中尋找理想的母親意象認同)

80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奧托‧康伯格: 邊緣人格組織:
被擾亂的客體關係 →「好的」表象與所有「壞的」自體和客體表象鬥爭,並且他們使用分裂和其他原始防禦機轉,去保存自己虛弱、糟糕的有組織的自我。這可以解釋在治療中的邊緣性移情的強烈和扭曲特徵。 結構性問題 →虛弱的自我:缺乏焦慮的忍耐力、衝動的控制力使衝動昇華的能力 →全好全壞:激發完美的理想幻想,而不是現實的目標和適度的自我理想 防禦 →分裂:搖擺不定 →原始理想化 →投射

81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奧托‧康伯格: 治療:
移情性精神病(transference psychosis) →無意識的紊亂的客體關係的再現,也是童年衝突的再現。 →投射性的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患者的攻擊激發治療師的反移情 →被投射到治療師身上的是一種原始的、施虐性的雙親意象;患者把自己體驗為被恐嚇和被攻擊的兒童;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出現反轉,患者把自己體驗為嚴厲的、施虐性的雙親;把治療師體驗為有負罪感、受到威嚇的兒童。 工作目標:對患者把治療師看做是一個古老幻想客體、與把治療師作為一個現實中的客體的觀點之間的差異給予注意。 患者自我界線的崩潰、現實檢驗能力的喪失 治療師應該控制患者在治療中的「將移情付諸行動」(acting out transference feelings):實際上是一種抵抗形式

82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自戀力比多:自我擴張(self-aggrandizement)和理想化
海因茲‧科胡特 自戀力比多:自我擴張(self-aggrandizement)和理想化 自戀地體驗別人、把別人作為自體客體(self-object) 對別人的幻想性控制 自戀的需要:終生需要由自體客體提供對自體的反映。 成熟的愛:彼此的反映和理想化,增強兩個人的自尊。 健康的自戀:創造性、幽默、投情能力(empathy)

83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鏡子飢餓型人格(mirror-hungry):炫耀自己以便吸引別人注意、抵銷自尊的內在缺乏。
海因茲‧科胡特 病理學: 鏡子飢餓型人格(mirror-hungry):炫耀自己以便吸引別人注意、抵銷自尊的內在缺乏。 理想飢餓型人格(ideal-hungry):尋求那些由於自體能力或優秀而值得欽佩的人去作為羨慕對象、才會體會到自己有價值。 他自我型人格(alter ego personality):需要和他們有同樣外觀和價值的人建立關係、來確認自體存在。 合併飢餓型(merger-hungery):區別自己與充當自體客體的別人的想法與感覺方面有障礙。 迴避接觸型人格(contact-shunning):避免社會交往以便否認對別人的強烈需要。

84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海因茲‧科胡特 自戀移情(narcissistic transference):
反映性移情(mirroring transference): 誇大性自體(grandiose self) 孿生狀態或他自我型移情 理想化移情(idealizing transference): 被理想化的雙親形象 自戀性自體障礙: 沒有完成將誇大性自體與被理想化客體整合為現實取向自我結構的結果。 自體結構缺陷:尋求被理想化的客體的、未得到反映的自體 病理:缺少雙親針對兒童的反映需要、和尋找一個用於理想化目標的需要,做出投情性反應(empathetic response) 妄想幻覺:抵禦無法忍受的分裂、和被理想化客體的喪失 反社會行為:掩蓋紊亂的、未被反映的自體

85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海因茲‧科胡特 治療: 患者的觀察性自我,必須面對和理解他的誇大自體需要,和對於治療師的理想化需要
橫向分裂: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分裂(現實自我被剝奪了自戀性能量,有自戀不足症狀包括抑鬱與缺少自信) 縱向分裂:不相容心理狀態的並行意識存在(未經過修改的誇大性自體,突然發生徒勞、炫耀的行為)

86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親子遊戲治療中的客體關係修復之個案研究 林美珠 花蓮縣教育局借用教師/宜昌國小 花蓮教育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兼任講師
國立台灣師範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2006 遊戲治療多元與創新學術研討會

