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6课 琵琶行并序 □ 白居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6课 琵琶行并序 □ 白居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6课 琵琶行并序 □ 白居易

2 知识与能力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及作品的内容;了解歌行体。 过程与方法 领悟作者的艺术技巧;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

3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你我萍水相逢,又怎能走进对方的心灵?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白居易却吟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这句诗曾引起无数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拥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来到九江江边,随同诗人一起感受那动人的一幕吧!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六、文言句式 1.歌以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3.转徙于江湖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其人,本长安倡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5.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客湓浦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七、名句默写 1.《琵琶行》诗中富有哲理性的名句有(至少找出3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的“行”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一首诗中,最擅长用景物画面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你写出三处这样的景色描写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自主校对】 一、ɡǔ lún xǐ mǐn zhé tián dí yāo cáo fǎnɡ xiāo diàn bì há lán zhāo zhā ōu yā 二、谪/嫡/镝 拨/拔/跋 绡/诮/销 钿/佃/细 崖/涯/睚 啼/缔/蒂 三、1.①吩咐,命令,动词 ②取名,动词 ③生命、性命、名词 2.①用手指挑动,动词 ②弹奏乐器用的薄片,名词 3.①断,此指琴声中断 ②走不通的,形容词

30 4.①小声哭,动词 ②眼泪,名词 5.①酒液,名词 ②摆酒席,名作动 6.①这,指示代词 ②判断动词 7.①话,名词 ②字,名词 ③说,动词 8.①说话,动词 ②曲子,名词 9.①于是,就。连词,表顺承关系 ②介词,随着 ③介词,凭借 ④介词,趁机

31 四、1. 第二年 2. “突”,副词,突然。“出”,动词,出现 3. 整理 4. “因”,连词,因而。“为”,动词,作,写 5. 容颜 6
四、1.第二年 2.“突”,副词,突然。“出”,动词,出现 3.整理 4.“因”,连词,因而。“为”,动词,作,写 5.容颜 6.以前 7.纵横散乱、参差错杂 8.年龄大 五、1.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用作动词,摆酒席 2.名词活用为动词,作歌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被打湿 4.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5.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2 六、1.介词“以”的宾语“歌”前置,以示强调
2.介宾结构后置。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 3.介宾结构后置。应为“于江湖间转徙” 4.省略句,“本”后省略动词谓语“为” 5.省略句,应为“使(之)快弹数曲”,“之”,指“琵琶女” 6.省略句,也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湓浦口送客

33 七、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歌行体诗
2.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34 一、作者档案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人。二十九岁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被贬江州司马。

35

36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著有《白氏长庆集》。

37 二、背景回放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疏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秋天,白居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听了琵琶女的弹奏,深有感触,创作出这一传世名作。

38 一、整体悟读 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请说说他们各自的形象是怎样的。

39 参考答案: (1)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殷勤,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时,“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苦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玩弄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40

41 (2)诗人的自我形象,主要表现在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开头写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和饯别宴上“醉不成欢”的气氛,都暗示了这种心情。琵琶女的演奏不仅道尽了她本人心中的“无限事”,其实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听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他的“恨”终于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这一主题。然后尽情地倾诉他“谪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抒写了自己官宦失意的痛苦和感伤以及对社会黑暗的不满与激愤。

42 二、局部涵泳 1.《琵琶行并序》中有多处关于“江”和“月”的描写,简析这些描写的不同作用。 参考答案: 诗中多处描写了“江”“月”,但在不同的情境中,“江”“月”所渲染的氛围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诗的第一段中“茫茫江浸月”的那种凄冷景象,渲染了主客分别时怅惘、伤感的情绪。第二段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奏完名曲后,明月高悬、天地俱静之景,从侧面表现了琵琶女技艺之高超。第三段“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寒江冷月,道出了琵琶女当前的孤独与凄凉。

43 写出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
2.诗歌第二段对音乐的描写非常出色,试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具体描写乐声的。 参考答案: 手法 例句 效果 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写出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

44 比喻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写乐声由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感情由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转而抒发满怀哀怨,进而凄楚难表,以至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乐声雄壮、激越,进而猛然煞住;感情由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戛然而止。

45 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琵琶声声情并茂,犹如江潮叠涌,奇峰层出,不愧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

46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人评说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题所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

47 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不满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现在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名句。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

48 三、开放探究 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白居易的《夜闻歌者》和《琵琶行》作比较,说说你的看法。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49

50 思路提示一:《夜闻歌者》系元和十年秋作者谪赴浔阳途中夜宿鄂州时所作。这首诗与《琵琶行》都作于诗人被贬之后,描写的对象都是境遇孤独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诗人对她们都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两首诗都用秋江月夜的环境来烘托故事的悲凉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51 思路提示二:《夜闻歌者》是五言古诗,篇幅短小,没有《琵琶行》那样细致生动,歌者的形象也没有琵琶女那样完整丰满,基本上采用白描手法。而《琵琶行》表现手法则富于变化,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叙述、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并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因而语言表现力强。不过《夜闻歌者》如此短小的篇幅,勾勒出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妇形象,也不失为一首好诗。

52 一、文脉梳理

53 二、意旨探微 《琵琶行并序》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它先着力描写琵琶女精湛卓绝的演奏技艺,又叙述她令人心酸的悲凉身世,进而写到作者凄苦冷落的贬谪生活,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表明了诗人对歌女的深切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而抑郁不得志的感慨。

54 1.构思匠心独具 (1)线索清晰。本文运用明暗两条线索,扩大了写作空间,并且结构严谨。歌女的遭遇、身世是一条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明线从具体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事物的本质上来揭示主题。也可以说一条反映民间的变化,一条反映朝政动乱的变化。一虚一实,虚实相连,使结构在严谨中见出错落。

55 (2)重点突出。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但客人和诗人都听到了其悲凉的演奏。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演奏是诗歌的主体部分。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这里主要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果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56 2.叙事详略得宜 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但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

57 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仔细吟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

58 3.音乐描写出彩 (1)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例如,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59 (2)烘托。写听众的反应,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曲中带情。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0

61 (3)细节描写生动。如:“寻”“问”“移”“邀”“添”“回”“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伎熟练高超的技艺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

62 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刻画出迟疑、腼腆的情态及欲出不出的矛盾心理。

63

64 解析: A项,“浦”读pǔ;B项,“舫”读fǎnɡ;D项,“悄”读qiǎo。
答案: C

65 解析: A项,言:字。 答案: A

66 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67

68 解析: A项“突出”是爆发出的意思;C项“因为”是于是创作,两个词;D项“整顿”是整理的意思。这三项古今意义均不一致。
答案: B

69

70 解析: A项停止/与世隔绝;B项吩咐,叫/命名,题名;C项均为随意地;D项挑,拨/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

71 一、文段精析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6~9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7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3 6.这一段具体描写琵琶女所演奏的乐曲,其前奏是哪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奏是“转轴拨弦三两声”后6句。

74 7.描写轻重音交织的是哪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轻拢慢捻抹复挑”后6句。

75 8.描写音乐抑扬顿挫的是哪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后6句。

76 9.哪两句是“高潮”,表现出紧张热烈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

77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暮江吟
二、类文迁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暮江吟 □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78 【注】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79 10.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80 11.“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极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便用“真珠”作比,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又抬头看到一弯新月初升,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于是又用“弓”作比。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巧妙地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比喻手法将景物写得如此形象、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轻松的心情和向往超脱、宁静的意趣。

82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13题。 日暮倚杖水边 □ (金)王 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83 12.此诗颔联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13.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时应注意,首先要结合注释中创作背景的提示进行文字的理解和内容的梳理,画出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其次再结合诗中运用的典故、表现手法,更细致具体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再次针对题目要求进行解答。根据注释王寂被贬官的创作背景,以及颔联中屈原被流放行吟泽畔、

85 白居易被贬九江郡作《琵琶行》的典故可推知首联中撩人的羁绪源于作者漂泊的旅思和谪官的愁思。颈联、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秉道直行的信念、决心和此心只有苍天知晓的苦闷。“苍颜华发”年华易逝,功业不成,索性“挂衣冠”远离官场,“已是迟”的表达流露出的是对宦海浮沉的厌倦。

86 12题考查对常见典故的了解,根据以往知识储备可作出解答。
13题“羁绪”的具体内容应扣合全诗每联进行精细分析解读,第二问考查表现手法,首句“西风小摇落”的水国之景给人以萧瑟凄清之感,而愁绪是在此基础上触动生发的,这是运用了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而“羁绪”显然成了全篇的诗眼统摄整首诗。 答案: 12.屈原 白居易

87 13.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88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
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

89 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唐元和十年至十三年(公元815年~公元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并序》,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 答案: 此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其诗《琵琶行并序》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故此亭名为“浸月亭”。

91 15.《东风破》是周杰伦的一首经典歌曲,歌词作者方文山完成了对原词的白话创造,让这首歌传唱一时。你认为哪一句歌词创作得最精彩,请加以赏析。
(一)原词:东风破(节选)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水向东流 三春如梦向谁偷 花开却错 谁家琵琶东风破 岁月流离 不解时候 仍记总角幼

92 (二)歌词:东风破(节选)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93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答案: 示例:“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这一句歌词,将前句“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形象化、具体化,充满了表现力,更深切地表现了离别之痛。