87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遊戲治療實務與客體關係理論做一個印照,兒童中心遊戲治療者扮演的似乎是一個「剛剛好」的客體,而在遊戲治療的遊戲單元中,兒童在遊戲室中將心中的壞客體經由遊戲治療者這個好客體予以重新修復,而得以重新成為自己 倘若遊戲治療者是父母,那麼對客體關係的修復就更有意義了。親子遊戲治療的目的,原本是為了訓練父母成為孩子的治療者,協助孩子解決當前的困擾問題,不但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還可以增進父母的親職教育技巧,最後增進親子的關係。

88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親子遊戲治療方案學習的過程中,研究者扮演著媽媽心目中不同於其內在客體的外在客體形象,而促使媽媽內在客體的轉化,進而有助於媽媽本身意象及態度的改變。 研究者本身形象及方案訓練的介入,促使媽媽本身意象及態度的改變,這樣的改變代表孩子外在客體的改變,即媽媽有能力成為孩子的自體客體(剛剛好的媽媽),一個不一樣的外在客體。

89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態度意象及形象改變的外在母親,與孩子進行遊戲單元互動時,有助於改變孩子內在客體的形象,使孩子的內在客體得以修復。
孩子內在客體的修復,有助於孩子自我知覺的改變,亦即改變了孩子的自體,也可以說是對自我的看法,對自己有較正向的自我概念。 親子遊戲治療是一個紊亂、抗拒、試探;試驗、解構;及重新建構的三階段歷程,而這樣的重生出現在三個方面:

90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學習親子遊戲治療的媽媽:媽媽在學習及試驗過程中經歷內在客體的解體(治療者的介入),內在客體及自體的重新建構,使媽媽在對自己有不同的意象而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及行為。 接受親子遊戲單元的孩子;孩子在媽媽這個外在客體的改變下,在抗拒、試探內在客體媽媽意象的解體後,重新經歷了自閉期、共生期以及分離個體化的階段,而重新修復了內在的客體形象,而間接的改變了內在自體的意象。 親子間的關係:親子關係的變化歷程亦經歷了抗拒試探關係、到孩子與媽媽親子關係更為親密及融洽,使親子間的關係產生了正向的變化

91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遊戲的意義 Winnicott認為遊戲輔助成長,促進健康;遊戲是心理治療中的一種溝通。兒童中心遊戲治療與客體關係理論對遊戲在治療中的定義是不一而同的,對客體關係而言:焦慮始終是孩童遊戲的一項主因,儘管遊戲可以是控制焦慮、意念和衝動的一種方式,唯過度焦慮,一如過度興奮,卻可能毁了遊戲;於是遊戲成為進入潛意識或者是建立關係的一種方式。但對兒童中心遊戲治療來說,遊戲是兒童的語言,兒童的遊戲代表兒童內在及對外在世界的表達方式。二者共有的觀點是,遊戲都是可以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一個治療媒介,特別是對語言發展不是很純熟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有效的介入方式

92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親子遊戲治療即如「自體--客體」關係的修復及重建
也正如Hamilton(1987)所說的「小孩子先能分辨出陌生人和母親的不同,然後才有辦法分清楚自己與母親的不同;如果沒有外在客體與自體的比較,那麼自體和穩定的現實感也將不見,我們真正的自體將會崩解,因為自體除了是自體--客體二元體的一半以外,它什麼也不是(楊添圓、周仁宇譯,民88)」。也就是說兒童對外在客體的清楚與自體的形成是息息相關的;親子遊戲治療中成為治療者的父母,目的即在改變孩子對父母親的刻板印象的調整,讓孩子感受到不一樣的大人及不一樣的父母,即是一個修正後的外在客體。

93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親子遊戲治療療程的後設歷程—以客體關係理論解讀
當學習親子遊戲治療的父母新客體形象與孩子互動時,有助於讓孩子學會自我抱持(self-holding),那麼遊戲治療或者親子遊戲治療中一個很重要要的「兒童自我療癒」的能力就得以展現(高淑貞譯,民83)。在客體關係理論也有相同的說法,「父母不只包容孩子不悅的情緒,孩子也需要關心的人觀看他們遊戲、分享他們的快樂而且給予稱讚及喜悅,對父母及孩子都是一種更令人喜悅的包容功能。而這也是孩子可以更深入自我療癒的能力的來源;這樣的抱持經驗會逐漸的演化,小孩子很快就需要保有父母的注意力而不只是用雙手抱著,父母看著小孩或者是對小孩子說話就己經足夠,而不一定要真正的碰觸到。

94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95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96 客體關係在臨床上的應用

97 97

98 早期建立的客體關係是超越意識層次的(先於語言期),因此傾向用投射的方法來了解個人的潛意識。 ex:繪畫、遊戲
早期的客體關係:我與主要照顧者 支持內在運作模式的觀點: 訊息處理(Andersen, Reznkik&Manzella,1996) 形成內在運作模式投射到 (如何與重要他人產生連結) 現在的客體關係:所有有「我」在的關係    ex:親子關係、親密關係、同儕關係、師生關係等等 有彈性的 適應的 ex:人格疾患、憂鬱、攻擊性…. 僵固的 不適應的 98

99 心理治療 藝術治療 張怡敏(2008)。客體關係理論取向之藝術治療。諮商與輔導,271,28-33。
王秀絨(2010)。古典亂倫個案與藝術治療之應用。台灣藝術治療學刊,2(1),19-41。 黃傳永、彭婉芳(2010)。藝術治療在憂鬱情緒兒童的應用─以客體關係取向為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2(2),23-39。 遊戲治療 林美珠(2008)。親子遊戲治療中客體關係修復之個案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 。

100 心理治療 團體心理治療 李文瑄(2005)。客體關係理論在團體心理治療之運用。北市醫學雜誌,2(9),833-843。
Fain, D. S., Sharonm, A., Moscovici, L., Schreiber, S. (2008). Psychotropic medication from an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perspective: an analysis of vignettes from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58(3), 冒險治療 Kyriakopoulosa, A. (2010). Adventure based counselling, individual counselling and object relations: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a qualitative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 Counselling, 12(4),

101 心理治療 Fairbairn 治療同盟 早期關係
伍育英(2011)。費爾本的客體關係理論在心理治療上的意義與運用(上)。諮商與輔導,305,2-6。 伍育英(2011)。費爾本的客體關係理論在心理治療上的意義與運用(下)。諮商與輔導,307,25-30。 治療同盟 Hersoung, P. , Bowald, K., Amlo, S., Marble, A., Rossberg, Q., Ulberg, R., Gabbard, G. O., Crits-Christoph, P. (2011). Effects of Transference Work in the Context of Therapeutic Alliance and Quality of Object Relati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9(5), 697–706. 早期關係 Zornig, S., Levy, L. (2011). Trauma and depriv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object relations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a sense of self. International Forum of Psychoanalysis, 20, Timothy Dolan, T., Fowler, J. C. (2011). Early memories, object relations, and current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75(3),

102 心理治療 防衛性投射 Shahar, G., Porcerelli, J. H., Kamoo, R., Epperson, C. N., Czarkowski, K. A., Magriples, U., Mayes, L. C. (2010). Defensive Projection, Superimposed On Simplistic Object Relations, Erodes Patient-Provider Relationships in High-Risk Pregnanc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58, 臨床應用 Steinberg, N. (2010). Hidden gifts of love: A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91(4), 839–858 McCluskey, M. J. (2010). Psychoanalysis and Domestic Violence: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in Social Work Field Placement.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38(4),

103 精神疾患 憂鬱症/憂鬱 Schattner, E., ShaharRole, G. (2011). Role of Pain Personification in Pain-Related Depression: An Object Relations Perspective. Psychiatry: Interperson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74(1), Choi, Y. (2011). Object relations and parenting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6, e3. Herbert, G. L., McCormack, V., Callahan, J. L. (2010).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f depression.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7(2), 雙極症 Duckham, B. (2011). Bipolar Illness, God, and Object Relations: The Treatment of M.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Social Work, 81, 268–291. 情緒障礙 Kealy, D., Ogrodniczuk, J. S., Howll-Jones, G. (2011). Object Relations and Emotional Processing Deficits Among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9(2),