95 ◇ 新乐府诗 所谓新乐府,是指模仿乐府诗而又不再用乐府旧标题,而依据内容另取一个新标题的诗。如杜甫的《兵车行》以及“三吏”“三别”等。

96 新乐府运动是一次颇有声势的诗歌运动。其代表人物是元稹和白居易,虽然文学史上一贯称“元白”,但白居易是这一派的理论奠基人,诗歌成就也更高,是真正的代表。

97 新乐府运动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主张诗歌要为政治服务,即诗要“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初年,即九世纪最初十年,创作了大量揭露弊政和各种不合理现象的讽喻诗,最著名的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

98 为了充分起到宣传作用,这一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主张用浅明平易、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诗。据说白居易写诗一改再改,一直改到不识字的老妇人都能听懂为止。这自然不免夸张,不过他的诗读起来轻松,比韩孟诗派好懂,这也是事实。

99 ◇ 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100 ◇ 白居易诗歌名句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 (2)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3)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上阳白发人》)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101 (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1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102 天下最高的学问 [文本回顾] 白居易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他在《琵琶行并序》一诗中,用浅近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这类弱者的同情,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弱者的关注。

103 记得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做人的道理是应该如此,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必讨厌他,要同情他,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他,即使不能帮助也要包容人,原谅人家一点,如果自己是对的,当然要助人,自己不对就免谈。天下最高的学问是什么?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孔子讲“仁”,老子讲“道”,墨子讲“博爱”,归根结底,都不是为了让强者更强大,

104 而是为了让贫弱的人得到更多的福利,让不幸的人得到更多的快乐。弱势群体理应得到社会的关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我们都要给他们提供帮助。大的帮助力所不及,一些小事起码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在车船上主动给老、弱者让座,遇到有人问路热情指点,等等。 [应用角度] “同情弱者”“做人的根本”“学会关心他人”

105 炼字方显诗精神 [方法点拨] 白居易是炼字大家,文章开篇“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迫切期望见到琵琶女的心情。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写音乐的词句,“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

106 “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精深的音乐修养。

107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在用字遣词时经过反复琢磨,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人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是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执著;“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是孟郊锤炼语言的感慨。

108 炼字题常见答题步骤是: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09 [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10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 珍视相遇 山有它那耸立挺拔、高深博大的品格,却少了一份灵动,水有它那迂回曲折、柔性灵动的品性,却少了一份刚毅。于是,山与水相遇了,为世人带来的是刚柔并进的美。

112 跳跃奔流的小溪需要包容博大的胸怀,广袤无际的大海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于是,溪流与大海相遇了,为世人带来的是互动互融的美。
一颗孤独漂泊的种子,需要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栖身之地,巍峨陡峭的山崖需要一丝勃然生机。于是种子与山石相遇了,为世人带来的是心灵相通的美。

113 万物都有一条生命的轨迹,它们交织错落,共同编织着一张没有边际的网。人生也是这网中的一丝一缕,它们相遇的可能性是这样的微乎其微,只有珍惜这偶遇的人,才能编织出坚固的情感之网。

114 “摔破瑶琴焦巴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谋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如果伯牙没有遇到子期,一曲高山流水就不会流传至今,让我们心醉神迷,如果伯牙没有遇到子期,我们就不可能相信,原来美丽的相遇,并不是只有爱情,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听瑟。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也是我们志在追求的境界。生命让伯牙与子期相遇了,他们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共同演奏出一曲又一曲美妙的乐章。

115 一个是放浪豁达,浪漫奔放;一个是忧时伤世,刚健深沉。当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相遇时,为我们带来的是如此绚烂夺目的历史篇章。李白与杜甫,同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地的精神。

116 官场上的不得志让他们初次相遇就一见如故,两人同饮同醉,携手同游。当感到寂寞时,他们俩便一同喝酒吟诗,互相慰藉。生命又让李白与杜甫相遇了,“诗仙”和“诗圣”共同见证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117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失意人,同是落难人,两个人有着不同的遭遇,同样不幸的人相遇了,他们的心声发出共鸣,他们的情感互相慰藉。当琵琶女用凄凄惨惨的琴声诉说着自己凄凉的身世,

118 当白居易的眼泪把青衫打湿时,我终于明白,原来相遇知己是如此难得,人生只要能遇到这样一个知己,也不枉此生。
当生命与生命碰擦出奇妙的火花时,请不要错过这美丽的相遇,说不定,其中一个就是你一生难觅的知己。

119 [赏析]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以物与物的相遇到人与人的相遇,说明了相遇的美丽,提示我们千万要珍惜相遇。


Download ppt "第6课 琵琶行并序 □ 白居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