104 人格疾患 邊緣性人格 董淑玲(2005)。移情與反移情在邊緣型人格違常心理治療中的意涵處理策略~由客體關係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34,17-25。 自戀性人格 Ku, JI., Yu, BH. (2010). Object Relations Theories on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oanalysis, 21(1), Rothe, E. M. (2010). Psychotherapy with a Narcissistic Playboy Facing the End of His Life: A Self-Psychology and Object Relation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 38, 衡鑑 Loeffler-Stastka, H., Blueml, V. (2010). Assessment tools for affect regulation and quality of object relations in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 predictive impact on initial treatment engagement.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74(1),

105 其他 客體關係在當代精神分析 Blum, H. P. (2010). Object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Contrasting Views.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46, 客體關係技巧 Knafo, D. S. (2010). The O.R.T. (the Object Relations Technique): A reintroduction.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7(2),

106 國內相關研究 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關係研究 研究者:陳思帆(2007) 指導教授:蔡順良老師 研究目的
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間的關係,並採用兩種不同的研究方法(依附類型、依附取向),檢視大學生的拒絕敏感度以及曖昧訊息處理。。 研究對象 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大學生488人(男生165人;女生323人)為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以「人際關係問卷」、「拒絕敏感度量表」、「曖昧訊息處理量表」為研究工具,量表資料分別以基本描述統計、Pearson積差相關、相依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Scheffe法事後比較、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以及結構方程模式(SEM)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 106

107 國內相關研究 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關係研究 研究者:陳思帆(2007) 指導教授:蔡順良老師 研究結果
一、不同依附類型之大學生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上有顯著差異,其 中,安全型依附者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顯著低於偏執型以及懼怕型依附者。 二、不同依附類型之大學生在曖昧訊息處理量表上之得分未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請求的人際情境中焦慮程度有顯著差異,且研究發現女生在請求的人際情境中,焦慮程度較男生高。 四、大學生與不同對象互動時,在拒絕敏感度全量表、焦慮程度分量表以及負向期望分量表之得分有顯著相關。 107

108 國內相關研究 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關係研究 研究者:陳思帆(2007) 指導教授:蔡順良老師 研究結果
五、大學生在與不同對象互動時,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有顯著差異,其中在與同儕互動時在拒絕敏感度全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較與學弟(妹)互動時高。 六、拒絕敏感度在在大學生依附關係以及曖昧訊息處理之間扮演中介角色的研究假設未獲支持。 七、本研究建立的「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模式」在實際資料與假設模式之間的適配程度尚可接受。 108

109 國內相關研究 親子遊戲治療中客體關係修復之個案研究 研究者:林美珠(2008) 資料來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215-251。
研究目的 了解參與親子遊戲治療的母子,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現象。。 研究對象 一對母子,媽媽除了參與為期一年的「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方案」外,還與孩子進行每週一次,每次四十分鐘,共計30次的親子遊戲單元。 研究方法 針對這對母子的「親子遊戲單元」的逐字稿,輔以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前及團體後的訪談等部分進行分析研究。 109

110 國內相關研究 親子遊戲治療中客體關係修復之個案研究 研究者:林美珠(2008) 資料來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215-251。
研究結果 一、親子遊戲治療方案學習的過程中,研究者扮演著媽媽心目中,不同於其內在客體的外在客體形象,有助於媽媽本身意象及態度的改變。 二、研究者本身形象及方案訓練的介入,促使媽媽本身意象及態度的改變,使媽媽有能力成為孩子的自體客體(剛剛好的媽媽)。 三、態度意象及形象改變的外在母親,與孩子進行遊戲單元互動時,使孩子的內在客體得以修復。 四、孩子內在客體的修復,有助於孩子自我知覺的改變,對自己有較正向的自我概念。 五、親子遊戲治療促進了親子間關係正向的變化,媽媽由不了解孩子,到可以同理及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並進而可以互相溝通及表達情緒及想法;而媽媽的自我評價是覺得自己做得不錯。 110

111 報告結束,謝謝指教!


Download ppt "客體關係和依附:理論、研究與應用 指導老師:蔡順良 老師 資料參考:吳玫瑩、楊麗英、雒怡寧的投影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